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华夏是非常重视孝道的国家,而上坟更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一般每年的清明节、先人生日、祭日的时候,都是拿着祭品去上坟的,而到过年的时候,也是摆下“家仙桌子”,来请“家仙”,这是对先人的尊敬之意。至于上坟的祭品,也是有讲究的,比如“摆单不摆双”,以代表着对逝去的亲人的悼念。但是在农村里,一些老俗语认为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上坟,而上坟的人也是有讲究的,比如“四人不上坟”也是由此而来。第一、女婿不能上坟俗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相对于一些不孝顺的儿子来说,现代的社会,女婿女儿在孝顺老人方面会做得更好。对岳母岳父的生前,都亦是如此,那么对逝去的岳父岳母也该是如此了,比如说每逢清明等节日给老人上坟,献一束鲜花,以表达对岳父岳母的尊敬之意。但是在农村里,老人认为女婿是不能给老人上坟的,因为俗语有“女婿莫上坟,上坟辱先人”之说。那么同样是后代,为什么女婿不能给逝去的岳母岳父上坟呢?我们先看一下女婿在岳父家中的特殊地位:女婿按照姓氏来说,并不属于岳父的姓,所以也就是外人的意思。所以一旦女婿到老丈人家来上坟,这就说明这家已经没有了儿子,“断了香火”的意思。在古代,古人是非常重男轻女的,特别是在农村,如果一家没有儿子,就好比没了后,会被村里其它人欺负的。但是如果老丈人的儿子还在,作为女婿也不要去上坟,这是在诅咒老丈人的儿子去死的意思。所以来说,在农村里一般女婿不去老丈人的家里去上坟。但是如果女婿入赘老丈人家,而且女婿的孩子随老丈人姓的话,这样完全是可以上坟的,因为这家人有后了。但是每一个时代都会有一个不同的规矩,就拿现代来说,老丈人没有儿子,作为女婿也是可以上坟的。第二、上了年纪的老人不能上坟在农村里有一句俗话:“人过七十不上坟”。我们都知道,上坟是尽孝道的行为,那么老人年龄大,或者老人过了七十岁后,为什么不能上坟呢?①老人身体不好。一般来说,上了年龄的老人身体多多少少的都会有一些疾病的。而坟地基本上都在陡峭的山坡上,这样远距离的行走,以及路途的遥远,对于上了年龄的老人来说是非常不合适的,而长距离的行走,也会给老人带来身体上的负担。②墓地不见太阳。按照民间的一些说法,墓地是阳气不足的,也就是墓地里的阳光并不多,因为一些陵园周围,都栽种上了很大的松柏树。而上了年龄的老人,在太阳下晒晒才是最好的,如果他们长时间待在这种环境中,对身体的恢复也并不好。第三、孕妇和小孩不能上坟①上坟容易情绪化。孕妇怀孕是非常不容易的,而怀孕后需要更多的营养让胎儿吸收。但是她们怀孕后,其各项机能都是下降的,一旦遇到外界的刺激,比如情绪化,或者劳累过度,对于胎儿来说都是不好的,轻则劳累生病,重则导致流产等。而孕妇在上坟的时候,因为触景生情等原因,是最容易受到刺激的,所以在她们情绪低落的情况下,一些危险因素就很容易发生,所以为了给孩子创造比较好的生长环境,一般家里的老人,是不愿让孕妇去上坟的。②传统的思想所致在农村里,一些老人是很传统的,他们认为墓地属阴,而孕妇去扫墓可能会影响胎儿的健康。当然还有人说孕妇上坟是会冲撞到祖先的,这也是不吉利的行为。因此在这传统思想下,很多老人认为认为孕妇是不宜上坟的。如果孕妇坚持要上坟,不仅不利于家庭的和谐,而且还会闹矛盾的。③小孩不能上坟至于小孩不能上坟,我认为首先是“童言无忌”。因为小孩子不懂事,啥都会说,如果在上坟的时候乱说话,这对于先人来说也是不尊重的。其次是小孩抵抗力差。由于小孩太小,身体还发育不完善,而坟地一般都在山上,是比较冷的,这对于小孩来说并不是好的事情。虽然说孝道是华夏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对于上坟这件事上,还是要听老人的话为好,毕竟“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自然也是这个道理。如果因为身体问题等其它原因不便上坟的话,在家里拜一下也是可以的。姑爷与老丈人是什么关系1、一般指姑父,因为爷本义指父亲或父亲辈男子。2、有时依据小孩的地位尊称女婿为姑父。3、北方部分地区用“姑姥爷”指外祖父的姊妹的丈夫。在北方,对女婿称之为姑爷,这是依据小孩的地位尊称女婿。女婿接近学名,“婿”一般是岳父母等长辈才能叫的。姑爷是俗称,姑爷一词由姑娘衍生而来。过去大户人家的女孩年岁稍长,就会被丫鬟仆人称为姑娘。主人生来辈分大,所以就叫娘。出嫁之后,其婿的辈分和女孩相同,故下人一般都称其为姑爷。当然,如果大家都称呼他女婿,也的确不像话。至于后来为什么连岳父母都管女婿叫姑爷,就不得而知了。老丈人死了姑爷给多少钱!平时老丈人看不起我!对我也不好!我经济不好!三个小孩!大的才八岁小的1岁!姻亲关系。在法律上女婿和老丈人属于姻亲关系,在家庭中属于翁婿关系,老丈人是岳父,姑爷是女婿。女婿的另一种叫法是姑爷,都是丈人和丈母娘用于称呼女儿的另一半的,而且一般这样的称呼说明已经得到了认可。老丈人叫女婿叫什么?1 考虑到你经济状况不佳,且有三个孩子需要抚养,其中一个仅1岁,你可能会寻求家人或朋友的支持来筹集这笔资金。2 尽管你的老丈人在生前可能对你不太友好,但在这个时刻,给予适当的尊重和礼节性捐助是重要的,这不仅是对他生命的尊重,也是对家庭关系的维护。3 你可以与家人讨论这个问题,特别是如果你的姑爷有经济能力的话。在许多文化中,家庭成员会在这种情况下提供帮助或共同承担费用。4 如果你的经济状况确实不允许,你可以考虑其他方式来表达哀悼之情,比如亲自参加葬礼,或者亲手制作一份纪念品,以示你对老丈人的尊重和怀念。5 最重要的是,确保你的孩子们得到必要的照顾和支持,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情绪健康,这是一个艰难的时期,你可能会需要额外的心理支持。老丈人称呼女婿为“姑爷”,这一称谓在不同地区均有使用,体现了对女婿的尊敬。无论同辈还是长辈,通常都会用“姑爷”来指代女婿。这个称呼源自“姑娘”,在古时,大家族的女孩成年后会被仆人称为“姑娘”,“姑”字是指向女孩的侄子。因此,“姑娘”在古代意味着“姑妈”。父亲称呼女儿为“姑娘”,实际上是说“他姑娘”,指向自己的孙女。相应地,称呼女婿为“姑爷”,即“他姑爷”,也是指向自己的孙子。注意,“娘”和“爷”在这里都应该读轻声。“女婿”的称谓也有其历史背景。在古代,成年男子需服徭役和兵役,已婚男子可能长时间在外,无暇照顾家庭。他们回家时,孩子可能都已长大,只能惊讶地问“客从何处来”。因此,女儿的丈夫有时被称为“客”,也就是“娇客”。同时,古代中国的家庭分工通常是男性负责外部事务,女性负责家务,婚后男子常常忙于外务,不参与家务。基于这些含义,人们创造了一个词——“婿”来称呼女性的丈夫。因此,女方的父母会称呼女儿的丈夫为“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