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杨九红去世后,白景琦只说了一句话:送回济南去。这句话让人痛骂白景琦太绝情,二奶奶活着的时候因为母命难违不敢让杨九红进大宅门,二奶奶去世后又娶了香秀把杨九红晾在一边,杨九红去世后还不让进白家祖坟,白景琦只把杨九红当成一时的玩偶而已。其实白景琦
杨九红去世后,白景琦只说了一句话:送回济南去。
这句话让人痛骂白景琦太绝情,二奶奶活着的时候因为母命难违不敢让杨九红进大宅门,二奶奶去世后又娶了香秀把杨九红晾在一边,杨九红去世后还不让进白家祖坟,白景琦只把杨九红当成一时的玩偶而已。
其实白景琦把杨九红送回济南去,是在表示他的懊悔。白二奶奶让黄春和雅萍把佳莉抱走后,雅萍曾偷偷地把佳莉送回杨九红的住处,杨九红表示要带着女儿回济南,哪怕要饭也要把女儿抚养长大。但杨九红没走成,白景琦把女儿夺回来又送到二奶奶的身边。
如果当初杨九红带着女儿回到了济南,她的人生会是另一番模样,可能不会大富大贵,但母女俩相依为命,在情感上会有依靠。杨九红在大宅门所遭受的讥讽、白眼都是因为白景琦当年的“愚孝”行为。
所以,白景琦后悔当初没有让杨九红带着女儿回济南,因此杨九红去世后把她送回济南,让她远离大宅门这个是非之地。
相关介绍:
《大宅门》是由中央电视台影视部、无锡中视股份公司联合出品的家族剧,由郭宝昌执导,斯琴高娃、陈宝国、刘佩琦、何赛飞、蒋雯丽、杜雨露等主演。
该剧讲述了中国百年老字号“百草厅”药铺的兴衰史以及医药世家白府三代人的恩恩怨怨。
这黄立是黄春的双胞胎哥哥,也就是大格格和贵武的私生子。
他早就通过大格格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以及白家和詹家之间的恩怨情仇。他也知道这黄春就是自己的双胞胎妹妹。所以才会一路跟着黄春和白景琦一直走到济南。
当时黄立是摸准了白景琦身上就120两银子。他就是想通过这一行为看一看,试一试白景琦对他妹子黄春究竟是不是真心的。
黄立有一身好武功,也是经常行走江湖的人。如果白景琦为了银子做出其他的选择,白景琦会因此丧命也未可知!
当时黄春对于他这个哥哥的身份并不了解,黄立和大格格其实一直都在黄春的周围,时刻在关注着黄春的动向,暗中保护着她。
虽然黄立骗走了白景琦身上的120两银子,这也算是对白景琦的考验。而且白景琦经住了考验,只不过是苦了一直跟着白景琦的黄春,最后贫困到了需要当掉衣服,来过日子的地步。
说到黄春和黄立的身世,还要说到一点,为什么黄春的出身很卑微,那时候的詹家已经倒了,可是老太太会轻易的就答应,黄春和白景琦结合在一起呢?
这其中也有着当年白家和詹家结下大仇,中间有着这样的恩怨情仇,而黄村还能出落的,如此善良也有很大的关系。
当年若按白二奶奶的意思去办,詹家和白家也不至于走到后来的地步。那么黄春和黄立两个人的命运也许就会改写,白二奶奶是不是也有愧疚之心在其中呢?
旧时的豪门大家中人口众多,长房庶出尊卑有别,在子侄们都成年以后会分房而居,各自过的是各自的,开支各自的资费,但每房都要缴纳出一定数额的款项,这笔款项由族长或是长房的人带管,用于家庙、朝祭等且分房而居的众人多还是住在一个大园子里,各自的营生都有相互之间的牵连,由族长或是长房的人,将所有正当的光明正大在面子上的盈利抽出一部分来,纳入上面说的款项,也是用于宗族的事务,这些款项就称为是“公中”的开支,当涉及的问题和事务分不出到底是哪房的事了就是动用公中的开支,或是其他的用途经过族长或是长房的人同意也可动用公中的
《大宅门》里白家的兴旺离不开两个人,一个是女中豪杰二奶奶,一个是她那个从小就天不怕地不怕的儿子一一白景琦。
一个在白家陷入绝境时力挽狂澜,使这个风雨飘摇中的老字号再次焕发勃勃生机。
一个是被母亲二奶奶赶出去后,咬着牙不依附于人,硬是靠一己之力将山东的泷胶庄归入自己的事业版图,将白家再一次推向鼎盛。
两人都有远见卓识,都能杀伐决断,且都会归拢人心,是大宅门里的灵魂人物。
可是纵观白景琦和二奶奶的一生,抛开时代的因素,白景琦在好多方面,终究还是输二奶奶一筹。
一、对对头留有余地,绝不赶尽杀绝
二奶奶这一辈子,除了对杨九红极尽刻薄以外,对谁都留有余地,即便对仇家和生意对手,也绝不赶尽杀绝。
她信奉的是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
当年,詹王府害得白家家破人亡,白家大爷被判了斩监候,如果没有朱顺和严爷,白家大爷早人头落地了,对这一切知根知底的二奶奶对詹家却选择了原谅。
当詹王爷在西安逃难脑中风,命悬一线时,詹俞硬着头皮来找二奶奶,二奶奶一句为难的话都没说,痛快地给了詹俞八宝丹,让他回去救詹王爷。
二奶奶对仇家尚且如此,而对生意对手呢,同样网开一面。
白家得罪了宫里,赖以生存的百草厅白家老号被查封,白家陷入到前所未有的危机中。
在白家危难关头,便有人落井下石,贵武怂恿詹瑜等人合资入股,并推举董大兴牵头承办了百草厅白家老号,抢了白家的生意。
二奶奶开始一步步执行自己的计划。
先利用老匾成功入股白家老号,自己却承办了南记。靠着先前买通的太监常公公夺回了朝廷供奉放在南记,然后让南记和董大兴掌舵的白家老号打擂台。
白家老号那边一没秘方,二没制药的老人,生意难以为继。二奶奶这才开始收网了,逼董大兴等股东退出白家老号。
董大兴叫来股东们商量,那七位股东除了只想坐等分一杯羮,对生意一窍不通,实在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董大兴心灰意冷,只好将生意顺水推舟还给了白家。
董大兴以为这次投资算是亏大了,等到签字画押时,董大兴等股东们才发现二奶奶将他们的本银全部退了回来,一点儿没让他们吃亏。
他们不禁啧啧赞叹二奶奶行事的大气,还高兴的要请二奶奶吃饭,二奶奶豪气的邀请他们过几日来参加白家主办的药材堂会。
生意对头握手言和,和和气气地退出了白家生意。
白景琦对生意对头孙家就不这么厚道了,他秉承的是他钟爱一生的那句戏词“看前面黑洞洞,定是那贼巢穴,待我赶上前去,杀他个干干净净。”
白景琦当年被母亲赶出了白家,在济南安顿下来后到处找赚钱门路。后来从当地火爆的驴皮胶事业中看出了门道,找了一家生意难以为继的吕家藏身,研制出了独家配方的“黑七泷胶”,生意大火。拯救了吕家,也打击到了当地一枝独秀的孙家。
接下来将沿河二十八坊纷纷收购到自己名下,搞起了垄断产业。偏偏老孙头不愿被收购,还买通了白景琦的伙计时元祥,盗得了秘方。
这下可彻底激怒了白景琦,为了彻底整垮孙记,白景琦花了20万两银子买通知府衙门,就让拖着孙家,不要急于结案。
半年多的官司耗下来,孙家白花花的银子流水般花出去却听不见个响,终至一败涂地。孙家被查封,白景琦还装作路人上门奚落老孙头,杀人不过头点地,而白景琦却将对手打翻在地还踏上一只脚,将老孙头活活气死,白孙两家从此结下了血海深仇。
后来白家又逢内忧外患,再次陷入到重重危机之中。白景琦资金紧张,不得已将黑七泷胶庄抵押给了不相熟的当铺,没想到当铺竟是孙家人开的。孙家立马将黑七泷胶庄高价转卖给了别人。
因为当年的赶尽杀绝,白景琦差点将自己一手搞起来的山东泷胶生意弄丢,最后还是通过堂姐夫的军阀关系才将孙家连根铲除。
对待冤家对头,二奶奶是刚柔相济,见好就收,白景琦却是雷霆手段,赶尽杀绝。高下之分立见。
二、对下人宽容仁慈,善于笼络人心
大体上看,二奶奶和白景琦对下人的态度一脉相承,都属于大方仁慈的好主子。
可细细比较,二奶奶其实比白景琦更深谙人性,也更懂得管理,所以比白景琦更得人心。
厨子冯六偷面,被白景琦逮个正着,白景琦立马命人将冯六捆到马号里,狠狠抽打冯六的踝骨,并要把冯六辞退。
二奶奶听说后,当着家下人等亲自处理这件事。先狠狠批评了白景琦,嫌白景琦对冯六打得太狠,又嫌白景琦辞退了冯六让他没了活路。
白景琦自然心里不服,他从没觉得自己对下人严苛,反而出手大方,是个好主子。可偷东西这样的行径他深恶痛绝,本来就应该受到严惩。二奶奶却语重心长地对白景琦说“厨子不偷,五谷不收”,二奶奶以她经年的阅历深谙人性,也用此话刷新了白景琦的认知,既然哪个厨子都这样,何必再去为难冯六。
又转向冯六对他说:以后有困难尽管提,怕七老爷就向她提,别小偷小摸的。临了还让冯六去帐房领个红包,养养他的踝子骨。
一场偷盗事件在众人善意的哂笑中处理完毕。大宅门里从此收获了一个忠心耿耿的厨子和一群心悦诚服引以为戒的下人。
白景琦的处理是让人怕,二奶奶的处理是让人服。
二奶奶对下人的宽容仁慈还体现在对待门房胡子头上,胡子头带年幼的景琦出门玩耍,却将小景琦给弄丢了。闻得此讯的二奶奶如被摘了心肝一般五内俱焚,却半点不曾迁怒胡子头,没有惩罚,依旧让他在门房听呵,直到胡子头在门口迎回了被季宗布送回的小景琦。
以后在大宅门当差的胡子头怎会不感念二奶奶的这番仁慈宽容而情愿肝脑涂地?
还有对香秀,二奶奶的爱犬大顶子挑人,二奶奶总也找不到个可心的丫鬟抱狗,直到跟着木匠父亲在新建的花园子里劳作的香秀出现,为了将香秀留在宅门里,王喜光费尽了口舌,二奶奶则破费了大价钱。
二奶奶深知香秀虽然是个贫苦人家的姑娘,却也是被父母宝贝着的爱女。为了让其父母放心,二奶奶对香秀极好,允许和自己一个桌上吃饭,专门吩咐人不许指示香秀做事,只让香秀抱狗,独听命于她。
所以即使香秀在宅门里服务了十多年,身上仍然没有一点奴性,所以才敢在白景琦想求娶自己时心高气傲地只要做太太,绝不做小。
白景琦对下人也算大方仁慈。
比如启用了被撵出宫后走投无路的太监王喜光做自己新宅子的总管,权力下放,对其过手的银子无任何监管和约束,致使王喜光欲壑难填,胃口越养越大。成了外面有钱的王老爷,置了外宅,还养了两三房姨太太。
被白景琦知晓后,对其贪的银子不予追究,却非要在众目睽睽之下扒了王喜光的裤子。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身受如此奇耻大辱的王喜光从此和白景琦结下了梁子,给白景琦使各种各样的绊子,余生专给白景琦添堵。后来又投靠了日本人,让白景琦屡遭大难,成了沾在身上一块挥不掉甩不去的牛皮糖。
白景琦对郑老屁是有大恩的。
两人偶遇为谁让道这回事大打出手,白景琦被郑老屁揪掉了一绺头发,郑老屁则被白景琦扔进了河里。当落水的郑老屁为毁掉的新鞋嚎啕大哭时,白景琦恻隐之心大发,给郑老屁买了两块一双的新鞋。这双在郑老屁眼里值两袋多白面的鞋彻底征服了郑老屁。
家乡遇到灾年的郑老屁走投无路,来投奔白景琦。白景琦毫不推辞地收留了郑老屁,把他留在了大宅门赶车。从此七老爷的生活中多了项乐趣一一看郑老屁吃大饼卷肉,郑老屁吃得香甜,白景琦看着开心,年富力强饭量奇大的郑老屁也愿意为七老爷奉承供之一乐。
郑老屁在大宅门当了好多年差,直到身体老了干不动了才辞工回到乡下。可是几年后又带着孙子郑三旦找上了白景琦,这回不是留下就行,却求白景琦让去柜上学个本事,白景琦又慨然允诺,只提了一个要求,再看一次郑老屁吃大饼卷肉。
白景琦实在没看出这时的郑老屁已是强弩之末,没想到这一吃竟直接送了命,他对郑老屁不可谓不厚道,却永远透着居高临下,没有二奶奶的推己及人。
所以郑老屁的孙子郑三旦直接恨上了白景琦,不仅不感恩白景琦给了自己饭碗并让自己留在柜上学本事,还将白景琦当作了害死他爷爷的万恶的剥削资本家和阶级敌人来恨,白景琦的一番好意全喂了狗。
如果换作二奶奶,决计不会在郑老屁吃大饼卷肉这回事上找出乐子。
她对下人有着起码的尊重和心细如发的体谅,绝不会因为这些虽无伤大雅却直击人心的玩笑为自己树敌。
三、对钱合理安排,永远留有后手
白文氏作为被公公白萌堂慧眼选中的当家人,一接手就表现不俗。
当时的白家生意歇业,没有进项,为了大爷的事还得四处打点。白文氏从公公手中接下白家这付烂摊子开始,就懂得让钱生钱,还有不把钱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
她把家里能拿得出的银子三万两千两在广亨钱铺入股,吃息分红,并把这笔银子跟家产分开,万不得已不去动。
因为生意停滞不流通,二奶奶又把公中的银子且汇入汇丰,这样,即便百草厅白家老号暂时盘不回来,白家省着点花,也能维持个三四年。
在二奶奶的运筹帷幄下,白家成功地盘回了白家老号,生意慢慢步入了正轨。后来又有白景琦黑七泷胶庄的助力,白家的事业蒸蒸日上。
不过,在二奶奶的思想里始终崩着一根弦,她清楚地认识到,管理一个家要是没有一点底子,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所以清醒的二奶奶时刻记着居安思危。
而白景琦就没这样的觉悟了,他单枪匹马闯天下,在济南垄断了阿胶生意后,财源滚滚,日进斗金,着实富得流油。
可白景琦把日子过成了筛子,处处走漏,花钱如流水。又因为赚钱顺风顺水,所以谁坑他都不以为意,一笑了之。下人评价他:“挣钱没数,花钱没边;财来如山崩海啸,财去如大海决堤。”
在济南时包养妓院头牌杨九红,动辄上万两银子扔出去,眼睛都不眨一下。
回大宅门后启用太监王喜光做总管,贪污挪用吃回扣,置房买地养姨太太,伙同别人黑白景琦的钱,无所不用其极。
还生了个败家的儿子白敬业,平日里逛窑子抽大烟不说,还经常闹个幺蛾子出来。
先是做假药让白景琦烧了七万两银子,后来说让去安国办药历练历练,像他父亲一样长长见识吧,他却跑到赌场赌博,一下又输了十二万两。
这时的白景琦正在积极筹划二奶奶的七十寿辰,母亲辛苦一辈子创下了那么大的家业,这交到自己手里没几年,说啥也要给母亲办一场顶级豪华的寿宴,表表孝心,顺便让母亲看看儿子也不差。
本来就花钱没数的白景琦着手新修了花园子,如果不是大舅子黄立从中作梗,他又得被岳父贵武从工程里面狠捞一笔。
可是面临考验的时候到来了,二奶奶寿诞在即,修花园子的款项被王喜光挪用给了白敬业办军用被服厂,敬业却以烂纸充棉絮不仅赔了个底掉,人还被控制起来急等钱来赎。
军阀混战筹集军饷,给药行一摊派就是五十万两,白景琦作为行业翘楚,揽下了一半。
再加上先前敬业捅的娄子还有亏空,白景琦一下感到了经济危机。可是老太太的寿宴规格又不能降,逼不得已,白景琦只好把山东的泷胶庄抵押出去孤注一掷的来维护家族的体面。
寿宴当日,白景琦更是出手豪阔,给母亲买了辆稀罕的汽车做生日贺礼。甬道上厚厚的藏红花铺路,那藏红花可是名贵又稀罕的药材,都是以克计价的;所有念经的和尚一人一身烫金袈裟;元宝堆成了山;知名戏子的堂会那是必不可少的,“赏”银不计其数。
即使被白景琦瞒得密不透风,在享受着众人祝贺和追捧的风光中,七十岁的二奶奶仍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嗅觉。她嗅出了这个家暗藏危机的味道,可是不愿扫大家的兴,配合着大家演这场母慈子孝,家族煊赫鼎盛的戏。
宴会过后,二奶奶召集起白家各房的子孙,给大家交了个底:她在美国花旗银行存了几十个保险箱,里边存的全都是贵重的药材,能维持个七八年。在四大钱庄里,还存了九十多万两银子,以备不时之需。
白景琦被惊到了,他一直觉得自己的能力和母亲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时才觉得了巨大的差距。关键时候,还是二奶奶的理家更为缜密,看问题更是长远。
二奶奶也给白景琦上了重要一课:对钱要合理安排,永远留有后手。
四、教育孩子宽柔相济,深谋远虑
二奶奶接管白家以后,除了三房闹着分家另过以外,大房的大爷被判斩监侯,被救下后下半生只能背井离乡,隐姓埋名,大奶奶担不起事,一早就自尽了,剩下四个未成年的孩子归二奶奶教养。
二奶奶在对待这大房的四个孩子和自己的一双儿女上,基本上做到了一碗水端平。
她千辛万苦地盘回了白家老号,股份给了大房四股,比留给自己房头的还要多。
四个孩子跟着二婶,不仅生活有保障,心里也没受过委屈。长大后玉芬远嫁济南,心里感激二奶奶,将白景琦当成亲弟弟来疼。剩下的三个也兄友弟恭,成了二奶奶的得力助手。
二奶奶的亲儿子白景琦自小顽劣不堪,拿安宫牛黄丸喂鱼,脱光衣服扮齐天大圣,用臭豆腐换鼻烟捉弄私塾先生,没谱的事一件接着一件。
二奶奶看似教育没有章法,采取灭火式教育,简单粗暴而直接,涉及原则的问题却寸步不让。所以白景琦顽劣归顽劣,人品却一直在线,加之血管里留着她母亲的血,所以二奶奶的正直善良有担当,嫉恶如仇的底色也都在。
二奶奶对白景琦的教育还做对了两件事:
第一件是晓得让白景琦经事历练。
白家老号被董大兴等人接管经营,自家的店铺成了别人的,二奶奶暂且无计可施,只有在老匾上做文章。
一行人大张旗鼓去摘匾,二奶奶顺便带上了年幼的景琦。站在金光灿灿的老字号牌匾下,二奶奶让小景琦一字一字地念“百草厅白家老号”,要求声音洪亮,念了一次又一次,让家族荣誉早早地植入白景琦幼小的心田中。
这也让后来传承了二奶奶衣钵的白景琦从此为了维护祖宗的荣誉终其一生都爱惜羽毛,不允许任何假冒伪劣出现在白家老字号的柜台上。
老年的白景琦甚至将老匾做成自己的棺材盖,随自己一起埋进土里。
白景琦长大后有段时间无所事事,二奶奶又把他交给了涂二爷和许先生让去安国采办药材。安国之行让白景琦大开眼界,原来这里面也有那么多的门道,这也为白景琦以后成为成功的商人打下了通透的底子。
第二件是遍访名师,希望将白景琦引向正道。
在一个又一个先生被白景琦气跑后,季宗布出现了。白景琦只信服真正有本事的人,所以他对季宗布爱戴有加,一个悉心教,一个用心学,文治武功一样都没落下。
当二奶奶发现白景琦肉眼可见的一天天上进起来后,对季宗布那是尊敬加信任,即使看着白景琦被严厉惩罚,心疼也绝不参与。
所以白景琦不仅没有长歪,还成了家族的中流砥柱二奶奶功不可没。
二奶奶后来又一手抚养了杨九红的女儿白佳莉。
白佳莉因为是二奶奶强行夺了杨九红的,所以白佳莉几乎成了二奶奶的私有物件,她的教育别人都不敢染指。白佳莉在二奶奶身边那十多年,白家生意正如“烈火烹油”,好得不得了。
二奶奶将白佳莉养在膝下,只她一人疼,可是二奶奶并没有因此将她养成骄纵的大**脾气,反而让她读书识字弹琴,长大后知书识礼,俨然是大家闺秀的模样。后来的婚姻也凭她自己做主,选了和自己情投意合的何洛甫。
所以除了杨九红是横在她心上的一道疤外,依偎着二奶奶长大的白佳莉大多数时间还算幸福。
后来丈夫何洛甫阵亡,女儿又被杨九红夺去,白佳莉愤而离家,却是去异地苦学医术去了,竟成了妙手回春的名医,是白景琦后代里较为出色的那一个。
白景琦对孩子的教育那可差远了,白敬业生下时,自己在济南拼事业,等到见到孩子面时,孩子已经四岁了。
初见白景琦的敬业认生,不肯叫爸爸还哭。白景琦直接断言敬业没出息,比不过当年的自己。嫌弃之心溢于言表。
接下来也并没亲自教导,反而又对敬业不管不问了。敬业是在父亲缺席,母亲和奶奶娇宠下长大的,都说“慈母多败儿”,家里有花不完的银子,婆子丫鬟一大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有精神偶像立着,没有人生目标为之奋斗着,敬业长成败家子白景琦难辞其咎。
这时的二奶奶已是年迈之人,再加上隔辈亲,所以对敬业也是威严不足,慈爱有余。
等到白敬业长歪,白景琦想起来管儿子了,他的办法便是给不停擦屁股善后和狠揍,生生把敬业打折了一条腿也没逼着其走上正道。
对敬功也好不到哪儿去,基本上也是不管不问的态度。
白景琦后来子孙颓废,除了白占元走出大宅门,闯出了一番新天地外。余下的都困守在宅门里,啃老的啃老,偷钱的偷钱,抽大烟的抽大烟。
或者为钱反目成仇,或者为继承遗产大打出手,占尽资源的得了癔症,没有争下的又疯了,该嫁的不嫁,该娶的不娶,父子不成父子,母女不成母女,兄弟不成兄弟,姊妹不成姊妹,一片乌烟瘴气。
虽说“富不过三代”,但作为家族核心人物的白景琦也从无意识去培养子孙掌握独立的手段和谋生的技巧。
占光考上了大学,地点在哈尔滨,当时正值抗美援朝战争,为上与不上家里人吵作一团,最后白景琦拍板留下了占光。一个本该大展宏图的热血青年又成了宅门里的牺牲品。
毋庸置疑,白景琦这辈子活出了铮铮铁骨,活出了坦荡豪气,可是与“巾帼不让须眉”的二奶奶相比,还是差了格局,输了远见。
第二十三集。
大雪天,“南记老号”的白景双救了一位躺在门口垂危的老人,有意在走时留下了一个包袱,二奶奶一看方知正是改头换面的朱顺,信中拜托二奶奶照顾老母,景琦忙赶到西韩地终于见到了当年救大爷的人的母亲韩张氏,但朱顺仍下落不明,此时朱顺己到大理寺自首,舍生取义。
剧情简介
1880年(清光绪六年),医药世家白府与官宦世家詹府,由于詹府的大格格一对私生子女的纠纷而结下深仇。正值宫中死了一位女嫔妃,乃詹家的二格格,詹府王爷乘机将白府大爷白颖园牵连在内,打入死囚牢。虽用掉包计将其救出,也只能隐姓埋名远走他乡。
那对私生子女的生父武贝勒,怕受连累弃大格格而去。而白府亦被宫中矛盾所累当了替死羊。百年老号《百草厅》老药铺被查封,全府陷入绝境。老太爷白萌堂悲愤交加,与世长辞,全府重担落在了二儿媳白文氏一人身上,三爷白颖宇乃一纨绔子弟,百般要挟终使三个房头分了家。
白文氏于内外交困中运筹帷幄,费劲心机终将老号盘回。白府复兴,白文氏一举成为白府的权威、当家人;然而她却管教不了自己的儿子白景琦。
这个从降生之时便不会哭的人,从小顽劣不可救药,后终于被文武双全的老师季宗布所降伏,长大成人充满了愤世嫉俗的反叛精神,竟与仇家詹府的私生女黄春私定终身。
《大宅门》电视剧中二奶奶一手挽救了处于危亡状态的白家,将白家推向了新的高峰。临终前留下了两份遗嘱:第一个不要亲人们告别;第二个就是不要杨九红披麻戴孝。
白二奶奶作为受到 社会 上都尊敬的人,杨九红更是她的儿媳妇,为什么在临终之前就连家里面的猫狗都能戴孝,就是坚决不让杨九红戴孝,她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不承认杨九红白家儿媳妇的身份和地位。
白景琦自出生开始,到长大都是处于叛逆期,一直以来都是胡作非为,就连二奶奶都管不了他,最后实在是管不住的时候一气之下硬是将白景琦赶出了白家大门,如果白景琦没有闯出什么名堂就不要再回来了。白景琦在被赶出家门后来到山东济南独自闯天下,后来重新回归白家的时候竟然带着杨九红一起回来。本来二奶奶知道白景琦又娶了一个媳妇她应该是非常高兴,但听说了杨九红后就瞬间不高兴,宁死不承认杨九红白家儿媳妇的身份。
二奶奶为什么不承认杨九红的儿媳妇身份呢?
二奶奶作为白家的实际掌控人,不管是白家任何人都没法挑战她的权威,二奶奶在白家的地位是说一不二,就连白景琦这么叛逆都无法挑战和反驳母亲的权威。就像白景琦最后立遗嘱时说的那样: 我一生谁都不服,谁都不怕,除了我妈,我没向谁弯过腰,我没向谁低过头 。
杨九红是白景琦在山东济南认识的青楼女子,当时白景琦逛青楼遇到了杨九红后,为她的不同寻常所吸引,后来更是在未婚、没有家人同意的情况下和杨九红在一起了。本来白景琦以为回到白家肯定没什么事情,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回到家中二奶奶却不承认杨九红的儿媳妇身份,其主要原因还是杨九红的出身导致。杨九红是青楼女子,这样的低下出身让二奶奶无法接受,所以更不会承认她的儿媳身份。
身份地位是关键原因。 白景琦是白家的继承人,杨九红则是非常低下的青楼女子,他们两个人的身份和地位简直是天差地别,在二奶奶看来杨九红绝对配不上自己儿子的,如果承认了杨九红的身份那自己的儿子该处于什么尴尬的地位,以后让她、让白景琦怎么做人。
白家的声誉原因。白家作为百年老字号,在药行业更是顶梁柱的招牌,为了白家这样的金字招牌不管是白老太爷、二奶奶还是其他人都不惜性命,白老太爷就因为和詹王府的矛盾、为了争白家一口气硬是不低头就知道。所以如果二奶奶让杨九红进了白家门,那就是毁坏了白家的多年声誉,二奶奶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退步,包括承认以前詹王府仇家女黄春,但在杨九红这一方面肯定不会退步,如果在这里退步了白家其他人怎么想,后面其他人都可以为所欲为了,那二奶奶还怎么管控,自己的儿子后面怎么掌家。
二奶奶临终之前坚决不让杨九红披麻戴孝,关键还是在于杨九红的出身,当初杨九红生下孩子她都能抱回白家。所以为了白家声誉、为了白景琦,她就算是死都永远不会承认杨九红的白家儿媳身份。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