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丧礼词语

问答 0 19

描写丧礼词语,第1张

描写丧礼词语
导读:1形容葬礼的词语 改步改玉 步:古代祭祀时祭者与尸相距的步数,以地位排列。改变步数,改换玉饰。指死者身份改变,安葬礼数也应变更。 出处:《左传·定公五年》:“六月,季平子行东野,还,未至;丙申,卒于房。阳虎将以玙璠(君所配玉)敛,仲梁

1形容葬礼的词语

改步改玉 步:古代祭祀时祭者与尸相距的步数,以地位排列。改变步数,改换玉饰。指死者身份改变,安葬礼数也应变更。

出处:《左传·定公五年》:“六月,季平子行东野,还,未至;丙申,卒于房。阳虎将以玙璠(君所配玉)敛,仲梁怀弗与,曰:‘改步改玉。’”

改玉改步 指死者身份改变,安葬礼数也应变更。后指改变制度或改朝换代。同“改步改玉”。

出处:章炳麟《革命道德说》:“蒙古不道,宰割诸夏,改玉改步,人无异心。”

改玉改行 指死者身份改变,安葬礼数也应变更。后指改变制度或改朝换代。同“改步改玉”。

出处:《国语·周语中》:“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王劳之以地,辞,请隧焉。王不许,曰:‘……先民有言曰:“改玉改行。”’”

卷席而葬 指用苇席裹尸而埋葬。极言葬礼之薄。

出处:《后汉书·逸民传·梁鸿》:“父让王莽时为城门校尉,封修远伯,使奉少昊后,寓于北地而卒。鸿时尚幼,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

2形容葬礼的成语有哪些

1痛不欲生[tòng bù yù shēng]

悲痛得不想活下去。形容悲痛到极点。

2呼天抢地[hū tiān qiāng dì]

抢地:触地。大声叫天,用头撞地。形容极度悲伤。

3泣不成声[qì bù chéng shēng]

哭得噎住了,出不来声音。形容非常伤心。

4声泪俱下[shēng lèi jù xià]

一边说一边哭。形容极其悲恸。

5涕泗滂沱[tì sì pāng tuó]

滂沱:雨下得很大。雨下得很大的样子。形容哭得很厉害,眼泪鼻涕象下雨一样。

3形容“丧事”的成语有哪些

白马素车

拼音: bái mǎ sù chē

解释: 驾白马,乘素车。传说伍子胥被害后,化作涛神,其魂魄常驾白马素车来往于江水之中。后一般来代称“钱塘潮”。也指丧事用的车马。

出处: 《史记·秦始皇本纪》:“子婴即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

红白喜事

拼音: hóng bái xǐ shì

解释: 红指结婚做寿,白指丧事,并到一起说就是红白喜事。

出处: 清·杨静亭《都门杂咏·时尚门·知单》:“居家不易是长安,俭约持躬稍自宽;最怕人情红白事,知单一到便为难。”

谨终追远

拼音: jǐn zhōng zhuī yuǎn

解释: 终:人死;远:指祖先。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

出处: 宋·苏轼《母蒲氏王氏秦国太天人外制》:“谨终追远,仁也;显亲扬名,孝也。”

素车朴马

拼音: sù chē pǔ mǎ

解释: 素车:古代用白土涂饰的车子。旧时办丧事用的车马,后用作送葬的语词。

出处: 《左传·哀公二年》:“若其有罪,绞缢以戮,桐棺三寸,不设属辟,素车朴马,无入于兆,下卿之罚也。”

拽布披麻

拼音: zhuài bù pī má

解释: 穿孝服,服丧事。犹言披麻戴孝。

出处: 元·武汉臣《老生儿》第一折:“但得一个生忿子拽布披麻扶灵柩,索强似那孝顺女罗裙包土筑坟台。”

薄养厚葬

拼音: bó yǎng hòu zàng

解释: 指子女在父母生前不尽心供养,父母死后却大办丧事,借以炫耀自己的经济实力与孝心。

4描写关于葬礼的优美句子有哪些

1、葬礼是为活着的人准备的,他们需要一个宣泄伤感的场所。

2、对安逸的欲望扼杀了灵魂的 ,而它还在葬礼上咧嘴大笑。

3、自古有言,厚养薄葬。要在亲人生前懂得对其付出原谅与珍爱,如此到了末路,才能阙如了当,于心无悔。无论多么盛大隆重的葬礼,都无法弥补生之遗憾。

4、浅蓝色的夜溢进窗来,夏斟得太满 ;萤火虫的小宫灯做着梦;梦见唐宫,梦见追逐的轻罗小扇;梦见另一个夏夜,一颗星的葬礼;梦见一闪光的伸延与消灭; 以及你的惊呼,我的回顾 和片刻的愀然无语。

5、可人不是断气的时候才真的死了。有人说人会死三次,第一次是他断气的时候 ,从生物学上他死了;第二次是他下葬的时候,人们来参加他的葬礼,怀念他的一生,然后在社会上他死了,不再会有他的位置;第三次是最后一个记得他的人把他忘记的时候,那时候他才真正的死了。

6、我的葬礼,除了我,大家都在场。

7、死者不是突然离开的。在葬礼上痛哭只是一个开始,人们在以后生活的某个场景里会再次想起他们,然后这种想起会越来越少甚至最终不见。

8、如果可以,请把眼泪留到我的葬礼。

9、雁归有时,潮来有汛,惟独明月不再升起。

10、阳光褪去色彩,风也敛息 ,丁香的葬礼上 ,夜沉默的喧嚣 ,昏黄的灯光只拉长我一个人的身影,我在黑色的城市里涂抹我天青色的悲伤 ,风琴唱不出我无声的落寞,笙箫奏不出我莫名的哀伤。

5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葬礼

1慎终追远 shèn zhōng zhuī yuǎn

释义:

终:人死;远:指祖先。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

2素车白马 sù chē bái mǎ

释义:

旧时办丧事用的车马,后用作送葬的语词

3拽布披麻 zhuài bù pī má

释义:

穿孝服,服丧事。犹言披麻戴孝。

4悲痛欲绝 bēi tòng yù jué

释义:

绝:穷尽。悲哀伤心到了极点。

5改步改玉 gǎi bù gǎi yù

释义:

步:古代祭祀时祭者与尸相距的步数,以地位排列。改变步数,改换玉饰。指死者身份改变,安葬礼数也应变更。

6描写葬礼的句子

拿着“引”字白纸帖的吴府执事人们,身上是黑大布的长褂,腰间扣 着老大厚重又长又阔整段白布做成的一根腰带,在烈日底下穿梭似的 刚从大门口走到作为灵堂的大客厅前,便又赶回到犬门口再“引”进新 的吊客——一个个都累得满头大汗了。

十点半钟以前,这一班的八个 人有时还能在大门口那班“鼓乐手”旁边的木长凳上尖着 坐这么一二分钟,撩起腰间的白布带来擦脸上的汗,又用那“引”字的白纸帖代替 扇子,透一口气,抱怨吴三老爷不肯多用几个人,可是一到了毒太阳直 射头顶的时候,吊客象潮水一般涌到,大门口以及灵堂前的两班鼓乐手 不换气似的吹着打着,这班“引”路的执事人们便简直成为来来往往跑 着的机器,连抱怨吴三老爷的念头也没工夫去想了,至多是偶然望一望 灵堂前伺候的六个执事人,暗暗羡慕他们的运气好。 汽车的喇叭叫,笛子,唢呐,小班锣,混合着的“哀乐”,当差们挤来 挤去高呼着“某处倒茶,某处开汽水”的叫声,发车饭钱处的争吵,大门 口巡捕暗探赶走闲杂人们的吆喝;烟卷的辣味,人身上的汗臭;都结成一片,弥漫了吴公馆的各厅各室以及那个占地八九亩的园子。

(茅盾: 《子夜》第31页) 举行仪式时,我感到一种恐慌,一种对将来的预感,我站不住了。 最后尸首装入棺材钉起来。

然后助葬的人把棺材放在柩车上,就出发 了。我只伴送着走完了一条街。

走到那儿,赶车的突然把车赶得飞跑 起来,老人跟着柩车跑——大声啼哭,可是跑的动作时时使哭声变得颤 抖,而且。忽断忽续的。

后来他的帽子掉了,可怜的老人并不停下来拾, 虽然雨打在他头上,又刮起风来,雪雨不住地刺痛,击打他的脸。他从 柩车这边跑到那边,好象他不了解这件残忍的事一样——他的旧大衣 的两边给风吹起来象一对翅膀似的。

衣服的每一个口袋里都装着书凸起来,他的胳膊底下挟着一本特别大的书,他紧紧的抱在胸前。送葬的 行列经过时,过路人脱下帽子,在胸前划·十字,有些过路人站住惊愕的 凝视着那司·怜的老人。

不时有书从他的口袋里滑出来,掉到污泥里,因 此,有人叫住他,叫他注意他的书掉了,他就站住,把书拾起来,还是跑 去尾随着柩车。在街的一个角,一个褴褛的老太婆紧跟着他,最后一直 到柩车拐弯,我的眼睛看不见了。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穷人>>笫 64—65页) 卡拉特特的妻子决不能就把丈夫一人丢在坟墓里。而且那不幸的女人自己也不愿意独自一人活下去。

这是风俗,同时也是职责,这种殉夫的事例在新西兰的历史里是常见的。 卡拉特特的妻子出场了。

她还很年轻。她的头发乱披在肩膀上, 又号啕,又哽咽,哀声震天。

她一面啼哭,一面声诉,模模糊湖的活音, 缠缠绵绵的悼念、断断续续的语句都颂扬着死者的品德,哀痛到极点 时,她躺到土墩脚下,把头在地上直擂。 这时,啃骨魔走到了她的跟前。

忽然那可怜的牺牲者又想爬起来, 但是那酋长手里舞动“木擂”——一种可怕的大木槌——一下子又把地 打倒下去。她气绝了。

([法]凡尔纳:《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664页) 他向围立在墓穴四周的人群扫了一眼,全是警察,全都穿着便服, 同样的雨衣,同样的笔挺的黑帽子,雨伞象佩剑一般握在手里,这些奇 异的守灵人,不知风从哪儿把他们刮来的,他们的忠实显得不真实。在他们后边,排列成梯队的市 乐队,穿着黑红二色的制服,是匆匆召集来的,都拼命设法把自己金色的乐器在外套下保护起来。

他们就这 样围在棺材周围,它平放在那边,一只木制的匣子,没有花圈,没有鲜 花,但却是唯一的温暖所在,正在这一无休止的雨滴之中安葬,雨水单调地拍溅着地面,始终如一,永无尽止。牧师早巳读完了。

没有人注意 到。这里只有雨水,人们只听到雨声。

牧师咳嗽起来,先是一声,接着好几声。于是低音喇叭、长喇叭、号角、短号,低音笛一齐奏鸣,傲慢而雄壮,乐器在雨帘中闪着金光,但是它们也沉没了,消散了,停止了。

一切全退缩在雨伞之下,雨衣之下了。雨始终不断地下着。

鞋子陷在泥泞之中,雨水汇成小河流入空的墓穴。([瑞士]杜仑马特:《法官和他 的刽子手》第45页) 举行葬礼的一切早已准备好了。

元老们把灵轿在火葬的柴堆旁边 放了下来。范莱丽雅走了上去,阖上了死者的眼皮,又按照当时的风 俗,把一个铜币塞到死人的嘴里,以便他付给兴隆,充作渡过波浪汹涌 的阿凯伦河的船钱。

接着,这位寡妇在死者的嘴唇上吻了一下,按照风俗大声说:“再会了!按照老天安排的次序,我们会跟着你来的。”乐工开 始演奏哀乐,那些奉献人就在乐声中把好些指定作为牺牲的动物牵过 来杀死,把它们的鲜血与牛奶、蜜和葡萄酒掺和在一起,然后拿来洒在 火葬的柴堆周围。

这一切完毕以后,送葬的人就开始向柴堆上面浇香油,抛掷种种香料,堆上不计其数的桂冠和花圈。花圈多极了,不但盖满了整个柴堆, 而且在柴堆四周厚厚地叠了起来。

一阵轰雷一般的鼓掌声滚过马尔斯广场,回答这位年轻的凯旋者 和征服阿非利加的元帅对死者所表示的敬意。一阵火焰突然进发出 来,随即迅速地蔓延开去。

终于,整个柴堆发出无数蜿蜒飘动的火舌, 而且被一阵阵云雾一般的芳香。

形容恭喜的词语有祝贺、道贺、 庆贺、 祝愿、 庆祝、 道喜、贺喜、喜鼎、致贺等。

一、祝贺

[ zhù hè ]

庆贺:表哥考上大学的消息很快传扬开去,人们争相前来祝贺。

二、道贺

[ dào hè ]

道喜:他考上了第一志愿,亲戚朋友的道贺纷至沓来,十分热闹。

三、致贺

[ zhì hè ]

道贺;致意庆贺:我以非常喜乐的心情向你们致贺,因为您们在准备第廿一届世界青年日。我重新回想和经历,去年八月在德国的经验。

四、贺喜

[ hè xǐ ]

向有喜事的人表示祝贺:婚礼上的宾友都兴高采烈,且笑逐颜开地向主人家贺喜。

五、庆贺

[ qìng hè ]

为共同的喜事表示庆祝或向有喜事的人道喜:农民们扭起大秧歌,庆贺农业大丰收。

1形容“丧事”的成语有哪些

白马素车

拼音: bái mǎ sù chē

解释: 驾白马,乘素车。传说伍子胥被害后,化作涛神,其魂魄常驾白马素车来往于江水之中。后一般来代称“钱塘潮”。也指丧事用的车马。

出处: 《史记·秦始皇本纪》:“子婴即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

红白喜事

拼音: hóng bái xǐ shì

解释: 红指结婚做寿,白指丧事,并到一起说就是红白喜事。

出处: 清·杨静亭《都门杂咏·时尚门·知单》:“居家不易是长安,俭约持躬稍自宽;最怕人情红白事,知单一到便为难。”

谨终追远

拼音: jǐn zhōng zhuī yuǎn

解释: 终:人死;远:指祖先。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

出处: 宋·苏轼《母蒲氏王氏秦国太天人外制》:“谨终追远,仁也;显亲扬名,孝也。”

素车朴马

拼音: sù chē pǔ mǎ

解释: 素车:古代用白土涂饰的车子。旧时办丧事用的车马,后用作送葬的语词。

出处: 《左传·哀公二年》:“若其有罪,绞缢以戮,桐棺三寸,不设属辟,素车朴马,无入于兆,下卿之罚也。”

拽布披麻

拼音: zhuài bù pī má

解释: 穿孝服,服丧事。犹言披麻戴孝。

出处: 元·武汉臣《老生儿》第一折:“但得一个生忿子拽布披麻扶灵柩,索强似那孝顺女罗裙包土筑坟台。”

薄养厚葬

拼音: bó yǎng hòu zàng

解释: 指子女在父母生前不尽心供养,父母死后却大办丧事,借以炫耀自己的经济实力与孝心。

2描述丧事心情的诗句

七律•闻安国某药业集团掌门人英年早逝,

葬礼极尽奢华感而有诗(用郭振山同题同韵)

土豪尸卧水晶棺,极尽奢华金缕冠。

即使哀荣在死后,何如康乐于生前?

万寿无疆旧教主,千夫所指新纪元。

纵然身价二十亿,不过奇闻并笑谈。

2016年7月6日于北京寓所

附郭振山原玉:

准七律•闻安国某药业集团掌门人英年早逝,

葬礼极尽奢华感而有诗

十二万购水晶棺,丝绸寿衣缕金冠。

极尽哀荣说后事,厉行节俭悔生前。

艰苦创业卅三载,聚敛财富廿亿元。

挥霍健康留惋惜,药界传奇变空谈。

3求关于丧事的感谢词

首先,谨让我代表我的母亲,代表我的兄弟姐妹,代表我们全家,向今天参加追悼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表示诚挚的谢意!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来到这里,和我们一起,向我的爸爸作最后的告别。

在爸爸生病住院期间,承蒙各位领导和亲朋好友的关怀,多次探望、慰问,给了爸爸莫大的安慰!作为家属,我们也心存感激。在这里,我们还要感谢单位,近年来,爸爸身体一直欠佳,我们又忙于工作,是单位,给了爸爸和我们全家悉心的帮助。

在此,我们对这些汇聚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慰问,再一次表示由衷的感谢! 爸爸的离世,带给我们深深的怀念。爸爸原系。

作为儿子,我无法用简单的言语去总结爸爸的一生,因为他不仅是我慈爱的爸爸,也是系统的元老,他曾用自己辛勤的耕耘,改变了许多人一生的命运。爸爸的人生准则简单得只有十二个字——“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恳恳做事”,而这恰恰是他一生的写照。

在他长达42年的教师生涯中,为国家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子,真是桃李满天下。

4关于葬礼场面描写作文

时间的葬礼那时,只是我们年少。

只懂得亲人离我而去的痛苦,却不知道我们见证了一个生命的终结,参加了他的时间的葬礼。孩提时代,在一个个补习班的面前,我们花费的不仅仅是金钱。

也有时间。时间到哪里去了呢?是被别人偷走了吗?还是飞走了呢?那她又在哪里?我苦苦追寻,却不得其所。

但是我知道,我们能感觉得到她如风一般,却握不到她的手,感受不到手心的温暖。她就像邻家的少女,每当孤独时,她就会跳着轻盈的舞姿,挽起我的手。

随着秋风,映着晚霞,我们一起欢闹,看着她一点点长大,一点点衰老,逐步走向死亡。我依依不舍,眼泪在眼眶中打着转,这个儿时的伙伴,青年时的妻子,老年时的伴侣却在微笑。

直至永远的闭上了双眼我痛苦,我不舍,便随她而去。弥留之际,脑中却突然醒悟: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用时间换得的,而时间却无怨无悔。

依然面带着微笑,她为我承受的太多太多。这样的朋友,这样的伴侣,难道不值得我们珍惜吗?。

5描写告别场面的词语有哪些

描写送别场面很感人的成语:

宾饯日月:迎送。多指岁月流逝。宾,通“傧”,指迎接。饯,指送别。

宾饯日月:迎送。多指岁月流逝。宾,通“傧”,指迎接。饯,指送别。

河梁携手:河梁:桥。指送别。

河梁之谊:河梁:桥,指送别之地。指送别时依依不舍的情谊。

临水登山:临:到,靠近。原意是到达水边又登上高山,写送别的情景。现也泛指游览山水名胜。

三迭阳关:三迭:反复歌唱某一句;阳关:古关名,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原指古代送别的曲调。后也比喻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