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形容环境的诗句 1:榆柳荫后园,桃李罗堂前。——陶渊明 2: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唐李山甫《寒食二首》 3: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4: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5:《花影》宋苏轼 6: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7:《所见》清袁枚 8: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唐杜甫《春运》 9: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10: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11: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12: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3:《观游鱼》唐白居易 14:胜春光嗾人狂,故乡秋正忙。 15: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16: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17: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18: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19: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芳菲:美盛的花草。唐韩愈《晚春》 20: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21:《村居》清高鼎 2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 2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形容环境优美的诗句 60句形容环境优美的诗句 60句。——杜甫 24: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25:东风催雨渥村乡,日月丰殷喜气扬。 2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7:我昔少年日,种松满东岗;初移一寸根,琐细如插秧。——苏轼 28: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的《渭城曲》 29: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30: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3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32: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唐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3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4: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觉春风换柳条。唐韩滉《晦日呈诸判官》 35: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36: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唐韩愈《春雪》 3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38: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39: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40: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南朝梁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41: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唐丘为《题农父庐舍》 4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 43:深院花香莺对语,楼台直上彩云间。金鸡啼颂小康篇。 44: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45: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46: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47: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48: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49: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63353831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50: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 51:手种黄柑两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形容环境优美的诗句 60句好词好句。——柳宗元 52: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53: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54: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 55: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56: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唐杜甫《曲江对雨》 57:《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58: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59: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 60:楼东一株树,枝烟拂青烟。桃树我所栽,别来向三年。——李白 2描写环境的词语,诗句,古韵点的 风雨交加,山崩地裂,山穷水尽,天昏地暗,穷山恶水,昏天黑地 凄风苦雨 风雨如晦 暴风骤雨 冰天雪地 滴水成冰 天寒地冻 不毛之地 寸草不生 荒芜人烟 四面楚歌 饥寒交迫 穷乡僻壤,荒芜凋敝 1春风又绿江南岸 2霜叶红于二月花 3天街小雨润如酥 4千树万树梨花开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7采菊东篱下,悠然南山下 8山气日夕往,飞鸟相与还 9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10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2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3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崖沓嶂凌苍苍。 14山红涧碧纷烂漫 15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16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7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 18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19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20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2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诗经中的环境描写的词语 骸魇LQH :你好。 《诗经》中的环境: 《周南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在河的沙洲上,鸣叫着一对王雎,时而并卧在沙滩上,时而倂游在河水中,鸣叫着,或高兴的站立在水上,不停地拍拍翅膀。。。。。) 《周南 樛木》:南有樛木,葛藟累之。 (野葡萄藤,缠绕在南边的大树上。是藤缠树,还是树托藤。——若再有飞舞着的小鸟,树下闲话的老人。) 《周南 桃夭》: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嫩嫩的桃枝,鲜艳的桃花。那姑娘今朝出嫁,把欢乐和美带给她的婆家。”你看,多么美好。这种情绪,这种祝愿,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热爱,对幸负的憧憬和祝福。桃花的鲜艳,衬托出姑娘的美丽。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八个字。有衬托出婚嫁的热烈情景。 《小雅 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yù)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这是一幅水墨画,一个身心疲惫的退役戌边士卒,在大雪霏霏的回乡路上,又饥又渴,。。。。。。申诉着:我心伤悲,有谁知道我的伤悲 我们的先民写下了华夏大地上的一场场、一幕幕动天地、泣鬼神的诗篇,其名曰《诗经。》 4描写环境的四字词语大全 万紫千红 天昏地暗 五彩缤纷 五颜六色 风平浪静 风吹雨打 风雨交加 风和日丽 气象万千 鸟语花香 花团锦簇 花红柳绿 花枝招展 苍翠欲滴 汪洋大海 含苑欲放 沃野千里 汹涌澎湃 彤云密布 穷乡僻壤 描写自然环境的: 一泻千里 一望无际 千山万水 千岩万壑 山明水秀 山重水复 山高水长 大雨滂沱 万紫千红 天昏地暗 五彩缤纷 五颜六色 风平浪静 风吹雨打 风雨交加 风和日丽 气象万千 鸟语花香 花团锦簇 花红柳绿花枝招展 苍翠欲滴 汪洋大海 含苑欲放 沃野千里 汹涌澎湃 彤云密布 穷乡僻壤 层峦叠嶂 春光明媚 春华秋实 春和景明 春寒料峭 春暖花开 春意盎然 春意阑珊 荆棘丛生 草长莺飞 荒无人烟 柳暗花明姹紫嫣红 莺歌燕舞 晓风残月 倾盆大雨 倒海翻江 烟波浩渺 凄风苦雨 浩如烟海 浩浩荡荡 海阔天空 浮云蔽日 浮光掠影 清风明月 落英缤纷 落花流水 晴空万里 湖光山色 渺无人烟 雷电交加 数九寒天遮天蔽日 漫无边际 滴水成冰 繁花似锦暴风骤雨 描写沙漠环境的: 寸草不生 浩瀚无边 海市蜃楼 热浪灼人 驼铃叮当 茫茫大漠 黄沙漫天 广袤无垠 描写校园环境的:菁莆校园、书声琅琅、莘莘学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钟灵毓秀 描写冬天环境的: 冰天雪地 风雪交加 傲雪凌霜 寒风刺骨 寒风呼啸 滴水成冰 寒冬腊月 呵气成霜 雪满长空 漫天风雪 雪花飞扬 鹅毛大雪 风雪交加 寒风刺骨 寒风呼啸 滴水成冰 寒冬腊月 寒风怒号 雪满长空 漫天风雪 雪花飞扬 天寒地冻 隆冬季节 寒冬腊月 冰天雪地 天寒地冻 滴水成冰 寒意肃杀 冰天雪地 寒冬腊月山明水秀 鸟语花香 春光明媚 百花争妍 湖光山色 山光水色 绿树成阴 万紫千红 峰峦叠嶂 奇峰突起 山清水秀 碧江盈盈 海天一色 湖畔垂柳 碧水青山水天一色、郁郁葱葱、青山绿水 、山青水秀、湖光山色、江山如画 、春暖花开、春雨绵绵、桃红李白、百花争艳、春光明媚、桃红柳绿、蜂飞蝶舞、春意盎然、万紫千红、万物复苏、含苞欲放、花枝招展、五彩斑斓、桃红柳绿 傍花随柳 草长莺飞 吹箫乞食 春风风人 春风和气 春光明媚 春寒料峭 春暖花开 春色撩人 鹅毛大雪 春和景明 春花秋月 春华秋实 春晖寸草 如登春台 秋月春花 秋月春风 皮里春秋 暮云春树 满园春色 丽藻春葩 口角春风 虎尾春冰 寒木春华 大地回春 春雨如油 春蚓秋蛇 春意阑珊 齿牙春色 春蛙秋蝉 春诵夏弦 春生夏长 春深似海 春山如笑 春笋怒发 春色满园 春树暮云 春色撩人 春葩丽藻 春暖花开 春露秋霜 春花秋月 春和景明 春风沂水 春晖寸草 唇色满园 春山如笑 春深似海 春生秋杀 春生夏长 秋收冬藏 春笋怒发 春蛙秋蝉 春意盎然 春意阑珊 5形容环境美好的诗句 1:深院花香莺对语,楼台直上彩云间。金鸡啼颂小康篇。 2: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唐赵嘏《喜张沨及第》 3: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南朝梁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4:持钱买花木,城东坡上栽。但购有花者,不限桃杏梅。——白居易 5: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6: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唐杜甫《春运》 7:人人满面红光,放声歌小康。 8:赋税全除多德政,千年不遇好时光。 9: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10: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 11:《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12:《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13:丰收进庄,金银入仓。 14: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15: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听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过香积寺 16: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 17: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18: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 19: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20:楼房鳞栉连超市,道路蜿蜒跨水塘。 21:我昔少年日,种松满东岗;初移一寸根,琐细如插秧。——苏轼 22: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唐钱起《春郊》 23: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唐韩愈《晚春》 24: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杜甫 2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6: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27: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28: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29: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唐李山甫《寒食二首》 30: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唐张籍《春别曲》 31:榆柳荫后园,桃李罗堂前。——陶渊明 32: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33:《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3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35: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36: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37: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唐韩愈《感春五首》 38: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3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6描写环境优美的词语 山明水秀 鸟语花香 春光明媚 山光水色 柳暗花名 绿树成阴 湖光山色 江山如画 明月清风 水木清华 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语本晋谢混《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水秀山明 形容山水清丽,风景优美。 山川米聚 谓从高处下望山川起伏,如米之聚集。语本《后汉书·马援传》:「扞援呴又於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曲折,昭然可晓。」 姹紫嫣红 姹:美丽;嫣:美好。指各种色彩艳丽的花。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清·禇人获《隋唐演义》六十九回:「见垂柳拖丝,拂境清幽;~,迎风弄鸟,别有一种赏心之境。」 白草黄云 形容秋季时边塞的荒凉景象。唐·权德舆《赠老将》诗:「白草黄云塞上秋,曾随骠骑出并州。」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急觅是人,不知何往,惟独立沙碛中,~,四边无际。」 白白朱朱 形容各色花木。唐·韩愈《感春三首》诗:「晨游百花林,朱朱兼白白。」宋·杨万里《又和风雨二首》:「风风雨雨又春穷,~已眼空。」 白虹贯日 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古人认为世间将有不平凡之事发生。依现在的气象学说,此非虹而是晕,一种大气光学现象。《战国策·魏策四》:「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太子畏之。」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二折:「且休说~,青龙藏池。」 白浪掀天 形容风大浪高。唐·白居易《风雨晚泊》诗:「青苔扑地连春雨,白浪掀天尽日风。」 百花齐放 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风神各异之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界景象繁荣。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百花仙子只顾在此著棋,那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齐放。」又参见「百家争鸣」 百卉千葩 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明·无名氏《紫微宫》第二折:「仲冬佳节景堪褒,百卉千葩逞艳妖。」又参见「百花齐放」。 晴空万里 万里无云 草长云飞 波涛汹涌 风平浪静 狂风大做 花开花落 阴云密布 倾盆大雨 晴空万里 万里无云 草长云飞 波涛汹涌风平浪静 狂风大做 花开花落 阴云密布 倾盆大雨 万物复苏 百花争艳 清风徐徐 姹紫嫣红 白雪纷飞 绿意盎然 山清水秀 霞蔚云蒸 春暖花开春露秋霜 春晖寸草 春光明媚 桃红柳绿 蜂飞蝶舞 含苞欲放 春雨绵绵 冰天雪地 白雪皑皑 银装素裹 玉树琼枝 冰封雪盖 傲雪凌霜 电闪雷鸣骄阳似火 烈日炎炎 万木葱茏 鸟语蝉鸣 鸟语花香 莲叶满池 叠翠流金 层林尽染 景色宜人 秋高气爽 春华秋实 林寒涧肃 分外妖娆 傍花随柳桃红李白 湖光山色 江山如画 郁郁葱葱 烟波钓徒 千岩竞秀 虚无漂缈 银河倒泻 斑驳陆离 琪花玉树 水流花谢寸草不生 浩瀚无边 海市蜃楼 热浪灼人 驼铃叮当 茫茫大漠 黄沙漫天 广袤无垠 山清水秀 风景如画 烟波浩淼 青山如画 绿意盎然 鸟语花香 桃红柳绿 风光绮丽 美不胜收 青山绿水 峰峦雄伟 奇峰罗列 水天相连 碧波荡漾 波光粼粼 春光明媚 郁郁葱葱 生机勃勃 可以吗? 希望能采纳,谢谢 7形容环境好的成语 美不胜收,风景秀丽,山明水秀,郁郁葱葱,春色满园 窗明几净,绿草如茵,斑驳陆离 窗明几净 分外妖娆 风景不殊 古色古香 千岩竞秀 千回百转 青山绿水 如花似锦 山明水秀 山 上,应接不暇 诗情画意 水木清华 水色山光 秀色可餐 虚无漂缈 烟波钓徒 云蒸霞蔚 银河倒泻 月夕花朝 满园春色,春暖花开,春光明媚,风景怡人,碧海清天,碧落黄泉,碧水青山 二 形容花 万紫千红 春暖花开 鸟语花香 姹紫嫣红 花红柳绿 百花争 艳 遍地开花 锦上添花 火树银花 明日黄花 春花秋月 过时黄花 花团锦簇 花枝招展 奇花异草 形容山 崇山峻岭 山明水秀 峰峦雄伟 漫山遍野 江山如画 湖光山色 大好河山 锦绣河山一泻千里 波澜壮阔 波涛汹涌 水平如镜 高山流水 水 融 湖光山色 绿树成阴 万紫千红 峰峦叠嶂 奇峰突起 8形容 环境的词语 描写自然环境的词语 1、四季 春:春色满园、春暖花开、春光明媚、大地回春、草长莺飞、春意盎然 夏:烈日炎炎、骄阳似火、狂风暴雨、大雨倾盆、赤日炎炎、暴风骤雨 秋:硕果累累、金桂飘香、秋高气爽、秋风习习、金秋十月、天高云淡 冬:冰天雪地、粉妆玉砌、大雪纷飞、银妆素裹、白雪皑皑、冰冻三尺 2、山水 山清水秀、千山万水、青山绿水、依山傍水、山高林密、山峦起伏、 悬崖峭壁、崇山峻岭、湖光山色、碧水蓝天、水平如镜、海天一色、 汹涌澎湃、浩浩荡荡、波澜壮阔、惊涛骇浪、水天相接 3、日、月、星 众星拱月、玉兔东升、月白风清、明月高悬、月光如水、月朗星稀、 繁星满天、群星闪烁、星光灿烂、日月同辉、皓月当空、斗转星移、 4、风、雨、雪 和风细雨、狂风暴雨、久旱逢雨、风雨交加、电闪雷鸣、大雨滂沱、 蒙蒙细雨、大雪纷飞、风和日丽、白雪皑皑、冰天雪地、鹅毛大雪、 细雨如丝、毛毛细雨、大雨如注、斜风细雨、风雪交加 5、花草树木 百花齐放、芳草凄凄、绿树成荫、枝繁叶茂、百花凋零、万紫千红、 鸟语花香、姹紫嫣红、花红柳绿、百花争艳、繁花似锦、绿草如茵、 郁郁葱葱、古树参天、万木争荣、花团锦簇 9描写自然环境的好词、好诗句、美句段 句子: 1、清晨,残月像一块失去了光泽的鹅卵石,抛在天边。 2、夜晚,满月升起来了,一片安静跟着银雾般的月光洒在大地上。 3、在秋风中,芦苇醉了;我散步其间,也被陶醉了。 4、高原上的春天短得像兔子的尾巴,一闪便不见了。 5、月亮,圆圆的,像纺车,纺着她浪漫的遐思。 6、那霏霏的雨丝,宛如一片朦胧的烟雾,遮掩了绵延千里的淮河平原。 7、群山都落在脚下,显得空阔高远,高得可以同月牙儿拉手,同太阳亲脸。 8、他不像染,秀丽可却粗旷。他美的不野,文静镇定的姿态始终是他给人的影响。 9、满月像个黄黄的灯笼,从东方天边挑起在天空。 10、一枚新月如同一朵白色梨花,安静地开放在浅蓝色的天空中。 词语:一泻千里 一望无际 千山万水 千岩万壑 山明水秀 山重水复 山高水长 大雨滂沱 万紫千红 天昏地暗 五彩缤纷 五颜六色 风平浪静 风吹雨打 风雨交加 风和日丽 气象万千 鸟语花香 花团锦簇 花红柳绿 花枝招展 苍翠欲滴 汪洋大海 含苑欲放 沃野千里 汹涌澎湃 彤云密布 穷乡僻壤 层峦叠嶂 春光明媚 春华秋实 春和景明 春寒料峭 春暖花开 春意盎然 春意阑珊 荆棘丛生 草长莺飞 荒无人烟 柳暗花明 姹紫嫣红 莺歌燕舞 晓风残月 倾盆大雨 倒海翻江 烟波浩渺 凄风苦雨 浩如烟海 浩浩荡荡 海阔天空 浮云蔽日 浮光掠影 清风明月 落英缤纷 落花流水 晴空万里 湖光山色 渺无人烟 雷电交加 数九寒天 遮天蔽日 漫无边际 滴水成冰 繁花似锦 段: 小清河的景色如同画一般:堤上,小草密密匝匝,在阳光下争绿斗艳;岸边,一棵棵柳树排成行,柔软的枝条垂在明镜似的河面上;水中,小鱼成群,有的轻游,有的蹦跳,有的贴在河底,一动也不动;河面上,燕子飞来飞去,唧唧地叫个不停,还不时地用翅膀拍打着水面。 最快乐的就是这河水,简直像一位活泼的少女,唱着、跳着,拨动着老树伸过来的根须,拍打着黄褐色的山崖,踏着河滩上那些石子,无忧无虑地奔跑着。河水中不时跳出一条鱼儿,使河流显得更富有情趣,更天真可爱了。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它以一往无前的气概,和千回百折中积蓄起来的力量,冲出潼关,勇决三门,劈开中原大地,将九曲黄流人大海,在青蓝绿紫的海面上,几十里范围内,涂上了一片有赤有橙有黄有绿的奇光异彩。 夏日的黄河美丽无比。黄河两岸绿树成阴,枝繁叶茂,垂柳倒映,水鸟飞翔。登上拦河大坝,举目远眺,河水浊浪排空,像母亲的血液输人平原儿女的条条“血管”,滋润着肥沃的河套平原。 漓江水真多呀,满满地填充着河床,天上还不时有小雨点跳入水中;漓江水好清呀,虽然没有太阳光的直接照射,却也可以看清河底的小卵石,水中还不时地有几尾调皮的小鱼游来窜去;漓江水好静呀,静得仿佛能听见她在你耳边低语,偶尔微风飘过,清脆的水声就像一个小姑娘在轻歌;漓江水好柔呀,柔得使人忍不住要去抚摸,却又不忍碰皱她。微风掠起的波浪,好像亭亭的 拖着的裙幅,她是那样软,那样美。 使我非常惊奇的,是那江水的绿,绿得浓极了。时已深秋,但那浓绿,却给人春深如海之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39663366感。原来雄伟的山,苍郁的树,苔染的石壁,滴水的竹林,都在江中投下绿油油的倒影,事实上是天空和地面整个绿成一片,就连我自己也在那闪闪绿色之中了。 10形容环境的古诗词 描写环境的古诗词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小学经典诵读主持词1形容租房的词语 1 定租 [ dìng zū ]:旧时一种收地租的方法。 数额固定的地租。 造句:签定租契之前,你有什么问题吗? 2 逼租 [ bī zū ] :逼迫交租。 造句:在“催租逼租”与“抗租欠租”这一绵延数百年的斗争中,反是佃农们获得了空前的胜利。 3 合租[ hé zū] :一起租房子。 造句:日本人一直认为,蜗居总比跟陌生人合租要好。 4 出租 [ chū zū ] :收取一定的租金,供别人定时使用某物。 造句:李大爷家有两间平房准备出租。 5 包租 [ bāo zū ]:指在一段时期内专由某方租用。 造句:采用包租飞机的办法完全失败。 6 蜗居 [ wō jū ] :比喻极为狭小的居室陋巷蜗居。住在狭小的居室里这正是他蜗居多年的斗室。 造句:减少蜗居时间,亲近大自然。 7 群居 [ qún jū ] :成群地聚居于一处。 造句: 群居守口,独坐防心。小时偷针,大时偷金。 8 催租 [ cuī zū ] :国家催缴土地税。指向佃户催缴地租。 造句:旧社会那些有枪在手的保甲们有恃无恐,不停地催租逼债。 9 逋租 [ bū zū ] :犹欠租。 造句:文武赐位二等,逋租宿债勿复收。 10 佃租 [ diàn zū ]:佃农租地后按期所缴地租。 造句:间亦有一年一典者,其典价的性质更类似佃租。 2关于租房的成语 寄人篱下 巧立名目 租赁合同 合法权益合同订立寄人篱下 [ jì rén lí xià ] 解释:寄:依附。 依附于他人篱笆下。比喻依附别人生活。 出自:《南史·张融传》:“丈夫当删诗书,制礼乐,何至因循寄人篱下?” 示例:鲁想到自己从前在山东省里的时候,虽靠姊夫的光当了文案,然而终是~。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八回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出 处 《南齐书·张融传》:“丈夫当删诗书;制礼乐;何至因循寄人篱下?” 例 句 长期~的生活使她养成委曲求全的性格。 3形容房子很大的词语 成语有很多,此处仅列举以下几个,仅供参考。 雕梁画栋 [diāo liáng huà dòng] 在栋梁等 木结构上雕刻花纹并加上彩绘,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建筑艺术。后来也指豪华的建筑。 富丽堂皇 [fù lì táng huáng] 形容建筑物华 丽雄伟。也形容场面华丽而盛大。堂皇:气势盛大。 不同凡响 [bù tóng fán xiǎng] 原指歌唱演奏十分出色。后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言谈议论不同一般,十分出色。 古色古香 [gǔ sè gǔ xiāng] 形容字画、器物等带 有古代的色彩、情调。 金碧辉煌 [jīn bì huī huáng] 形容建筑物等颜色鲜明华丽,光彩夺目。金碧:金黄青绿的颜色。 举世闻名 [jǔ shì wén míng] 举世:全世界。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高耸入云 [gāo sǒng rù yún] 耸:直立,高起。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重峦叠嶂 [chóng luán dié zhàng] 重重叠叠的山峰。 鳞次栉比 [lín cì zhì bǐ] 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路旁各种建筑~。也说栉比鳞次。 别有洞天 [bié yǒu dòng tiān] 另有一种境界,形容景物等引人入胜。 高楼大厦 [gāo lóu dà shà] 高大豪华的房屋建筑。 4形容房子的诗句有哪些 1、山房春事二首 唐代:岑参 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 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译文:春风柔日光暖满目荡漾春光,蝴蝶和蜜蜂不时乱飞进厅房。 门前的几枝柳条低拂着衣架,一片山花飘落在了笔床之上。梁园之中夕阳已西下,只有点点乱飞的乌鸦,放眼望去满目的萧条,零零落落三两户人家。 园中树木你怎能知道,人已散尽失去了繁华,一年一度春风又吹过,依然开着昔日的鲜花。2、贺新郎·梦冷黄金屋 宋代:蒋捷 梦冷黄金屋。 叹秦筝、斜鸿阵里,素弦尘扑。化作娇莺飞归去,犹认纱窗旧绿。 正过雨、荆桃如菽。此恨难平君知否,似琼台、涌起弹棋局。 消瘦影,嫌明烛。 鸳楼碎泻东西玉。 问芳悰、何时再展,翠钗难卜。待把宫眉横云样,描上生绡画幅。 怕不是、新来妆束。彩扇红牙今都在,恨无人、解听开元曲。 空掩袖,倚寒竹。译文 梦中的黄金屋已然凄冷,可叹秦筝上斜排的弦柱似雁阵飞行,洁白的筝弦蒙上了灰尘。 她化作娇莺飞回去,还能辨认出纱窗旧日的绿色青痕。窗外正吹过细雨蒙蒙,樱桃加红豆圆润晶莹。 这相思愁恨难以平静,君可知情?它就像琼玉棋枰,弹棋局起伏不定。孤灯相伴映出我消瘦的身影,总嫌那烛光太明。 鸳鸯楼上碰杯饮酒,玉杯碰碎美酒倾。试问她的芳踪,何时再能相逢?实在难以嫌头簪翠钗的丽影。 欲把宫眉画成纤云式样,生绡的画幅描上她的秀容,只怕不是时兴的新妆。歌舞的彩扇、牙板如今都在,只恨无人,能将大宋隆盛的乐曲听懂。 空虚地掩袖拭泪,独倚着寂寞寒冷的翠竹!3、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唐代:贯休 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如家禽。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译文 柴门一片寂静屋里米饭香喷喷,农家炊烟袅袅春雨过后天放晴。院内鲜花迷蒙山间流水清泠泠,小儿又哭又闹索要树上的黄莺。 池塘黑水飘香蒲草长得密森森,鸳鸯鸂鶒在水中嬉戏好像家禽。村前村后田间地头桑柘多茂盛,东邻西舍界限分明彼此不相侵。 养蚕女在前面清澈的溪中洗茧,牧童吹着短笛穿衣在水中洗浴。山翁好客热情挽留我一住在住,笑着指点西坡说瓜豆就要成熟。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代: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译文 八月秋深狂风大声吼叫,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明目张胆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里去了。我费尽口舌也喝止不住,回到家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不久后风停了天空上的云像墨一样黑,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布质的被子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 如遇下雨整个屋子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雨点像下垂的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安史之乱后我的睡眠时间就很少了,长夜漫漫屋子潮湿不干如何才能挨到天亮?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的大屋,普遍地庇覆天底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喜笑颜开,房屋遇到风雨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山一样。 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5、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宋代: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译文 饥饿的老鼠绕着床窜来窜去,蝙蝠围着昏黑的油灯上下翻舞。狂风夹带着松涛,犹如汹涌波涛般放声呼啸;大雨瓢泼而下,急促地敲打着屋顶;糊窗纸被风撕裂,发出呼啦啦的声音,仿佛在自言自语。 从塞北辗转江南,如今归隐山林,已是容颜苍老,满头白发。一阵凄冷的秋风吹透了单薄的布被,突然惊醒,眼前依稀还是梦中的万里江山。分析诗与词外部形式上的异同 小学经典诵读主持词 男师:各位领导,各位家长,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合:大家晚上好! 女师:“一年滴尽莲花漏”,又是一年回顾时,我们在此欢聚一堂,正所谓是“群贤毕至,少长贤集”。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们实验小学又一次在经典美文中播种理想,放飞希望。 男师:我们实验小学在《古诗词吟诵研究》的课题引领下,拓展到经典吟诵。泱泱中华,洪篇巨作,苍苍大地,文明传承。我们实验小学“经典润童年,书香溢校园”,与经典同行,与圣贤对话,我们在书香弥漫的校园里感受经典,在经典中成人成才。 女师:雅言传承文明,经典奠定人生,开展古诗词吟诵和经典诵读活动,是我们实施诗书立雅,以雅立校的主要方略,是追求教师儒雅,学生文雅,学校高雅的重要措施。 女生:浅吟低唱,百转千回,诉不尽唐诗宋词的千古风韵;诵读经典,对话圣贤,品不完诸子百家的人生智慧。 男生:当十八大刚刚拉下帷幕的时候,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却处处飞扬。“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小学生是社会中最富有活力的部分,是复兴中华民族伟大事业的希望,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 女师: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的起点,新的蓝图,新的气象,都是为了到达那不曾改变的梦想! 男生:最是书香能致远,站立在先贤的肩膀上,我们越发厚重挺拔。 女生:腹有诗书气自华,沐浴在经典的芬芳里,我们更加清雅韵致。 合:今天,我们满怀喜悦,向您汇报收获;今天,我们满怀虔诚,接受您的指点。“中华情分泄巍薄咝虑笛樾⊙Ь湟魉谢惚ㄑ莩觥毕衷诳迹 1《少年中国说》(五年级组) 女: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是民族的未来。我们骄傲自豪地宣告:我们是中华少年。传承文化是我们的责任,弘扬经典是我们的义务。小学诵读经典汇报演出主持词小学诵读经典汇报演出主持词。 男: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只要心与阳光握手,梦就会从这里起航。请欣赏五年级组吟诵的《少年中国说》。 2《三字经》(一年级组) 男:这是一部蒙学著作,三字一句,两字一韵,琅琅上口,家喻户晓,流传千年,有生动有趣的人物历史故事,有寓意深刻人生的道理,有说不尽道不完的内涵,却又浅显易懂……请欣赏一年级组表演的诗舞《三字经》。 3《古诗词趣谈》(四年级组) 女:如果说古诗词是一座文化百花园的话,那么古诗词中那句句名句就是一朵朵艳丽无比的奇葩。把一首首古诗词名句串烧起来,就是一道别具风味的文化美餐,读着一句句古诗词集锦,就是在感受经典的精髓!请欣赏四年级组表演的相声《古诗词趣谈》。 4《荷塘月色》(学校器乐队) 男: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女:明月如镜,映照环宇,映照心灵,与月同歌,与荷同舞。让我们一起倾听同一轮圆月下荷塘的故事吧——请欣赏学校呦呦鹿鸣器乐队表演的《荷塘月色》。 5《弟子规》(三年级组) 女:千年积淀,垫高成长之躯;百代经典,点亮心灵之灯。 男: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忠义孝悌,不可不知;仁义礼智,不能不明。请欣赏三年级组的唱读《弟子规》。 6《明日歌》(校舞蹈队) 男: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它不会多给谁一分钟,也不会少给谁一分钟,就看你怎样对待时间了。 女:“水去日日流,花落日日少”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成立事业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请欣赏学校梦之雅舞蹈队的舞蹈《明日歌》。 7《六小儿辩日》(二年级组) 女:古老的文化犹如一杯清茗,透过历史的尘封散出无尽的幽香;古老的文化犹如一阵清风,透过亘古的光阴扑面而来。 男:提起孔圣人,我们无不惊叹他的'博学多才,在他身上更让我们佩服的应是,他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人生态度。下面请欣赏二年级组表演的情景剧《六小儿辩日》。 8《兰亭序》(青年教师读书沙龙组) 女:俗话说“生死有命”,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臧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男:王羲之说“死生亦大矣!” 王羲之把内心深厚的悲情血液,注入儒家立言不朽的传统,以深情的诗文沟通人心和历史,完成了生命在历史时间内的情感超越——请欣赏青年教师读书沙龙组吟诵的《兰亭序》。 9《游子吟》(六年级组) 女:在浩瀚的书山字海里有一个神圣词汇——母爱。这是一个多么温暖的词语;这是一个多么柔美的词语,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词语! 男:“父书空满筐,母线尚萦襦。”“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请欣赏六年级组表演的情景剧《游子吟》。 10《诗韵》(学校舞蹈队) 女:盛唐的明月美酒,流淌出流传千古的锦句华章; 男:宋代的古笔酽墨,书写出一朝盛世的婉约风骨。 诗从盛唐来,鼓我实小情;新年到,希望来,我要上春晚。我们的节目《诗韵》冲出大旺,飞向肇庆,正步入《肇庆春晚我要上》的征途,现在我们再次欣赏《诗韵》,再请梦之雅舞蹈队表演。 11《实小之歌》(学校合唱队) 男:北江之滨潮涌潮涨,实小之帆,乘风启航。高雅的学校,种下我金色梦想,我要破土而出,我要拨节成长。 女:智慧人生从这里起航,七彩梦想从这里高飞。请欣赏学校诗雅合唱队演唱的《实小之歌》。 谢幕 男师:与经典同行,传承华夏文明。 女师:与圣贤为友,启迪人生智慧。 男师合: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女师合:中华经典的千古风姿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女生:总有一种文化源源不断,这就是优秀的中华经典;总有一种精神生生不息,这就是宝贵的民族之魂。 男生:诵读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女生合:诵读经典,让民族文化锻造我们的脊梁。 男生合:读经典诗文,做少年君子。 女生合:让经典诗词丰富我们的生活,美化我们的心灵!让经典美文滋润我们的童年,浸染我们的校园。 学合:把经典诵读融入每一天,展翅高歌飞向未来! 1、四家诗:“鲁诗”、“齐诗”、“韩诗”和“毛诗”的合称。汉代传《诗》的有《鲁》、《齐》、《韩》、《毛》四家,前三家是今文学家,西汉时皆立于学官,置博士。魏晋以后,三家诗先后亡佚。“毛诗”是古文诗学,较晚出,系私学相传,后盛行于东汉。魏晋以后,直到现在,通行的《诗经》即为“毛诗”。四家诗均在注释中力图宣扬儒家思想,但对诗之解释大同小异。清陈乔枞《四家诗异文考》可资参考。 2、《国觞》:是楚辞《九歌》的最后一篇。它的内容是颂悼为国捐躯的死难将士。“觞”指战死者而言,“国觞”即死于国事者的意思。 3、《楚辞章句》:汉王逸著。十七卷。前十六卷注屈原至刘向作品,第十七卷注王逸自作《九思》。各篇皆有序,《离骚》、《天问》有后序,以揭示篇旨命意。厘定章句,逐句注释,详于训诂,言多有据。所注皆出己意,亦杂采众说,多传旧训,虽有曲说,然保存古文献不少。《九章•抽思》以下诸篇,注文隔句用韵,可资研究古韵。王氏为楚人,去古未远,能一一指明楚地方言,后人受惠不少。为传世最早的《楚辞》注本。李善注《文选》、《离骚》诸篇,大抵照录此书。其时尊经,此书谓“《离骚》依托五经立义”,未免牵强附会。《四库全书总目》以为此书“自宋以来,已非逸之旧本”。 4、燕飨诗:是直接反映嘉礼中飨礼、燕(宴)礼等礼仪活动的诗,故也称为礼仪诗或宴饮诗。根据它们反映的不同礼仪内容,又可分为飨礼诗、燕礼诗、乡饮酒礼诗等 试以《九歌》为例,分析楚辞与楚地神巫文化之间的关系。 见书第236—241页。 5、曲子词:是词的别称。词是在音乐的土壤萌芽和诞生的;早期的词是受到音乐洗礼的一种音乐文学,是经过无数歌者歌唱的一种新体歌诗。所以,唐五代时人们称词为“曲子”或“曲子词”。如五代欧阳炯于广政三年所作《花间集叙》中称所集为“诗客曲子词”。 6、沈宋体:律诗的别称。“沈”指沈佺期,“宋”指宋之问。初唐诗人在诗律方面有很大进展,他们主要在永明体的基础上做了两个工作,一是把四声二元化,二是解决了粘式律的问题,从律句律联到构成律篇,摆脱永明诗人种种病犯说的束缚,创造了一种既有程式约束又留有广阔创造空间的新体诗——律诗。其中贡献最大的就是沈佺期和宋之问,他们总结了六朝以来声律方面的创作经验,确立了律诗的形式,最后完成了律诗的“回忌声病,约句准篇”的任务,因此又称律诗为“沈宋体”。 7、边塞诗:是盛唐诗歌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等人。他们继承并发展了隋及唐初以来边塞诗的创作传统,以深刻的边塞生活体验,多方面反映边塞生活,表现了巩固国防、为国立功的英雄主义气概和进取精神。诗歌反映盛唐时代气息,开阔了诗歌创作题材,气势磅礴,乐观向上,描写生动、形象,风格雄浑豪放,富有艺术感染力,促进了盛唐诗歌的繁荣。代表作有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昌龄的《从军行》等。 8、韩孟诗派:这是中唐与新乐府运动同时崛起的一个影响较大的诗派。代表人物是韩愈、孟郊、贾岛、卢仝等人,进一步发展了杜甫诗奇崛的一面,力求瑰奇怪谲,形成了韩孟诗派。它除了追求诗歌的雄奇怪异之美,还大胆创新,或以散文的章法结构诗篇,或在诗中大量使用长短错落的散文句法,尽力消融诗与文的界限。诗风深险怪僻。韩愈的“以文为诗”,对宋诗影响深远 9、比兴:《诗经》“六义”中的二义。“比”,今人一般取朱熹的说法,认为它是《诗经》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即相当于比喻修辞格(有明喻,也有暗喻)。“兴”,朱熹认为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并说“诗之兴多是假他物举起,全不取义”。“比”、“兴”两义,各家所论虽或偏重社会内容,或偏重艺术表现,但都将比兴理解为与直接叙述描写相对立的,借比喻、象征等手法对某一特定内容所作的曲折委婉的表达。 10、叠咏体:《诗经》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重章复唱,或称“叠咏体”。重章复唱是口语文学中常见的样式。这一样式的最初形成是为了便于歌唱、记忆和传诵。因为这样,在复唱中不断地使用一个调子甚或是相同的句式,有时只要换一两个词语。这也形成了《诗经》篇章结构和语言上的一大特色。据统计,这种重章复唱的形式,在《诗经》的305篇中,占了一半以上,并多集中在《国风》、《小雅》部分。可知,这种形式主要集中在民歌并短章民歌之中。这与短章民歌含意的单纯性,口头性,偏重于抒情性有关。 11、《花间集》:后蜀赵崇祚编。十卷。收录唐、五代词人温庭筠、皇甫松、韦庄、薛昭蕴、牛峤、第泌、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和凝、顾敻、孙光宪、魏承班、鹿虔扆、阎选、尹鹗、毛熙震、李珣等十八家词500首。词人大多出生于蜀地或仕宦于前后蜀,就其总体风格而言,以歌咏男欢女爱、相思离别为主要内容,以红楼翠阁、闺房帐帏为主要背景,以香艳浓丽、婉约缠绵为主要风格特征,对词体文学的特质、特征和特色影响极大。所谓“诗庄词媚”之说,究其原因,不能不说与花间派词的影响有关。 12、燕乐:隋唐时期所称的“燕(宴)乐”,主要是指六朝以来域外音乐(胡夷新声)与中原民乐、传统清乐、宗教音乐(法曲)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兴的音乐,其曲调的结构和风格一改旧的面貌,使人耳目一新,喜闻乐见。、 13、四始:“四始”说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此四始是指《风》、《小雅》、《大雅》、《颂》四者的开始。 14、风雅:《风》、《雅》的合称。二者都是《诗经》“六义”之一,《诗经》类名。“风”本义是乐调。朱熹认为“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也有人据《诗经》内证和《左传》记事,认为风是地方乐调。今人多综合民俗歌谣、地方乐调立论。“国风”便是汇集各地的地方土乐。“国风”中的小部分是西周初期的作品,大部分作于春秋时期。它包括两个地区和十三诸侯国的160篇作品。“雅”是“正”的意思,是“朝廷正乐”,包括《小雅》和《大雅》,故又称“二雅”,大、小雅也当是音乐上的区分,《大雅》31篇,大部分作于西周初期,《小雅》74篇,大部分作于西周末期,共105篇。 15、元白诗派:中唐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诗派,他们重写实、尚通俗,以讽喻时事的乐府诗著称,是对杜甫写时事的创作道路的进一步发展。 16、诗史: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主要在“安史之乱”之中和之后,他饱尝了那个时代的苦难,目睹和体验了唐帝国由盛到衰、急剧变化的严酷现实,他的诗歌把写实倾向推向了艺术的顶峰。在“安史之乱”中,他与千千万万民众一样 流离失所,他的诗如“三吏”、“三别”、《春望》等,最早也最全面、最深刻地反映了这场大战乱所造成的灾难,展现了战火中整个社会变化的广阔画面,被誉为“诗史”。诗史的性质,决定了它写作方法的变化,杜甫把强烈深沉的抒情融入叙事手法中,以叙事手法写时事。无论是题材还是写法,都呈现出迥异于盛唐诗的风貌。 试以王维和李白的咏史诗为例,分析咏史怀古诗是如何将咏史和言志结合在一起的。 王维的诗见书第153—155页,李白的诗见第155—158页。17 、风、雅、颂:《风》、《雅》的合称。二者都是《诗经》“六义”之一,《诗经》类名。“风”本义是乐调。朱熹认为“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也有人据《诗经》内证和《左传》记事,认为风是地方乐调。今人多综合民俗歌谣、地方乐调立论。“国风”便是汇集各地的地方土乐。“国风”中的小部分是西周初期的作品,大部分作于春秋时期。它包括两个地区和十三诸侯国的160篇作品。“雅”是“正”的意思,是“朝廷正乐”,包括《小雅》和《大雅》,故又称“二雅”,大、小雅也当是音乐上的区分,《大雅》31篇,大部分作于西周初期,《小雅》74篇,大部分作于西周末期,共105篇。 什么是讽喻精神?试结合结合作品进行说明。 《诗经》中的讽喻诗的作者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守礼修德的自觉意识。这些作者共同构成了《诗经》的讽喻精神,他们被后世称为“讽喻诗人”。 见教材第77—84页。 结合作品,分析《诗经》燕飨诗的主要内容及其思想艺术价值。 燕飨诗是直接反映古代嘉礼中飨礼、燕礼等礼仪活动的诗,它是周代礼乐文化的直接产物。燕飨诗的价值表现为以下几点: (1)燕飨诗的政治价值:联络情谊、巩固统治。燕飨诗的根本目的是巩固政权,是要通过诗歌的形式告诫人们要遵循燕飨礼仪,实现联络情谊、巩固统治的政治功利作用。 (2)燕飨诗的历史价值:记载古代燕飨礼的程序仪式。燕飨诗不仅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还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它们记载了许多燕飨之礼的程序和仪式,是我们研究周代礼制的重要史料。如《小雅•宾之初筵》中记载的三爵之礼,就是古代燕飨中必经的程序。 (3)燕飨诗的审美价值:一、和谐欢快的风格;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燕飨诗是世界文学史上唯一一组单纯反映古代燕飨活动的诗歌,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首先,它们真实地展现了燕飨活动的场面,表现出燕飨活动中和谐融洽、欢快热烈的气氛,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如《鹿鸣》反映了宾主之间的和谐融洽,而《常棣》则描写了众多兄弟欢聚一堂的喜悦和睦。其次,燕飨诗还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燕飨席上的贵族形象,如《宾之初筵》就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一群腐朽虚伪、丑态百出的贵族醉鬼的形象。 18、乱词:乐曲的最后一章或辞赋篇末总括全篇要旨的一段。 、《离骚》一诗中的“香草美人”有什么寓意?《离骚》的比兴手法与《诗经》的比兴有何不同,有什么新的发展? 《离骚》中缤纷的香草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外化,是世界上美好品德的形象化,诗人正是通过他所铸造的这些绝美意象,展示了自己高洁美好的品德。他还借男女情爱的心理来表达自己政治生活中的希望与捻、坚贞与被嫉、苦恋与追求。 《诗经》的比兴手法一般是触景生情,是实写;《离骚》的比兴,大多是虚构、想象,是积极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有机组成部分。《诗经》的往往只是一首诗的片断,是一种比较单一的比喻、联想;《离骚》却把物我、情景交融起来,构成一种象征体。 要展开。具体见书第196—198页。 19、沈宋体:律诗的别称。“沈”指沈佺期,“宋”指宋之问。初唐诗人在诗律方面有很大进展,他们主要在永明体的基础上做了两个工作,一是把四声二元化,二是解决了粘式律的问题,从律句律联到构成律篇,摆脱永明诗人种种病犯说的束缚,创造了一种既有程式约束又留有广阔创造空间的新体诗——律诗。其中贡献最大的就是沈佺期和宋之问,他们总结了六朝以来声律方面的创作经验,确立了律诗的形式,最后完成了律诗的“回忌声病,约句准篇”的任务,因此又称律诗为“沈宋体”。 20、元白诗派:中唐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诗派,他们重写实、尚通俗,以讽喻时事的乐府诗著称,是对杜甫写时事的创作道路的进一步发展。 谈谈你对“盛唐气象”的认识。 盛唐指唐玄宗在位的开元、天宝年间,大致相当于公元八世纪上半叶。这时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社会充满自信,不仅是唐朝的高峰,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盛唐涌现出以李白、杜甫、王维为代表的一大批诗人,他们共同开辟了一个气象恢宏的诗歌的黄金时代。 所谓“盛唐气象”,着眼于盛唐诗歌给人的总体印象,诗歌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感情饱满,基调高亢,“文质取半,风骚两挟”,形式完美,体裁皆备,风格明朗,技巧精纯,语言清丽,音律和谐;诗歌中洋溢着一种昂扬进取、积极振奋的时代气息,回荡着热烈奔放、乐观欢快的青春旋律——这一切合起来就成为盛唐诗歌与其它时期的诗歌相区别的特色。盛唐诗人王湾有一首《次北固山下》,当时的宰相张说称赞不已,将颈联抄在官署的墙上,作为诗歌的楷模。(见殷璠《河岳英灵集》)这诗的中间两联正好可以用来形容那个时代:“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那三个形容词:平、阔、正,还有那高悬的风帆,从残夜中生成的海日,进入到旧年里的江春,都让人感受到盛唐时代的气息以及盛唐诗歌的风貌。再看以下这些盛唐诗人的歌唱:“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李白《庐山谣》)“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在这些诗句里洋溢着一股涵天盖地的雄浑之气,千载之下仍能令懦者勇、弱者壮。盛唐诗人并不是没有忧愁,李白就经常把愁字挂在嘴边,诸如“愁疾”、“愁颜”、“愁心”、“愁发”、“愁肠”,不一而足。但我们只要将李白和中唐的孟郊、李贺,晚唐的温庭筠、李商隐比一比,就可以感到李白愁得来有力、愁得来气派。正如他的名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显示的是强者之愁,在愁中有一股浩然奇气。杜甫也写愁,那是一片忧国忧民的伟大之愁、健康之愁:“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盛唐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在前期,盛唐气象主要表现为:投身社会和参预政治的热情,高度的自信和自尊。后期,李林甫、杨国忠等奸相当政,这时盛唐气象主要表现为:敏锐的洞察力,暴露社会矛盾的勇气,对国家的责任感,以及对社会危机即将到来的忧虑。例如李白在《古风》其二十四中痛斥宦官和斗鸡小儿,在《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中揭露政治的腐败。又如杜甫在安史之乱前夕揭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尖锐的问题(《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对社会充满信心和责任感。李白六十一岁时还请求参加李光弼的军队,去讨伐安史叛军。杜甫虽然忧国忧民,但不是悲观主义者。写于安史之乱期间的《北征》,忠实地记录了战乱中民生的疾苦,却仍相信国家将会中兴。他漂泊西南之际所写的《登楼》,在痛心“万方多难”之余又把大唐比作北极星,相信它不会沉沦。他在《江汉》中说:“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在《凤凰台》中说:“再光中兴业,一洗苍生忧。”在《洗兵马》中说:“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正是在安史之乱那些最阴霾的日子里,他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简述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及其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 先秦时代的诗歌(如《诗经》和《楚辞》)中,有些描写山水风景的诗句,但处于内容的从属地位,并未当作独立的审美对象来歌咏。直到汉末建安时期,才出现了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一首完整的山水诗,这就是曹操所写的四言诗《观沧海》,但这类诗当时不多见。 山水诗是从魏晋以后开始兴起的。由于当时政治黑暗,社会动荡,士大夫们希企隐逸,寄情山水以远祸。晋室南渡,江南美丽的自然山水更吸引了士大夫们。当时盛行的玄学思潮把儒家的“名教”与道家的“自然”结合起来,引导士大夫们从自然山水中寻找人生的哲理与趣味。崇尚清淡之风也带来赞美山水隽语的发达(见《世说新语》)。玄言诗中亦出现山水佳句。经过长期的多方面的酝酿,终于产生出第一位山水诗人,这就是晋末宋初的谢灵运。 谢灵运长期优游名山胜境,写有大量的山水诗。其诗语言富丽精工,喜雕琢,追求形似。诗的结构往往是纪游式,末后总留有玄言诗的尾巴。他的诗往往是有句无篇。稍举一些诗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之写园林;“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之写秋;“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之写冬;“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之写暮色;“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之写春景。这些精美的诗句,如一幅幅精致的山水画。谢灵运确立了山水诗的地位。 、试结合作品,分析诗与词外部形式上的异同。 从诗词的外部形式上看:外部形式的差异表现在句式、句法、韵律、对仗等方面。首先从句式上看,格律诗句式整齐划一,词的句式则参差不齐;其次,诗词的句法也有很大不同,格律诗句法相对固定,词的句法却灵活多样;再次,诗词的押韵规则也不一样,格律诗只用平声韵,一韵到底,隔句压韵,首句可压可不压;词平仄通压,中间可以换韵,韵脚疏密不定;最后,诗词的对仗规定也不很不相同,格律诗第二、第三两联必须对仗,而词的对仗却灵活得多,没有统一的要求。 要展开,要结合作品。 、结合作品分析李白山水诗的特色。 李白山水诗的总体特色是雄奇、豪放,这表现在: (1)从描写对象看,李白喜欢选取高大、壮美、流动的自然山水作为描写的对象,山水本身就给人一种阳刚之美。 (2)从艺术手法上看,李白总是以奔放的激情和积极浪漫主义的手法去描绘山水景物,如大胆的想象夸张、神话传说的运用等,造成一种奇幻瑰丽又豪放雄壮的风格。 要展开,要结合作品。 盛唐的咏史怀古诗表现了怎样的精神风貌?试以王维、李白的作品为例进行分析。 盛唐咏史怀古诗中的时代精神,主要是通过对功名富贵意识的直裸表达,对自我价值的无比自信的肯定来体现的。王维《西施咏》借着对西施美貌的赞颂,透露出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并寄托着有朝一日为君王所赏识的愿望;他的《夷门歌》通过对侯蠃行为的礼赞,同样寓托着渴望有人赏识的心理和对建功成名的热望。李白豪放高洁的诗格和人格魅力,也在他的咏史怀古诗中展现。他在《古风》其十中以鲁仲连自比,以古托今,寄寓胸臆,表明欲求建功立业、功成身退的理想;《登金陵凤凰台》写于因受排挤而被迫离开长安后,登临怀古,挥之不去的,仍然是满腹才华无处施展的苦闷,对追求永恒功业的向往。 要展开,具体见教材第152—158页。 、陶渊明对盛唐田园诗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试结合作品进行论述。 见书第57—60页(尤其是第60页,再结合一些作者的作品,如王维、孟浩然等人)。 南宋咏史怀古词有什么特征?试以辛弃疾的作品为例进行分析。 南宋咏史怀古诗词的艺术特征表现为: (1)“诗”与“史”的结合,即文学性和历史性的统一。首先,它不是对历史本事或事实进行简单的敷写或重复,而是史事的文学化,将史事以文学形式中特有的诗的手段,进行重新的理解和架构,最终成为一种不同于历史的文学样式。其次,又有历史事实作为凭依,而不是空发议论或单纯地抒情。 (2)“咏史”与“言志”的统一,即借咏写历史表现对现实政治的强烈关注。咏史是动因,言志抒怀才是最终的旨归。而这类诗歌中所表达的“志”的内容,大多是建功立业的理想,是对国运兴衰的担忧,无论是李白的《古风》还是王维的《夷门歌》,都隐藏着诗人的心志。 (3)“古”与“今”的结合,即在时空的跨度上具有无限自由伸展的容量。唐宋咏史怀古诗词的创作路数,通常先由眼前所见之景物,引发思古之幽情,然后再由凭吊古人引发对当下的时代社会或者自我生存状态的思考。 具体见教材第179—181页。 试结合作品,分析苏轼和周邦彦咏咏物词的异同。 苏轼的咏物词清畅明净,虽深情处亦文辞明了,章法简明; 周邦彦的词则缠绵沉郁,幻化无端,从不用一处直笔,章法回环往复,绵密婉转。 要展开,具体见教材第209—2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