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祝福词楷书怎么写好

问答 0 21

书法祝福词楷书怎么写好,第1张

一是取法隶书其实在书法的发展史上,楷书是最后才出来的,按理说我们应该非常丰富地揉合前面的精华进行写出别具一格的楷书才对,但现在看来楷书是抛弃了前面的经验,直接想自立门户,可是又力不从心。因此,我们还是要追根溯源,回到魏晋,取法楷书鼻祖钟繇,把隶书的笔意及精华参入楷书,以求得变化与灵动。钟繇的书法被唐代的张怀_在其《书断》中评其书法为“神品”。钟繇流传下来的经典作品有《荐季直表》、《贺捷表》、《宣示表》等,都有明显的隶书笔意,非常的典雅古朴、清新秀美,假如能以此路走向楷书,登堂入室只是时间问题,绝不会落入俗套。二是取法魏碑现代很多书家取法并得益于魏碑,取得很好的效果,与千篇一律的唐楷相比,给人以天真烂漫之趣味。魏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大多来自民间,风格各不相同,和隶书一样基本上是一碑一风格,取法非常丰富,所以不易落入俗套。学书法写秀丽油滑、清楚工整很容易,但要想写古拙了,却是件难事,现在市场上畅销的那些字帖,都是取悦大众无甚厚度的俗字,学这些只能是叫学写字,与书法基本没啥关系。三是取法行书楷书里面有一种可以叫行楷,大致就是说参入行书的笔意进行书写楷书,也就是笔画有了简单的连带。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应该是元代的赵子昂了,相传赵子昂日书万字,书写速度非常快,这也与他要书写的内容比较多有关,于是他就创新了楷书,把笔笔断开变成连断结合。当然,前面的智永、褚遂良等也是非常杰出的代表,学他们的楷书,不会走到死胡同里,而是会越来越觉得前面的路非常的宽阔,是一条非常好的捷径。嘉强是非常建议走这一条路的,这样走也为后面写行书打下坚实的基础。很多学唐楷的人最后学行书是非常困难的。除了取法上面三个方向之外,要想楷书写得好看,还要注意以下三点:1、注意楷书的笔顺。千万别墨守成规语文课本上的书写笔顺,那是会出问题的,因为有些并不太符合书写的规律,嘉强前面有一篇文章详细谈了笔顺问题,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2、注意不要过多逆锋。其实你看智永、二王、褚遂良等大咖的楷书,很少逆锋起笔的,直接就顺锋下来,然后转锋行笔。这个嘉强后面会专门写一篇文章来详细说明这个道理,敬请关注。3、注意牵丝和浓淡变化。嘉强虽然建议以行书笔意写楷书,但毕竟还是在楷书范围,不是在写行书,所以牵丝和浓淡就不要过多去发挥,合适即可。敬义知守书法怎么写?楷书,因为具古朴风格,古雅书风,法度森严,结构严谨,有的清秀俊朗,有的雍容典雅。如今一般所说的楷书,是从汉隶逐渐演变而来的,按照时期划分,可分为魏碑和唐楷。魏碑是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体,它可以说是一种从隶书到唐楷的过渡书体,很不成熟,经常带有隶书的写法在其中,但正因为它的不成熟性,也就造成了百花齐放的场面,意态奇异,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康有为评价有“魏碑十美”。而狭义的楷书则是指到唐朝以后逐渐成熟起来的唐楷,其代表人物有初唐的欧阳询、虞世南、楮遂良、薛稷,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我们常说的楷书四大家“颜柳欧赵”,前三个就在唐朝。到了唐末,楷书已发展到了顶峰,风格已过于规整,于是逐渐走下坡路了。但是“唐书重法,宋书重意”,宋朝的苏轼以其诗人的风度开创了丰腴跌宕、天真烂漫的“苏体”,堪称“宋朝第一”。宋末元初的赵孟頫U,以其恬润、婉畅,形成了“赵体”,也就是四大家中的“赵”,但是“赵体”严格来讲应该属于行楷,不再是规规矩矩的楷书了,所以初学者一般从“颜柳欧”三体择一入手,这也被公认为学书之正路。下面我将这三体从多个角度作一对比,有的角度还参考了魏碑和赵体,为的是能够全面的认识楷书个体。以上重点对比了“颜柳欧”三体的风格与特点,这里面既有时代的影响,又有个人的因素,如欧体形成于初唐,受魏碑的影响较大;颜体受唐朝以肥为美的审美观点的影响,又较丰腴;而柳体由于柳公权为人正直,“人正则字正”。总之,我们要全面认识书体的特点,这也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癸卯年书法落款楷书敬义知守的内含是指君子为人处世,恭敬一切,并且还能做到处处徇礼,谦和忍让,知道进退。故如果以此作为书法内容,首选静态类的书法字体,如篆书、隶书,楷书等。篆书这样写:隶书这样写:楷书用颜真卿的最好:希望能帮到你!我认为癸卯年书法落款楷书可以这样写:1确定落款的位置和大小。落款应该写在作品的一角或者下方,大小适中。2写上年份“癸卯年”。年份的书写方式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风格来选择。3写上月份和日期。月份和日期的书写方式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风格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