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会健康学会关心他人教案

妈妈 0 26

小班社会健康学会关心他人教案,第1张

小班社会健康学会关心他人教案
导读:一、 设计思路:小班幼儿刚入园,吃饭时,我请幼儿去洗手,他们会有各种理由不去洗,“我洗过手了,我在家里洗的。”“图书是干净的,不脏。”“衣服不脏,妈妈刚给我换的。”“玩具多漂亮呀,不脏。” 当我告诉幼儿这些东西是脏的,洗干净的小手摸到它们也

一、

设计思路:小班幼儿刚入园,吃饭时,我请幼儿去洗手,他们会有各种理由不去洗,“我洗过手了,我在家里洗的。”“图书是干净的,不脏。”“衣服不脏,妈妈刚给我换的。”“玩具多漂亮呀,不脏。”

当我告诉幼儿这些东西是脏的,洗干净的小手摸到它们也会变脏时,幼儿会听从我的建议去洗手,但同样的事情、同样的理由以后还会出现。用小毛巾擦一擦,把幼儿认为干净物品上的“脏”东西从隐蔽的状态显现在眼前,幼儿真正理解了“脏”的概念,才会把老师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愿望,有效地转变自己的行为,养成爱洗手的习惯。

二、活动名称:该不该洗手

三、活动目标:

1、知道周围的许多东西是不干净的,许多脏东西是看不见的,吃东西之前愿意洗手。

2、引导幼儿关心周围的人,愿意与周围的人分享自己的食物。

四、活动准备:

1、好吃的食物一袋;白色湿毛巾;玩具、图书等物品。

2、刚刚洗过手,分三组坐在桌旁,看图书、玩玩具、聊天。

五、活动过程:

1、 情景设置:大班哥哥姐姐送来好吃的食物老师:

你是哪个班的小朋友到我们班有什么事吗大班幼儿:我是大班的小朋友,给弟弟妹妹送晚点来了。我们吃晚点时,觉得幼儿园的晚点太好吃啦,想起小班弟弟妹妹还没有吃过,一商量,大家就派我把好吃的晚点送来啦。老师:

哥哥姐姐真好,有好吃的东西自己不吃,给我们小弟弟小妹妹吃,我们应该说什么呀(谢谢哥哥姐姐!)

2、请幼儿闻一闻晚点的味道,激发幼儿想吃好吃的的愿望。引导幼儿商量吃的方法。

提问:

1) 哥哥姐姐送来的好吃的真香,谁想吃呀请幼儿将桌上的物品收到架子上。

2) 这么多小朋友都着急吃一袋好吃的,我们怎样做才能快点吃到呢

3)小朋友现在能吃好吃的吗为什么

4)谁不愿意去洗手为什么(手不脏,手没摸脏东西,周围的物品不脏。)

3、小实验:它们干净吗用白色湿毛巾擦拭幼儿认为干净的物品如:图书、桌椅和玩具等,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毛巾颜色的变化。结论:我们周围的许多东西都是不干净的,许多东西脏了,小朋友用眼睛都看不出来,脏东西还会从一个地方跑到另一个地方呢。干净的小手,摸了这些东西就不干净了。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爱的印记》

活动目标:

  1.知道肚脐形成的原因,了解自己的身体与妈妈身体的关系。

  2.用动作表现在妈妈肚子里的快乐生活,感受妈妈的爱。

  3 体会妈妈怀胎十月的辛苦,激发对妈妈的爱。

  4 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 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活动准备:

  1PPT课件,电脑,磁带,录音机。

  2.靠垫若干,人手一个等

  活动过程:

  一、看看讲讲:“你是从哪里来的”引出话题(出示两幅,引导幼儿观察,互相讨论内容)

  一:这幅图说的是什么意思?上有什么?心代表什么意思?

  二:这张又有什么意思呢?

  三:过了一段时间,有一件事让叔叔和阿姨特别高兴,会是一件什么事呢?

  四: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慢慢长大,他需要什么?

  二、观察肚脐了解其形成的原因,知道自己的身体与妈妈身体之间的关系。

  1.播放PPT,介绍肚脐形成的原因。

  ——你知道这是身体的哪个部位?肚脐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2.引导幼儿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妈妈给宝宝什么样的营养?

  3. 宝宝生下来第一件事是什么?

  师小结:宝宝哭了,说明他可以用自己的嘴巴呼吸了,可以开始用嘴巴吃奶了,这下脐带就没有用了。医生会用剪刀把脐带剪断,打一个结,包上纱布,过了几天那个结干了,再过几天那个结就掉了,就成了我们的肚脐。看看你的肚脐中间是不是有一个结。原来我们的肚脐是一个充满爱的地方,是谁对我们的爱?

  三、创编活动:在妈妈的肚子里

  1.提问幼儿“你在妈妈肚子里都做什么了?”

  2引导幼儿用相应的动作和表情来表示。

  四、游戏:我来做妈妈

  1.请快要做妈妈的老师来到现场,为小朋友谈一谈作妈妈的感受。

2.游戏:我来做妈妈  

请小朋友每人自己的衣服里塞上一个靠垫,跟着老师的要求表演一位怀孕的妈妈。”(按照慢慢走路- - -扶着肚子散步---弯腰捡东西---轻轻坐下)

  3.请小朋友谈做“妈妈’的感受,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五、情感迁移,乐于表达

  1.情感迁移。

  ——除了妈妈,还有谁也爱我们?

  ——用什么方法能告诉他们,你也很爱他?

  2.拓印。

  ——将爱的印记永远留在幼儿园,留在大家的心里。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通过猜想、表达、观察,享受了活动带来的快乐。整个教学活动始终深深吸引着幼儿的注意力,他们表现出色,特别是在情感体验这一方面,幼儿了解了自己的身体与妈妈身体之间的关系,知道了原来妈妈把爱留在了我们的肚脐里。整个活动都是在温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的,以爱为主线,贯穿于整个活动中。

小百科:爱,是指人类主动给予的或自觉期待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爱是人的精神所投射的正能量。

#学前联萌#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社会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损害图书的行为是错误的。

 2.学习爱护图书的方法。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收集图书角的图书,检查破损的情况。

 2.胶水、双面胶、透明胶、剪刀等工具。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发现图书“生病了”。

 1.教师通过提问导入活动。

 教师:图书角上的图书怎么都不见了呢?(它们生病了,都去医院了。)

 2.教师:图书怎么会生病呢?生了什么病?

 3.教师出示破损的图书,引导幼儿观察。

 4.教师:大家说一说图书为什么会生病的?

 幼儿自由讨论。(引导幼儿说“因为有人不爱护图书等”)

 (二)为图书治病。

 1.教师:请小朋友来做医生,我们一起为图书治病。

 2.教师出示胶水、双面胶、透明胶、剪刀等,介绍修补图书的方法。

 3.教师和幼儿共同修补图书。

 (三)学习爱护图书的方法。

 1.个别幼儿示范取书、看书,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他们看书的方法对不对?

 2.教师演示正确的方法:取书时动作要轻,不能硬扯,避免将书撕坏;看书时将书平放在桌上或双腿上,一页一页翻动时动作要轻,不要将书页弄皱或折痕,也不要将书或书页卷成筒状;放书时要将书合上,轻轻插入图书架。这样图书就不会生病了。

 3.幼儿按照老师的要求取、放和看图书。

 活动延伸:

 语言区整理图书。

  教学反思

 在整个过程中,大多数幼儿会和老师一起做,并认识到损害图书的行为是错误的,还有少数的孩子觉得不以为然,可以让妈妈重新买一本,所以,还要请家长配合,让家长和幼儿一起修补家中破损的图书等。一起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常规和习惯。不仅仅是图书,还有玩具,在日常教学中还要渗透爱护物品的常规教育!而不仅仅是一堂课!

幼儿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名称:《今天我当家》(大班)

 活动目标:

 阶梯双语幼稚园 陆丽红

 1、帮助幼儿了解家庭开支情况,初步树立健康消费的观念,懂得花钱要合理、有计划、有节制。

 2、在活动过程中学习互助、合作、分享,并能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3、培养幼儿爱惜物品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通过调查表了解一些家庭的开支情况。

 2、布置小超市,准备购物篮,购物单。

 3、将椅子摆放为七个家庭,每个家庭准备一个信封。

 4磁带。

 活动过程:

 一、组合小家庭。

 1、由孩子自愿组合成小家庭,介绍家中成员。

 2、发“工资”。介绍家中成员:(教师发给每个家庭一个信封,内有钱币20元。)师:今天我们每个小家都领到了20元工资。我们的爸爸妈妈每个月也会有工资,他们是怎么花钱的呢 (幼儿根据自己调查的经验讲述。)师:今天我们来当家,我们的工资该怎么花呢

 二、超市购物。

 1、师:每个家庭商量一下需要到超市去购买些什么。

 2、幼儿在超市购物,并将所购物品记录下来。

 3、购物后讨论:

 各家买了什么还剩下多少钱

 三、体验家庭开支缴水电费

 1、请一名教师扮演收水电费的工作人员,报出每家需缴的水电费费用。

 2、每个家庭缴纳水电费。

 讨论:为什么每家的水电费不一样

 如果不缴水电费会怎样

 小结:我们要节约用水用电。娃娃入园费。听录音(需交娃娃入园费)讨论:娃娃上幼儿园重要吗

 工资不够花了怎么办小结:当家可真不容易,除了花钱买吃的、穿的、用的,原

 来还需要支付许多别的费用。

 四、交流、小结。

 1、今天你当家当得怎样

 2、如果下次再当家你会怎样用钱

 3、我们平时可以怎样节约用钱,合理花钱

幼儿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有趣的活动中让孩子掌握一些缓解、转移不良情绪的方法。

 2.培养幼儿豁达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消气吧”场景布置。

 2.消气棒三个,蹦蹦床一个。

 3.动物图3个:小狐狸河马小猪。

 4.小朋友扮演小老鼠两只。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鞭炮声)这是什么声音有什么高兴事小狐狸那开张了,“消气吧。”(介绍“消气吧”)这是一家让生气的人很快消气而变得快乐的地方,是一个特别的地方。

 二、讨论主题

 1.出示河马

 ①第一天开张小河马来了,它心里怎样,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②原来河马参加棒球赛,赛场上被球打得鼻青脸肿,输给了对方。③小朋友想办法帮他消气;看小狐狸想什么办法 (请小朋友用消气棒实践)

 2.出示小猪

 ①小猪怎么了他的身材长的怎么样它为什么气呼呼的 (小猪太胖穿衣服不好看)

 ②小狐狸会想什么办法帮小猪减肥 ③请小朋友实践蹦蹦床

 3.帮小老鼠消气 ①“吱吱”谁来了(两只小老鼠表演) ②快帮小老鼠快乐起来吧。

 三、归纳主题

 1.大家都说:“消气吧”好,它好在哪

 2.你们平时遇到过生气的事吗你用什么方法消气而变得快乐

 3.小结:生气并不是一件坏事,人人都有生气的时候,如果你有不高兴的事生气了,可以哭一哭、叫一叫、不再生气,也可以把生气的事告诉老师、小朋友、爸爸妈妈,他们会劝你安慰你,你的心里会好受些,你还可以吃点东西、玩玩玩具、看看电视。如果别人惹你生气,你就要想想别人对你好的时候,这样就会原谅别人,就会消气,变得快乐,身体也就会更健康了。如果你经常生气又不消气,就会影响你的身体健康。 延伸活动 家长和孩子共同商讨消气的方法,贴在展板上

幼儿园社会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小熊的尾巴》本身就是一本充满童趣的故事书,很适合幼儿阅读这本书。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以小熊的心理过程为主线的故事,从小熊一开始非常喜欢自己的尾巴到后来羡慕朋友们的尾巴而讨厌自己的尾巴,到最后重新喜欢上自己的尾巴。通过活动,能让幼儿意识到过分地羡慕别人并不好,做自己才是最好的!

  根据教材和幼儿自身的特点,我特制定了以下目标:

 1、通过故事感受故事的童趣

 2、感受小熊的心理变化,知道不要过分羡慕别人。

 为了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我做了如下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

 幼儿对动物的尾巴有了一定的了解

 教具教材准备:

 1、每位幼儿都有一条短尾巴和小熊的装饰图像。(让孩子融入情节,激发活动欲望与兴趣)

 2、普罗米修斯电子白板课件。

 活动过程:

 一、我和幼儿一起以小熊的形象到草地上玩一玩,通过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让孩子们合着音乐学学小熊走、碰碰小尾巴等动作,让孩子进入情境。我觉得只有在幼儿感兴趣的情况下,他们才会学的轻松、愉快!

 二、当孩子们比较欢快轻松的时候,让孩子们猜猜小熊想了什么?以此导入活动主题"尾巴"。从他的表情不满意自己的尾巴,猜猜为什么?大家一起来问问小熊想了什么?引入下一环节。

 三、我利用普罗米修斯电子交互白板的页面链接动能出示狐狸、蛇、小猪的画面,通过观察画面、提问等了解三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功能、趣味性等。其中我通过自身的动作引领、语言启发让孩子们动一动、玩一玩、学一学,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四、通过音效、画面引入下一个环节:小熊羡慕别人的尾巴能干,我怎么就不行呢,想着想着就睡着了。当小熊醒来时,发现自己有了一条融合了狐狸、小蛇、小猪三种动物的长长的怪怪的尾巴。带着一种好奇心进入下一个环节。接着提问"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儿呢?"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从而突出了主题"羡慕别人并不好,做自己才是最好的!"

 五、小熊带着这么长的尾巴怎么办呢?现在他怎么想的呢?孩子们会想到要变回自己的尾巴。接下来我用孩子们熟悉的动画形象《巴拉拉小魔仙》变魔术将小熊的尾巴去除,增加了课堂的活跃性,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普罗米修斯交互电子白板课件为载体的这一原则。小熊去掉尾巴很开心,从而让幼儿真正地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不要盲目地羡慕别人。

幼儿园社会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沙上人过新年的一些习俗,了解沙上年俗的寓意。

 2、在模仿体验年夜饭的年俗中表达对长辈的孝敬。

 3、体验沙上人过新年热闹、欢快的气氛。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电脑、课件、录像、仿真菜、碗等。

  活动流程:

 (一)音乐导入,走进春节。

 教师:孩子们,听,欢乐的音乐已经响起来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谈话引导,回忆春节。

 教师:人们在干什么?过年真热闹,过年的时候都要做些什么呢?

 小结:过年有这么多事情,有好吃的,有好玩的,这些事情就是过年的习俗,也叫年俗。

 (三)分组学习,了解年俗。

 1、幼儿观看录像了解沙上年俗。

 教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小电脑,请你们4人一组,看一看,听一听,沙上有哪些年俗,它代表人们什么样的愿望?

 2、幼儿反馈交流。

 教师:你们看到了哪些沙上年俗,它代表了人们什么样的愿望?

 3、教师小结。

 教师:沙上有这么多的年俗,通过这些活动,人们把高升、平安、吉祥、快乐这些美好的祝愿传递给亲人和朋友,祝福他们年年有余。

 (四)情境体验,感受年俗。

 1、教师创设情境,明确要求。

 教师:过年的鞭炮上已经响起来了,让我们也来过一个沙上年吧!今天我们这里来了幸福、快乐、吉祥、平安的四家人,家里都有些谁呢?和长辈一起吃年夜饭要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2、幼儿体验沙上年俗,感受活动的快乐。

 (1)教师对幼儿进行采访,巩固沙上年俗的寓意。

 (2)全家一起守岁、拜年,感受沙上过年的热闹以及与家人共度春节的团圆、祥和气氛。

  活动延伸:

 继续了解沙上的其它年俗。

  活动反思:

 玩沙子玩水是孩子们最喜欢做的“纯天然原生态”自主游戏。今天是孩子们第一次玩沙子,一听到可以去玩沙子孩子们都欢呼雀跃起来,走到沙池旁边迫不及待地“跳”了进去。摸摸沙子、玩玩沙子,有些孩子用铲子铲、有的孩子用手捧,有的孩子边玩沙子边和同伴交流自己的玩沙经验,小小的沙池里回荡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因为觉得玩沙玩水麻烦而取消了这种活动,其实玩沙的游戏更触发了孩子更多的创造想象空间。培养了幼儿同伴间的合作能力。小空间大作用,小小的沙池给孩子们带来了无尽地快乐,在快乐中感触、学习。

幼儿园社会教案 篇6

  活动背景:

 儿童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善良和同情是孩子的天性。婴儿一岁前就对别人的情感有反应,如果旁边有孩子哭,他会随之一起哭;一两岁时,孩子看到别人哭,就会拿自己喜欢的东西去安慰,这表明他已能清楚地分辨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并有了试图减轻别人痛苦的本能,只是不知道该怎样做才好;到了五六岁时,孩子开始进入认知反应阶段,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去安慰正在哭泣的同伴,什么时候该让他独处。这些都是孩子爱心的自然表现,但如果后天得不到很好的培养,那么他的爱心就会逐渐消失。因此,孩子有没有爱心,关键在于引导和培养。仔细观察我们的周围,有不少的因素正影响着孩子的爱心教育。

 1现代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成人往往忽视与幼儿进行沟通,忽视了对幼儿心理需要的满足,以致造成代沟;幼儿间相互交往的机会与时间相对减少,缺少施与别人同情的环境;随着竞争的加剧,为了在竞争中取胜,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于自身而排斥他人,这种现象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幼儿。

 2家庭教育的误区:家长重知识、技能教育,忽视同情心的培养;有些家长怕孩子吃亏,受人欺负,对幼儿进行消极教导,如:“他打你,你就打他”;“想玩你就拿”等,在家庭教养中,父母自身缺乏同情心,难以给幼儿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有些家长只给孩子爱,却不教孩子爱同伴、爱别人。这就使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不考虑他人感受的习惯,缺少必要的同情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了“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的教育目标,我们要抓住幼儿学习的关键期,创设良好的氛围,逐渐引导幼儿形成互助、合作、分享的优良品质。根据这一要求,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此一活动,以此启发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培养幼儿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活动目标:

 1幼儿能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学会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激发幼儿的爱心。

 2知道全社会是个大家庭,在献爱心活动中,掌握一些助人为乐的方法,增强社会交往能力。

 3体验团结起来力量大,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PPT、胸卡、呼拉圈一个、爱心救助中心环境布置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大胆表达,培养幼儿的团结合作精神,激发幼儿的爱心。

  活动难点:

 体验团结起来力量大,发挥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活动。

 1出示爱心救助中心。

 导入:“孩子们你们好,欢迎来到爱心救助中心,你们知道什么是救助中心吗

 (幼儿自由表达。)

 小结:救助中心就是能帮大家解决问题。你们愿意加入救助中心吗(愿意)

 2师:“想参加救助中心的人要有一定的本领。那你们平时帮助别人解决过什么问题吗”(幼儿自由表达。)

 3师:“今天,爱心救助中心要招聘工作人员,你们愿意参加吗”(愿意)让我们来看看需要哪些人需要帮助我们有没有本领帮助他们

 二、点击PPT,以方式开展救助活动。

 1传来电话铃声,教师接听热线:“嘘~~喂您好,我这里是爱心救助中心,您请讲。”

 录音:“我们家乡今年一直没下雨,麦苗都快旱死了,请您快帮帮我们想想办法吧。”

 提问:我们一起想一想有什么好的办法来帮助农民伯伯解决旱情问题呢

 (看PPT,让幼儿自由表达:挖井、浇地、人工降雨雪等)

 教师小结:“孩子们,你们帮农民伯伯想了这么多好办法,农民伯伯会用这些办法解决旱情,来年麦子肯定大丰收。”

 2按录音:“您好,这里是爱心救助中心,您请讲。”

 录音:“在玉树地震中,很多孩子失去了爸爸妈妈,在此期间,社会各界人士都向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拥有了更多的关心和温暖,但依然还有一些孩子很孤单、很无助,请大家继续给予这些孩子们温暖和关爱。”

 教师提问:“我们有什么好的办法来帮助这些小朋友们”幼儿自由表达。

 小结:我们大家想了这么多好主意,相信灾区的小朋友们一定会用这些好办法在大家的帮助下重建自己的家园,重返她们美丽的校园,孩子们你们真是太棒了。

 3按录音:“您好,这里是爱心救助中心,您请讲。”

 录音:“你好,我是一个工作特别忙碌的人,很少有时间陪家里的老人,他们很孤单,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他们开心一点吗”

 4按录音:“您好,这里是爱心救助中心,您请讲。”

 录音:“你好,我是个胆小的孩子,爸爸妈妈工作都很忙,每次我一个人在家,有陌生人敲门时候,我都很害怕,不知道怎么办你们能帮助我吗”幼儿自由表达。

 5合作游戏:《呼拉圈的旅行》

 要求:全体成员手拉手站成一个圆圈,呼拉圈斜挎在一成员身上,在成员手不松开的条件下,让呼拉圈通过每个成员的身体,在拉成的圆圈上旅行一圈,回到第一个成员身上。

 提出问题——集体想点子——实施行动——总结经验——最终战胜一切困难,取得胜利。

 三、活动总结

 教师:“孩子们,我们用自己的爱心和智慧帮助了这么多人,你们开心吗全社会就是一个大家庭,让我们继续努力,去把我们的爱心和帮助送给更多的人,让大家都能感受到温暖,好不好”

  活动延伸:

 1走进社区:为老人们送去孩子们做的礼物和精心准备的小节目。

 2制作“爱心大行动”主题版面,让孩子们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爱就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