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的书法到底有多厉害 他被如此追捧不是没有道理

老师 0 79

柳公权的书法到底有多厉害 他被如此追捧不是没有道理,第1张

柳公权书法到底有多厉害 他被如此追捧不是没有道理
导读: 还不知道:柳公权书法的读者,下面我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我们知道学习书法,有一条亘古不变的定律,就是临帖,所谓临帖就是临摹书法家好的书法作品和字帖,学习技法的精华。中国书法几千年传承下来,书法大家众多,欲想书法学习基础打

还不知道:柳公权书法的读者,下面我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我们知道学习书法,有一条亘古不变的定律,就是临帖,所谓临帖就是临摹书法家好的书法作品和字帖,学习技法的精华。中国书法几千年传承下来,书法大家众多,欲想书法学习基础打好,必先学习楷书,欲想楷书成气候,必临柳公权作品。

柳公权为唐中后期人,与书法大家颜真卿齐名,后世誉称“颜筋柳骨”,也是楷书四大家其一,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风格劲瘦刚硬,斩钉截铁,秀丽严谨,他所建立的一整套楷书规范,影响深远。

玄秘塔碑

《玄秘塔碑》,裴休撰文,柳公权书,为楷书书法作品。现今保存于西安碑林

唐福林寺戒塔铭

金刚经

《金刚经碑》唐拓孤本于1908年在敦煌石窟发现, 现藏法国国家图书馆

魏公先庙碑

《魏公先庙碑》,楷体,柳公权75岁作品,柳公这时候的书法技艺已经随心所欲,炉火纯青了

大唐回元观钟楼铭

《大唐回元观钟楼铭》是柳公权碑帖最完整的,1986年西安市和平门外出土

洛神赋

《洛神赋》,也就是曹植的名篇洛神赋,柳公权楷体书写,拓本现藏扬州市图书馆

柳公权书法作品很多,欣赏完这些书法作品,他被如此追捧不是没有道理。

柳公权是晚唐书法界第一人,是唐楷的集大成者,在最注重书法的唐代,柳公权在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三朝,担任朝廷最高书法老师长达二十年,当时的王公大臣要为家里立碑,都希望柳公权书写,如果某人没能得到他的书法墨宝,甚至会被视为不孝。唐朝与海外商贸使节来往频繁,外国使臣来朝廷进贡,会另准钱物,购买柳公权的墨宝,带回去作珍宝收藏,可见柳公权书法作品的魅力!

没有

颜真卿是唐开元年间的书法大家。他自幼家贫,但勤奋上进。为学习书法,他先后师从褚遂良、张旭。后来,在吸收了初唐四家书法特点基础上,融汇篆隶和魏碑笔意,创出了一种气势恢宏、体态丰满、遒劲有力的字体,被世人称为"颜体"。"颜体"字一改古体楷书的书写风格,使楷书有了新的气象。 欧阳修评价颜真卿说:"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续书断》说颜真卿是自王羲之之后中国书法史上的又一集大成者。他的《祭侄文稿》享有"天下第二行书"的美誉。米芾在《书史》中也对颜真卿的书法评价颇高:"《争座位帖》有篆籀气,为颜书第一,字相连属,诡异飞动,得于意外。 "作为唐朝最后一位书法大家,柳公权因官至太子少师,又有"柳少师"的别称。他的字曾受到了唐穆宗、敬宗、文宗三朝皇帝的青睐。足见他的书法在唐朝是极受推崇的。据说,当年穆宗曾向他请教过如何写得一手好字,柳公权仅用9个字便概括了写好字的要诀:"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因此话有讽谏之意,史称"笔谏"。柳公权最初学习书法时,曾以王羲之的书法为范本。但效果不佳,遍临名家后,他发现颜真卿和欧阳询的字最为精妙。于是,他在吸取"颜体"书法艺术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刚劲挺拔的"柳体"字。这样看来,"柳从颜出"的说法确实有道理。 由于柳公权的书法字形匀称,瘦而劲挺。后人又将它和颜真卿的"颜体"合称为"颜筋柳骨"。

柳公权拜师佚名唐代书法家柳公权,与颜真卿齐名,世称“颜筋柳骨”。所谓“骨”指其字结构劲魅、疏朗开阔的风格。他留下的《玄秘塔碑》《金刚经》誉满古今。柳公权小时候,字写得并不好。有一天,一个卖豆腐花的老头经过,看到柳公权写字,柳公权问:“我的字写得好吗?”老头说:“你的字就像我的豆腐花,没有骨,软塌塌的。”柳公权很不高兴,说:“那你写写看。”老头说:“我不会写字,但我的朋友‘字画汤’,他用脚比你用手写得还好。”柳公权第二天进城找“字画汤”。他到北街的一棵大树下,看到围着一群人,当中一人用脚写对联出卖。柳公权从人缝儿中间钻进去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只见一无臂老人,左脚压纸,右脚夹笔,落笔之处,龙飞凤舞,豪放不羁。对联写完,博得阵阵掌声,人们争相购买。柳公权真服了他,深知自己的字比他差之千里,于是向“字画汤”跪拜说“本学子柳公权,愿拜老先生为师!”“字画汤”说:“我有五十年练字的经验,也不愿当什么老师,现赠你二十字秘诀,拿回家作为座右铭,日后必有成果。”这二十字是: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老人写完后又说:“在练字时,多观察翱翔的雁、优游的鱼、奔腾的鹿、脱缰的马,把它们的姿态融入你的字中,你日后必能成功。”自此,柳公权按照老人的指点去做,除了学习前人风采之外,还独创一体成为一代书法大师。唐穆宗十分欣赏柳体,对柳公权说:“你的字写得太好了,如何能写得这么好呢?”柳公权道:“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