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车好还是山地车好

男朋友 0 87

公路车好还是山地车好,第1张

公路车好还是山地车
导读:问题一:犹豫是买山地车好还是公路车好。 我自己骑了6年公路了,但是要推荐你骑山地,因为公路车买之前要注意的地方很多,300储多块才买一部入门车,而且如果真的骑上瘾了,你必定会去配置头盔 眼镜 骑行服 裤子 锁踏 锁鞋 这才真正的入门 而且

问题一:犹豫是买山地车好还是公路车好。 我自己骑了6年公路了,但是要推荐你骑山地,因为公路车买之前要注意的地方很多,300储多块才买一部入门车,而且如果真的骑上瘾了,你必定会去配置头盔 眼镜 骑行服 裤子 锁踏 锁鞋 这才真正的入门 而且车架没选好,不单骑的块会费更多的体力而且对你的身体会造成伤害。速度上,公路车在风阻上 摩擦力上的确要比山地小,但是速度要块只是相对的,还是要看你腿力的! 骑公路,烧钱!!!

问题二:骑车健身用公路车好还是山地车好 选山地车吧,用途很广,捷安特的山地车不错,骑着也挺轻,挺舒服的,平常骑atx690就不错了

问题三:公路车和山地车哪个好 各有各的好处,公路车骑起来快,山地车可以骑到砂石路、乡间小路、越野没问题,现在玩山地车的比玩公路车的多,是因为山地车适应的路面比较广,凡公路车能骑的地方山地车都能骑,但山地车能到的地方公路车大多数都到不了,公路车对路面要求较高,另外,长途的话,骑山地车腰部会比骑公路车舒适,看需求了

问题四:应该买山地自行车还是公路自行车好啊? 超过30公里就不建议用山地车了,第一,中国的路况不算好,就是公路,也难免有坑洼和减速带什么的,公路车很脆弱,容易颠簸坏。第二,公路车骑着姿势不够舒服,不是专业人士骑着会很难受,而且时间长了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环法自行车赛车手阿姆斯特朗不是得了睾丸癌么?)。第三,山地车确实比公路车骑着费劲,但骑自行车的阻力很大一部分是空气风阻,和轮胎的粗细关系并不是很大,如果追求速度,可以换个15的光头胎,速度也很快,无风时候速度能达到二十七八公里每小时(如果不是玩命的丁)。第四,公路车的车胎胎压高,相比之下更容易爆胎。第五,超过100公里的骑行基本都是山地车,不信你看看身边的那些车友们,骑公路车跑长途的极少。

问题五:山地车与公路车哪个更好? 如果你只在公路上骑,还是公路车好,毕竟比山地轻松多了,而且把腰弯下的感觉很爽!自己骑车公路,再看那些自行车比赛都很有感觉。国外自行主要销量就是公路车。

而且你那5,6公里也不叫长途。你骑公路骑好了,一天200多公里都没问题。而且再贵的山地,在公路上也是没有几百块的公路快的。

但是,公路车的舒适性要差些了,但适应后就没有问题了。

问题六:训练山地车好还是公路自行车好 如果是压马路肯定公路车了

如果是穿越性质的拉练那就山地车

当然山地车经过改装之后公路上的表现也还可以,必经现在有很多山马大神存在。

公路车的优势是速度快、阻力小、轻、逼格高,非常适合走铺装好的道路,可以让你更省力 更快 更有成就感,300公里不是梦

但是讲实话公路的劣势也必经突出危险系数偏高,在高速行进中有个坑、有个减速带、有些异物,容易导致爆胎、爆轮组、摔车,还比较害怕裂缝以及长缝的井盖,总的来讲比较金贵对骑行要求偏高

山地车的优势是通过性和强度以及它的实用性,没错就是实用性,装上齿胎就能越野,换上防刺半光就能旅行,装上货架挡泥板就能买菜接送孩子,不爽了加个弯把换上细胎就是旅行车,太多了不一一举例了……

劣势就是会被鄙视… 速度上不去 比较费体力

问题七:公路车好骑还是山地车好骑?公路 山地好,灵活,刹车也好使

公路车的优势之一是极速高,但你在城市中是根本骑不出极速来的。阻力小在城市中短时间或低强度的代步式骑行相比山地车也几乎可以忽略。

(以上指同级的山地和公路相比)

问题八:平时骑行,公路车好还是山地车好 根据你的问题,给你这样几种建议

如果打算一开始少骑一段,然后搭车走,将来逐渐过渡到全程骑车的,推荐公路车,因为远距离的话公路车比较有效率,但是要求路好,身体好。

如果就打算骑一段然后搭车的,建议路好选折叠车,路不好选山地车。

如果没有可靠的放车的地方(最好是室内的),建议选折叠车,因为运动自行车很轻,很容易丢。

装备方面要有骑行裤、头盔、眼镜、手套,开始不必上自锁,如果后期骑行距离延长到30公里+,路上情况又不是很复杂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上自锁。

祝骑行愉快!

问题九:请问新手骑山地车好还是公路车好 这就像你在问新手是打篮球好还是踢足球好?意义不明。本人只玩山地,公路不太了解,先说公路。相同级别的车公路车肯定贵,拉的是体力,跑的是速度,烧的是装备,具体门道不清楚,总之绝不是单纯马路上傻骑那么简单。再说山地,正宗的山地玩法当然是要上山,虽说相较于公路要便宜,但是想装一辆enduro软尾没5万根本不好意思说是顶级,入门的话肯定要便宜很多。山地xc玩体力,比爬坡,当然也有技巧。但是个人认为想玩爽了还是得上软尾,飞你原本不敢飞的包,下你原本不敢下的坡,压你原本不敢压的弯,骑车掠过崎岖地面的感觉很难描述,搜俩视频看看你就知道了(推荐前段时间trek赞助拍摄的《unreal》,开篇骑橙色slash的骑手的那种行云流水的感觉我超喜欢)。自行车是一项了不起的运动,想玩出点东西并不容易,请根据以上描述决定你喜欢的那项,如果你只是想锻炼锻炼身体,周末骑去郊区采个桃,那哪种都行,山地的角度相对更容易让人接受

问题十:买山地自行车好,还是公路自行车好,主要骑行基本都是平路 10分 如果你不敢时间可以选择山地。因为公路车绝对不能在山地上骑,除非你的臀部肌肉异常发达。同时还要求你的公路车异常的坚固,以及你的车胎必须绝对耐磨。

山地车在公路上骑完全没问题,但是就是速度不如公路车。现在城市里的公路大多有坑洼,山地车对小的坑洼完全可以忽略。但是公路车就不行,少有坑洼就会有明显的颠簸感。

其实现在城市里交通情况这么不好,公路车完全发挥不了它的优势,所以现在大街上满是山地车的上班族和学生,公路车很少。

而且山地车稍微好一点的都配碟刹,刹车效果很少能应付大多数紧急情况,公路车大多是v刹,制动效果就没有碟刹那么好了。

1、包装:将外胎包装好,使用泡沫塑料或气泡膜等材料进行缠绕包装,以保护外胎不受损坏。

2、放置于纸箱或木箱中:将包装好的外胎放置于纸箱或木箱中,并填充适量的填充物(如泡沫塑料或气泡膜等)以防止外胎在运输过程中移动或受到撞击。箱子的大小应该与外胎的尺寸相适应,以确保外胎安全。

3、封箱和标记:将纸箱或木箱封好,并在外面标记好重量、尺寸、货物名称、收发人地址和****等信息,以便快递或物流公司进行处理和配送。

公路车不适合

青少年

,公路车骑行姿势太低,

车座

又是细长的,容易硌着蛋,对于还没有下一大的人来讲,最好别骑。

环法自行车赛

的那个阿姆斯特朗不就是得了睾丸癌的么?就是长年累月长时间骑车车座前面给硌出来的职业病。

建议你换个车,如果预算不足的话,换个山地车的车座(减震好的那种),然后再把车坐降低一点,骑车的时候直起身子不要趴在

车把

上,这样对生殖系统的损伤比较小。

SPECIALIZED闪电在今年4月份发布了全新一代ROUBAIX公路车,在本期评测前小编先回答大家可能会比较关心的几个问题:

1、送测车辆版本为ROUBAIX Expert Ultegra Di2,建议零售价人民币41990元。

2、拥有舒适的骑乘姿态,并且Future Shock20头管减震效果神奇(详情见正文)。

3、这是一台几乎完全匹配国内平均道路建设水准的公路车,竞技、骑游两相宜,非常值得入手。

更多疑问可以参见:《关于闪电新鲁贝 研发团队有话说》

美骑编辑部在收到这台公路车后也是紧锣密鼓的开始了道路测试,下面进入评测正题。

ROUBAIX Expert Ultegra Di2公路车与其他公路车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头管的Future Shock20头管避震系统和新一代坐管夹下移设计。

Future Shock20头管避震拥有20mm的行程,活动的行程部分通过保护套包裹,图中间部分的行程作动区域被保护套所包裹,保护套为软性材质,会随着头管避震压缩而压缩。

20头管避震增加了可调节的液压系统,比10纯粹依靠弹簧有很大的升级。

换句话说就是避震感受较一代变得更加平滑细腻了。

▲不理解头管避震工作状态的车友强烈建议观看以上路测视频

经过测试,在搓板路面或者说砂石路面时头管避震的效果最为显然,在高速骑行上述路段时能够体会到那种悬浮般的骑乘感受;需要注意的是,头管避震工作时仍然会有震动传递至手部,只不过震动的波动幅度会大幅减小,手部感受更加舒适柔和。

20头管避震具备锁死功能,用户可以自行选择锁死或打开,经过长时间的测试来看,实际上除非你会参加高强度的竞赛活动,不然的话日常通勤、小骑游一直保持打开也没什么不好的。

▲喜欢软的还是硬的?

以往把立盖的位置在ROUBAIX Expert Ultegra Di2公路车上变成了Future Shock20头管避震的控制器。

通过顶部的旋钮,你可以随时随地选择“软”“硬”两档,得到不同的阻尼和支撑力度。需要注意的是,“硬”档并非完全锁死,但是效果足够接近。

头管避震系统本身就有一定的高度,配合抬升的Hover弯把,让这款车的骑行姿态变得十分舒缓,整体的坐姿体验会稍微直立一些,这对大部分车友来说是个好消息,毕竟不是谁都有PRO车手的身体柔韧度。

结合这台车的使用场景来说,更加舒适的骑行感受也能让你骑的更快。

后端的S-Works Pave座杆采用了D型截面设计,配合坐管夹下移设计可以在颠簸路面产生更大的形变量,进而提高骑乘的舒适性。

全新设计的坐杆防尘套要兼顾座杆的前后形变和防水防尘,设计成这样也是当下最优的解决办法了。

实际体验来看防水防尘效果出色,雨天骑行后拆开里面只有少量的水渍,尘土砂石则是完全被隔离在外;毕竟不是完全密封的状态,这样的表现已经十分令人满意。

打开坐杆防尘套你会看到加长后的坐管夹螺丝,由于坐管夹位置下移,螺丝加长后能够维持原有的坐管松紧调节的体验。

▲引起舒适

Body Geometry Power座垫,坐宽为143mm,采用了中空钛合金座轨;在评测期间这款坐垫给人的感受是软硬适中,支撑到位。并且长途骑行不会对下体造成不适感,这一点十分重要。

整车搭配了Roval C38碟刹轮组,材质为碳纤维,配合TURBO PRO外胎使用,整体的加速感觉十分轻巧。

▲看到右侧的小人没有?拳打南山猛虎,脚踢北海苍龙,就是这种感觉

TURBO PRO开口胎使用Gripton橡胶技术以及BlackBelt防刺技术,700x28C的尺寸让小编只需保持85-90的胎压即可享受舒适的路感和畅快的加速体验。

如你所见,这款外胎的花纹只分布在两侧用提供过弯抓地力,中间部分则没有花纹。实际体验来看在干燥路面中骑行这款外胎的滚阻非常之低,而且路感非常的柔和。

评测期间的几次长途骑行中爆过一次胎,扒开一看爆胎的特征显然是“蛇咬”的形态,所以这里小编也提醒各位不要一味的为了舒适而降低胎压,尤其是大体重选手尤其需要注意。

在雨天骑行时这款外胎在制动时出现过几次打滑的现象,实际就个人感受而言这款外胎在干燥路面的体验更棒,雨天则信心稍显不足。

前叉和后三角开档预留了充足的空间,整车搭配700x28C车胎的情况下,仍然具备了相当大的空间,有效避免恶劣路况下的泥沙堆积车架的情况发生。

送测车辆为红色闪粉渐变涂装,制作工艺是非常精致了,不过就小编个人而言这款涂装略微低调了点。

就像之前说过的那样,这款ROUBAIX公路车的几何相对平缓,骑行姿态十分友好。但是如果你想要更加激进的骑乘姿态,这款车有53码、57码和59码3个车队版尺寸可选。

简单看STACK和REACH的话,53码的ROUBAIX相当于54码的TARMAC,57码的ROUBAIX相当于56码的TARMAC,59码的ROUBAIX则比58码的TARMAC稍微长一点。

队版尺码全球限量500台,目前国内各大闪电经销商车店可能还有少量售卖,手快有手慢无!

各个尺寸的车架几何:

车架下管整合了Shimano Ultegra Di2控制器,水壶架螺丝的闪电LOGO做的也是十分精致。

送测车辆搭配的是Shimano Ultegra Di2 碟刹套件,整体使用效果令人满意,没有太多可以吐槽的地方,毕竟加8000元上无线电子变速版本的举动是个理智的车友都会权衡一下;这个版本我相信也会是ROUBAIX车型中销量最大的一个型号。

▲R8070变速拨杆兼顾了体积和操作手感

ROUBAIX Expert Ultegra Di2使用了SHIMANO次顶级的电子变速套件,搭配压缩牙盘和“巨大”的飞轮,能够带你去几乎任何有路的地方。

广州地区路况大多为平路和起伏路面,除了几座有名的“大山”外,爬坡并不是很多。所以实际上在评测期间这套传动系统的齿比搭配显得有些富余。

▲牙盘齿片为50/34T,飞轮11-34T

▲Shimano Ultegra Di2 R8050前拨

▲Shimano Ultegra RX805后拨

新款RX805后拨的最大特点是新加入的稳链开关功能(SHIMANO SHADOW RD+),能让新款后拨应对更复杂的骑行环境。使用过SHIMANO山地产品的车友,对这项技术一定不会陌生,导轮边上的稳链开关十分显眼。启用稳链功能之后,后拨能够更加稳定、安静地工作。

筒轴如今几乎已经成了碟刹公路车的标配,ROUBAIX Expert Ultegra Di2 使用了12x142mm桶轴配合Shimano Ultegra平装油压碟刹,制动力稳定充足;

车辆前端刚性表现也是十分出色,只有在大力摇车时才会出现轻微蹭碟现象,相较骑乘过的其他公路车而言在,ROUBAIX Expert Ultegra Di2阀值已经很高了。

后上叉的“转折”看起来有些突兀,但那里是给坐管夹固定用的。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不让立管的过渡顺畅一点,做成类似TARMAC和VENGE包覆后轮的效果。这样做并不能增加额外的气动效果提升,同时给坐管夹固定增加了难度,所以为什么要给自己找麻烦呢?

另外据官方表述,上方的突出也只是为了容纳隐藏坐管夹而已,并没有任何气动方面的考虑。

车架产自中国台湾,如你所见,ROUBAIX Expert Ultegra Di2 车架仍然支持机械变速,五通位置预留了机械变速出线口。

▲Shimano Ultegra BBR60中轴,保养福音

54和56码的曲柄长度为1725mm,其它尺码所搭配的曲柄长度随着尺码的增大而增大,如44、49码搭配165mm长度曲柄,52码为170mm,58、61、64则为175mm。

骑乘体验方面,轻快、高效、舒适是这台车的关键词,Roval C38碟刹轮组搭配700x28C TURBO PRO外胎使得整体骑行的踩踏感非常流畅。

Body Geometry Power座垫、Hove抬升弯把以及下移的座管夹设计,再结合舒适神器的Future Shock20头管避震,让这台车在舒适度上有着非常显眼的表现,那种类似于山地车的悬浮避震感受在这台车上也能感受得到。

五通刚性十分充裕,配合前后筒轴设计让踩踏的感觉更加直接清晰,与骑乘端的舒适性设计结合在一起来看,这种上软下硬的感觉还真是十分奇妙。

美骑点评:

这是一台近乎万能的公路车,如开头所说的那样,车辆整体的设计导向几乎完全匹配国内平均道路建设水准,竞技、骑游两相宜。

ROUBAIX Expert Ultegra Di2是目前ROUBAIX车系中采用电子变速套件的价格最低的一款车型,往上加8000元是搭载无线电子变速套件和车把升级为S-Works Carbon Hover Drop弯把的ROUBAIX Pro Force eTap车款,往下则是售价24990元人民币的ROUBAIX Comp,套件、轮组、座垫、把组配置均有所降低;头管避震使用的也是Future Shock15,相较20来说缺少了锁死功能。

综上来说,这是当下最值得购买的鲁贝车型。

责任编辑:Kingsen

女子做法既让人感到无语,也让人觉得后怕。高速路上停车很危险,行人滞留高速,更是一件危险事情。好在双方都平安无事,否则一旦出现事故,二人和家属都将追悔莫及。

事情发生在一对年轻情侣身上,两人开车一块出行,不曾想在半路上,双方因为琐事发生争执。争吵行为严重影响了女孩驾驶,于是女孩选择将车辆停靠应急车道,让男友下车。气头上男友受不了女孩言语相激,也就径直下车步行。

待男友下车后,女孩直接将车开走。等到女孩一个人行驶一段距离,心情平复后,内心又感到担忧和害怕,这才向民警报警求助。最后在民警帮助下,顺利将男孩送到就近服务区,也对两人批评教育。

女孩行为很任性,也具有很大危险性。女孩任性一面,体现在她生气之后,径直将男友赶下车。这样情况如果发生在城市街道上,我们还可以理解。但这样行为,发生在高速公路上,就让人难以理解。

高速公路车流量大,车速也非常快,禁止行人在上面行走。两个服务区之间,距离相隔几十公里,将男孩仍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地方,男孩也会感到茫然和害怕。

女孩做法除了任性以外,也非常危险。男孩行走在高速路上,一旦发生意外,女孩可能会内疚自责一辈子;同时她也没有办法,向男孩家人交代。

情侣之间吵架情况常有,但我们不能够因为争吵,就做出极端事情。女孩可以同男友争吵,一旦男友影响到自己安全驾驶,就应该让男友保持沉默。待停靠服务区后,两人怎么争吵都可以,不能够因为一次小小争吵,就陷两人于危险中。

这样事情虽然发生在他人身上,但我们也应该引以为戒,不要因小失大,最终影响到自己和他人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