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姑姑结婚时,侄女可以送亲。在很多地方的习俗中,姑姑已经嫁出去,被认为不再是家族中的成员,因此不适合送亲。然而,在现代社会中,随着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家庭会让侄女参与送亲,这不仅表达了侄女对姑姑的祝福和关心,同时也象征着家庭成员之间的紧密关
姑姑结婚时,侄女可以送亲。在很多地方的习俗中,姑姑已经嫁出去,被认为不再是家族中的成员,因此不适合送亲。然而,在现代社会中,随着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家庭会让侄女参与送亲,这不仅表达了侄女对姑姑的祝福和关心,同时也象征着家庭成员之间的紧密关系和情感纽带。
总之,是否让侄女送亲,可以根据个人和家庭的传统和习惯来决定。
结婚送亲有什么讲究?
一、送亲有什么讲究
1、送亲人数
很多地方对于送亲人数是有讲究的,讲究单去双回。意思就是新郎到女方家接亲时候的人数是单数,接到女方和送亲人一起回家是双数,寓为夫妻双双把家还。
送亲人数一般是5到15人不等,比如男方接亲是5人,那可能女方送亲就是5人或者7人,这样可以凑出10或者12个人的整数,这就是“去单还双”的体现。
2、送亲路线
送亲路线绝对不能走回头路,走回头路意为反悔,对新人来说是不吉利的,所以一定要选择一条能够走到底的路。
3、带上离娘肉
送亲时,离娘肉是一定要带的,通常在迎娶前一天,男方要给女方送去一袋面和一块带有七根肋条的猪肉,把肉用红色纸包好,再拿上两瓶红葡萄酒和一根芹菜面叫离娘面,肉叫离娘肉,表示新娘子要离开娘亲,另立门户了。
二、送亲人讲究
1、都什么人去送亲
送亲人一般都会选择男性长辈,送亲的长辈是个重要角色,由女方直系叔伯担当,一般是出嫁者的舅父,叔伯或表兄弟、堂兄弟。如果没有直系叔伯,就找最亲的、最近的长者。
送亲长辈要举止大方,有权威地位,能端得住架子送亲者到男方家后,要等男方派人来接才能进屋,吃饭时两人一般分坐两张桌子,男方派人陪宴送亲者一般少喝酒,少吃饭,吃后嘱咐嫁女几句就走。
2、女方什么人不能送亲
孕妇不送亲:孕妇一般是不建议送亲的,主要是不安全,而且有些地区有孕妇会冲撞新人喜气的说法。
姑嫂姨妈:很多地区有“姑不娶姨不送”的传统习俗,因为姑谐音“孤”,姨谐音“疑”,对于新人来说都是不太好的寓意。
生肖相冲:在中国,生肖婚配等都是有讲究的,虽然没有科学依据,但为了吉利还是会被作为参考。因此新人做嫁娶之礼时,会参考生肖属相是否与新人相冲,有些地区认为生肖相冲会给新人带去不好的运气。
父母不送亲:送亲的人一般是关系比较好的亲友,父母是不算在内的。父母一般也不参与接亲的环节,只能送到门口。
能送亲。
侄女结婚叔叔作为长辈和亲人应该去送亲的,叔叔作为新娘的至亲,在新娘出嫁时亲自去送亲既体现出作为长辈对晚辈的爱护,又可以体现出对孩子婚礼的重视。
但是在农村地区的婚嫁习俗中,可能会考虑到生肖属相的相冲性,此时便不能去送亲。
随礼\",是一种一直流传下来的社会习惯,也是促进亲情之间的走动交往,拉近亲情关系的礼尚往来。
只是,在现在的社会,因为:1,“随礼”的攀比,使随礼的金额越来越高;2,在“随礼”这种习惯中,本来存在很大的麻烦性和不公平性。所以,才使许多人被这种本属正常的礼尚往来所拖累,而对“随礼\"的现象产生反感。
娘家亲戚结婚,要随礼吗?
如果不想随礼,可能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1,出嫁的女人,孩子还小,可能要办的喜事很少,所以,对娘家众多亲戚的随礼,可能会在短期内得不到礼尚往来的回报,而纯属亏本的付出;2,现在的婚姻,大都不是就近的本地婚姻,如果和娘家的亲戚搭往多了,会因为距离产生很多的麻烦;3,现在的社会,已经不是过去那样的聚族而居了,对亲情的重要性感觉越来越淡,而变得可有可无。……
可是随礼,却有以下的重要性:1,做为出嫁的女人,娘家就是自已人生的来处,有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有血脉相连的叔叔伯伯、阿姨姑姑,这份亲情可能比婆家的亲情要亲近很多,怎么能去忘却?2,娘家可能是自己一生中要去得最多的地方,如果不与娘家亲戚随礼、交往、走动,去娘家还有什么面子存在?3,娘家就是出嫁女在婆家撑排面的靠山,如果娘家有人有势力有亲情,就会使嫁出去的女人在婆家少受到许多的欺负。
所以,不管有什么原因,娘家亲戚结婚,做为出嫁女是需要随礼的,因为:1,娘家就是自已人生的来处,有自己难以忘却的亲情;2,可能是自己人生去得最多的地方,也是自己在新的生活环境中的后盾和靠山;3,亲情是靠走动搭往才能加深的。……只是,由于现实中的原因,与娘家亲戚的搭往随礼也不宜过多,只要与自己一脉相承的叔伯姑姨、兄弟姊妹等交往就可以了。
把外字去掉,叫甥女,甥男。
我们这里,
甥女结婚。如果姐姐是外嫁。甥女是外嫁。那么,就要随双份子钱。加甥女婿的拜钱。
姐姐的婆家随礼500-1000元。
(在姐姐的婆家上拜。甥女婿改口费1000元)
甥女的婆家随礼500-1000元。
也有在甥女的婆家上拜的。
也有不上拜私底下给的(有的老人不愿意上台,比如新娘的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姨姥姥姨奶奶,姑姥姥姑奶奶,舅姥爷舅爷爷,叔姥爷叔爷爷,在私底下给上拜钱)
也有私底下给还上拜的。(比如新娘的姨妈,姑妈,舅爸,叔爸,私底下给1000元,上台拜给1000元)
举个例子,
甥女结婚,给姊妹的婆家随礼500元,给甥女的婆家随礼500元,姨岳母,舅岳父上台,甥女婿拜,给甥女婿改口费1000元。
女人的侄女结婚,给娘家随礼500元。(招婿的女人不给娘家随礼)给侄女的婆家随礼500元,姑岳母上台,侄女婿拜,给侄女婿改口费1000元。
男人的侄女结婚,娘家不随礼。(入赘的男人给娘家随礼500元)给侄女的婆家随礼500元,叔岳父上台,侄女婿拜,给侄女婿改口费1000元。
孙女结婚,爷爷奶奶给孙女的婆家随礼600或800元。奶岳父,奶岳母上台,孙女婿拜,爷爷给孙女婿1000元。奶奶给孙女婿1000元。
闺女家的孙女结婚,姥姥姥爷给闺女的婆家随礼600元或800元。给闺女的闺女的婆家随礼600或800元。姥岳母,姥岳父上台,孙女婿拜,姥姥给孙女婿1000元。姥爷给孙女婿1000元。
甥女家的甥孙女结婚,姨姥姥,舅姥爷给甥女的婆家随礼200元或300元,给甥女的闺女的婆家随礼200元或300元。姨姥岳母,舅姥岳父上台,甥孙女婿拜,姨姥姥,舅姥爷给甥孙女婿800元。
侄女家的侄孙女结婚,姑姥姥,叔姥爷给侄女的婆家随礼200元或300元,给侄女的闺女的婆家随礼200元或300元。姑姥岳母,叔姥岳父上台,侄孙女婿拜,姑姥姥,叔姥爷给侄孙女婿800元 。
甥男家的甥孙女结婚,姨奶奶,舅奶爷给姊妹的婆家随礼200元或300元,给甥男的闺女的婆家随礼200元或300元。姨奶岳母,舅奶岳父上台,甥孙女婿拜,姨奶奶,舅奶爷给甥孙女婿800元。
女人的侄孙女结婚,姑奶奶给娘家随礼200元或300元,给侄男的闺女的婆家随礼200元或300元。姑奶岳母上台,侄孙女婿拜,姑奶奶给侄孙女婿800元。
男人的侄孙女结婚,叔奶爷不用给娘家随礼。直接给侄男的闺女的婆家随礼200元或300元。叔奶岳父上台,侄孙女婿拜,叔奶爷给侄孙女婿800元。
姨姥姥家的从母姨母,从母舅父。从母甥女结婚,给从母姊妹的婆家随礼200或300元。给从母甥女的婆家随礼200或300元。姨母舅父上台,甥女婿拜,姨母舅父给甥女婿500元。
姨奶奶家的从母姑母,从母叔父。从母侄女结婚,给姨母的婆家随礼200或300元。给从母侄女的婆家随礼200元或300元。姑母叔父上台,侄女婿拜,姑母叔父给侄女婿500元。
叔姥爷家的从父姨母,从父舅父。从父甥女结婚,给从父姊妹的婆家随礼200或300元。给从父甥女的婆家随礼200或300元。姨母舅父上台,甥女婿拜,姨母舅父给甥女婿500元。
叔奶爷家的从父姑母。从父侄女结婚,给娘家随礼200或300元。给从父侄女的婆家随礼200或300元。姑母上台,侄女婿拜,姑母给侄女婿500元。
叔奶爷家的从父叔父。从母侄女结婚,娘家不用随礼。给从父侄女的婆家随礼200或300元。叔父上台,侄女婿拜,叔父给侄女婿500元。
舅奶爷家的舅表叔父,舅表姑母。姑表侄女结婚,给姑母的婆家随礼200元或300元。姑表侄女的婆家不用随礼。表叔表姑上台,表侄婿拜,表叔表姑给表侄婿300元。
姑奶奶家的姑表叔父,姑表姑母。舅表侄女结婚,给姥姥家随礼200元或300元。舅表侄女的婆家不用随礼。表叔表姑上台,表侄婿拜,表叔表姑给表侄婿300元。
姑姥姥家的姑表舅父,姑表姨母。舅表甥女结婚,给舅表姊妹的婆家随礼200-300元。舅表甥女的婆家不用随礼。表舅表姨上台,表甥婿拜,表舅表姨给表甥婿300元。
舅姥爷家的舅表舅父,舅表姨母。姑表甥女结婚,给姑表姊妹的婆家随礼200-300元。姑表甥女的婆家不用随礼。表舅表姨上台,表甥婿拜,表舅表姨给表甥婿300元。
通常情况下,侄女结婚时,婶娘可以参加婚礼并担任迎宾或送宾的角色,但并不建议她亲自送亲。在某些地区,亲戚一般不参与送亲的环节,因为送亲通常是新娘的父母和其他直系亲属的责任。
当然,每个地方的文化和习俗都可能有所不同,所以这只是一个通用的建议。如果你们当地的习俗允许,或者你和你的婶娘有特殊的约定,那么她也可以考虑送亲。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