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体向上祝贺词大全集100个

问答 0 27

引体向上祝贺词大全集100个,第1张

引体向上,一直令很多人望而却步。确实,如果你的体重比较大、臂力又不够,很可能做一个都费劲。但其实只要坚持练习,数量上去是迟早的事,你的身体也会跟着发生转变。这是一位来自外国的小伙,他打算每天进行100个引体向上,坚持30天,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第一天做引体向上,第一组他完成了7个。就这样分成若干组,勉强完成了。下次锻炼已经是第4天了,初练时的延迟性酸痛让他足足休息了3天。力量还没有什么进步。继续坚持!这次他把战场转移到了家里,此时单组已经可以多做一个,也就是8个。别小看这一个的进步,这是数百次重复此动作换来的。日子过半,现在单组已经可以完成12个,几乎比当初多了一倍。每天100个的训练强度很大,这带来的进步速度也是惊人的。第25天,似乎现在这种数量的引体向上对他来说已是一碟小菜。现在他做得更多、更快,并且更标准了。这是最后的成果展示,进步最大的就是他的三角肌后束,强壮了很多。背阔肌也有一些变化,背更加宽了,倒三角身材明显,当然这也跟他采取的展背姿势有关系。一些小伙伴会有疑问,每天100个的强度,会不会太大了?当然,如果你没有过锻炼习惯,它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我也没有让大家去每天做这么多,这个过程要循序渐进。肌肉能恢复吗?会不会训练过量?只要你坚持锻炼,你的力量就会不断进步,这是因为肌肉在超量恢复。你不断给它施加压力,它就会长得更壮以适应这种压力。不断加量,总有一天100个引体也无法撼动你的背阔肌。肌肉酸痛感强时就一定要停练,让其完全恢复再继续,其实一般人是不容易做到训练过度的。训练过度一般指:一段时间高强度练习后,在之后的2-3周的身体感到疲劳、运动表现下降,心情变差等现象。最后再来重温一下引体向上的做法:双手握距宽于肩,腿部完全放松。上拉时收紧肩胛骨以及腹部,拉到下巴过杠即可。回程时控制住速度,不可一下子“落”下去。部队里真的有人可以一次100个标准引体吗?作为一个不爱锻炼的普通人来谈谈这个问题,记得当时上高中时,也就是十六七岁,那时体重刚过百斤,身体素质也好,引体向上拉5个及格,12个一百分,我可以轻松做到满分,费点劲可做二十个,和周围同学比也算是很厉害的,一个年级200个男生,满分人数不到15个。现在吗,就比较丢人了,抽筋上吊瞪眼都做不到5个,所以我认为普通人引体向上做十个已经是很不错的水平了。引体向上多少个满分没有引体向上难做是有目共睹的,从大学生惨不忍睹的引体向上测试成绩就能看出一些问题。现状虽如此,但是依旧不能否认引体向上高手的存在。注意,这里的“引体向上高手”可不是指一口气能做20个,可以拿“优秀”成绩的人,而是指那些真正的高手。一口气能做30个、40个、50个甚至更多的人。但,真的有人可以一口气做100个标准的引体向上吗?标准引体向上首先需要强调的是,本文中做引体向上的途中是不允许换手休息的,并且双手需要一直握着单杠(允许换手休息的纪录早就奔着两百多去了)。对于标准的引体向上,也许有些网友会说自己哪个朋友就能做,但为什么总是别人而不是你自己呢?为此,极减健身提出了3个理由质问:真有人可以一口气做100个引体向上吗?理由一,人体三大供能系统的限制。在剧烈运动的情况下,磷酸原系统大概能维持30秒的时间。在中等强度下,糖酵解系统也仅能维持3分钟的时间。引体向上属于无氧运动,脂肪氧化供能不太可能占主导地位(三大供能系统谁占主导地位,由运动强度决定)。举个例子,1分钟的引体向上吉尼斯世界纪录挑战者们,通常都是连续做到第40秒左右时,选择回到地上休息。然后一个,两个接着完成剩下的,并且手臂明显表现出乏力感(纪录是53个)。3分钟内完成100个引体向上?这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理由二,引体向上的运动强度。运动强度可以决定一项运动可以持续的时间和次数。那么,需要怎样衡量引体向上的强度呢?例如,80kg的邦迪(Marcus Bondi)曾经完成了负重1004kg做引体向上1次的世界纪录(反手握杠)。对双臂来说,力量极限就是23倍体重。当卸下负重,做引体向上时,相当于邦迪在使用44%的重量做力量训练。通过Boyd Epley公式最大重量=使用重量x(1+00333x该使用重量的RM)反向推导,可以计算出邦迪大概可以做37个引体向上。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邦迪延长每次做引体向上间隔的时间,争取到一些休息的机会,或许还能再多做几个(延长停顿时间,相当于降低了运动强度)。理由三,引体向上也遵循木桶原理。引体向上是一个多关节的复合运动。如果有哪一个部位率先出现力竭,那么即使背阔肌有再大的力气也无法继续做引体向上。例如,很多人觉得自己还能多做几个引体向上,但是双手却没力气握住单杠了,只能中断。许多人觉得引体向上的数量难以提高,很大的原因就在这里。对于引体向上高手来说,握力(主要指耐力)也是令他们头痛的一件事。如果握力足够强大,也许真的存在握着单杠就能让体力恢复的情况。引体向上综合来看,对于一个健康且身体完整的人来说,想要在3分钟内一口气做100个标准的引体向上是不可能的。但是考虑到人类无限的潜能,如果可以达到理由二和理由三的境界(延长间隔时间和增强握力的耐力),能一口气做100个标准引体向上的人还是存在的。坚持每天100个引体向上,会不会使身体受到损伤?引体向上10个满分。:引体向上分为正手和反手两种姿势,这两种姿势所用到的肌肉部位有所不同。标准正手引体向上是双臂竖直向上,双手掌心向前略宽于肩握住单杠,身体保持稳定,不要晃动,利用上半身力量将整个身体向上拉起。反手引体向上是在正手引体向上的基础之上,手臂内旋使手心向后握住单杠,在身体稳定的情况下向上拉动身体。引体向上的技巧:1、缩短握距按照标准做法,双手握距要大于肩宽距离,在健身房有左右分离的固定把手,刚好握住弯曲处,这就是标准的握距位置。采用宽距握法,能够更多的刺激上背肌群,尤其是大圆肌,但是它对手臂力量要求更高,往往向上拉起一半就会力竭。此时可以将双手向内移动,采用与肩同宽或者小于肩宽的握距,同时选择全握的方法握杠,如此便可以增加握力,受力点更加集中于斜方肌中下部以及背阔肌内侧,同时肱二头肌也会参与更多的发力,这样完成动作就轻松一些。2、启动背部发力引体向上属于复合动作,它需要利用手臂和背部力量协调发力完成动作。如果在向上拉动身体的过程中,出现了耸肩、弓背的现象,说明背部松懈,手臂发力更多,这样很容易提前力竭。因此在握杠之后,需要将肩胛骨下沉至底部,持续向上发力时,除了上背肌群之外,还能启动背阔肌参与发力,再将肩胛骨向内收缩,斜方肌中下部也能收紧,如此背部刺激会更明显,而且还可以拉得更高。3、弹跳式爆发上拉单杠越高,引体向上越难,往往只能做到额头贴杠,甚至连半程动作都无法完成。连贯的引体向上,非常考验肌肉耐力和爆发力,如果力量不足,很难继续重复操作。可以在地面放置一个木箱或者固定物体,双脚踩在上端,双手握杠后,屈腿向上跳起,用力将身体拉至高位,再缓慢地下放身体,回位后再如此重复。利用这种弹跳式的方法,可以提升瞬间爆发力,而且还省略了悬空姿势,能够增加训练数量,下放时还能强化上背部和手臂力量,增强肌肉记忆。4、快速半程动作传统的引体向上,运动轨迹更加接近于直上直下,至少要做到下巴过杠。现在改为身体略微后仰,眼睛朝向单杠方向,集中意念想着向上拉动身体,做到上臂与前臂形成垂直夹角即可。需要加快动作速度,连续重复数次。这种方式可以预先激活背阔肌和斜方肌,整个背部始终向下收紧,重复训练半程动作,能够进一步强化背部和手臂协同发力。怎样能一次性做50个引体向上,或者100个个人认为从理论上不会使身体受到损伤!但是从健身角度来说不科学,因为肌肉需要休息!大肌群48小时,小肌群24小时…可以天天练的肌肉只有小臂 ,腹肌也要隔天练效果最佳!追求素质体能可以天天练,追求形状要科学练习…不过这个要分人群:1对于一直锻炼身体的人来说,或者说对于每周去健身房三四次的人来说。每天100得引体向上是没有害处的,就像我的两个同事一样,上肢力量发达,100个对他们轻轻松松。2对于初学者,刚要打算健身的人来说。由于初学者没有进行过锻炼,上肢力量不足,如果一开始就每天100个引体向上,你的胳膊和肩膀就很容易拉伤,有些人可能说这是刚开始的酸痛,跟肌肉酸痛一样,那你就错啦,因为引体向上需要大量关节的参与,如果没有基础,很容易拉伤,而这种拉伤很有可能会让你以后进行不了这种大力量的锻炼。所以初学者还是不要一开始就每天100个的好,你可以每天20个,十个一组,然后循序渐进,这样最好,毕竟我们是要健康嘛。我对于初学者的建议,因为我也健身,我自己总结的,对于我还可以:每天30个跪式俯卧撑,十个一组;每天五十个下蹲,不加器械的,15个一组,最后一组20;每天十公斤哑铃,小臂,肱二头肌,胸肌等上肢力量锻炼,20一组,自己感觉肌肉酸痛为止;跑步五公里。进行这些之前都要进行热身,广播体操即可。然后锻炼完,多吃一些蔬菜,水果。我的这个方案在家里就能完成,所以你去健身房健身,最好还是让健身教练给你制定一个方案。  要做到一次做50个或者100个引体向上,需要锻炼手臂肌肉和掌握引体向上的技巧。  锻炼手臂肌肉方法:层次递进法俯卧撑。俯卧撑也不是随便锻炼的,也应该有正确的方法,否则会练的畸形,甚至损伤身体。在锻炼的时候,应该采用每天增加、层次练习法。如,今天做10个,一连一周都做10个;下一周全部做15个,坚持一周之后下周在做20个,就这样逐步增加。交替花样法引体向上。引体向上对不少人而言显得很难,但你仍然可以按照第一步所说采用逐渐增加的方法,此外应该采用交替花样法。如,手掌对向自己握住单杠法、双手掌背向自己握住单杠法、左右两手交替对向自己法,就这样交替着进行,并且左右手均匀联系。    引体向上技巧是:1、握杠:双手正握杠(测试时需正握,练习时可以反握或其它),大拇指从杠面下方握杠,其余四指从上方握杠;2、摆动:握杠后,摆动身体,首先往后小幅度屈膝,身体前后摆动;3、拉杠:摆动到后方最高点时顺势屈膝,然后在顺势前摆的过程中,身体将要达到杠的正下方的时候,腿部急停,双手在这个瞬间往上拉杠,使肘关节弯曲,将下巴高过杠面;4、下杠及接下一个:下杠时双臂缓慢弯曲,身体慢慢还原到启动状态,然后顺势将双膝盖弯曲,再借力完成下一个动作。注意:动作要尽量连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