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保时捷极速上350kmH的超跑那么少

女朋友 0 112

为什么保时捷极速上350kmH的超跑那么少,第1张

为什么保时捷极速上350km/H的超跑那么少
导读:Engine引擎系统   很少有跑车的动力心脏能和保时捷的引擎媲美。保时捷的动力心脏是水冷式Boxer引擎,采用后轮或中置驱动(赛车型配置),为保时捷跑车提供源源不绝的充沛动力。性能优异的引擎设计,创造出超级跑车才有的马力重量比。   

Engine引擎系统

  很少有跑车的动力心脏能和保时捷的引擎媲美。保时捷的动力心脏是水冷式Boxer引擎,采用后轮或中置驱动(赛车型配置),为保时捷跑车提供源源不绝的充沛动力。性能优异的引擎设计,创造出超级跑车才有的马力重量比。

  以911Carrera4为例,所搭载的34公升引擎能在6800转时输出300匹德制马力,4600转时有350牛顿米的表现,马力重量比为458kg/hp,这样漂亮的数字全归功于技冠群伦的保时捷的保时捷引擎专家

保时捷的引擎大量采用轻铝合金材质,除了带来高效率的动力表现之外,由于后置或中置低重心的设计,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准确操控性能!当极限操驾时,干式油底槽能在高过弯G值(离心力)时,确保完美的润滑效果,即使在冷车起动瞬间,也能藉由其快速的涧滑功能降低机械磨损。

百年涡轮引擎 - 保时捷驱动力的发展

  涡轮引擎技术可以说和和保时捷这个名字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1974年10月的时候,德国的运动车制造商在斯图加特开启了世界性的涡轮引擎在汽车上的使用,从那以后,每一代新款的保时捷 911涡轮技术都会使车迷们流连忘返:内置冷却系统、双涡轮,享有“世界最干净的汽车”之称,同时也是全世界的涡轮引擎开发基准。而如今,下一代保时捷的亮点集中在三个字母身上,那就是VTG(可变涡轮几何技术)。

保时捷向我们展示世界上第一款拥有可变涡轮几何技术的涡轮增压汽油引擎。这种技术已经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就运用在了柴油引擎上,尤其是对于引擎适应性以及低速下的加速情况的改善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来,温度极高的废气成为了涡轮增加柴油引擎发展不可越过的障碍。保时捷在联手Borg Warner涡轮系统公司之后,终于解决了这个难题 。

VTG系统的核心特征,就在于可变涡轮叶片能够正确的对引擎内部的气流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可变涡轮几何技术的原理就在于它集小型以及大型排量的涡轮引擎的特征于一身--这样做的好处就在于能保证良好的反应以及在低速旋转时候的大扭矩、高性能和高速度,同时这样的扭矩可以在很大一个转速范围之内得到保持。这个技术首次应用在汽车上,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的事情,不过那个时候的涡轮引擎还有反应延时的现象,这个毛病可以说在当日是无法克服的一个顽症。

VTG系统的核心技术,就在于可变涡轮叶片,这样一来就能引导发动机所排放出来的废气,正确无误地地进入涡轮本体内。这样说或许还是难以令人了解,简单而言,VTG就是一项结合了大型与小型涡轮于一身的技术,藉由VTG,小型涡轮好推动,低转速就能发挥动力的优点保留下来;同时又具有大涡轮高扭力大动力输出的优势。这对于车辆性能的增进,有着直接而且正面的帮助。

VTG系统的出现,将把Porsche的动力系统,带向另一个新纪元。

TiptronicS排档系统

  保时捷的TiptronicS超智慧型排档系统一向为跑车界的研发标竿,然而TiptronicS的绝佳性能并非一般车厂所能望其项背,因为无可替代的跑车灵魂潜藏在具换档功能的方向盘上。这种位于方向盘两侧的+/-按钮,带给保时捷车主全新的赛车级驾驶感受,并完全兼顾日常使用的方便性。

由德国保时捷原厂工程师研发的TiptronicS能学习驾驶人操作模式,多功能的变速系统搭配扭力转化器及多种档位变化,也可选择手排变速系统操控,弹指之间,驾驶乐趣不言而喻!TiptronicS由电子控制行车程式,分析感知器可执行由经济的驾车方式到极端激烈的操控方式,驾驶人可得心应手的快速急踏油门,透过油门感测需求以达到降档加速效果。此外,尚有许多电子控制系统选择正确档位藉以确保引擎加速及引擎刹车的最佳效能。

保时捷PDK双离合变速器自手排变速系统

保时捷PDK的双离合器变速系统,其原文为保时捷 Doppel Kupplungen,当然就是双离合器变速系统的德文,而PDK便是取名自德文原名中三个单字的前缀字母的组合。

这个全新的双离合器自手排变速系统同样具备附在方向盘后方的换档拨片,让驾驶人手不需离开方向盘就可以进行换档控制的功能。其两组离合器,分别负责奇数与偶数档位,考虑到它的换档速度要比现在大多数普通的手排变速箱快很多,保时捷的大多数车款将把这个双离合器变速箱作为选购配备。

保时捷Brakes刹车系统

  保时捷跑得很快,而保时捷的刹车更是历害,保时捷车系的刹车系统足足有引擎的四倍以上威力!

  刹车系统有许多必备条件,以保时捷的标准而言,刹车的首要条件是必须能符合赛车标准。即使在赛马车跑龙套道上,保时捷的跑车都有刹车零失误、无过热衰退的表现。保时捷车系的刹车系统配置第五代ABS防锁死刹车系统,能有效缩短刹停距离,特别是在恶劣的路况也都能有超乎水准的刹车表现。由德国原厂跑车专家精心设计的多孔通风刹车碟片,散热效果极为优异,而且在湿滑路面的刹车表现也丝毫不减分。

保时捷牵引力控制系统PTM

保时捷牵引力控制系统PTM(Porsche Traction Management)的主要功能是将发动机的扭矩有效地分配给能够发挥其最大效用的车轮。PTM的核心是装备了可锁止中央差速器的全时四轮驱动系统:同时,PTM还包括一个高低速分动器(低速专用于越野驾驶)、一个自动制动差速器ABD和加速防滑系统ASR。通常,电子控制装置PTM按照前轴和后轴38:62的比例进行发动机输出扭矩的分配。在险峻的地形条件下,PTM可以通过中央差速器的锁止干预适时地调整比例,甚至可以将发动机扭矩100%地单独传递给前轴或后轴。如果某车轮出现打滑趋势,PTM的ABD系统将立即对该车轮实施制动,原本分配给相应轮轴的扭矩将被传递至与之相对的另一只车,轮:如果轮轴上的两只车轮都存在打滑危险,ASR系统将通过干预发动机管理系统以保持轮胎对路面的附着力。集以上功能于一身的PTM能确保Cayenne在任何地形条件下均可产生最佳的牵引力:同时,PTM的所有功能都是无需驾驶者操作而自动进行的,所以PTM是一项反应快捷、性能可靠的主动安全装置。

同时,PTM还提供适应不同用途的驾驶选项,驾驶者只需操作中控台上的控制按钮,就可以在高速和低速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在高速擭式下,变速设置将自动产生适合公路驾驶的最佳性能:而在低速模式下,则将自动减档以应付复杂的越野地形或满足加挂重型拖车对强劲牵引力的需求。

保时捷的陶瓷刹车新科技(PCCB) 所谓陶瓷刹车碟,他的核心本体并不完全是陶瓷。准确的说他是用碳纤维作为制造制动碟的材料。然后在其表面用热处理工艺渗入进去一些陶瓷分子。这一系列的工艺都是在高温下进行的。这种刹车碟使用了碳纤维作为本体材料,所以他的耐热性是非常高的。而其表面又渗有一层高科技陶瓷,所以其表面的耐磨程度也比普通金属刹车碟更高,这样使用寿命也就更长了。再配合通风,钻孔的刹车碟片形状设计,让整套制动系统的性能有了飞跃性的提高。

实验证明,陶瓷刹车碟比普通金属铸铁刹车碟的热衰减小,比赛车用的石墨刹车碟,在冷太时又拥有更好的刹车效果,再加上用碳纤维作为碟片材料,使得重量只有普通铸铁刹车碟的一半。由于刹车碟属于汽车的运动部件,它的重量的降低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动力性的提高和悬架响应性的提高,让整车拥有更出色的操空。这套系统最先是装配在保时捷911Turbo系列车型上。现在新上市的997系列也装配了该系统。

保时捷牵引力控制系统PTM

保时捷牵引力控制系统PTM(Porsche Traction Management)的主要功能是将发动机的扭矩有效地分配给能够发挥其最大效用的车轮。PTM的核心是装备了可锁止中央差速器的全时四轮驱动系统:同时,PTM还包括一个高低速分动器(低速专用于越野驾驶)、一个自动制动差速器ABD和加速防滑系统ASR。通常,电子控制装置PTM按照前轴和后轴38:62的比例进行发动机输出扭矩的分配。在险峻的地形条件下,PTM可以通过中央差速器的锁止干预适时地调整比例,甚至可以将发动机扭矩100%地单独传递给前轴或后轴。如果某车轮出现打滑趋势,PTM的ABD系统将立即对该车轮实施制动,原本分配给相应轮轴的扭矩将被传递至与之相对的另一只车,轮:如果轮轴上的两只车轮都存在打滑危险,ASR系统将通过干预发动机管理系统以保持轮胎对路面的附着力。集以上功能于一身的PTM能确保Cayenne在任何地形条件下均可产生最佳的牵引力:同时,PTM的所有功能都是无需驾驶者操作而自动进行的,所以PTM是一项反应快捷、性能可靠的主动安全装置。

同时,PTM还提供适应不同用途的驾驶选项,驾驶者只需操作中控台上的控制按钮,就可以在高速和低速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在高速擭式下,变速设置将自动产生适合公路驾驶的最佳性能:而在低速模式下,则将自动减档以应付复杂的越野地形或满足加挂重型拖车对强劲牵引力的需求。

保时捷Suspension 悬挂系统

911前悬挂系统采用麦花臣圈状弹簧避震装置,后轮采LSA多连杆式系统,兼具轻量化(Light weight)、稳定性(Stability)和敏捷度(Agility)。LSA悬挂系统由四个控制臂所组成,副支杆由二个铝合金铸物藉四个橡皮垫与车身连结,再加上革新的传动系统和驾驶系统,就算在路况极差的路面上,也能确保舒适性,轮胎的噪音质也大大降低。

911的悬挂系统是赛车级标准,无论在过弯、起动或是刹车时都能有效减少重力传动,大幅减低翻车或甩离车道的危险,换句话说,911LSA悬挂系统不但适合日常驾驶所需,更能随时上赛车场竞技,不需任何调校,是最符合安全需求的高科技成果

保时捷Safty安全结构

  保时捷车体采用单体焊接的钢体结构,能承受极高的车体扭车负荷,同时也是全球首辆全车镀锌的量产车,车身从表面到车体经过三十道的处理过程,有十年防锈蚀保证。1980年起即列为标准配备的车侧防护结构,具弯曲强度达420N/mm的讥刚性,能保护每一位乘员的安全

WTCR房车世界杯被誉为“房车赛界的奥运会”,是著名的WTCC赛事与TCR赛事合并后的一项全新比赛,与F1、WEC、WRX、WRC并列为世界五大顶级汽车赛事。

而一直以来,在国际顶尖赛事里,少有自主品牌的身影。

而且自主品牌中,也没有一款真正意义上的运动性能车,这一局面一直持续到 领克03+的出现。

凭借着拥有254匹马力、350牛米峰值扭矩的20T发动机及四驱系统,领克03+的官方百公里加速达到59秒,极速可达250km/h。

基于领克03+打造的领克03 TCR赛车则是一辆不折不扣的赛道猛兽,也是领克车队参加WTCR赛事的战车。

我们先来说说真正的领克03 TCR赛车。

这台赛车搭载赛规的20升4缸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最大输出有350马力,峰值扭矩420牛米,匹配一台6速序列式变速箱,包含车手在内的车重仅为1265Kg。

不仅如此,赛车还配备加强型FIA标准防滚架、桶椅和六点式可连接HANS的安全带、灭火系统、符合FIA安全标准的燃料油箱、前六后二活塞卡钳,前后通风盘等等。

复刻赛道零距离体验领克03 TCR标准赛车

刚好前几天,我们有幸近距离试驾了以TCR标准打造的领克03 赛车(以下简称为“03 TCR标准赛车”)。

虽然这台车和真正比赛中的TCR赛车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实力已经足够让人尖叫了。

这台03 TCR标准赛车采用和WTCR上一样的领克车队蓝色涂装,显得十分运动。

前脸红色的拖车绳、引擎盖上的机盖锁扣、调低的车身、轻量化的轮毂、固定式卡钳、硕大的尾部扩散器更是将赛车的身份暴露无疑。

值得一提的是后面的大尾翼,在几年前,多数人改装的尾翼还是采用安装点在下的方式。

随着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十年前的奥迪和讴歌发现,尾翼底下的安装支架对气流有分离作用,扰流板下方保持一个完成平面更有利于提高气动效率。

例如迈凯伦赛纳就采用了吊装尾翼的设计,俗称“鹅颈式尾翼”,这样做的好处是减小尾翼下方的气压,气流可以保持更高的流速,从而提高下压力。

这台03 TCR标准赛车也与时俱进地跟上了最前沿的技术,让车辙君很是期待这台车的表现。

打开车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车内密密麻麻的防滚架了,基本占据了除前排驾驶位之外的所有空间。

后排座椅已经被拆除,内饰全部拆空,对于这种级别的比赛来说,减重一定是不遗余力地做到极致。

前排座椅已经换成了赛车桶椅,方向盘也替换成了包裹着Alcantara防滑材质的赛车方向盘。

仪表板所有娱乐、舒适性配置,例如大屏和空调全部被移除,只留下了启动键、全车电源断电开关和雨灯控制,为得依然是减重。

发动机舱倒是没有一丝波澜,看起来和民用版的领克03+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

也许,真正的改变还是在里面,话不多说,上车。

因为车门“X”型的防滚架,对于身材魁梧的车辙君来说,进出车内还真是有点费劲。

此外,赛车需要降低重心,连座椅都是较低的坐姿。

一只腿进去之后,扶着方向盘收进另一只腿,屁股便毫无防备的“跌”进了座椅。

在这瞬间被赛车桶椅固定住,包裹性绝非一般量产车座椅能够比拟的。

系上六点式安全带之后,身体不会产生过多的晃动,更有利于赛道中的精准操控。

调整好之后,摆在面前的就是由水马和桩桶组成的复刻赛道了,点火、挂挡、松刹车踩油门一气呵成。

不过毕竟身处专业赛车里,难免有点激动有点紧张。

不知道是大幅度减重的原因,还是发动机功率提升的原因,动力可以说随叫随到。

将油门深踩到底,动力衔接得几乎没有任何延时,随即而来的强大推背感将你死死地钉在椅背上。

变速箱的反应也与量产车有着一定的区别,换挡逻辑十分激进,你敢踩它就敢降档,同时换挡的速度也快如闪电。

由于复刻赛道是多弯赛道,所以更加考验变速箱的反应和调教的功力,这台TCR标准赛车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次踩刹车更是把我吓了一跳,轻轻一碰刹车,刹车盘会立刻被卡钳捏住,毫不迟疑,车身直接一个点头就刹停。

开惯了民用车肯定会有点不习惯,但行程短、脚感灵敏的刹车在赛道里就显示出非常有优势的一点。

在入弯前的刹车点,你可以非常放心地将减速完全交给刹车,而不需要一顿猛如虎的降档、连续踩踏板等操作,这台车会在你意料之外的距离内稳稳地迅速减速至入弯速度。

不光加速反应快刹车灵敏,这台车毕竟是赛车,底盘调教肯定是重中之重。

前麦弗逊后多连杆悬架经过精细的调整,使得这台车的转向特性非常接近于中性。

在赛道里开始驾驶的时候,就能明显感觉到这台车既不推头也不转向过度,悬架也几乎跟轨道车一样没有侧倾。

方向指向性十分精准,可以说指哪打哪。

车头始终又狠又准的执行我输入的命令,非常听话。

不过车速提高之后,在弯中还是有点转向不足,这时候你需要补一点刹车或者降低入弯的速度。

排气低沉有力、高转时转而高亢的声浪始终伴随在我的耳边,尽管安排的试驾时间不短,但还是觉得有点意犹未尽,真是一次奇妙的体验。

当日也正赶上2020 WTCR世界房车锦标赛匈牙利站亨格罗宁赛道的比赛,于是亲眼见证了同样开着领克03 TCR赛车的职业车手比赛中的表现。

作为2020年度 WTCR房车世界杯的重要分站赛事,每一站的成绩都影响着领克车队总成绩的关键,此战匈牙利站也不例外。

值得一提的是,在之前比利时站和德国站时领克车队统治级的表现实在太过惊艳,组委会在BOP方面给予领克车队最严格的限制,斯洛伐克站中领克赛车是全场最重、底盘最高的赛车。

我们都知道,车重是赛车的大敌,不仅拖累加速表现,还会增大悬架、刹车的负担。

但领克车队的车手们还是顶住了压力,取得了宝贵的积分。

而匈牙利站,领克车队的BOP限制依旧十分严格,而匈牙利的亨格罗宁赛道又以多弯著称,领克赛车依然是全场最重的1365kg,局面十分不利。

下午的第一场正赛,扬o埃赫拉舍与伊万o穆勒起步非常出色,顺利抢到第二、第三位置,紧紧咬住第一的本田车手。

在比赛中段,赛事异常激烈,领克车队与本田车队形成全面对抗状态,前六位的车手均是领克与本田车手。

最终,扬o埃赫拉舍以第二名的成绩冲线,为车队斩获亚军。

进入第二场正赛,由于小将圣地亚哥o乌鲁希亚出于团队利益,在排位赛中果断选择放弃一圈成绩,顺利让伊万o穆勒和扬o埃赫拉舍在第二、第三位发车。

起步阶段,两位车手迅速超越杆位发车的对手,确保领先优势。

同时,伊万o穆勒采用战略性防守战术,让扬o埃赫拉舍上到头名位置,自己凭借丰富经验有意将车速放缓,为扬o埃赫拉舍赢得领先时间。

同时,圣地亚哥o乌鲁希亚迅速上到第四位,紧紧咬住对手,伊万o穆勒与圣地亚哥o乌鲁希亚形成“前压后追”的战术打法。

最终,扬o埃赫拉舍稳稳拿下冠军,伊万o穆勒也斩获亚军,如此精彩的团队战术配合,充分证明领克车手间的互相信任。

最后一场正赛,领克车队发车顺序较为不利,但车手们面对不利局面没有放弃,最终凭借顽强的意志获得相应积分。

赛后,暂列车手积分榜榜首的扬o埃赫拉舍表示:“对于这一次胜利、登上领奖台和能继续拉开分差的领先优势,我非常高兴。我知道这站比赛不会对我们很有利,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我们的表现已经很不错了。”

小将圣地亚哥o乌鲁希亚说:“虽然我在正赛三中轮胎破了,不过除此之外,我对自己的状态和车队的表现感到很满意,我们通力合作拿到了不错的赛季积分,这是最重要的。”

匈牙利站的出色表现进一步巩固领克车队在整个赛季的优势,为夺得车队、车手双冠做好准备。

回顾前两站比赛,在比利时首站中,领克车队分别包揽第二场正赛冠、亚、季军,夺得新赛季开门红,这也是WTCR世界房车锦标赛开办以来首次由同一车队包揽分站正赛前三名。

来到“真理之环”的纽博格林赛道,领克车队更是一举拿下1个冠军、2个亚军、1个季军,四度登上领奖台,创造中国品牌第一次在纽北赛道拿到世界顶级赛事冠军的历史。

赛车是一项烧钱的运动,况且国内的汽车文化依然在起步阶段,大多数自主品牌还是愿意老老实实造买菜车解决消费者需求。

所以让人遗憾的是,我们的自主品牌一直没有一辆真正意义上的性能车。

领克03+的到来打破了这一尴尬的局面。

同时也让国内汽车爱好者们看到了一位勇敢的逆行者。尽管领克品牌诞生的时间不长,但在汽车运动上的投入,却是十分坚定。

说句实话,汽车文化的确需要这样的推动者,赛车运动是百年来汽车品牌争先展露自身实力的舞台,也是车迷们津津乐道的荣誉,更是一份坚持。

抛开其他不谈,单单就领克03+以及领克车队在WTCR赛事里的表现,足以赢得我们的掌声,赢得汽车爱好者的尊重。

-----------------------------------------------------------

已经有数十万爱车的伙伴集聚在此想懂车就加入我们吧更多精彩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车辙(直接输入车辙或长按复制微信号cartracks)等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F1历史名人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4155206html

  1948-2003F1大事年表

  http://wwwjinghongwcn/tiyu/jisuF1/200612/69343html

  f1赛车

  F1赛车是世界上最昂贵、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的运动。包含了以空气动力学为主,加上无线电通讯、电气工程等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很多新的科技都是在F1上得以最初的实践的。F是FORMULA的缩写,即方程式;1的解释有很多,可以理解为顶尖车手,顶级赛事,奖金等等。这项比赛英文全称是FIA Fromula One Grand Prix Championship,中文全称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

  F1超级驾驶执照

  就像一般的道路驾驶一样,F1也需要驾照。那是一张由FIA(国际汽联)发给的“超级驾照”——FIA Super Licence,这张车手执照只发给在F3000,F3或CART系列赛事表现杰出的车手。通常一位车手要花8年的时间从小型卡丁车(karting)逐步晋级到F1,但事实上仅有极少数人能够有能力与机会登上赛车金字塔的顶端。

  F1比赛赛程

  F1大赛每年都要选择地理条件迥然不同的赛场进行比赛。他们有的现在高原上,那里空气稀薄,用以考验车手的身体素质;有的则是街道组成的赛道,那里路面相对狭窄曲折,车手弄不好就会撞车;有的赛车场就显得路面宽阔,但也有上下坡考验车手的技术;还有的赛车场建在树木葱郁的森林中,那里跑道起伏大,车手很难控制赛车。由于赛车经常出现意外,FIA要求所有主办国的赛车场必须有足够的草地缓冲区。各赛场的救护人员也必须分布在全场的每一个角落,争取在出事的一刹那,跑进现场,进行抢救。

  比赛的时间分部如下:

  2007年/2000年

  星期五:

  第一次练习赛:90分钟/60分钟

  第二次练习赛:90分钟/60分钟

  星期六:

  第三次练习赛:60分钟/45分钟

  第四次练习赛:60分钟(2005年终止)/45分钟(限制测试圈数10圈)

  排位赛:

  2006年-2007年方式:实行三节排位赛制度,每节排位赛分别为15分钟,每轮淘汰6部赛车,即:22进16,16进10,竿位争夺战

  2005年方式:实行两圈积累时间制度,后来在法国站被废除,实行一圈排位制度

  2003-2004年方式:实行两圈排位制度,2003年的第一次排位赛的时间在星期五的下午2点,2004年规定两轮排位赛的时间都在星期六,FIA规定,第一节排位赛的出场顺序由上站比赛的倒序出发,第二节排位赛的出场方式由第一次排位赛的成绩的倒序出发

  1991-2002年方式:实行1个小时排位赛的制度,但是限制效率单圈的圈数为12圈,但是连续效率单圈的圈数不能多余4圈

  1990年方式:实行1个小时排位赛的制度,不限制圈数

  星期日:

  正赛前练习赛:20分钟/30分钟

  正赛:FIA规定,每站比赛的正赛的距离不能少于305公里,不能大于320公里(摩纳哥260公里除外)时间不能少于1小时10分钟,不能大于2小时

  F1总冠军

  F1的年度总冠军分为两种,车手总冠军及车队总冠军。在很多F1专家的眼中,车队总冠军的价值大于车手总冠军。计分方式是采积分制,车手与车队的积分都是累积的,比赛前八位完赛车手依序可得到10、8、6、5、4、3、2、1的积分。车队积分则以两位车手积分累加。假如比赛在未达全部赛程75%时被迫中止,则积分必须乘上1/2,通过各赛站积累计分,方可决出本年度车手及车队的世界冠军。若最终积分相同,则比较分站冠军数,亚军数,季军数……直到一方比另一方多为止。如果依旧相同,还要比较正赛最快圈速的多少、杆位的多少,终级的方式将通过抽签决定。

  F1车队

  1、迈凯伦车队(McLaren-Mercedes)

  2、法拉利车队(Ferrari)

  3、宝马车队(BMW)

  4、雷诺车队(Renault)

  5、威廉姆斯车队(Williams-Toyota)

  6、红牛车队(Red Bull-Renault)

  7、丰田车队(Toyota)

  8、超级亚久里车队(Super Aguri-Honda)

  9、本田车队(Honda)

  10、红牛二队(STR-Ferrari)

  11、世爵车队(Spyker-Ferrari)

  12、普罗迪夫车队(ProDrive,2008年加入)

  F1车手

  F1车手大都是从各级卡丁车赛事,经过F3000,GP2等等一系列赛事脱颖而出,进入F1的。但现在也有一些厂商车队乐意自己挑选、培养人才(因为钱的关系)。

  F1车手的体能特质

  F1车手是体魄最强健的运动员之一,因为F1赛车的驾驶方式和车手所必须承受的强大离心力,和驾驶一般车辆有天壤之别,不仅要体能状态优于常人,更要有沉着冷静分析的头脑!

  观察F1车手你可以发现他们都有看起来几乎与头部同样宽的粗壮颈部,因为在驾驶F1赛车时戴着安全帽的头部是外露于驾驶舱之外的部分,除了在过弯时必须承受4个G的横向离心力之外,在刹车时往前的减速力道更超过5个G,在那样的高离心力状态之下,头部和头盔的重量会变成原来的5倍,约25公斤,因此需要有特别强壮的颈部来抵抗离心力,并保持头部在一定的位置。

  其次他们的手臂及手腕肌肉是极度发达的,以往操作F1的方向盘需要约30公斤的力量,即使今日的F1可使用动力方向盘来减轻车手负担,但是在高速时空气下压力的作用之下,转动方向盘仍是相当费力,过弯时更需要强壮的手臂来把赛车维持在车手想要的行进路线上,在300公里的比赛过程中,强壮的手臂与手腕是必须的。

  此外在过弯时强大横向离心力,会让体内血液流向单边,但此时车手仍需有冷静的思考才能面对下一个弯道。而起跑时心跳高达每分钟190下,比赛过程中的心跳都在160下,因此赛车手的心肺功能必须异于常人的强壮。

  而身体的耐热性对F1车手也是重要的,在凉爽的欧洲地区赛站比赛时,驾驶舱内的温度就可高达摄氏50~60度,虽然不断补充水分,但将近2个小时的比赛下来身体脂肪的消耗及脱水总和将超过4公斤,若是一般人在那样大量脱水的情况会造成休克,而F1车手在下车后却还能谈笑自若。

  F1旗语介绍

  · 黄旗

  黄旗代表前方车道上有障碍物,比如一辆撞坏的或者出现故障的赛车。提醒车手要小心驾驶。如果障碍赛车停在赛道一侧,或者障碍物不在赛道上,那么黄旗会静止不动。如果障碍物在赛道上,那么黄旗就会来回摇动,以提醒车手做好准备改变方向。如果赛道被彻底堵赛,那么会摇动两面黄旗。出现黄旗的时候不允许超车。如果一名车手没有认真读取黄旗的信息,而仍旧以比赛速度开车来到赛道的事故发生地段,那么这名车手将会受到严厉的处罚,甚至会被取消比赛资格。

  · 红黄竖条纹旗

  红黄竖条纹旗代表赛到前方路面有油,或者路面较滑,车手应该小心驾驶,直到信号旗收回为止。 如果比赛官员挥动该旗帜,代表着前方不远处有所谓的湿滑地带。

  · 白旗

  当出现白旗的时候,表示前方有慢速行驶的车辆。这可能是一辆救护车,一辆拖车,或者是赛会安全车辆。当看到白旗的时候,车手应该小心驾驶,甚至应该适当减速。

  · 红旗

  红旗表示比赛或者试车因某种原因提前结束或暂停。红旗会在整个赛道各个位置同时出示,这个时候车手应该回到维修站,并在那里原地待命,以得知是否恢复比赛,何时恢复比赛。正式比赛中,赛程超过75%后出示红旗,则比赛结束,比赛最终成绩以挥动红旗前两圈的成绩为准。

  · 蓝旗

  蓝旗表示后方有准备套圈的车辆正在接近,并且准备超车。被出示蓝旗的车手应该减速让行,必要时要让出赛车线。如果一名车手被出示3次蓝旗还没能够及时为快车让出线路,这名车手可能受到处罚。

  · 绿旗

  绿旗表示比赛、排位赛开始或赛道存在的障碍已经得到清除,比赛恢复正常。

  · 黑旗

  如果车手的号码显示在出发线,同时旁边有黑旗出现,这表示车手在跑完这一圈之后需要向维修站汇报。当一名车手因为比赛行为不当而需要对其进行调查,或者当车手在比赛中犯规的时候,需要向车手出示黑旗。出现该旗帜时,一般来说车手有可能被取消比赛资格,或者受到时间上的处罚。

  · 黑底红圈旗帜

  如果车手的号码显示在出发线,同时旁边有黑底红圈旗出现,这表示车手需要立即与检修站取得联系。当比赛官员怀疑车手的赛车存在机械问题而需要检修的时候,会出示黑底红圈旗帜。

  · 黑白方格旗

  当出现黑白方格旗的时候,表示比赛或者练习赛结束了。这个时候所有车手都要返回检修车道或者集中到出发区。从这里车手们需要将他们的赛车开到赛前检录处,赛车在这里需要被检测以确保符合比赛的各项规章制度。对于每次比赛的冠军,将会为他挥舞黑白方格旗;对于冠军之后的车手,黑白方格旗将会静止出示。

  F1年度车手及车队冠军

  年度 冠军车手 冠军车队

  2006 FALONSO Renault

  2005 FALONSO Renault

  2004 MSCHUMACHER FERRARI

  2003 MSCHUMACHER FERRARI

  2002 MSCHUMACHER FERRARI

  2001 MSCHUMACHER FERRARI

  2000 MSCHUMACHER FERRARI

  1999 MHAKKINEN FERRARI

  1998 MHAKKINEN McLAREN/Mercedes

  1997 JVILLENEUVE WILLIAMS/Renault

  1996 DHILL WILLIAMS/Renault

  1995 MSCHUMACHER BENETTON/Renault

  1994 MSCHUMACHER WILLIAMS/Renault

  1993 APROST WILLIAMS/Renault

  1992 NMANSELL WILLIAMS/Renault

  1991 ASENNA McLAREN/Honda

  1990 ASENNA McLAREN/Honda

  1989 APROST McLAREN/Honda

  1988 ASENNA McLAREN/Honda

  1987 NPIQUET WILLIAMS/Honda

  1986 APROST WILLIAMS/Honda

  1985 APROST McLAREN/Porsche

  1984 NLAUDA McLAREN/Porsche

  1983 NPIQUET FERRARI

  1982 KROSBERG FERRARI

  1981 NPIQUET WILLIAMS/Ford

  1980 AJONES WILLIAMS/Ford

  1979 JSCHECKTER FERRARI

  1978 MANDRETTI LOTUS/Ford

  1977 NLAUDA FERRARI

  1976 JHUNT FERRARI

  1975 NLAUDA FERRARI

  1974 EFITTIPALDI McLAREN/Ford

  1973 JSTEWART LOTUS/Ford

  1972 EFITTIPALDI LOTUS/Ford

  1971 JSTEWART TYRRELL/Ford

  1970 JRINDT LOTUS/Ford

  1969 JSTEWART MATRA/Ford

  1968 GHILL LOTUS/Ford

  1967 DHULME BRABHAM/Repco

  1966 JBRABHAM BRABHAM/Repco

  1965 JCLARK LOTUS/Climax

  1964 JSURTEES FERRARI

  1963 JCLARK LOTUS/Climax

  1962 GHILL BRM

  1961 PHILL FERRARI

  1960 JBRABHAM COOPER/Climax

  1959 JBRABHAM COOPER/Climax

  1958 MHAWTHORN VANWALL

  1957 JMFANGIO

  1956 JMFANGIO

  1955 JMFANGIO

  1954 JMFANGIO

  1953 AASCARI

  1952 AASCARI

  1951 JMFANGIO

  1950 NFARINA

  MSCHUMACHER 是迄今为止获得年度总冠军最多的车手。

  Mclaren

  ·全 名:费尔南多-阿隆索 Fernando Alonso

  ·生 日:1981年7月28日

  ·出生地:西班牙奥维耶多

  ·国 籍:西班牙

  ·身 高:171

  ·体 重:68KG

  ·常驻地:瑞士代堡

  ·处子秀:200134澳大利亚GP

  ·婚 姻:未婚

  ·车 队:迈凯轮

  ·车 型:MP4-22

  ·车 号:1

  ·网 站:wwwfernandoalonsocom

  ·全 名:刘易斯-汉密尔顿 Lewis Hamilton

  ·生 日:1985年1月7日

  ·出生地:英国

  ·国 籍:英国

  ·身 高:175

  ·体 重:66KG

  ·常驻地:英国

  ·处子秀:2007318澳大利亚GP

  ·婚 姻:未婚

  ·车 队:迈凯轮

  ·车 型:MP4-22

  ·车 号:2

  ·网 站:http://wwwlewishamiltoncom/

  Renault

  ·全 名:吉安卡罗-费斯切拉 Giancarlo Fisichella

  ·生 日:1973年1月14日

  ·出生地:意大利罗马

  ·国 籍:意大利

  ·身 高:170米

  ·体 重:75KG

  ·常驻地:蒙特卡罗

  ·处子秀:1996310澳大利亚GP

  ·婚 姻:已婚

  ·车 队:雷诺

  ·车 型:雷诺R27

  ·车 号:3

  ·网 站:wwwgiancarlofisichellacom

  ·全 名:海基-科瓦莱宁 Heikki Kovalainen

  ·生 日:1981年10月19日

  ·出生地:芬兰

  ·国 籍:芬兰

  ·身 高:172

  ·体 重:66KG

  ·常驻地:芬兰

  ·处子秀:2007318澳大利亚GP

  ·婚 姻:未婚

  ·车 队:雷诺

  ·车 型:R27

  ·车 号:4

  ·网 站:http://wwwheikkikovalainennet/

  Ferrari

  ·全 名:菲利普-马萨 Felipe Massa

  ·生 日:1981年4月25日

  ·出生地:巴西圣保罗

  ·国 籍:巴西

  ·身 高:166米

  ·体 重:59公斤

  ·常驻地:巴西圣保罗

  ·处子秀:200233澳大利亚GP

  ·婚 姻:未婚

  ·车 队:法拉利

  ·车 型:法拉利F2007

  ·车 号:5

  ·网 站:wwwfelipemassacombr

  ·全 名: Kimi Raikkonen

  ·生 日:1979年10月17日

  ·出生地:芬兰,拉皮兰塔

  ·国 籍:芬兰

  ·身 高:175米

  ·体 重:71公斤

  ·常驻地:瑞士

  ·处子秀:1994年5月29日西班牙GP

  ·婚 姻:已婚 妻子詹妮-达赫尔曼

  ·车 队:法拉利

  ·车 型:法拉利F2007

  ·车 号:6

  ·网 站:wwwkimiraikkonencom

  Honda

  ·全 名:Jenson Button

  ·生 日:1980年1月19日

  ·出生地:英国

  ·国 籍:英国

  ·身 高:182米

  ·体 重:685KG

  ·常驻地:摩纳哥

  ·处子秀:2000312日澳大利亚GP

  ·婚 姻:未婚

  ·车 队:本田

  ·车 型:本田RA107

  ·车 号:7

  ·网 站:wwwjensonbuttoncom

  ·全 名:鲁本-巴里切罗 Barrichello

  ·生 日:1972年5月23日

  ·出生地:巴西,圣保罗

  ·国 籍:巴西

  ·身 高:172米

  ·体 重:78公斤

  ·常驻地:摩纳哥

  ·处子秀:1993南非GP

  ·婚 姻:妻子席尔瓦娜,儿子Eduardo

  ·车 队:本田

  ·车 型:本田RA107

  ·车 号:8

  ·网 站:wwwbarrichellocombr

  BMW

  ·全 名:尼克-海德菲尔德 Nick Heidfeld

  ·生 日:1977年5月10日

  ·出生地:德国门兴格拉德巴赫

  ·国 籍:德国

  ·身 高:175米

  ·体 重:70kg

  ·常驻地:摩纳哥

  ·处子秀:2000312

  ·婚 姻:已婚

  ·车 队:宝马-索伯

  ·车 型:宝马-索伯F107

  ·车 号:9

  ·网 站:wwwadrivocom/nickheidfeld/

  ·全 名:罗伯特-库比卡 Kubica

  ·生 日:1984124

  ·出生地:波兰克拉科夫

  ·国 籍:波兰

  ·身 高:克拉科夫

  ·体 重:1米84

  ·常驻地:73公斤

  ·处子秀:200686匈牙利GP

  ·婚 姻:未婚

  ·车 队:宝马-索伯

  ·车 型:宝马-索伯F107

  ·车 号:10

  ·网 站:wwwkubicapl

  Toyota

  ·全 名:拉尔夫-舒马赫 Ralf Schumacher

  ·生 日:1975年6月30日

  ·出生地:德国赫尔斯-赫尔姆海姆

  ·国 籍:德国

  ·身 高:178米

  ·体 重:73kg

  ·常驻地:奥地利

  ·处子秀:1997澳大利亚GP

  ·婚 姻:已婚,妻子科拉,儿子大卫

  ·车 队:丰田

  ·车 型:丰田TF107

  ·车 号:11

  ·网 站:wwwralf-schumacherde

  ·全 名:亚诺-特鲁利 Jarno Trulli

  ·生 日:1974年7月13日

  ·出生地:意大利佩斯卡拉

  ·国 籍:意大利

  ·身 高:173

  ·体 重:60kg

  ·常驻地:意大利

  ·处子秀:1997年澳大利亚

  ·婚 姻:未婚

  ·车 队:丰田

  ·车 型:丰田TF107

  ·车 号:12

  ·网 站:wwwjarnotrullicom

  Red Bull

  ·全 名:大卫-库特哈德 David Coulthard

  ·生 日:1971年3月27日

  ·出生地:苏格兰

  ·国 籍:英国

  ·身 高:182米

  ·体 重:75kg

  ·常驻地:蒙特卡罗

  ·处子秀:1994529西班牙GP

  ·婚 姻:未婚

  ·车 队:红牛

  ·车 型:红牛RB3

  ·车 号:14

  ·网 站:wwwdavidcoulthard-f1com

  ·全 名:马克-韦伯 Mark Webber

  ·生 日:1976年8月27日

  ·出生地:澳大利亚

  ·身 高:185米

  ·体 重:75KG

  ·常驻地:英格兰 白金汉郡

  ·处子秀:200233澳大利亚GP

  ·婚 姻:未婚

  ·车 队:红牛车队

  ·车 型:红牛RB3

  ·车 号:15

  ·网 站:wwwmarkwebbercom

  Williams

  ·全 名:尼科-罗斯博格 Nico Rosberg

  ·生 日:1985年6月27日

  ·出生地:德国

  ·国 籍:德国

  ·身 高:178厘米

  ·体 重:71公斤

  ·常驻地:德国

  ·处子秀:2006312巴林GP

  ·婚 姻:未婚

  ·车 队:威廉姆斯

  ·车 型:威廉姆斯FW29

  ·车 号:16

  ·网 站:wwwnicorosbergcom

  ·全 名:亚历山大-伍尔兹 Wurz

  ·生 日:1974年2月15日

  ·出生地:奥地利

  ·国 籍:奥地利

  ·身 高:186米

  ·体 重:74kg

  ·常驻地:-

  ·处子秀:1997615加拿大GP

  ·婚 姻:已婚

  ·车 队:威廉姆斯

  ·车 型:威廉姆斯FW29

  ·车 号:17

  ·网 站:http://wwwwurzcom/

  Toro Rosso

  ·全 名:维泰托尼奥-里尤兹 Liuzzi

  ·生 日:198186

  ·出生地:意大利Locorotondo

  ·国 籍:意大利

  ·身 高:1米69

  ·体 重:68公斤

  ·常驻地:意大利佩斯卡拉

  ·处子秀:2005424圣马力诺GP

  ·婚 姻:未婚

  ·车 队:红牛二队

  ·车 型:STR02

  ·车 号:18

  ·网 站:wwwliuzzicom

  ·全 名:斯科特-斯皮德 Scott Speed

  ·生 日:1983年1月24日

  ·出生地:美国

  ·国 籍:美国

  ·身 高:1米77

  ·体 重:62公斤

  ·常驻地:

  ·处子秀:2006312巴林GP

  ·婚 姻:未婚

  ·车 队:红牛二队

  ·车 型:红牛二队STR02

  ·车 号:19

  ·网 站:wwwscottspeedcom

  ·全 名:克里斯蒂安-阿尔博斯 Albers

  ·生 日:1979年4月16日

  ·出生地:荷兰埃因霍温

  ·国 籍:荷兰

  ·身 高:176米

  ·体 重:68KG

  ·常驻地:

  ·处子秀:200536澳大利亚GP

  ·婚 姻:未婚

  ·车 队:世爵

  ·车 型:世爵F8-VII

  ·车 号:21

  ·网 站:wwwalbersf1com

  ·全 名:艾德里安-苏蒂尔 Adrian Sutil

  ·生 日:1983年1月11日

  ·出生地:德国

  ·国 籍:德国

  ·身 高:184米

  ·体 重:75kg

  ·常驻地:

  ·处子秀:20007318澳大利亚GP

  ·婚 姻:未婚

  ·车 队:世爵

  ·车 型:世爵F8-VII

  ·车 号:20

  ·网 站:http://wwwadrian-sutilde/

  ·全 名:佐藤琢磨 Takuma Sato

  ·生 日:1977年01月28日

  ·出生地:日本东京

  ·国 籍:日本

  ·身 高:163米

  ·体 重:60公斤

  ·常驻地:英格兰

  ·处子秀:200233澳大利亚GP

  ·婚 姻:未婚

  ·车 队:超级亚久里

  ·车 型:超级亚久里SA07

  ·车 号:22

  ·网 站:wwwtakumasatocom

  ·全 名:安东尼-戴维森 Anthony Davidson

  ·生 日:1979年4月18日

  ·出生地:英国

  ·国 籍:英国

  ·身 高:160厘米

  ·体 重:56KG

  ·常驻地:英国

  ·处子秀:2002年匈牙利大奖赛

  ·婚 姻:未婚

  ·车 队:超级亚久里

  ·车 型:超级亚久里SA07

  ·车 号:23

  ·网 站:http://wwwanthonydavidsoninfo/

世界上有许多汽车品牌,以下列出一些较为知名的品牌:

1 日本品牌:丰田(Toyota)、本田(Honda)、日产(Nissan)、马自达(Mazda)、三菱(Mitsubishi)、铃木(Suzuki)、雷克萨斯(Lexus)

2 德国品牌:奔驰(Mercedes-Benz)、宝马(BMW)、奥迪(Audi)、保时捷(Porsche)、大众(Volkswagen)

3 美国品牌:福特(Ford)、雪佛兰(Chevrolet)、克莱斯勒(Chrysler)、吉普(Jeep)、特斯拉(Tesla)

4 韩国品牌:现代(Hyundai)、起亚(Kia)

5 法国品牌:标致(Peugeot)、雪铁龙(Citroen)、雷诺(Renault)

6 意大利品牌:法拉利(Ferrari)、兰博基尼(Lamborghini)、菲亚特(Fiat)

7 英国品牌:劳斯莱斯(Rolls-Royce)、宾利(Bentley)、路虎(Land Rover)、迈凯伦(McLaren)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国家的汽车品牌,如瑞典的沃尔沃(Volvo)、荷兰的斯巴鲁(Spyker)等。

插电混动是指:可外接充电的新能源汽车。插电混动车型英文简称PHEV(plug-inhybridelectricvehicle),它装配有电池组和电动机,它的最大特点就是有充电口可以外接充电。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简称PHEV)是新型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区别于传统汽油动力与电驱动结合的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驱动原理、驱动单元与电动车相同,唯一不同的是车上装备了一台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