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的所有礼仪。

妈妈 0 41

公主的所有礼仪。,第1张

公主的所有礼仪。
导读:其实我也是抄的言谈:1、和颜悦色,语言简洁,语调亲切,语速适中。 2、认真聆听,切忌心不在焉,不轻意打断言者。 3、与人交谈时目视对方,适时点头、应答。 4、多人交谈时说话时间长短适度,不滔滔不绝。 5、礼貌性的交谈应使用谦词和敬语。 行为

其实我也是抄的

言谈:

1、和颜悦色,语言简洁,语调亲切,语速适中。

2、认真聆听,切忌心不在焉,不轻意打断言者。

3、与人交谈时目视对方,适时点头、应答。

4、多人交谈时说话时间长短适度,不滔滔不绝。

5、礼貌性的交谈应使用谦词和敬语。

行为:

1、用右手,双腿并立站直,微笑着注视对方眼睛。

2、一般由年长的向年轻的伸手,地位高的向地位低的 伸手,女士向男士伸手;拜访时主人先伸手,告别时客人先伸手。

3、在多人握手时,顺其自然,不交叉握手。

4、与贵宾或老人握手时宜用双手,身体微微前倾。

5、男士与女士握手时,时间长短和力度适中。

举止:

1、站立时挺胸、收腹、抬头,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

2、穿礼服或旗袍站立时忌双脚并列,应以一只脚为重心,双脚前后适当错开。

3、坐立时上身保持端正,女士穿裙装坐沙发不应太靠里面。

4、两腿交叠而坐时,悬空的小腿回收,脚尖向下。

5、与人交谈时身体适当前倾,可根据内容需要做适当手势。

6、走路时身体挺直,自然摆动双臂,不左摇右摆。

7、穿旗袍走路时胸微含,下颌微收,步幅不宜太大。

8、在室内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打喷嚏时适当掩口。

大方、优雅、微笑、坚强、安静、礼貌、干净

大大咧咧挺好 瞎学学不好就变成“装”了 那比什么都招人讨厌

清代宫廷筵礼仪

在皇权高度集中的统治下,各种维护封建统治的典章礼仪制度严谨完备。清代宫廷筵礼仪理所当然地突出皇帝的尊严,带有浓重的封建色彩。

清代初年,宴无定制。后妃、皇子、亲王、郡王及文武廷臣一经皇帝“钦定”,即可入宴。康熙年间,清代宫廷增设专门管理饮膳的机构和人员,不仅对皇帝饮膳、筵宴设立专档,还将重要的筵宴定为制度,如除夕、元旦、上元、端阳、中秋、七夕、重阳、冬至、万寿、大婚等宴载入《大清会典》,编入《大清通礼》,列为法定宴日,对与宴进酒事宜也都有专门记载。

清朝皇帝平时进餐称进膳或传膳。皇帝进膳,除宴会以外,都是单独摆桌,菜、汤都各有碗盖,临时才打开。制作饮食,各有专门机构。各种茶水和用牛奶、奶油、盐、茶熬制的奶茶,由御茶房供应,各样点心有饽饽房制作,正餐饭菜由御膳房供应,晚点,在宫内别有承办之处。每天正餐两顿,冬季,上午六、七点左右进膳,下午一点半左右进“晚膳”,晚上六点左右进晚点。每一餐如何预备,都一一开列清单,呈报内务府大臣画行照办。

除夕、元旦是皇帝家宴的日子。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十二月三十日除夕,是乾隆继位以来首次筵宴。自下午两点开始摆设宴度。乾清宫正中地平南向面北摆皇帝金龙大宴桌,左侧(地平上)面西座东摆皇后金龙宴桌。乾清宫地平下,东西一字排开摆设内廷主位宴桌。西边头桌:贵妃,二桌纯妃,三桌海贵人,裕常在;东边二桌林妃,三桌嘉妃、陈贵人。另设陪宴若干桌。下午3点半左右,乾清宫两廊下奏中和韶乐,乾隆帝弘历御殿升座。乐上,后妃入座,筵宴开始。先进热膳。接着送皇后汤饭一对盒。最后送地平下内庭主位汤饭一盒,各用份位碗。再进奶茶。后妃,太监总管向皇帝进奶茶。皇帝饮后,才送皇后奶茶及内庭主位奶茶。第三进酒馔。总管太监跪进“万岁爷酒”,皇帝饮尽后,就送皇后酒,妃嫔等位酒。最后进果桌。先呈进皇帝,再送皇后、妃嫔等。宴毕,皇帝离座,女乐起,后妃出座跪送皇帝还宫后,才各回住处。

一、公主们:

1、皇帝的姐妹

(1)对皇后行“道万福”的简单礼仪;皇后行“颔首”礼。

(2)对皇贵妃到嫔等级的后宫,行“道万福”礼(通常是有对生养过孩子的或得宠的)或“颔首”礼(通常是对没生养过孩子的或不得宠的)

,这些后宫们还相同的礼仪(如果公主向她们行“颔首”礼,她们可以回“道万福”礼)。

(3)对从贵人往下的后宫,可以行“颔首”礼或者不行礼,而那些后宫就要行“下跪”礼了(因为自嫔以下,就是没什么头脸的身份,除非这

些公主特许,否则是要下跪的)。

2、皇帝的女儿

A、固伦公主们和皇帝的姐妹行的礼是一样的

B、和硕公主(这个就麻烦了)

(1)对皇后行“下跪叩首”礼,皇后行“颔首”礼;

(2)对比自己母亲位次高的后宫和自己的母亲行“下跪”礼,这些后宫行“颔首”礼;

(3)对和自己母亲位次相同的后宫行“道万福”礼,这些后宫行“颔首”礼或者回相同的礼仪;

(4)对比自己母亲位次低的后宫行“颔首”礼或不行礼,这些后宫行“颔首”礼。

二、格格们:

接着,说宫外的格格们,格格们行的礼大同小异,我就不分开说了:

(1)对皇后行“下跪叩首”礼,皇后行“颔首”礼;

(2)对皇贵妃到嫔等级的后宫,行“下跪”礼或“道万福”,这些后宫行“颔首”礼;

(3)对从贵人往下的后宫,行“道万福”礼或“颔首”礼,这些后宫回相同的礼仪。

而祭祀的时候,所有的后宫,从皇后到宫女,所有的公主、格格,都要向皇帝行礼

公主是皇帝的女儿。公主出嫁又称“出降”、“下嫁”或“厘降”;额

驸娶公主则称“尚”某公主。因为公主是“金枝玉叶”,地位比其夫(额驸)

要高。

公主婚礼主要由指婚、纳彩、出降、合卺、归宁等礼仪组成。

指婚之日,宗人府管理大臣将所选额驸带至乾清门东阶下,宣旨:“今

以某公主择配某人。”额驸跪拜接旨。指婚后,额驸家择吉日向皇家行纳采

礼(又称“一九礼”)。届时额驸送彩礼至午门外恭进。据《大清会典事例》

载,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以前,彩礼为“驮一、马八”;后改为“羊九

只”。纳采次日,皇帝于中和殿、保和殿悬彩设宴,款待额驸及其男性族人。

额驸等先至慈宁宫外向太后行礼,再至保和殿向皇帝行礼,然后入宴。席间

演奏吉祥乐曲。宴毕,额驸等还要到皇后宫外向皇后行礼。同日,太后在慈

宁宫宴请额驸族中女眷,皇后率皇贵妃、妃嫔等与宴。

出降前一日,内务府官员率銮仪校抬送公主嫁妆至额驸家,额驸要率族

人于乾清门外行三跪九叩礼迎接。嫁妆送到后,由内务府管领命妇负责陈

设。随同嫁妆送至额驸家的还有一名“试婚格格”(格格,满语**之意)。

试婚格格由皇太后或皇后于宫女中选择精明貌美者充当,任务是在公主出降

前先行与额驸同床试婚,以查验额驸有无隐疾和性生活情况等;试婚后即遣

人将查验结果回报宫中。如无异常,公主出降便按期举行;反之,则另议。

试婚格格在公主出降后一般留作额驸的侧室,少数也有做公主女侍的。试婚

之仪是清宫特有的习俗。此举仅限于皇家公主下嫁,其他王公贵族禁行。

公主出降这天,额驸家将准备好的“九九礼”抬至午门恭纳。礼品为鞍

马18匹、甲胄18副、马21匹、驮6匹、宴桌90席、羊81只、乳酒和黄

酒45瓶。受礼后,皇帝、皇太后分别于太和殿和慈宁宫宴请额驸家男女族

人。但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起,出降日的九九礼及筵宴均被废止。

准备出降的公主身穿吉服;吉时到,先至皇太后、皇帝、皇后前依次行

告别礼;如系妃嫔所出,再向生身妃嫔行礼。然后,公主在命妇引导下升舆

出宫,赴额驸府邸。公主乘舆由内务府校尉抬行。其前有仪仗开道;其后,

送亲福晋、夫人、命妇等乘舆随行;最后是护送的骑马军校。送亲队伍浩浩

荡荡。至额驸府邸后,额驸父礼男宾于外厅,额驸母礼女宾于中堂,公主与

额驸于洞房行合卺礼。礼毕众退。

归宁是婚礼的最后一项仪式。婚后第9日,公主偕额驸入宫拜见太后、

皇帝、皇后等,依次行谢恩礼。其日宫中少不得还要大张筵宴,热闹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