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感人故事

妈妈 0 68

汶川大地震感人故事,第1张

汶川大地震感人故事
导读:  ①这不是她的孩子  “这是任何一个母亲都会做的事。”  ——江油市公安局巡警大队民警蒋晓娟  “别急,慢慢吃,宝宝要乖!”  蒋晓娟温和地安抚怀中的女婴  小家伙正贪婪地吸吮着她的乳汁  这不是蒋晓娟的孩子  蒋晓娟6个月大的儿子  正

  ①这不是她的孩子

  “这是任何一个母亲都会做的事。”

  ——江油市公安局巡警大队民警蒋晓娟

  “别急,慢慢吃,宝宝要乖!”

  蒋晓娟温和地安抚怀中的女婴

  小家伙正贪婪地吸吮着她的乳汁

  这不是蒋晓娟的孩子

  蒋晓娟6个月大的儿子

  正被她“狠心”放在乡下婆婆家

  每天吃的是奶粉

  灾后,蒋晓娟来到群众安置点

  她耳畔婴儿的啼哭声不断

  看着这些孩子挨饿

  她主动提出可以为他们哺乳

  “这些孩子真的很可怜,

  他们都在哺乳期,

  但是很多人根本没奶吃……

  我每次也只能喂两个孩子。”

  蒋晓娟说这话的时候

  颇有几分遗憾

  “我的想法很简单,

  就是基于母爱,

  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情,

  是非常小的事情,

  这是任何一个母亲都会做的事。”

  ---------------------------------------------------

  ②亲爱的宝贝

  “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一位遇难的母亲

  “我们发现她的时候,

  她已经死了,

  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

  双膝跪着,

  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

  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

  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

  在北川县的一处废墟

  救援队员发现这位母亲的时候

  她已经没有了呼吸

  已走出好远

  救援队长忽然返身跑回来

  他费力地把手伸进她的身下摸索

  高声喊:“还有个孩子,还活着!”

  一番艰难的努力后

  孩子救了出来

  他躺在一条红底黄花的小被子里

  大概有三四个月大

  因为有母亲的身体庇护,毫发未伤

  随行的医生准备给孩子做些检查

  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

  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

  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

  ③别 哭

  “如果我留在那里,别哭!”

  十五军空降兵部队一名战士

  被称着“千岁军” 的十五军空降兵部队

  出发前均写下遗书

  一名队员的女友久久没有收到男友的消息

  她非常担心,焦急万分

  这时候,男友的手机短信忽然到了

  “我去灾区了,别为我担心,

  看到那么多人被灾情折磨着,

  作为军人我义不容辞,

  虽然我可以不去。

  我没有告诉家里任何人,只告诉你。

  那里情况不容乐观,

  抢险救灾有一定危险。

  记住,如果我留在那里了,别哭,

  你失去的是一个亲人,

  那里很多人失去的不止一个亲人,

  那里建好了去那里看看,

  别问我留在什么地方。

  ---------------------------------------------------

  ④生命很美好

  “告诉我女儿和老公,我很爱他们。”

  ——北川中学教师李佳萍

  北川中学初二(4)班的教室

  位于主教学楼的一楼

  5月12日14时20分 政治课

  教室里很安静,

  只有女老师李佳萍在黑板上写字的沙沙声

  14时28分,地面突然颤动

  全班人醒悟过来:地震了!

  一个箭步,李佳萍第一个冲过去

  打开门

  随手把身边的几个学生推出门后

  又退到讲台上,拍着手大声喊:

  “地震了,同学们快跑�”

  在山崩地裂般的塌陷中

  她奋力把学生向外推

  在一个猛烈的震动中,她摔倒了

  当她爬起来再推学生时

  轰的一声教室坍塌了

  顷刻间

  5层教学楼变成一堆废墟

  和她同在一个废墟空间里的学生有6个

  李佳萍不顾身负重伤一直鼓励学生

  一定要坚强地生存下去,生命很美好

  随后,她把手上那两枚戒指和玉镯子摘下来

  交给离她最近的学生邹红:

  “如果你能活着出去,

  把这些东西交给我老公。

  告诉我女儿和老公,

  我很爱他们,想他们。”

  李佳萍走了

  36个学生成功逃出

  ---------------------------------------------------

  ⑤第一个冷雨夜来临了

  “我想伤心,你能给我时间吗?”

  ——北川县民政局局长王洪发

  一切突如其来

  大地震发生时

  王洪发正去民政局的路上

  事后他知道

  局里的3个副局长全部遇难

  到处都在喊“救命”

  王洪发机械性地奔跑着

  见人就救

  用手从废墟里刨出10条生命

  5月12日16时

  王洪发路过电力公司宿舍楼时

  他突然心里一阵悲怆:糟了!

  16岁的儿子不就因病休学住在这里么!

  “那时候,顾不上是不是自己的娃,

  离谁近就救谁。”

  王洪发说

  在北川小学,他又救出了两个孩子

  王洪发在地震中已失去15位亲人

  “你失去了这么多亲人,

  现在伤心吗?”

  有记者冒昧地问他

  “我想伤心,

  你能给我时间吗?

  总有一天我要大哭一场!”

  王洪发回答

  ---------------------------------------------------

  ⑥没人叫我妈妈了

  “为了不再有因失去孩子而伤心欲绝的母亲。”

  ——彭州市公安局民警蒋敏

  5月17日凌晨3时,灾后安置点

  蒋敏紧紧抱着一个两岁多的小孩

  久久不愿意放下,看了又看

  这个孩子跟自己的女儿岁数相仿

  蒋敏是一名失去母亲的女儿

  也是一名失去女儿的母亲

  放下孩子后

  几天几夜没合眼的她

  一下晕倒在帐篷门口

  “妈妈,我想你!”

  “瑞瑞乖,你快快长大点,

  妈妈把你带到彭州读书……”

  这是5月12日中午12点左右

  蒋敏和她远在北川县两岁小宝贝的

  最后一次通话

  在这场灾难中

  蒋敏的爷爷、奶奶、母亲、女儿等10名亲人

  全部遇难

  在医生的坚持下

  晕倒的蒋敏被送到了医院输液

  “我还行,我不能占医院的床位,

  我也不能停下来。”

  醒过来的蒋敏挣扎着回到天彭中学安置点

  “当时丈夫回去了,

  我希望他能给我带点什么回来,

  可是什么都没有,

  只剩下一片废墟;

  我想对母亲说一句,

  妈妈!对不起!”

  蒋敏说

  “现在,我再也听不到有人叫我妈妈了;

  现在,我要全力救援那些被困的孩子,

  为了不再有因失去孩子而伤心欲绝的母亲。”

  ---------------------------------------------------

  ⑦他跪了下去

  “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吧!”

  ——绵竹市消防大队战士荆利杰

  5月12日15时10分左右,武都教育中心

  余震不断发生,钢筋和楼板摇摇欲坠

  残存的墙体时不时往下掉

  19岁的战士荆利杰全然不顾

  手掌磨破了

  荆利杰没有想到去消毒

  手指头出血了

  荆利杰没有去包扎

  脚底被钢筋刺破了

  血流了出来

  荆利杰没有停下来

  13日,上天落泪

  上午10时许

  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

  教学楼二次坍塌!

  然而,就在此时

  废墟中有一个男孩在呼救!

  荆利杰第一个奔向废墟

  长时间劳累体力透支

  荆利杰双腿跪了下去被人救起

  荆利杰大声哭喊着:

  “我知道很危险,�

  我知道进去了就可能回不来,

  但是求求你们,

  让我再去救一个吧,�

  我还能再救一个!”

  ---------------------------------------------------

  ⑧哥哥,你在哪里

  “我要入党,还要生个孩子。”

  ——北川县人民医院医生唐雄

  5月12日14时28分,北川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躺在客厅沙发上午睡的谢守菊睡眼蒙眬

  同为北川县人民医院医生的丈夫唐雄

  正打开家门准备去上班

  “小乖,地震!”(注)

  唐雄感到门外的大楼开始摇晃

  他疯狂地呼喊妻子赶紧躲避

  谢守菊一个跟头滚下来钻到沙发底下

  倒塌下来的房顶把夫妻俩隔断了

  “哥哥,你在哪里?”

  躲在沙发下的谢守菊把自己保护得很好

  “小乖,我没多大事。”

  她听到丈夫微弱的声音

  15日12时35分

  谢守菊被成功救出

  可是,此时,无论她怎样呼喊“哥哥”

  始终没有任何回音

  谢守菊没有放弃

  她一直在那片废墟中呼喊“哥哥”

  17日上午8时

  她有些绝望了

  但在废墟上的呼喊声没有丝毫的减弱

  “小乖……”

  她终于听到了从废墟底下传出的声音

  18日9时10分

  被困139个小时的唐雄被成功救出

  “我要入党,还要生个孩子。”

  此时此刻

  唐雄表达了他最真实的两个愿望

  (注:平时丈夫总是亲切地称呼妻子为小乖,而妻子则把大三岁的丈夫叫哥哥)

  ---------------------------------------------------

  ⑨亡妻留下台洗衣机

  “就算能换几个盘缠,我还有啥?”

  ——北川县在外打工者廖兴旺

  从北京到北川

  从火车站到汽车站

  廖兴旺告诉碰到的每一个人

  他家里出事了

  可就是买不到车票

  妻子和女儿一定还平安

  在搭车的路上

  他安慰着自己

  18日,眼前的北川打破了他所有的希望

  废墟中,廖兴旺几乎找不到自己的家

  在羌乡名品市场旁

  他发现了每天伴随妻子的洗衣机

  那是家里唯一完好的东西

  这一次,他没有行囊

  洗衣机里装的

  是妻子满是尘土的衣裳

  幸存的大女儿廖越告诉他

  妈妈和二妹去了

  连尸体都没找到

  5月18日下午,北川烈日当头

  面前的土坡很陡,每爬一步

  廖兴旺都大喘一口气

  汗水顺颊而下

  在黑黑的脸上留下两条沟

  背着亡妻高蓉留下的洗衣机

  廖兴旺已经在烈日下走了两个多小时

  有人劝他卖掉洗衣机

  他执拗不肯

  “城没了,家没了,

  人也没了,

  就算能换几个盘缠,

  我还有啥?”

  背影仍在崎岖的山路上蹒跚着

  一座山、两座山

  越来越远

  只见一个白点

  ---------------------------------------------------

  ⑩她教过村里一半的人

  “小朋友们!快钻到床下去!”

  ——五通村幼儿园女教师王光香

  5月12日下午2点,江油武都镇五通村幼儿园

  100多个娃娃正在香甜地午睡

  突然,房屋猛烈摇晃起来

  “遭了,地震了!”

  52岁的女教师王光香叫醒了大班27名娃娃

  “小朋友们!快钻到床下去!”

  王光香边说边抱起身边的娃娃往楼下转移

  一次,两次,三次……

  当她抱起最后两名娃娃即将返身逃离时

  “轰——!”一声巨响

  午休室的墙体向他们砸来……

  40分钟后

  救援队员在废墟的缝隙中

  发现了王光香老师

  “王老师!王老师……快醒醒啊!”

  任凭获救的娃娃们和救援队员撕破嗓门地呼喊

  王老师永远安详地合上了双眼……

  “怀里的两个女孩还活着!”

  一名救援队员惊呼道

1一个父亲从12号下午就开始挖,用手,一个人挖,什么话都不说,默默地挖,很快双手就流血了。他没注意,只是不停的挖。后来武警来了,看他那么惨,双手指甲掉光了,让这个父亲别挖,他们帮他挖。他不说话,一个人继续挖。于是武警和他各挖各的。

挖了三天三夜,不吃东西,偶尔喝点水。从不说话,不哭也不叫

第三天夜里挖出来了,他忽然笑了,很温柔的笑,但是他儿子已经变形了。

他叫上武警一起,抬开预制板。把儿子挖出来,轻轻放在地上,找来水和纱布,给儿子擦身子和梳头。很轻,很温暖,他始终微笑,武警看到都想哭,又不敢劝他。

擦完,他就把儿子抱起来,坐着,两个人,父子。哎,真是,太惨了。坐了一夜,也不和别人说话,偶尔亲亲儿子。

天亮了,运尸体的车来了。他拿了一个尸体袋,把儿子装进去,别人要帮忙,他都拒绝了。

然后,抱起装儿子的袋子,把儿子抬上车。这时候,他突然大叫一声,那种穿云裂石的声音,在场的武警都以为他疯了。上去拉他,他很快平静了,说,我没事。

他把儿子放好后,跳下车,抓了一朵野花,放在装儿子的袋子上,说“儿啊,爸爸再送你一程”。

然后,关门,目送车子离开,一个人转身走了。

武警说,他两手食指的第一节骨头都没有了

一位母亲双膝跪地用佝偻的身躯包围住3个月大的孩子,并留下“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的短信留言。

谭千秋老师用张开的双臂护住讲台下4个来不及出逃的学生。

这是人性之美,是生命的伟大。

20名士兵徒步21小时在飞石和急流的双重突击下率先进入震中地区。

15名空降兵从高于训练高度6倍多的低压缺氧的5000米高空,在无法确定地面着落点的情况下,义无反顾的跳伞空降。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写好了遗书的。

这是责任之美,是生命的伟大。

爱心捐款箱出现在街口、银行、社区……一个个公共场所变成爱心涌动的潮洋。儿童、青年、老人无不出手相助。一个个捐款箱变成沉甸甸的祝福和祈祷。

许许多多志愿者主动要求奔赴救灾第一线,几乎是地震发生后第3天,全国血库饱和。

这是爱心之美,是生命的伟大。

2

乞讨老人为地震灾区捐款105元》

爱心捐赠仍在继续,昨天,最让人感动的捐赠者应该是这位乞讨老人,他在捐了5元后,又找遍身上的零钱,特地到银行兑换了一张百元现钞,放进了募捐箱。

这感人的一幕发生在江宁区东新南路的一个募捐点。昨天中午12点,一名约60岁的老人来到了募捐点,他头发花白,穿一件蓝色衣服,胸前的补丁起码3个,背后的则不计其数,衣服下摆已经破烂,脚上穿一双破烂的凉鞋,手中还拿着一个讨饭碗。

工作人员郭**说,“我们放了好多宣传牌,上面有灾区的一些。”老人端着碗,在宣传牌前止步,看了一会,哆哆嗦嗦地从口袋里掏出5元钱,放进募捐箱,念叨了一句,“为灾区人民……”

工作人员愣住了,还没反应过来,老人已经离开,“他好像很累的样子,步履蹒跚,看着他的背影,我就想哭。”

本以为这就是捐款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谁料,下午3点,老人再一次出现,这次,他掏出了100元,塞进了募捐箱。

“这次可把我们惊呆了!”郭**赶紧拉住老人问情况,老人才解释,“我上午就想多捐一点,但钱太零碎了……”

老人的普通话很不标准,费了很多口舌后,郭**才明白,老人本想多捐一点钱,但身上全是讨来的一毛两毛还有一些硬币,不好意思拿出来,特地利用中午凑了凑,接着到银行,将全身的零钱兑换出了一张一百元,“老人一直说,‘灾区的人比我更困难,他们的生命都受到威胁,不容易啊!’”

好说歹说,老人总算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但他不会写字,委托工作人员代签:徐超(音)。老人走后,在场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泪,“保安说,老人常在附近乞讨,平时很少吃到什么好东西,没想到一下子就捐出这么多……”说到这里,郭**已经哽咽了。

41《死去的母亲留给宝宝的短信》

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在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变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的喊“有人,有个孩子,还活着”。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

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6个多小时的救援,6个多小时的“生死时速”,小高银一直默默地配合着大人们。“这个女娃儿被抬过来的时候,眼睛睁得大大的,眼神亮亮的,紧咬着下嘴唇。”聚源镇卫生院院长汪能说。

小高银明亮的眼神和顽强的一耸,令死神羞愧了,退却了。

42《亲人在地震中遇难的空降兵战士》

家在四川德阳八角镇重灾区的空降兵部队班长任涛,得知奶奶在地震中遇难、岳母重伤的消息后,悄悄把悲痛藏在心底,勇挑最重、最难、最险的救灾任务,成为15位在4999米高空伞降茂县的勇士之一。

与任涛一样,空降兵部队1500余名家在四川灾区的官兵,面对家中房屋倒塌、亲人遇难或重伤等悲痛,毅然奋战在营救伤员、抢修道路、勘察灾情、空投物资的一线。

某团“黄继光连”战士陈健,是四川绵竹人,妹妹在地震中遇难。当父母告诉他这个消息时,陈健一边压抑着失去妹妹的悲痛,一边劝慰父母说,还有更多的家庭比我们不幸,你们要多保重自己。转过身来,他又融入到抗震救灾的队伍里。

家在四川绵竹金花镇的某团战士李少杰,爷爷、奶奶同时遇难,父母受重伤。5月15日上午,李少杰所在部队就在这个镇上执行抢救伤员任务,而连续奋战了2个昼夜的他,顾不上去祭奠爷爷、奶奶和看望父母,利用自己熟悉地形的优势,引导部队展开救援,救出2名幸存者。

“拯救群众,同样是在拯救我的家人。”李少杰说。

43《他在废墟洞口的呼唤给妻子带来求生信念》

5月12日,四川省德阳市汉旺镇德阳伐木厂,王方才中午吃完饭,骑着自行车去上班,妻子张大菊在家中继续做家务,他们是广元人,10年前来到汉旺镇,丈夫在伐木厂打工,妻子经营着一个食杂店。王方才的愿望是,攒钱自己开个木器加工厂,他是有一身好手艺的木匠。

下午,地震突然降临在这个小镇。他的家没有幸免,仅仅2分钟的时间里房屋被全部夷为平地。他又接着在家——也就是那堆水泥木板衣物组成的废墟旁边跑了几圈,他没找到自己的妻子。

他感受到了生命里可能是最黑暗的一夜,下雨,没有光,路不通,电不通,手机信号不通。见不到谁来帮助他,“我和邻居家赶回来的几个男人摸黑把能翻动的碎砖块搬掉,找到了三具尸体,一位老年人,两位妇女。”

几个男人找到了自己的家人——一具具尸体,他们纷纷离去,只剩下王方才。5月12日那天晚上,他是赤着脚在雨中翻砖的过程中度过的,“我没敢想老婆死了,想了会受不了。” 5月13日凌晨4点,王方才隐约听到了呻吟声。他趴下身,再仔细听,那断断续续的呻吟来自废墟最深处的一个洞里,那个洞是由至少十几块水泥房梁在掉落过程中不规则的堆积形成,他把整个身子凑过去,试着朝里面叫着妻子的名字,又回应了几声呻吟,他确定这个声音来自他妻子。

王方才发现凭人力根本不可能把那几十块4米多高的房梁搬走,他也不知道救援队什么时候来,他感觉自己应该让妻子的呻吟声保持下去,别安静了,因为那呻吟声代表了一个生命,他就趴在那个洞口跟里面对话。

话题很丰富,“我跟她说上高中的女儿,说女儿上高二,学习好,我们得赶紧去看女儿,看她怎么样。还说自己的鞋跑丢了,看到旁边有很多鞋,他捡了两双黑色的皮鞋,一大一小,颜色也不一样。”他说他能想到的所有话题。

当别人在跑来跑去地找家中可能还完整的东西时,他没动过地方。当别人因为害怕余震和暴雨撤退到救灾帐篷里时,他没动地方。

贵阳消防队救灾队员于5月13日发现了他,他还是趴在那个洞口,他挥手招呼救灾队员过去,让他们静下来听,“当时没听到什么声音,但我们还是调来了两辆举重机和10名队员。”

记者赶到那个在汉旺镇全镇闻名的废墟时是在昨天上午。它出名是因为在几百吨的水泥下面真的有呻吟声,还因为王方才。

在现场,上海消防医疗队员有14人,还有40多个镇里人在那里帮忙。有人拿来馒头给王方才吃,更多的人围在洞口搬砖,找木头支撑房梁。王方才则更忙了,他满地找衣服,铺在门板上做担架,医疗专家看了看说门板太薄不合格,他马上又冲到废墟里找。

上海消防总队医疗队为其量身订做了一套救援方案,王平院长用导管把盐水送进洞里,盐水随着张大菊的吮吸缓缓流入。救援队把那个洞撑了两个千斤顶,那洞更大了,记者也趴到了洞口,透过手电看到了一只手,跟里面说话,里面有回应。

13时30分,十几根房梁全部被吊车移走。

13时53分,最后一块压在他妻子身上的水泥墙被撑起来。

14时15分,张大菊出现在人们眼前。医疗队员开始例行检查,确认生命体征明显。

14时18分,张大菊被抬到了王方才精心制作的担架上。

医疗队胡永兴说,张大菊生命没有危险,因为她仍然有清醒意识,她仍然会对救援人员的呼唤作出回应。

几百吨的水泥压在身上,她的妻子为什么还活着?贵阳救援队的救援人员告诉记者,在张大菊身上,他们找到了一块门板,这个门板承担了大部分的重量。她离门这么近,说明当别人跑到楼梯时,张大菊才刚跑到家门口。

是什么耽误了张大菊的逃跑,反倒帮她躲过一劫?现场的人分析出了原因,在张大菊身上还挂着一个包,张大菊的手死死地抓着那个包,张大菊在房屋倒塌前把包找了出来。王方才说,那个包里,放着他们两口子攒的6万元钱,那是预备给王方才开木器厂用的。

王方才的呼唤,妻子宁死也要抓住放着实现丈夫理想的包,这两个东西抵抗住了几百吨的重压。

44《被埋的孩子:“叔叔,我想睡觉”》

见到江苏消防总队战训处副处长王士军时,他满脸疲惫,眼里布满血丝。说起昨天夜里的一次救援,这个汉子几度落泪。

“半夜接到老乡的消息,说一个幼儿园里有几个孩子还活着。我带着战士跑了过去。那是一个整体倒塌的房屋,废墟上只有房顶了,我在缝隙中寻找到了孩子们的声音。先是一个声音稚嫩的小男孩:‘叔叔,你快来救我。’‘不怕,叔叔来救你了。’另一个孩子在黑暗中说:‘叔叔,我能到我外婆家去吗?’”

王士军的孩子也在上幼儿园,他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可以,等叔叔把你救出来,就可以去了。”

他一边哭,一边和孩子们对话,一边和战友们拼命挖土。终于,他们摸到了一个男孩。把孩子往外拉的时候,他突然说话了:“叔叔,不要拉了,我很疼,我要睡觉了。”

王士军知道,这时候孩子睡着就再也不会醒过来了。他忍不住哭出了声:“千万不能睡!不要睡!马上出来再睡!”孩子没有搭话。废墟里的另外一个孩子说:“叔叔,你让他睡吧,他两天没睡了。”

王士军眼眶又红了:“这一辈子也忘不了这几句话。”

孩子的左腿被一个横梁死死卡住,医护人员仔细检查后发现,由于被困时间太长,孩子的腿已经保不住了,决定现场实施截肢。“孩子的左腿被截去了,但终究他还是被救了出来。”

王士军没能等到另外三个孩子救出来,就被派往其他救援现场。他们的命运不得而知。

45《灾民的告求:救人哪,救人,下面有我的亲人!》

道路还没有完全打通,有一公里多的路只能容人行走,解放军士兵、大型的机械车和灾民们挤在一条小道上,场面混乱。

30多具尸体草草地放在路边,有的只用衣物盖着头部,清晨6点的雾霾低低地压在北川县城的上空,整个县城飘荡着一种腐败的臭味。几个面容憔悴的人在瓦砾上拦住可以拦住的军人,大声地求告:救人哪,救人,下面有我的亲人!已经整整四天了!

46《打开背包,里面装着一个去世的孩子》

有一天红十字会帮助一位抱孩子的妇女。那母亲肩上背着劣质包,上面印着“HONGKONG”字样,红色的字。婷玉望着发了一阵呆。

孩子四个月,女子二十多,却在山里蹭了四天四夜。母子俩全快脱水了,婷玉用半瓶子矿泉水,在里面兑上葡萄糖,把孩子嘴唇打湿,往孩子嘴里送。母亲撑着看着,一下子就哭出了声。哇哇哇。

婷玉心里也不是滋味,她盯着女子肩背包上歪歪扭扭的“HONGKONG”。哎,怎么包底湿着一大片呢?还有股子味。

包里别再传染什么病。婷玉疑惑下,顺手把包拽下来,拉开拉链往里看。

是一个与前面孩子差不多大小的死孩子。

47《人民教师严蓉:在救下13个学生后殉职,1岁半女儿却成孤儿 》

“救—妈妈!救—爸爸!”小女孩雯欣张大嘴巴不停地号哭,双手死死抓住抱她的邻居的肩膀。泪水,鼻涕,全部流了出来。

她只有一岁半,说话还不清晰。地震之后,四天里,她再也没有听到过爸爸妈妈的声音,哪怕一个字。

没有人告诉她,妈妈(映秀小学老师严蓉)在救下了13个学生后,再也不会回来;而爸爸,依然音讯全无。

48《人民教师吴忠红: 生死关头,救的是学生》

5月12日下午,崇州怀远中学教学楼发生垮塌事件,在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该校700多名师生绝大多数顺利脱险,但英语老师吴忠红却永远离开了他爱的学生。地震袭来,吴老师引着学生从楼梯口疏散,听到有学生还没下来时,他义无返顾地从三楼返回四楼,这时楼体突然垮塌,吴老师和几名学生被吞噬……

49《人民教师张米亚: “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 》

当汶川县映秀镇的群众徒手搬开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两个孩子还活着,而他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这就是该校29岁的老师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多才多艺、最爱唱歌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

50《人民教师汤 宏: 生命最后的姿势 》

四川什邡市红白镇中心学校的教学楼在地震中坍塌,师生伤亡严重。二年级语文老师汤宏在生死一刻的最后选择令人感佩和动容。这是一名20出头的年轻教师,家里的孩子刚刚六七个月大。地震发生时,他所教的班级位于一楼,完全可以逃脱,但他却选择留下来救护孩子。汤老师最后的姿势定格在这样的画面上——两个胳膊下各抓了一个孩子,身子下还护着几个孩子。被他用血肉之躯护住的孩子们幸运地活了下来,他却在瓦砾中牺牲。

故事一:女民警为地震孤儿哺乳

  5月16日,四川江油县公安局女民警蒋小娟在地震灾民庇护所为一名地震灾区孤儿喂奶。

  蒋小娟义务为一些急需哺乳的地震灾区孤儿喂奶,却“狠心”把自己才六个月大、同样需要母乳喂养的孩子交给父母照料。

  

  故事二:舍己救儿的母亲

  伟大的母亲用身体护住三个月大的孩子。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她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这是世上最伟大的死亡姿势:她双膝跪地,身子前倾,双手着地支撑身体,成匍匐姿势,身体被压的变形,成为人与大自然抗争的雕像。救援人员在她的身子底下发现,有个孩子还活着。人们小心奕奕地清理开她身上的废墟,从她的身下抱出被小被子裹着的孩子,大概有三、四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医生准备给娃娃做身体检查,发现被子里有一部手机,屏幕上有一条妈妈留给娃娃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手机在人们中间传递着,每个在场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故事三:舍己救女婴的母亲

  5月13日下午,都江堰河边一处坍塌的民宅,数十救援人员奋力挖掘,寻找幸存者。突然,一个令人震惊的场景出现在人们眼前:一名年轻的妈妈双手怀抱着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婴儿蜷缩在废墟中,她低着头,上衣向上掀起,已经失去了呼吸,怀里的女婴依然惬意地含着母亲的乳头,正在不停地吮吸,红扑扑的小脸与母亲粘满灰尘的双乳亲密地贴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人们小心地将女婴抱起,离开母亲的乳头时,娃娃立刻大哭起来。看到女婴的反应,在场者无不掩面悲恸。“我无法想象,一个死去的妈妈还在为自己的孩子喂奶,从母亲抱孩子的姿势可以看出,她是很刻意地在保护自己的孩子,或许就是在临死前,她把乳头放进了女儿的嘴里。”救援医生龚晋掩面而泣。

  

  故事四:天使般美丽

  自贡师专教育系2001届的女生袁文婷在什邡救学生牺牲了,沉痛哀悼中很美丽的一个女孩儿,她的爸爸去世的早,惟有一个妈妈相依为命,她平时挺沉默的,在关键时刻却做出了这样伟大的事情。她一次次返回教室抱出孩子,自己却永远出不来了,沉痛哀悼!!!她的美丽青春定格在26岁。

  

  故事五:老师保护学生的最后姿势

  杜正香,南坝小学学前班中班的代课老师,趴在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紧紧的各拉着一个年幼的孩子,胸前还护着三个幼小的生命。她用自己的肩背为孩子们挡住了坠落的横梁。

  

  故事六:背着妹妹逃生

  5月16日下午5点,在北川县城核心现场,有一股从背后深山逃出的人流。他们的眼神充满对亲人的依恋,生怕再次分开。11岁的张吉万背着3岁半的妹妹张韩,非常吃力地走着。同行的爷爷、奶奶已经老了,父母在外打工,小吉万就勇敢地担负起小男子汉的责任。早上5点出发,已经走了12个小时了。小吉万说,他很爱妹妹。在记者的帮助下,将他们带到绵阳收容点。

  

  

  故事七:可爱的人民解放军

  在这危难时刻,我们那些最可爱的人—人民解放军用双手为震中人民撑起一片天空。

  灾区的每个地方,都有他们的足迹,都有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都有一份血浓于水的身情。

  

  故事八:山西大同为灾区捐款的乞丐

  在“情系灾区赈灾义演”大型现场募捐活动场,一位中年人手拉着一辆四轮小车,车上躺着一个孩子,孩子的头特别的大。车尾有个小篓子,全部是钱。

  问:“是你捐吗?”

  “是的,篓子里的钱全部捐。”

  

  故事九:60岁乞讨老人为地震灾区捐款105元

  爱心捐赠仍在继续,最让人感动的捐赠者应该是这位乞讨老人,他在捐了5元后,又找遍身上的零钱,特地到银行兑换了一张百元现钞,放进了募捐箱。他一共捐了105元。这个乞讨老人叫徐超(音)。

  

  故事十:伟大的向倩老师

  向倩老师自己身体被砸了成三段,而她双手环抱将三名学生紧紧搂于胸前,用自己的身体将三位学生保护于身体下,用自己的生命和血肉之躯抵抗灾害,保护学生。在场所参与救助的人员均被向倩老师这种舍身就义,保护学生的英雄之举感动得泪流满面,自发的向向倩老师鞠躬致敬。

  

  

  故事十一:舍身救丈夫的妻子杜小红

  一叫杜小红的女子为救自己的丈夫,爬在其身上,最终自己被活活砸死,她的丈夫因此幸运的躲过了一劫。这是发生在四川省彭州市灾区的感人一幕。

  

  

  故事十二:初三男孩手刨4小时救女生

  故事发生在遭遇特大地震灾害的汶川县映秀镇漩口中学,被救的学生是13岁的女孩向孝廉,施救的是向孝廉的同班同学马健。

  地震发生时他们在3楼的教室上课。突然整个教室晃动起来。向孝廉在向楼外跑的时候被楼上倒下来的水泥压在了身上。马健发现后边鼓励边用手刨。大约4个小时后,马健终于把她刨了出来。这时,马健的双手血肉模糊。

  

  故事十三:努力给予自己妻子死后些许的尊严

  近日,英国《每日电讯报》刊登了一组,记录下中国抗震救灾过程中的一个个感人瞬间。在一张上,一个在地震中痛失妻子的不知名的男子饱含深情,不忍将亡妻弃之野外,将其身体与自己绑在一起,用摩托车载着她前往当地的太平间。在极大悲痛的折磨中,他努力要给妻子些许死后的尊严。英国媒体称,这是大毁灭后存在的人性象征。无数网友为这个男子的举动感动落泪。有网友对他的一往情深感佩至深而赋诗,“娶妻入门背进门,同命相怜送君尘。欲哭无泪心流血,单车无助送归程。”

  

  故事十四:喜极而泣

  “亲爱的,找到你了!那些猜测让我胆战心惊,那些思念让我丢失了魂灵。你是我的惟一,这个时候,我才知道,我们一万年都不能分离!”

  5月14日,汶川地震后交通阻断,许多人徒步前往汶川寻亲。一对夫妇重逢后喜极而泣,他的妻子刚从汶川逃出来。相逢场面让人十分感动,不觉潸然泪下。

  

  故事十五:为救女记者王刚被直升机尾翼扫死

  16日早上10时许,担负运送救灾物资的直升机卸下救援物资时,一名在现场采访的女记者站得太近,负责警戒任务的王刚(公安员)发现女记者随时被尾翼击中,在万分危急关头,他奋不顾身冲前推开女记者,自己却被尾翼螺旋桨击中,当场殉职。王刚牺牲时,《中国青年报》记者贺延光正在现场采访。王刚牺牲后,卧龙党群工作部何晓安部长把一批平安纸条交到贺延光手中说,这是群众委托王刚交给直升机工作人员带出去的。

  16日22时,贺延光回到成都,连同两名大学生义工,逐一致电或以短信方式,通知这些亲属,完成王刚的遗愿。这些被困群众大部分是外地人,在卧龙工作,亲朋都在外地。其中,一部分被困群众的亲人已经通过卫星电话等方式联系上了,但还是有三分一在接到电话前还不知道亲人的信息。「太伟大了,这个带信的警察太伟大了!」一位母亲用哽咽的声音说,「我现在知道我儿子的平安了,而王刚的父母却永远失去他了。等救灾结束后,我一定要让我的儿子去看望王刚的亲人,替他多尽尽孝。」

  

  故事十六:家人没有了,把爱留给活着的人

  蒋敏是四川彭州市公安局民警,汶川地震中,她在北川家中的妈妈、女儿、奶奶、外婆等10位亲人同时遇难。连日来,拭着永远也拭不尽的眼泪,蒋敏日夜奋战在彭州抗震救灾第一线,用救助他人来告慰亲人。

  5月12日中午12时许,蒋敏和两岁大的女儿瑞瑞通了一次电话。“妈妈,我想你!”“瑞瑞乖,你快快长大点儿,妈妈把你带到彭州读书书哈。”怎能想到,这是她最后一次听到女儿的声音。两个小时后,80级的汶川特大地震发生。顾不得北川家中的电话再也打不通、11位亲人生死未卜,蒋敏和同事们一起迅速集结,立即投入到抗震救灾中去。面对团团围住她却不忍提问的记者们,瘦弱的蒋敏坚强地表示:纪念逝者的最好方式,就是和活着的人一起战斗!

  

  故事十七:灾区紧急寻找好医生“黄宝武”

  央视四套《中国新闻》报道:一位名叫黄宝武的广东医生和一大家人入川旅游,不幸在北川遭遇地震,他们有9人遇难。幸存下来的黄宝武毅然留下来救灾,许多观众从电视画面上看到,他的右脚趾受伤,全是血,也顾不上包扎……接受采访时,黄宝武说:“已经3天3夜没有休息了,北川待了2天2夜,这里(什邡)待了1天1夜,只要我能救,尽量多救一个。”

  随后,四川省卫生厅网站的首页上看到了该厅抗震救灾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发出的寻人启事,紧急寻找黄宝武同志。

  

  故事十八:那一抹最勇敢的笑容

  就是这个女学生,从废墟中挖出来时双腿都断了,她的双手也被砸伤,她从挖她出来到救助站都没哭,在大家挪动她的时候她也只是咬了咬嘴唇,还一边微笑一边对人说要勇敢!

  这是汶川地震以来,我们见过最美的微笑!三峡在线觉得,有这样的女孩,有这样的微笑,有什么不能战胜的困难?四川的人民,你们要坚强!加油,中国!挺住,四川!

  

  故事十九:舍身救死的谭老师

  受汶川地震影响,四川省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学楼坍塌。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该校教导主任谭千秋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4个学生都获救了,谭老师却不幸遇难。

  

  故事二十:顾不及家人的袁世聪

  5月19日,一提起两位逝去的亲人,袁世聪就止不住地流泪。青川县人武部部长袁世聪,在地震发生不到20分钟,就带领全城第一支救援队伍出现在废墟救人。当他得知自己母亲和侄女袁亚被埋家中后,三次路过她们被埋现场,却都因紧急任务无法停留,最终她们都在地震中去世了。事情过去了一个星期,想起两位亲人,袁世聪还是内疚不已,泪流满面。

  

  故事二十一:何翠青露出笑容

  何翠青是青川县木鱼中学初一学生。5月12日地震发生后,学校一幢3层的宿舍楼发生坍塌,正在午休的400多名学生被埋废墟。

  地震发生时,本来已经跑出寝室的何翠青,因想叫醒午睡的同学又返回寝室,使自己错过了最佳逃生时间而被埋废墟。

  在何翠青喊人的同时,学生寝室就开始倒塌。她和另外4名女孩一起被压在废墟底下。灾难发生47个多小时后,14日14时左右,现场救援人员听到废墟中传来微弱的呼救声,他们加紧行动并于当日16时58分将何翠青救出。当天晚上,她被紧急送到广元市中心医院急救,由于被埋时间太长,何翠青右小腿已发生坏死被迫截肢。

  

  故事二十二:拼自己的生命来保护幼小的孩子

  在绵竹一所幼儿园,当救援人员扒开废墟,发现一位女教师时,她的姿势是用自己的背承受着水泥板的重压,身下却护卫着一个幼小的孩子。孩子活了下来,而这位年仅21岁的女教师却没能抢救过来。

俗话说“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 ”,在当今这个社会很多人都会心怀感恩之心来回馈这个社会 ,他们从不怨天尤人 ,而是更加努力的积极面对生活 。就比如在汶川地震中,那个为了捐款只吃馒头充饥度日的残疾乞丐龚忠诚,他就做到了这一点 ,如今他的生活怎么样呢?

身残志坚,引人深思。

说到龚忠诚这个名字应该没有什么人知道,但是大家都应该知道这么一件事情 ,在2008年发生汶川地震的时候 ,举国缅怀那些先去的人 ,更有一些慈善人士前去募捐 。在在广州街头一个募捐者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他不像正常人一样有着健全的身躯 ,就连从家里到募捐的路上 都是用手支撑着走来的 。这个人就是龚忠诚 ,当时的他身有残疾 ,靠乞讨为生 ,自己的生活就已经要过不下去了 ,却还是将自己的全部积蓄都捐给了那些受难的汶川人民 ,这一举动也引发了人们的深思 。

意外患病,关怀备至

其实龚忠诚小时候是一个健全的身躯 ,但是却因为小时候发高烧没有得到及时医治 ,患上了小儿麻痹症 。之后的他就与同龄的孩子有了区别 ,但万幸的是他的父母对他关怀备至 ,让他的心里有了一丝慰藉。但好景不长 ,没过多久 他的母亲就去世了 ,父亲也是为了生活带着他去了外地打拼 。因为龚忠诚身体的原因父亲只能在附近捡破烂为生 ,而龚忠诚一直想为父亲负担一些 ,所以他就开始了乞讨生活 。于是有很多好心人都救助了他 ,在他看到汶川地震时 ,他毫不犹豫的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去帮助他人 。

发掘爱心,真爱传承。

后来他说 ,他遇到困难的时候受到了人们的帮助 ,自然他也要回馈社会 。人们纷纷为他的事迹所感动 ,之后更有一家凉茶公司的老板找到他 ,免费给了他三年的凉茶经销权 ,这也让龚忠诚的生活慢慢好了起来 。但后来的龚忠诚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 ,他加入了当地的志愿者协会 ,还总是免费发送凉茶给那些老人 ,他的这种行为和本性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

总结

龚忠诚的童年虽然是不幸的,但是他的父亲和母亲都对他关怀备至 ,使他感受到了温暖 。之后他的乞讨之路也受到了人们的许多帮助 ,这也是他有了回馈社会的心思 。如今的他不再为了生活困难而发愁 ,而他也一直在回馈社会 ,这才是我们要真正学习的人 。

1 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打乱了我们的生活节奏,情牵十几亿人的视线,强震抗灾中,谁是最可爱的人?

这些身影我们难以忘记亲临一线的总理。哪里有灾难,总能看到温总理的身影,仿佛44小时后又回到冻灾现场的总理话音仍在耳畔,却又已奔赴强震灾区,一线指挥。有网友说难以忘怀这个花甲老人的身影,在他身上,肩负的是人民的重托,肩负的是大国责任。

我们的子弟兵。危急时刻,都会有子弟兵迎难而上,"官兵徒步前行"牵动人心,有网友留言说"我们的战士们,请你们快一点抵达灾区。"这一份急切中,又有着多少的温情和期待。子弟兵一线抗灾,让我们看到坚忍不拔的前行,看到与死神之间进行的不屈较量。

广大的医护人员。5月12号是护士节,然而地震给这个本来应该温暖的节日带来了颤抖,白衣天使们恪尽职守,抢救伤员,是在用危难面前的救死扶伤来捍卫自己的职业操守。

生命的色彩,在地震中不仅仅有"天使白"和"橄榄绿",还能看到--自发投入救援的乡亲。我们看到当房屋倒塌时,当孩子被压在倒塌的教学楼下,乡亲们自发投入了救援,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没有什么复杂动机,其实这个时候,他们想的可能只有两个字"救人",朴素的东西往往最能打动人心。

献血的大学生和群众。"也许,我献的血就能救一个人",中国那句老话"患难见真情"似乎总能应验并能深切的让人感到温暖和隽永,新闻联播中那一张张青春和无私的面孔在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对祖国和人民的爱。

献出爱心的每一个人、各个战线上奋战的每一个人正是这样的众志成城,才能让我们与死神的较量中,跑赢时间。

"不忍心看那些"、"真希望伤亡人数那个数字不要再变了"。其实这几天,我们这群"离新闻事实最近"的人,在新闻战线抗震之时,也在饱尝艰辛,带着牵挂、揪心、痛苦,紧张工作,或许就是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大家能少一分牵挂、揪心、痛苦

2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感恩的心——有感于512汶川地震一周年

历史将永远铭记地球的这一个坐标:北纬31度,东经1034度。人类将永远铭记历史的这一个时刻:公元2008年5月12日,北京时间14时28分。一场80级的强烈地震,突然袭击了中国西部的四川省汶川县,强大的地震波震动全川,摇撼全国,在瞬间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这是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中国 遭受的伤亡最重的自然灾害,举世为之震惊,无数国人为死难同胞落泪。

13亿中华儿女在这一刻为战胜巨大的灾难而握紧拳头,凝聚力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举国上下,全体动员。在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我们悲痛着、牵挂着、同时我们又感动着、振奋着、自豪着。党和国家***与人民同呼吸,共患难,他们穿行在灾区,决策在前线,英明指挥,鼓舞斗志,领导全党全军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不屈不挠;那些忘我救援的人们,激励着经历灾难的人。他们用生命挽救生命,用顽强回报顽强,用泪水抚慰泪水,用爱心书写爱心;“大灾有大爱”的呐喊激荡着每个人的心胸。同胞有难,每一位中华儿女都是志愿者,有钱出钱,有力出力,13亿中国人顷刻间汇聚起巨大爱的暖流,给受灾的亲人们以莫大的慰籍。

这就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力量,这力量来自于我们心底的真爱。

说到爱,下面的这个故事,可以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大爱的图像。

5月13号,救援人员在一片废墟瓦砾中发现了一名遇难者,当救援人员确认她已经停止心跳以后,余震又开始了,救援人员不得不迅速撤离了救援现场,就在这个时候,救援队的队长以特有的职业敏感又回到了那片废墟中。因为他看到:一名妇女双膝跪地,上身呈匍匐状,他确认这样的姿势一定有特殊的含义,于是又一次仔细的观察,这时候才发现这名妇女的身下,紧紧地护着一个才三、四个月大的婴儿。经过努力,婴儿得救了。因为母亲的呵护,这个婴儿毫发未损,在给孩子检查的时候,发现在他的襁褓当中,有一个手机,上面有一封没有发出的短信。信是这样写的:孩子,如果你能幸免于难的话,你要记住:妈妈爱你。

今天我想告诉我们所有的人,也让我们给这位母亲发一封短信,如果天堂能够收到的话,我想告诉她:我们所有的人都会像她一样,爱她的孩子。

我想听了这个故事的人,无不为之动容,潸然泪下。但是我也想到了许多网友的留言:不哭、不哭、祖国母亲不哭,灾区人民不哭,就让我们一同努力,让这个因为爱而幸存的生命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健康成长。

死者已如此之坚强,生者更要好好活下去。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李佳明,因为家乡受灾,从海外回到了国内,但母亲却不让他回家,他的妈妈说:不准回来,你要回来的话,你吃的那顿饭,喝的那瓶水,也许就可以救另外一个人。他的母亲现在每天都在家里一笼一笼的蒸馒头,送给有需要的人。李佳明的回答是:妈,我不回来,我留在台里,继续报道。同时他也借央视的赈灾晚会告诉全国人民:四川人不服输,四川人懂感恩。

是啊,我们应该感恩,感恩于在灾难面前,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震灾;我们应该感恩,感恩于祖国如此强大,让我们在灾难面前有一个强大的支柱;我们应该感恩,感恩于我们还能活在这个世界上。只要能活着,还有什么痛苦挫折不能承受。

在大灾大难面前尚且需要感恩,感恩灾难让我们变得更加的坚强和团结。就是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对所遇之事、所遇之人给予的点点滴滴的关心与帮助,都值得我们用心去铭记,铭记那无私的人性之美和不图回报的惠助之恩。感恩不仅仅是为了报恩,因为有些恩泽是我们无法回报的,有些恩情更不是等量回报就能一笔还清的,惟有用纯真的心灵去感动去铭刻,才能真正对得起给你恩惠的人。

今天,我们学习、生活在XX小学——这样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大家庭里,更要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学习,对待老师,对待同学,我们感恩,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只因为我们经历了灾难倍感生命的可贵;只因为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同呼吸共患难,我们是朋友,更是血脉相连的同胞。

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面向世界吧!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对待我们的生活吧!只要我们对生活充满感恩之心,充满希望与热情,我们的社会就会少一些指责与推诿,多一些宽容与理解,就会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多一些和谐与温暖,就会少一些欺瞒与涣散,多一些真诚与团结,我们的精神家园将永远年轻……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是全国哀悼日!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国务院同时决定,今天下午2点28分起,全国人民同时向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北京奥组委也决定,在此期间,奥运圣火在境内的传递活动暂停。

在本次地震之前,中国政府从未使用过这一规定;共和国的历史上,为一场灾难举国下半旗致哀,是第一次!我们的心情十分复杂,我们的心情十分沉重!

今天,从长江,到黄河;从喜马拉雅山到泰山之巅,许许多多哀悼的人们,眼眶里将会噙满泪珠。

为遇难者默哀,是对逝者的尊重与祈祷!是人类朴实人性的一种光芒!也是为幸存者祈福!

2008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是荣耀与灾难交辉的一年,冰雪让我们的背后还有一丝凉意,奥运的的光环正向我们走来,就在这个时候,5月12日,一场超过八级的特大地震,将全中国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向汶川。

这惨痛的灾难,使国人噙满泪水。然后,眺望神州大地,我们又看见一股伟大的力量在升腾!人们都在谈论着灾情,关心着那里的灾民的命运。一时间,各族人民凝聚起来,行动起来,支援灾区。

我们学校的老师与同学,也表现出极大有爱心与热情!大家均都在第一时间内,把捐款集中起来,交到团委、工会、党支部。仅半天时间,捐款迅速到位。

本次捐款活动,共收到捐款七万多元。其中教师是2万多元,各班学生捐款五万多元,现在,第一批捐款已经通过社会事业处统一寄往江苏省红十字会。送向灾区人民的手中。

其实,在学校还没有正式组织捐款活动前,就有许多同学与教师,焦急地打听捐款的方式途径,有同学与老师,已经将钱送到团委、工会、党支部,表达对灾区人民的爱心与情谊!

有好多捐款的同学,家中并不宽裕,家中甚至是低保户或生活费也是借来的;许多同学将本用于过生日的钱、聚会活动的零用钱或有限的伙食费悄悄地捐了出来。

这次捐款活动,体现了我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道主义精神,更体现了我们全体师生高度的责任感与凝集力!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体现着无私的大爱!

我们欣喜的看到,全国的同胞都已经行动起来,为抗震救灾做出贡献。

过去的一百多个小时里,我们看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看到了赈灾捐助排行榜上那不断更新的数字,看到了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们的一双双充满温暖的援手,看到了国际友人一笔又一笔的捐助,看到了一颗颗滚烫的中国心,看到了全世界几十亿的关切目光。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是全国哀悼日!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国务院同时决定,今天下午2点28分起,全国人民同时向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北京奥组委也决定,在此期间,奥运圣火在境内的传递活动暂停。

在本次地震之前,中国政府从未使用过这一规定;共和国的历史上,为一场灾难举国下半旗致哀,是第一次!我们的心情十分复杂,我们的心情十分沉重!

今天,从长江,到黄河;从喜马拉雅山到泰山之巅,许许多多哀悼的人们,眼眶里将会噙满泪珠。

为遇难者默哀,是对逝者的尊重与祈祷!是人类朴实人性的一种光芒!也是为幸存者祈福!

2008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是荣耀与灾难交辉的一年,冰雪让我们的背后还有一丝凉意,奥运的的光环正向我们走来,就在这个时候,5月12日,一场超过八级的特大地震,将全中国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向汶川。

这惨痛的灾难,使国人噙满泪水。然后,眺望神州大地,我们又看见一股伟大的力量在升腾!人们都在谈论着灾情,关心着那里的灾民的命运。一时间,各族人民凝聚起来,行动起来,支援灾区。

我们学校的老师与同学,也表现出极大有爱心与热情!大家均都在第一时间内,把捐款集中起来,交到团委、工会、党支部。仅半天时间,捐款迅速到位。

本次捐款活动,共收到捐款七万多元。其中教师是2万多元,各班学生捐款五万多元,现在,第一批捐款已经通过社会事业处统一寄往江苏省红十字会。送向灾区人民的手中。

其实,在学校还没有正式组织捐款活动前,就有许多同学与教师,焦急地打听捐款的方式途径,有同学与老师,已经将钱送到团委、工会、党支部,表达对灾区人民的爱心与情谊!

有好多捐款的同学,家中并不宽裕,家中甚至是低保户或生活费也是借来的;许多同学将本用于过生日的钱、聚会活动的零用钱或有限的伙食费悄悄地捐了出来。

这次捐款活动,体现了我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道主义精神,更体现了我们全体师生高度的责任感与凝集力!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体现着无私的大爱!

我们欣喜的看到,全国的同胞都已经行动起来,为抗震救灾做出贡献。

过去的一百多个小时里,我们看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看到了赈灾捐助排行榜上那不断更新的数字,看到了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们的一双双充满温暖的援手,看到了国际友人一笔又一笔的捐助,看到了一颗颗滚烫的中国心,看到了全世界几十亿的关切目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