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民间嫁女”有什么风俗?

妈妈 0 28

”介休民间嫁女”有什么风俗?,第1张

”介休民间嫁女”有什么风俗?
导读:出嫁前一天,女方要把陪送女儿的妆奁送往男家,称为“送嫁妆”。嫁妆旧时一般为桌椅箱柜、衣服被褥及梳妆用具,都要贴上大红喜字或扎上红布。出嫁前夕,女家还要请一个“全福人”给女儿“上头”和“开脸”。“上头”,即改变头发式样,把辫子盘成发髻。“开脸

出嫁前一天,女方要把陪送女儿的妆奁送往男家,称为“送嫁妆”。

嫁妆旧时一般为桌椅箱柜、衣服被褥及梳妆用具,都要贴上大红喜字或扎上红布。

出嫁前夕,女家还要请一个“全福人”给女儿“上头”和“开脸”。“上头”,即改变头发式样,把辫子盘成发髻。“开脸”又叫“开面”,其实是新娘进行美容修面,并以此表示少女时代的结束。

“上头”,“开脸”之后,女方要宴请本族尊长和邻里乡亲,同时款待即将出嫁的女儿。

女儿在出嫁前,还有“哭嫁”的习俗,人称“媳妇哭,娘家富”。

迎娶的队伍到来后,女方的家门往往由新娘的妹妹或女友们紧闭、关锁。需要付“开门钱”。

女儿临行时,母亲要含着眼泪绕轿二圈,默默祝愿女儿幸福吉祥;父亲则象征性地护送“百步”,然后由其舅、叔、兄、弟等四人伴行送亲。 

一、结婚收彩礼不一定就会陪嫁妆,彩礼属于男方以结婚为条件对女方的赠与,如果最后没有结婚或者结婚后又离婚、可能需要返还;嫁妆是女方父母对女方的赠与,属于女方的婚前个人财产。彩礼是男方赠送给女方的财物,嫁妆则是女方父母赠送给女方的财物。理论上最终的所有权人均为女方,且均是以赠与的形式获得。

二、彰显婆家对儿媳妇的重视

很多女方会把自己得到的彩礼钱作为一种衡量标准,衡量出婆家对自己的重视程度,如果只是平均标准的话,就说明中规中矩没什么地位。如果是高于平均标准的话,就可以判断出国家对儿媳妇是无比重视和期待的。但嫁妆钱就没有这个人为定义的说法,钱数的多少什么都不能代表,钱多不能代表女方重视女婿,钱少也不能代表女方轻视女婿。

三、男女比例失衡,有很多男生讨不到媳妇

社会常态就是男女比例失衡,或许是因为曾经的历史背景导致的遗留问题,当年大部分人都是重男轻女的,导致男孩的数量直线上升。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就导致女孩子的数量非常珍贵,就会助长她们自身拥有的优越感,就像是再丑的女孩也能嫁的出去,再帅的男孩也会打光棍。所以无论通过哪种方式,得到一次谈恋爱的机会的话,男孩们就要好好把握住。

四、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儿嫁人了之后就是变为婆家人,无论是享受荣华富贵,还是受到委屈,娘家都不会强加干涉的,这样一来,父母倾尽所有给女儿准备嫁妆也会被视为一份赔本的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