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的由来简介20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的由来)

公司起名 0 5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的由来简介20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的由来),第1张

1940年1月9日,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发表讲话,提出“现在要建立的民主共和国,只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一切反帝反封建人民共同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1948年8月1日,毛泽东向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口号”的各民主党派发出回函,提出建立“独立、自由、繁荣、统一的人民民主共和国”。


1949年6月15日,毛泽东在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建设一个名副其实的新的强大的人民民主共和国”的主张。毛泽东演讲结束后,高喊三个口号,其中一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在后来的讨论中,张治中提出:“‘共和’二字本身就含有‘民主’的意思,何必重复。”清华大学的张奚若教授也提出:“‘人民’这个概念已经表达了‘民主’的含义。用‘中华人民共和国(PRC)’比用‘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好。”毛泽东认为这是合理的,并建议每个人都采用它。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的由来简介20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的由来),第2张

▲1949年9月22日,董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报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起草过程和基本内容。关于国名,采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PRC)”的名称。


在提交审议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等文件中,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PRC)”后加括号,括号中写有“中华民国”(简称中华民国)字样。


这个缩写引起了争议。


1949年9月26日上午11时30分,周恩来在六国饭店举行宴会,邀请20多名70岁的CPPCC代表听取他们的意见。


黄炎培说:“普通人的教育很落后,习惯在感情上用民国。一旦摆脱,就会引起不必要的反感。没必要保留简称,一年后去掉。”


廖仲恺的夫人何香凝说:“中华民国是孙中山先生革命的结果,是用许多先烈的鲜血换来的。在更改国名的问题上,我个人认为如果能照常使用就好了;你不同意,我也不会坚持自己的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的由来简介20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的由来),第2张



▲1949年9月27日,周恩来写下《关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的由来简介20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的由来),第2张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纪要通过了《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等决议。




美国华侨领袖司徒美堂说:“我也是辛亥革命的参与者。我尊敬孙中山先生,但我对中华民国这个词绝对没有好感!我的理由是,这是中国的官方状态,与人民无关。我要问,毛泽东先生领导的这场革命与辛亥革命有什么不同吗?如果大家觉得不一样,那么我们的国名应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PRC)。”


马寅初、张澜、陈叔同、沈钧儒等16人发言反对使用缩写。


周恩来说,大家发表的意见要报大会主席团常务委员会参考,由主席团常务委员会作出最后决定。


9月27日下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不使用“中华民国”简称。从此,新中国正式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PRC)”。


资料来源: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年谱(1893-1949)》;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文选》;《亲历者的回忆:协商建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等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