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粽子有什么特点,读后感怎么写?

老人 0 75

奶奶的粽子有什么特点,读后感怎么写?,第1张

奶奶粽子有什么特点,读后感怎么写?
导读:《奶奶的粽子》的读后感一般包括:对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的阐述,然后通过这篇文章了解到了什么人生的道理以及真谛,给自己带来了什么启发。《奶奶的粽子》读后感如下:家乡的粽子是文章中的主要线索。作者运用了粽子的线索,对往事的回忆在包粽子、吃粽子、送

《奶奶的粽子》的读后感一般包括:对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的阐述,然后通过这篇文章了解到了什么人生的道理以及真谛,给自己带来了什么启发。

《奶奶的粽子》读后感如下:

家乡的粽子是文章中的主要线索。

作者运用了粽子的线索,对往事的回忆在包粽子、吃粽子、送粽子这条线索中逐一展开。

同时,粽子也寄托了作者真挚浑厚的情怀;对家乡、对童年的怀念,对慈爱的母亲绵绵不尽的爱,以及对世态人生的感慨,既温馨悲悯又苍凉肃静。

扩展资料:

《奶奶的粽子》文章如下: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端午的歌谣是清晨的布谷鸟起的调,脆生,清亮,故乡从梦中醒来,惺忪中瞅见阶前的青草里,缀满露珠的清香。

奶奶细碎的步伐,踩一地晨露的湿润,粗糙的手摩挲着我茸软的头发,我想在清凉的晨风中再赖回儿床,可端午的歌谣已在奶奶的厨房里吟唱,睡意便在那芬之中忽而散去。

端午的香先是粽叶的清香,墨绿有竹叶可爱的形状和爱的形状和艾草气味的清爽,奶奶将两束叶子散乱地铺在那白瓷的盆里,再浇一壶滚烫的水,水汽升起,携裹着袅袅清香,如同沸水冲茶,将夜里蕴含着的香气点染出来,那香气就像活了一般,在奶奶手里,清香原来可以生长。

我去看了那泡了一夜的米,一粒粒透亮饱满,此时都相互倚着,慵懒得沉甸甸,像是饮了一夜的琼浆,浓睡不消残酒。奶奶的粽子简单至极,只放红枣和糯米,青翠的叶裹红白的馅,不腻不甜,原始,纯粹,却有着独特的甘醇,令我的童年深深迷恋。

高粽即“高中”,“粽”子的“粽”又与“中”状元的“中”谐音,也有包“粽”状元的寓意。高粽也是网友们为了助力高考而引出的网络用语。

“备考大军”中一直流传着一个经久不衰的说法,高考吃“高粽”,一定中中中。今年的高考恰巧邂逅了美妙的端午节,粽子成了许多高考考生考前必备的“小点心”。

粽子由糯米制成,不易消化。早餐时空腹食用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建议中晚餐可食用一些,拳头大小的粽子吃一半就够了。如果孩子在高考期间吃不下饭 ,也可适当选择食用一些蛋白粉来补充营养。

粽子的寓意和象征

1、得名

粽子中的棕和仲读音相近,古时有得中之意。古时候,书生如果准备考试,可以在端午节给他粽子,祝他顺利。如今,端午节吃粽子也可以祝同学们考试顺利,考出好成绩。

2、求子

早在晋代,粽子就已成为端午节的必备食品。粽子的读音类似于中子,在古风俗中,人们更看重这个谐音祝福,多吃粽子就意味着生子多。古代制作粽子时,除了以糯米为原料外,还加入了一些其他的食材,如薏苡仁、红豆等。

3、平安安宁

粽子的来源是为了纪念屈原。相传,屈原投身汨罗河后,人们将糯米放入糯米中,生怕河中的龙等邪物伤害屈原的身体。入竹筒,再入河引恶人注意。所以,粽子也有保平安的意思。在很多地方风俗中,人们在做粽子的时候都会选择用红绳绑起来,然后放在孩子的口袋里,就是给孩子们送护身符。

生在北方的我,从我依稀记事开始,我的奶奶每当端午时候会给我准备粽子、茶叶蛋、红肚兜。

记得小时候,在北方没有粽叶,可能是农村没有种的(因为农村做的美食,很少买材料的)奶奶用的是玉米叶,这个玉米叶还得去找,因为五月五没有种玉米的,有的也是早玉米。

然后糯米都是过年赶大集奶奶买来存下的,在掺和点大米做出来的。

现在回想起来,虽然那时候原材料不如现在,但儿时的味道永远比现在的好吃。(依稀记得跟下面这图一样)

除了粽子,这一天奶奶还会给我煮茶叶蛋,那时候鸡蛋匮乏啊,别提多想念了,茶叶就是大绿茶也就现在咱们说的花茶,放上一点茶叶再放上大盐粒(现在娃娃可能不知道大盐粒长啥样),然后煮上几个(表哥都自带鸡蛋,哈哈),家里孩子多,我姑姑也是邻村的,表哥堂哥表妹加起来8个,哈哈,别提那天多好玩了,抢着吃茶叶蛋,画面很美好。

除了吃上面,我奶奶还给我穿肚兜,小时候我很喜欢,红红的很好看,上面有个小动物(再拿个爷爷准备的小棍子,自己找个铁圈,这不就是小哪吒吗),据奶奶说这是辟邪,然后现在没有了,在我上初中后,奶奶老了,我也大了,就没有穿肚兜这事了。(看下面的图,有画面了没大家,跟我小时候传的差不多,哈哈)

后来初中后,如果放假赶上端午,妈妈就给我弄个红绳,严格来讲需要五色丝线编织在一起,戴在手腕或者脚腕上面,也是为了辟邪。

现在长大了,每到端午,只要不是特别忙,我都会回家陪父母一起吃顿饭,妈妈会提前包好粽子和煮好茶叶蛋,说一些小时候的事情,画面也很美好。

虽然现在粽子、茶叶蛋种类很多,但总是吃不到小时候的味道,写到这里时候,忽然很怀念小时候,很想念小时候跟在奶奶屁股后面抢茶叶蛋场景,想念穿上肚兜后拿着棍棒装哪吒的场景。

再到现在有了小少爷和小公主妈妈升级为奶奶后,基本都在城市带娃,每次快到端午时候,妈妈就会跟奶奶当年一样准备包粽子的材料和煮茶叶蛋,俩娃娃跟着妈妈跑来跑去,叽叽喳喳地,跟我当年场景一样,这可能是就是习俗的传承吧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包粽子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奶奶高兴地答应了我,她告诉我。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

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 我晕!感情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

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写作思路:根据题目要求,以一年级的水平看图写话,主题为“端午节吃粽子”,可以简单描述包粽子吃粽子的过程,正文:

端午节,小红和奶奶包粽子。

奶奶准备了一桶糯米,一些红枣。小红搬过板凳,坐在奶奶的身边,看奶奶包粽子。

奶奶一边包粽子,一边给小红讲着关于端午节的故事,小红听得津津有味。奶奶热了,小红就用蒲扇给奶奶扇扇风。

奶奶包了一个又一个,把一大桶糯米变成了一大堆粽子。

端午节到了,祝快快乐乐,开开心心,下面是我整理的端午节简短祝福语图 粽子节祝福,欢迎阅读!

1、裹上浓浓思念情,包上片片祝福声。

2、粽子尝尝,幸福久久万年长。

3、喝黄酒,贴五毒,年年岁岁都有福。

4、端午节就到,真诚的祝愿:端午节快乐!

5、祝甜甜的你,过个甜甜的端午!

6、龙舟驶江里,艾草挂门上。

7、愿我能把世上最好的祝福带给你,祝端午节快乐!

8、带香囊,喝雄黄,驱邪去灾体健康。

9、端午送祝福,实惠又吉祥。端午节快乐!

10、祝端午节愉快!

11、春光骀荡,国步龙腾。

12、祝:端午快乐,万事吉祥!

13、端午佳节,愿幸福常驻你家!

14、端午节将至,祝你“粽”是快乐幸福!

15、今日端午节,一盘粽子送给你,粽子包着枣,祝你健康永不老。

16、生活多色彩,乐趣其中藏。祝你端午节安康!

17、每逢佳节倍思亲,祝你端午节平安快乐!

18、端午节快乐,愿你一生都平安!

19、时乃日新,三阳开泰。

20、迎端午,闹端午,祝你快乐不胜数!

21、身体健康,端午快乐。

22、端午飘香,愿事事昌。

23、祝愿开心每一天;祝端午节快乐!

24、端午节,好心情。

25、端午快乐,幸福安康!

26、送你一叶艾草,愿你“艾”得甜蜜。端午安康!

27、朋友,端午节到了,别忘了提醒身边的人吃粽子啊!

28、端午粽飘香,愿您事事昌。

29、鲜花绽放,粽子飘香。

30、愿你跟成功一路奔跑,把平安紧紧拥抱,与幸福携手到老!

31、金玉满堂,龙凤呈祥。

32、端起幸福,如意逍遥!

33、端午节,吃粽子,团团圆圆好喜庆。

34、端午节,送你粽子一个,愿你幸福围绕,好运相随,端午快乐!

35、愿你的日子像五彩线一样五彩斑斓,事业像龙舟一样永争上游。

36、愿你端午人快乐,身体健康莫大意!

37、偶尔的繁忙,不代表遗忘。端午节的到来,愿你心情舒畅。

38、饮着雄黄酒,好运年年有。

39、叶叶层叠,好运不歇。

40、粽子味美,给你带来财气!

1本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 ,围绕这个线索,作者依次写了奶奶为包粽子做精心准备、奶奶包粽子的灵活、煮粽子的漫长、我睡醒后吃粽子和____________ (2分)

2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3阅读文章,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

(1)联系语境,揣摩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我轻轻捧起一只粽子,我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

(2)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第⑤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2分)

奶奶笑着说:“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

4奶奶的粽子无论配料还是做工都“简单至极”,为什么却会“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3分)

5在作者心里,故乡是奶奶手中一只只香甜的粽子对于青春年少的你来说,故乡又是什么呢请用一段话描述你对故乡的理解(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少于40字)(3分)

参考答案:

1奶奶的粽子(或粽子);我对奶奶的思念

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2文章开头先用歌谣点明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与结尾互相呼应;(2分)然后用环境描写渲染了故乡端午节清晨的美好景象,自然引出下文对童年的怀念,为奶奶早起包粽子做铺垫(2分)

评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3(1)一个“捧”字,细致传神地写出了“我”对奶奶的粽子的喜爱和珍惜之情

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2)朴实的语言描写,体现了奶奶的慈爱和对孙女的疼惜,表达了奶奶希望孙女过上幸福日子的美好愿望

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4因为奶奶的粽子是我儿时最美好、最温馨的回忆,一直伴随着我长大;奶奶的粽子有着独特的甘醇,那种纯粹的清香沉淀在心里,让我留恋难忘;奶奶的粽子包含着浓浓的温暖和关爱,也寄托着“我”对奶奶的思念

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5示例一:故乡是妈妈手中那碗热腾腾的手擀面,每一根都是我长长的思念,无论走到哪里,那种芳香都会让我沉醉留恋

示例二:故乡是春雨中静默沉睡的小村庄,青瓦窄巷,是一串柔美的音符,一个倾城的绮梦,一抹浅笑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