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觉得建议最后别远嫁。娘家人的态度以及能力很多父母其实都是不希望女儿远嫁的,一旦女儿想要远嫁,父母甚至会用断绝关系来威胁女儿。如果此时还要继续远嫁,那么婚姻很难得到父母的祝福,自己真的有勇气去开始这样一段婚姻吗?还有看看父母不希望女儿远嫁,到底是看重女儿,还是希望从女儿身上得到什么,这点非常重要。有的家庭其实是不看重女儿的,女儿只要一出嫁,即便嫁得很近,娘家的东西也跟她没什么瓜葛了,甚至回家连个房间都没有。这样的情况还要坚持远嫁,那么婚后就像断线的风筝,彻底跟娘家断了联系,婚后被婆家欺负,也没什么人帮忙撑腰,在婚姻中容易处于弱势。自己的能力以及感情的好坏很多人都有一种错误的思想,觉得结婚就是去享福的,但事实上幸福并不会随着婚姻的到来而到来,幸福需要两个人自己去创造。远离父母远嫁他乡,父母自然是没什么能力再照顾女儿,在陌生的城市以及一个新的家庭里,自己是否有能力去经营起一片幸福。很多人其实是没有这种能力的,在脱离了自己的父母以及亲朋好友,自己面对婆家人跟婚姻,经常会表现得非常无助,最终陷入持续的痛苦中。不能把生活的重心,以及幸福感的来源都放到自己丈夫身上,过分要求丈夫,会给丈夫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自己要学会把心思放到其他地方,好好经营自己的生活,努力充实自己,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有意义。嫁的人是否靠谱、是否有利于重新开始其实从结婚开始,就应该考虑一个问题,对方是不是一个值得托付终身的人,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就草率地步入婚姻。人这辈子,做很多事情确实需要一股子冲劲,但是唯独感情这件事,不管男人还是女人都马虎不得。如果你已经仔细地考察过,这个人真的非常不错,那么远嫁还是近嫁,其实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现在交通发达,有时间就能回来看看父母。还有一个比较现实的原因,远嫁是从小城市嫁到大城市,还是从城市嫁到农村,这里面的区别非常大。从小城市嫁到大城市,以后即便分开了,也能有更多的机会重新开始,从城市嫁到农村,先不说能不能过惯城市生活,以后再嫁也不容易。很多女人想要远嫁,其实是想逃离自己的原生家庭,想要逃离自己的父母,过上自己可以掌控的生活。这样的远嫁往往是盲目的,多年后就会发现,当初选择的老公,跟隔壁的张三李四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而且结婚以后各种事情牵绊着,有时候想要去看看父母都没时间,真的就只能隔着屏幕表达相思之情。人年纪越大就越看重亲情,很多女儿远嫁以后,老家的父母去世,连看最后一眼的机会都没有,也没什么时间尽孝,只能给点钱,条件不好的钱都给不起。只能一个人站在远方,孤独地遥望着家的方向。如果自己没有做好接受这一切的准备,那么趁早还是别远嫁,即便父母真的有很大的问题,想通过远嫁来摆脱她们,但逃避总归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一个远嫁女人的悲哀:开开心心回老家过年,发现被娘家“边缘化”你怎么看? 远嫁一直是个让人伤感的话题,一个女人背井离乡嫁到了千里之外,父母兄弟不在身边,亲戚朋友很难相见,那种孤苦无人能解。尤其是每逢佳节,就会想起家乡的亲人,迫切地想回家团圆。 可是,远嫁几年后,家里还一切如故吗?这里就有一个远嫁女回娘家过年的悲催故事。 李菁远嫁到夫家已经三年多了,这三年来,都是在婆家过年,可李菁真的好想父母,好想回娘家过年。每年她给母亲打电话,母亲总是说:好好过日子,别记挂家里。李菁觉得父母肯定也是怕影响自己和婆家的关系,才这么说的。 所以今年,她无论如何也要回娘家过年,和丈夫吵了好几回,丈夫总是一句,嫁出来的女人都在婆家过年。李菁就骂丈夫是大男子主义,说他不懂自己的心。这次她仍然无法说动丈夫,干脆一气之下,自己带着孩子回了娘家,丈夫一个人去了婆家过年。 牵着孩子的手,拉着行李箱,下了火车,没看到人来接,想到打个的也只二十来分钟,她想父母肯定都在忙吧。走到家里那三层小楼前,李菁一阵激动,这三层小楼是前两年盖的,她还出了三十万呢。当时母亲说没钱,她和丈夫二话没说,打了三十万给母亲,这还是第一次回呢。 父母亲迎了上来,她嚷着:妈,我的房间在哪,把东西放到我房间去。母亲愣了一下,眼神躲闪着,父亲支支吾吾地:“你平常也不回家,所以一楼都做了客厅。”李菁一惊,放慢了脚步,原来自己出了三十万,竟然连个放床的地方都没有? 看到李菁脸色难看起来,母亲忙道:“一般女儿嫁出去之后都不回家过年的,所以也没准备。”李菁心道,自己明明提前几天就兴奋地打了电话,现在竟然说是没准备?嫂子也迎了出来:“妈,今天让菁菁住我们三楼吧,我腾个房间出来。” 父母的脸色马上开朗起来:“哟,看你嫂子待你真好。”李菁心里更不是滋味了,好像嫂子给她间房是给了天大的恩惠,可明明我是出了三十万啊!进了屋,一家人开始吃饭,饭菜很简单,母亲说,明天是大年三十,一会儿就得好好准备明天的饭菜了。 李菁低着头吃饭没说话,冷不丁母亲来了句:“菁菁,你明天帮忙张罗一下年夜饭,吃完饭你娘俩还是找个宾馆去住一晚,我们这里嫁出去的女儿是不能回家过年三十的。”我一口饭差点噎住,傻眼了! 我大老远地回家过年,现在告诉我嫁出去的女儿不能回家过年?我这是哪门子热脸贴冷 啊?我还以为他们多想我呢,原来根本就是我在自作多情。我肠子都悔青了,为了回家过年,我不惜跟丈夫吵了一架,现在可好,脸丢大了! 正不知说什么呢,儿子突然哇地哭了,父亲怒道:“这小子,一来就抢妹妹碗里的肉。”儿子哭着说:“我没有,是妹妹要夹我碗里的肉。”父亲更怒了,叭地摔了筷子,出去了!哥嫂的脸色也不好看,嫂子把她女儿抱着就回了三楼屋里。 母亲开始收拾碗筷:“你们一会儿先出去找宾馆吧,要不然明天晚上怕没房。”我抱住眼泪还没干的儿子,突然觉得自己根本就是个外人,过年回来凑什么热闹呀?正在这时,电话响了,我一看,是丈夫的:“菁菁,我现在就坐动车来你那儿好吗?我们过年还是得一家三口在一起,去你家就去你家吧。” 这一瞬间,我的眼泪哗哗地往下流:“老公,我错了,我明天一早就坐车去你家,儿子想爷爷奶奶了!”说完我带着孩子,拉上行李箱就出了娘家门,今晚先找个宾馆住下,明早就回婆家过年!这个娘家,已经是我回不去的家了! 玲珑寄语:远嫁女心里的痛就是这么深!当你以为娘家是你的退路的时候,娘家的门并不为你敞开。其实这都是一些重男轻女思想在作崇,这种情况现在已经并不多见,李菁的遭遇可以说比较个案。一个女人婚后要努力经营着自己的小家,娘家和婆家,哪里温暖,哪里就是家! 注: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为什么现在的女人都不爱回娘家了?01远嫁的那年,她说自己22岁。那年的她还年轻,也根本不明白“远嫁”二字意味着什么,以为不过是走得远一点而已,要是说起来和自己出门打工没什么区别。她只记得,父亲送她出门的时候是清晨,天空淅沥沥下着小雨,不时有冷风吹来,父亲把身上穿的那件军绿色大衣披到了她的身上,说船上冷,让她记得多穿点,不要感冒。从小,她就是父亲最为宠爱的小女儿,听说她要嫁去远方的时候,父亲偷偷抹了眼泪,最后还是说要是喜欢,就去吧,只是以后怕是不好见面了。她说自己一定经常回来,至少每年都会回来一次,父亲摇摇头,苦涩地说道:“尽量吧。”多年以后,她才读懂了父亲的眼神,大概父亲早就明白这一场远嫁,将是一场漫长的旅途,从此归期遥遥,山水难逢。那年的交通还不像现在这么方便,如今回去的话坐飞机算上所有时间,还不到一天,当时却要走三天左右,所以她的婚礼,娘家人一个人都没去。父亲身体不好,不能长途劳顿,母亲晕船也晕车,他们只是把祝福送给了她,说希望她做这个决定不要后悔,以后过得好便是。家中父母一开始也是不同意的,只是拗不过她的坚持,说要是他们不准,她就悄悄出去,以后再也不回来。这在现在45岁的她看来,是多么幼稚的威胁,但就是让家中的父母心中害怕,担心她真如此决定,所以才最终妥协。她说,如果时间能够重来,她必定不会选择远嫁,尽管她的婚姻其实还是比较幸福,这么多年和老公关系一直不错,她没有挑错人。但远嫁带来的很多遗憾,却终究是一场无法挽回的过往。02年轻的时候,总有很多人,把爱情看得无比重要,认为有情饮水饱,恋爱大过天,担心失去后再也不会遇到这样一个人,能够两情相悦。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为爱飞蛾扑火的事发生。谁都以为,自己永远都不会后悔。但当岁月渐逝,理性回归后,爱情也去掉了美好的泡沫,生活不过是一场家长里短,孰轻孰重,这时才有了答案。她的第一个遗憾,是没有见到父亲最后一面,父亲那日的送别,成了他最后的嘱咐。从此以后,万水千山,她都不曾再听过父亲的声音。她远嫁后的第四年,父亲就因病去世,当她得知消息赶回去的时候,父亲已然入土为安。她问母亲,父亲最后有没有说什么?母亲说,他曾经问过:“我的幺女儿怎么还不回家?”她当时听罢就哭了,原先说好的每年都回来,最后成为泡影。受着诸多因素的限制,她不可能每年都回家,经济不允许,时间也不允许。后来,家里的孩子慢慢长大,经济也逐渐宽裕,可这时她也开始老了,到了父亲当年送她走的年纪,母亲的身体也越发不好,她说:“还是应该多回家看看。”家,是一个多么美好和温馨的字眼,说起来便能让人嘴角上扬,它是漆黑路上的明灯,是牵引风筝的线,是她心心念念的故土,这里有着她的亲人。但这个时候,她才惊觉一件事:远嫁的时间长了,可能就没有娘家了。03因为远嫁,意味着你和亲人的远离,老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有些人离开的时间长了,情意也就淡了。她原本有着两个哥哥,小的时候关系必然是不错,大哥二哥都很疼她这个妹妹,只是后来各自都成了家,再加上她走得远,所以和两个哥哥往来都不多。那些儿时的回忆和美好,不足以支撑来自生活的琐碎和烦恼。她说,她原来一直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哥哥都成家了,当他们有了自己的家,自然也会为这个家里盘算,而且还有嫂子,在嫂子面前,她是外人。因为有接近四年都没有回来过,所以这次回娘家,她准备多玩两个月,把年过了再走。她说母亲的身体越发不好,也想多陪陪母亲。上次回家她是临近过年才回来,只待了半个月左右就走了,和哥哥嫂子的相处也很愉快,她其实是打心眼里把他们当作一家人的。但这次回家过年,因为提前回来的两个月,差点让她的二哥和嫂子打了一架。她的母亲和二哥没有分家,一直是住一起的,所以她回来的话也自然是住在二哥家。她说母亲年轻的时候很利索和能干,都是她管家,只是如今岁数大了,力不从心,就连做一顿饭下来都会喊累,自然家中的事也没有再管。住在二哥家,她有点拘束,平时也尽量多买菜,帮着做事,但即使这样,还是引来二嫂的不满,认为她在家里待的时间太长。一天早上,她起床的时候发现二哥和二嫂在客厅吵架,正是因为她,她的二嫂说她不自觉,不是自己的家还回来这么长时间。二哥让妻子小声点,说妹妹好不容易回来一次,在家里住两个月怎么了?对方还是吵:“你就只知道用嘴说,你自己不做饭洗碗,多一个人,我的事要多好多。”说着说着,说到了她母亲身上,说女儿要是回来这么长时间,她自己就应该在外面租房子,不应该再和他们挤一起。说到最后,两个人吵了起来,她出去也不是,不出去也不是,好一番为难。04她的大哥家更别说了,因为母亲和大嫂的婆媳关系不怎么好,所以连她的母亲去大哥家的时间都变得很少,一年最多能够过去住几天。她每次回娘家,也不过是带着东西去大哥家拜年,像客人一般住两天,大嫂还是很开心。如果住的时间长了,她说大嫂的性格也不好,想来也会翻脸。作为一个远嫁的女人,她原本是想开开心心回家过年,却发现自己已被娘家“边缘化”。这片土地她时常想念,但这里却没有为她点起的一盏灯。所以,回来半个月的她,找了个借口,说老公在家里这段时间上班忙,让她回去帮忙做饭,收拾好行李准备返程了。母亲挽留她,道:“不是说把年过了再走吗?怎么这么快?”她回:“没办法,他的工作突然就忙起来了。”她的大哥和二哥也挽留了,但各自看了看身边的妻子,都不敢过分挽留,只是客套两句。她把这些细节看在眼里,然后假装开心地道别。踏上回程的这一刻起,她说真正感受到了远嫁的孤独。远嫁的女人为什么不能回娘家在我看来,有这么三点第一,不想让父母看见自己的处境很多人结婚前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从小被父母捧在手心里宠大的,可到了结婚后却变成了婆家的保姆。即便每天为婆家尽心尽力地付出,可还是没有引起婆婆的重视,整日被冷眼相待,而丈夫嗜赌成性,工作不稳定,就想着在外吃喝玩乐。每次希望老公能上进些,就要被对方说“你是不是看不起我?”另外家里的情况本就不好,生活压力都堆到了姑娘身上,她怕父母看见自己这幅样子担心,便不敢回娘家。女人结婚后不愿回娘家,其中有一点原因是自己过得很不好,不希望父母见到了自己的样子之后担心。因此她们就选择用不见面的方式逃避父母。其实这类女人自己也在强撑着日子,她们不希望将自己身上的阴霾照到自己最亲的娘家人身上去,只能默默忍受这份独自努力的孤寂。第二,远嫁,不方便回娘家很多女同胞们年轻的时候非常固执,以自己的眼光和经历不顾父母的反对而选择远嫁。几十年过去,回娘家的次数屈指可数。一是因为平常她也有自己的工作要做,抽不开时间,再加上她们那儿有个习俗就是过年必须得在男方家过。二是路程太远,早年和家里人闹翻,回去之后亲戚也不怎么待见,更是不愿回家了。在有些地方,女人嫁了人之后,总会被一些规规矩矩的人牵制住。比如不许儿媳妇和娘家人沟通、见面之类的。地处偏僻,思想封建重男轻女的婆家,总是会一次次地打击着女人想要回娘家的念头。总而言之,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女人身在异地难免会被琐事牵绊,导致回不了家。第三,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在网上看到个姑娘的帖子,她说自己嫁人之后回过一趟家,从此不愿再回。家里有个弟弟,年后结婚,提早一个月抢好了火车票回家,半夜十一点半到,父母见了之后没有一点高兴的样子。第二天一早母亲去上班,便硬要让自己跟着去,本以为是帮忙,没想到只是耗时间。到了母亲的工作地点后,觉得气味难闻,便不想逗留打算回家,不曾想竟被阻止。姑娘就开口“是不是嫁出去的女儿不能在家过年?”母亲毫不绕弯地回答是,并且说“你弟弟也要结婚了,你在家过年影响不好,你就在外留一晚吧。”那天之后,姑娘马上买了车票走人,以后都不打算再回来。有些娘家人重男轻女,在女儿和儿子之间更偏向于后者,有些女人出嫁后即便想回去,也会被父母伤了心,不想再回。对于远嫁这个词,我也是经历了十年的婚姻生活才渐渐意识到这两字背后的真正含义。相对于字面的理解更深层的是作为一个女人、妻子、妈妈的角色扮演中都起到不同的含义。当年来到这座城市的我还是花季少女,对未来很懵懂,对这花花绿绿的大都市来说我是多么的渺小,人生就是不同时期的经历造就了现在的自己。从小习惯了孤独,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来形容我很是恰当,从没想过像我这样的人也能结婚生子,也能过上围城般的婚姻生活。我不懂什么是婚姻,怎么当妈妈,没人教过我,课本里也没教过,看过很多的鸡汤才发现原来都是靠自己去消化,去改变的。在我经历了婚姻的痛苦,无助,无数次的想放弃后,我体会了远嫁是需要勇气的,看到过一段文字,请深爱远嫁的女孩吧,因为她放弃了自己的家人来到只有你的城市。很沉重的话题,很羡慕回家就有妈妈做的饭菜,可以和爸爸聊聊工作,这么简单的日常生活对于我来说是很难实现的。也是通过婚姻生活让我知道兴趣相投,志同道合,心有灵犀这些是多么的重要,看淡一切是最无奈的选择,内心暗潮涌动万千想离开,最终还是留了下来,为了还为成年的孩子吧。虽然有可能对方也与同我的想法一样吧。你们有过这样的感受吗?有一次想要离开后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