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爷爷的禾下乘凉梦成真了?

老人 0 104

袁隆平爷爷的禾下乘凉梦成真了?,第1张

袁隆平爷爷的禾下乘凉梦成真了?
导读:是的,袁隆平爷爷的禾下乘凉梦成真了。袁隆平爷爷曾在一次采访中说过:“我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而我则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为了实现这个梦想,袁隆平爷爷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用六十年的时间研究、应用、

是的,袁隆平爷爷的禾下乘凉梦成真了。

袁隆平爷爷曾在一次采访中说过:“我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而我则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袁隆平爷爷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用六十年的时间研究、应用、推广杂交水稻技术,让中国十几亿人口能吃饱饭,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杰出贡献,被称为东方“稻神”,为人类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

近日,重庆大足2米“巨型稻”试种成功,高度是常规稻2倍,预计亩产1600斤以上。稻田里还可搞稻鱼共生项目。“巨型稻”不仅有粗壮挺拔的稻秆,而且能为水产和哺乳动物遮阴,并提供最佳栖息场所。现在,袁隆平爷爷的禾下乘凉梦成真了。

这种巨型稻的优势

水稻有高杆和矮杆的性状之分。一般来说,与高杆水稻相比,矮杆品种的抗倒伏性能更好,它们更容易在刮风下雨的恶劣天气中幸存下来,这有助于维持水稻的收成。  

上个世纪,科学家对水稻进行矮杆化和半矮秆化育种,让水稻产量大幅提升,从亩产330公斤,到亩产400多公斤,再到后来的亩产600公斤。而培育这种高大的巨型水稻有以下原因:

事实上,巨型水稻并不是弱不禁风。它们的秆茎粗壮,直径超过1厘米,再加上它们也都是成簇生长,根系很深,所以抗倒伏,在一般的田地里种植不是问题。  

在2007年,中国科学院的夏新界教授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育、野生水稻远缘杂交等技术,首次培育出了巨型水稻,开创了巨型稻研究的先河,所以他也被誉为“巨型稻之父”。

经过多年的培育和试验,巨型稻终于在重庆的试验田中种植成功,它们的高度是普通水稻的两倍。由于巨型稻的体积大,它们之间的种植间隔也要更大,种植密度缩小一半,但它们的分蘖多,每蔸能长出40个稻穗,每根稻穗结出的谷粒数是普通水稻的一倍多。综合而言,巨型稻的产量并不低,亩产预计超过1600斤。

除了抗倒伏之外,巨型水稻还能抗病虫害,不用打农药,不用化肥,并且具有耐盐碱、耐淹涝的优异性能。不仅如此,巨型稻产出的米质很好,可以达到有机大米质量标准和国家优质稻谷标准三级。

这种巨型稻在保证产量的同时,还能带来额外的收成。巨型稻根系十分发达,秆茎高大,这种稻田能够蓄上更多的水,里面还能养殖青蛙、鱼、虾等动物。这些动物不但能增加更多的收成,而且它们的排泄物能够作为稻田的肥料,促进巨型稻长得更好。

袁隆平的手抄报怎么画如下:

1、首先在左上角写上花体字标题:袁隆平。

2、然后我们画上和蔼可亲笑眯眯的袁隆平爷爷盘坐着,手里拿着叶子,毛巾搭在肩上,旁边是他可爱的猫咪花花。

3、旁边画上巨大的稻穗和叶子,袁爷爷和花花坐在稻下乘。

4、弧线勾勒出地面,画上小房子还有大大的稻穗,加上草地,写上袁爷爷的梦想:禾下乘凉梦,然后点缀上云朵和飞鸟。

5、接下来开始涂色,标题字涂上红色,给袁爷爷和花花涂好颜色,金黄的稻穗,绿绿的叶子。

扩展资料:

一、袁隆平所获奖项

1、2015年:第十四届世界杰出华人奖,2014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2、2011年:马哈蒂尔科学奖,2010年:法国最高农业成就勋章。

3、2008年:中国著名科学家奖、2007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4、2007年:十大经济年度特别荣誉奖,2004年:世界粮食奖。

5、2001年: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二、袁隆平经典语录语句

1、只要是大方向是对的,不是死胡同,你只要坚持下去,他会达到光明的彼岸的。

2、性格决定命运,有一点点关系,不是全部。性格很重要,但是不见得决定命运,命运是由各方面来决定的,还有外界条件,还有时代不同了等等。

3、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

4、人怕出名,猪怕壮。人出名了,官做大了,自由度越来越小。

5、人就像一粒种子,各方面都要健康。

6、快乐的秘诀,就是要有追求,有希望,身体好。你追求的东西,如果再怎么努力都没有希望实现,不会快乐。一天到晚想着名利得失,也不会快乐。

7、作为一个科学家,不能迷信权威,迷信书本,也不能因为取得一丁点的成绩就沾沾自喜,居功自傲。科学是没有止境的。只有敢于探索敢于创新,才能成果迭出,常创常新。

袁隆平院士,是中国知名农业家,杂交水稻之父。生前对于中国粮食产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遗体送别仪式的时候来的人不少,有很多更是特意从外省过来。因为葬礼是在长沙,政府官员主要是湖南多,但是并不代表大家对他的敬重,国家***对他的去世表示深切悲痛,向其家属表示问候,并送上了花圈。

大家通过唁电或者送花圈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悼念。泰国公主诗琳通,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 等国际友人,送来了花圈,来表示自己的悼念。袁老去世消息传开之后,娱乐圈这几天大家自觉实行“禁娱”令,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暂停播一周,只为悼念这位老人。这几天新闻的消息,其他都是都停留在袁隆平院士身边。

遗体告别仪式当天,湖南省委书记和省长等省领导和老同事们,在哀乐声中缓步来到袁老的遗体面前,向袁老的遗体三鞠躬,并与家属一一握手,致以亲切的慰问。让人们最动容的,还是那些群众,自发前来送袁老最后一行。

虽然袁老家人表示,希望葬礼从简,不过还是有很多群众自发过来。有些人献上不仅有菊花,还有稻穗,这个是袁老生前致力于研究东西,想要让更多人吃上饭。他把自己一生,都贡献在水稻增产和解决人民温饱的问题上,对于中国人民做出巨大贡献。

很多医生和护士市民都排好长队来送袁老,有些是全家人悼念这位老人。袁隆平的去世,不仅是中国的一大损失,也是世界的一大损失。伟人已去,但其贡献不会忘记,大家不会忘记他对于中国人民做出的贡献。如果没有他的话,不知道有多少人,还处在饥荒当中。如今先生已经去世,惟愿其一路走好。

5月22日这一天可以说是聚过都在哀痛的一天,因为我们国家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沙逝世,这消息一出,可以说是全国上下都是非常难以接受的一个悲伤沉痛的事实。袁隆平院士对于我们国家乃至世界的贡献都是值得我们所有人去铭记致敬的。也正是有了袁爷爷所做出的努力很贡献,让数以万计的人民远离饥饿,有了生存下去的希望,所以对于那些经历过忍饥挨饿的人来说更是能感受到袁爷爷的伟大之处。而在24号袁爷爷遗体送别仪式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们都以不同的形式送别了袁爷爷,下面来具体说说看。

一、亲自到现场举花送别

在长沙当地的很多居民,不管男女老少,在24号当天,都统一手拿花束到长沙明阳山殡仪馆现场送别袁隆平院士,因为有专门举办了送别仪式,所以有专门的通道开放给这些前来哀悼送别的群体,而且来现场的人不在少数,也真正体现了袁老在大家心中的分量之重。

二、远程叫跑腿送花到现场

而对于那些无法到现场的亲自送别袁老的人,很多人会选在异地叫跑腿,也庆幸现在网络社会的发达,让大家有了更多的渠道去选择,直接在一些跑腿平台下单,由长沙当地的跑腿人员到鲜花店购买花束送到阳明山殡仪馆,替在异地的人为袁老送别

三、街头汽车鸣笛以示哀悼

除了到现场以及送花之外,在长沙街头大家也有非常有序的停下车辆,统一鸣车笛声来表示对袁老逝世的哀悼,对于长沙人来说,可能感受更深,毕竟更袁老处在同一座城市里,这样的一位伟大就这么离去了,很难不动容。

虽然袁老逝世的事实无法改变,但袁老却永远活在我们戏中,他留下的贡献也永远被我们铭记,我们不会忘也不能忘。

关于袁爷爷的手抄报画法,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准备一张空白的画纸,选择一个适当的大小和形状,如A3或A4等。在画纸的顶部中央位置写上标题,如“纪念袁隆平爷爷”,字体要加粗,大写。

2、在画纸的底部画一个矩形边框,表示袁爷爷的形象,可以使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袁爷爷的面部特征和衣着,注意表现出袁爷爷的神态和气质。在袁爷爷的形象周围,画一些稻谷和麦穗,表示袁爷爷对农业的贡献和成就。

3、在画纸的左侧或右侧,写上一些关于袁爷爷的事迹和贡献的文字,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话语或引用袁爷爷自己的话。在文字下方或周围,可以添加一些相关的或图标,如袁爷爷的照片、获得的奖项、农作物等。

4、在画纸的空白处,可以画上一些边框或装饰,如稻穗、向日葵等彩色图案来使手抄报更加美观和突出。

袁爷爷事迹举例拓展如下:

1、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男,汉族,生于北平(今北京市),无党派人士,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

2、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中国***的亲密朋友,无党派人士的杰出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3、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并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