绿色贝雷帽的其他资料

爸爸 0 74

绿色贝雷帽的其他资料,第1张

绿色贝雷帽的其他资料
导读:美国绿色贝雷帽特种作战部队(GREEN BERETS)是美国老牌的特种作战部队,它属于美国陆军中最精锐的特种作战部队,创建于1942年7月9日,到二战结束时,已发展到5支。1952年底,第一支特种作战部队曾被送往朝鲜战场;后又介入越南战场,

美国绿色贝雷帽特种作战部队(GREEN BERETS)是美国老牌的特种作战部队,它属于美国陆军中最精锐的特种作战部队,创建于1942年7月9日,到二战结束时,已发展到5支。1952年底,第一支特种作战部队曾被送往朝鲜战场;后又介入越南战场,并由此声名显赫;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中,他又被派到了伊拉克,配属到了多国部队的营一级单位,并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例如在他们开战前并已潜入到伊拉克境内去秘密监控敌军的动向,其中一个作战小组甚至已经渗透到离巴格达不到100公里的地方进行侦查,为多国部队获得了极为重要的情报,对战争的取胜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绿色贝雷帽成立50多年来,无论美国的战车驶向那里,绿色贝雷帽都出现在那里,他已经成为美国扮演世界警察角色的一把锐利的“军刀”。绿色贝雷帽共有5个大队,其中第一大队负责太平洋与东亚地区的作战事物,而且第一又增加了特种部队在这里的数量,用以应付“朝核危机”,有海外报道称美军在亚洲部署的机动作战力量已超过30万人。作为美军特种作战部队的主力成员,绿色贝雷帽主要执行特种作战或机动作战任务,它可以以海、陆、空的立体作战方式深入敌后去开展游击战、破袭战。由于他们精通多种语言,因此他们还可以用来在敌军后方培养本地的反政府力量,例如在伊拉克境内培训伊拉克的军人及警察等。每个特种大队下辖3个特种作战营一个直属特种作战连和一个支援连;而每个营下面又有3个特种作战连和一个支援连。每个特种作战连下辖6个特种作战小组,每个小组由12人,由于这些作战小组的战斗力相当强及装备精良,所以可以超常发挥出相当于1000人的战斗力。

绿色贝雷帽的挑选极为严格,据说只有30%的候选者才可以通过考核而进入该部队。入选的基本条件是:已在军队中服役忙3年,通常需要有大专文化程度而且还要至少精通一门外语。不过,入选“绿色贝雷帽”后并非万事大吉,相反,这才是一个痛苦历程的刚刚开始,因为他们还要进行一个为期16周的专业训练,每天的训练时间长达17个小时,主要训练内容有体能、野外生存、侦查、巡逻、伪装、通讯、刺杀、格斗等。其中关格斗就要求在山地、从林、水中、泥中、房中、车上进行,这是他们一个主要训练科目,因为他们以此来训练队员的反应、意志力、斗志、杀气,行动的敏捷性及果断性。绿色贝雷帽早期采用的格斗训练教材是来源于韩国的教材“韩式合气道”(HAPKIDO),这是一种可拳打脚踢及擒拿、抱摔均可运用的综合性犀利格斗术,以泰拳、空手道为主。结束这个为期16周的专业训练后,队员才能正式编入“绿色贝雷帽”。然后再进行更为专业的训练,直至全部掌握约72个科目为止,这时还必须掌握2—3门外语。

绿色贝雷帽的队员不仅有极强的团队精神,而且个个可以独当一面;不仅个个精于伏击、爆破、偷袭等本领,而且每一个都是武功高手。严格而系统的训练使他们具备了常人所无法想象的非凡作战能力与出众的在恶劣环境下的生存能力。

绿色贝蕾帽(弗朗西斯·奥布莱恩)

姓名:弗朗西斯·奥布莱恩

出生年月:1910年6月17日

出生地:美国,纽约

身高/体重:6英尺2英寸/14英石

所属连队:盟军敢死队——打击力量连

军衔:陆军上尉

战术特长:近距离武器,重武器

特训评价:

奥布莱恩已完成全部特训任务,对任何特别行动小组来说,他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在我遇见的所有士官中,奥布莱恩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力都是最佳的。

处事冷静、计划周密是他最大的优点,这种个性陪伴他一次次杀入敌阵,打击威胁世界的恶棍。

背景资料:

母亲早逝成为弗朗西斯人生的转折点。

由于对其父亲一无所知,相关部门将他送往圣玛丽孤儿院抚养。

孤儿院的修女们将弗朗西斯视为己出,在正确的培养和严格的纪律 下,弗朗西斯身体和精神上的潜力逐渐显现。

严谨的处事态度引导他走向光明的未来。

18岁生日过后,弗朗西斯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奖学金。

在那里他被授予工程学位,此后因工作关系前往巴黎、柏林等欧洲国家担任重要职位。

1939年纳粹入侵波兰,弗朗西斯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转变。

内心中强烈的责任感以及要和美军并肩作战的欲望驱使着他加入英国工程师军团。

敦刻尔克大撤退发生之时,弗朗西斯率领其手下团队进行了一场貌似自杀的进攻,最终抵达海边胜利逃脱。

回到英国后,他的能力终于被军方认可并加入了盟军敢死队。

狙击手(威廉·霍金斯)

姓名:威廉·霍金斯

出生年月:1914年1月11日

出生地:英国牛津

身高/体重:6英尺/12英石

所属连队:盟军敢死队——打击力量连

军衔:中尉

战术特长:手握狙击步枪镇定自若,极佳的视力令其能轻易锁定目标,面对任何挑战都无所畏惧。

特训评价:

连队的王牌选手,拥有一双让人畏惧的眼睛。

霍金斯的个人生活平淡无奇,却是战斗团队最有价值的成员之一。

他总是独自一人置身险境,为其他同胞做好掩护。

虽常被人认为是个不大合群的家伙,但其狙击目标或是扔出飞刀的精度之高绝对是连队不可缺少的重要人物。

把守好自身位置的同时消灭敌人,对于一场突击行动而言相当关键。

背景资料:

作为一名英国牛津郡的富家公子,霍金斯很小就被送往寄宿学校学习,在那里他热爱运动、喜欢恶作剧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霍金斯的父亲是一名神枪手,他发现儿子继承了自己的特长,在家时,父子俩人总是要花上大量时间探讨射击技艺,这也是霍金斯家族自16世纪起便保有的家庭传统。

1932年霍金斯离开了寄宿学校前往牛津大学学习,学校优秀的运动传统让他大展风采,还成为了校橄榄球队队长和射击队队员,代表学校参加多项国家级赛事。

尽管肩负着维护家族荣誉的责任,且有着极佳的运动天赋,霍金斯仍在1934年被学校开除。

学校提供的一份档案表示其被开除的原因在于多项课程无法达到培养计划要求,同时在校行为不端。

尽管如此,他的射击才能并未受到开除事件影响,仍得到了广泛认可。

随后霍金斯被召入英国奥林匹克射击队,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获得3枚金牌。

原本以为这将成为其人生新的起点,不曾想命运又给他开了个玩笑。

回到英国后,在一场和朋友庆祝胜利的聚会上,霍金斯和其他人发生了争斗,并意外的杀死了其中一人。

为摆脱即将到来的牢狱之灾,他选择了逃亡。

1936到1939年间,霍金斯逃亡的足迹遍及全球,无论是喜玛拉雅山、婆罗洲的热带丛林还是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你都可以找到他的身影。

艰险的路途使其屡次命悬一线,例如1939年在坦桑尼亚山峦间攀爬的经历至今令他后怕。

1939年战争爆发,满以为警察已放弃追捕的他回到自己的家乡,却仍无法逃脱法律的制裁。

迫于形势,国家给了他两种选择,投入监狱或是参军。

“参军听上去蛮有意思的”,霍金斯这样回答。

间谍(乔治·布朗)

姓名:乔治·布朗

出生年月:1898年12月29日

出生地:未知

身高/体重:6英尺1英寸/12英石

所属连队:盟军敢死队——打击力量连

军衔:陆军上校

战术特长:天生的领导才能,缜密的头脑,极富个人魅力和煽动性。

特训评价:

上校军衔加之缜密的头脑和领导才干使其成为敢死队打击力量连指挥官的最佳人选。

他行事隐秘,精通多国语言的特长使之能轻易潜入敌方阵地,在不惊动敌人的情况下完成消灭敌方目标的任务。

乔治·布朗的德语相当地道,因而能轻易骗过纳粹军看守获取敌方战斗计划等情报。

上述特长将成为团队行动最有力的保证。

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他对纳粹党极度的憎恨均源自其成长经历和家庭背景。

渴望消灭纳粹法西斯的情绪非常之强烈,而且绝对发自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