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中李云龙已经晋升少将军衔,为何会被逼自杀,连妻子也被人残忍折磨?

老婆 0 37

亮剑中李云龙已经晋升少将军衔,为何会被逼自杀,连妻子也被人残忍折磨?,第1张

亮剑中李云龙已经晋升少将军衔,为何会被逼自杀,连妻子也被人残忍折磨?
导读:相信大家对李云龙这个人并不陌生,尤其是《亮剑》这部电视剧热播之后,李云龙更是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存在,李云龙这个人在历史上是有原型的,建国之后,一度达到少将军衔,按道理来说,这种成就是可以庇护好几代人的,可他最后竟然被逼的自杀,老婆也被人折磨,

相信大家对李云龙这个人并不陌生,尤其是《亮剑》这部电视剧热播之后,李云龙更是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存在,李云龙这个人在历史上是有原型的,建国之后,一度达到少将军衔,按道理来说,这种成就是可以庇护好几代人的,可他最后竟然被逼的自杀,老婆也被人折磨,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小编今天就来和大家讲一讲这个内容。

首先,李云龙的原型是王近山,在电视剧中,李云龙就是一副兵痞的形象,从来都不按照常理出牌,这让李云龙的敌人感到很是头疼,只要有李云龙在的战场,日本侵略者总是占不到任何便宜。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李云龙不犯特别大的错误,那他就不会有被枪毙的风险,虽然这个人并没有读过几年书,可人家在军事方面的能力是很强的,就连从名校毕业的楚云飞都要比他逊色一筹。

电视剧中的结局还是很美好的,可是小说中就不一样了,李云龙夫妻的下场很是凄惨,还有赵刚夫妇,最后的下场都很凄惨,当初在战场上意气风发的人,最后竟然沦落到这种下场,还是让人感到很可惜的。

大家都知道,王副军长和李云龙的关系是很差的,他一度想把李云龙直接拉去枪毙,可是在是没有什么好的借口,再加上两个人是情敌,这两人的关系已经差到了极点,而马天生则是王副军长的狗腿子,在抓住李云龙之后,一点都不含糊,把李云龙折磨的够呛,就连田雨来探望李云龙的时候,他随便找了个借口,就让田雨离开了,两人连面都没见到。

田雨在这种情况下,心情自然不是很好,便托人照顾两个人的孩子,主动要求到监狱中陪伴自己的丈夫,可是她还是来晚了一步。李云龙在经历了一系列非人的折磨之后,已经没有想要生活下去的欲望,拿着自己老对手的枪自杀了。田雨在入狱之后,也遭受了一系列的折磨,手段极其残忍,直接把她折磨的精神有些涣散,最终她也死在了狱中,其实田雨内心也知道,这一切的根源就是因为她自己,就是因为她李云龙才落得如此下场,自然也就没有了活下去的欲望。

李云龙这小子蛮有福气的,每一次的战斗他都能犯几个错误,错误有大有小,比如抗命不撤退啊,比如在没有得到命令的情况下擅自行动啊等等。但是,几乎每一次错误都能幸免于难,有时候是因为立了大功,有的时候则是旅长帮他顶了雷。

还有就是,这小子娶了两个媳妇,我们都知道,在战争年代,一个战士想要讨一个媳妇是很难的,因为他们每天都要和鬼子打交道,经常性的打仗让大家都顾不上儿女私情,可这李云龙倒好,在全团还在打光棍的时候,他竟然娶了两。

不过,李云龙会娶两媳妇是有原因的,因为第一个媳妇秀芹牺牲了。在赵家峪的时候,李云龙与秀芹晚婚,但就在大婚当晚,山本这个老小子就带着特战队员给李云龙送上了大礼,好在李云龙通过朱子明冰凉的床铺知道了有问题,这才避免了全军覆没。

但是,不少人就有疑问了,就是为何李云龙在发现朱子明冰凉的床铺时,直接就掏枪了呢?其实原因很简单!

一、朱子明带枪了。床铺冰凉可以有很多原因,比如去上厕所,拉肚子的话一蹲那是得相当的久;觉得闷出去抽根烟,可能有心事的时候不少人也会这么干……但是,这两个原因完全没有带枪的理由,上厕所带枪,这是要崩屎玩?抽烟带枪是没有烟杆子拿枪代替吗?

二、朱子明本来就有问题。在刚回来时,李云龙就知道朱子明有问题了,因为此前的朱子明的性子很急,做事什么的都是一副急冲冲的样子。可是,在受伤归来后,他就像换了个人一样,对谁都客客气气的。但是,当时秀芹又缠着李云龙,李云龙就没多想,在看到朱子明不在床铺时,李云龙瞬间就联想到了。

所以说,李云龙在知道朱子明带枪出去后,就知道朱子明有问题,随即才会让全团警惕,如果当时朱子明不带武器的话,李云龙可能还想不到这么一出,带枪是朱子明的失误还是故意留下的“线索”呢?

此前,李云龙一直都有巡视的习惯,为的就是做好保卫工作,让全团睡得安心,朱子明肯定也知道这个习惯,而在李云龙结婚的宴席时,朱子明就此多次想要将山本的计划说出,但都被赵刚“拦”下来了,这就让人怀疑带枪是不是要提醒李云龙了。

多少读者因为小说结局而愤愤不平,可现实就是如此,不是所有的主角都有"不死光环",因此这部小说反而因其悲剧的设定而显得更加真实,令人无奈。至于电视剧不拍,大概一是内容很敏感,导演也不敢拍;二是结局太惨,怕很多观众接受不了吧。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李云龙之死是小说的浓墨重彩之处,这时的李云龙不但具有着超乎常人的英雄意志和英雄业绩,同时还具备了大彻大悟的英雄的精神力量,他的死亡是撼人心魄的悲剧,他以死来肯定生,以他的毅然亮剑来张扬生命的尊严与高贵。

李云龙不堪受辱

原着里写到,1955年授衔以后,李云龙从代理军长,直接升任了C军的一号首长。但没过几年,大陆就陷入了一场巨大的浩劫,牵扯面之广前所未有,也许比古代的文字狱更要可怕。后来这股不良之风愈演愈烈,这股镟涡最终是刮到了南方,李云龙的地位也面临着冲击。

后来在信任政委马天生的鼓捣之下,李云龙便开始犯起了“错误”,最终这个马政委用“四个人”的旗子压倒了李云龙,并借机将其拉到了会场进行批斗。随后李云龙被段鹏等人救出,随后不堪忍受侮辱的李云龙最终是选择了自尽。

田雨狱中受辱

至于田雨,这位曾经与李云龙有着矛盾的妻子,此时此刻终于真正的认识了丈夫的全部。他从来不会屈服,但他的心却一样会痛。赵刚夫妻的去世,丁伟的遭遇,形势的恶化,让他内心充满了纠结。

她能够做的也只能是站在丈夫身边,站在真理、信仰一方。于是,在李云龙被捕之后,她携带行李也包括了那个致她而死的刀片,从容入狱。而马天生,对她除了心里的亵渎之外,自然也少不了言语上的侮辱。

当境况发展到了段鹏领着特种兵来解救他之时,李云龙选择了尊从自己的本心。“一个军人,可以在肉搏中被杀,但却不能被侮辱”。

为了尊严,李云龙没有选择逃避,他打了马天生的电话,拿出了楚云飞送他的那支勃朗宁手枪再次亮剑,从容自杀。两天后,田雨用刀片狱中自杀。

结局却没人敢拍

其实电视剧没拍的小说的后半部分才是“亮剑”二字的精髓所在,在弥漫硝烟的战场次亮剑,说明你是个合格的军人,而在看不见的战场上也能勇于亮剑,那才是真正的军人,就算为此丢掉性命,军魂永在。

也许,正如李云龙死前所引用的一句话:一个军人最好的归宿,是在最后一场战斗中被最后一颗子弹击中。有思考,就是哲学的开始!电视剧只能拍到中间部分,也只能说明什么是军人!但是军人也是人,也是社会人。

谁还能忘记李云龙最后的生命剖白:“我不是反革命,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将军,我为这个国家流过血!”

结语

在《亮剑》小说的结尾,三十年后的1998年,六个孩子穿着军装,一起回到了李云龙的故居,祭拜父母,而这时他们中已经有一人成为了少将,其他要么是大校,要么是上校。

这部改编自小说的电视剧,虽然剧中将李云龙塑造成了一个真汉子的形象,而且也没有人敢跟他对着干,但是最后却遭到小人暗算,为此他只能选择用自杀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实在让看剧的观众当然气氛。

剧中李云龙在战争过程中身受重伤,刚被上级调走的上级赵刚,马上又来了个新政委马天生。这个马天生摸准了李云龙“刚正不阿”的软肋,想着法儿的陷害他,结果害得李云龙含冤入狱。后来李云龙的老婆还错认贼人当好人,跑去找马天生帮忙。

这是其中之一,还有另外一个人跟李云龙接下梁子的人,就是王副军长。当年参加红军时就曾遭受过王副军长的攻击、后来还把李云龙身边的一个政委给杀了,李云龙也被这位军长搞得差点枪毙,然后是长征时两人之间的矛盾越级越深。

但碍于李云龙在赵庄一站有功,而且李云龙还在这场战役中很重的伤,于是王副军长和李云龙之间的恩怨就此搁置下来了。但结果就在李云龙治疗期间,医院的护士田雨被他俩同时看上,但好在最后王副军长还是将田雨让给了李云龙。

转眼间到了文革时期,李云龙在之前接下的那些梁子到了这儿也就终于爆发出来。王副军长给他扣帽子、再是马天生在背后使绊子,两人也真是狼狈为奸打定了注意要弄李云龙,害得李云龙坐了牢。

妻子求人帮忙对象又正好是这两位,结果她不仅没有救出李云龙,反而自己还被这两人糟蹋了,最后得知消息的李云龙选择自杀以示清白,而妻子田雨也受不了这接二连三的打击而选择跟随李云龙一同自杀。

“二营长,你他娘的意大利炮呢?给老子拉上来!”“什么他娘的武士道,老子打的就是武士道。”,“什么他娘的精锐,老子打的就是精锐”,“只要我李云龙在,就不会丢下一个弟兄”,“我要死也要死的像个爷们,我不能这样窝窝囊囊的死了,要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独立团哪怕只剩一个人,也要继续进攻。”,“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亮剑精神就是我们这支军队的军魂!剑锋所指,所向披靡!”等等。

《亮剑》我国历史上的著名抗日电视剧,该剧讲述了李云龙等革命军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等战争中所表现出的英勇无畏、浴血奋战的抗战历程,整部剧的爱国主义精神十分高昂,而以李云龙为首的抗战军人更是在战争中表现了所向披靡的抗战爱国主义精神。

李云龙这个角色是《亮剑》中的关键人物,他是电视剧中英勇无畏的带兵领导, 在李云龙的正确带领下,他的军队击败了许多的日本兵。而和其他抗日神剧所不同的是,《亮剑》这部电视剧并没有过分夸大中国军方的战斗力,并且一定程度上描写了日本军方的武器精良、士兵英勇,甚至连军官和领导都积极投入到备战状态,而李云龙作为这部剧的男主业没有被故意夸大形象,虽然他带领的军队拿下过不少的胜利,但也经历过不少的失败,甚至连他自己都身受重伤过,但也是这些负面的描写,才突出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不易以及中国战士们的英勇顽强和深深的爱国之情。

在一次李云龙带领战士们攻打平安县城的过程中,双方的战斗已经胶着了很久,这对彼此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于是,做事向来英勇的李云龙便冒出了这样一句经典台词:“二营长,你他娘的意大利炮呢?给老子拉上来!”,原来,二营长在之前和日军交战胜利后,从日军那儿缴获了许多的战利品,其中就是这意大利炮,这意大利炮的威力十分大,并且射程还远,这才有了李云龙这一经典台词的出现。

李云龙还是个十分重情重义的战士,在电视剧刚开始的阶段,李云龙带领战士们突破日军的包围时,张大彪因为受伤还没有冲出重围,这时的李云龙非常焦急地冲回去将受伤地张大彪背了出来,并说出了“只要我李云龙在,就不会丢下一个弟兄。”这一番感人肺腑的话。

让激励人心的恐怕还是李云龙那句“我要死也要死的像个爷们,我不能就这么窝窝囊囊的死了,要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这是李云龙和和尚被众多日军进行重重包围时说下的话,李云龙并没有因为敌众我寡的情况而产生惧怕的想法,血气方刚的他反而更加有战斗力,这也体现了李云龙负隅顽抗的精神,也正是他这一精神才能带领着他的战士们一步步走向胜利,帮助中国走向胜利。

他们没有离婚哦,原著小说中虽然两夫妻有很多的矛盾,但是慢慢的,田雨发现李云龙还是那个英雄汉子,他因为好兄弟赵刚的逝世而悲痛落泪,他因为政治问题被各种调查,甚至最后被惨打,但是他依然保持着最初的亮剑出鞘的锋利。他们依然共同扶持着,李云龙最后在他们的家里用楚云飞送的勃朗宁手枪自杀,田雨陪着他在狱中自杀了。原著小说比电视剧残酷太多,如果说电视剧是李云龙的英雄史,原著后半部分就是李云龙的血泪史,曾经铁骨铮铮的男儿,曾经宝剑锋利的亮剑将领,扛过了炮火的轰炸,却没有躲过政治的暗箭。

在《亮剑》中,李云龙和楚云飞是棋逢对手,既是对手,也是朋友,当时二战区的晋绥军团长楚云飞到独立团交流学习,出手就送给李云龙一把手枪。

并且说此枪是比利时FN公司生产的,出厂的时候就是一对儿,一雄一雌,勃朗宁品牌,将其中一把手枪赠送给李云龙,以表两军携手杀敌之情意。

至于是不是限量版的咱也不知道,咱也不好多说,但是在那个时代,只要是把枪,对八路军来说就是好枪,尤其是手枪!

当时中国军人都有一个盒子炮的手枪梦,但是相对于盒子炮来说,勃朗宁手枪更小巧灵便,适合军官佩戴。

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这才为李云龙后续赠送楚云飞佐官刀埋下了伏笔。

勃朗宁手枪咱先不提了,为啥楚云飞在得到李云龙的佐官刀后,当即回赠给李云龙五万发子弹呢?到底是一把破刀值钱,还是五万发子弹重要呢?

李云龙送给楚云飞的指挥刀是一把佐官刀,估计在很多人看来,那不就是一把破刀吗?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如果稍微对军事感点兴趣,就会发现,佩刀也好,佩枪也罢都是军人荣誉的象征,当一方投降的时候,会将自己的佩刀和佩枪交给对手。

对于缴获的一方来说,这是战利品,证明你在战场上征服过别人,然而对于被缴获的一方来说,那就是莫大的耻辱,说明自己最后失败了。

日本人尤其喜爱军刀,在日本德川幕府时代,很多日本人就以拿武士刀为荣,武士刀被当作日本崇武的象征,在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颁布了“废刀令”,在日本全面西化的时候,武士刀也进行了革新,学习西方的军刀。

在日本军队文化中,一直有一种传统,就是天皇会给优秀的六名军校毕业生赐刀,以示鼓励,这六名毕业生也被称为军刀组,只要能够获得天皇赐刀的军人,在日本军界都会是一路畅通。

在以前,自媒体文史圈有一个谣言,说蒋百里先生在日本军校学习期间,因为成绩优秀,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而获得天皇佩刀,此后日本人害怕中国人再次获得军刀,便改变了规则,再不授中国人天皇赐刀。

其实这压根就是谣传,蒋百里先生到日本留学的时候,读的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我们抛开成绩不谈,即使真的获得全校第一,那也不可能获得天皇的赐刀,天皇赐刀只给日本陆军大学的优秀毕业生,而陆军大学要比陆军士官学校还要上一个档次。

凡是获得天皇赐刀的成员,只要不出差错,后来都是我们熟悉的日本二战战犯,比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罪魁祸首之一谷寿夫、以及石原莞尔等都获得过这种御赐军刀。

这也表明,只有一少部分人能够获得天皇赐刀,而日本军队中,军官一般都配备军刀。

对于崇尚军国主义的日本军官来说,军刀的意义是无比重大的。

当然,军刀和军刀也不一样,里面是有着严格的等级秩序的,日本尉官只能佩戴尉官刀,佐官只能佩戴佐官刀,将军才能佩戴将官刀。想要缴获一把老李送给楚云飞的佐官刀,必须要俘虏一个佐官。

说到这里,就要普及一下日本的军衔体系了,佐官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官?

在大多数国家的军官体系中,都是“将、校、尉”三个等级,只有日本是“将、佐、尉”,当然,“校”不等于“佐”,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日本的军官体系更值钱,日本的将领人数更少,每个将领指挥的军队相对于我军将领指挥的更多一点,这也导致日本的佐官比我们的校官等级更高。

日本能够担任中将军衔的职务必须在师团长以上,担任少将的也要旅团长,而佐官一般担任联队长,大佐能够担任一个3800人联队的长官,少佐的话应该担任副联队长,少佐的话怎么也得担任1100人左右的大队长。

参照国军的编制对比来看,日本的一个大佐的联队长,至少要对标国军的少将旅长,少佐的大队长差不多要对标国军的上校团长。

如果以实力来说,按照白崇禧的估算,至少五倍于日军才能开战的比例来算,日军一个大佐,至少顶国军一个上将军衔(38005=19000人),一个少佐顶国军一个少将(11005=5500人)。

在抗战期间,我军击毙的日军将领总计50个左右,其中还有以少将居多,而在这些少将中,很多生前只是大佐,死后按照惯例追封为少将的。

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日本人很重视军官的培养,也重视军官的作用,在具体作战中,往往不会让中高级军官身处第一线,从而我军很难击毙和俘虏日军。

而《亮剑》中李云龙动辄打死一个少将,很大程度上都是艺术再加工而成,出现在抗战战场上的概率几乎是微乎其微。

所以,不管是国军还是八路军,缴获的日本军官的佩刀都比较少见,李云龙围歼华北观摩团,杀死一个少将,六个大佐,是绝无可能发生的事情。

虽然那时的佐官刀不像现在被当作工艺品或者收藏品,有着一定的价格,在当时确实不好估价,但是聪明的纵横通过《亮剑》这部小说估算了佐官刀的价值。

通过上面的日本军刀文化,估计大家也能看出来,对于一个真正拥有武士道精神的日本军官来说,军刀是无价之宝,是其精神支柱,在失败后,日本军人会用自己的军刀切腹自尽。颇有一种,“人在刀在,人亡刀亦亡”的气魄。

而对于国军来说,显然也是价值很高的,楚云飞在收到李云龙的佐官刀后,十分激动,当即送给李云龙五万发子弹。

可能五万发子弹对楚云飞部来说不算什么,但是要知道,当时正是双方合作的破裂时期,老蒋千方百计的不打算给八路军物资,当时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曾给八路军拨发抗战物资,遭到蒋介石的猜忌。

楚云飞能够在这个时候给李云龙送子弹,那也是背着很大的压力。

楚云飞之所以能够下本,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楚云飞虽然也是一位很能打的将领,但是其所部358团在当时根本就没有干掉一个大队,缴获一把佐官刀的实力。

实际上,佐官刀除了在国军将领眼里值五万发子弹外,在八路军眼里,也很有价值,至少抵得上十箱“边区造手榴弹”。

在《亮剑》小说中,李云龙参加李家坡战斗之前,后勤部长张万和答应多给李云龙十箱手榴弹,前提就是给他弄一把佐官刀,李云龙当时就说冈村宁次的将官刀弄来有点费劲,佐官刀那都不是事。

其实,李云龙纯粹是说大话,在李家坡战斗之前,李云龙可能并未缴获过佐官刀,按照老李的风格,佐官刀拿不拿到是一回事,十箱手榴弹必须先拿走,赊账的买卖老李最喜欢干了。

至于张万和要佐官刀干啥,是不是搞贪污受贿,我敢肯定的说,咱八路军里面不会出现这样的败类,老张一个后勤补给官,对缴获敌军佩刀这方面的事肯定也不敢兴趣。

我认为张万和的意思就是,手榴弹要用在刀刃上,不能随便浪费,用十箱手榴弹,必须炸死一个少佐才够本。

老李也不负张万和的期望,在李家坡战斗中,采取土工作业拉进战斗距离,然后手榴弹齐发,拿下山崎大队,还缴获了一把佐官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