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1,孟武山下,有一个古老的小村子。村里人在村前开出了一片荒地,春种秋收。平日里除了耕种,就是打猎。如今地里清闲,村里年轻人每日都去山上打猎。“爷爷,我出去玩啦!”平子冲屋里喊了一声,就往外跑。“等等。”爷爷的声音从里面急促地响起,接着爷爷拿
1,
孟武山下,有一个古老的小村子。村里人在村前开出了一片荒地,春种秋收。平日里除了耕种,就是打猎。如今地里清闲,村里年轻人每日都去山上打猎。
“爷爷,我出去玩啦!”平子冲屋里喊了一声,就往外跑。
“等等。”爷爷的声音从里面急促地响起,接着爷爷拿着工具走了出来,“走,跟我上山。”
平子的眼睛立刻放光了。爷爷说的“上山”是指去半山腰上的山神庙。年轻人不再相信山神庙,不再上香供奉,年老的又走不动路了,平子爷爷年方五旬,身体还算硬朗,隔段时间,就去山上山神庙前上上香,或者给山神庙添瓦加砖,稍作修葺。
平子对爷爷的行为并不理解,他亦不懂爷爷说的山神庙土地爷爷是谁,他只知道上山上好玩,但依然像模像样地跟着爷爷打下手干活。
今儿个,从山上下来的时候,却出了点意外。一双眼睛在远处盯着他们,亦步亦趋跟着他们走,竟是一只野狼,直到他们走进村子才离开。
2,
村子里的生活一如往常,白天年纪大的老人们聚在一起聊天说话;稍微年轻一些尚有能力的老人们在家里或者地里力所能及地忙碌着;孩子们则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村子外的一颗大柳树下来了一位白胡子的老爷爷,与村子里年纪大了的爷爷们不同的是,他精神抖擞,面色红润,更让人欢喜的是,老爷爷很会讲故事,讲起故事来,一双眼睛似乎会说话,孩子们很是喜欢。不过几天功夫,村子里的孩子们都知道了老爷爷的存在,每日不约而同聚集在村外大柳树下。
“在很久很久以前呐,在森林的最深处……”老爷爷的开场总是如此,时间久了,老爷爷只要一讲新故事,孩子们便会一起如此念道:“在很久很久以前呐,在森林的最深处……”然后便哈哈大笑。
白胡子老爷爷什么都好,就是不许他们跟任何十岁以上的孩子或大人说他的任何事,他只见十岁以下的孩子。这倒也好,孩子们跟老爷爷拉着勾勾欢欢喜喜地答应了。
3,
时间长了,村子里的老人们开始起疑。平子爷爷便问平子:“你们白天都去哪儿玩啊,爷爷最近怎么没见你们捣蛋呐?”
平子和狗蛋只是笑,俩手一个劲儿地摆。
爷爷见状,也不再追问。
狗蛋的爸爸却觉得不对劲,从爷爷处领了孩子回家,便开始追问。
“你们白天都去哪儿玩啊?也不怕被大灰狼吃了你们?”
狗蛋只是摇头。
狗蛋爸爸是个暴脾气,见问不出来,便拿起屋门后的棍子来,追着狗蛋就打。
狗蛋吓坏了,赶紧跑啊,跑到院子里,狗蛋的妈妈回来了,吓得他绕着妈妈跑,爸爸便绕着妈妈追,俩人直把妈妈都给转晕了。
爸爸的棍子被妈妈夺了下来,可狗蛋依然没逃过挨揍的命运。爸爸追上后,退下狗蛋的裤子,脱下鞋子来便打。
狗蛋没撑住,说了老爷爷的事。屁股疼,又悔恨,一夜没睡好,到了下半夜才哼哼唧唧睡过去。
4,
狗蛋的父亲坐在家里抽旱烟,“你说咱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怎么会凭白多出个老头子来?天天都来,还不许娃娃们告诉大人?”
“哎呀,你管那些干啥,人家不喜欢大人就不喜欢呗,孩子们好好的不就是了。”狗蛋妈妈在灯下捺着鞋底,说道。
可狗蛋的爸爸却觉得不对劲,非要去看看不可。当然,他还有句话没说。狗蛋爸爸很懒,在村子里是出了名的不干活,脾气暴躁,却又爱贪图便宜。如今突然冒出一个老头子来,他又打歪主意了……
第二日上午,睡得晚的狗蛋还没醒,狗蛋爸爸自己抽着旱烟,到了村东头平子家,扒在墙根上往外瞅。远远地看见孩子们围在一起,里面的人看不清楚。
狗蛋的爸爸想了想,自己都看不清对方,对方又是个老头子,视力肯定不如自己的好,又有一堆孩子围着,应该看不到自己。于是,他便大摇大摆地快速向前走去,眼看就要出了村子,离大柳树也越来越近。
“孩子们,你们回头看看,谁来了?”白胡子老爷爷笑眯眯地说道。
孩子们一听,都回过头去看。正好看见狗蛋爸爸面露不善地往这走来。
突然,从侧面冒出一个棕色的影子,向狗蛋爸爸扑去。竟是一头野狼!待孩子们看清,野狼已经跟狗蛋爸爸纠缠在一起!
整日里上山打猎的狗蛋爸爸,还有几分力气,可依然抵不过狼的凶猛,在他的腿上咬了一口,鲜血淋漓的。
孩子们吓坏了,紧紧地聚到一起。大些的开始压着恐惧,扯着嗓子喊人,可是这里远离村落,哪里有人听得见!小点的因为恐惧大哭起来。
平子四处瞧瞧,竟没了老爷爷的身影!他本是想让老爷爷也跟他们聚到一起,人多力量大,总好过老爷爷独处一处,被野狼攻击。可是,老爷爷到底哪里去了呢?混乱恐惧中,平子迅速看过目力所及的地方,依然一无所获。
平子的心里闪过一道念头,再看看狗蛋爸爸,已经又被咬了一块肉去!顾不得了,平子想着,用尽全身的力气,扯着嗓子对山里喊了起来:“老爷爷,救救我们吧,救救狗蛋爸爸吧!”
孩子们听了一愣,都开始找老爷爷,可依然一无所获。
平子依然喊着,大些的反应过来,想着老爷爷毕竟是大人,总比他们厉害,于是跟着一起喊了起来,过了会儿,小些的也跟着喊了起来,“老爷爷,救救我们吧,救救狗蛋爸爸吧!”
整个山里,都回荡着他们的声音:“老爷爷,救救我们吧,救救狗蛋爸爸吧!”
“哎——”山林里,突然传来一声长长的叹息。
接着,野狼似乎喝醉了酒,放开狗蛋爸爸,晕晕乎乎离开了。
5,
从此以后,野狼再也没来过。让孩子们失望的是,老爷爷也没有再出现过。
这件事在村里流传开来。平子爷爷说,这是山神爷显灵了,出来保护村子里的孩子,顺道惩罚了不安好心的人。
村子里的人一下子都敬畏起来,山神庙也重新被翻修过了,狗蛋爸爸养好伤后,因害怕被惩罚,竟一下子勤快起来。
还有什么,比这更好呢?
梗概 旬邑县教育局里,杨校长从办公室一直跟到马路上,不停游说副局长,希望把来支教的大学生安排在小王庄小学,局长告诉他已经安排在别处了,但杨校长不依,软磨硬泡甚至以朋友的身份耍无赖,终于让他点头同意了。但副局长告诉他,关于小王庄小学和李家庄小学合并已是板上钉钉的事,过完这个学期李家庄小学就要开始兴建新的校舍,年底他们就要并过去了。杨校长不无得意的告诉他,不就是因为学校成绩不太好吗,有了支教的大学生,他就能把板上的钉子拔下来。小车绝尘而去,杨校长拿着李青的表格,想到每年表彰大会上前几名学校讲述经验时都提到过支教的巨大作用,得意的笑了。李青坐在靠窗的小巴上打瞌睡,嘴张得老大。车一颠簸便醒了,突然发现窗外有人赶着驴车。从没见过真驴的李青激动极了,影视剧里那些做着驴车一颠一颠的镜头从眼前快速闪过,于是她跳下了汽车,坐上了驴车后拉的高高的干草上。李青看着远处青翠的梯田,头上戴着干草上放的草帽,忍不住开口喊了起来,没成想小毛驴受了惊,撒丫子跑了起来,还没喊完的李青啪的一声就脸朝下栽进了厚厚的干草里。驴车绝尘而去。 当受了惊吓的赶驴老汉哆哆嗦嗦的把李青送到小黄王庄小学的校长杨民忠面前时,杨校长根本不相信这就是大城市来的大学生。李青一头发干草末,额头上还沾了一小块驴粪,一只鞋不知所踪……杨校长咽了口唾沫,心说:“饿滴神啊……”!杨校长带李青认识学校里另外两位老师——40多岁胖胖的姚老师(女)和年轻的小杨老师(男),他们显然也注意到了那块驴粪。三人帮李青把行李放进图书室旁边的小屋,由小杨老师带李青参观整个学校。告诉她学校只有不到百人的学生,分为三到六四个年级。而老师只有三个,所以每个人都要教好几门课。李青被安排到最重要的五六年级。临分手的时候,小杨老师终于没忍住告李青额头上的驴粪,尴尬万分的李青只好越描越黑的解释为巧克力。晚上,李青把小屋收拾了一番,弄成自己原来寝室的样子,然后摊开她的教案,伏在桌上写了起来,清晨,李青在空无一人的教室中演练讲课,却刚好被来的早的学生大头、小瘦和狗蛋看见了。李青跟三人说话,但小瘦一言不发,转身去了邻班。第一堂课,李青就要求学生上课都用普通话和她交流,说惯了陕西话的孩子们非常别扭,一阵阵的大笑。杨校长从外边经过,还以为课堂气氛非常好。欣慰的自语,到底是大城市来的老师,一起吃午饭时,李青问校长可不可以按照她自己的思路来教学生,校长告诉她,只要能让孩子们在一个半月后的期中考试上取得好成绩,她想怎么教就怎么教。于是下午的语文课,李青拿出了早已写好的快乐教学法教案,开始讲述形容词的用法,但是学生总是走神的看着窗外,于是李青索性宣布带大家到外面上课并且以后都不留作业。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来到田野里,李青用做游戏的方法让大家在自然里寻找书本上的形容词,孩子们开始活跃起来,狗蛋表现的尤为出色。回来的时候正看到姚老师揪着小瘦到办公室,一问才知道,这是学校里最难缠的学生,不好好学习,经常逃课还骚扰同学的正常学习,今天又把同桌女生弄哭了,正要让他罚写课文十遍。李青劝住了姚老师并接管了小瘦,但是小瘦一言不发的跑掉了。李青去买菜,结果热情的村民纷纷把菜塞给她,死活不收钱。两个同样卖土豆的都说自己的土豆好,最后差点吵起来,李青只好每人的土豆都要了点。回来后,望着一地的菜,看门的李叔告诉她,连他这个看门的都不敢去买菜,就因为村民们不收学校的钱,每次买菜都得去很远的地方。作文课上,李青开始给大家讲述如何观察一个人,正好杨校长经过,李青就请同学们观察杨校长。一开始,大家都说的是优点,什么亭亭玉立、婀娜多姿都出来了,杨老师乐开了花,李青要求同学们仔细、客观的观察,没想到眼尖的孩子们说出了一大堆缺点,什么右嘴角有点歪,眼泡很大,走路一颠一颠的……杨校长的脸就有点绿了,李青在旁边赶忙打圆场,拼命说自己的缺点,结果越描越黑。杨校长回到办公室不停的照镜子,并逼问小杨老师和姚老师自己的嘴是不是有点歪。小杨老师老实的告诉他真歪,被杨校长一顿臭骂,原来小杨老师是杨校长的儿子。清晨醒来,李青就闻到一股浓烈的花香,循着气味,她走到村里的苹果树林,发现所有的花全开了,美的像童话。于是立即赶回学校,带上全班同学到苹果树下上音乐课。其他班级的学生从窗户里看到李青带着学生出去,羡慕的不得了,纷纷要求老师也带大家到外面上课,但被拒绝了。调皮的学生开始说姚老师的普通话不过关,说小杨老师的课没意思,只有杨校长的班还算安分,但不少同学已经开始在课桌下掰馍了。李青领着学生们在苹果树下又唱又跳,快乐的像小鸟。下课后,姚老师红着眼睛跑来跟校长告状,说学生说李青说了,上课必须用普通话。难道我说了一辈子陕西话,现在就教不成书了。小杨老师虽然没告状,但情绪也很低落。杨校长只好叫回了李青,让她以后不要再在外面上课,李青不明白,为什么学生学的这么快乐,却要停止这样的教学方法,嘴上答应了,心里却另有一套。狗蛋和大头在放学的路上看见在在小李庄上学的的秀秀挎着一篮鸡蛋往外走,问她干什么去,秀秀告诉她自己的老师病了,娘让送点鸡蛋去。狗蛋回到家,调皮的告诉娘李青病了。狗蛋娘立刻满院子抓母鸡,抓住了立马要宰,狗蛋这才告诉娘自己只是看见秀秀给老师送鸡蛋所以试探一下要是自己的老师病了娘送不送。累的一身汗的狗蛋娘又好气又好笑,说当然送,别人送蛋,咱送鸡。第二天,狗蛋就在课前问李青为啥不生病,得知原委的李青突然打了一个喷嚏,立即有学生问她是不是病了,吓得李青连忙否认。上课了,李青却发现小瘦没来,问学生,都说不知道。杨校长得知后,说县剧团今天在镇上公演《三滴血》,这小子肯定是去那了,这事不能让小瘦他爸知道,不然得打死他。当务之急是赶紧把他找回来。李青来到了镇上,找到大戏的台子,还没开演,下面满满的都是人,却没有小瘦的影子。于是她跑到后台,找到剧团的团长,才发现小瘦正在给团长唱秦腔,一板一眼,和平时判若两人。团长告诉李青,这孩子是个好苗子,希望能上戏校学习。李青本来要带小瘦走,戏却开演了,唱腔一下子将李青迷住了,二人站在人群中也看了起来。校长见李青一天都没有回来,急忙叫上村民一起去寻找,小瘦的爹也知道了。大家一窝蜂出去的时候李青正带着小瘦回来,这一路,小瘦一改往日,说了很多话。他告诉李青他真的想学戏,但是父亲死活不让,李青说自己会帮助他的。小瘦的父亲回到家,对小瘦一顿猛打,但小瘦一声不吭。市教育局的领导来县里考察,副局长想帮助杨校长,便推荐去小王庄小学看看,说那里来了支教的老师,弄了个什么快乐教学法,很有成效。学校这边,李青在讲风筝这一课,要带学生们去体验放风筝,为了怕被校长阻拦,李青带着孩子们从后窗跳了出去,又翻过墙头走出了学校。当领导们突然到访时,杨校长高兴的领他们去李青的班级,结果里面空无一人,只有录音机发出孩子们的朗读声。大家忙不迭的寻找,终于在后山一棵老树下发现了他们,孩子们仰着脸,李青正爬在高高的树叉上取挂住的风筝。回来之后,副局长把杨校长和李青一顿猛批,说后天就其中考试了,别的学校都紧张起来,你们竟然还有闲心放风筝,看来合并的事我是替你瞎操心。窗外的姚老师赶走了看热闹的学生,对着一脸愁容的小杨老师抱怨李青把学校折腾的乱糟糟的。上课了,姚老师发现好几个学生在课桌下掰馍,立即进行了批评。没想到学生却说李老师就让在课堂上吃东西,还比你讲得好。姚老师气的摔门而出。闯进办公室,哭着说这学她教不了了,让李老师教吧。李青不明就里,刚要解释,就被校长打断了,说后天就是期中考试了,谁也不许再出乱子,先把试考完了。连续几天,学校的气氛都很低沉。李青几次想跟姚老师说话,都被她铁青的脸挡了回来。小杨老师也有意无意的躲着她。李青非常难过,却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期中考试的成绩出来的一大早,杨校长就上了县城,直奔教育局开会。拿到名次后傻了眼,小王庄小学竟然名列全县最后一名。副局长悄悄告诉他,局长已经批示过了,鉴于他们学校考的这么差,不用等到年底了,过完这个学期就并到小李庄小学。杨校长愣住了。杨校长晚上才摇摇晃晃的回到学校,李青发现他喝了好多酒。杨校长每一间教室每一间教室的转,给她讲自己当初是如何在这里上的小学,长大后又在这里当的老师,每一间校舍都是他和当时的老师一起盖起来的……而现在,这里的一切都将没有了,李青这才知道学校考砸了。杨校长说到动情处,竟像孩子一样哭了起来,随后倒在了地上。李青吓坏了,忙去找姚老师,姚老师本来还冷着脸,得知校长晕倒后立即叫上几个村民,一起把校长送到医院去了,李青想跟着去,但被姚老师拒绝了。李青独自坐在村边的大石头上,自责的哭了起来。小瘦不知什么时候跑到她身边默默的坐着,张开嘴唱起了秦腔,声音悲怆幽怨如泣如诉。第二天一早,李青就到医院去看望杨校长,俩人推心置腹的聊了好久。杨校长告诉她,自己其实打心里赞同李青的教学方法,但应试教育也并不能一竿子打死。在中国的国情下,其实可以有更好的办法将两者融合,他要李青不要责怪自己,并希望她教好最后这半个学期,然后合并。李青却告诉校长,自己会努力弥补自己闯下的祸。李青找到姚老师和小杨老师,真诚的向他们道了歉,告诉他们自己意识到了光有学生的喜爱,光让他们对自己的教学感到快乐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快乐应该是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才是最重要的,她的诚意和热情打动了另两位老师,他们将传统教学方法和新式教学方法结合起来,重新定位了“快乐教学法”。随后,李青又让小杨老师带着她去家访,挨家挨户的和他们商量如何在课下帮助孩子快乐的学习,家家都要留二人吃饭,李青均谢绝了,只敬了酒。从最后一家出来后,李青已经醉的不省人事。小杨老师把她背回来后,看着这个倔强的女孩如此真心实意的为学生着想,于是打开教案,就着李青小屋昏黄的灯光,开始了备课。期末考试的前一天,三个老师走上讲台的时候却没有带课本,而是刷子和油漆,姚老师说劳逸结合,小杨老师说放松大脑,李青则带领大家第一个冲出了教室,粉刷起校园来。最终,在期末统考时,小王庄小学一跃取得了全县第二的成绩,六年级的十一个学生就有七个考进了县重点中学。局长亲自放话,小王庄小学合并的事情暂缓,缓到什么时候就难说啦。小瘦去县戏校报名的那天,也是李青要离开的那天。二人坐在驴车上,高兴的和大家送别。李青忍不住喊起来:“再见啦……”驴车蹭一下就窜了出去,远远的,大家看见李青艰难的从草垛里爬出来,向大家挥起了手。
狗蛋的爷爷
狗蛋的爷爷18岁就从山东老家跟随闯关东大军来到了五里屯,保长将狗蛋爷爷安顿当地的一个大户人家住下了。
狗蛋爷爷个子有一米八,而且干起活来也有力气,脸上有两个小酒窝,大户人家的大丫就偷偷地喜欢上了狗蛋爷爷。一来二去两个人就好上了,到了秋天大丫已经将肚皮鼓起来了,大丫只好将事情的缘由告诉了她母亲,在大丫母亲的哀求下大丫的父亲与狗蛋爷爷有了下面的对话。你在老家有没有媳妇?没有。有没有其他亲人?没有。你再回不回老家?不回了。你喜欢大丫吗?喜欢。好,我明天就收拾西屋,让村里媒婆给选个好日子把婚事办了。
狗蛋爷爷与大丫入洞房的第二天就消失了,仿佛人间蒸发了一样,村里人找了几天也不见人的影子。大丫挺着个大肚子,泪流满面依偎在母亲怀里,没有多久狗蛋的父亲就在五里屯出生了。后来大丫在炕柜里小匣子里看到一封信,里面写了几行字。大丫,我走了,老家有一个父母包办的娃娃亲,实在抱歉,我拍你父亲以后知道了会打死我,你多保重,我回家处理完我的事情会来接你和孩子的。大丫泪水早已将信纸打湿,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愤怒中有了一种期盼。直到大丫的父亲过世狗蛋的爷爷也没有回来接大丫。大丫在充满希冀的日子里将狗蛋的父亲抚养成人,大丫怕孩子受后爹欺负,就一直没有嫁人。狗蛋的父亲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后,就非常痛爱大丫,也变得异常懂事,到了参军的年龄就报名当兵了,他想让大丫再找个好人家,能安度后半辈子。可是大丫一直没有再嫁,她在期盼狗蛋爷爷能来接她的梦想中离开了人世。
狗蛋的父亲处理完大丫母亲的丧事后,回到部队训练得更刻苦,他想将一切对母亲的思念和对没有见过面的父亲的狠都在汗水中流去。一天部队首长下连队,看到狗蛋的父亲刻苦训练的事迹,就关心问了起来。小伙子,你是哪里人?东北的。东北什么地方?五里屯。你认识五里屯一个叫大丫的女人吗?她是我母亲。部队首长没有再问,在连队的人员陪同下走进了军营大楼。连队文职人员将狗蛋父亲的家庭成员表递给了首长,在父亲和母亲一览的备注里,填写的都是死亡。
在后来的日子里,狗蛋的妈妈是军区大院里首长战友的女儿。就在狗蛋出生的第二年,狗蛋的父亲在一次抗洪救灾中牺牲了,老首长前来参加狗蛋父亲的葬礼,看着狗蛋父亲的遗像,老泪纵横,一手抚摸着狗蛋的头说,狗蛋要听妈妈话,等长大了也要成为一名军人,像你爸爸一样。
二十年过去了,狗蛋在纪念馆参观时,看到老首长的照片,狗蛋好奇地问纪念馆解说员,老首长有没有子女?解说员将老首长留下的一本自传递给了狗蛋,狗蛋在书里看到有这样一段描述:我回到老家解除了父母包办的娃娃亲,准备去东北接大丫时,父亲却把我送进了军营……
记得小时候的家,是在乡下,自己家盖的房子,两三层高,前面有个很大的院子,起我三四岁有一点点记得事情开始,就认识了一直在我家里的一只土狗,听爷爷说,那是他爸爸,也就是我的太爷爷在我还没出生就抓回家的一只小土狗,“黑的发亮的毛,在晚上会发出绿光的眼睛很丰富的面部表情,”就是在我的童年占据我最多记忆的。
我的太爷爷在我出生不到两年,就走了,享年84岁,而我正好是84年12月出生,而那只小土狗在我出生前已经先到我家三个月了,我从小就单亲,妈妈生下我就离开了,而爸爸长年累月的在外地,照顾我的重任就落在爷爷,奶奶和还没过生的太爷爷身上,听爷爷说,太爷爷还没走的时候,特别的疼我和那只狗,因为我们是乡下,所以过年过节就经常是一人一个煮熟的鸡蛋,而太爷爷的鸡蛋经常是磨碎咯,一半给了我,另一半给了狗狗,后来太爷爷走了,而我也从襁褓中的婴儿慢慢的长大了,变成了一个会咿呀学语会走路的帅姑娘了,慢慢的有了自己的小思维,和零星的记忆了,依稀还记得我经常把我家狗狗当马骑,呵呵,小小的我在狗狗上面活象个骑士。有的时候发现奶奶给我吃的和给狗狗吃的东西不一样,就会好奇的趁周遭没人的时候去狗盆里抓上两把就往口里塞,因为这样,给骨头卡住好几次,呵呵。每次和周围的小朋友躲猫猫,我永远都是藏在我门家的狗窝,而我也从来没有被找到过,有次冬天家里吃火锅,我从锅里夹了一快好大的肉给我的狗狗,但是这次的它没象往常一样把那块肉给迅速处理完,而是嗅了嗅就趴下了,我问爷爷怎么了,爷爷告诉我“这是狗肉火锅,而狗是不会吃狗肉的。”我一听,就对爷爷说,“那我以后也再也不吃狗肉了!”狗狗不太喜欢跑动了,也不怎么喜欢来蹭着我了,体形也有些变化了,我问奶奶狗狗怎么了,奶奶告诉我,狗狗做妈妈了,我兴奋了几个晚上睡不着,一直吵着奶奶带我看狗狗生宝宝,可奶奶怎么也不让我看,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迎来了狗狗的第一窝宝宝(具体几只还真不记得了),我的好奇一股脑全来了,我问奶奶狗狗从哪里生的,怎么生的,怎么没看见“狗蛋”就有小狗狗了,奶奶和我说“狗不象鸡(那时候我家很多鸡和鸭)没有蛋的,就是直接生宝宝的,”我听着听着又问,哪里生的呢?怎么生的呢?奶奶笑着告诉我“是从狗狗嘴巴里吐出来的!”(那时的我死死的相信着我奶奶的话,只到我十四岁那年才知道狗不是从嘴巴里吐宝宝出来的。)这些伴随着我的成长。
慢慢的,我从小小个长大了,开始觉得家里的狗没有同学家的漂亮了,开始要着面子吵爸爸买名狗了,而我也从乡下搬到了市区,一个星期回去看一次爷爷奶奶和狗狗,我对狗狗没有以前的那分热情了,因为我嫌弃他为什么不是一只狼狗,不是一只猎狗,那多威风啊,可偏偏他是一只土狗。以前我最喜欢狗狗跳到我身上了,可长大的我,讨厌了,因为我嫌弃它的爪子太脏了,会弄脏我的新衣服。奶奶打电话说狗狗又有宝宝了,而我却说,“那又怎么样,只是多了几只土狗。”回去看爷爷奶奶的时候,发现自己房间门没有关上,发现狗狗在自己的床上,我气股股的把狗狗往死里“K”了一吨。(我第一次打狗狗)而狗狗挨打的时候也不跑,只是蜷在那里发出小小声响。从那次起,狗狗每次看到我回家,只是很开心的围着我打几个圈,叫上几声,再也不敢去我房间,再也不敢和我近距离接触。而往后的日子,因为爸爸疼我,所以满足了我的要求,给我买了一只巴吉度,买的时候我爸爸也不知道是什么狗,因为我喜欢就买了,不懂事的我说经常和爸爸说这是一只法国狗(爷爷总是和我说我妈妈在法国),所以我给这个狗取名叫“法国**”(现在觉得真好笑)有了法国**,我每次回家都要带着它一起,记得第一次狗狗见到法国**,一阵狂叫,一片狂咬,我急着对狗狗说“你再咬,我就宰了你!”狗狗真的明白了我的意思,从那次开始,每次我回家它都不咬法国**了,而对我,只是用一种很真诚的眼神望着我,然后拼命的摇着尾巴,正当我享受着和法国**的快乐时光以及同学邻居羡慕的眼光时,时间也在偷偷的飞逝我十五岁那年的春节,家里来了很多客人,以前狗狗在我们吃饭的时候总是围着桌子下面转的,但是那一年,因为我怕狗狗和法国**抢东西吃,我把狗狗关在的屋外,那一年的春节,杭州下很大的雪这时,有个叔叔问我“你怎么不吃狗肉火锅啊?很暖的哦。”我脑袋里面一闪,想起了小时候,想起了狗狗,我把门打开,看见狗狗趴在雪地上,两个眼睛闪着绿色的光,月光映的雪地特别的亮,看着狗狗的尾巴有气无力的在摇着,我说“进来!”但是狗狗没有起来,还是趴在那里慢慢的摇着尾巴,我在碗里选了一块最大的鸡肉丢在它面前,它只是看了看,然后就舔了舔我的手,这时候我的眼泪就吧嗒吧嗒的往下流,因为我好象知道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我到屋里叫爸爸和爷爷,他们帮我把狗狗抱进屋里,抱到火炉边,而我就一直在边上哭,不停的摸着狗狗的头,狗狗的尾巴越来越没有力气,但它还是在那里摇着,眼睛闭一下,很长时间才会张开,但每次要闭的时候,它好象有那么多的舍不得,我哭着问爷爷和爸爸狗狗怎么了,爷爷说“狗狗老了,要去陪太爷爷了!”说这话的时候我发现爷爷也哭了,而爸爸眼睛也红了,我看着供奉的太爷爷的照片,说“太爷爷,我知道错了,我以前对它不好,我以后改,你不要带它走好么,求求你了,太爷爷!”而照片里的太爷爷一直笑着看着我,什么话也没说。(写到这里,我已经哭第4次了)我看着狗狗越来越虚弱,脑子里面怎么也抹不掉刚才打开门看见狗狗在雪地上的那一幕,不停的哭,终于,狗狗的眼睛永远闭上了,而眼睛两旁,有两道湿湿的泪痕和两滴清晰的眼泪,那时的我,我现在也不知道要用什么文字来表达当时我的心情我真的觉得是世界上和我最亲的那个人去了!
爸爸和爷爷把狗狗埋在了家门口的那棵樟树下,我闭着眼睛为它祈祷,原它一路走好!
年复一年,老樟树依旧在那里做着它简单的命里循回,发芽,长叶,结果,到落叶而它下面的那个小土丘依然是那么的平静,在秋天,小土丘上总是一层厚厚的落叶,踩上去,软苏苏的而“世界上和我最亲的那个——狗狗”也在这个小土丘下面长眠着
现在每年冬至的时候,我都会给它做很多好吃的放在小土丘前狗狗的名字叫:“赛虎”是太爷爷取的,因为听爷爷说,太爷爷抓它回来的时候,皮很皱,皱的象一只黑色的小老虎,所以太爷爷给他取了个名字叫“赛虎”!
(以上故事绝对属于真实故事,和爱狗的人一起回味一下我的童年,我的爱,我的狗!)
虽然不是本人写的 ,不过你好像很急,
希望能帮到你,
狗蛋大兵 (1996)
导演: 朱延平
主演: 吴宗宪 / 翁虹 / 吴奇隆
类型: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台湾
语言: 中文 / 台语
上映日期: 1996-12-28
片长: 90分钟
又名: 狗蛋奇兵
五十年代台湾的乡村纯朴可爱,顽童狗蛋在此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小村庄位于海滨,有个海防部队的独立排,旧队长刚被调走,新队长上任并宣面三个月改造计划。小村庄照旧过着平静的日子,而狗蛋经历了一些事件之后,觉得自己慢慢长大……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