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抗击疫情感人故事_抗击疫情医务人员感人故事作文5篇

妈妈 0 21

2020抗击疫情感人故事_抗击疫情医务人员感人故事作文5篇,第1张

2020抗击疫情感人故事_抗击疫情医务人员感人故事作文5篇
导读: 加油武汉,加油白衣天使,加油,中国,愿世间的美好与你们环环相扣。以下是我整理了关于2020抗击疫情感人 故事 _抗击疫情医务人员感人故事 作文 5篇,希望你喜欢。  2020抗击疫情感人故事篇一

 加油武汉,加油白衣天使,加油,中国,愿世间的美好与你们环环相扣。以下是我整理了关于2020抗击疫情感人 故事 _抗击疫情医务人员感人故事 作文 5篇,希望你喜欢。

 2020抗击疫情感人故事篇一

 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开始,也是幸福安康的开端。而在平凡而又特别的新一年里,一种名为“新型冠状病毒”的细菌如同发狂的魔鬼卷席了中国,也让全中国陷入了空前危机。而在疫情最严重的武汉,医护工作者用则创造着一个个关乎生死的奇迹。

 那天,窗外的风犹如狂躁的野兽飞速跑着,无情而又重复地撕咬着破旧的挡板。几片落叶飘下,其他的叶子落在了草地上,而有一片叶子想要回到树梢却被狂风永远的困在了远方。我坐在沙发上,无聊的打量着四周。无意中看见了坐在一旁的妈妈紧盯着手机屏幕,表情由原来的平静转为惊讶,又由惊讶转为严肃。我好奇的凑过去,问道:“妈妈,你在看什么”她没有回应我,只是摸了摸我的头。我看向手机屏幕,几行黑色大字映入我的眼球:武汉疫情正在逐级加重,医护人员临近崩溃!下面是一张彩图:一位医护人员坐在地上,呼呼大睡,看了下面的文字我才知道,这位可敬的医务工作者在48小时内完成了37趟救助,在他快要崩溃是他只是不停地告诉自己:“我还年轻!”令我感到震撼,他只依靠这四个字,求拯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古话说:“不为良相,即为良医”,可见,医生是多么伟大,在过年时本该回家吃上一顿团圆饭确依旧奋斗在疫情一线,打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我相信,在全球共同努力下,我们必定会打赢这一场与病毒的战斗。在此,我也恭祝全国人民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2020抗击疫情感人故事篇二

 我曾无数次地幻想过,2020年的春天会是怎样一个春天国泰民安,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鸟语花香,生态和谐,笼罩天际的雾霾消弭殆尽;纵横捭阖间,中国屹立于世界之巅,尽显 文化 与政治自信。

 然而,在进入2020的第一个月就遭到当头一棒——新冠肺炎。一时间,往日热闹温馨的 春节 街头变得清清冷冷,行人寥寥;火红的商家店铺纷纷闭市歇业;千千万万的游子身处异地,不能回家团聚。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新冠肺炎!这个病魔如鬼魅般,沿着2019的尾巴将它的魔爪伸向2020的春天,将它恐惧焦虑的披风掩盖与九州之上,它贪婪地将一个个无辜者抓住,妄想将他们拖入死亡的深渊,妄想让这个春天弥漫着腐败的恶气。

 但是,有这样一批人,让它的阴谋不会这样轻易得逞!白色是他们的标志,防护服是他们的盾牌,他们怀着一腔热血,英勇地向着这个面目可憎的病魔宣战——他们就是医务人员。

 面对来势汹汹的病魔,他们临危不惧,加班加点地与之对抗,仅仅一个月,他们就研究出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在武汉一线,无数医护人员在坚守阵地,竭尽全力将一个个不幸患病的可怜人从病魔手中夺回!于此同时,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拔地而起,给予大家更多的希望之光!无数的医疗物资从世界各地涌入武汉,无数的心通过网络,牵挂着武汉,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一如17年前对抗非典时,向着新冠肺炎发起同样的宣战!

 有人说,这个春天是最灰暗的一个春天,有人说,好想重启2020。但,我要说2020的春天不会只是一个焦虑、恐惧和愤怒的春天,这个春天还有坚守、热血和希望!不光前线的医护人员在努力奋战,我们医学生作为医护人员的后备军,愿在疫情危急之际,献出自己的一分微力:服从管理,自觉隔离,通过 渠道 量力参与物资捐赠。虽然疫情带来的种种怪象乱象,让我们愤怒或伤心,但我们心中已将希波克拉底的誓言铭记。今日前线医生护我们免于病痛,他日我们定将誓死守护大家的健康!

 2020抗击疫情感人故事篇三

 春节期间,武汉爆发了一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一时间,疫情随着春运人员流动开始蔓延,导致疫情扩散到湖北省以外的地方。在这危急关头,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中国打响了抗击疫情狙击战。

 自从这一战“疫”的打响,武汉和来自全国各地支援医疗团队的医生都奔赴前线,争分夺秒,和病毒赛跑,抢救生命。医护人员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坚守阵地,守护病患,给确诊患者以信心!医护人员夜以继日工作,在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吃简单的饭菜,困了就睡地板,为了不上厕所不脱防护服,他们渴了,也忍着不喝水。看到这一幕幕,我感动的眼睛湿润了。平时,我没有更多的关注医生,也不懂为何把他们叫白衣天使,今天,我懂了,他们就是生命的守护神,他们在新型冠状病毒面前,逆行而上,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他们是最伟大的人,我要向他们致敬!

 这个危机出现的时候,有一个熟悉的身影又站了出来,他就是我们中国中科院钟南山院士。在2003年非典时期,就是他挺身而出给医生们说:“把所有重症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这次他还是说了同样的话,可是人们不知道的是,在这句话的背后却隐藏了钟南山院士治疗病人的辛苦。我在电视上看到钟南山院士的访谈节目,他的讲话,给了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武汉必胜,中国必胜!

 当被感染的人数越来越多时,当更严重的病例的增多,医疗物资也快没有了,这时中国各省区纷纷向武汉捐赠医疗物资,还为武汉派出支援的医生,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一壮举让我感动!

 据初步调查,这种病毒来自于野生动物,所以我们要管住自己的嘴。不捕杀野生动物,不吃野生动物!

 我相信,在白衣天使的努力下,在全国人民的团结奋战下,武汉一定会再现昔日的辉煌,所有的人不用待在家里,也不会受病魔的侵袭。大家一起走出家门,感受春暖花开的美好。

 我要向白衣天使致敬!为你们加油!愿你们平安,愿早日战胜疫情!

 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2020抗击疫情感人故事篇四

 武汉严重的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这个寒假注定过得不安稳。原本公路上奔流不息的车辆,现如今仿佛消失了一样,原本热热闹闹的公园和广场也变得冷冷清清,原本可以和亲戚朋友一起聚会欢度春节,而现在只能呆在家里“望门兴叹”。

 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这种病毒潜伏期最长14天,以飞沫和接触传播为主,被传染的可能性极大。在重大疫情面前,最先挺身而出的就是我们的白衣天使,他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为患者筑起生命防护之堤,让大家仿佛看到寒冬里的一缕阳光,洒在每个人的身上,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温暖和希望。白衣天使们恪尽职守、临危不惧,穿梭在生死之间,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他人的生命。

 在这个战场上,还有一位值得我们敬佩的80多岁的老爷爷钟南山教授。已经耄耋之年的他,依然挂帅亲征,奔波在抗战一线,与新型冠状病毒战斗,真令人佩服。

 我们也要像钟南山教授那样,做一个有知识、有学问、刻苦钻研的人。知识不仅能改变我们的生活,还能救人于水火。当遇到困难,勇往直前,用知识战胜困难。

 我坚信这次疫情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必将战胜攻克,正所谓“众志成城,共度难关”。

 最后,我想说:每一个青少年都应该听从指挥,做好自己的安全守护,尽量避免出门游玩,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不添乱,为这次打赢疫情战役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2020抗击疫情感人故事篇五

 今天是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弟弟一起在家的第13天,我很开心,因为爸爸妈妈很久没有这样陪伴过我了。我以为所有的小朋友都是这样的,但是,大姨家的弟弟就没有我这样幸福了,他已经好久没有见过妈妈了。我问我的妈妈为什么大姨不在家,妈妈告诉我,因为大姨要去工作,有更多的人比弟弟更需要她。

 从小到大我最害怕大姨,因为爸爸妈妈有时会带着我去医院扎针,很痛。大姨和他们穿着一样的白大衣,有时候还很凶。每当我不听话,妈妈就会说让大姨来扎我。所以我总是不敢惹她。有时候还会偷偷和妈妈说大姨的坏话。

 但是这一次妈妈很严肃,她告诉我,大姨是很厉害很厉害的人。我们的国家有很多很多人生病了,生病的人可能会死。死的意思就是再也不会和他们的爸爸妈妈见面了。而且健康的人和生病的人接触过,就也会生病。大姨就是在帮助生病的人,让他们好起来。也在保护健康的人,让他们幸福快乐的生活。我问妈妈:“大姨会生病吗”,妈妈说不知道,但是大姨会好好保护自己的。妈妈还说,这个世界很大,有很多很多像大姨一样的人,他们离开了家人和孩子,和病毒做斗争。他们都是伟大的白衣天使,是和 童话故事 里一样的天使,天使可以化解世界上的苦痛,可以给人们带来幸福。

 妈妈还说,天使中有一位大天使,是一位和蔼的老爷爷——钟南山爷爷,他在带领所有的天使一起战斗,钟爷爷说只要我呆在家里,经常洗手,我就是在为祖国做出贡献。我会好好做的!

 虽然有时候大姨很凶,但是我不希望她生病,我想快快长大,成为像大姨和钟爷爷一样的天使,治病救人,给人幸福。我学会了一个新的 成语 ——“众志成城”,就是说,我们一起努力,我们的国家就不会生病啦!让我们一起众志成城,抗击病毒!

当我看到标题暖医2020的时候,其实我的内心是非常的澎湃,有太多的情感和言语交织在一起在心里。说到2020,其实我想作为每个中国人,都觉得2020年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2020的春天在我们心中,也会成为一个不平凡的春天,在这个春天,我们遇到了一场特别大的疫情。

当疫情来临的时候,其实每个人的角色是不一样的,也就说我们的使命和工作也不一样。就像我们老百姓,我们的使命就是坐在家里不要出门,有情况及时向一线的社区工作者进行真实汇报,并且每天实时关注整个国家疫情的发展情况。说到这里,其实我们做的是极其微小的。最伟大的就是这些医护工作者们,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奋力拼搏,在抗疫的第一线。说到抗议的第一线,其实有很多故事值得我们感动和骄傲。当武汉需要医护人员的时候,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被自己的使命深深地召唤着,他们只有一个选择-就是前往武汉,只要需要我,我就会第一时间到达武汉。同时也成了我们心中成就最挂念的词,最挂念的城市,挂念城市里的人患者和医护工作者。

说到温暖我,我其实有一个记忆特别的深刻,当我看到齐鲁医院的大巴车深夜向武汉出发,车的条幅上写着,众志成城、驰援武汉、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其实短短的几个字,显示出了山东医护人员的就是这个慷慨激昂的奋战精神。他们好多都是临危受命,还有的是瞒着家里,去写请战书,去上前线。我现在要说,一个很年轻的医护人员,她去武汉的时候,她没有跟家里讲。当她的父母在电视新闻上看到自己的女儿的名字的时候也是非常的惊讶。因为女儿并没有告诉父母自己支援武汉,当父母看到的时候,父母也是选择沉默,他们尊重女儿的选择,只是静静的给女儿加油,给女儿祈祷。最后当后期疫情快要结束的时候。

她的妈妈偷偷给她发了信息,说女儿,其实我知道你去武汉了,妈妈在电视上看到你的名字啦,妈妈爸爸妈妈给你加油,希望你能够早日凯旋归来。

“妈妈,我想你啦…”以这句话开头的一封信,出自一名8岁稚童之手。大峪二小的二年级学生白锦丛用稚嫩的小手,写下了这封信。

白锦丛的妈妈是北京积水潭医院的一名护士。疫情一开始,她就第一批报名参加了支援武汉的队伍,也是从那天起,小锦丛已经22天没有依偎在母亲的怀抱里了。8岁的小锦丛,人生第一次尝到了思念的苦。

“妈妈是英雄,妈妈去救人了。”这样的信念一直在小锦丛心里根植着,但无论什么理由,也无法让一个8岁的孩子减少对母亲的思念。妈妈轮岗休息的时候,是小锦丛最高兴的时候,因为只有这时,他才能跟妈妈打开视频,说一会儿话。每到这个时间,他都紧紧地拿着平板电脑,不错眼珠的盯着屏幕,生怕浪费了一分一秒。

“我知道你不告诉我去哪,是怕我担心,但我会原谅妈妈。”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母爱的浇灌,而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懵懂的小锦丛也理解妈妈的选择,也知道妈妈工作的意义,他最想说的话就是,“厉害妈妈,你打败病毒,早点回家!”

门头沟全区有120余位学生家长

正在防疫一线奋战,

有的已赴武汉驰援;

有的在定点医院隔离病房、发热门诊;

有的夫妻两人都奋战在一线……

他们不仅是最美逆行者,

是战士,是英雄,也是普通的父母,

是含着眼泪思念孩子的妈妈和爸爸,

祈盼爸爸妈妈们早日平安归来!

 还记得支援武汉的英雄们相继返航,这样一则新闻让人泪目:浙江长兴,一名女护士陶谢君支援湖北63天,返航回家后,14个月大的女儿却在她怀抱里哭闹不休,原因竟是太久未见母亲,已经不认识她了。看后,网友纷纷表示:唯有身为人母的人,才能更加懂得这种母亲内心深处的委屈。

其实,在这次支援武汉过程中,有太多为了国家而只能暂时离家的"英雄",他们为了国家这一个大家庭而只能暂时割弃自己的小家,奋不顾身的前往一线,援鄂护士陶谢君便是其中的一名英雄。尽管,她刚刚荣升为一名母亲,但是为了更多人的家庭,她还是不得不"断舍离",暂时将女儿留在家中,自己独自一人上了战场。好在这场战役并未持续太久;好在最终她还是如约地回到了家中,与家人团圆。

见到女儿的瞬间,陶谢君这个战场上的英雄就潸然泪下了,她知道自己有愧于女儿,因为离开了女儿太久,使得女儿记忆中的母亲渐渐变得模糊不清。

在支援武汉期间,医护工作者本就是用生命为赌注,为更多患者开辟生的道路。尽管,陶谢君初为人母,尚还年幼的女儿正是需要母亲细心陪伴的时候,但是面对国家危难,她还是选择了支援武汉。可能对于年幼的女儿来说,她算不上称职的母亲,因为谁也不知道这一去还能否有再回来的时候。但是,对于以后懂事的女儿来说,她绝对会是一个值得当作榜样的母亲,因为这位母亲让自己的孩子明白了什么叫做"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在这短短的63天救援时间里,身在武汉的陶谢君,衣不解带地抗争在第一线上。尽管,对家人的思念说不清也道不尽。但是,可能正是那份对家人无止尽的情,才使得她更加明白生命的可贵性,更加明白自己的使命,更加明白"第一线"上有更多的人同她一样渴望回家,与家人团圆。或许,正是因为有这些太多的"她明白",所以才支撑了她日以继夜地抗战在支援武汉的第一线上。

面对媒体采访时,激动地抱住14个月大的女儿,最终坚强地陶谢君因为女儿没有认出自己,在镜头下掩面痛哭,这泪水里包含着太多旁人所不知道的复杂情感。

一场灾难见证一次人性,这场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让国人看见了太多人性的善与美,丑与恶。无疑,向陶谢君这样舍己为人的人民护士值得我们尊敬。

都说:"医者父母心。"医护工作者一直是被人所尊敬的职业。因为他们为每一个生命保驾护航,他们奋战在生命的第一线上,不分昼夜,只为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然而,医患关系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引人争议。无可厚非,无良医者令人愤恨。但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所以一棒子打死所有是不应该的,由点到面来批判所有医护工作者也是过于片面的。试想一下,如果医患关系长期不向好发展,最后苦的又会是谁呢?

答案显而易见。况且,在这次疫情发生后,大批医护工作者不惧危难,挺身而出,奋战在第一线,为我们的生命保驾护航。这些种种的付出,难道不值得我们去为了他们的生命安全做些什么吗?

据报道:我国每年有近乎80亿人次患者涌进医院,然而全国却只有600万医生,这样极度不协调的医患供需关系,难得不值得我们深思吗?各种医闹事件频发,这些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2019年年末,曾就有一起"医生被患者家属恶意杀害"事件发生惹人争议,更是令大部分医护工作者寒心。可能不是每个医务工作者都是为人民服务。但是,请相信大部分医务工作者是抱着救死扶伤而选择这份神圣的职业的,所以请不要再让他们寒心。不然,谁知道下次灾难发生时,谁又能为我们的生命保驾护航呢?

无论如何,请让我们在这时刻向千千万万像陶谢君这样的医护工作者以及默默付出的志愿者们道一声感谢:谢谢你们不辞辛苦万里而来,谢谢你们舍小家为大家,谢谢你们为我们的生命搭建起了一个个坚不可摧的保护伞,谢谢你们每一个奋战在疫情第一线上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