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精锐教育提醒你: 父亲的画面
精锐教育提醒你:
父亲的画面
刘墉
①人生的旅途上,父亲只陪我度过最初的九年,但在我幼小的记忆中,却留下非常深刻的画面,清晰到即使在三十二年后的今天,父亲的音容仍仿佛在眼前。
②最早最早,甚至可能是两三岁的记忆中,父亲是我的溜滑梯,每天下班才进门,就伸直双腿,让我一遍又一遍地爬上膝头,再顺着他的腿溜到地下。母亲常怨父亲宠坏了我,没有一条西装裤不被磨得起毛。
③父亲的怀抱也是可爱的游乐场,尤其是寒冷的冬天,他常把我藏在他皮袄宽大的两襟之间,那里面有着银白的长毛,很软,也很温暖。
④父亲宠我,甚至有些溺爱。他总专程到衡阳路为我买纯丝的汗衫,说这样才不致伤到我幼嫩的肌肤。在我四五岁的时候,突然不再生产这种丝质的内衣。当父亲看着我初次穿上棉质的汗衫时,流露出一种心疼的目光,直问我扎不扎。当时我明明觉得非常舒服,却因为他的眼神,故意装作有些不对劲的样子。
⑤傍晚时,父亲更常把我抱上脚踏车前面架着的小藤椅,载我穿过黄昏的暮色和竹林,到萤桥附近的河边钓鱼。我们把电石灯挂在开满姜花的水滨,隔些时在附近用网一捞,就能捕得不少小虾,再用这些小虾当饵。
⑥我最爱看那月光下鱼儿挣扎出水的画面,闪闪如同白银打成的鱼儿,扭转着、拍打着,激起一片水花,仿佛银梭般飞射。
⑦当然父亲也是我枕边故事的述说者,只是我从来不曾听过完整的故事。一方面因为我总是很快地入梦,一方面由于他的故事都是从随手看过的武侠小说里摘出的片段。也正因此,在我的童年记忆中,“踏雪无痕”和“浪里白条”,比白雪公主的印象更深刻。
⑧真正的白雪公主,是从父亲买的《儿童乐园》里读到的,那时候还不易买到这种香港出版的图画书,但父亲总会千方百计地弄到。尤其是当我获得小学一年级演讲比赛冠军时,他高兴地从国外买回一大箱立体书,每面翻开都有许多小人和小动物站起来。我始终记得其中的画面,甚至那涂色的方法,也影响了我学生时期的绘画作品。
⑨父亲不擅画,但是很会写字,他常说些“指实掌虚”、“眼观鼻,鼻观心”之类的话,还买了成沓的描红簿子,把着我的小手,一笔一笔地描。直到他逝世之后,有好长一段时间,每当我练毛笔字,都觉得父亲的身影,站在我的身后……
⑩父亲爱票戏,常拿着胡琴,坐在廊下自拉自唱。他最先教我一段《苏三起解》,后来被母亲说:“什么男不男、女不女的,怎么教孩子尖声尖气学苏三?”于是改教了大花脸,那词我还记得清楚:“老虽老,孤的须发飘,上阵全凭马和刀……”
11父亲有我时已经四十多岁,但是一直到他五十一岁过世,头上连一根白发都没有。他的照片至今仍挂在母亲的床头。八十二岁的老母,常仰着脸,盯着他的照片说:“怎么愈看愈不对劲儿!那么年轻,不像丈夫,倒像儿子了!”然后她便总是转过身来对我说:“要不是你爸爸早死,只怕你也成不了气候,不知被宠成了什么样子!”
12是的,在我的记忆中,不曾听过父亲的半句斥责,也从未见过他不悦的表情。尤其记得有一次蚊子叮他,父亲明明发现了,却一直等到蚊子吸足了血,才打。
13母亲说:“看到了还不打?哪儿有这样的人?”
14“等它吸饱了,飞不动了,才打得到。”父亲笑着说,“打到了,它才不会再去叮我儿子!”
15三十二年了,直到今天,每当我被蚊子叮到,总会想到我那慈祥的父亲,听到“啪”的一声,也清晰地看见他手臂有被打死的蚊子和殷红的血迹……
一个三岁小女孩做给爸爸的三明治会是什么样的呢?在制作三明治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儿呢?爸爸喜欢这个三明治吗?看到这个故事的名字和封面,我们已经迫不及待想往下看了。
“这可不是普通的三明治哦!”一个身穿**裙子、扎马尾的的小女孩站在三明治上很自豪地说。随之而来的是小女孩越来越急促和频繁的“爸爸、爸爸、爸爸爸爸……”的呼唤声,把慵懒地坐在电视机前看球赛的爸爸拉到我们的视野中。爸爸不紧不慢地回应了一声:“嗯?”“爸爸,想不想吃三明治?里面全是你喜欢的东西。”小女孩天真烂漫,努力想让爸爸转移注意力多关注到她,然而爸爸却仍然漫不经心地以一句“嗯,好呀!”来回应,形成鲜明对比。现实中,有多少人觉得此情此景何其熟悉呢?小女孩开始琢磨:“爸爸究竟喜欢什么呢?”面包、黄油、奶酪、西红柿、饼干、拖鞋……小女孩努力摸索着想给爸爸做出完美的三明治,那么,最后她有没有找到爸爸最喜欢的东西呢?童言趣语贯穿整个故事,结局却非常令人意外。这样一本风趣动人、展现浓浓亲子关系的绘本收获了无数小朋友的喜爱。
本书作者是来自英国的皮普·琼斯(Pip Jones),她是知名童书创作者、专栏作家,在《爸爸的三明治》之前,作品有Squishy McFluff系列,获得众多媒体及奖项肯定,如2012年首次设立的绿房子风趣奖(Greenhouse Funny Prize,由绿房子文学代理机构创设)。本书绘者是极具天赋的新锐插画家劳拉·休斯。本书荣获2016年凯特·格林纳威大奖提名,2016年德国国际青少年图书馆“白乌鸦奖”,2015年英国塞恩斯伯里童书奖。她们二人合作的第二部图画书The Chocolate Monster于2017年3月出版。
6月21日适逢父亲节,选择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为小区孩子们讲读这样一本有趣有料的绘本,一方面是希望爸爸们能抽出宝贵的周末休息时间亲自带孩子听故事,感受孩子带来的温情满满,共度欢乐亲子时光;另一方面是借由这个故事,希望爸爸们能反思亲子陪伴的质量,更高效陪伴孩子成长。
1、 活动背景
时间:2020年6月21日18:15-18:45
地点:小区花园(户外)
参与人数:8人,年龄多为2-6岁,其中1人8岁,有2位小朋友有爸爸陪同
2、 暖场和导入
故事开场先以“小朋友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的提问导入,我本以为孩子们会异口同声回答:“父亲节”,然而却没有一个这样的声音。我惊讶于寻常百姓家的生活,柴米油盐酱醋茶等忙碌的琐碎生活之间已经没有所谓的仪式感了,也替孩子们觉得惋惜。我给孩子们讲述了父亲节的由来,希望他们能记住这个特别的日子。
我进一步追问:“宝贝们知道爸爸最喜欢什么吗?”孩子们纷纷举手抢着回答:有踢球,有电视,答案最多的是手机……意料之中,却仍觉得失落。
我努力从失落的一角平复情绪,跟孩子们分享这本讲述子女对父母浓浓的爱意的绘本《爸爸的三明治》。
3、绘本讲读
面对痴迷于电视的爸爸,小女孩依旧执着地想做一个特别的三明治,里面放爸爸喜欢的所有东西。接下来我们就跟随小女孩细数那些爸爸喜欢的特别的东西吧。
爸爸喜欢的东西很多很多,小女孩都放在心上,有面包奶酪和摘掉绿蒂的西红柿,有蘸过茶水的饼干、爸爸穿过的很旧的拖鞋以及皱巴巴的报纸(小女孩特意铺平整),还有爸爸迷恋的手机、自行车的头盔、妈妈的泡泡浴、班卓琴、工具腰带和帆布躺椅等,看到这里真的让人捧腹大笑,三明治怎么能放这些物品呢?太不可思议了吧!
讲读过程中特意采用夸张的语气,引导孩子们观察。讲到手机的时候,其中一个孩子调皮地指着后面的爸爸说,我爸爸就在后面玩手机呢~讲到泡泡浴的时候一个小女孩搞怪地指着后面的爸爸说:“那个就是我爸爸,他也喜欢泡泡浴”,后面的老爸羞得满脸通红。
接下来的脑洞更大了,视线转移到小女孩的东西上面,爸爸也喜欢她的东西,所以也要把这些东西放进三明治里,有拼图、小女孩的画作、游泳池、立体书等,原来小女孩的世界里更多的是爸爸陪她一起玩的回忆,他的爱就像一抹浓浓的蜂蜜,都融在了这个巨大的三明治里。
最出乎意料的是故事的结尾,三明治里还有一个最重要、也是爸爸最爱的神秘角色没有放进去,那就是——我!故事讲到此处,孩子们已经沸腾了,忍不住欢呼鼓掌。坐在三明治顶端的小女孩骄傲地告诉爸爸:“你的三明治做好啦!”透过纸张我们都能看到温馨甜蜜、幸福满溢的老父亲脸。
我相信这个故事给予在场的爸爸们的震撼和启发不亚于一场成人课堂,这也是在小区宝爸宝妈群里发布邀请的时候,特别交代爸爸们亲自带孩子来参加故事会的初衷。忙忙碌碌的生活中,别忘了对孩子最好的爱是陪伴,别忽视了孩子们渴望的眼神,努力做孩子们最好的“玩具”。
4、 拓展延伸
以手工活动“最棒爸爸奖状”作为延伸活动,鼓励孩子们大声说出爱,给爸爸赋能。
事先准备好白色和红色的硬卡纸,以红色卡纸为背景衬托节日喜庆,白色卡纸粘贴在红色背景上面,是孩子们发挥的空间。我事先画好了奖状的轮廓,写上了奖项的名称“最棒爸爸”。同时准备好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剪纸,让孩子们挑选并粘贴在白色卡纸上作为点缀,完成创意作品。
8岁的大男孩果然脑洞够大,他在奖状上呈现出了爸爸的头像;两岁的小宝贝也小心翼翼、认认真真地完成了作品;4岁的小女孩专注力特别好,堪称全场最出色的作品。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首诗,一首写给爸爸妈妈的赞诗。
最后让孩子们把作品带回家送给爸爸,并大声告白爸爸:父亲节快乐!
5、 实践总结
(1) 时间安排欠合理,选在父亲节当天18点开始。一方面节日当天很多孩子跟父母出去玩了,活动参与人数不尽如人意;另一方面手工时间略长,孩子们赶着回家吃晚饭,仓促收尾。
(2)来参加故事会的宝爸人数有限,没有让故事会的效果最大化。虽然特意在群里强调爸爸们亲自带娃来听故事,实际只来了两位宝爸,且他们全程坐在后面远远的位置玩手机,我疏忽了让他们陪孩子共坐,共同听故事,一起参与互动。在此,绘本对于成人的治愈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后续要提醒自己。
说起绘本,很多妈妈都不陌生。那啥,不就“小人书”吗?这么理解简单粗暴,但确实直击本质。
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以图画为主,附有少量的文字。
孩子尤其喜欢读绘本,故俗称“小人书”。
但是,三妹要在此纠正大家一个误区,可不是有图画的书就叫绘本啊!
带图画的儿童读物 绘本
在市面上我们经常见到一些儿童读物,有很多图画,画面也十分有趣,但文字偏多。
仔细一读你就知道,这些图画都只是文字的补充。阅读的时候,重点还是在文字上,看图也是为了理解文字。
虽然有图有文,但读起来总觉得有一种“距离感”。
相比之下,绘本的文字解释很少,甚至完全没有文字, 内容全靠图画来阐述 。
视角、细节、情节、节奏……全靠图画展现,一张张图画看过去,就像是在看一帧帧定格的动画片。
阅读时需要看图并加入自己的想象,才能让这动画在脑中“活过来”。
这也是绘本成为“儿童最佳读物”的原因所在,吸引孩子注意,同时又引发孩子无限联想。
每一部优秀的绘本作品,都需要作者用图画展现出 宽广的视野 ,又要 精雕细琢细节 , 起承转合的情节 更是必不可少。
孩子阅读时,是一种沉浸式接触,也正因为这样,绘本才能成为孩子认识世界、与之互动的利器。
三妹对绘本的分类
关于绘本的分类,有很多种标准,三妹按照家长挑选的习惯,从 语言、内容功能、材质工艺 三个方面来划分绘本。
语言
先说语言。这个很好理解,就是外文和中文。
家长们挑选绘本时,首先看到的就是文字。
而相对于国内来说,国外的绘本行业发展较早,已经有了很多优秀的,知名度高的作品,挑选时可以首先考虑。
这些优秀绘本,已经成为全球知名IP,绘图质量精美,故事情节优秀,久经市场考验。
国内孩子阅读,还能启蒙孩子语言能力,非常值得选择。
不过国外原版绘本虽然原汁原味,但对家长的要求比较高,而且相对来说价格较高,国内很多家庭都不太合适。
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 中文绘本是最佳选择 。易于理解、价格合适、种类丰富、买起来也方便。
随着国内绘本行业的发展,本土优秀的绘本作品层出不穷,还带有浓郁的中国特色,更适合国内孩子阅读。
如果想看国外的绘本,又不喜欢外文,那原版引进翻译版就再合适不过了。
目前也有很多出版社引进国外优秀的绘本作品,翻译成中文后面向国内发行。
既保留了外国艺术家精美的绘图,又有便于国内读者理解的中文注释,可以说两全其美。
三妹推荐一套非常经典的绘本: 《我爸爸》《我妈妈》
市面上可以买到英文原版,中文再版,纸板书,硬壳精装,平装版……各种版本随便挑!
经典绘本就是可以这么为所欲为!
功能分类
当妈妈们面对琳琅满目的绘本,最常见的挑选方式是这绘本讲了个啥?
这也是大部分读者默认的绘本分类方式——内容和功能
用这个标准分类,绘本可以分为很多类别。如 感官发育类、认知启蒙类、益智 游戏 类、科普教育类、情绪引导类、行为习惯类、生活常识类……
下面拿一些知名的绘本系列举例,大家可以更清楚一些。
感官发育类: 《黑白卡》《彩色卡》《小鸡球球触摸书》《小兔比利》系列触摸书
认知启蒙类: 《艾瑞卡尔启蒙纸板书》《幼儿认知小百科》《五花八门的交通工具》
情绪引导类: 《我的情绪小怪兽》《毛毛兔我的情绪管理图画书》
性格养成类: 《奇先生妙**》《皮特猫》
行为习惯类: 《噼里啪啦》《0-3岁行为习惯教养绘本》
游戏 启智 类: 《逻辑狗》《我的第一套启蒙认知贴纸书》
暖心故事类: 《铃木绘本 爱与成长》《暖房子经典绘本》
知识科普类: 《亲亲科学图书馆》《生命的故事》《DK博物大百科》
当然,以上每个大类别还可以细分。如感官发育类,还可以继续细分为促进视觉发育的黑白卡、彩色卡,促进触觉发育的触摸书,促进听觉发育的音乐书等。
挑选的时候大家根据自己的需求考虑就可以了。
材质工艺
当家长们挑选绘本时,还有一种可能的挑选方式,就是看绘本的材质功能。
可能一开始并不会被内容吸引,但一定会被特殊的材质工艺吸引。
比如有的绘本是超级精致的精装版,肯定会让家长眼前一亮,有的是新奇好玩的异型书,也会让家长流连摩挲。
按照这个标准划分,绘本可分为 纸板绘本、精装硬壳绘本、胶装绘本、平装绘本 等。
其中纸板书又可以有多种形式,如 翻翻书、洞洞书、异型书、机关书、立体书 。
立体书虽然多见于纸板书类,但是个别的精装平装绘本也有立体书的形式。
下面三妹就详细为大家解答一下:
纸板绘本 ,就是全书都是那种硬纸板的绘本,比较厚,比较硬。可以有多种形式,包括翻翻书、洞洞书、异型书、机关书、立体书等。
所谓 翻翻书 ,就是书页中带有可以翻开的折页,一般用于隐藏信息,让孩子在读的时候有 探索 的感觉。
折页上有文字说明,翻开又有文字说明,增加信息量,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
翻翻书《偷偷看里面》有折页可以翻开,隐藏更多信息
洞洞书, 顾名思义,就是书页上有洞,可以和上下页联系在一起,同样营造了新奇好玩的 探索 氛围。
洞洞书《猜猜我是谁》,镂空设计,别有一番情趣
异型书, 突破了书籍原本方方正正的形象,将书页做成了与内容相关的样子。
如将书页做成交通工具的样子,或者做成英文字母的样子。
异型书将内容以可感知的形象呈现给孩子,便于孩子理解,也更有趣。
异型书《小鼠波波》和《ABC》,一眼就能看出异型
立体书, 立体展现出内容的绘本,通过精巧的设计,在打开绘本的时候可以将内容立体展示,非常直观,还特别好玩。
立体书《神奇的生命》,真实有趣的立体效果
机关书, 这类绘本已经不局限于书了,更偏向于玩具。书页中加入各种精巧机关,如可以转动的轴承,可以拖拽的按钮等。比起读,孩子更喜欢玩机关书。
机关书《小熊很忙》,都可以当玩具了
发声书, 最近比较火。书中配备小电池和小喇叭,触摸图案相应部分可以发出声音,非常好玩。还能刺激孩子听觉,促进听觉发育。
发声书《听,什么声音》小羊身上有触控按钮可以发声
以上是纸板书的一些类别,但并不局限于此,新的设计还在不断开发中。
但总的来说,纸板书更适合低龄的孩子,纸张厚实撕不破,各种造型乐趣多,太适合给小孩子读了。
其它的绘本就更偏于我们常见的“书”,在装帧方式上有所不同。
精装硬壳绘本 的特点就是它的大硬皮,看起来厚实、奢华,也更容易保存。缺点嘛,有点儿重,不好拿,适合大孩子看。
《100层》系列,《大卫不可以》系列,都是“硬皮书”
胶装绘本 最常见,书页以胶粘起来,不容易掉,可以装帧很多页,信息量大。
大部分绘本都是这种形式,书页不太耐撕,更适合大孩子阅读。
《不一样的卡梅拉》,经典胶装绘本
平装绘本 更简单,纸薄,页数少,绘本中间常用订书钉装订。书籍本身更小,更轻薄,更不耐撕,给小孩子读要小心。
不过很多优秀的平装绘本也适合低龄幼儿阅读,家长们可以尝试。
《小熊宝宝》,经典平装绘本,能看到简单的装帧
总结一下,现在的绘本,形式多样、玩法丰富,已经逐渐脱离“书”的概念,朝着综合教育“玩具”的方向发展了。
家长们可以根据孩子年龄段和需求来挑选。对于低龄孩子,纸板书更适合。好保存、小巧,最重要的是,不容易撕坏。
等到孩子大点儿,知道保护绘本了,就可以考虑其它的绘本形式,平装、胶装、硬壳,看自己的选择了。
关于绘本选择的碎碎念
三妹想要强调的是,将绘本分类,是便于大家理清挑选的头绪,但这不应该成为一个束缚,并不是说某个绘本就只适合某个年龄段的孩子。
三妹一直秉承这样一个观点:没有什么种类的绘本是适合固定年龄段的。
每一类书都有特点,都有侧重,各个年龄段的孩子,甚至于成人,都可以从不同的绘本中吸取到适合自己的养分。
所以,家长在挑选绘本时不要纠结,不用担心适不适合孩子,只要绘本质量没问题,内容有教育意义,就放心大胆地挑选吧,孩子自然能从绘本中学到知识。
而且,绘本只是一个工具,更重要的还是父母通过绘本与孩子的交流啊!
不同的人送不同的东西,如果送父母,可以来点实惠的。
比如在寒冬给父母送上温暖,保暖衣,棉鞋,羽绒服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不仅能有新年新气象,还能让父母感到温暖。
再比如帮助父母减轻家务活的负担,来点实用的小家电。送妈妈一台料理机,送爸爸一步剃须刀,父母没有智能手机的送他们一步智能手机,并教会他们如何用,再装个今日头条就完美了,平时看个新闻或者感兴趣的东西,平时上班不常回家的还能视频聊个天什么的。
再有补品之类的也挺好,买的时候看好生产日期,别买到快过期的。
还可以置办点年货,过节了鸡鸭鱼肉之类的都不会嫌多。
亲戚朋友的话选择也不少啊,抽烟的买两条烟,不抽烟的买点水果。如果在外地工作的就带点当地有特色的食品。腊肉香肠之类的也不错。
家中长辈的送个文玩手串之类的也挺好,星月菩提,金刚菩提,橄榄核雕等等,种类很多,时不时的拿出来把玩也会想起你的好。有便宜的也有贵的,根据自身情况买就好。(友情提示:送老丈人得买好的,免得老丈人拿出去显摆,再碰上个懂行的说这个也就值20)
喜欢喝茶的送个茶壶茶碗的,便宜贵的反正都是一片心意。
家中小朋友的可以买玩具之类的,大点的买个diy手工,动手又动脑,舍得下本的买个平板,智能手表什么的,现在大多数小朋友从小都会玩电子产品,p3p4也可以,让小朋友听听音乐,不至于整天抱着手机玩。孩子小些的就根据情况买点益智玩具什么的。零食也是不错的选择,还有坚果大礼包什么的,好吃又营养。还可以送给小朋友书之类的,现在还有不少能发音的故事书,立体书,游戏书等等。
还有有创意的礼物欢迎大家补充!
不管送什么都是一片心意,让别人明白这是你的一番心意就够了!
世界玩具立体书发展简史:
1200 年代
马修.倍力士(Matthew Paris, 1200~1259)是一位英国历史学家,艺术家,及圣本笃教会的修士,曾使用「插页」方式做出从英国到圣城,及耶路撒冷朝圣的地图。
1300 年代
雷蒙.鲁尔(Ramon Llull﹐1235~c1316),西班牙马略卡岛的神秘主义者,他一直寻求要把当时各地人类的知识作一整理,并用「转盘」(volvelles)来作为他整理知识的工具。
1450 年代
约翰斯.古登堡(Johannes Gutenberg)又名彼得.比安纽维兹(Peter Bienewitz,1495~1552)他发明了「活版印刷术」,并印出了第一本圣经。
1540 年代
毕特拉士.亚比安努士(Petrus Apianus﹐1492~1522)他为当时德国的英格尔斯塔特为查理士五世印出了「帝王天文学」,并使用转盘作为测量天体运行(太阳,行星,和它们的卫星)的工具。
1765 年代
罗伯特.雪尔(Robert Sayer)英国人,他制造了第一本真正给孩子看会活动的书,当时称这种玩具书为「小丑书」。因为是依据当时最流行的剧场戏码中的小丑人物印制的。这种书运用已经画好插画的「翻纸片」以向上),或向下翻的方式,来使画面改变时故事情节也随之变化。
1800 年代
玩具书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开始
从「纸娃娃」开始使用可活动纸张之后又被扩大运用来做成书中的配件。特别是在英国及德国,工业革命成为酝酿发展欧洲大陆休闲阶级的温床,他们有了多余的钱可花在昂贵的书本上;并且也有多余时间来读书给孩子听。在1870年,英国及韦尔斯通过小学教育法案实行小学义务教育,也因此造就出一个更有读与写能力的社会。
十九世纪时,当时全球最著名的玩具、立体书的出版公司分别:
1 厄内斯特.尼斯得公司
(公司设有英国与德国的办公室)
2 拉非尔.塔克公司
(公司设有英国与德国的办公室)
3 迪恩父子公司(英国公司)
4 麦克罗林公司(美国公司)
但这时的玩具、立体书的印制,大部分都是在当时彩色平版印刷术最好的德国印刷完成后,再送到英国及其它地区销售。
罗达.麦金多夫(Lothar Meggendorfer
,1847~1925,德国)
他发明用「铆钉」在纸片上创造出可同步、多样活动、动态的玩具书,而被喻为当时代无法人出其右的纸艺天才。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1918年
由于劳力手工与纸张的短缺,及因一次大战爆发使玩具书无法再进入德国境内印制等原因,全球立体活动书的生产量骤降,其市场大幅萎缩。第一个玩具书黄金时代终止。
1929年
路易斯.杰拉尔德(S Louis Giraud, 1879~1950, 英国)开始出版真正的立体书,「翻开书页」便能见到其中立体的图像。他在「每日快报」公司,以「布卡诺图书系列」之名出版了。一种立体书那时被称为「跳立书」的立体书。这系列玩具书的最后一版是在1949年印刷的。(一般人认为,希欧德.布朗(Theodore Brown)也是该书的发明者,他们共享这个专利)
1932年
美国芝加哥的蓝丝带出版社(Blue Ribbon Press)是第一家使用「跳立书」(Pop-Up book)这个名称的出版公司,该公司并将这个名称登记注册版权,还出版了一系列颇具文化指针意义的玩具书。都以彩色流行漫画书中的主角,如:米老鼠、闪电哥登,及迪克.崔西等已成为西方童话故事中经典的主要角色来做玩具书。
1940~1980年
意大利布鲁诺缪拿力以一系列独具设计创意的洞洞书,色纸材书如缪拿力的<机械>,<ABC 的玩具组合>,<猜猜看卡片><雾中马戏世界>等立体设计书传名于世。
1950年
弗依铁克.库巴斯塔(Vojtect Kubasta, 1914~1992)他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开始制造立体书及历表书。
从1965年
第二个立体书的黄金时代开始
华多(华利).韩特(Waldo `Wally' Hunt, 1921~)他因看到库巴斯塔(Kubasta)的玩具书作品,而创立了「图像国际公司」(Graphics International),也曾以立体书来做广告媒材。其它像班奈特.瑟夫(Bennett Cerf)的作品,「立体谜语书」,也曾被用来当作马克斯韦尔咖啡的赠品。
身为蓝灯书屋(Random Houes)出版公司编辑的瑟夫,又以立体造型书来做童书。美国的Hallmark卡片公司因曾买下了Graphic International公司做生产并出版该公司的立体玩具玩具童书系列。1975年,韩特另再创立了「互视国际公司」(Intervisual),此公司曾是全美国也是全球最大的立体书制作、装配者。
1975~1995年
隆凡德密尔(Ron van de Meer)荷兰人纸艺及设计大师,常着一身红衣及一双红鞋跑遍天下,形成其活动式注册商标。他以「宝盒」系列立体书闻名于全球立体书业界。
1990年
罗伯萨布达(Robert Sabuda)美国人是当今最年轻、最受欢迎、也是最多新作品的插画家及纸艺设计大师人物,他以纯白背景来展现其富丽堂皇色彩的主题故事为特色,像<绿野仙踪><欧兹国大法师>及<圣诞的12天>都是其立体书的杰作代表。当今之世其立体纸艺设计之造诣似乎无人能与之抗衡。罗伯特.萨布达(Robert Sabuda,1966~)他所创绘的「圣诞节的字母」,1996年由美国 Orchard图书公司出版,此玩具书曾于1998年赢得了「美国玩具书协会」所颁发的「麦金多夫奖」。
1994年
安.蒙塔娜罗(Anne Montanaro, 1942~)她为了服务玩具书的收藏家、插画艺术家、纸艺工程人员、图书馆员、及立体书设计公司等而设立了美国「玩具书协会」,协会并每季发行书讯,名为「玩具书会讯」季刊——(Movable Stationery)。她可说是玩具书的研究者,收藏者及策展人。
她也出版了两本有关玩具书的书目,均称为「立体与活动书」,此二书目是由位在美国马里兰州。兰亨市的「稻草人」(Scarecrow)出版社所出版,1993年初版,2000年曾再版过。
1 指定的图书不一定就是枯燥的。可能大部分的孩子们都觉得学校指定的图书内容一定是非常枯燥的,但这只是孩子们不全面的认知罢了。原因在于孩子们不想要被束缚在书单里,更想要自己主动探索想要看的书籍。其实老师给的书单里面,也有不少被孩子忽略的好书。
2 比书籍本身更重要的是阅读的过程。如果书名并不是孩子的菜,但是又是必读的,那么你就要学会和孩子创造一个有趣的环境让TA沉浸在书中,将书中人物和真实世界建立起特殊的情感纽带,去和孩子多讨论,多思考。
3 有时问题可能就在书籍本身。每个孩子都不可能做到喜欢每一本书,家长也是一样。作为读者,你有权利去对你所阅读的所有书籍发表你的看法和建议,你可以和你周围的朋友一起写一篇读后感,互相点评。小朋友是不是找到了阅读更多书籍的动力了呢?
4 奖励孩子,这个方法可以有。大多数的阅读项目最常用什么办法激励孩子们完成任务?加分制,奖品制,有了这些还害怕孩子们不克服重重困难达到目标吗?
5 究竟该不该给孩子们规定阅读任务?我想我们是需要的。研究表明,假期给孩子们布置阅读任务能够很好地培养孩子们的学术思维,这比什么都不做荒废一个长假好的太多了。
6 基础的可别忘记了。坚持每天15-20分钟阅读好过三天阅读500分钟。安排好时间去阅读,你会发现永远都有时间。从幼儿起就开始让孩子接触绘本,爸爸妈妈可以给宝宝读一些绘本,并让宝宝感受绘本上的物体颜色,当然要咬字清楚,慢慢读,同时还要坚持读。
宝宝再大一点,可以让宝宝看一下纸板书,立体书,同样爸爸妈妈要帮助孩子,给他们讲解绘本内容。在这个过程中,亲子环节必不可少,要有耐心,不要急躁哦。等孩子上学了,建议爸爸妈妈给孩子准备一个书架,上面摆满各种各样的书籍,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读,建议每天半小时左右,循序渐进,慢慢的孩子就会爱上阅读了。
对于小班的孩子,有哪些经典绘本?
很高兴回答题主的问题,我是一名亲子阅读推广志愿者。我是懂孩子爱自己的7姐!
绘本确实是很棒的桥梁书,帮助孩子建议阅读情趣,还能在绘本里认知自己,了解世界,我向您推荐以下一些书目,也许不成套,你也可以买成套的,我仅对推荐的绘本所能引导孩子的方向做简单介绍!
1:社交礼仪习惯类的
建立孩子守规矩、懂分享、讲礼貌、交朋友、乐于助人的好品德。
绘本:
《图书馆狮子》
《石头汤》
《彩虹色的花》
《轻声说话的薇乐》
2:生活行为习惯类的
帮助小朋友建立睡觉、吃饭、洗澡、刷牙、穿衣、如厕、讲卫生的好习惯。
绘本:
《别让鸽子睡太晚》
《不睡觉世界冠军》
《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3:谈友谊:分享、沟通、宽容类的
帮助小朋友有基本的 社会 交往认知
绘本:
《没有人喜欢我》
《我有友情要出租》
《跑得太快的斑马》
4:初识情绪方面的,能帮助幼儿认知情绪
绘本:
《我的情绪小怪兽》
《野兽国》
5:儿童情绪管理方面的,帮助孩子表达情绪
绘本:
《菲菲生气了》
《生气汤》
6:自信心方面的
绘本:
《独一无二的你》
《勇敢做自己》
7:帮助孩子建立“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 社会 ”、“人与环境”的良好关系,让孩子真真实实地活出生命力。
绘本:
《大卫,不可以》
《安的种子》
8:养 育儿 童的幸福感知力的
绘本:
《爱的表白书》
《猜猜我有多爱你》
9:静待花开:《安的种子》
10:爱和自由,帮助孩子表达爱,追求自由!
绘本:
《爱心树》
《亲爱的小鱼》
11:儿童内在的安全感
绘本:
《你掉下来我会接住你》
《阿文的小毯子》
12:看见孩子、接纳孩子
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接纳是最好的爱的表达
绘本:
《大卫不可以》
《凯,能行!》
《请不要生气》
《我不敢说,我怕被骂》
13:培养儿童合作意识认知
绘本:《小黑鱼》
14:自律性认知
绘本:《和甘伯伯去游河》
优秀的绘本有很多,确实绘本不仅仅是适合孩子看,绘本的表达简单,但意义纯真,也能唤起家长的童心,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感悟绘本的深层表达,孩子悟出的,感受到的真理,是孩子真正学到的能力,比大人给孩子讲道理要好万倍!
以前回答,希望能帮助您!我是懂孩子爱自己的7姐,让我们活好自己照亮别人!再见!
我曾经当个我们市青少年图书馆的绘本共读志愿者,
上岗前有位老师就这个问题给我们进行培训,而结合实际操作后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绘本的选择要根据小朋友的年龄,还有他这个年龄所特有的性格敏感期去选择绘本。小班的小朋友是三周岁左右,这个时期的小朋友他的特质是1,语言快速发展,喜欢重复或模仿他人的话。2,非常好动,专注时间比较短。3,理解力增强,对情节的连续性有要求,开始喜欢追问“后来呢?”4,在家人和人际关系当中追求安全感。
所以根据上诉小朋友的特质,我们应该选择的书本可以是认知类的纸板书,洞洞书,挖空书,立体书,洗澡书,简单的绘本。以激发他的兴趣为主,贴近生活,吃饭,洗澡,睡觉,多为口语化。
第二,根据小朋友的兴趣,男孩子可能喜欢恐龙类,冒险类,恐龙类我记得我的宝宝有一本科普的《恐龙到底有多小》,非常有趣。
第三,根据三岁小朋友的心理成长需求去选择,最好是情绪管理类,社交类的。
第四,书本的选择最好是正品的,纸质画面良好的,因为其实这会影响小朋友以后的审美。
在根据题主要求要系列的,建议有《大卫不可以》大卫系列,小狼系列,米菲系列,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等等。除去系列,以下是我觉得非常不错的适合三岁宝宝的书籍:猜猜我有多爱你,活一万次的猫,月亮的味道,好饿的毛毛虫等。
最后如果是给自己的小朋友选书,强烈建议办张图书馆的借书证,应有尽有而且不会因为买多占地方,还环保,如果送人就另当别论。
加斯东,问个不停的小孩 12个问题/12个答案
小海绵科学童话17本
神奇校车·桥梁书版20本
汽车 嘟嘟嘟8本
小熊宝宝绘本15本
汪汪队故事书28本
海底小纵队第一二辑 / 60个故事
你好,数学 30本
你好,我是垚瑶妈妈,从女儿8个月起,就开始注重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目前专注于0-15岁儿童阅读已经一年多了。
小班的孩子一般为3-4岁,这个阶段的孩子如果之前没有太多的阅读经历的话,对于太深奥的内容可能会有点难理解,所以 首先建议选择的书籍需要更简单明了,人物关系不复杂,绘本的画风也应该更偏颜色鲜明,这样孩子们会更容易引起注 意。例如《小蓝和小黄》
这本绘本的主角是两个孩子们都能引起注意的颜色—— 蓝色 和 ** ,而且从封面开始引导,就能让孩子对书籍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因为它们重叠的部分变成了另外一种颜色。另外,人物形象简单明了,故事内容虽然不多,但也为孩子传递了很多好的价值观,同时还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其次3-4岁的孩子正式大脑刚接近于发育成熟,开始对外界的事物开始 探索 的阶段,尤其对自我介绍 探索 也开始越来越渴望。关于我们人本身发育的科普书籍也很合适,例如《我们的身体》
这是一本立体书,购买可能有点小贵,但是只要孩子看过以后就根本放不下来,里面有很多好看和好玩的部分,基本上每个细节都有小机关,随时等待孩子去 探索 ,还有关于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情节,每个孩子都会觉得这是一本超级神奇的书,通过这本书,让孩子充分了解:
我们是如何在妈妈肚子里生长?
如何被生下来?
我们如何长大?
我们自己的身体里又会有什么?
在阅读的过程中,孩子们会对自己拥有足够的了解,获得了知识的同时,也能让孩子对自己拥有掌控感,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最后,3-4岁的孩子很好动,也不防可以选择 游戏 书,例如《小心这本书会动》
这本书的每一页都是一个小 游戏 ,而且还会备注 游戏 的方法,这一页可能是一个红红的不知道是什么图案的东西,当你再翻一页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你的手不小心放进了鳄鱼的嘴里;小朋友们喜欢的甜甜的冰淇淋,再翻一页就会变成会冰淇淋幽灵来追你;一个咒语会把妈妈变成呱呱叫的小青蛙,那如何才能破解咒语呢?答案需要到书里去找哦!这样的书可以增加亲子间的互动,也让孩子感觉阅读是件很有趣的事情,从而更加发自内心的爱上阅读,促使后期达到孩子主动阅读的目的。
总儿言之,对于孩子挑选绘本主要有以下几点:
小班的孩子大概3岁到4岁。
3岁开始,孩子进入语言爆发期,利用好绘本阅读这个方式,孩子在语言输出方面会得到很好的锻炼。
推荐的绘本有:
1《大卫不可以》系列推荐理由: 可能我们身边都有这样一个爱捣蛋的男孩大卫。妈妈不许他干什么,他偏要干什么。
2《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一推荐理由: 这是关于小鸡们一系列的探险故事,字数不多,读起来却很有意思。关于梦想,关于探险,关于叛逆……
3《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系列推荐理由: 大名鼎鼎的宫西达也的经典之作,没有孩子不喜欢他的作品。画风粗旷中又有非常多的细节。《永远,永远爱你》读完之后感动的都哭了。
4《可爱的鼠小弟》推荐理由: 画风简洁清新,故事简单,结局却出人意料,激发孩子无限的想象力。简单重复的句子让孩子很好的学习语言。
5《我爸爸》《我妈妈》系列推荐理由:这是我爸爸,他真的很棒!安东尼·布朗的经典之作。让孩子感受浓浓的家庭之爱。全天下的父母和孩子都会爱上它。
给孩子从小培养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会对以后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在认字和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爸爸妈妈们,我们一起加油吧!
推荐一些我孩子小班的时候幼儿园里的绘本故事吧:
《好饿的毛毛虫》 《小黄和小蓝》 《我爸爸》《我妈妈》 《走开,绿色大怪物》
《蹦》《哇》 《没了 没了 啪——》 《阿立会穿裤子了》 《抱抱》 《好饿的小蛇》 《点点点》 《我和你》 《妈妈的奶》《这是我爸爸和我妈妈》《这是谁?》《猜猜我的哪里长?》 《十个手指头和十个脚趾头》 《噗~噗~噗》 《手指电车》《蚂蚁和西瓜》 《好朋友》 《红·黄·蓝》 《谁藏起来了》 《10只小猴加油》
《喂 哎》
"一.有关妈妈形象的绘本
(一)《我们的妈妈在哪里》(二)《我的妈妈真麻烦》(三)《做妈妈的都是这样》(四)《妈妈的红沙发》(五)《永远爱你》(六)《我家有个坏好宝宝》(七)《莎莉,离水远一点》(八)《让我安静五分钟》(九)《猜猜我有多爱你》(十)《妈妈的奶》
二.有关爸爸形象的绘本
(一《爸爸,你爱我吗?》(二)《爸爸,你看我在做什么!》(三)《爸爸,我要月亮》(四)《我爸爸》(五)《一个不能没有礼物的日子。
三.可以引导小朋友学习面对并抒发脾气与情绪的绘本
(一)《生气的亚瑟》(二)《生气汤》(三)《啊!烦恼》(四)《菲菲生气了-非常,非常的生气》(五)《我变成一只喷火龙了》
四.可以引导小朋友学习面对并抒解害怕与恐惧的绘本
(一)《雷公糕》(二)《魔奇魔奇树》(三)《床底下的怪物》(四)《洁西卡和大野狼》(五)《讨厌黑暗的席奶奶》(六)《我好担心》
五.可以引导小朋友面对父母失和与单亲教养的绘本
(一)《好事成双》(二)《保罗的超级大计划》(三)《妈妈爸爸不住在一起了》
七.可以引导小朋友学习面对身心失能者的绘本(一)《我的妹妹听不见》(听障)(二)《叔公忘记了》(老年痴呆)(三)《好好爱阿迪》(唐氏症)(四)《威威找记忆》(失忆老人)(五)《我的姊姊不一样》
Bduck小黄鸭
14只老鼠
可爱的鼠小弟
波西和皮普
小巧克力系列
折耳兔瑞奇
小玻系列
请问宝宝有阅读习惯吗?
为什么要成套呢?
首先,如果宝宝有明确的兴趣和长期的阅读习惯,父母可以以兴趣和喜好为方向选择绘本。
其次,如果宝宝还没有养成习惯,可以广撒网,选些觉得有趣的,能引起孩子注意的绘本。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父母应该能摸索出孩子的兴趣点和规律。
再次,可以从几个方面选书,比如大的图书公司、中信出版社、理想国、启发等等;作者,李欧·李奥尼,艾瑞克·卡尔,安野光雅等等;图书品类,科普、故事、情绪等待。
可供选择的好书非常多,总结起来就是从大出版社、大作者、大品类入手。重点是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
上小班的孩子,大概是3-4岁吧,推荐一些套装,都是我和我儿子壮壮读过的,非常经典,可以参考下。
《不一样的卡梅拉》
来自 法国 绘本大师的艺术佳作,书中充满了惊险的情节和法式幽默,还有一些 搞笑 的段子,让人忍不住读下去。
主人公是一只叫 卡梅拉 的小鸡,讲的是她和家人及朋友们的故事。
小鸡们身上洋溢着豪迈的气概, 勇于冒险 并追求自己的幸福。在一次次冒险中都化险为夷,最后大获全胜并得到了非同寻常的惊喜。
这套绘本的卡通形象简约清晰,表情的刻画很细腻,文字幽默,故事简洁却富有想象。
每一本书讲一个故事,一整套书连贯性强。着重培养孩子的 勇气和毅力 ,激发孩子 探索 的欲望,适合家长与孩子共读。
《深见春夫超级想象力图画书》
这套绘本卖了几百万套,深受孩子们喜欢,号称影响了日本两代人。
作者为日本荒诞儿童文学大师深见春夫,所谓“荒诞儿童文学”,就是故事“荒诞”, 天马行空,想象力丰富, 满足孩子各式各样奇奇怪怪的想象欲。
全套15册,全是奇奇怪怪的想象力故事,每个故事几乎都经历了从现实到变身进入新环境,遇到困难,解决困难再回归现实的流程。
回归后的孩子,更勇敢,更有自信,获得了更大的成长。
图画形象奇异,故事天马行空, 完全符合孩子内心想象的精彩世界。
想象的来源是孩子周围的事物,让孩子读着读着忍不住发笑,跟着情节发展去 探索 。
《巴巴爸爸经典故事系列》
这套绘本 资历很深 ,于1970年诞生于法国,一出版就广受好评,还被改编成动画片在全球50多个国家播出,图书的销量更是超过1亿册。
绘本讲述的是巴巴爸爸一家人的故事。
巴巴爸爸是一个粉红色的,圆圆的,像棉花糖一样柔软的小人,他的家庭成员各有各的特点, 一家人相亲相爱。
他们造型奇特,色彩丰富,可以变形,充满创意,深受孩子喜爱。
孩子在读绘本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一家人相亲相爱,这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安全感,简单的故事也能 赢得孩子的心 。
巴巴爸爸尊重孩子,倡导 自然主义教育观 ,还提出前瞻性的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环保理念,滋养孩子们的心灵,让孩子得到快乐,向上的力量。
《生命的故事》
这是一整套科普绘本,与其它画出来的绘本不同,它里面的都是一张张 真实的照片写真。
由日本9位著名摄影专家联袂奉献,近距离实地跟踪拍摄,用**分镜头般的艺术形式,展示出大自然生生不息的魅力。
摄影专家通过远拍、微距拍摄等形式,用独特的视角展现了生命从出生到成熟的历程。
配合精准简练的解说文字,让孩子犹如 身临其境 一般,了解生命的故事。
这套绘本,信息量大,内容专业详实,特别适合用作孩子的 自然生命教育读本。
《神奇校车》系列
这套绘本号称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畅销、最受欢迎的经典儿童科学图画书。来自美国,画风非常美式, 脑洞也是大得出奇 。
整套书以校车作为交通工具,在不同科普场景中游览, 校车可以变换各种形态 ,颇有美国科幻的味道。
解读方式深入浅出,成年人也能陪着孩子学习一遍科普知识。
在一次次不可思议的神奇之旅中,孩子能体验到科学原理、学会操作、学会思考、 爱上科学。
整套书有不同的系列,还在不断更新中,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内容则有浅有深。
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和接受程度,可以选择不同的系列来读。
这些绘本,故事性较强,整套读更连贯,适合上小班的孩子,可以试一试。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