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注释:一对新人新人姓名最好写整齐,通常可以男方在前或左,女方在右或下)。2、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不拘小节,但结婚请帖的称呼还是应该规范郑重,不论是长辈、兄弟辈还是子侄辈,都要有礼有节,这样的婚礼请柬才算完美!3、新人必看 婚礼用的喜帖要注意哪些问题!4、结婚请帖中对兄弟辈的称呼。5、表兄弟之子——贤表侄。这只是一个顺序,并不是要求你一定得把这些人都奉完才可以,只要是当天来到你家参加送迎亲的亲属,都可以奉而已,没在场的就不用了,或者到了婚礼现场再被奉给对方也成。一般来说,已婚的人就算在奉茶后不送上首饰作礼也会至少奉上红包一封以作祝福的。但未婚的人则不用给红包。其实如果可以的话,可以邀请一名媒人主持奉茶的过程,他们多半会很熟悉奉茶的顺序的。有着她的指导就不用担心出错!6、堂姐妹之子——贤甥。新郎父名子新郎名。7、结婚请帖姓名用全称:不能用任何小名昵称或姓名的缩写。两个姓名之间应该写上“暨”或“和”,不用逗号或顿号!8、妈妈的堂兄弟——尊母舅。(注释:婚礼举行的时间一定要写准确,因为这关系到邀请者到达时间,也可以写为中国农历或加注英文[如有需要])。9、喜筵时间:可以同上时间。在对长辈们奉茶的仪式结束后,你们就得给同辈的亲友奉茶(例如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表哥表弟、表姐表妹之类),但这些就不用下跪了。因为他们是你的同辈,直接站着奉茶给他们喝就成!10、给长辈的请帖怎么写?适用已婚方式写如果是姑姑或阿姨已婚记得信封上应以姑丈或姨丈的名字(只写姑姑名字很没礼貌);姑伯叔姨等如果爸爸妈妈还在的话用姓名+“全家福”写之(因为他们算是父母的平辈算是父母邀请的);如果父母不在时应以xx姑父大人、伯父大人、姨父大人、舅父大人+“钧启”写之。给长官领导的请帖怎么写?单身正确版:姓 + 称谓 + 名 +先生或** + “钧启”单身通用版:姓名 + 称谓 + “钧启”己婚:姓名 + 称谓 + \"全家福\" 或 姓名 + “全家福”称呼若不采用一般性的先生、女士、**,而改用受信人职位,其写法是「姓、职位、名、启封词」,例如:「黄正德主任 大启」、「黄主任正德 大启」!还记得我小时候过年到舅舅家拜年,碰巧见到舅妈的娘家人,也不知道该如何称呼他们,只好吱吱呜呜躲在爸妈身后傻笑。更尴尬的是,姥姥的弟弟给我压岁钱,我心里那个美啊,正当想跟对方道谢时,张开了嘴,却忽然不知道该如何称呼对方,只好红着脸假装推辞……快要过春节了,面对七大姑八大姨欢聚一堂,让孩子如何开口叫人,相信这让不少“80、90”后的爸爸妈妈们相当头疼烦恼。今天就给大家梳理了这份亲戚称谓表,赶快教会孩子,让孩子过年过节时能轻松面对各路亲戚。爸爸家爸爸的爷爷:太爷爷、太公公、老太爸爸的奶奶:太奶奶、太婆婆、老太爸爸的爸爸:爷爷、公公爸爸的妈妈:奶奶、婆婆爸爸的伯父:伯祖父、大爷、大公爸爸的伯母:伯祖母、大奶、大婆爸爸的叔父:叔祖父、三爷、三公爸爸的婶婶:三奶、三婆爸爸伯父、叔父的子女:堂大爷、堂伯父、堂伯、堂叔、堂姑爸爸的姑妈:姑奶奶爸爸的姑父:姑爷爷爸爸姑妈的子女:表伯、表叔、表姑爸爸的哥哥:伯父、伯伯、大爷爸爸的嫂子:大娘、大妈、伯母、姆姆爸爸的弟弟:叔父、叔叔爸爸的弟妹:婶婶、阿姨爸爸的姐妹:姑姑、姑妈爸爸的姐夫、妹夫:姑父、姑爹、姑丈伯、叔的儿女:堂哥、堂姐、堂弟、堂妹姑妈的儿女:表哥、表姐、表弟、表妹爸爸的姥爷:太姥爷、太外公、老外公爸爸的姥姥:太姥姥、太外婆、老外婆爸爸的舅舅:舅爷、舅公爸爸的舅妈:舅奶、舅婆爸爸的姨姨:姨奶、姨婆爸爸的姨父:姨爷、姨公爸爸舅舅、姨姨的子女:表大爷、表伯父、表伯、表叔、表姑妈妈家妈妈的爸爸:姥爷、外公、外爷妈妈的妈妈:姥姥、外婆、外奶、婆婆妈妈的哥弟:舅舅妈妈的嫂子、弟媳:妗子、舅母、舅妈妈妈的哥弟的子女:表哥、表姐、表弟、表妹妈妈的姐妹:姨姨、姨妈、阿姨妈妈的姐夫、妹夫:姨父、姨爹、姨丈妈妈姐妹的子女:表哥、表姐、表弟、表妹妈妈的爷爷:太姥爷、太外公、老太、老外公妈妈的奶奶:太姥、老太、太奶婆、老外婆妈妈的伯父:大姥爷、大外公、大外爷妈妈的伯母:大姥姥、大外婆、大外奶妈妈的叔叔:三姥爷、三外公、三外爷妈妈的婶婶:三姥姥、三外奶、三外奶妈妈伯父、叔叔的子女:堂舅、堂姨、堂姨妈妈妈的姑姑:姑姥、姑外婆、姑外奶妈妈的姑父:姑姥爷、姑外公、姑外爷妈妈的姑姑的子女:表舅、表姨、表姨妈、表阿姨妈妈的姥爷:太姥爷、太外公、老外公、老外爷妈妈的姥姥:太姥、老太、太外婆、老外婆、老外奶妈妈的舅舅:舅姥爷、舅外公、舅外公妈妈的舅妈:舅姥、舅外婆、舅外奶妈妈的姨姨:姨姥、姨外婆、姨外奶妈妈的姨父:姨姥爷、姨外公、姨外爷妈妈的舅舅、姨姨的子女:表舅、表姨、表姨妈、表阿姨。春节礼仪春节期间,爸爸妈妈带着孩子走亲访友给长辈拜年,除了会称呼,还要带孩子学习一些有关的春节礼仪,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尴尬。1问候礼仪问候是人与人见面之初的直接接触,热情、得体的问候,能够迅速助孩子在亲朋好友中心里建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妈妈可以从下面几点入手:正确的称呼,在拜年之前应该提前告诉孩子,比如说:要去谁家,并且介绍孩子跟他们之间的关系;问候的顺序,先从辈分大的开始叫,例如爷爷奶奶、伯伯伯母、表哥表姐;拜年祝福语,年龄小的孩子可以学习一些简单的祝福语,如新年快乐、恭喜发财、岁岁平安;年龄大一点的孩子说祝福语可以因人而异,如祝福老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祝福叔叔阿姨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祝福哥哥姐姐学业有成;也可以说虎字祝福语,如虎啸风生、虎虎生威等;接到红包糖果要双手接过来,并且说谢谢;接到红包,不可以当长辈的面拆开,正确的做法是接过红包,放进口袋里;临走的时候,教会孩子简单地告别和致谢。2餐桌礼仪长辈先入座先动筷,孩子们再入座动筷子;不要让孩子当餐桌小霸王,逮着爱吃的菜,吃个没够,这样孩子不礼貌,大人会很尴尬。让孩子知道即便是自己喜欢吃的菜,也要给别人分一些;不要让孩子在餐桌上大喊大叫、嬉笑玩闹、敲桌子敲碗;要注意用餐卫生,不要在菜盘子里翻来翻去,注意不让汤汁溅脏衣服,不要把饭菜得到处都是;不管合不合口味,小孩都不要随意评价菜的味道好不好吃;离开前,向同桌的长辈们说清楚,要得到父母的许可;不要饮酒,如果要碰杯,给小孩倒好饮料,孩子应该给长辈敬酒或饮料,可以一边说祝福语一边敬酒。3 行为礼仪一定要让孩子注意自己的活动范围,最好在客厅玩耍,不能到处乱闯乱翻;不能随意带走主人家的物品,提前跟小孩说清楚,不是自己家的东西就算自己特别喜欢也不能随便拿;不要和小主人抢玩具,小主人提供什么玩具就玩什么,之后还要记得放回原处;小孩子拜年时不要在别人家中哭闹,如果在拜年时,如果孩子一直哭哭啼啼的,主人自然也会觉得有点不好。对于孩子比较小,在去拜年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如给孩子换好纸尿裤,穿舒适的衣服,并喂饱奶以免到时手忙脚乱。不说不吉利的话,大过年,谁都不愿意听见死、坏、烂等不吉利的字眼,尤其是家中有老人的。所以,父母提前告诉孩子过年是个开心的节日,开心的日子就应该讲开心的话。父母做好榜样,想要孩子有良好的礼仪表现外,父母也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用平和的方式待人接物,孩子看在眼里自然会向大人学习。最后,结束拜访时,要教会孩子道别、表示感谢。这些礼貌行为,不仅要督促孩子去完成,父母也可以通过自己良好的言行做好宝宝的榜样:待人接物都要讲究礼貌礼节,宝宝看在眼里自然会向大人学习。写在最后春节除了举家团圆,共聚一堂,这时也正是对孩子进行亲情教育、感恩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的大好时机。如教孩子称呼、致祝词,对训练孩子的胆量、口语表达能力都有益处。所以趁着春节带孩子做客,教育孩子各种礼仪,让孩子年龄增一岁,懂事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