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很多企业家都把自己创立的品牌看成是自己的孩子,可以为之倾注毕生的心血,甚至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 健力宝,一个曾经的民族饮料第一品牌,它从无到有,一直到辉煌的顶峰,都与一个名叫李经纬的人息息相关。 1939年,李经纬出生于广东省佛山市
很多企业家都把自己创立的品牌看成是自己的孩子,可以为之倾注毕生的心血,甚至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
健力宝,一个曾经的民族饮料第一品牌,它从无到有,一直到辉煌的顶峰,都与一个名叫李经纬的人息息相关。
1939年,李经纬出生于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县,尚在娘胎时,其父便死于战乱,母亲无力抚养,把他送至孤儿院。他没上过一天学,擦过皮鞋,做过印刷工人,在戏院给有钱人扇过扇子。
李经纬唯一的兴趣就是打篮球,机缘巧合,打球时认识了一位领导,把他安排到三水县体委工作,做到体委副主任。后因不善处理人际关系,在1973年,被调到只有几口酒缸的作坊式的三水酒厂当厂长。
1983年,李经纬去广州出差,在街边买了一听易拉罐装的可口可乐,萌生了生产饮料的念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说了广东 体育 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欧阳孝研发出一种运动饮料,便找上门寻求合作。在欧阳孝的主持下,经过上百次生产试验,一种橙**的饮料被开发出来。
1984年,李经纬的营销天赋开始体现。他听说亚足联将在广州开会,就决定要把这款饮料带到这个会上,而这时饮料的品牌、包装、生产线还没定。李经纬苦思冥想出“健力宝”这个名字,含有 健康 活力的保健暗示,还朗朗上口。他请自己的哥哥写了健力宝三个字,找县里的广告公司设计出商标图形,J字头顶的点像一个球,是球类运动的象征。下半部由三条曲线并列组成,像三条跑道,是田径运动的象征。从整体来看,那个字的形状犹如一个体操或跳水运动员,整个商标体现了健力宝和 体育 运动的关系。
李经纬同时做出一个大胆举措,用易拉罐包装健力宝。当时消费者眼中,易拉罐无疑是高档饮料的代名词,国内尚无一家易拉罐生产企业。李经纬四处奔波,说动深圳百事可乐为他做一批代工。
1984年4月,紧急生产的200箱健力宝出现在亚足联的广州会议上,引起众人惊叹。
1984年6月,李经纬又大胆决定参加中国奥运代表团首选饮料评选。跟所有的参评饮料相比,它是惟一的罐装品,品牌形象与 体育 运动有关,而且口感色泽均无可挑剔,健力宝毫无争议地中选。
李经伟的魄力在这时突出展现,豪掷25万元赞助国家队,拿下了中国国家队指定饮料权,而当时三水酒厂全年纯利润不足5万元。
1984年,健力宝销售额345万元。1985年达到1650万元,1986年达到13亿元。在此后的15年里,健力宝一直是中国民族饮料的第一品牌。
1987年,全国第6届运动会在广州举办,可口可乐公司提出出资100万,李经纬把价码抬高到250万,外加赠送10万元饮料,最后健力宝如愿拿到指定饮料权,可口可乐得到了“可乐型”饮料的指定权。六运会比赛期间,可以在任何角落看到健力宝的踪影,健力宝实现了全中国老少皆知。
1988年,健力宝的销售额达到27亿。这一年,李经纬的忘年交朋友李宁,将来到他的身边。
当年的体操王子李宁,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意外失手从吊环摔下,中国失去这枚必得金牌。回国的李宁没有人迎接,只有始终欣赏李宁的李经纬,捧着一把鲜花在机场等着他。当时广西省邀请李宁担任体委副主任,多个国家聘请他担任教练,但李宁自己想创办一个体操学校。李经纬给出建议,“为什么不自己做出一个 体育 企业来?”
1990年,在李经纬的支持下,由新加坡康基实业公司与健力宝公司合资成立健力宝运动服装公司,健力宝出资1600万元,李宁任总经理,“李宁”牌运动服正式投产。
1991年,李经纬异想天开策划出一个“拉环有奖”的促销创意,只要拉环上有指定的中奖标志,可以得到5万元奖金。为了这个举措的实施,健力宝每年的投入从1991年的200万元,提升到1994年的800万元。这个活动在中国城乡获得意外的成功,甚至有的骗子制作假的健力宝拉环骗人。
1992年,中国足协与健力宝集团签订协议,正式组建中国健力宝少年足球队赴巴西学习,李铁、李金羽、李玮锋都是当年少年足球队队员。
1993年,健力宝被列为广东省第一批可上市企业名单,有下属极力劝说李经纬抓住这个机会进行股份改制。但李经纬觉得太麻烦,“我们又不缺钱,干嘛要上市”。李经纬性格的自负,以及他对股权不清的严重性认识的不足,为健力宝品牌和他自己的将来埋下了隐患。
1994年,在北京的另一家同样国企背景的联想公司,在柳传志的运作下,成功在香港上市。
同一年,李宁遇到了人生的第二位贵人,股份制改造专家刘纪鹏。这位专家为健力宝运动服装公司诊断后,提醒李宁,“公司产权不清将对今后的发展带来致命的问题”。李宁曾担心如果脱离健力宝,会不会被人看成忘恩负义。出乎意料的是,李经纬完全同意。
1994年底,健力宝运动服装公司从健力宝的母体上顺利脱身,集团投入的资金,李宁分三次用现金偿还。
李经纬对李宁,扶上马,送一程,把这个他欣赏的忘年交的朋友,送上了一条比他自己要顺畅得多的商业大道。
1994年前后,中国保健品和饮料市场进入剧烈的膨胀阶段,全国保健品企业从近百家迅速增至3000余家。在长达七八年的无底线的营销乱象中,健力宝没有采取三株、飞龙的任意夸大功效的方式。后期当全国保健品市场信用崩塌的时候,知名品牌只有两家幸存,一个是娃哈哈,一个是健力宝,可以说在险恶的市场大潮中躲过一劫。
1994年,健力宝营业额达18亿元,在饮料市场,举目四望,无人能及。但是企业的产权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三水县是一个偏远而土地贫瘠的小县城,在相当多的年份里,健力宝上交的利税一直是三水地方财政的支柱,极盛之时占到八成。李经纬是三水民众心目中的英雄,地方政府眼中的财神爷。官员对健力宝的支持也不遗余力,在企业用地及各项优惠政策上予以倾斜。在很多活动仪式上,县委书记、县长坐中间,旁边坐的就是李经纬,再下去才轮到政府其他官员。
国有体制的弊端也同样存在,地方政府为了完成就业率,明确规定健力宝的员工必须45%的比例是三水人,各种裙带关系严重。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政府开始尝试国退民进,经营者被允许以各种方式购买企业资产。1996年,TCL的李东生与惠州市签订了放权经营协议,李东生团队每年确保国有资产增值10%,政府承诺经营层可以按一定比例购买增值部分的企业股权。三水附近顺德市北滘镇的美的集团,被整体出售给创办人何享健。
李经纬这时也开始着手健力宝香港上市的筹备工作。
1996年,投资10亿元的38层健力宝大厦在广州建成,公司总部迁到了广州。销售额突破50亿,健力宝被评为第一批中国驰名商标。中国饮料协会公布行业数据,健力宝产量、总产值、销售收入和利税4项排名第一。健力宝被评为90年代中国公众心目中十大知名品牌之一。
但在三水政府看来,李经纬现在无异于叛离。据称,健力宝大厦建造没有通过三水政府批准,造价之高有转移资产的嫌疑。当总部搬到广州之后,是否意味着摇钱树要从土地上迁走,三水对李经纬开始产生怀疑。
1996年,李宁将服装公司迁到北京,更名为李宁运动服装公司,彻底告别健力宝。
这一年,李宁运动服装公司成为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国代表团赞助商。
1997年,健力宝销售额54亿元,健力宝品牌影响力达到顶峰。健力宝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方案也行将通过,此方案中,包括了经营层的股权分配。然而,三水市(升级县级市)以李经纬团队没有香港暂居证,不得购买H股原始股票为由,拒绝批准。李经纬一怒之下,放弃上市。从此,双方矛盾公开化。
在这之后几年的时间里,李经纬始终没有放下身段,与市里缓和关系。相比柳传志、李东生、何享健等企业家,李经纬自负、独断的性格,不善于处理政府关系的弱点,造成了市里越来越不信任李经纬团队,这严重制约了他和健力宝品牌前进的脚步。
1998年开始,三水市加大对健力宝的资金掌控,公司开发新产品必须通过市里审批,然后划拨经费。每一个新的合作项目,都要审批,目的是防止转移资产。
1999年,市里大换届,一些与李经纬有交情的老领导退休,健力宝处境更为艰难。
同一年,健力宝提出公司内部员工持股方案,由管理层自筹资金买下三水市所持有股份,合计45亿元,在3年内分期付清。市里断然拒绝,理由是“风险大,有用健力宝资金买健力宝之嫌”。
深圳一家咨询公司之后又提出一套新方案,李经纬团队持股75%,市里再给李经纬个人5%股权奖励,这个方案也被否决,理由依然是“担心经营层的钱来历不明”。
来自市场的挑战已经接踵而至。娃哈哈、乐百氏、农夫山泉在饮料市场内狂飙突进,老霸主健力宝开始显露颓势。
1998年以后,健力宝销售额逐年降低,到2001年降到31亿元,上交利税从以往的1亿元降到2000万元。
随着健力宝营收下滑,整个三水都陷入了困境,“公务员的工资都欠发,日子非常难过”。尽快将健力宝出手,已经是明摆着的现实。
2001年7月,市里召开健力宝转制工作联席会议,90%的人主张卖掉健力宝,但是不能卖给李经纬团队。
一次晚宴上,李经纬被通知出席,市长告诉他,健力宝将以38亿的价格卖给新加坡一家食品公司。在那份协议里,健力宝品牌价值的评估价是零,此后的所有协议、直至出售,其品牌估值都是零。
这对养育这个品牌的李经纬是无法接受的。他不明白为什么市里宁愿将健力宝“贱价”卖给素不相识的外国人,也不愿意卖给为之奋斗了一辈子、并且出价更高的他们。
他一方面带领公司全面抵制来审核查账的新加坡人,拒不交出商业资料;另一方面,国内媒体也被招揽而至,“健力宝被贱卖他国”的新闻一时间铺天盖地。舆论的重压下,这次交易就此告吹。
三水市开始想方设法寻找国内买家。李经纬找到当时最有可能的买家娃哈哈的宗庆后,劝说其高抬贵手。
2002年1月9日,李经纬以质询的口吻质问市长:“为什么不能让我们买回来”,市长随即表态:“要买可以,给你们一个星期的时间”。双方商定,李经纬出资45亿,买走政府的全部股份。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年仅28岁的张海此时登场,李经纬和健力宝的命运就此改变。
张海14岁被报道为特异功能神童,16岁成为气功大师,25岁成为上市公司中国高科董事长,号称中国最年轻的上市公司董事长。
张海承诺给三水市338亿,购买健力宝75%股份,由他控制的方正 科技 旗下的国有企业浙江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出面,这样的收购方是市里最愿意接受的。
2002年1月14日,还在筹措资金的李经纬接到通知,健力宝已被浙江国投收购。
2002年1月15日,三水市举办了一场仓促的签约仪式,仪式上,李经纬默默地坐在会场一角。全国多家媒体报道,“他全程含泪仰天,不发一语”,这张照片被迅速刊登在了国内所有 财经 媒体和新闻网站上,观者无不为之动容。
签约仪式后的第9天,李经纬突发脑溢血,手术后再也没能摆脱病床和轮椅。李经纬住院期间,李宁常去探望,还担负起其住院后所有的医药费和住院费。
2002年10月,病榻上的李经纬接到通知,因涉嫌贪污犯罪被罢免全国人大代表资格。检察院立案,李经纬被双规,原4位副总,3人相继被批捕,1人出逃国外。
健力宝品牌离开了最牵挂它的人,开始了被嫌弃、被搁置、被不断交易的蹉跎岁月,从此再没有享受过以往那受到万般呵护的时光。
张海接手健力宝以后,嫌弃健力宝品牌太“老土”,造出一个自认为 时尚 又新锐的“第五季”。以3100万元拿下了中央电视台世界杯广告标王,同时入主深圳足球俱乐部。张海后的健力宝在投资方面支出高达20亿元,仅银行借贷就高达10亿元以上。在多元化投资的同时,张海还控制成立了大量与健力宝有业务往来的周边公司,通过转移支付等方式将大量投资款项在这些公司之间的转移中“化公为私”。
2004年,健力宝董事会在张海缺席的情况下,免去了他的职务,改由祝维沙担任集团总裁。
2004年10月,台湾统一集团出价1亿美元收购健力宝,因经销商反对未果。
2004年11月,小护士化妆品创始人李志达计划接手,三水以小股东身份强力干涉,转让流产,健力宝暂时停产。
2004年12月,三水市出面主导公司工作,健力宝恢复生产。
2004年6月28日,李宁公司在香港主板上市。
2005年,健力宝分成集团公司和贸易公司两个实体,健力宝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统一集团租用健力宝品牌。
2007年,统一集团正式取得健力宝贸易公司999%股权,拥有健力宝的经营权。
同一年,佛山市中级法院以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两项罪名,判处张海有期徒刑十五年。
2009年,佛山市中级法院作出判决,原李经纬管理团队的3名副总裁分别被判14年和18年有期徒刑。
2011年8月,佛山市中级法院在广州一家医院公开审理了李经纬贪污一案。此时,李经纬72岁,中风瘫痪在床。最终,李经纬因伙同他人利用职务之便,以购买人寿保险的形式,侵吞国有财产33188万元,以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15万元。
2013年4月22日,李经纬因病逝世,终年74岁。
包括李宁、李铁等在内的数百亲友及健力宝现任董事长和健力宝老员工参加了追悼会,国家 体育 总局领导、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政府部门的不少官员均以个人名义送上了花圈。
2016年,统一集团将健力宝贸易公司100%股权出售给健力宝集团,交易金额为95亿元人民币。为健力宝集团完成此次收购提供资金的,是中信资产管理旗下的北京淳信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统一集团宣称从健力宝品牌出手获得了25倍的投资回报。
时隔11年,健力宝品牌的经营权终于又重新回归健力宝集团。
品牌从无到有,创始人自然是最疼爱它,甚至胜过自己的生命。但是作为创始人要考虑一点,一个人的智慧和生命总是有限的,为品牌培育一个基业长青的生长土壤,也许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为民族品牌赋予生命和活力的创始人, 历史 不会忘记!
一切皆由人所引起。
一个企业的核心是"人"
政府有错,其企业领导层本身也有错。企业是最无辜的,基层的员工是最无辜的,他们没得到什么利益,却要承受结果!
最大得益的是那些贪了财却没有受到法律制裁的人,还有那些目前慕名而来所谓管理者,个个都是慕健力宝的财。
他们当中的很多人甚至接到了来自世界各地不少大牌足球俱乐部的邀请。
“这就是中国健力宝”,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1984年,健力宝诞生时便被认定为新型运动饮料。这也是中国人自己的第一罐易拉罐饮料,更是首款由国人自主研制成功的含碱性电解质运动饮料。
同年,它被国家体委选定为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中国 体育 代表团首选饮料,并伴随 体育 健儿出征,随后连续四届奥运会担任此重任。
从中国 体育 事业,到中国足球事业,健力宝的爱国情怀从未随着岁月的流转而淡去。
“健力宝青年队”,这支当时以2000年奥运会和2002以及2006年世界杯为目标组建培养的年轻队伍,带给国人的是激情与振奋,以及人们对国足冲击世界杯的希望。
时至今日,他们或担任教练员,或依然延续着自己的风格战斗在足球领域的前线,成为中国足球领域的“中流砥柱”。但无论何时,不管何地,这批人最爱的还是那一声“健力宝小将”的称呼。
在巴西训练的日子是他们一生的财富,也是当年健力宝送给他们最好的人生礼物。
111支队伍、1665个小球员参赛,总场次319场……最终,10个城市分区赛脱颖而出的20支队伍与其他由中国足协认证的12支U12赛事优胜球队,齐聚佛山三水——中国健力宝的发源地,展开了为期4天的“征战”。112场比赛对决,400多名小球员在绿茵场上拼搏着,为了自己的梦想,也撑起国足未来的希望。
8月19日,2019“健力宝杯”U12少年足球锦标赛在佛山三水圆满落幕。经过3天的激烈角逐,沈阳城市A队获得本届大赛的全国总冠军,夺得了10万元训练基金。
此外,大赛通过足球技术数据测试与专家团队评选,共选拔出8名具有发展潜力的小球员,组成本届“健力宝杯”最佳阵容。
闭幕式现场,健力宝集团和广东省足协领导分别为此次大赛的冠、亚、季军颁奖。
此外,本届大赛的“最佳射手”、“最佳守门员”、“最佳阵容”以及“最佳裁判员”也陆续评出。
小球员张晓波凭借大赛期间的16粒进球获得了“最佳射手”的称号。
对于从小就在足球环境中长大的隋东亮来说,入选健力宝青年队可能是一生的重要转折,5年的巴西训练让当年的15岁少年脱胎换骨。回国后的第一战,踢左前卫的隋东亮成绩最为突出,对阵美国国家队,他首发。国家队征战登喜路杯,他在对马来西亚的比赛中打进一球。随后的世界杯外围赛小组阶段,隋东亮都作为主力先发登场。
足球圈内的人提起这个左前卫最频繁的评价是——“意识好”、“踢球合理”。沉稳,临危不乱,进攻组织得条理清晰,这让他成为当年“健力宝小将”中最为出彩的球员。 正如隋东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足球这条路他愿意走到底。
如今,一批批的“健力宝小将”也愿意在足球这条路上走到底,而且他们当中也不乏当今球坛明星的后代。
对于他们来说,足球是快乐之源。和很多同龄人一样,很多小球员也要面临升学的压力,每天也有很多文化课业要完成。所以,他们只能利用休息时间练球。
而很多球队地处偏远或是贫困地区,来自云南开远市业余少体校的球队,来自内蒙古包头的少年足球俱乐部、还有来自海南琼中U12少年队等。这些小球员生活条件比较艰苦,踢球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但这丝毫影响不到孩子们训练的热情。
就像他们教练说的那样,“这群小孩子是真的热爱足球,他们的生活较为贫苦,时间也不够充裕。但就是靠着这份对足球的热爱,他们也挺到了最后的赛场。我为他们感到自豪!”
这是健力宝集团副总裁王燕明对“健力宝杯”的诠释,也是健力宝人对圆梦足球的坚持。
随着2019“健力宝杯”U12少年足球锦标赛落下帷幕,至今,“健力宝杯”已连续举办两届赛事,为3000多名孩子提供了锻炼成长的平台。
需知——
未来,健力宝仍会铭记使命,在中国足球队员的培养上不吝资源,倾心打造,不断为中国足球输送“新鲜血液”。也希望这些可以“雄于地球”的足球少年们能撑起国足冲击世界杯的希望。
健力宝处于生命周期的衰退期。
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崛起的本土饮料巨头,无疑是李经纬在1984年创立的健力宝。曾经力压可乐巨头的健力宝,被称为“东方神水”,不仅一度畅销大江南北,还打开了功能饮料这个巨大的宝矿。只可惜健力宝的“神话”随着创始人李经纬的离去,戛然而止。“特异功能”发家的张海接手健力宝几乎将它送进万劫不复的深渊。
健力宝之后,碳酸饮料不再是中国品牌的天下。后来中国碳酸饮料飞速发展的红利,几乎被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两家尽享。
扩展资料:
识别行业生命周期所处阶段的主要指标有:市场增长率、需求增长率、产品品种、竞争者数量、进入壁垒及退出壁垒、技术变革、用户购买行为等。下面分别介绍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征。
1、幼稚期
这一时期的产品设计尚未成熟,行业利润率较低,市场增长率较高,需求增长较快,技术变动较大,行业中的用户主要致力于开辟新用户、占领市场,但此时技术上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产品、市场、服务等策略上有很大的余地,对行业特点、行业竞争状况、用户特点等方面的信息掌握不多,企业进入壁垒较低。
2、成长期
这一时期的市场增长率很高,需求高速增长,技术渐趋定型,行业特点、行业竞争状况及用户特点已比较明朗,企业进入壁垒提高,产品品种及竞争者数量增多。
3、成熟期
这一时期的市场增长率不高,需求增长率不高,技术上已经成熟,行业特点、行业竞争状况及用户特点非常清楚和稳定,买方市场形成,行业盈利能力下降,新产品和产品的新用途开发更为困难,行业进入壁垒很高。
4、衰退期
这一时期的行业生产能力会出现过剩现象,技术被模仿后出现的替代产品充斥市场,市场增长率严重下降,需求下降,产品品种及竞争者数目减少。
-行业生命周期理论
1、健力宝
1984年,健力宝在洛杉矶奥运会后一炮而红,被很多媒体誉为“中国魔水”。它是中国第一个增加碱性电解质的饮料,健力宝率先为国人引入运动饮料的观念,一时间成为了中国的骄傲,97年以后渐渐的淡出人们的视野,或许是运营模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吧。如今健力宝又出现在市面上,不知道大家还在喝吗?
2、小香槟
小香槟是一种装在绿色瓶子里的饮料,有点像啤酒,喝起来甜甜的,带泡泡,每次逢年过节的时候家里大人才让小孩子喝一点,只要有谁喝了小香槟,肯定会在朋友面前炫耀一阵子。后来突然就消失了,听说因为贸易保护,小香槟的名字不能用了,如今市面上又开始销售起来,好像还挺火,聚会要喝、烧烤要喝、吃面要喝一瓶,不知道还是原来的味道吗?
3、非常可乐
非常可乐刚刚推出的时候,定位就是“中国人自己的可乐”,非常可乐凭着这样的口号在短期内,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基本上一喝饮料就想到了它,后来因为某可乐为了重新夺回市场占有额,买断了非常可乐市场和销售渠道,随后在董事会一票否决关于研发生产的所有提议,一个民族品牌就这样消失了,在非常可乐最火的时候。
4、北冰洋
小时候的夏天,小卖部门口常常摆放着一筐冰块,北冰洋就插在冰槽里,岽的时候老板从冰里抽一瓶出来,开开盖插一根吸管,还没喝就感觉到透心凉了,相信当时没有比北冰洋更火的饮料了。94年与百事可乐合资,北冰洋慷慨地实行了捆绑销售,一瓶北冰洋搭配一瓶百事可乐,百事可乐逐渐被人接受,而北冰洋后来的销售业绩连连下滑,再后来也就在市面上逐渐消失,就这样北冰洋拱手让出了中国汽水市场。现如今北冰洋又回来了,还是原来的味道,希望它可以东山再起。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