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圈里的咕卡是什么?

妈妈 0 32

饭圈里的咕卡是什么?,第1张

饭圈里的咕卡是什么?
导读:饭圈里的咕卡是韩文中的“贴卡”的音译,即用贴纸等装饰一张小卡片。可以是实物卡片,也可‌‌‌‌‌‌‌‌以是P一张照片,给照片加上很多小贴纸。主要是粉丝用来收藏的。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小卡只是一张普普通通的卡片,没有什么价值。但对于追星女孩,尤其

饭圈里的咕卡是韩文中的“贴卡”的音译,即用贴纸等装饰一张小卡片。

可以是实物卡片,也可‌‌‌‌‌‌‌‌以是P一张照片,给照片加上很多小贴纸。

主要是粉丝用来收藏的。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小卡只是一张普普通通的卡片,没有什么价值。但对于追星女孩,尤其是喜欢收藏小卡的粉丝来说,小小的一张卡片上印着自己偶像好看的照片,因此小卡在爱好者眼里就是很有价值的物品了。

小卡的价值可能配置比较少的小卡价格就会比较贵。

除此之外,团的人气,成员人气,小卡的好看或者稀有程度都决定小卡的价值。

小卡的类型有官方和非官方,官方卡主要是买专辑、DVD或其他官方周边中随机赠送的。

非官方卡主要是站姐出的周边、小卡set、手幅或特典卡之类的,都是站姐自己拍的图,有些绝版又绝美的卡可能也会有高价的,还有淘宝自制的小卡,这个就不值钱了,喜欢啥自己印。

把贴纸装饰到塑料卡片上,做成一个个挂坠卡套,这种DIY玩法叫“咕卡”。

其实“咕卡”最早是饭圈流行的周边消费,起源于韩国,称之为“폴꾸”。很多粉丝专门收藏专辑附送的明星卡片,他们搜罗各式贴纸,设计拼贴造型把卡片四周装饰起来,贴纸的风格要在线、用量要足、要正品,才能配得上自己的idol。咕卡和追星手账一样,被“MZ一代”喜爱和追随(MZ世代,韩国对千禧一代和Z世代的统称)。

而在国内的文化土壤下,咕卡已然穿透了饭圈生态。90后yomi最开始是从一年级的外甥女那里获悉了咕卡动向,“真不知道她从哪儿知道这么多新鲜玩意,现在潮流资讯全靠她了”。一边陪玩咕了个“玉桂狗”的挂坠,一边紧忙淘宝搜罗起贴纸。

“韩贴”是咕卡贴的主流,堪称少女心量贩。比如“老网红”Floro的可爱风小熊小兔,coraltree的甜美高冷3D建模女孩、yowoo的花式小狗、hipromland的基础百搭……最近大火的domi靠着甜酷Y2K风人物设计,踩到了亚文化审美线。

咕卡风的上升通道

咕卡风逐渐走热,是与悦己消费、审美红利、情绪价值紧密关联,是“兜里紧了”但还要品质升级,诸多因子杂糅下催生的新生事物。

随着咕卡爱好者的逐渐增多,咕卡所需的最主要材料“贴纸”,也成了圈子里的热门周边产品。“原创贴纸”就像前些年的“手帐胶带”一样,越来越受到文创爱好者的喜爱。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原创设计师把作品开发成贴纸,原创贴纸社团不断涌现。虽然圈层小众,但也提供了原创设计的新的“上升通道”。

如果从表面上,咕卡是比手账更小众的小众,但圈层认同和共识较强。原创贴纸成了一种内容载体和传播介质,通过轻量化、复购式消费,逐渐培养起审美惯性和消费习惯。目前肉球开发了两弹表情包,以及盲盒、棉花娃娃、潮玩、文具、御守等衍生周边,逐步丰富内容产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