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孩子努力读书的成语

孩子 0 85

赞美孩子努力读书的成语,第1张

赞美孩子努力读书的成语
导读:赞美孩子努力读书的成语废寝忘食孜孜不倦闻鸡起舞勤学苦练契(加金字旁)而不舍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刺股悬梁勤学好问手不释卷质疑问难1、早知逢世乱,少小谩读书。  2、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3、寂历弹琴地,幽流读书堂。  4、伤心秦汉,

赞美孩子努力读书的成语

废寝忘食

孜孜不倦

闻鸡起舞

勤学苦练

契(加金字旁)而不舍

持之以恒

精益求精

刺股悬梁

勤学好问

手不释卷

质疑问难

1、早知逢世乱,少小谩读书。

  2、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3、寂历弹琴地,幽流读书堂。

  4、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5、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

  6、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

  7、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8、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9、读书三十年,腰间无尺组。

  10、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

  11、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

  12、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

  13、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1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5、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

  16、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

  17、怜君白面一书生,读书千卷未成名。

  18、献赋今未售,读书凡几秋。

  19、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20、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21、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

  22、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23、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

  24、读书复骑谢,带剑游淮阴。

  25、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26、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平年。

  27、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28、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

  29、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

  3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1、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32、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

  33、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34、寒梅也不禁,何只君瑟缩?读书小窗前,不见青矗矗。

  35、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

1形容男孩爱看书的词语

1表示书读得多成语:

博览群书、学富五车、博闻强识、博学多才、满腹经纶、博古通今、汗牛充栋、才高八斗、读书破万卷

2表示“精读”书的成语:

咬文嚼字、寒窗苦读、含英咀华、字斟句酌、逐字逐句、倒背如流、韦编三绝、举一反三

3表示“泛读”书的成语:

一目十行、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求甚解、走马观花、观其大略、浮光掠影

4表示读书刻苦的成语:

废寝忘食、手不释卷、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凿壁偷光、风兴夜寐、圆木警枕、悬梁刺股、囊萤映雪、通宵达旦、孜孜不倦

2描写爱读书的词语

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博览五车指读书多,学识渊博。

穿壁引光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唇腐齿落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

读不舍手舍:舍得,愿意。读书读到有兴趣时舍不得放下。

读书三到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腹载五车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囊萤积雪囊萤:晋代人车胤收集萤火虫读书;积雪:晋代人孙康映雪读书。形容刻苦攻读,勤学上进。

囊萤映雪囊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囊萤照读用口袋装萤火虫,照着读书。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囊萤照书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囊萤照雪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3描写孩子爱读书的句子

书是宝贝最忠实的朋友。

宝贝,你很棒!继续坚持每天看书吧!

爱读书的你从书中收获的是无止境的。

坚持读书就是胜利,加油!

孩子,继续翱翔于书的海洋吧。

习惯养成:

首先自己要做一个爱读书的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生活中的言行给孩子的榜样是无形的,要想孩子爱看书,自己首长得是一个爱看书的父母,如果作为父母的你一天到晚在家不是玩手机就是看电视,那么你的孩子又怎么会爱上书。

把握孩子读书的关键期。有教育专家曾指出,每个人读书习惯的养成需要三个关键期,一是3-4岁,它是孩子爱上书本的黄金阶段;二是7-12岁,它是养成看书习惯的白银期;三是12岁以上,则是养成读书习惯的青铜期。

经常带孩子去书店和图书馆。一两岁的孩子模仿最强,你经常带他逛超市他就喜欢买吃东西,你经常带他逛游乐玩他就是喜欢运动,你经常带他上书店、图书馆,他就也会跟其他大孩子一样,找本自己喜欢的书象模象样的来翻。

根据年龄为孩子推荐合适的书。6岁以前的孩子多以大字和为主,让孩子根据图画来猜字,小学低年级以漫画为主,三四年级就可以适当的为孩子购些故事书散文之类,高年级就可以看名著了。

睡前故事不仅仅是哄睡孩子。给孩子讲故事也是有技巧的,一岁前的孩子你可以抱着他给他讲,一岁后你就得让孩子坐在你怀里,与孩子一边看图,一边讲故事。现在科技发达,给孩子听的故事多半是来自网络的有声故事了,但是对孩子来说父母的声音是最动听的。

4描写爱读书的成语

1、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2、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

3、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4、囊莹继日

5、孜孜以求

6、孜孜不倦

7、挑灯苦读

8、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9、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蒲松龄《阿宝》

10、悬梁刺股

11、凿壁偷光

12、燃薪夜读

13、粘壁读书

14、编蒲抄书

15、负薪苦读

16、隔篱听讲

17、织帘诵书

18、映雪读书

19、囊萤苦读

20、丰编三绝

21、手不释卷

22、发奋图强

23、闻鸡起舞

24、手不释卷

25、学而不厌

5描写爱读书的成语

发愤忘食、废寝忘食、孳孳不倦、悬梁刺股、闻鸡起舞

一、发愤忘食 [ fā fèn wàng shí ]

解释: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翻译:发愤忘食,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二、废寝忘食 [ fèi qǐn wàng shí ]

解释: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出自:春秋列子《列子·开瑞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翻译:杞国有个人担心天地会崩塌,死亡所寄,不吃不睡的。

三、孳孳不倦 [ zī zī bù juàn ]

解释: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出自:先秦诸子 《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

翻译:只要天天孜孜不倦,没有人敢安乐。

四、悬梁刺股 [ xuán liáng cì gǔ ]

解释:形容刻苦学习。

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翻译:(苏秦)读书想睡觉,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鲜血流到脚。

五、闻鸡起舞 [ wén jī qǐ wǔ ]

解释: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出自:《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翻译:半夜鸡叫听说荒,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了。’于是就起来舞剑。

6形容爱读书爱学生的成语

关于爱读书的成语:

学富五车

博古通今

才高八斗

博览群书

满腹经纶

博学多才

精益求精

字斟句酌

一目十行

浅尝辄止

孜孜不倦

悬梁刺股

映雪读书

囊萤映雪

凿壁偷光

手不释卷

爱不释手

学而不厌

一目十行

开卷有益

7请给我一些描写爱看书的好词好句好段

词语

孜孜不倦,过目不忘,挑灯夜读, 夜以继日 求知若渴

句子

1、书到用时方恨少。

2、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读书贵在坚持,一曝而十寒。

4、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

5、读书就应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7、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8、读书是学习,使用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9、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10、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

11、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

12、积少成多,集腋成裘。

13、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14、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8形容爱读书的成语有哪些

饮胆尝血、圆木警枕、凿壁借光、枕戈尝胆、枕戈饮胆、志坚行苦废寝忘食 手不释卷 分秒必争 争分夺秒 通宵达旦 夜以继日 凿壁借光 韦编三绝 目不窥园 焚膏继晷 鸡鸣而起 磨穿铁砚 勤学苦练 风夜匪懈 风兴夜寐 无冬无夏 宵衣旰食 学而不厌 圆木警枕 幼学不厌 圆木警枕 幼学壮行 朝乾夕惕 只争朝夕 孜孜不倦 坐以待旦 争分夺秒 手不释卷 刻苦 攻苦食淡 苦心孤诣 囊茧照读 任劳任怨 埋头苦干 卧薪尝胆 悬梁刺股 仰屋著书 映月读书 映雪读书 勇猛精进 引锥刺股 凿壁偷光 折节读书 坐薪悬胆 专心 不敢旁鹜 不知肉味 目不窥园 倾耳而听 倾耳注目 一心一意 屏气凝神 全神贯注 专心致志 有恒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 精卫填海 始终如一 始终不渝 水滴石穿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 通宵达旦 夜以继日。

博学多才、锦绣前程、学富五车、才华横溢、才高八斗

博学多才

拼音bó xué duō cái

解释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用于赞扬别人

出处《晋书·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瑰伟倜党,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造句他是一个年轻有为,博学多才的好后生。

前程万里

拼音qián chéng wàn lǐ

解释前程:前途。比喻前途远大,不可限量。    

出处宋·计有功《唐诗纪事》第51卷:“此儿可谓前程万里也。”

成语典故汉朝的贾逵家里很穷,他姐姐每天都抱着5岁的贾逵隔着篱笆听邻居家的孩子们读书。10岁时,贾逵能背《六经》。姐姐问:“我们家从没有请过先生,你怎么会知道天下有《三坟》、《五典》这些古书,而且背诵起来不漏一句呢?”贾逵答道:“当年,你抱着我隔着篱笆旁听邻家读书,至今仍没有忘记其中的任何一句。”不到20岁就有许多人来跟着他学习。

唐朝的宰相崔铉从小就很聪明。一次他跟父亲去拜访名士韩辍:曛缸偶苌系挠ソ兴歌咏。崔铉接过纸笔,很快就作了首诗:“天边心性架头身,欲拟飞腾未有因。万里碧霄终一去,不知谁是解绦人。”韩晁担骸罢飧龊⒆涌梢运涤型蚶锴俺贪。

“前程万里”比喻前途远大,不可限量。

(出自《太平广记》) 

造句他很有才华,升迁也快,真可谓前程万里。

学富五车

拼音xué fù wǔ chē

解释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出处先秦·庄周《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成语典故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一大批思想家,他们各自著书立说宣扬自己的观点,宋国人惠施认为天下无物不变,无时不动,任何东西的性质是相对的,事物之间没有绝对的区别。庄子评价他学富五车,知识非常广博。    

造句他学富五车,见识宏博,深受学生的敬仰。

才华横溢

拼音cái huá héng yì

解释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很有才华

出处出自春秋《胖人传》江南有一才子 ,学富五车,但人身矮体胖,人问其何故,其曰“此乃才华横溢也”。

造句他虽然才华横溢,但还不足以安邦定国。

才高八斗

拼音cái gāo bā dǒu

解释比喻人极有才华。形容人的文才高,知识丰富

出处明·陈汝元《金莲记·偕计》:“不佞姓苏,名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成语典故曹植是三国人,天资聪颖,10岁就可以写一手好文章。 

有一次,他的父亲曹操看了他的文章后,非常惊讶地问:“这是你写的吗?”曹植忙跪下说:“我下笔就可以成章。如果父亲不相信,我愿意接受测试。”这时正好铜雀台落成了,于是曹操命自己的几个儿子各写一篇记文。曹植提笔便写下了名篇《铜雀台赋》,曹操这才相信曹植的文采的确高人一筹。 

后来曹植的哥哥曹丕作了皇帝。曹丕心眼小,容不下这个弟弟,找了个罪名要处死他,说:“如果你能在七步之内做成一首诗,我就饶了你。如果做不成,可不要怪我了!”曹植请他出个题目。曹丕说∶“就以兄弟为题目,但不许出现兄弟二字。”曹植走出六步吟了一首诗:“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大意:要把豆子煮成豆鼓,把豆梗抱来当柴烧。豆梗在锅下呼呼地烧着,豆子在锅里哭泣着:‘我们都是一条根上长出来的,你为什么要这样狠心地煮我而不肯轻饶我呢’)”曹丕听了,羞愧地放了他。 

晋朝诗人谢灵运说:“天下才有一石(十斗),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才高八斗)” 

“才高八斗”比喻文采极高。 

(出自《世说新语•文学》和《释常谈•斗之才》) 

造句他才高八斗,满腹经纶,每次考试不用复习也能考满分,真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