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5转播的斯诺克比赛中提到潘小婷,是谁?国际比赛中该击打红球时碰不到红球扣分吗?

爸爸 0 96

CCTV5转播的斯诺克比赛中提到潘小婷,是谁?国际比赛中该击打红球时碰不到红球扣分吗?,第1张

CCTV5转播的斯诺克比赛中提到潘小婷,是谁?国际比赛中该击打红球时碰不到红球扣分吗?
导读:  潘晓婷小档案:  年龄:23岁  籍贯:山东  星座:双鱼  排名:世界第四  主要成绩:  2000年,六度参加全国比赛,拿了六个冠军  2002年,夺得球王杯男女混合赛亚洲区的冠军  2002年,第35届日本大阪世界女子九球公开赛冠

  潘晓婷小档案:

  年龄:23岁

  籍贯:山东

  星座:双鱼

  排名:世界第四

  主要成绩:

  2000年,六度参加全国比赛,拿了六个冠军

  2002年,夺得球王杯男女混合赛亚洲区的冠军

  2002年,第35届日本大阪世界女子九球公开赛冠军

  2003年,印尼雅加达女子第12届亚洲杯冠军

  2004年,奥地利女子世界杯第三名

  人物故事:

  “九球天后”潘晓婷下一个目标:世界第一

  多次夺得世界冠军,年轻美丽而时尚,世界排名第四且拥有“九球天后”的称号……一个年轻女孩希望拥有的潘晓婷似乎都拥有了,但她却还只是一个知名度不高的台球手。对此,她并不在意,因为,她的下一个目标是世界排名第一。

  采访潘晓婷并不困难,发一个短信给她,回过来一个短信,爽快地约定了时间,就这样“拿下”。虽然出生于北方,但是秀气的潘晓婷更像一个地道的上海女孩,只是她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暴露”了身份。从谈话中感觉潘晓婷是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女生喜欢的购物、逛街、时尚玩乐她都喜欢。当然,“一根球杆闯天下”的经历也让她拥有足够的自信。

  女承父业——天赋让我走上台球道路

  说起打台球,潘晓婷最感谢的人是父亲。“我爸爸是台球高手,我的天赋应该是遗传自他吧。当然,他也是我的伯乐,虽然他差点没让我走这条路。”潘晓婷笑了笑:“知错就改还是好爸爸嘛。”

  潘晓婷成长在山东济宁。在她还没出名前,济宁台球圈里最有名的就是他父亲潘健,有着“潘一杆”的美称。因为晓婷不是男孩,所以一开始,潘健并不希望女儿打台球,而是让她学习画画。可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却让父亲发现了女儿的台球天赋。

  1988年,一家三口去滕州看姥姥,妈妈王颖在娘家多呆几天,父女两人先回济宁。到滕州车站时,离开车时间还有段时间,正好车站旁有个台球摊,潘健就上阵和摊主较量,才6岁的潘晓婷站在一个凳子上,看父亲收拾摊主。看了一局,她就明白了台球是怎么回事,自第二局起,她开始为父亲支招,而潘健乐得从命。那一天,父女尽欢;那一天,也让父亲惊讶于晓婷对台球的悟性。

  后来,父亲打球时晓婷就老在旁边看,再后来,她自己也往球房里钻。潘健乐得教女儿几招,慢慢他发现女儿还真有点台球天赋。于是父亲改变了初衷,决定让女儿走上“台球”的道路。

  从滕州车站开始,17年过去了,潘健还是济宁市的“潘一杆”,潘晓婷却成了中国的“九球天后”。

  打球的道路很顺利,成功来得却不容易

  第一次参加全国比赛就拿到冠军,当时年仅17岁的潘晓婷只练了半年的九球。此后,国际国内的比赛,她总是能获得不错的成绩。2002年10月的球王杯上,潘晓婷战胜来自国内以及台湾、新加坡等地的诸多男选手,夺得冠军。潘晓婷说,因为国内比赛并不多,所以自己总是在跟男球手比赛。

  应该说,潘晓婷的台球道路是很顺利的。然而,顺利之路走得却并不容易。十六七岁时,正是潘家经济上最困难的时候,为了比赛,她与父母住过18元一天的招待所地下室;比赛时不舍得买饮料只带一壶凉开水;每天吃三五块钱的盒饭,在拿到冠军奖金后还舍不得吃烤鸭。

  当然,这些都是她成名之前的事了,现在的她已不用为钱发愁,但是新的困难也出现了。最近,潘晓婷发现自己的脊椎出了点毛病。

  “前段时间我去医院检查,发现自己的脊椎有点左歪,但不是太严重。”不过,外表看起来有些柔弱的潘晓婷并没有感到害怕。“这几个月一直比较忙,连续打了好多的比赛。等打完这一场之后,我肯定会去医院好好检查。医生说,如果不重视,不好好治疗,可能连球都没法打了。”

  打台球,比丁俊晖更有天赋

  说起丁俊晖,潘晓婷像个大姐姐一样。“我和他很熟,很早就认识了,那时候他爸爸带着他到处比赛,我爸爸带着我到处比赛。不过,我比他大五岁,所以原来总觉得他还是个小不点。不过,看过他打球的人都觉得他以后肯定是中国第一。”

  当然,潘晓婷还是很佩服丁俊晖的:“他是勤奋多于天赋那类的,我是天赋多于勤奋类的。他每天练球8小时,我大概8天加起来能练到8小时吧。”

  上个月,在新疆进行了一场挑战赛,潘晓婷和丁俊晖都参加了。“我们俩没打,不过如果打九球的话,我也不一定会输给他哦。”最后,潘晓婷总结了一下丁俊晖的变化:“他现在变得比以前话多些了。可能我们的经历有些相似,所以共同语言多一点吧。有时候我们一起吃饭,就比着说‘恶心笑话’,就是让人吃不下饭的那种,结果说到最后,弄得所有人都没有食欲了。”

  爱美的时尚女孩

  当然,吸引观众的除了球技,潘晓婷的漂亮也很重要。

  潘晓婷对自己的容貌很有自信,“女孩子到了这个年纪肯定都对外貌很注意的,我当然也会爱美了。并不是说长相对我的球技有很大影响,只是把自己打扮漂亮一些心里就很高兴,也很有自信了。”

  她曾做过治疗近视眼的激光手术,“戴着眼镜的时候怎么打扮都被眼镜遮住了,摘掉眼镜后人自由了很多,可以好好打扮自己呀。”

  说起穿衣打扮,晓婷可真是打开了话匣子。她说:“女孩子皮肤最重要了。我参加比赛时都会带好多护肤品,虽然这些东西用起来很麻烦,可是为了皮肤,一定要有耐心哦。”潘晓婷的美容之道很“自然”,不仅用护肤品,饮食方面也很注意,她听说芹菜容易吸收黑色素,所以拒绝吃芹菜。

  “我也爱逛街呀,不过喜欢自己一个人逛,人多了就麻烦了,还得特别注意别人的兴趣。”除了比赛,平时潘晓婷着装也是没有定式的,“我穿衣服是一段时间一段时间的,有时候喜欢休闲装。人家说我穿上休闲装比比赛时看起来小多了,顶多十五六岁,但是比赛时看上去有三十岁。”

  最近,潘晓婷还给自己买了辆酷派的跑车。“开起来是不是特别拉风啊?”“是啊,可惜在上海市开不快。”

  对话

  记者:你拿过这么多冠军,自身条件也很好,为什么名气始终不是特别响呢

  潘:我觉得这可能和机遇有关吧,我拿冠军的比赛基本都是在国外参加的,所以拿了冠军也不一定出了名。小晖的机遇就好多了,拿到冠军的比赛是在家门口打的,并且战胜了世界高手。

  记者:23岁的女孩子了,有没有男朋友?

  潘:(笑)没有,可能是平时的交往圈太窄了。理想中的男朋友应该善良、大度、阳光,也不要太严肃了,因为我的性格比较活泼。我喜欢张智霖那种类型的,不想找圈内的人,不想找上海男人,也不想找北方男人。是不是有些矛盾呀?

  记者:下一步有什么打算没有?

  潘:要说具体的打算倒没有,走好目前的每一步吧。当然我希望能把世界排名提高到第一,不过这需要比赛和机遇。

  人物面面观:

  潘晓婷:不想成花瓶 男友要像梁朝伟

  “潘晓婷”三个字,目前在国内知晓的人还很少。即便是拿过世界冠军,即便是有着“九球天后”的美誉,潘晓婷依然“默默无闻”。她从16岁开始接触台球,半年后夺得全国冠军,目前世界排名第四,一路走来,直线上升。比起眼下“横空出世”的台球神童丁俊晖,潘晓婷依然在人们的视线之外。这次,趁着她来北京观看斯诺克中国公开赛,我们才有了与她近距离接触的机会。眼前的“天后”,单纯而又俏丽,仿佛邻家女孩……

  生活空间:流着眼泪吃烤鸭

  对于潘晓婷来说,1998年是她终生难忘的一年。就在这一年,她一举夺得了全国台球冠军,当时她刚接触台球才半年。为了庆祝,老爸提议去“全聚德”吃烤鸭。可没想到,那次“犒劳”令潘晓婷失声痛哭。

  潘晓婷自小就是个懂事的孩子。因为练球的缘故,潘晓婷当时在北京居住了很长一段时间,对“全聚德”烤鸭也早有耳闻。可每次看到“全聚德”门口贴着的标价——38元,再想想当时较为拮据的生活条件,晓婷都忍住了。直到夺冠那天,老爸决定去“全聚德”吃一回。可进门坐下后才发现,不是38元而是126元。“所以,那顿饭我印象特别深刻,痛苦的回忆啊,我当时眼泪就哗啦哗啦流下来了。”

  时尚空间:为选车而发愁

  认识潘晓婷的人都知道,她的生活十分单调。除了打球,几乎没有别的爱好。

  如果除去台球,潘晓婷会告诉你她的最大爱好是开车。这个外表文弱的女孩,居然也喜欢开车。她还告诉记者,她早在一年前就考了驾照。目前,正打算买车。“看了好多,可就是不知道买哪款。我个人比较喜欢马自达6。我来北京之前,和爸爸两人在上海的车行看了很久,但一直没有特别中意的。这次回去,还接着看,希望能尽早买辆开开。”

  情感空间:男朋友要像梁朝伟

  潘晓婷今年23岁了,虽然长相漂亮,条件出众,但她目前依然没有男朋友。关于未来的“白马王子”,潘晓婷认真地说道:“当然是稳重、有责任感的啦。还要有事业心,上进。我比较喜欢梁朝伟,不知道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像他那样的。”

  虽然还未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可晓婷一点都不着急,因为一直都有老爸的陪伴。从山东到北京,从北京到上海,老爸一直陪伴左右。眼下,老爸还在上海徐家汇附近开起了自己的台球俱乐部。女儿当教练,自己当老板,日子过得幸福又美满。

  超级对话:夏天不敢穿短袖

  记者:你是山东人,可怎么看都像江南女子,体型娇小,而且秀气?

  潘晓婷:(笑)我可是正宗的北方人。我虽然体型不大,可是也不瘦,45公斤呢。

  记者:那多瘦啊,已经很瘦了。

  潘晓婷:可是我胳膊粗。因为练球的缘故,两个胳膊都不一样大,我的右胳膊明显要粗很多。所以,夏天我都不敢穿短袖。而且,我的掌心关节的地方都变形了,经常会抽筋。

  记者手记:潘家有女已长成

  在拍摄照片的期间,因为相机没电,时间一拖再拖,原定一个小时的拍摄时间最后变成了四个多小时。

  摄影师向潘晓婷连连表示抱歉,可她却笑着说:“没事。别自责。”虽然她当时还急着参加丁俊晖的生日宴会,可她在整整四个小时里,非但没有抱怨,甚至为了调节气氛,还主动给在场的人讲起了笑话。台球界的“美女”很多,但潘晓婷不想让自己也成为一个“花瓶”。她只希望把自己的球打好,有空教教来打球的爱好者,然后考虑一下父母的意见,选所学校去读读书,学点东西。“这样就够了。”潘晓婷说的很简单。

  简介

  台球是一种用球杆在台上击球、依靠计算得分确定比赛胜负的室内娱乐体育项目。台球也叫桌球。

  台球源于英国,它是一项在国际上广泛流行的高雅室内体育运动。

  大约在14世纪,据说由伦敦一家名叫Billsyard的当铺老板为消遣娱乐而发明的,台球的英文名称即源于此。至18世纪末,台球作为一种游戏在英国民间很是盛行。19世纪初,世界上第一个公共台球室在伦敦开设。最早的台球,桌面上只有两个白球,之后法国觉得缺少挑战性,就增添了一个红球并改进打法。再往后英国人又将其发展成为在今天十分流行的落袋台球。

  现在的台球已发展成多种多样:有俄式落袋台球、英式落袋台球、开仑台球、美式落袋台球和司诺克台球,其中司诺克最为普遍,而且被官方认可,已成为一项比赛项目。

  台球于100年前传入我国,现在各大娱乐场所似乎都少不了它

  [编辑本段]分类

  台球流行于世界各国,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从国度、台球的数量以及台球的击球技巧进行分类。

  (1)按国度分:法式台球、英式台球、美式台球。

  (2)按数量分:3球台球、4球台球、9球台球、16彩球台球、22彩球台球。

  (3)按击球技巧分:斯诺克台球、8号台球、轮换台球。台球的种类很多,除了大家熟悉的斯诺克台球以外,还有很多打法都在国内和世界上流行,并且都有各自的世界大赛,在一些综合性的大赛中,台球项目也设立了很多小项。为了使大家能了解台球运动在世界上的发展,这里介绍几种目前世界上流行的台球打法。

  台球的种类很多,除了大家熟悉的斯诺克台球以外,还有很多打法都在国内和世界上流行,并且都有各自的世界大赛,在一些综合性的大赛中,台球项目也设立了很多小项。为了使大家能了解台球运动在世界上的发展,本栏目将为读者介绍几种目前世界上流行的台球打法。 世界流行的台球种类主要分为英式台球、美式台球、法式台球和开伦式台球,顾名思义这是按照台球起源划分的。

  英式台球又包括英式比例台球和斯诺克台球两大类。主要流行于英国和欧洲大陆。英式比例台球又称为三球落袋式台球,属基础类型的台球,是世界上正式台球比赛项目之一。英式比例台球出现较早,要求具有较全面的技术打法,目前,世界许多著名斯诺克台球运动员,比例式台球的基本功都相当扎实。而英式台球的另一个种类斯诺克台球更是为世界流行的主流台球项目之一。英文“斯诺克”的含义为障碍之意,是从英文“snooker”音译而得名。斯诺克台球不仅自己可以击球入袋得分,也可以有意识地打出让对方无法施展技术的障碍球,从而使对方受阻挨罚。因此,斯诺克台球竞争激烈,趣味无穷,也是世界台球大赛的项目。

  美式台球又称美式普尔(也有称鲁尔球),是台式台球的一个重要流派,是在法式台球和英式台球之后又形成的一种新风格。它与英式台球和法式台球并驾齐驱,广泛地流行于西半球和亚洲东部。不过美式台球与法式台球和英式台球相比,仍不如它们家喻户晓。有人认为,美式台球仅仅是属于酒吧、街头巷尾的“下里巴人”式的游戏而已。然而这正是美式台球大众化、普及化的可取之处。美式台球中诸如8球制台球在我国也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美式台球包括8球制台球、9球制台球、芝加哥台球、普尔台球和保龄台球等种类。

  法式台球起源于法国,也称为卡罗姆台球,其含义是连续撞击两个球,即用主球连续触及两个球,这是法式台球最基本的要求。与英式台球、美式台球球台的最主要区别是没有网袋。卡罗姆台球有多种比赛方式,其中主要的是三边卡罗姆式台球。

  开伦式台球起源于法国,后来在日本却非常盛行,有“日本撞击式台球”之称,是国际大赛项目之一。开伦式台球所用的球台没有球袋,它是以球杆击球得分的一种台球打法。在我国的一些台球厅里很少能见到这种台球打法。开伦台球打法分为颗星开伦、三星开伦、四球开伦、直线开伦、台线开伦等等,但最流行的要算四球开伦打法了。

  “四球开伦”有四个球,两个红球和两个白球,两个白球为比赛双方各自的主球。旧规则计分方法是:主球撞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球后,可以拥有击球权。主球击中一个红球、一个白球得2分;主球击中“双红”得3分;主球击中“双红”加一个白球得5分。这种2分制、3分制、5分制过去较为常用。但是,新规则全部采用1分制,只要碰到三个目标球中的两个,就可以得1分,消除了因球的配置所产生的得分差距,计算也比较简单。

  比赛的胜负是以谁先获得约定的分值为准。所以,当本方获得击球权时,应尽量争取多得分。因“四球开伦”用的球稍重些,所以球杆比其他类型的球杆粗些。

  “四球开伦”开局的摆球方法为:两个白球之间有两个红球,且四个球在同一条直线上。

  当球在台面上放好后,双方各向底边击打一空杆,决定击球顺序。球离底边近者获选择权;也可以抽签决定选择权。开球方以带黑点的白球为主球,另一方以全白色的球为主球。规则规定,对方的主球可为本方的目标球。

  按照规则,开球第一杆必须先撞击对方白球方为有效,否则,将判作失机,交换击球权。因开局的摆球是主球与白球之间有两个红球,且四个球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开球方一般是撞击台边,打两边球(即撞击两个台边),使主球撞台边后再击中双球。

  在“四球开伦”打法中,台边的作用非常大。如果不能采用直线命中法,就要尽量利用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多次台边反弹以达到触及双球的目的。在击球技巧上与三边卡罗姆台球有许多类似之处。

  三球落袋式台球--英式比例台球知识介绍

  先开球一方应以带有点的白球作为自己的主球,对方则以全白球为主球。开球时,台面上只有一个红球放在红球基点上,开球一方可以随便把自己的主球置于开球区内任意一点开球。主球落袋后,则需放回开球区开球。

  记分方法为碰红自落得3分,碰白自落得2分,送红落袋得2分,送白落袋得2分,连碰双球得2分。如果一方打出一杆有分可算的球,即可获得下一杆击球权,直到脱杆为止,由另一方击球。脱杆指主球击出后,未造成得分情况。

  当白球送入袋后,要立刻将其从网袋中取出,放在红球基点上,以备再打。当送红球入袋后,也可再取出后拿在手里等待获得击球权时再用。

  按规定连续命中25杆单球(包括自落、送红、送白)后,必须击出一杆双球,如果没有双球可击时,便失去击球权。

  另外,如果在红球基点上连续三次将球送入网袋中,则应将红球移到红球备点上,若红球备点已被白球占据,应将红球移到白球备点上。

  规则规定,比赛中凡出现击球不中,球被击出台外,击球直接落袋等,要分别扣罚1分、2分、3分。但是,扣罚分数并不加给对方。

  英式台球除了比例台球外,还有斯诺克台球,本栏目曾对斯诺克打法作过详细介绍,下期本栏目将介绍美式台球中的8球制台球打法。

  [编辑本段]斯诺克简介

  斯诺克,又称英式台球、落袋台球,一种台球运动。此项运动使用的球桌长约3569毫米、宽1778毫米,台面四角以及两长边中心位置各有一个球洞,使用的球分为1个白球,15个红球和6个彩球(黄、绿、棕、蓝、粉红、黑)共22个球。击球顺序为一个红球、一个彩球直到红球全部落袋,然后以黄、绿、棕、蓝、粉红、黑的顺序逐个击球,最后以得分高者为胜。斯诺克盛行于英国、爱尔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印度等英联邦国家以及中国香港。近十几年来,斯诺克运动也在东亚得到推广和普及,目前泰国、中国大陆等都有优秀选手涌现。

  [编辑本段]斯诺克历史

  虽然台球运动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5世纪,但斯诺克的发明则相对晚了许多。关于斯诺克的起源,一个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在19世纪晚期,台球运动风行于驻扎在印度的英国军队中,当时流行的玩法是黑球入袋(Black Pool)。这种玩法用1个白球,15个红球和1个黑球。1875年的一天,驻扎在印度贾巴尔普尔(Jubbulpore)的英国陆军上校内维尔·张伯伦(Neville Chamberlain)和他的战友们觉得这种玩法过于简单、乏味,便决定增加**、绿色和粉色3个彩球上去。不久,又嫌不够,再加上了棕色和蓝色球。这种新玩法很快流行开来,从而导致了斯诺克台球的诞生。而斯诺克一词则是当时英国军队中对军校一年级新生的流行叫法。这使得斯诺克被这些军人们用来称呼这种新玩法的初学者,最终则成为了这项运动的名称。

  1885年,当时的英国英式台球冠军约翰·罗伯特(John Roberts)在印度旅行时见到了张伯伦并从他那里知道了斯诺克这种新玩法。回国后,罗伯特就把斯诺克台球带回到英格兰。但是,当时正处于英式台球热,斯诺克台球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直到1930年代,英式台球日渐衰落,许多名手才逐渐转向斯诺克台球。这其中包括斯诺克台球的传奇人物乔·戴维斯(Joe Davis)。戴维斯首先意识到了控制主球走位的重要性。在此之前,打斯诺克台球的普遍策略是在将明显可以打进的球入袋之后做一杆斯诺克防守。而乔·戴维斯通过良好的意识和精湛的杆法控制主球的走位,连续得分能力明显增强,大大提高了斯诺克运动的水平。从此斯诺克台球才开始在英国兴盛起来,并流行到世界各地。

  斯诺克锦标赛肇始于1916年,当时举办了首届英格兰业余斯诺克锦标赛。1927年,在乔·戴维斯等人的努力下,第一届斯诺克台球世界职业锦标赛在伦敦成功举办,并由乔·戴维斯本人获得冠军,赢得610英镑(今约200英镑)的奖金。乔·戴维斯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出色的斯诺克选手,接下来的历届世界职业锦标赛的冠军都为其获得,直到其1946年淡出世锦赛。

  斯诺克台球在1950年代遭遇了一个低潮,甚至于严重到1958年至1963年间没有任何锦标赛举行。直到1969年,情况才迎来了转机。当时英国广播公司(BBC)为了推广新的彩色电视广播,发起了新的斯诺克锦标赛Pot Black。彩色的斯诺克台球和选手们的精彩表现很快吸引了观众的兴趣,斯诺克台球和彩色电视节目一起得以迅速推广。

  几年之后,世界职业锦标赛也开始电视转播。斯诺克台球开始成为一项主流的职业运动,并于1977年引入世界职业选手排名。大量的资金开始注入这项运动,以史蒂夫·戴维斯(Steve Davis)为代表的新一代斯诺克职业选手不断涌现。在1982年,史蒂夫·戴维斯打出了历史上首个电视转播中的147分的满分杆。这些顶尖选手成为百万富翁。当时甚至有一首由Chas & Dave演唱的关于斯诺克的滑稽歌曲Snooker Loopy登上了音乐排行榜。

  那个斯诺克黄金时期的高潮出现在1985年的世界锦标赛决赛上,尽管两位选手鏖战到凌晨,但仍有近1,850万(相当于当时英国三分之一的人口)观众通过电视转播看到了丹尼斯·泰勒(Dennis Taylor)以一记重击将最后一个球送入袋口之后举起奖杯庆祝的场景。斯诺克在英国持续广泛地流行,成为仅次于足球拥有第二多电视观众的一项运动。

  斯诺克台球规则

  斯诺克台球球台内沿长350厘米,宽175厘米,高85厘米。 斯诺克共用球22颗,其中15颗红球、6颗彩球,1颗白球(主球)。排法如右图,数字代表彩球及其分数。红球分值1分,排成三角形,放在6分和7分之间,彩球的颜色及分值如下: 2分球:黄 3分球:绿 4分球:咖啡 5分球:蓝 6分球:粉红 7分球:黑球

  台上半圆形区域为开球区,以彩球2-4-3为直径。开球前,双方可以通过抛硬币来决定谁先开球。开球一方,可将白球摆在开球区的任何位置,每次击球后,白球停在什么位置,就必须接着由什么位置打起。打球方必须先打入一颗红球后,才能任选一颗有利的彩球打。彩球打进后,需取出重新摆回其自己的定位点。接着,再打红球,红球打进后再打彩球,如此反复,红球全部入袋后,必须按照从低分值球到高分值的顺序打彩球,依次是黄球、绿球、棕球、蓝球、粉球和黑球。此时打进的彩球,不用再拿出来,直至所有彩球入袋,台面上剩下白球,比赛宣告结束。

  从开球到所有球被击打入袋这一个过程称为一局。打球过程中,如果一方未能一杆全收,或者打了一个违规球,则击球权让于另一方。一场比赛可约定打一局、三局、五局、七局决定胜负。世界职业锦标赛决赛则是打三十五局。如果结束时,双方平分,传统决定胜负的方法是:将黑球摆在黑球位上,白球摆在开球区,双方通过抛硬币,决定谁先打,先将黑球打入者为胜方。 每局的胜负由双方积分多寡决定,分值高者为胜方。得分有两种途径:一是靠进球得分,二是通过对方失误罚分而得分。每打入一颗红球得1分,打入一次黄球得2分,绿球3分,棕球4分,蓝球5分,粉球6分,黑球得7分。因此,双方都会尽最大努力,多将黑球打入袋内。

  斯诺克规则规定,未遵守下列规则,属犯规行为,当处罚分。

  打红球时,如果白球未能撞到任何红球-空杆,则要罚4分;如果误撞了彩球,则按照该彩球的分数罚分,但是最少罚4分。即,如果撞到了黑球罚7分,撞了黄球罚4分;打彩球时,如果未能打到要打的彩球,则按照此彩球的分数罚分。如果误撞了更高分的彩球,按照高分罚分,最少罚4分。因此进红球后,打彩球前,如果要打的彩球不能明显看得出来,则必须要声明击打的是哪个球,否则自动罚7分;如果误将白球击入袋,最少罚4分,或者按照白球进袋前最先碰到的最高分数球罚分。白球入袋后,接着打的一方可将白球摆在开球区的任何位置击球;罚分不从受罚方的分中扣减,而是加入对方的得分中。

  下列行为也属违规:(1)将球打落台桌面;(2)双脚同时离地击球;(3)白球跳过中间球击打目标球;(4)台面上的球被球杆击球端以外任何物品或身体任何部位所碰到;(5)在出杆时,球杆连续击白球两次以上;(6)球杆、白球和目标球同时接触。当白球和目标球距离少于25厘米时,想不犯规出杆非常困难,所以当白球紧贴目标球时,击球方就只准将白球击开,而不得带动目标球。这种特殊情况下,只要将白球打离目标球,就当作击中目标球。好的球手,经常会利用这种机会做安全球或斯诺克。

  [编辑本段]斯诺克其他规则

  自由球:

  在一方打了失误球台面出现斯诺克后,另一方无法直接打到红球,则可以任选一彩球当红球打,此彩球便被称为"自由球"。如果这个彩球入袋,就当做红球入袋得1分,接着照常规打彩球。但如果台面红球已被打完,另一方无法直接打的是彩球,则另一方可以任选一彩球打,此球即为自由球,自由球入袋得分按台面上所剩的最低分球计算,进球后其他球按常规顺序击打。

  重打球:

  如果一方打了一个失误球,而使对方处于不利的境地,对方有权要求失误方接着打。这条规则同自由球规则一样,是防止任何一方有意打失误球从中得益。不过,在决策让失误方重打之前,一定要确认台面上每个球都不存在机会,而且要正确考虑失误方打球的水平因素。

  无意识救球:

  在一方打了失误球以后,如果裁判认为这个球应该可以打到,则可以判罚无意识救球。在这种情况下,另一方可以有以下几个选择:(1)将球恢复失误球前的原状,要求失误方重新打;(2)要求失误方在现在的位置上接着打;(3)在现在的位置上自己打;(4)如果台面上出现斯诺克,自己打自由球。

  彩球摆位:

  当彩球落袋重新摆回台面时,如果这个彩球的原位点被其它球占了,则将这个彩球摆到当时最高分的彩球空位点上。如果所有彩球点都被占,此时应将此彩球摆在自己定位点垂直于底边的直线上-应最靠近自己定位点,且不能够碰到其它球。

  僵局:

  当裁判认为台面已成僵局,裁判会向双方声明,如果几个回合之后,局面仍无明显变化,此局便成为无效局,得重新开始

  [编辑本段

   打台球

 

实验小学二(19)班    陈修远

我经常观看丁俊辉打台球的电视实况转播,我很佩服他,因为他是我们宜兴人的'骄傲。最近,我们小区附近开了个桌球室,今天晚上,我邀请爸爸一起去打台球,爸爸很高兴地答应了。

开始打球了,爸爸先开球,球“啪”地一下全炸开了,但是一个也没进。轮到我打了,我瞄准14号球,把杆子一推,球进了。我又瞄准11号球,推动了杆子。因为我用力太小,球没进。接下来,爸爸和我都进了好几个球。眼看我还有两个球没进,而爸爸只剩下一个球了,我有点着急。不过,我静下心,沉住气,把两个球都进了。我赢了,十分兴奋。

第二局开始了。起初,我和爸爸不分上下,各进了好几个球。过了半个小时,我连进了三个球,还剩下三个球,爸爸却剩下五个球。我暗暗高兴,心想:这一局我又要赢了。没想到,局势出我所料,爸爸后发制人,连着把五个球全进了,一杆清盘。第二局,爸爸赢了。哎,毕竟姜还是老的辣。

我和爸爸约定:下次再来决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