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妻子深爱丈夫”的古诗有哪些?

老公 0 103

表达“妻子深爱丈夫”的古诗有哪些?,第1张

表达“妻子深爱丈夫”的古诗有哪些?
导读: 1、表达“妻子深爱丈夫”的古诗有哪些?2、爱人分别依依不舍的诗句3、关于支持丈夫的诗句1、《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宋代: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 1、表达“妻子深爱丈夫”的古诗有哪些?
  • 2、爱人分别依依不舍的诗句
  • 3、关于支持丈夫的诗句

1、《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代: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译文: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涎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2、《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代: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译文: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共诉相思,柔情似水,短暂的相会如梦如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3、《摸鱼儿·雁丘词》

金代:元好问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译文:天啊!请问世间的各位,爱情究竟是什么,竟会令这两只飞雁以生死来相对待?南飞北归遥远的路程都比翼双飞,任它多少的冬寒夏暑,依旧恩爱相依为命。比翼双飞虽然快乐,但离别才真的是楚痛难受。

到此刻,方知这痴情的双雁竟比人间痴情儿女更加痴情!相依相伴,形影不离的情侣已逝,真情的雁儿心里应该知道,此去万里,形孤影单,前程渺渺路漫漫,每年寒暑,飞万里越千山,晨风暮雪,失去一生的至爱,形单影只,即使苟且活下去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汾水一带,当年本是汉武帝巡幸游乐的地方,每当武帝出巡,总是箫鼓喧天,棹歌四起,何等热闹,而今却是冷烟衰草,一派萧条冷落。

武帝已死,招魂也无济于事。女山神因之枉自悲啼,而死者却不会再归来了!双雁生死相许的深情连上天也嫉妒,殉情的大雁决不会和莺儿燕子一般,死后化为一抔尘土。将会留得生前身后名,与世长存。狂歌纵酒,寻访雁丘坟故地,来祭奠这一对爱侣的亡灵。

4、《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代: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的脱下罗绸外裳,一个人独自躺上眠床。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5、《离思五首·其四》

唐代: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译文: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若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仓促地由花丛中走过,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

1 关于爱人分别的诗句

关于爱人分别的诗句 1 与爱人离别的诗

古往今来,与爱人离别的诗有很多,这里例举一些比较著名的。

1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一般认为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异乡巴蜀,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的回信,以七言绝句形式来表达。全首诗是: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2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

全首诗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需要注意的是,这首诗中的“情人”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情人,而是指相爱之人,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爱人。3白居易的《赋得古草原上送别》——这是一首被误传的诗,一段时间以来被说成是描写“草”的诗而选入中小学课本。

全首诗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翠绿)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前面六句是写景,最后两句点出主题,让人一下子从景色的萋荒感受到离别的凄凉。这首诗中的“王孙”,有人考证是有明确对象的,应当是白居易早年的恋人。

2 与爱人离别的诗

古往今来,与爱人离别的诗有很多,这里例举一些比较著名的。

1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一般认为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异乡巴蜀,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的回信,以七言绝句形式来表达。全首诗是: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全首诗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需要注意的是,这首诗中的“情人”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情人,而是指相爱之人,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爱人。

3白居易的《赋得古草原上送别》——这是一首被误传的诗,一段时间以来被说成是描写“草”的诗而选入中小学课本。全首诗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翠绿)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前面六句是写景,最后两句点出主题,让人一下子从景色的萋荒感受到离别的凄凉。这首诗中的“王孙”,有人考证是有明确对象的,应当是白居易早年的恋人。

3 描写爱人离别的古诗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晚砧声向晚多。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4《送友人》

李白

青山衡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32626666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6《赠别》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7《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8《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9《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10《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晨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4 描写爱人离别的古诗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2《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3《送魏万之京》 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曙色催寒近,御晚砧声向晚多。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4《送友人》 李白青山衡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32626666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6《赠别》 杜牧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7《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8《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9《送别》 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10《雨霖铃》 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晨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5 有描写与爱人分别的诗词么

有啊。

柳永《雨霖铃》(这是生离……)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

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

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苏轼《江城子》(这是死别……)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

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短松岗。

韦庄《女冠子》(这是思念……)

四月十七,

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

忍泪佯低面,

含羞半敛眉。

不知魂已断,

空有梦相随。

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这几首都是我比较喜欢的。古诗里描写分别的诗很多很多。非常精彩,多读读就有了。

6 形容要分开的爱人诗句

描写情人离别的诗句

1、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2、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3、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4、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5、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6、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7、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8、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9、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10、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7 关于丈夫和妻子离别的古诗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注释:出自《古诗十九首》之十七。这是妻子思念丈夫的诗。

丈夫久别,凄然独处,对于季节的迁移和气候的变化异常敏感;因而先从季节、气候写起。孟冬,旧历冬季的第一月,即十月。

就一年说,主人公已在思念丈夫的愁苦中熬过了春、夏、秋三季。冬天一来,她首先感到的是“寒”。

“孟冬寒气至”,一个“至”字,把“寒气”拟人化,它在不受欢迎的情况下来“至”主人公的院中、屋里、乃至内心深处。主人公日思夜盼的是丈夫“至”、不是“寒气至”。

“寒气”又“至”而无犹不“至”,怎能不加倍地感到“寒”!第二句以“北风”补充“寒气”;“何惨栗”三字,如闻主人公寒彻心髓的惊叹之声。时入孟冬,主人公与“寒气”同时感到的是“夜长”。

对于无忧无虑的人来说,一觉睡到大天亮,根本不会觉察到夜已变长。“愁多知夜长”一句、看似平淡,实非身试者说不出;最先说出,便觉新警。

主人公经年累月思念丈夫,夜不成寐;一到冬季,“寒”与“愁”并,更感到长夜难明。从“愁多知夜长”跳到“仰观众星列”,中间略去不少东西。

“仰观”可见“众星”,暗示主人公由辗转反侧而揽衣起床,此时已徘徊室外。一个“列”字,押韵工稳,含意丰富。

主人公大概先看牵牛星和织女星怎样排“列”,然后才扩大范围,直至天边,反复观看其他星星怎样排列。其观星之久,已见言外。

读诗至此,必须联系前两句。主人公出户看星,直至深夜,对“寒气”之“至”自然感受更深,能不发也“北风何惨栗”的惊叹!但她仍然不肯回屋而“仰观众星列”,是否在看哪些星是成双成对的,哪些星是分散的、孤零零的?是否在想她的丈夫如今究竟在哪颗星下?“三五”两句并非写月,而是展现主人公的内心活动。

观星之时自然会看见月,因而又激起愁思:夜夜看星星、看月亮,盼到“三五”(十五)月圆,丈夫没有回来;又挨到“四五”(二十)月缺,丈夫还是没有回来!如此循环往复,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丈夫始终没有回来啊!“客从”四句,不是叙述眼前发生的喜事,而是主人公在追想遥远的往事。读后面的“三岁”句,便知她在三年前曾收到丈夫托人从远方捎来的一封信,此后再无消息。

而那封信的内容,也不过是“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不难设想:主人公在丈夫远别多年之后才接到他的信,急于人信中知道的,当然是他现在可处、情况如何、何时回家。

然而这一切,信中都没有说。就是这么一封简之至的信,她却珍而重之。

“置书怀袖中”,一是让它紧贴身心,二是便于随时取出观看。“三岁字不灭”,是说她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它。

这一切,都表明了她是多么的温柔敦厚!结尾两句,明白地说出她的心事:我“一心抱区区(衷爱)”,全心全意地忠于你、爱着你;所担心的是,我们已经分别了这么久,你是否还知道我一如既往地忠于你、爱着你呢?有此一结,前面所写的一切都得到解释,从而升华到新的境界;又馀音袅袅,馀意无穷。“遗我一书札”的“我”,乃诗中主人公自称,全诗都是以“我”自诉衷曲的形式写出的。

诗中处处有“我”,“我”之所在,即情之所在、景之所在、事之所在。景与事,皆化入“我”的心态,融入“我”的情绪。

前六句,“我”感到“寒气”已“至”、“北风惨栗”;“我”因“愁多”而“知夜长”;“我”徘徊室外,“仰观众星”之罗列,感叹从“月满”变月缺。而“我”是谁?“愁”什么?观星仰月,用意何在?读者都还不明底蕴,唯觉诗中有人,深宵独立,寒气彻骨,寒星伤目,愁思满怀,无可告语。

及至读完全篇,随着“我”的心灵世界的逐渐坦露,才对前六句所写的一切恍然大悟,才越来越理解她的可悲遭遇和美好情操,对她产生无限同情。

8 爱人相互离别,思念爱人的诗句有哪些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曹雪芹《红豆词》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杨柳枝》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敻《诉衷情》

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邵瑞彭《蝶恋花》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曹雪芹《终身误》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四首其二》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苏武《结发为夫妻》

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锺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朱彝尊《高阳台》

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想念的句子 )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韦庄《女冠子二首其一》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

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陈叔达《自君之出矣》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一》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佚名《涉江采芙蓉》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韦庄《应天长》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牋费泪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二》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鹧鸪天》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鹊踏枝》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曹雪芹《红楼梦引子》

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陈端生《寄外》( 情诗 )

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南歌子四首其二》

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苏曼殊《本事诗》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平乐二首其二》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鹊踏枝》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白居易《长恨歌》

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使我双泪长珊珊。-卢仝《楼上女儿曲》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陈蓬姐《寄外二首其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9 古诗中的不忍与爱人分别的诗句

1、相见时难别亦难。——唐·李商隐《无题》

原文: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行行泪尽楚关西。——唐·李白《别内赴征》

原文:翡翠为楼金作梯,谁人独宿倚门啼。夜坐寒灯连晓月,行行泪尽楚关西。

3、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唐·李白《劳劳亭》

原文: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4、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汉乐府《别诗》

原文: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5、何言巾上泪,乃是肠中血。念此早归来,莫作经年别!——唐·白居易《别行简》

原文:漠漠病眼花,星星愁鬓雪。筋骸已衰惫,形影仍分诀。梓州二千里,剑门五六月。岂是远行时?火云烧栈热。何言巾上泪,乃是肠中血。念此早归来,莫作经年别!

6、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唐·白居易《南浦别》

原文: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7、欲陈去留意,声向言前咽。——唐·孟郊《古别曲》

原文:山川古今路,纵横无断绝。来往天地间,人皆有离别。行衣未束带,中肠已先结。不用看镜中,自知生白发。欲陈去留意,声向言前咽。愁结填心胸,茫茫若为说。荒郊烟莽苍,旷野风凄切。处处得相随,人那不如月。

8、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唐·孟郊《古怨别》

原文: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

9、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宋·柳永《雨霖铃》

原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0、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徘徊,别语愁难听。——宋·周邦彦《蝶恋花》

原文:月皎惊鸟栖不定。更漏将阑,轳辘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徘徊,别语愁难听。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

11、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宋·寇准《阳关引》

原文:塞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春朝雨霁轻尘歇。征鞍发。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更尽一杯酒,歌一阕。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且莫辞沉醉,听取阳关彻。念故人、千里自此共明月。

12、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宋·欧阳修《踏莎行》

原文: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13、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宋·晏殊《浣溪沙》

原文: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14、惟有掰钗分钿侣,离别常多会面难。此情须问天。——宋·晏殊《破阵子》

原文:海上蟠桃易熟,人间好月长圆。惟有掰钗分钿侣,离别常多会面难。此情须问天。蜡烛到明垂泪,熏炉尽日生烟。一点凄凉愁绝意,谩道秦筝有剩弦。何曾为细传。

15、一片伤心画不成。别语忒分明。——清·纳兰性德《南乡子》

原文: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16、总是别时情,那得分明语。——清·纳兰性德《生查子》

原文:惆怅彩云飞,碧落知何许?不见合欢花,空倚相思树。

总是别时情,那得分明语。判得最长宵,数尽厌厌雨。

1 赞美老公的句子大全

1:气宇轩昂,高大魁梧,英姿爽,衣着得体,眉清目秀。----—->这是在赞美一个美男子。

2:我和你在一起的时候压力好大啊,谁让你这么优秀啦!------—->这句话是反话,让男人觉得开心。

3:翩若惊鸿,矫若游龙。---—->文化水平不高的男人,应该读不懂什么意思吧。

4:他长得出奇的高大,往那一站,就像半垛城墙竖在那里。---->这是对男人外貌的夸张。

5:你有时候是不是特孤独?世界上这么优秀的人就只有你一个!-----—->这种敬佩是最好的赞美。

6:那个男子立体的五官刀刻般俊美,整个人发出一种威震天下的王者之气,邪恶而俊美的脸上此时噙着一抹放荡不拘的微笑。---—->气质,男人最重要的就是气质。

7:扭头去看站在身后的高大男生,秀气温柔的侧链在阳光下闪着珍珠的光泽,细碎的短发遮不住那双神情专注的星眸。------—->如果男人有着温柔的感觉,会是怎么样的呢?

8:他的眉毛时而紧紧地皱起,眉宇间形成一个问号;时而愉快地舒展,像个感叹号。-----

-->活灵活现的进行了对男人的表达。

9:你就好像是上品的西湖龙井,那种淡淡的苦涩是你的成熟越品你越有味道。------->有味道的男人,比有外表的男人要好的多。

2 表达女子对男子不离不弃,永远支持的诗句

《诗经》中以爱情为主题的诗篇,大致可分为婚前和婚后两种类型。婚前一般表达的都是男女对于异性的爱慕和渴望,以及对对方的思念,多有少女怀春之篇。而婚后的篇章,则多怨妇,表现的大多是丈夫有了新欢后对旧爱的离弃,体现了一夫多妻制社会下对女性的不公。当然亦有妇人对征夫的思念,情真意切催人泪下。

在表达少女对感情的爱恋和对心上人的思念的诗篇中,我们可以看到古风中女性的开放,对爱情表露得大胆而直白,这在中国后来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邶风雄雉》中,作者以一介女性,发出“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易云能来? ”日子一天天经过,思君之情悠悠不绝。路途遥遥千万里,你什么时候才会来?这样的思念之情从一个少女的嘴里娓娓道出,诚而真挚。

《匏有苦叶》中载有“招招舟子,人涉昂否。不涉昂否,昂须我友。”翻译出来即为:船上的艄公招手让我快点上船,但别人上船了我偏要留下来,因为我在等我的男朋友。

《静女》中,“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描绘的是一幅娴静女孩约会情郎于城角却故意隐身不与之相见,使得情郎搔首等待来回寻找的情景。

《陈风泽陂》中的思念之情则更为强烈:“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一个女子在荷塘边见到一个美男子,彻夜思念难以入眠,竟而至于因相思而“涕泗滂沱”。

《王风扬之水》中,“扬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就是一名戍边兵士对家中妻子的思念。而《伯兮》中所记述的则是一名妇人对征夫的深深思念:“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愿言思伯,甘心首疾。愿言思伯。使我心痗。”自夫君随王征东。妇头发零乱如飞蓬,并不是没有油脂来洗,只是因为不知道为谁去整饰仪容!可惜的是,“曷月予还归哉”和“谁适为容”,却都不能让自己的心上人看见,只能留与后人凭文而吊。

《诗经》中,就我所见最让人动容最凄惨的篇章,莫过于《唐风葛生》,它叙述的是一妇人对亡夫的思念,其中诗句断人心肠:“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葛藤覆盖着荆条,蔹草长满山冈,我的夫君亡于此,谁人来和他做伴?他独处多悲伤。可怜我未亡人度日如年,夏漫长,冬凄凉,只待百年后,与你共墓床。这一句,胜过了所有海誓山盟!

3 写一首丈夫辜负了妻子的诗词

怨郎诗(卓文君)

一别之后

两地相悬

只说是三四月

又谁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

八行书无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

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相思

千系念

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

百无聊赖十依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

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

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忽匆匆

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

二月风筝线儿断

郎啊郎

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4 关于男子气概的古诗

关于男子气概的古诗: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出自《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品原文: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白话译文:江山千古依旧,割据的英雄孙仲谋,却已无处寻觅。无论繁华的舞榭歌台,还是英雄的流风余韵,总被无情风雨吹打而去。

那斜阳中望见的草树,那普通百姓的街巷,人们说寄奴曾经居住。遥想当年,他指挥着强劲精良的兵马,气吞骄虏一如猛虎。

元嘉帝多么轻率鲁莽,想建立不朽战功封狠居胥,却落得仓皇逃命,北望追兵泪下无数。还记得四十三年前,我战斗在硝烟弥漫的扬州路。

真是不堪回首,敌占区拓跋焘的行宫,神鸦叫声应和着喧闹的社鼓。有谁会来寻问,廉颇将军年纪已老,他的身体是否强健如故?创作背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 ,时辛弃疾六十六岁。

当时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担任镇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从表面看来,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然而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

辛弃疾到任后, 一方面积极布置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识到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孤危,深感很难有所作为。辛弃疾支持北伐抗金的决策,但是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的作法,又感到忧心忡忡,他认为应当做好充分准备,绝不能草率从事,否则难免重蹈覆辙,使北伐再次遭到失败。

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他来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篇词中佳作。作品赏析:词以“京口北固亭怀古”为题。

京口是三国时吴大帝孙权设置的重镇,并一度为都城,也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生长的地方。面对锦绣江山,缅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正是像辛弃疾这样的志士登临应有之情,题中应有之意,词正是从这里着笔的。

上片怀古抒情。第一、二句中,“千古”,是时代感,照应题目“怀古”;“江山”是现实感,照应题目“京口北固亭”。

作者站在北固亭上瞭望眼前的一片江山,脑子里一一闪过千百年来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他首先想到三国时吴国的皇帝孙权,他有着统一中原的雄图大略,在迁都建业以前,于建安十四年(209年)先在京口建“京城”,作为新都的屏障,并且打垮了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国家。可是如今,像孙权这样的英雄已无处寻觅的了。

诗人起笔便抒发其江山依旧,英雄不再、后继无人的感慨。而后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在上句的基础上推进一层,非但再也找不到孙权这样的英雄人物,连他当年修建的“舞榭歌台”,那些反映他光辉功业的遗物,也都被“雨打风吹去”,杳无踪迹了。

下三句写眼前景,词人联想起与京口有关的第二个历史人物刘裕。写孙权,先想到他的功业再寻觅他的遗迹;写刘裕,则由他的遗迹再联想起他的功业。

然后在最后三句回忆刘裕的功业。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削平了内乱,取代了东晋政权。

他曾两度挥戈北伐,先后灭掉南燕、后秦,收复洛阳、长安,几乎可以克复中原,作者想到刘裕的功勋,非常钦佩,最后三句,表达了词人无限景仰的感情。英雄人物留给后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可是刘裕这样的英雄,他的历史遗迹,如今也是同样地找不到了,只有那“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词的上片借古意以抒今情,还比较轩豁呈露,在下片里,作者通过典故所揭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感慨,就更加意深而味隐了。“元嘉草草”三句,用古事影射现实,尖锐地提出一个历史教训。

史称南朝宋文帝刘义隆“自践位以来,有恢复河南之志”。他曾三次北伐,都没有成功,特别是元嘉二十七年最后一次,失败得更惨。

用兵之前,他听取彭城太守王玄谟陈北伐之策,非常激动,说:“闻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有封狼居胥意”谓有北伐必胜的信心。

当时分据在北中国的北魏,并非无隙可乘;南北军事实力的对比,北方也并不占优势。倘能妥为筹划,虑而后动,是能打胜仗,收复部分失地的。

无如宋文帝急于事功,轻启兵端。结果不仅没有得到预期的胜利,反而招致北魏拓跋焘大举南侵,弄得国势一蹶而不振了。

这一历史事实,对当时现实所提供的历史鉴戒,是发人深省的。作者援用古事近事影射现实,尖锐地提醒南宋统治者吸取前人的和自己的历史教训。

从“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开始,词由怀古转入伤今,联系自己,联系当今的抗金形势,抒发感慨。作者回忆四十三年前北方人民反抗异族统治的斗争此起彼伏,如火如荼,自己也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

后来渡淮南归,原想凭借国力,恢复中原,不期南宋朝廷昏聩无能,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如今自己已成了老人,而壮志依然难酬。

辛弃疾追思往事,不胜身世之感。下三句中的。

5 描写“妻子对丈夫的心痛”的诗句有哪些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原文意思:最使我记得的是慌张地辞别宗庙的时候,宫廷里的音乐机关/教坊的乐工们还奏起别离的歌曲,这种生离死别的情形,令我悲伤欲绝,只能面对宫女们垂泪而已。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原文意思:花凋零的时候别无情的秋风吹得满天都是,这消逝的红颜又有谁怜惜?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原文意思:端起酒来洗涤愁肠,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原文意思:是谁把这满山的红叶染红,红得好像酒醉人的娇靥!应该是,别离人的眼泪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原文意思:在冬末春初时节,虽然已经暖了起来,但是凉意再次来袭的时候还是最难以入睡。

喝三两杯淡酒,也敌不过晚上吹来的寒风。头顶上大雁飞过,更勾起人的伤心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