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要送什么化妆品、丝巾等等的吧,其实老师希望自己在学生的心目中永远是一个神圣的老师形象,我个人建议平时不用送太贵重的东西,送一些水果、家乡特产就行。至于节日,例如中秋就月饼,拜年就送营养品。无论导师是男是女通用!若是男导师,送些烟酒、打火机还是行的!详细要求:1、热爱研究生教育事业,熟悉国家和学校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能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团结协作,具有高尚的科学道德、严谨的治学态度。2、能认真履行导师职责,身体健康,心态积极向上,每年保证能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在基地指导硕士生。3、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原则上具备本学科或相近学科硕士学位。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近三年在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过论文,亦可申请硕士生导师资格。4、具备本门学科系统深入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能够创造性地进行研究工作,具备解决复杂理论问题、技术问题和应用问题的能力。5、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够掌握本研究领域的研究发展趋势,选定有学术意义或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提出有效的研究途径,制定可行的研究方案。具有指导和组织课题组进行研究工作的能力和经历。6、研究方向稳定,现从事较高水平的科研工作,承担有科研项目,有较充足的科研经费和必要的研究生培养条件。研究生课题组聚会不想去怎么办组会是研究生才有的。研究生组会主要包括但不限于汇报工作、分析问题、下一步工作计划、讲文献等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沟通小组会议。通常是同一个导师的学生,也叫同一个课题组,选一个时间,每个研究生跟老师汇报一下近期做了些什么,对于课题的进展,哪里遇到问题了等等。每个实验室开组会的时间和频率根据那个实验室来。有的实验室一周开一次,有的两周开一次,有的半学期开一次。一般,研一的学生,就交代最近看了什么文献,或者老师交的任务完成的怎么样。研二的学生,一般就开始对于课题研究了,老师会问对于课题的进展。以及有的老师也有安排任务,或者帮老师做项目,或者写投稿论文等等,这些也需要跟老师汇报。研三的学生,就开始毕业论文的研究和编写。要跟老师汇报对于毕业论文的情况。研究生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读研的建议?建议参加。如果真的反感聚会,可以找一些不容易撞破的借口,比如说自己身体不舒服啦,吃坏肚子等等。可以的话,还是多参加一下集体活动,不求融成一片,但是也不要成为孤岛。研究生生活与本科生活有很大的差异。需要尽早适应。学习和生活中主要的差异有以下几点:学习任务改变:研究生阶段不再是本科的以掌握人类已有知识为目标。而是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课题去探索未知领域。这些需要你自学许多其他的知识和进行大量的实践。研究生阶段是一个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生活中心的改变:研究生阶段不再以大班的方式教学,虽然初始阶段也会上一些基础课,但是没有了本科固定的同学。你接触最多的人是你所在课题组的师兄弟和你的导师。活动范围是围绕课题组展开。建议的话有以下几点:第一,尽早熟悉课题组现状。例如研究方向有哪些,师兄师姐的实验课题是什么等做到心中有数,才可能尽快进入研究者的角色,加快后续研究进展。快人一步也能尽早有点科研成果,毕竟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定,文章是最重要的评定标准。第二,开始泛读文献,寻找科研问题。从课题组研究领域出发,广撒网,多找一些文献来看,挑一些比较感兴趣的细读,看能不能从中找出一些尚未被研究的问题。当然不可能你上来就要求选定课题,但你可以拿这些问题去和导师或师兄师姐讨论。相信我,这对锻炼科研思维百利无一害。第三,学好英语这一科研最基础的工具。研究生阶段科研需要阅读大量的科研文献,不单单是来自国内,大部分都是用英语写作。不懂英文或者英语不好,你总不可能一个词一个词去翻字典吧。何况又不止是一篇文献,研究生毕业起码大几十篇甚至是上百篇文献还是要的吧。另外,研究生还有参加学术论坛的机会,如果是国际论坛,也是需要英语介绍你的研究成果。总结:想必说了这么多,你也应该有你的计划了,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