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您好,根据我学习书法的经验,从篆书和隶书入手比较好,因为篆隶在技术上相对简单,在气息上很高古。可以先学篆书里的中锋行笔,再经由隶书掌握方笔。方与圆是笔法构成的最基础的表达方式,这些技法为之后的楷书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同时又解决了重要的气息
您好,根据我学习书法的经验,从篆书和隶书入手比较好,因为篆隶在技术上相对简单,在气息上很高古。
可以先学篆书里的中锋行笔,再经由隶书掌握方笔。方与圆是笔法构成的最基础的表达方式,这些技法为之后的楷书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同时又解决了重要的气息问题。然后,可以系统地学习唐楷,在颜真卿处学会把笔铺展开,在欧阳询处学骨力和结构,在褚遂良处学线条的表现力,再在虞世南处学到一种由精神到笔端的虚静……如此再到行书、草书,都有次第。
我把自己学习的顺序分享一下,供您参考。
从临写《峄山刻石》入手,通过一段时间练习使线条达到“圆、转、厚、通”,为书法打下良好基础,然后可以临写邓石如的《白氏草堂记》和吴让之的《宋武帝与臧焘敕》等,感受一下篆书墨迹作品;然后可以练习一下经典的隶书碑刻如《张迁碑》,《曹全碑》等,再写写汉简如《居延汉简》,清人隶书如伊秉绶作品等感受一下墨迹隶书。
峄山刻石
张迁碑
之后再选择合适的楷书字帖临写,比如颜真卿大人的《勤礼碑》,欧阳大人的《九成宫》,虞世南大人的《孔子庙堂碑》,褚遂良大人的《雁塔圣教序》等,学习唐人书法的法度,提高对字的结构的认识。
颜勤礼碑
九成宫醴泉铭
之后可以临临小楷的经典法帖如钟繇《宣示表》,王羲之《黄庭经》,王献之《玉版十三行》,钟绍京《灵飞经》,赵孟頫《道德经》等,练习对毛笔笔尖弹性的认识及 控制。
宣示表
接着再进行行书的学习,比如练习智永禅师的《千字文》,怀仁禅师的《集字圣教序》,王羲之的《兰亭序》,赵孟頫的《洛神赋》等等,继续练习对毛笔的控制。之后,可以选择再喜欢的隶书、唐楷、魏碑、行草书等等进行临写,增加见识。临写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开始脱帖进行创作。
千字文
兰亭序
选行书字帖一定要选好的行书古帖,只有选最好的,取法乎上,这样起点要高,眼界才能高。练下去将来才有所成就。
字帖推荐:
王羲之《兰亭集序》、王珣《伯远帖》、欧阳询《张翰思鲈帖》、颜真卿《祭侄文稿》、柳公权《蒙诏帖》、杨凝式《韭花帖》、李建中《土母帖》、苏轼《黄州寒食诗帖》、黄庭坚《松风阁诗帖》、米芾《蜀素帖》等这些书法字帖。
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
东晋永和九年( 公元353年 )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居住在山阴的一些文人来到兰亭举行“修禊”之典,大家即兴写下了许多诗篇。《兰亭序》就是王羲之为这个诗集写的序文手稿。序文受当时南方士族阶层信奉的老庄思想影响颇深,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全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王羲之的行书在当时独树一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历代书家都推《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 《祭侄文稿》 行草墨迹,颜真卿书。纵282厘米,横723厘米,25行,共230字。此帖本是颜真卿为自己的侄子写的一篇祭文草稿,他的侄子季明为叛军安禄山所残杀。这件作品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由于心情极度悲愤,情绪已难以平静,错桀之处增多,时有涂抹,但正因为如此,此幅字写得凝重峻涩而又神采飞动,笔势圆润雄奇,姿态横生,纯以神写,得自然之妙。元代张敬晏题跋云:“以为告不如书简,书简不如起草。盖以告是官作,虽楷端,终为绳约;书简出于一时之意兴,则颇能放纵矣;而起草又出于无心,是其手心两忘,真妙见于此也。”元代鲜于枢评此帖为 “天下第二行书”。在此帖真迹中,所有的渴笔和牵带的地方都历历可见,能让人看出行笔的过程和笔锋变换之妙,对于学习行草书有很大的益处。原迹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天下第三大行书 《黄州寒食诗帖》 纸本,25 行,共129字,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 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释文: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天下第四行书——《伯远帖》
王洵,(350 - 401) 字元琳,小字法护。临沂( 今山东临沂县 )人。官至尚书令。他是“书圣”王羲之的族侄,出生在一个精 于书法,几代不衰的名门望族。其父王恰,其祖父王 导均善书,所以史称“三代以能书称,家范世学,洵 之草圣,亦有传焉”。其草书《伯远帖》,一直被后代书法家、鉴赏家、收藏家视为瑰宝,是因为它是十 分难得的东晋名人书法真迹。 伯远帖 东晋王洵真迹。历来为后世书法家,鉴赏家,收藏家 视为瑰宝。《伯远帖》是王给亲友的一通书函。它行笔峭劲秀丽,自然流畅,是我国古代书法作品中的佼 佼者。被列为“三希”之三。它的笔画写得较瘦劲,结体较开张,特别是笔画少的字显得格外舒朗,飘逸, 真有点“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 林曲洞”的晋人韵味。
天下第五行书——杨凝式《韭花帖》
《韭花帖》杨凝式书,行书,墨迹麻纸本,高26厘米,宽28厘米,共7行,63字。《韭花帖》是一封信札,内容是叙述午睡醒来,腹中甚饥之时,恰逢有人馈赠韭花,非常可口,遂执笔以表示谢意。
《韭花帖》宽疏、散朗的布白该是其最先夺人眼目的特征。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留有大片的空白,这在行书作品中,可谓奇特之极。然其字间含蓄的顾盼,又气脉贯通。平中寓奇的结体则是《韭花帖》最为突出,也最令人叫绝之处。它把紧密与散落这一对矛盾统一于一体,却没有丝毫的牵强,反而给人以自然天成的感觉,奇趣盎然。通篇形态宛若一个闲雅奇士,一举手,一投足,无不雅逸风流,沉静自若。散落的布白与平中寓奇的结体,相得益彰,使得作者萧散闲适的心境跃然纸上。无论是从书法本身,还是文字内容,你都能真切地感受到作者这种散淡的心境。
天下第六行书——柳公权《蒙诏帖》
柳公权(公元778~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官至太子少师、中书舍人,书法初学王羲之,后学颜真卿,取精用宏,加以遒劲丰润,自成一家,米芾曾评其书:“公权如深山道士,修养已成,神气清健,无一点尘俗。”相传穆
问题一:想学好草书字贴,要从什么字帖练起 《书谱》
问题二:练字用什么字帖比较好?? 建议你去书店(网上或者各种书店)逛逛,找一本作者是司马彦或者庞中华的。他们两的字比较正规。据我经验,市场上的书店有很多字帖,不管你是想写好字还是练书法,都不能盲目的买,不能因为谁的字在字帖上看着还行就拿去练。要写字,或者练字,就要有规矩,要规范。司马彦和庞中华的楷书,也就是正正方方的一笔一划的字,写得比较规矩,也还好看。不必要用钢笔练,一般的签字笔、中性笔就行。因为你不需要学书法,只是想写好点,如果时间不多,建议多看看他们的字,拿着字帖常看看也能有所进步的。 补充:请注意你要的是写字好看点,我不同意说以毛笔字字帖如颜真卿、柳公权的字帖练习。我学书法练习钢笔式练的柳公权的楷书,但是那对你不仅不必要,而且有害。要写好字而不是练好书法,普通钢笔字字帖帮助更大。
问题三:我想练行书,选什么字帖好 想练行书,我推荐三大行书法帖和《圣教序》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为三大行书书法帖之一,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ping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天下第一行书”。
天下第二行书――《祭侄稿》
《祭侄稿》全称《祭侄季明文稿》,颜真卿书于唐乾元元年(公元七百五十八年)。麻纸本,行书 纵28.2厘米 横75.5厘米,二十三行,每行十一二字不等,共二百三十四字。因为此稿是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顾不得笔墨的工拙,故字随书家情绪起伏,纯是精神和平时工力的自然流露。这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是不多见的。
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诗帖》
《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
因为有诸家的称赏赞誉,世人遂将《寒食帖》与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唐代颜真卿《祭侄稿》合称为“天下三大行书”,或单称《寒食帖》为“天下第三行书。”还有人将“天下三大行书”作对比说:《兰亭序》是雅士超人的风格,《祭侄帖》是至哲贤达的风格,《寒食帖》是学士才子的风格。
《圣教序》
《圣教序》全称为《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圣教序》为唐朝怀仁和尚集王羲之行书字而成,虽是集字成碑,且缺失之字为拼接组合而成。但是因为是由当时存世的王羲之真迹中直接摹写上石,所以历代书家倍加推崇。其书法高雅遒劲,笔势流畅,气韵生动,是学习行书的极好范本。我认为你最好用《圣教序》来练行书。
问题四:行草字练谁的好? 50分 其实练谁的都一样的,关键是你看你喜欢谁的字帖,比较有名的就田英章、庞中华、司马彦都还不错,不过我个人是比较喜欢田英章的,给你份资料参考
问题五:学习草书买什么样的字帖好 基本工咋样?
兰亭序先练练吧
慢慢来
问题六:练习草书,入门用什么字帖最好?谢谢 兰亭集序本子太多(知道啥叫兰亭八柱不?),多见的是神龙本,唐代钩填的。个人觉得还是真迹入手最好,比如唐人孙过庭的《书谱》,我自己写场很喜欢,上手比较快,而且文章值得一读,可以顺便了解书法史和古人的技法。市面上版本挺多的,对比着买吧~
问题七:想练书法哪种字体比较好 写字最根本的是练好一手毛笔字,只要毛笔写的好,硬笔自然也就好,近代书法大家都有一手好硬笔字海
最容易出效果的是篆书和隶书,很容易写好,但是对现代的实用作用不大。最好就是学习楷书,再进一步转为行楷,进而可以草书,实用性好。
软笔楷书字帖最好是颜真卿,柳公权,赵孟\,欧阳询,褚遂良看个人兴趣,但要抓住一本持续练下去。
行楷是以王羲之为最,至今没人可以超越,草书可以学米芾。
如果求又快又好的练硬笔,建议也照着他们的帖子写,学字体的间架结构。
贵在坚持,学书发也有修身养性的作用,长期写书法的人都很长寿。
问题八:书法新手买什么字帖好 朋友,我真心建议你从楷书练起,可以练颜真卿的勤礼碑,这个碑是他中晚时期写的,较成熟,相对来说,他的麻姑仙山记就逊色许多,运笔变化平淡。之后可以练习隶书(很多人会告诉你隶书好练,能提高你的信心,那是扯淡!)的确,隶书的字形好把握,外形也很整齐美观,但如果练书法只是练字形就太失败了,你就看看现在得书法佳作,哪件作品的字是整整齐齐的?哪件作品的字是原碑文中的字形?都是要有所突破的,所以要体会前人的运笔才是王道。前两种字体练明白了,其他的字体,如行书,篆书,草书等就可以自己选择性的练了,当然,核心都是不变的,哪就是运笔。想体会运笔,我强烈推荐你去买一本金文碑帖(有翻译的),可能价钱会高一点,但是值得。以上就是我学习书法的过程,希望帮到你~
问题九:怎样才能练出很好的草书啊,字帖我越写越丑 要是字架子都没有,怎么练草书?建议先楷书,然後行书,练习不在量多,而是在于琢磨,平时没事琢磨这个字的架子,久了自然写的一手好字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