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的诗词有哪些

老公 0 87

寒衣节的诗词有哪些,第1张

寒衣节的诗词有哪些
导读:寒衣节,是中国传统节日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三大鬼节之一,拥有着源远流长的特定文化送寒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古代诗人有关于寒衣节的诗词吧! 七律寒衣节(十月初一) 从来此节无关我,今岁奈何煎碎心。 十字街头西北望,三更露下梦魂侵。 星因

寒衣节,是中国传统节日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三大鬼节之一,拥有着源远流长的特定文化送寒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古代诗人有关于寒衣节的诗词吧!

七律寒衣节(十月初一)

从来此节无关我,今岁奈何煎碎心。

十字街头西北望,三更露下梦魂侵。

星因朔气寒椿树,儿送棉衣并羽衾。

化去纸钱时绕我,依依应是两牵襟。

七律 思故人

人间万事阴阳隔,但能前知不会痴。

悲苦自当君自晓,欢欣可共故人思。

悲泪但随寒衣寄,冷雾惟怯纸箔湿。

莫诉人间凄苦状,惹得离人泉下哭。

七 律 雪忧

鹅毛久见折天颜, 鸿雁何曾过北关。

怎奈雪娥扬海浪, 难为单橹破冰患。

寒衣可到孤门暖 赋象依然百树弯。

袖手大言争桂魄, 襄王再莫恋巫山!

五言 寒衣节

幽明隔两界,

冷暖总凄凄。

处处焚火纸,

家家送寒衣。

青烟升浩渺,

别绪入云霓。

旧貌应难忘,

慿谁问老衢

寒 衣 节 (之一)

总是在这样的日子

让灵魂相见

寒气从树梢而来

深入我们的内心

直至脚下的土地

踩着枯叶的脆响

在如水的夜凉里行走

我们的亲人在寒风里

衣衫单薄 形容枯槁

他们的天堂干净而冷

是阳光照不到的地方

我们只能在梦里伸手

与他们相握

在若有如无中寄托我们

的爱和忧伤

他们含辛茹苦

留下我们在这个世界

延续梦想 留下我们

在寒冷到来的时候

为他们送上御寒的衣裳

我们的亲人付出生命

付出大爱

我们的亲人索取简单

简单的一些纸张

然后是纸张的火苗

在火苗里教育我们

怎样把亲情

温习 铺张

送 寒 衣 (之二)

风,卷起十月的伤痛

漫过山川 河流

从故乡一路赶来

听的见父亲沉重的脚步和

母亲轻轻的咳嗽

城市的高楼被

泥土的味道熏染

满街的花花绿绿

是要送给亲人的寒衣

虔诚地捧在手里

仿佛触摸到了他们

冰凉的身体

我们的亲人总是

逆光而行 在太阳的背面

隐藏他们的艰难和奢望

在无月的今夜赶来

和我们无语相对

夜已沉静

谁在和着一支伤感的曲子

迎风念诵虔诚的经文

点燃纸张,让温暖

镶裹那些美丽的衣裳

阵阵火苗象一只只

快乐的鸟儿

向着父母的家园飞翔

七绝寒衣节

青烟日落更黄昏,

路火千堆处处痕。

寄与亡魂焚币尽,

冥途冷远念家尊。

七绝 黯神伤

新麻裁出锦衣妆,

跪向西南黯神伤。

故人泉城且莫待,

满把纸钱寄冥乡。

七绝 寄哀思

街头今夜送寒衣,

亏欠亲情心自知。

忽忆人间房股事,

聊将一并寄哀思。

《七律·寒衣节》(十月初一):从来此节无关我,今岁奈何煎碎心。十字街头西北望,三更露下梦魂侵。星因朔气寒椿树,儿送棉衣并羽衾。化去纸钱时绕我,依依应是两牵襟。

关汉卿的《远寄寒衣》:想张郎,空僝僽,缄书在手,写不尽绸缪。修时节和泪修,嘱咐休忘旧。寄去衣服牢收授,三般儿都有个因由:这袜儿管束你胡行乱走,这衫儿穿的着皮肉,这裹肚常系在心头。

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的意思介绍如下:

过了五月初五,才敢把棉衣收藏好。天气渐渐暧和,夏天到了。

这是因为端午节是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在端午节来临之际,不同的地区,气候也有很大的差别,在南方端午节期间已经是夏季,所以人们都穿单衣服。但是北方天气寒冷,偶尔会有冷空气侵袭,所以端午节前后,最好不要着急脱棉衣。

端午节天气热吗

我国大部地区假期前期适宜出游,后期有雨返程需注意关注交通和路况信息。其中,中东部大部地区假日前两天需防范可能出现的高温天气,后期南方注意防雨;新疆可能持续出现高温天气,当地注意防暑降温;东北地区可能有小雨或阵性降水、西南地区假日期间持续降水,建议公众出行注意携带雨具、驾车减速慢行。

端午节各地常见谚语如下:

1、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西北)

2、家有三千艾,郞中不用来。(温州)

3、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山西)

4、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上海)

5、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江浙)

6、端午(五)请菩萨,端六发乌贼。(江浙)

7、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广东潮汕)

8、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江苏)

9、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广东)

10、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江苏)

11、未吃五月粽,破袄不敢放。(福建、台湾)

12、端午佳节,菖蒲插屋。(江苏)

13、土俗清明供祀墓,诗家端午吊离骚。(南京)

14、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

15、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北京)

诗词类

1、

离家久无信,又听捣寒衣。

(离家这么久,却无家乡的书信传来,只是,又听到江边洗衣的妇女们捣寒衣的声音,就像在提醒我,该回家了。)

——张籍《宿临江驿》

2、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江边的渡口,月儿初上,邻居家外出打鱼还没有归来。我思乡之心没有尽头,何处有家乡的捣衣声,慰藉我内心的寂寞。)

——刘长卿《余干旅舍》

3、

谁知别后身宽窄,欲送寒衣未敢裁。

(大雁南来北往已经几度春秋,可是,情郎还是没有回家,连音信都没有,不知道情郎的身体胖与瘦,连寒衣都没有剪裁。)

——王镃《征妇词》

4、

今朝朔风欺远客,又还无处寄寒衣。

(想到自己丈夫从温暖地方去苦寒之地,心急如焚,想给她寄寒衣,可是苦于没有丈夫的地址。)

——释文珦《思还人四方》

5、

寒衣剪就金刀冷,云母屏空对孤影。

(一个女子在闺房里做寒衣,天气开始冷起来,她裁剪好衣料,金剪刀都冰冷了。她床前的云母制作的屏风空空地对着她孤独的身影。)

——郭武《闺中曲》

6、

欲寄寒衣上帝都,连宵裁剪眼模糊。

(想寄寒衣到帝都去,给在那里的丈夫,通宵达旦剪裁,视线都开始模糊,寒衣做好了,可是没有人试一试寒衣大小是否合适,只希望泪水追逐着西风,洒在丈夫远去的路途。)

——邓氏《寄衣》

7、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回到家里,看到母亲缝制寒衣的针脚密密麻麻,家书里的字迹墨痕犹如新的一样。)

——蒋士铨《岁暮到家》

8、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寒衣,寄的是思念。

(一个思妇,丈夫离家,或征战,或行役,天气转凉了,妻子就给丈夫寄寒衣。可是,在寄的时候,妻子又犹豫了,给你寄冬衣,怕你不想把家还;不给你寄冬衣,又怕你过冬要受寒。是寄还是不寄,让我千难又万难。)

——姚燧《凭栏人·寄征衣》

9、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一场惨烈的战斗过后,兵士们战死过半,再也不能回家了。可是早上已有家里人寄来书信,给他们捎来了过冬的寒衣。)

——许浑《塞下曲》

10、

鸳瓦已新霜,欲寄寒衣转自伤。

(屋外的瓦上已经结了一层霜,孤灯之下,一个女子对着寒衣暗自心伤。在外戍边的人受尽苦寒,容易消瘦,真想好好看看你。)

——纳兰性德《南乡子·捣衣》

11、

秋斋独卧病,谁与覆寒衣。

(这一天,韦应物病了,躺在床上,火盆里的火已经熄灭了,灯影也越来越小。生病了,独自躺在床上,谁来为我盖上寒衣呢?)

——韦应物《郡斋卧疾绝句》

12、

命仆安排新暖阁,呼童熨贴旧寒衣。

(刘克庄笔下的冬日,没有哀叹流逝的岁月,也没有对寒冬的畏惧。有的是冬天平凡的乐趣,在暖阁里,熨好寒衣,喝初熟的酒,吃肥美的蟹,一切都是那么平淡自然又美好。)

——刘克庄《初冬》

13、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你守卫在边关,我却在吴地,想念你啊!想念你,我寄上一封简短的书信,信中每一行字上都浸透了我的眼泪,当寒气来到你身边的时候,我寄出的寒衣不知收到没有。)

——陈玉兰《寄夫》

14、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15、

寒衣补灯下,小女戏床头。

(妻子在灯下补寒衣,小女儿在床头嬉闹,真是温馨。家庭清贫,但诗人依然苦中作乐,诗朴实无华,患难夫妻也能温暖寒冬。)

——白居易《赠内子》

16、

征人最愁处,送寒衣时节。

(黄花开了,谁又能与我共折呢?远方的征人们,最伤感的,就是送寒衣的时节了。)

——朱敦儒《十二时》

17、

征客近来音信断,不知何处寄寒衣?

(今夜灯下衣已不见流萤踪迹。远征的丈夫近来没有消息,棉衣做好了不知该寄向哪儿了。)

——张纮《闺怨·去年离别雁初归》

18、

白骨已枯沙上草,家人犹自寄寒衣。

(边塞沙漠中的累累白骨,都已经将草覆盖的枯萎了,家人还依旧在给打仗的亲人寄去御寒的衣服。)

——沈彬《吊边人》

19、

故园今夜里,应为捣寒衣。

(今夜故乡的人在自己的家园里一定都在捣寒衣吧。)

——宋之问《江行见鸬鹚》

20、

街头今夜送寒衣,亏欠亲情心自知。

(今晚是十月初一,街头上人们烧衣献故人,大多数人的心中自知自己对逝去的亲人是有亏欠的。)

——杨降《七绝·寄哀思》

21、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亡者在昏晦的黄泉中听不到我们的哭声,来祭奠的人在傍晚潇潇的雨声里回去了。)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22、

未到乡关闻早雁,独于客路授寒衣。

(人还没到家乡,就听见了早归的大雁声声鸣叫,独自走在客路上,要把寒衣带给思念的人。)

——杜牧《中途寄友人》

23、

芳草歇柔艳,白露催寒衣。

(芳草不在柔艳,寒冷的霜露催着快置寒衣。)

——李白《秋夕旅怀》

24、

问道玉门千万里,秋深何处寄寒衣。

(旧时每年入冬前,女人们都要给一家老小,亲手缝制冬衣,然后过个暖和的冬天,如亲人已去世,就以纸做寒衣在这一天为他们烧掉。)

——朱无瑕《秋闺曲·寒衣节》

25、

行客念寒衣,主人愁夜织。

(人还在路上,种种惆怅、悲愤难以化解,出京时还是炎夏,如今已是漫天飞雪,想添件衣服。)

——刘长卿《桂阳西洲晚泊古桥村住人》

26、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忘怀,坟远在千里之外,没有地方能诉说心中的悲伤凄凉。)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27、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想你在黄泉之下,泥土侵蚀你的骨肉,最终化作一抔黄土,而我如今虽在人世,却也是两鬓苍苍。)

——白居易《梦微之》

28、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再次来到苏州,只觉得物是人非。曾与我同来的妻子为什么不能与我同归呢?自己如同霜打的梧桐半死半生,又像失伴的鸳鸯,孤独倦飞。)

——贺铸《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29、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犹记得去年五月梅雨时节,家中粮断,只好典袈裟籴米回家,奉养母亲。如今,却又再也见不到满头白发的老母亲倚靠着柴门盼望我了。)

——与恭《思母》

30、

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

(母亲已经去世了,诗人在傍晚独自站在母亲坟前,为母亲祭奠洒酒。盖山头映射在落日余晖下,只有几只鸟儿归宿窝巢,后悔没用,母亲走了。)

——陈去疾《西上辞母坟》

1 关于穿棉袄的诗句

关于穿棉袄的诗句 1需寒问暖让人穿棉衣的诗句

永寿寺中语,新昌坊北分。

归来数行泪,悲事不悲君。

悠悠蓝田路,自去无消息;

计君食宿程,已过商山北。

昨夜云四 ,千里同月色;

晓来梦见君,应是君相忆。

梦中握君手,问君意何如?

君言苦相忆,无人可寄书。

觉来未及说,叩门声冬冬。

言是商州使,送君书一封。

枕上忽惊起,颠倒着衣裳;

开缄见手札,一纸十三行:

上论迁谪心,下说离别肠;

心肠都未尽,不暇叙炎凉。

云作此书夜,夜宿商州东:

独对孤灯坐,阳城山馆中;

夜深作书毕,山月向西斜;

月下何所有?一树紫桐花;

桐花半落时,复道正相思;

殷勤书背后,兼寄桐花诗。

桐花诗八韵,思绪一何深!

以我今朝意,忆君此夜心;

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

珍重八十字,字字化为金。

2形容棉袄的成语 温暖

饱食暖衣

bǎo shí nuǎn yī

解释饱食:吃得饱;暖衣:穿得暖。形容生活宽裕,衣食丰足。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结构联合式。

用法形容吃穿不愁。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正音暖;不能读作“nǎo”。

辨形暖的左边是日;不能写作“目”。

近义词丰衣足食、暖衣饱食

反义词饥寒交迫、无衣无食

例句

(1)解决11亿人口的~问题;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2)现在;还有许多偏远山区过不上~的生活。

 中国有四个节日,被称为鬼节,那就是清明节、上巳节、中元节,还有就是 寒衣节 。在这次节日到来的时候,人们会早早的呆在家中,便不再出门,因为人们晚上出门会遇见不干净的东西。下面看看关于寒衣节的诗句吧!

 七绝寒衣节

青烟日落更黄昏,

路火千堆处处痕。

寄与亡魂焚币尽,

冥途冷远念家尊。

 七绝黯神伤

新麻裁出锦衣妆,

跪向西南黯神伤。

故人泉城且莫待,

满把纸钱寄冥乡。

 七绝寄哀思

街头今夜送寒衣,

亏欠亲情心自知。

忽忆人间房股事,

聊将一并寄哀思。

 七律寒衣节(十月初一)

从来此节无关我,今岁奈何煎碎心。

十字街头西北望,三更露下梦魂侵。

星因朔气寒椿树,儿送棉衣并羽衾。

化去纸钱时绕我,依依应是两牵襟。

 七律思故人

人间万事阴阳隔,但能前知不会痴。

悲苦自当君自晓,欢欣可共故人思。

悲泪但随寒衣寄,冷雾惟怯纸箔湿。

莫诉人间凄苦状,惹得离人泉下哭。

 七律雪忧

鹅毛久见折天颜, 鸿雁何曾过北关。

怎奈雪娥扬海浪, 难为单橹破冰患。

寒衣可到孤门暖? 赋象依然百树弯。

袖手大言争桂魄, 襄王再莫恋巫山!

 五言寒衣节

幽明隔两界,

冷暖总凄凄。

处处焚火纸,

家家送寒衣。

青烟升浩渺,

别绪入云霓。

旧貌应难忘,

慿谁问老衢

1形容棉纱的诗词有哪些

1避暑纳凉

唐代:钱起

木槿花开畏日长,时摇轻扇倚绳床。初晴草蔓缘新笋,

频雨苔衣染旧墙。十旬河朔应虚醉,八柱天台好纳凉。

无事始然知静胜,深垂纱帐咏沧浪。

2酬梦得秋夕不寐见寄(次用本韵)

唐代:白居易

碧簟绛纱帐,夜凉风景清。病闻和药气,渴听碾茶声。

露竹偷灯影,烟松护月明。何言千里隔,秋思一时生。

3闻乐感邻

唐代:白居易

老去亲朋零落尽,秋来弦管感伤多。尚书宅畔悲邻笛,

廷尉门前叹雀罗。绿绮窗空分妓女,绛纱帐掩罢笙歌。

欢娱未足身先去,争奈书生薄命何。

4浣溪纱(桂)

宋代:毛珝

绿玉枝头一粟黄。碧纱帐里梦魂香。晓风和月步新凉。

吟倚画栏怀李贺,笑持玉斧恨吴刚。素娥不嫁为谁妆。

5和河南白尹西池北新葺水斋招赏十二韵

唐代:雍陶

二室峰前水,三川府右亭。乱流深竹径,分绕小花汀。

池角通泉脉,堂心豁地形。坐中寒瑟瑟,床下细泠泠。

雨夜思巫峡,秋朝想洞庭。千年孤镜碧,一片远天青。

鱼戏摇红尾,鸥闲退白翎。荷倾泻珠露,沙乱动金星。

藤架如纱帐,苔墙似锦屏。龙门人少到,仙棹自多停。

游忆高僧伴,吟招野客听。馀波不能惜,便欲养浮萍。

2形容棉纱的诗词有哪些

1避暑纳凉唐代:钱起木槿花开畏日长,时摇轻扇倚绳床。

初晴草蔓缘新笋, 频雨苔衣染旧墙。十旬河朔应虚醉,八柱天台好纳凉。

无事始然知静胜,深垂纱帐咏沧浪。2酬梦得秋夕不寐见寄(次用本韵)唐代:白居易碧簟绛纱帐,夜凉风景清。

病闻和药气,渴听碾茶声。 露竹偷灯影,烟松护月明。

何言千里隔,秋思一时生。3闻乐感邻唐代:白居易老去亲朋零落尽,秋来弦管感伤多。

尚书宅畔悲邻笛, 廷尉门前叹雀罗。绿绮窗空分妓女,绛纱帐掩罢笙歌。

欢娱未足身先去,争奈书生薄命何。 4浣溪纱(桂)宋代:毛珝绿玉枝头一粟黄。

碧纱帐里梦魂香。晓风和月步新凉。

吟倚画栏怀李贺,笑持玉斧恨吴刚。素娥不嫁为谁妆。

5和河南白尹西池北新葺水斋招赏十二韵唐代:雍陶二室峰前水,三川府右亭。乱流深竹径,分绕小花汀。

池角通泉脉,堂心豁地形。坐中寒瑟瑟,床下细泠泠。

雨夜思巫峡,秋朝想洞庭。千年孤镜碧,一片远天青。

鱼戏摇红尾,鸥闲退白翎。荷倾泻珠露,沙乱动金星。

藤架如纱帐,苔墙似锦屏。龙门人少到,仙棹自多停。

游忆高僧伴,吟招野客听。馀波不能惜,便欲养浮萍。

3关于“棉布”的诗词有哪些

1 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唐白居易

水波文袄造新成,绫软绵匀温复轻。

晨兴好拥向阳坐,晚出宜披蹋雪行。

鹤氅毳疏无实事,木棉花冷得虚名。

宴安往往叹侵夜,卧稳昏昏睡到明。

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

2 竹枝

唐皇甫松

槟榔花发鹧鸪啼,雄飞烟瘴雌亦飞。

木棉花尽荔支垂,千花万花待郎归。

芙蓉并蒂一心连,花侵槅子眼应穿。

筵中蜡烛泪珠红,合欢桃核两人同。

斜江风起动横波,劈开莲子苦心多。

山头桃花谷底杏,两花窈窕遥相映。

3 李卫公

唐李商隐

绛纱弟子音尘绝,鸾镜佳人旧会稀。

今日致身歌舞地,木棉花暖鹧鸪飞。

4 燕台四首·夏

唐李商隐

前阁雨帘愁不卷,后堂芳树阴阴见。

石城景物类黄泉,夜半行郎空柘弹。

绫扇唤风阊阖天,轻帷翠幕波渊旋。

蜀魂寂寞有伴未,几夜瘴花开木棉。

桂宫留影光难取,嫣薰兰破轻轻语。

直教银汉堕怀中,未遣星妃镇来去。

浊水清波何异源,济河水清黄河浑。

安得薄雾起缃裙,手接云輧呼太君。

5 金缕曲/贺新郎

宋刘辰翁

叶叶跳珠雨。里湖通、十里红香,画桡齐举。昨梦天风高黄鹄,下俯人间何许。但动地、潮声如鼓。竹阁楼台青青草,问木棉、羁客魂归否。盘泣露,寺钟语。梦回酷似灵均苦。叹神游、前度都非,明朝重五。满眼离骚无人赋,忘却君愁吊古。任醉里、乌乌缕缕。渺渺茂陵安期叟,共鄗池、夜别还于楚。采涧绿,久延伫。

4关于“棉布”的诗词有哪些

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唐白居易水波文袄造新成,绫软绵匀温复轻。

晨兴好拥向阳坐,晚出宜披蹋雪行。鹤氅毳疏无实事,木棉花冷得虚名。

宴安往往叹侵夜,卧稳昏昏睡到明。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竹枝唐皇甫松槟榔花发鹧鸪啼,雄飞烟瘴雌亦飞。

木棉花尽荔支垂,千花万花待郎归。芙蓉并蒂一心连,花侵槅子眼应穿。

筵中蜡烛泪珠红,合欢桃核两人同。斜江风起动横波,劈开莲子苦心多。

山头桃花谷底杏,两花窈窕遥相映。李卫公唐李商隐绛纱弟子音尘绝,鸾镜佳人旧会稀。

今日致身歌舞地,木棉花暖鹧鸪飞。燕台四首·夏唐李商隐前阁雨帘愁不卷,后堂芳树阴阴见。

石城景物类黄泉,夜半行郎空柘弹。绫扇唤风阊阖天,轻帷翠幕波渊旋。

蜀魂寂寞有伴未,几夜瘴花开木棉。桂宫留影光难取,嫣薰兰破轻轻语。

直教银汉堕怀中,未遣星妃镇来去。浊水清波何异源,济河水清黄河浑。

安得薄雾起缃裙,手接云輧呼太君。金缕曲/贺新郎宋刘辰翁叶叶跳珠雨。

里湖通、十里红香,画桡齐举。昨梦天风高黄鹄,下俯人间何许。

但动地、潮声如鼓。竹阁楼台青青草,问木棉、羁客魂归否。

盘泣露,寺钟语。梦回酷似灵均苦。

叹神游、前度都非,明朝重五。满眼离骚无人赋,忘却君愁吊古。

任醉里、乌乌缕缕。渺渺茂陵安期叟,共鄗池、夜别还于楚。

采涧绿,久延伫。

5关于棉花的诗句,种植和收获的都行

《七绝·咏棉花 》

近代:左河水

不恋虚名列夏花,洁身碧野布云霞。

寒来舍子图宏志,飞雪冰冬暖万家。

译文:棉花在夏季开放出美丽的花朵,但是在人们的记忆里及百花的名列之中,也包括“夏花”之中,并没有列入棉花的名字。但他的白色纤维在碧野的万丛之中表现得洁白无瑕,犹如白云一片;又在阳光的辉映之下如彩霞般的美丽壮观。

棉花在使用前须将其在纤维中的棉籽分离出去,以便纺纱织布或做成棉衣棉被,服务于大江南北的人们,在飞雪连天的寒冬腊月中,让人们感到温暖,这就是它一生一世的归宿与奋斗目标。

扩展资料:

棉花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产量大、生产成本低,使棉制品价格比较低廉。棉纤维能制成多种规格的织物,从轻盈透明的巴里纱到厚实的帆布和厚平绒,适于制作各类衣服、家具布和工业用布。棉织物坚牢耐磨,能够洗涤和在高温下熨烫,棉布由于吸湿和脱湿快速而使穿着舒服。

如果要求保暖好,可通过拉绒整理使织物表面起绒。通过其他整理工序,还能使棉织物防污、防水、防霉;提高织物抗皱性能,使棉织物少烫甚至不需要熨烫;降低织物洗涤时的缩水,使缩水率不超过1%。

-咏棉花

6关于“棉花”的诗句有哪些

《咏棉花》——张志真可织布来可纺纱,胜却蚕丝赛葛麻。

花开犹如雪皑皑,采棉更是景如画。自然环保济世人,衣被棉絮暖天下。

华北新疆大棉田,沃野处处开奇葩。《棉花与节气》——吴广深清明谷雨紧相连,西北中原齐种棉;立夏小满轻施肥,滋润幼苗壮棉田;芒夏连暑勤追肥,促发棵来花铃现;立秋处暑收获季,采摘归仓笑开颜。

《咏棉花》——左河水不恋虚名列夏花,洁身碧野布云霞。寒来舍子图宏志,飞雪冰冬暖万家。

《棉花》——叶千华花开不为人赞美,花放不求谁闻香。只是献花送温暖,只是用花作衣裳。

《棉花与节气》——吴广深清明谷雨紧相连,西北中原齐种棉;立夏小满轻施肥,滋润幼苗壮棉田;芒夏连暑勤追肥,促发棵来花铃现;立秋处暑收获季,采摘归仓笑开颜。

7关于沙的诗句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陲。--白马篇魏晋曹植

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唐岑参

萧条万里外,耕作五原多。一扫清大漠,包虎戢金戈。--发白马唐李白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马诗唐李贺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咏怀古迹唐杜甫

昼伏宵行经大漠,云阴月黑风沙恶。--缚戎人唐白居易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蓟中作唐高适

北上登蓟牛?C

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

--塞上唐高适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燕歌行唐高适

大漠风沙里,长城雨雪边。--信安王幕府诗唐高适

身逐塞鸿来万里,手披荒草看孤坟。擒生绝漠经胡雪,怀旧长沙哭楚云。--送李将军唐刘长卿

草上孤城白,沙翻大漠黄。秋风起边雁,一一向潇湘。--边上唐齐己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从军行唐王昌龄

日暮沙漠陲,力战烟尘里。--从军行唐王维

十年通大漠,万里出长平。寒日生戈剑,阴云摇旆旌。--横吹曲辞·出塞唐沈佺期

漠漠沙堤烟,堤西雉子斑。--故城曲唐温庭筠

广漠杳无穷,孤城四面空。马行高碛上,日堕迥沙中。--边城晚望唐许棠

誓将绝沙漠,悠然去玉门。--出塞唐虞世南

绝漠蓬将断,华筵槿正荣。--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唐崔日用

关头落月横西岭,塞下凝云断北荒。漠漠边尘飞众鸟,昏昏朔气聚群羊。--从军行唐崔融

大漠羽书飞,长城未解围。--早春边城怀归唐崔湜

建牙连朔漠,飞骑入胡城。--送崔融唐戴叔伦

绝漠秋山在,阳关旧路通。--横吹曲辞·出塞唐耿湋

阴风吼大漠,火号出不得。--古塞下曲四首唐贯休

鼓角雄山野,龙蛇入战场。流膏润沙漠,溅血染锋铓。--平胡唐李隆基

大漠行

唐崔湜

单于犯蓟壖,骠骑略萧边。南山木叶飞下地,北海蓬根乱上天。科斗连营太原道,鱼丽合阵武威川。

三军遥倚仗,万里相驰逐。旌旆悠悠静瀚源,鼙鼓喧喧动卢谷。

穷徼上幽陵,吁嗟倦寝兴。马蹄冻溜石,胡毳暖生冰。云沙泱漭天光闭,河塞阴沉海色凝。

崆峒异国谁能托,萧索边心常不乐。近见行人畏白龙,遥闻公主愁黄鹤。

阳春半,岐路间,瑶台苑,玉门关。百花芳树红将歇,二月兰皋绿未还。阵云不散鱼龙水,雨雪犹飞鸿雁山。

山嶂连绵不可极,路远辛勤梦颜色。北堂萱草不寄来,东园桃李长相忆。

汉将纷纭攻战盈,胡寇萧条幽朔清。韩君拜节偏知远,

郑吉驱旌坐见迎。

火绝烟沉右西极,谷静山空左北平。但使将军能百战,不须天子筑长城。

棉裤的诗句有:棉衣棉裤三天跑。

棉裤的诗句有:棉衣棉裤三天跑。词性是:名词。结构是:棉(左右结构)裤(左右结构)。注音是:ㄇ一ㄢ_ㄎㄨ_。拼音是:miánkù。

棉裤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棉裤miánkù。(1)絮了棉花的裤子。

二、引证解释

⒈絮有棉花的裤子。引《清会典事例·户部·收_穷》:“又孤贫每名日给盐菜银五_,大口岁给棉衣一件,棉裤一条,共折给银九钱五分。”

三、网络解释

棉裤棉裤指中间絮了棉花的裤子,包括婴儿的包脚款式,儿童的簸箕裤,成人的修身松紧带棉裤和老人的分门襟棉裤。

关于棉裤的成语

穿一条裤子棉手闷子不名一钱参差不齐伯道无儿长夜漫漫坏裳为裤不期而然不期然而然不齿于人

关于棉裤的词语

不为已甚仓皇出逃不期而然锦衣纨裤不齿于人草庐三顾伯道无儿棉手闷子韦裤布被不名一钱

关于棉裤的造句

1、冬至阳气渐升起,却是一年最冷日,我把牵挂与惦记,手机短信发给你,北方袭来冷空气,莫把防寒当儿戏,多吃萝卜多吃姜,棉衣棉裤着身上,愿你天天都得意,冬至不冷心欢喜!祝愿朋友。

2、内衣、内裤,棉毛衫、棉毛裤,再套上妈妈亲手织成的毛衣、毛裤,有时候毛衣还要穿好几件!然后再裹上厚厚的棉外套和棉裤。

3、牟清元穿的棉裤也不是配发的警用棉裤,而是他妻子高玉芳用两斤山东棉花做的棉裤,形象点说,就是穿个“棉花包”,走路两腿都不好回弯。

4、里边还有一身拷纱小棉袄棉裤哪。

5、老者在开场身着绿花大袄,穿着大棉裤和千层底黑布鞋演绎了一段回忆年轻时爱恋的哑剧片段,引出模特走秀。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棉裤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