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最近刷朋友圈的时候,看到朋友分享了一篇名叫《老人带娃避坑指南,爸妈照着做就行》的文章, 好奇的我点开看了看,问题倒也都是妈妈们的痛点,像听信治病偏方、让孩子当众表演、事事包办等等 但给出的建议和方法又显得很无
最近刷朋友圈的时候,看到朋友分享了一篇名叫《老人带娃避坑指南,爸妈照着做就行》的文章,
好奇的我点开看了看,问题倒也都是妈妈们的痛点,像听信治病偏方、让孩子当众表演、事事包办等等
但给出的建议和方法又显得很无力,实操性减半。
老人带娃,确实是一直困扰我们的问题。 平时一提起老人帮忙带孩子,第一反应就是:
不行,他们带不好,来了只会有矛盾。
显然,在人们心里,已经下意识地给老人带孩子贴上了“带不好”的标签,总感觉老人会宠坏孩子,老人 育儿 观念太陈旧会害了孩子
总之,老人帮带孩子,就会有各种问题。
老人带娃,是加持还是消耗?
我也常常被老人带孩子的问题,搞得很纠结。
分享一个我的故事。
我家豆包是早产,豆包出生后,公公婆婆考虑到我身子比较虚弱,就一起来搬到我家,照顾我和豆包。
月子里,自己带娃真的会累废,孩子随时都可能醒来吃奶,那段时间,感觉自己就是一个没有感情的喂奶机器。
孩子一哭,我就想办法哄他不要哭,但每一次,还没等我哄两分钟,婆婆就推门进来了,
一边说“豆包又哭了?我来抱抱哄哄他,你先睡吧。”一边从我怀里把豆包抱走。
起初,一次两次我还可以接受,后来多了,我的心里发生的变化。
总觉得婆婆在抢我的孩子,剥夺了我做母亲的哄娃权利。
而且, 婆婆进卧室从不敲门, 这一点也总是让我很尴尬,完全没了自己的隐私。
我开始想把婆婆推开“妈,您休息吧,我自己来哄他就行了。”
然而每次,豆包也特别不给老母亲面子,只有婆婆哄才会消停。
那段时间, 我一度要抑郁了,感觉自己是个外人,婆婆和豆包才是亲人。
而且,自从公婆住进来,孩他爸突然成了那个游手好闲的人。
比如,平时我说:“老公,洗下奶瓶。”只要婆婆听到了,立马说:“放着我来吧,他洗不干净。”
“老公过来帮我一下,给豆包穿下纸尿裤。”“我来吧,他一个大男人手重,别弄疼了孩子。”
诸如此类,太多了。 整个 育儿 过程中,爸爸好像就成了摆设。
因为婆婆不想累着自己儿子,什么都挡在他儿子前面,把事情揽到自己身上。
老人来了,看似家里多了一个帮手,但爸爸却消失了。在我看来,爸爸之于孩子,比老人之于孩子更重要才对。
表面上,原本的三口之家,变成了五口之家,吃饭都比之前热闹了。
但现实中的种种事情,又变得复杂,让人纠结、难受、不好做。
有时我就在想,老人究竟是帮助了我们,还是扰乱了我们的生活呢?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办公室的另一个妈妈。
“有老人帮你带娃真好啊!”
同事茉莉,也是一位妈妈,有个儿子,今年上一年级。
每天看到她,总是风尘仆仆,发型飞扬。
早晨,飞奔追电梯、打卡上班;晚上,到点也是第一个下班。
偶尔中午一起吃饭的时候闲聊,我们讨论最新电视剧有多狗血,她却在问,“某某附近有靠谱点的托管中心吗?”
后来聊天才知道,茉莉的婆婆多年前就去世了,公公身体不好做过大手术,所以,儿子5岁前都是妈妈帮她一起带的。
后来,茉莉弟弟的孩子也出生了,妈妈要去照顾弟媳和她家小孩,茉莉只好和老公两个人一起接送孩子上下学。
但小学放学太早了,那个时间点,往往茉莉还没下班。
茉莉的老公又经常出差,没人能帮她接孩子的时候,她总是很不好意思地跟学校老师打声招呼,麻烦老师帮多照看一会。
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所以茉莉正在挑选合适的托管中心,一有机会就会向周围人打听。
听茉莉说,她有考虑过,要不要辞职,专心陪娃。
但生活所迫,让她无法果断地舍弃一份还相对可观的收入。
茉莉早早下班之后,并不意味着工作结束。她先把儿子接回家,做饭吃饭陪写作业等儿子洗漱完上床休息了,已经是晚上11点。
这个时候,她没有睡,为了第二天还可以准点下班,她要提前把工作完成一部分。
所以,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大家都睡了,茉莉还在低头码字。
因为没有帮手,没有替换者,即使一身疲惫,她也只能咬牙坚持,任由凌乱的头发在风中胡乱地吹。
有一天,她看到我发圈说“今天奶奶带娃,我和老公约场**,享受一下久违的二人世界。”
她那条满是羡慕的评论,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有老人帮你带孩子真好啊!”
那一刻,我才真正意识到, 有一对身体 健康 的老人,对我的生活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一个支柱。
对那个每天吐槽老人带孩子不行,天天盼望着他们下一秒就消失的人来说, 老人这份生活支柱,是别人求而不得,羡慕不已的。
正是因为有了这份支柱,不用担心孩子有没有人接送,能不能吃饱喝足。
我可以放心地加班、坦然地出差、偶尔享受二人世界,甚至在每天早晨出门前,都能吃到现成热乎乎的早餐。
了解茉莉的生活后,我发自内心的感叹:
有老人愿意舍弃他们原本熟悉的、已经生活了很多年的地方,来到另外一个(或许完全陌生的)城市,
为我们的小家,为我们照顾孩子,那我们做子女的,又有什么可挑刺的呢?
当想到这里时,我的心境也变得和之前不一样了。
你永远不知道,老人有多爱你
我的另一个同事柚子,曾经也和公婆有过小摩擦,后来关系变得没有之前那么亲近了。
但即便如此,公婆从来没有断过送孙子上学这件事。
柚子上班的时候,也从来不用担心过孩子没人接送,因为有公婆在,他们每天都会按时按点的接送孙子。
一天,公公和 柚子 他们商量,打算买一辆电动车,说这样送孩子上下学更方便。
起初,柚子是不同意的,她也担心老人家骑车带孩子不安全,但拗不过老人,最后还是买了。
没过多久,孩子跟她说:
“妈妈,今天放学的时候,我和爷爷骑车摔倒了。
我和爷爷一起使劲儿都抬不起来车子,最后,爷爷用了很大的力气才扶起来的。”
柚子听了,有担心,有埋怨。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但好在两个人都没事。
那次之后,婆婆打电话跟柚子说, “以后你们辛苦点,自己接孩子吧。”
再之后,没过几天,婆婆又打来电话说, “你们下班来下这边吧,我想跟你们聊点事。”
等到了婆婆家,看到身体虚弱的公公,婆婆说出了真相:
“你爸前段时间查出来癌症,已经晚期了”
听到这句话的一瞬间,像是有什么噎在喉咙里,柚子哭了。
她突然明白了, 为什么公公要买电车、为什么骑车会摔倒、又为什么需要费很大力气才能扶起摔倒的车子
“您都已经这样了,为什么不跟我们说呢?我们也可以去接孩子。”
婆婆哭了,说了一句, “不就是想多帮帮你们嘛。”
听柚子讲这件事的时候,我早已哭成了泪人。 老人对于子女的爱,永远是我们无法衡量的。
回头想想,他们曾经没有任何私心地帮过你,那些所谓的隔阂又算什么呢?
老人啊,即便和你有过矛盾,即便知道自己已经时日不多,也依旧在努力的,用自己的方式,爱着你。
在那一刻,曾经所有挑三拣四的一切,突然彻底释然了。
家有老人在,是一种福气;有愿意帮你带娃的老人,更是一种加倍的福气。
所以,请抱抱那个愿意放下自己的生活,帮你带孩子的老人吧。
小孩子上幼儿园都是应该由家长接送的,以免路上发生危险,在开学季,许多孩子又蹦蹦跳跳的来到了自己的班级,是特别开心的。开学第一天,上海一奶奶送孙子上错幼儿园,你会放心让长辈送孩子吗?
一、这件事到底是什么情况?
9月1日是许多幼儿园及学校开学的日子,在这一天,一个小男孩由于父母比较忙碌,这个学期开始由奶奶送他到幼儿园,由于奶奶第一次送孩子,路线并不清楚,因此,将孩子送到了别的幼儿园,就去买菜了,幼儿园的老师发现这个男孩子并不是幼儿园的宝宝时,赶快报警解决,这个小孩男孩能够说出家里别的电话号码,后来妈妈和奶奶赶到了幼儿园,把孩子接走了。
二、我工作比较忙,平时都是让长辈送孩子,我还是比较放心的。
这件事真的是让人觉得好笑,但是也觉得有些后怕,万一老师不负责任或者有坏人,真的是太危险了。我觉得这件事也不完全怪老人,因为老人毕竟是第一次生孩子,家长应该提前带着老人来熟悉一下场地,而不是让老人自己来,毕竟好几个幼儿园都在附近,如果在开学之前,家长再负责任一些,老人也不会走错路,而孩子那么小,也是不会记路的。平时我早上七点就去上班了,让孩子八点才到幼儿园去,我家的孩子都是由姥姥来送,并没有出现过送错幼儿园的情况,一回生二回熟,只要带着老人走几次,告诉老人应该注意什么,老人也是非常可靠的。平时姥姥接送孩子非常伤心,总是看天气预报,冷了?热了?有没有雨?这些都摸得一清二楚,对孩子特别关心,作为妈妈,我也很放心。
我个人认为,新闻中的这位奶奶付出的心血,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1个方面时间成本,这位老奶奶用将近7年的时间来培养了一个人才来培养了一位能够考上985的大学生,可见这7年付出了多少艰辛与努力和陪伴。第2个方面教育成本,要知道这位寒门贵子在12,那么从12岁到19岁这个阶段,这7年时间他他所接受的教育也是需要花钱的。第3个方面就是个人精力的成本,把一个孩子从12岁养到19岁要付出多大的精力?要消耗多少体力要耗费多少心血,这一点不言而喻是。
奶奶付出最大的心血是陪伴我们要知道陪伴一个父母双亡的小男孩,从12岁一直成长到考大学这个阶段这才是最难熬的。在这几年的时间当中,奶奶不但要安慰孙子,还要鼓励孙子,还要陪伴孙子,有的时候陪伴才是这个人世间最大的心血,因为陪伴是一种无声的爱,因为陪伴能让一个人从痛苦中迅速的恢复过来,也能让一个孩子脱离痛苦快速成长。
供孩子上学你也要付出心血我们在这则新闻中能够看到奶奶为了供自己的孙子上学,以70多岁的高龄又在自家后院开了一片菜地,靠卖菜来缓解生活中的窘迫。我们要知道供一个孩子上学的成本是很大的,教育费用也需要花的很多,还有就是孩子还有吃喝的费用,还有生活费,这些都是奶奶付出的心血。
奶奶也付出了健康八九十岁的年龄本来是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可是奶奶在这七八年的时间当中,一心一意扑在孩子的学习上,一心一意在陪伴着孩子成长。谁能说在这几年的时间当中,奶奶没有付出自己的健康成本去守护这个孩子。
12月3日,一对祖孙两的对打视频在网上曝光,视频中奶奶和孙子相会对打,两人不停地用脚踢打对方,孙子还把奶奶推在了铁栏杆上。根据了解,两人对打的起因是因为奶奶送孙子上学途中发生了争执,才在街上动手的。很多网友批评视频中的小男孩不懂事,竟然动手打长辈,可见平日的教育方式不怎么样,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父母要怎样教育孩子尊敬长辈呢?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对长辈不适宜的动作,或者说一些不适宜的话,此时家长要及时地给孩子纠正。千万不能过于溺爱孩子,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就存在着这种问题。比如,家长自己做错事情了,会告诉孩子都是自己的错,要不你打我下。这种教育看起来很尊重孩子,也懂得给孩子道歉,但是让孩子打自己是不可行的,在孩子的意识里会认为,家长犯了错也一样可以打。
其实,孩子对待长辈的态度是要保持尊敬的,家长可以跟孩子道歉,但是不能太放低自己的身段。视频中,奶奶和孙子互打,家长就应该对自己的教育方式进行反思,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孩子如此的不尊敬长辈呢?而视频中的奶奶,更应该严厉地批评孩子,不应该和孩子打闹似的互相踢来踢去,这样孩子永远也学不会尊敬长辈。
教育孩子父母要以身作则,要在孩子面前多展现家庭温暖的一幕,比如给自己的父母端茶倒水,给自己的父母按按摩,让孩子体谅父母的辛苦,让孩子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凡事不要帮助孩子大包大揽的都做了,让孩子每天除了吃喝玩乐,就无所事事了,被溺爱的孩子是长不大的。
在四川资阳有一位老奶奶在带孙子过铁路的时候不幸被撞身亡,好在孩子没有什么事情。不少人因为老奶奶被撞而惋惜,不过孩子没事是不幸中的万幸。一般来说,铁路旁边都会有相应的提示牌告知禁止通行的,或许是因为老奶奶和她孙子都不识字,所以他们还是选择了穿行铁路。有人问,老奶奶带孙子过铁路被撞身亡,会对孩子产生怎样的心理阴影?首先,或许孩子以后都不敢过铁路了。其次,或许孩子将来都不敢坐火车了。最后,或许孩子将来都不敢跟老人们一起出行了。下面让我们具体看一下。
一、或许孩子以后都不敢过铁路了由于孩子应该看见了老奶奶是在过铁路的时候被撞的,所以孩子或许以后都会害怕看到铁路了。因此,如果孩子未来看到了铁路,不管是在现实中还是电视中,或许都会很害怕。
二、或许孩子将来都不敢坐火车了由于孩子可能看到了老奶奶被撞的整个过程,是因为火车开过来才撞上老奶奶,因此孩子或许会觉得火车很恐怖。因此,未来孩子或许都不敢坐火车,甚至看到火车的时候就会害怕。
三、或许孩子将来都不敢跟老人们一起出行了由于老奶奶的腿当场被撞断并且身亡,所以孩子或许看到了老奶奶被撞后的惨状。这种场面大人们看着都会害怕,孩子看到了可能会更加害怕。所以,或许孩子未来都不敢跟老人们一起出行了。因为,他们看到了老人被撞后的样子,心里已经有阴影了。
遇到这样的事情是很不幸的,在老人失去生命的同时还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影响。希望这名小孩可以勇敢一点,但愿不会因为这件事情给他留下太多阴影。
孩子开学之后,家长们又开始每日必做的功课,那就是接送孩子。在上海,有一位奶奶竟然把自己的孙子送错了幼儿园,让人哭笑不得。原来是这个奶奶刚从家乡到上海帮助儿子和儿媳接送孩子,虽然提前做好了准备工作,还是送错了地方,好在孩子记得妈妈的电话号码,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孩子联系到了家里人,不久之后家长就过来把孩子接走了。
一、现在的幼儿园也非常智能化,接送孩子会刷卡。现在的幼儿园可能跟我们小时候的幼儿园不一样,当时就是一个老师带着三四十个孩子去放羊似的,到点来,到点走,老师也没有太多的精力去清点人数。而现在的幼儿园管理得更加严格,没有幼儿园的磁卡可能都不能成功刷卡,在刷卡的时候会显示幼儿园的基本信息。在上海就有一个幼儿园出现了被家长送错的孩子,老师发现之后干净想办法联系到了家长。
二、两所幼儿园距离很近,第一次来上海接送孙子的奶奶搞混了。因为距离家的附近有两个幼儿园,做奶奶的第一次接送孙子,也是非常小心的,还提前去踩点看了看幼儿园。可是到了开学当天的时候,因为人也比较多,或者奶奶年纪大了,记忆力没那么好,竟然把自己的孙子送到了另外的一家幼儿园里去了。
三、在事发后,幼儿园询问孩子家长的电话,孩子报出了妈妈的电话。在幼儿园发现这个孩子带的磁卡不能刷卡成功之后,老师发现了问题,立即联系了当时的工作人员,展开寻找家长的行动。因为孩子的奶奶已经从幼儿园离开,当时直接去找人也找不到。问孩子家里情况,幸亏还记得妈妈的电话,这才通过妈妈告知孩子送错了地方,之后来接孩子回家。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