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开学季又逢教师节 “送不送礼”让家长们很纠结 乐乐就要进幼儿园了,公办园,离家近,好事儿啊,乐乐妈为什么发愁呢? 原来,幼儿园在开学之前要进行家访,通知一发出,乐乐家小区里的家长们就集体焦虑了:听说这就是考察家庭条件,如果不给家访老
开学季又逢教师节 “送不送礼”让家长们很纠结
乐乐就要进幼儿园了,公办园,离家近,好事儿啊,乐乐妈为什么发愁呢?
原来,幼儿园在开学之前要进行家访,通知一发出,乐乐家小区里的家长们就集体焦虑了:听说这就是考察家庭条件,如果不给家访老师准备礼物的话,孩子会被亏待的。那要不要准备礼物啊?送钱还是送东西?价值多少才合适啊?
家访老师终于上门了,乐乐妈递上了经过“深思熟虑”的200元手机充值卡,被老师谢绝。老师走后,乐乐妈左思右想,又把钱充进了老师的手机里。很快,老师就给乐乐妈回了电话,再次表示不能收。第二天,家访老师又来了乐乐家,给乐乐带来了些小礼物,还留下了一个信封——200元钱。乐乐妈很尴尬,是不是弄巧成拙了?
跟愤而在网上发帖的家长JOJO比,乐乐妈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根据JOJO的说法,3年时间里,总觉得幼儿园的两位老师对儿子和他们夫妻俩不冷不热,而对有些孩子和家长热情异常。一些表现木讷的孩子常会作为演出节目的领演或被选拔参加看图说话之类的比赛,而他们的儿子却常常与此无缘。直到幼儿园毕业后的一次闲聊中,才得知很多家长逢年过节都会给老师送礼,顿悟的同时,心中充满了鄙夷和无奈——儿子小学的家长们已经开始“打点”老师了。
开学在即,教师节又临近,这礼送还是不送,真是两难的问题。很多家长为了求个安心,不得不忍受反复掂量的“闹心”。那么,老师们是怎么想的?
王伟(小学班主任,应本人要求化名):
现在家长送的礼大大小小都有,媒体上不还报道过送“出境游”的吗?就我从身边了解的情况,有红包,也有手机、MP3、MP4播放器这些东西,还听说有家长把空调送到我们老师家门口的。
家长平时用来表示感谢或者拉关系的东西,对于多数老师来说,有没有其实无所谓。这种情况下,老师收礼也有无奈之处:现在有的家长一开始也不送礼,可听到孩子被老师批评之后,四下打听,就会疑心是因为没送礼;只有在老师收礼之后,孩子即使再受到批评,这些家长也释然了。
再者,咱也不能说拉关系没用吧?拿我的同事来说,他的孩子去幼儿园,他逢年过节也会去给老师送礼。拿我自己来说,有一个家长,因为自己的孩子反应速度上比同龄人要慢一些,就请我们几个任课老师吃了顿饭,希望能让老师们多关照点。后来我每次在课堂上看到这个孩子,立马就想起家长的神情和嘱咐。
赵磊(中学教师,应本人要求化名):
我认为现在送礼的家长有三类,一类是有一定的权力,送来的东西本身也不是他自己花钱,所以无所谓。另一类是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为了孩子送点东西也无所谓。但是,形成这种风气以后,就苦了那些没钱又没权的家长。他们多少能听说一点这样的事情,感觉不送的话,自己的孩子会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委屈,结果是被迫跟风送礼。
我自己也有孩子,我也给老师送过礼,所以现在家长的心情我也很理解。孩子成天在幼儿园学校里,尤其是现在的孩子,心理、社交等各方面的问题都要照顾到,我做家长的看不到,就希望老师能多了解一些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我也就是逢年过节的买点东西,也不能说起了多大作用,就是有事的时候,比如同学之间发生矛盾了,这个老师能够更好地去了解和处理,我能知道得更及时些。
李灿(幼儿园教师,应本人要求化名):
特能理解现在的家长,他们也挺无奈的,教育资源的不平衡,让他们选择太少取舍太难。万一遇上一个不好的老师,转学走吧,舍不得放弃好不容易争取到的教育资源;不转学吧,孩子在人家手里。这种进退两难的情况下,只好乖乖就范,送礼保平安。
说收礼成风对大多数老师不公平
赵磊:无论是红包还是礼品,特别贵重的是很少见的。从我的接触来看,多数的家长送礼还是出于感谢。所以作为老师来说,一般收礼的时候还是比较心安理得的。
但是你能说收礼就成风了吗?
我的同事里面,是有个别人对家长有一些暗示,让家长去做一些事,比如安排旅游之类。这是师德的问题,非常严重,但这不能代表所有的老师。
所以我觉得,目前家长对老师、对教育行业的认知也很重要。如果家长能跟老师多做些正常接触的话,应该可以判断出老师的品行。那么到了这一步,送礼还有没有必要,家长应该自己就有判断了。毕竟师德存在问题的老师还是极少数。
王伟:对于一些家长目的性较强的送礼行为,比如在分班、小升初的时候送礼,这时候老师再收就属于师德问题了。当然,老师中间也有形形色色的人,这样的事情在所难免。我认为,绝大多数老师还是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学生的。
李灿:我们园里老师的待遇可以说很微薄,有些老师连三险一金都交不全,你说这对我们老师的心态能没影响吗?但是,大部分老师怎么会因为这个亏待孩子?那还配叫老师吗?我们对所有的孩子都会一视同仁。但是园里就是有那么一两个老师,确实会对孩子分三六九等,而且有向家长索要东西的嫌疑。有的孩子因为连鲜花都没给老师送过,就一直受冷落。
我现在倒觉得,其实孩子入哪个园、进哪所学校关系并不大,最关键的就是能不能遇见好老师。
老师不会说一套做一套,家长送礼实在没必要
赵磊:收礼之后,老师从心理上对学生的态度变化是会有的。老师也是普通人,难免也会对学生发火、批评学生,结果可能会引发师生之间的摩擦。如果家长和老师事先有一定的沟通,老师就不会情绪化地处理这样的情况。但是,这样的沟通一定要送礼吗?
老师站在讲台上,讲话要立得住,就不太可能上面讲一套,下面做一套。收礼的事学生迟早会知道,你让这些孩子怎么想?再说,现在学生的维权意识也比较强,如果他们察觉老师有什么不公平或者偏向性的做法时,他们就会主动地提出来。所以不管什么状况下,老师必须公正,必须尽到教书育人的责任的。
其实,现在从对待学习、对待管理、对待学生的教育上来说,老师都不会有太大的差异。所以在这种环境下,我觉得家长也没有必要去送礼。
家长们也清楚这一点。但是,出于对孩子的关心,个别的家长还是会与老师沟通,适当地做一些表示。
总而言之,我觉得送礼没太大意义,可能是家长在心理上能够得到点安慰。但是从最终对孩子的学习和成绩上,可能没什么效果,这还是要看学生自己的学习情况的啊。
现实一点来讲,现在任何学校都知道这种现象的存在,这也是“潜规则”的一种吧。但是直到产生一定的影响,抓住具体的人和事之前,学校只能天天去提醒,无法去施加什么作用。
王伟:我要说的是,送礼毕竟不是正常的交流,而且在我看来完全没有必要。家长如果想跟我建立联系,完全可以直接跟我交流孩子的情况,通过现有的家校互动的渠道,让我多了解一点孩子,也有利于我因材施教,这也算不上是特殊照顾吧。
李灿:我觉得现在就是应该遵循“火炉原则”,老师一旦丧失师德,只要是被人反映确实,就要受到处罚,这样风气也就能正起来了。现在就是缺少这方面的制度。
[较真]
大家
都需要解脱
现在这股风气都有点可笑了,老师一边收着礼,一边为自己的孩子去送礼,跟随份子似的,今儿拿100,明儿送出去200,有意思吗?
我的主张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师生关系应当保持纯洁。
家长的动机不尽相同。有的家长送礼,是对老师表示感谢;有的家长是通过这个跟老师拉关系,让老师多照顾孩子;还有的家长,希望在考试加分上、推优上给孩子铺条路。
我觉得表示感谢这一类,有个心意就行了,无论大小都别送。这容易引起学生攀比,可学生家里的经济情况千差万别啊,有的家长前脚送礼、后脚骂街,这不损害老师的形象吗?
第二类,送不送礼,老师就是要对孩子一视同仁,要跟家长沟通,这是本职工作,所以最好不要送。在这上面,老师和学校采取主动更好些,要进行提倡。比如有的学校,一开学在家长会上就要提醒,不要给老师们送礼。
第三类,现在老师权力可不小,比如推优,可推可不推的孩子怎么办?就要凭印象、凭感情甚至考虑其他方面了,这方面一定要从制度上去解决。同时,家长也不能抱侥幸心理,去主动助长不正之风。现在的社会风气是不送礼办不了事,老师队伍里也有害群之马,但这不是主流,希望社会、舆论能够合力净化风气。
要正风气,得做到如下几点。一,学校要公开地表明态度,拒绝社会不正之风对学校的侵染。二,教育部门要拿出具体的规定来管理。三,老师们要自律,注意自己在学生面前的形象、对学生的影响。四,家长们不要去跟风。
如果这几方面谁都不表态,那送礼的事只能是水涨船高,这样把学校就毁了。大家要合力,给彼此一个解脱。
我遇到有的老师,在教师节之前就在课堂上给学生提醒,不要给老师送礼物,这些老师提前就把大家都解放了。
这对学校和老师肯定是有好处的。对家长来说,不用再去劳神琢磨送礼的事,也减轻了负担。最重要的是,对孩子来说,提供给他们的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健康的环境。
王晋堂(北京一中原校长、北京市政协教文卫委员会特邀委员)
[榜样]
韩国老师
节日主动
闭门谢客
由于担心自己的孩子遭到歧视,韩国家长们习惯在教师节送上“寸志”(“红包”,“略表寸心”之意),互相攀比之风一度盛行,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也败坏了学校的风气,破坏了教师形象。韩国教育界和政府都为此想了不少办法。
韩国的教师节是每年的5月15日。2006年5月15日,自1964年制定教师节以来,教师们首次在教师节放假了。韩国教员团体总联合会发言人说:“在个别教师收礼金影响全体教师的情况下,放假是表明教师自己动手切断其链条的意志。”
同年6月,韩国政府又颁布规定,所有中小学教师如收受学生家长的“寸志”,按数额大小将面临从行政警告到被开除的严厉处罚。
教师在韩国是收入较高的稳定职业。如果教师收受“寸志”,不但面临被解雇的风险,失去每月几百万韩元的收入,还会影响到自己的退休金。因此,严令之下,很多教师为此在教师节主动闭门谢客。
与此同时,出于尊师重教的传统,韩国政府并不反对学生和家长向教师送花篮、纪念品和蛋糕等小礼物。
明天就是9月10日教师节了。朋友聊天发来一句:“老师的节日,家长的难日。”我看得心头一惊,忙问怎么了?才知道她在为教师节要不要给老师送红包而犯愁。
教师节,到底要不要给老师送红包,这想必是很多家长面临的困惑。送不送红包?怎么送?送了有什么好处,不送有什么弊端?家长的这种纠结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管送红包的目的是什么,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孩子。
送老师红包的家长可分为两类
给老师送红包的家长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纯洁"的,真心实意想表示感谢和祝福;一类是"不纯洁"的,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功利色彩,比如为孩子当班干部评"三好生"铺路等等。第一类家长会说:"我们送老师的红包是发自真心的,因为老师确实辛苦。"
我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父亲,靠擦皮鞋养家。他的老婆嫌弃他没钱,在孩子两个月的时候就跑了。从此,这位父亲就和女儿相依为命。有一次教师节,他看见许多家长、孩子都拿着礼物走进学校,于是,这位父亲也想表达对老师的感谢。
他这一天很卖力地擦鞋,到快放学的时候,他拿着一把擦皮鞋赚来的零钱急匆匆地赶到办公室,硬是要把钱塞给女儿的班主任老师。
老师捏着这把汗湿的钱,怎么也不肯要,父亲急了,对老师说:"您要是不接受的话,就是看不起我,我是真的谢谢您,平日里对我闺女特别好,她回家经常说老师如何喜欢她,还给她扎小辫儿,姑娘从小没妈……"
最后,老师收下了父亲的这把零钱,并用这些钱给小女孩买了一个新书包。
糟糕的就是第二类家长,满脸堆笑地将红包递给老师,转身走出校门,就开始骂:"所有的老师都是势利眼,见钱眼开。"在这样的心态下送红包,有什么意思呢?还不如不送。
送红包之家长困惑一:"别的家长都送,我不送,老师会不会给我的孩子小鞋穿呢?"
说实在的,送与不送,并不影响孩子的学习。在学校里,老师传授一样的知识,不可能只给送红包的小孩讲课,也不可能只给送红包的小孩改作业。
送红包致家长困惑二:也许,你会想,不送红包,老师会不重视你的小孩,不选你的小孩当"三好生",不让你的小孩坐前排。
不排除有个别师德品质不高的老师会这样做,但是你想过没有,如果你的孩子是因为你所送的红包当上的"班干部"、"三好生",坐的"黄金座位",这对他的成长又有利吗?
送红包之家长困惑三:也许你还会问:"如果送红包一点用都没有,那为什么那么多家长送?"
当然,在特殊情况下,送红包也会有一些作用。比如,两个孩子,成绩相同,表现相当的情况下评选"三好生",有些老师可能会优先考虑那个送红包家长的孩子。
再比如,你的孩子在班里很平凡,不易被老师注意,你对老师表达了"心意",老师一定会比之前更加留意你的孩子,多给他一些表现的机会。因为做这些对老师来说,没有压力。但是如果你的孩子表现很差劲,哪怕你送了天大的红包给老师。
老师也是断然不敢让你的孩子当"三好生"的。难怪有些老师喜欢感叹"烂泥扶不上墙"!因为班里小孩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老师过于偏心,孩子们一定会有不满,告诉自己的家长。老师不是傻子,也不可能因为照顾你的孩子,去面对过多的质疑,成为闲话的靶子。
老师收到最珍贵的礼物从来都不是金钱。
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叫宁子,她的家境很普通,每年教师节很多小孩都会给我送礼物,但是她从来没有送过。不过,我是打心眼里喜欢她,因为她很贴心,总是能完成老师交给她的任务,在学习上也特别有灵气。
其他老师见我很重视宁子,开玩笑地问:"她爸爸妈妈是不是很会'处事'啊?"我总是笑而不答。毕业那天,宁子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文件夹,我打开一看,里面是她小学六年获得的所有荣誉证书的复印件。
还有一张纸条:"饶老师,谢谢您六年来对我的关心和教育,我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您的鼓励,我的每一份荣誉都有您的付出。"看到这里,我的喉咙立刻哽咽了,这是我当老师以来,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
从那以后,我告诉自己,绝对不再收家长的红包。可是,我发现这样做很难。有一个转校生的父亲,高高壮壮的一个汉子,因为我反复拒绝他给我的红包,竟然急得在我面前落泪,近乎哀求地说:"老师,您就收下吧,我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感谢……"
还有,如果整个学校的老师都有收红包的风气,单个老师是很难做到"清正廉洁"的,他不收,其他的老师都会用异样的眼光看他,用嘲讽的口吻和他说话。这个老师会被排挤,会成为大家眼中的"怪物”。
老师必定是凡人,不是圣人。后来,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就是把收红包的钱用来布置教室,组织班里的活动,给学生买奖品和礼物,这样总算得到了内心的平衡。
送与不送也要分情况
当然,个别老师确实很在乎红包。
我见过一位老师,她把学生送给她的所有卡片一一拆开,有"内容"的赶紧塞进钱包,没"内容"的看也不看,马上扔进垃圾桶。还有的老师会打探别的老师教师节的"收入"情况,嘴里不停念叨:"某某孩子,我对她那么好,她的家长什么表示也没有!"
更有甚者,会直接告诉班里的学生:"教师节要到了,叫你们的家长不要送那些没用的东西给我,要送就送实际点的!"
所以有时候,究竟要不要送礼,也要看遇到了什么样的老师。如果这个老师是真心热爱教育事业,并且想有一番作为,那么,送不送礼都关系不大。而如果这个老师已经受到某些社会风气的浸染,有些势利,那么做家长的也只能"屈服”。
如果你不愿意屈服,又不巧遇到了"势利眼"老师,与其纠结送不送红包,不如早点想办法转学吧!
如果你真的尊重老师,送不送红包只是一种形式。
如果那个老师真值得你尊重,他收不收红包都会一样地对待你的孩子。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老师硬是把你送的红包退了回来,你也不必惊慌,更不要再次送出,老师是一定不会收的,推来推去只会令双方尴尬。你应该庆幸你遇到了一位好老师,不如换一种方式表达对老师的谢意,礼物、鲜花或者书都可以。总之,能表达你的心意就行。
这要看这个老师的性格了。如果她是个有原则的人,心性很高,绝对不会接受你的红包的,反而会让她觉得你很势力,如果就是普通的有点世俗的特别是贪财的人,送一个应该有好作用。建议找人打听一下这个老师的性格再做决定。
不过这年头清高的人不多了。。。。
关于是否给班主任老师送红包,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是否适合送红包:送红包可能被视为贿赂行为,因此需要确保这样的行为符合当地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定。如果不确定是否可以送红包,最好先咨询学校或相关的部门。
2 红包可能会影响老师的行为:有些老师可能会因为收到红包而对某个孩子更加关注,但这可能导致其他孩子感到不公平。此外,如果老师被发现接受了红包,他们可能会受到纪律处分。
3 礼物本身的价值:如果决定送礼物,应该选择一个合适价值的礼物,而不是过高的红包。过高的红包可能会让老师感到不舒服,甚至可能拒绝接受。
4 表达感谢的方式:除了送红包之外,还有其他表达感谢的方式。例如,可以为老师写一封感谢信,或者为老师准备一份手工艺品等有意义的礼物,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5 考虑其他家长的意见:如果其他家长也计划送礼物,那么可以考虑加入他们。但是,如果其他家长不打算送礼物,而你计划送红包,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议论和误解。
综上所述,是否送红包需要仔细考虑。在决定之前,最好先咨询学校或相关的部门,以确保自己的行为符合规定。如果确定要送礼物,应该选择一个合适价值的礼物,并注意表达感谢的方式。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