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今年“三月三”,我收到班上一个小男孩送的一个鸡蛋。在微信上对他的妈妈表示感谢,他妈妈说,小男孩听说荠菜煮的鸡蛋吃了不生病,就说:“给我老师带一个吧,我老师生病了。”原来,这里有“三月三”吃地菜(荠菜)煮蛋的习俗,据说吃了荠菜煮的鸡蛋能祛病健
今年“三月三”,我收到班上一个小男孩送的一个鸡蛋。
在微信上对他的妈妈表示感谢,他妈妈说,小男孩听说荠菜煮的鸡蛋吃了不生病,就说:“给我老师带一个吧,我老师生病了。”原来,这里有“三月三”吃地菜(荠菜)煮蛋的习俗,据说吃了荠菜煮的鸡蛋能祛病健体。多么可爱、善良的小男孩!
拿着这个同寻常的的鸡蛋,记忆中关于鸡蛋的点点滴滴浮现在眼前……
我来孝昌这几年,通常情况下吃的是都来自家里的鸡蛋。我家里养了一些鸡,爸妈总会存一些鸡蛋,供我和妹妹带。我每次离家总会大包小包地带很多家乡的土特产,其中必带的东西就是鸡蛋。这几年从家里带来的鸡蛋惯坏了我的味蕾,以至于我几乎不在外面的超市买鸡蛋。
记忆中,我每次离家前几天,爸妈就开始为我带鸡蛋开始忙碌了。妈妈将大个的、新鲜的鸡蛋挑出来放在一个篮子里。爸爸开始寻找大一点的盒子、纸箱子。从家乡到孝昌需要五六个小时的车程,中间还要转车,如何将这些鸡蛋完好地带到孝昌,这是个难题。
爸爸想了一些办法,在一个空油壶的瓶颈下方开一个口,将鸡蛋一个一个地放进去,放完了再把开的口封起来。但是因为开的口不大而且不规则,每放一个鸡蛋,手就会被划一次,待鸡蛋放满,手差不多已经有了伤痕;而且一个大油壶最多只能放五十个鸡蛋,爸妈觉得少了。
于是爸妈又想到一个办法——用装牛奶的箱子来装鸡蛋,但又怕鸡蛋在路途的颠簸中破碎,于是爸爸找到一些木头碎屑或碎谷壳来保护鸡蛋。要装鸡蛋了,爸爸拿来一卷宽胶带,将牛奶箱子的底部用胶带粘牢。粘好后,将箱子平放,先在底部铺一层木头碎屑,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准备好的鸡蛋一个一个地放进去,待放满了一层,再撒一层木头碎屑。撒一层木头碎屑,放一层鸡蛋,再撒一层木头碎屑……爸爸就这样一直重复着这几个动作。
一个大的牛奶箱子大约能装一百个鸡蛋。
箱子装满了,还要在上面铺一层报纸,爸爸说这样箱子里面就没有空隙,鸡蛋就不容易破裂。装好后还要在箱子外面缠上好几层胶带,粘牢后再装进一个大塑料袋,方便用手提。
就这样,家里的鸡蛋随我坐公交车、火车、出租车一路颠簸来到孝昌。
到了孝昌的家里,我总是迫不及待打开装鸡蛋的箱子来查看鸡蛋的情况。通常情况下,鸡蛋都完好无损,偶尔也会发现有一两个有小裂纹,但不影响食用。
我小心地像寻宝一样地把鸡蛋一个一个地从木头碎屑里刨出来,擦拭干净,放好,让它们伴我在异乡的寂寞时光。在无数个或忙碌或无聊的日子,拿出自己家里的鸡蛋,蒸,煮,炒,煎,就好像回到了自己家的厨房。每每看着蛋液倒进油锅时形成的金**的大花,心里就油然升起一股暖意。吃一口鸡蛋,仿佛瞬间就感受到了家的气息、爱的温度。
可是鸡蛋的保质期不长,不宜久放,为了让我能源源不断地吃上家里的新鲜鸡蛋,连智能手机都不怎么会用的爸爸居然研究起了淘宝网。
有一次我收到一个快递,是一个大箱子,我以为是众多平常物件中的一个,没有放在心上,粗鲁地将箱子一路折腾回家。回到家打开一看,惊呆了——居然是一箱鸡蛋!——爸爸给我寄的鸡蛋!鸡蛋一个个的,嵌在圆形泡沫的凹槽里面,整整齐齐,安然无恙。我数了数,整整一百二十个,而且一个都没破!
这个圆形泡沫是什么?真是寄鸡蛋的神器!我问爸爸是怎么弄到这个东西的,爸爸说,他到快递点去问能不能寄鸡蛋,快递员告诉他网上有卖这个泡沫的,于是爸爸向人打听“淘宝” 是什么东西,搞清楚之后,托人在淘宝网上寻找、挑选,最终买了四个大的“寄蛋神器”。
那时我才知道这个寄鸡蛋的神器叫“泡沫鸡蛋托”。后来听弟弟妹妹说这个“泡沫鸡蛋托”是几经周折才寄到家里,想着其中的种种艰辛,不得不感叹,我亲爱的爸爸啊!
这几年,每次离家时都要带鸡蛋,加上爸妈给我寄的,算下来,应该有一千多个了吧。这些鸡蛋跋山涉水,从十堰到襄阳,到随州,到安陆,再到孝昌,来到我现在生活的地方,多么不容易啊。
想起这样一件事:有一次,我生病了,从未出过远门的妈妈一个人提着一箱鸡蛋和家乡的一些土特产坐火车来看我。待接到妈妈,只见她走路有点蹒跚,装鸡蛋的箱子也有点变形,我连忙问她怎么了,妈妈说:“下了火车,要走到出站口坐电梯,电梯太快,我不小心摔倒了……我摔倒的时候连忙护住装鸡蛋的箱子,可是晚了……唉,这是我特意带过来给你吃的……”
还有一次,我去一个留守儿童的家里家里家访,临走时,那个女孩的奶奶执意要送我一袋鸡蛋。我推辞着不肯收,她抓着我的手,非往我包里塞,还连连说着感谢的话,盛情难却,我只有收下了。
立夏那天,我们办公室的朱老师为我们一人带了一个鸡蛋。我拿在手里,还是温热的。据说吃了“立夏蛋”,能预防“嗜睡困乏”,清清爽爽地过夏天。
如今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吃到的美食也越来越多,人们礼尚往来间的东西也越来越花哨,越来越高档,但是我却固执地、没出息地认为,鸡蛋仍最朴实、最珍贵的东西之一。
来自家乡的鸡蛋,跋山涉水的鸡蛋,盛情难却的鸡蛋,荠菜煮的鸡蛋,立夏的的鸡蛋,不起眼的鸡蛋,珍贵的鸡蛋,温暖了记忆,温暖了时光。
中国是一个注重礼尚往来的团结的民族。自然作为中国人这样的中华传统文化也在21世纪被人们传承和发扬着。在某中学,学生为老师送上生日礼物,这一份礼物就是鸡蛋。学生用鸡蛋来表达对老师的祝福。但是这位老师的做法却让我们瞬间感动了。老师把学生们送给他的鸡蛋做成了茶叶蛋,然后带回教室和同学们共享。
01学生的祝福,老师的暖心。这世间所有的感动往往都是在一瞬间,或许是一个瞬间,一个动作,还有可能只是嘘寒问暖的只言片语。学生为老师送上了生日祝福,那么作为学生的他们没有经济收入和经济来源。便给老师送上来鸡蛋来祝福老师。而老师也并没有将这些鸡蛋送给其他人,或者说自己将它们收入囊中。而是自己把鸡蛋带回去煮成茶叶大和学生一起享用。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暖心的处理结果。让大家感到非常的意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感动。
02真正的暖心师生情谊是双向的奔赴。我们都知道有句话叫做双向的奔赴才有意义。其实老师和学生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正所谓教学,也就是教与学的一个过程。那么通过这件事情,老师在教学生也在学学生。通过这样的处理,既不会让学生觉得老师没有接受他们的祝福,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满满的暖意和老师对他们的爱意。
03小小的举动却是肆意人间的美好。学生小小举动,我相信老师也是感动的。而老师的做法却让我们更加的感动。他用学生们送给他的鸡蛋来煮茶叶蛋,然后来到教室,全班同学一起吃。这样的举动,这样的处理方式既让同学们感动和暖心,也是正确合理的处理办法。
记叙文。
记述了关于我送鸡蛋的故事,文章围绕村里里面有孩子出生,就去送红鸡蛋为线索写了故事。文章是用第一人称叙述的。《红鸡蛋》文章讲了一个村子互送红鸡蛋的故事,不管一个村子有什么恩怨,每当有喜事来的时候都会搁一边,用送红鸡蛋来表达喜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