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安徽蒙城的思科得发展研究所安徽省蒙城县民间手工艺绣花鞋协会这个应该还可以吧!因为我们蒙城那边的老年人几乎都会绣。花样是穷出不变啊!什么小孩穿的老虎头鞋、肚兜啊!我以前在家上小学的时候我的二姨还给我做那种带袢子的绣花凉鞋!现在都很少有了。我外
安徽蒙城的思科得发展研究所安徽省蒙城县民间手工艺绣花鞋协会
这个应该还可以吧!因为我们蒙城那边的老年人几乎都会绣。花样是穷出不变啊!什么小孩穿的老虎头鞋、肚兜啊!我以前在家上小学的时候我的二姨还给我做那种带袢子的绣花凉鞋!现在都很少有了。我外婆、我奶奶、还有我二姨他们都会。我只得到一点点真传,只会绣不会做鞋。呵呵
我上面说的只是供你参考!
迷信就是迷信,哪有什么“真正的迷信”这样的说法?所谓迷信,就是糊涂的相信。没什么绣花鞋不能扔的故事。过去人穿的都是布鞋,女性鞋子绣个花很正常,我奶奶年轻那会都这样,扔了不就扔了?没事多看书,少信这些不靠谱的事情。
山城午夜,漆黑街巷,神秘别墅,黑影闪现,窗缝窥视,长长的窗帘下一双绣花鞋格外惹眼,突然,那双绣花鞋动了一下。。。。。。
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公安干警况浩文抓特务时看到的一幕,当然结果是虚惊一场,但这个画面长久留在了况浩文的脑海里。他不由得拿起笔来写下了那部流传全国的惊悚恐怖谍战小说《一双绣花鞋》。
据说当年《一双绣花鞋》曾经被禁过,但丝毫没影响它风靡全国的速度,有人估计本书的手抄本逾一亿本,几乎超过另一本神作《少女之心》。1980年本书更是被改编为**《雾都茫茫》,笔者当年是半捂着眼睛看完的这部**,随着剧情推进时不时都要把眼睛捂住再透过指缝观察剧情进展,具体形象请参考布斯克茨教授。甚至当时的校园宿舍里还保留着一个恶作剧:“你的床下,有一双绣花鞋。”
不知道做绣花鞋生意的商人会不会都改行了。
2003年,由徐庆东导演的电视剧版《一双绣花鞋》播出,本来都做好了被吓尿准备的笔者却看到了一部不那么恐怖的绣花鞋。说它恐怖吧,确实有点,尤其是片头那几个啊啊的女声和上面笔者贴出来的那些画面。但整体来看本剧明显属于一部现代思维下的正常谍战剧,支持笔者继续看下去的因素主要还是演员。这部剧很多演员都曾经出现在《重案六组》里,当然这里面还有两个美女,冲着这些演员笔者也要看下去。
那就介绍下这些演员们吧:
公安局长叶大龙,扮演者连奕名
原著中的沈兰一分为二变成两个人物,其中一个毛毛躁躁的就是叶大龙。这位仁兄敏感而鲁莽在本剧中真的挺招人烦的,笔者恶意推测他就是编剧用来扩张剧情的人物,没有他搅和的话,这电视剧能少一半剧集。
连奕名长相颇有点儿像于荣光,而且他也是武生出身,也曾在香港打拼过。他还连续出演过《血色浪漫》和《我心飞翔》,演技还算不错,就是有点儿大舌头。
前任公安局长沈超,扮演者张潮
沈超的身上更多承载了原著沈兰的戏份,本剧中他一直是小媳妇一样的存在,天天被下属叶大龙怀疑跟踪甚至殴打,最后关键时刻还牺牲了。本来沈兰是和林晶有感情戏的,但是也被分配给了叶大龙,感觉这个沈超好倒霉。
张潮,开个玩笑,似乎他除了本剧只演过一部电视剧《重案六组》老郑,铁打的老郑季洁流水的兵啊。
林南轩小女儿林莹,扮演者孙俪
编剧真狠,原著林晶一个人活活拆成三个,而且性质也变了,林莹只管谈恋爱,继续当特务的还是大姐林晶,二姐林雯出场就是来打酱油的。林莹依靠温婉的性格和出色的颜值在本剧中一直是焦点人物。
客观评价,孙俪在本剧中的表演还是不错的,楚楚可怜惹人爱的感觉,这时候的她处理这种清纯女孩的角色还是比较得心应手的。
国民党高官林南轩,扮演者钱勇夫
林南轩应该是全剧变动最大的角色,原著他是反派,本剧成了正方第一人。为了完成任务不惜假死隐瞒身份眼睁睁看着两个女儿被害。他和叶大龙还有林莹相认的桥段还是很感人的。
钱勇夫是一位老戏骨,他也出演了当年的**《雾都茫茫》,不过在**里他演的是反派陈浩。钱勇夫的人生可谓是一波三折,出过名,破过产,被人陷害蹲过监狱,还创建过一家颇有名气的保健品公司。不过笔者对他印象最深的还是《咱们的牛百岁》。
反派计雨棠,扮演者韩童生
这个计雨棠应该就是原著中陈福强这个角色改编过来的,只是给他加了一个妹妹。本剧中大部分恐怖杀人之事都是他做的,隐藏在地下室里偷窥林莹一幕也颇为阴森可怖。这么说吧,本剧中八成的恐怖成分全是他带来的,功不可没。
韩童生是配音话剧影视四栖明星,享受国务院津贴的文化部专家。笔者第一次看到他还是赵本山《一村之长》里猥琐的乡长助理,然后在《编辑部的故事》里出演了正义凛然的交警。这些年《大丈夫》《浮沉》都有他,当然还有《缝纫机乐队》。
公安女警彭佩芝,扮演者赵雪莲
彭佩芝虽然和叶大龙一样敏感而鲁莽,但她并不讨人嫌。原著中她的角色是姐妹俩,她算是合二为一了,当然也像原著中姐姐一样牺牲了。虽然彭佩芝不算多漂亮,但她属于那种特别耐看的类型。另外连续两次都是她意外发现女人尸体也是没谁了,每次都是吓得一脸狰狞。
赵雪莲随后在《汉武大帝》里露过一脸,再之后笔者就注意不到她了。
林南轩女儿林晶,扮演者王茜
原著中的女主角名字没换,立场没换,在本剧中匆匆忙忙出场又匆匆忙忙死去,感觉就是打了一回酱油。
王茜这个名字真陌生,还是季洁好听,有时候一个角色演得太好太深入人心也不是好事,王茜的名气肯定没有季洁大。听说最近整容了,都没法看了。
计雨棠妹妹教师谭辛,扮演者谢娜
笔者一直没看懂谭辛这个角色存在的意义,当反派的妹妹吧也没配合他杀人也没策反,反正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花瓶角色。不过谭辛绝对是本剧的颜值担当,当她刚出场的时候笔者都惊呆了,这么漂亮的五官这么清纯的气质,光看脸也值了。
谁能想到,这个当年的颜值担当正是坡姐谢娜,用她大概是因为她是四川人的原因吧,可她在本剧也没怎么说四川话啊。当有一次大本营谢娜和孙俪提起她们俩曾经合作过一部电视剧的时候,笔者瞬间就想起来了,天呢!是她!不要啊!
用原著作者况浩文评价本剧的话说,这部剧在整体理念上是正确的,但对于高智商斗争的表现则是弱项,服化道过于现代化,语言对话和剧情一样太平淡。总体来看,如果你看过原著小说听过《一双绣花鞋》的大名再看本剧的话,你就会有一种感觉,恐怖?还好吧,就是那个女娃娃和那个女老师蛮好看的。
另外本剧的片尾曲《你还记得吗》,挺好听的!
在日常生活中,再常见不过的单品只要懂得搭配,都可以重新绽放出夺目光芒,比如烂大街的奶奶衫。这一点在很多优雅女人的造型中得到了体现,即使是人人都有的奶奶衫,她们也可以穿出好气质。
奶奶衫+牛仔裤子我们要想营造雅致大气的穿着打扮,那麼穿奶奶衫最忌搭法繁杂,因此提议大伙儿放弃各种各样过度繁杂的搭配公式计算,从基本款下手打造出层次感,例如用奶奶衫配牛仔裤子。
奶奶衫+牛仔裤子,这一搭法中使用到的全是基本款,因此要想穿出潮流感,大伙儿必须重视一些搭配当心机。最先,用一些五颜六色系奶奶衫替代深色系奶奶衫吧,如淡粉色、暖橘**、枣红色,又或是墨绿、奶**,春日气场十足。
次之,牛仔裤子一定要具有打造出高身材曲线的实际效果,将奶奶衫随便披在肩膀,营造修长美腿的与此同时,又随便温婉。
每个人都需要有着完美身材,却并非所有人都有的。但是没事儿,只需大家将身型优点呈现到完美,在外部眼里便是极致的。
这时便要挑选更能充分发挥身型优点的搭配,及其可以呈现纤美腿形的修身牛仔裤了。例如修身打底衫、T恤、小吊带、马甲背心马甲都很合适,对接高腰裤小直筒型翻边牛仔裤或是开叉牛仔裤运动长裤,想不穿出修长美腿都难!
奶奶衫+小白裤奶奶衫+牛仔裤子的搭法偏重于营造休闲娱乐减龄又雅致的春天look,而奶奶衫+小白裤偏重于突显中年妇女本身高级清新的气场。而且与牛仔裤子对比,小白裤的益处只多不少,小白裤可以提高总体造型设计的光亮度,小白裤好搭而好用。
但要挑选选用平行线裁剪的白色高腰裤西裤,如白色高腰裤烟管九分裤、白色高腰阔腿裤。这对搭挡很磨练咱们的搭配基本功,通常越简洁越高级,因此尽可能让白色系变成造型设计中的主色吧,例如用白色奶奶衫搭配小白裤,同类色显高级,用白色搭配对接小白裤,显瘦显高。又或是用灰黑色奶奶衫搭配白色高腰裤阔腿运动长裤,上黑下白诠释高级空气的轻熟风。
奶奶衫+长款连衣裙在春天非常少有比奶奶衫更适用的品类了,在下衣搭法上挑选许多,这也代表着下衣样式是可以“推本溯源”的地区。
女裙是特别唯美意境烂漫又显女人气质的春天品类,大部分女性都不容易错过了它。假如不愿意太费力,又想将烂漫开展究竟,强烈推荐大伙儿搭配长款连衣裙。
在依靠一体式长连衣裙打造出高挑美女感的与此同时,又带来了温婉气场。在其中,明暗度融合、速裁融合等方法,都能够使你穿得更时尚潮流。单色系奶奶衫总体上非常简单,挑选一些更具有春日感的色调可以摆脱单调感。但如果是上边这类针角细腻又合身的奶奶衫样式,搭配长袖连衣裙时提议随便搭在肩膀,防止上身显壮。
奶奶衫+半身裙春天是雅致轻熟风的主场对阵,用奶奶衫搭配半身裙,不用费力就可以使你本身的温婉与知性优雅气场得到流露出来。但是奶奶衫紧松不一,大家必须按照详细情况作出相对应调节。
像上边这类比较宽松款奶奶衫,挑选大V领设计变长面部与奶奶衫中间的间距很必须,叠穿白色T恤,清爽休闲娱乐又不反客为主。
修身养性款奶奶衫必须挑选以基本色调为主导的单色款,如灰黑色、深灰色或是藏青色,放到上身更非常容易显高。
除此之外大伙儿要搭配高腰裤长半身裙来拉高身材曲线部位,显身高腿长,搭配耳环耳坠、颈链、真丝围巾或是单肩包,更时尚。
总结:无论到了何时,奶奶衫全是平常人春天衣柜里的关键组员,学好上边这4种知性女人都是会的搭法吧,打造出爆棚气场!
起初,“交际花”是舶来的褒义词,非出身豪门的名媛不得称之。“交际花”与“交际草”的严格分际就在于她们是否公认的“名媛”。曾有人戏言:“交际花形同特工,后者以窃取情报为目的,前者以窃取感情为初衷。用一句话形容她们,‘交际花’是交际场合的润滑剂和爽身粉,是乱世中粉饰太平的七彩流苏。”
一般来说,人们往往先入为主地认为,旧上海的交际花是风月场中的尤物,她们相貌美艳,体态妖娆,善于打情骂俏,常年周旋于那些脑满肠肥的高官巨贾之间,依靠色魔供养,物质生活十分优裕,精神生活则异常空虚。实则大谬不然。
法国作家梅根·特里西德(Megan Tressider)在《爱的秘密语言》中写道:“传统地说,真正的交际花并不仅仅是美貌的 。……历史上最成功的交际花,很多都是修养出众、城府很深的,她们喜欢拥有与个人才智相匹配的权力和影响。”交际花是颇具秒杀魅力的美女,秋波是她们的子弹,舞池是她们的猎场,那些大佬富翁则是她们“格杀勿论”的猎物。就连法国皇帝路易十五也成为了交际花蓬皮杜夫人的入幕之宾。烟花女不能等同于真正的交际花,巴尔扎克小说《交际花盛衰记》中的艾丝苔,小仲马小说《茶花女》中的玛格丽特,左拉小说《娜娜》中的娜娜,她们都只是阔佬的玩物,名为“交际花”,实则与烟花女子没有太大区别,跟旧上海最著名的那些交际花毫无可比性。
当年,上海滩的一些甲级旅馆如“大东”、“东亚”、“大中华”都有女客租住, 在“国际”、“金门”和华懋公寓这类特级旅馆中,女客的“档次”更高,而且租期更长。这些香艳神秘的女人多半都是吃“青春饭”,她们有的是上海各大舞厅中的红 ;有的过去是书寓、长三堂子中的红人,从良之后,被夫家休弃,只好重操旧业,出来招蜂惹蝶;有的是离家出走、被花花世界收入笼中的“金丝鸟”。她们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排场不小,在黑白两道之间游刃有余,但她们充其量只能算是“交际草”,离“交际花”还有一段难以缩小的距离。她们要获取“交际花”的资质,光有千娇百媚万种风情仍是远远不够的。
起初,“交际花”是舶来的褒义词,非出身豪门的名媛不得称之。“交际花”与“交际草”的严格分际就在于她们是否公认的“名媛”。曾有人戏言:“交际花形同特工,后者以窃取情报为目的,前者以窃取感情为初衷。用一句话形容她们,‘交际花’是交际场合的润滑剂和爽身粉,是乱世中粉饰太平的七彩流苏。”
老辈文史作家陈定山在其笔记《春申旧闻》中写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滩的交际名媛,特别标举了以下几位:“上海名媛以交际著称者,自陆小曼、唐瑛始;继之者为周叔苹、陈皓明。周(叔苹)是邮票大王周今觉的女公子,陈(皓明)则为(中华民国)驻德大使陈蔗青的爱女。其门阀高华,风度端凝,盖尤胜于唐(瑛)、陆(小曼)。自是厥后,乃有殷明珠、傅文豪,而交际花声价渐与明星同流。”
应该说,“交际名媛”与“交际明星”这两个名称在概念上有很大的区别。“名媛”必须出身于豪门巨族,即使不算钟鸣鼎食,其父祖叔伯也得有相当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声望。“明星”则不必受此限制,寒门女子色艺俱佳,演得几部**,唱得几首情歌,跳得几支洋舞,懂得几门外文,就能成为明星,在交际场合受人追捧。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唐瑛与陆小曼齐名,两人多才多艺,各自在婚姻上做尽轰动一时的波澜文章。陆小曼与王赓离婚,再嫁徐志摩,不吃“西点”(王赓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而吃“海宁菜”,曾引起轰动,成为话题女王。她捧昆伶,抽鸦片,与翁瑞午形影不离,也招致许多非议。
唐瑛比陆小曼小七岁,生于1910年,她肤白如凝脂,貌美若仙姝。唐瑛比陆小曼更大方更洋气,这是当时交际场中登徒子的普遍品评。唐瑛的父亲唐乃安曾留学德国,是沪上名医,家境殷实。唐瑛的妹妹唐薇红晚年回忆,小时候家里光厨师就有四位,他们各司其职:两位厨师(一对扬州籍的夫妇)负责做中式点心,一位厨师负责做西式点心,还有一位厨师专门负责做大菜。由此可见一斑。她们姐妹去参加舞会,装备都很贵重,首饰且不说,一双精致的绣花鞋就价值二百块雪花花的大洋,当时拉黄包车的“骆驼祥子”从年头辛苦到年尾,也很难挣到她们的一只绣花鞋。其生活之奢华令人咋舌。
骏马配金鞍,美女的行头岂可逊色于人。唐瑛有十口镶金大衣箱,昂贵的裘皮大衣挂满大橱,穿也穿不完。唐薇红回忆,她姐姐唐瑛极其注重修饰打扮,就算待在家里,一天也要换三次衣服,早上穿短袖的羊毛衫,中午穿旗袍,晚上家里有客人造访,就穿西式长裙。那时候的旗袍滚很宽的边,滚边上绣出各种花样。唐瑛最喜欢的一件旗袍滚边上有一百多只翩翩飞舞的蝴蝶,用金丝银线绣成,纽扣熠熠生辉,竟然颗颗都是红宝石。可以这么说,衣饰之类,但凡法国贵族**所有,则唐瑛不缺。
唐瑛有专配裁缝,她记性出众,每次逛街,看到新式洋服,觉得买下并不过瘾,而是将样式默记于心,回家后画出图样,在某些细部做些别出心裁的修改,然后吩咐裁缝用顶好的衣料做出。这样的洋服唐瑛穿在身上,绝对不必担心与任何名媛“撞衫”,其时髦和前卫的水平,旁人无法看齐。
在女权薄弱的年代,唐瑛是天生的幸运儿,足以羡煞旁人。她父亲与宋氏三姐妹的父亲宋嘉树有得一比,同样深受西方文明的熏陶,唐家也跟宋家一样,是标准的基督教家庭,因此不但不会重男轻女,反而有点重女轻男。唐瑛生长在西式家庭氛围中,真是太有福气了,她十六岁踏入交际圈,参加成年少女才准参加的社交活动,根本不知道“传统礼教束缚”是什么滋味。
唐瑛毕业于上海教会贵族学校——中西女塾,此校后来改名为圣玛利亚女校,大略算起来,张爱玲是唐瑛的校友和学妹。唐瑛中、英文俱优,昆曲唱做俱佳,演技一流,造诣非凡,多次以票友身份登台,博得满堂彩。
1927年,上海妇女界慰劳剧艺大会在中央大戏院献演节目,十七岁的唐瑛与二十四岁的陆小曼联袂演出昆剧《拾画》,唐瑛毫不怯场。翌日,报纸上刊登两人的大幅戏装照,陆小曼轻摇折扇,唐瑛款走台步,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有一次,英国王室到沪 问,唐瑛演奏钢琴,清唱昆曲,其风头和光彩竟盖过了王室成员。
1935年秋,唐瑛与沪江大学校长凌宪扬在卡尔登戏院用英语表演京剧《王宝钏》,这是英语版的京剧在国内首次演出。唐瑛不仅扮相美丽,戏路娴熟,而且她讲的牛津口音英语颇为地道,她所受到的热捧,许多女明星望尘莫及。
唐瑛身材苗条,亭亭玉立,皮肤白里透红,宛如出水芙蓉,打扮清雅脱俗,即使身穿雪白的旗袍,也掩不住骨子里的洋派风情。追求她的男士不少于一个团,其中就有宋子文、杨杏佛这样重装上阵的“敢死队员”。宋子文走得更近,情书写了许多封,但唐瑛的父亲对政客没有好感,宋子文近水楼台难得月。杨杏佛恋慕得更苦,为伊消得人憔悴,但他与唐瑛无缘无分,最终知难而退。
有其父必有其子,妹妹出众,兄长是否也出色唐瑛的哥哥唐腴庐仪表堂堂,才智超群,是宋子文最亲信的秘书。1931年7月23日,宋子文在上海火车北站遇刺,刺客以貌取人,认错了对象,开枪误杀了宋子文身旁的唐腴庐。唐乃安痛失爱子,视宋子文为灾星,又怎肯把爱女许配给这样的祸害宋子文侥幸捡回一条性命,对唐家人既愧疚于怀,又感戴于心,厚赠优抚是少不了的,对唐瑛的追求则从此抛锚搁浅。
唐瑛花信年华即由父亲“操盘”,嫁给沪上宁波籍豪商李云书的公子李祖法。这位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留学生对唐瑛的美貌颇为中意。然而,门当户对也未必保险,婚后,夫妻性情圆枘方凿,格格不入。唐瑛的生活依旧如鱼得水,惬意舒心,交际花的排场,胜似明星的风光,她乐得一如既往地享受众星捧月的待遇。李祖法在上海担任一家人寿保险公司的总代理人,善于经营,长于理财,但他对文艺不感兴趣,对妻子那种穿花蛱蝶般的交际花生活颇有微词。
1937年唐瑛与李祖法终告仳离,他们有一个六岁的男孩李名觉,受到母亲的影响,热爱文艺和美术,日后成为美国著名的舞台设计大师。唐瑛的第二任丈夫是北洋 国务总理熊希龄的侄子熊七公子,时任美国美亚保险公司的中国总代理。这位熊七公子相貌平平,却是个花样百出的大玩家,性情比化学分子还要活跃,唐瑛将他视为“同道中人”,引为“蓝颜知己”。夫妻都有很强的娱乐精神,这样的结合自然幸福。1948年,唐瑛随熊七公子离开大陆,先屯留香港,后移居美国。20世纪70年代中美建交,唐瑛曾回上海探亲,六旬老妇仍似青葱少女,毫无美人迟暮的哀愁,可见她保养身心之佳。
身为沪上首屈一指的交际花,唐瑛并不以香艳取悦于人,她貌美,艺精,文雅,品俊,婚前婚后,她的穿着打扮考究而前卫,是上海时尚潮流的风向标。当时的女性杂志《玲珑》就特别鼓励新女性们向唐瑛看齐,将她当成榜样,要打扮,要交际,更多地参加社会活动。
有人说,唐瑛能压倒一众交际花而傲视群芳,是因为比她更漂亮的人远不如她聪明,比她更聪明的人远不如她漂亮,跟她一样聪明又漂亮的人又远不如她富有,几头她都能占到优势,自然成为终极大赢家。
上海滩的另一位交际名媛周叔苹也曾红极一时,其父周今觉是实业家,除开办工厂外,还投资上海租界中的房地产,随着租界的畸形繁荣,成为上海富商中的翘楚,安家于上海公共租界的摩西路(今陕西北路)富人住宅区。有趣的是,周今觉的名头并非来自办企业和经商,而是来自集邮。
1931年2月12日,英国皇家集邮学会授予周今觉会士称号,他是享此荣誉的首位华人。这位“邮票大王”名不虚传,他收藏的珍邮总价值居全国集邮者之冠。其中清末红印花加盖小字壹元的四方联堪称世间孤品和绝品,据1941年《世界邮票年鉴》估价为五万美金。在当时,这可是一笔相当惊人的财富,能买十辆林肯房车或一幢高级花园洋房。后来他急于筹款,出让价高达三十根金条(实际上他只得到十五根金条,中间人做了手脚)。
周今觉有女儿缘,一口气生下八位千金,个个是天仙下凡。这八位娇娃从小锦衣玉食,哪知人间有“疾苦”二字。周家鼎盛时期,有洋房,有汽车,不足为奇,居然还有游艇。时不时,周家倾巢出动,驾乘游艇从外滩到吴淞口“逛海”,与那些顶多只能逛街的少女相比,周叔苹姐妹着实要幸福得太多。上中学时,周叔苹姐妹坐轿车往返于学校和家园之间,这样的好日子,周家姐妹竟然过腻了。七妹周稚芙的回忆是:“在中西女中读书时,我们就盼望下大雨,因为下大雨马路上会积水,家里来接我们的小轿车就不能开,我们就可以乘电车回家了。那时觉得乘电车很开心,那么多人乘一辆车,很热闹。觉得过点苦日子反而很新鲜。”
周叔苹毕业于上海中西女中,这是一所教会中学,西式教育十分成功,学生不仅功课好,而且能力强。中西女中的校训是:“Live,Love,Grow。”翻译成中文,意思是:生,爱,成长。周叔苹中学毕业后不久,即嫁给富室子弟、工程师李祖侃,婚礼当日,盛况空前,社会各界的头面人物前来捧场,周叔苹的闺密向她投去艳羡的目光。
难能可贵的是,周叔苹不仅是交际花,还是才华横溢的作家和恪守信达雅标准的翻译家,她翻译过一些英文作品,在高品位的杂志——比如林语堂主编的《西风》上发表。 元老张群曾为周叔苹的散文集作序, 高官蒋彦士为她翻译的外国长篇小说《拿破仑和黛丝丽》作序,可见她的魅力之大,交际能力之强,人脉之广。1949年,周叔苹随赴港潮前往香港,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返上海。
当年,上海滩的交际名媛各有绝招绝活,但万变不离其宗:出身是门票,美貌是资本,才艺是光环,三者缺一不可。
上海滩能造就奇迹,当年沪上也有出身寒门的交际花,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被多家小报称为“乱世佳人”的“黑猫”王吉。在择人而嫁前,王吉是上海黑猫舞厅的当红 ,伴跳华尔兹和探戈等高难度舞种是她的拿手好戏,表演节奏奔放的西班牙舞和吉卜赛舞也是她的绝活。王吉喜欢穿黑色旗袍,束玫瑰红辫带,这种搭配颇富神秘感。王吉的语言天赋很高,她能操英、法、日三国语言与人轻松交谈,于书画之道也颇有心得,她是沪上名画家符铁年的入室弟子,她还会演唱京剧、昆曲,而且能登大雅之堂,作为票友,她与梅兰芳合演过《游园惊梦》,在剧中饰演春香一角。
王吉初嫁上海硝矿管理局局长秦通理,秦某善于钻营,他利用王吉的美貌和交际能力,结交了一批达官显贵和社会名流,狠狠地发了几笔洋财。王吉虽久惯风尘,却忍受不了秦某的官场习气和铜臭味,且两人性格处处不合,终于分道扬镳。上海沦陷后,秦通理摇身一变,当了汉奸,却仍然不能忘怀王吉,一心谋求复合,王吉却对他嗤之以鼻:“你以为当了汉奸就可以逼我就范我去找个比你更大的汉奸让你开开眼界!”
这个女人从来不打诳语,说到做到,她果然嫁给了潘三省。潘三省受庇于日本人的卵翼,是上海赌界大王,有钱有势。他娶到交际花王吉之后,特意买下两座大花园洋房,一座作住宅,另一座作会员制的赌场,即兆丰总会,王吉作为兆丰总会的“老板娘”,更加如鱼得水。王吉喜欢身穿黑色金丝绒旗袍,宛如黑猫一样轻灵地穿梭在各张赌桌之间,与豪客大佬和那些伪部长、伪次长级的汉奸不停地寒暄应酬。
1943年,潘三省玩女人玩过了界,闹出丑闻,王吉愤而离婚。她万万没想到,这回可真是塞翁失马,因祸得福,无意之间幸运地逃过一场大劫。两年后,日本侵略军战败投降,大汉奸潘三省被判处十五年徒刑,全部家产遭到 籍没。
到了1949年,旧上海的交际花多半去了港台和国外,曾经的繁华富丽都成了过眼云烟,那种令人难忘的馨香也在风中渐渐消散了。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