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婚礼请柬中对长辈的称谓应该怎么写 一、婚礼请柬中对长辈的称呼 妈妈的兄弟——尊舅台 妈妈的姐夫——尊姨丈 老婆的父亲——尊岳父 老婆的妈妈——尊岳母爸爸的姐夫/妹夫——尊姑丈 爸爸的表兄弟——尊表伯/尊表叔 妈妈的表兄弟——尊表母舅 妈妈的堂兄弟——尊母舅 二、婚礼请柬中对兄弟辈的称呼 亲兄弟/堂兄弟——尊老兄/贤弟 表兄弟——尊表兄/尊表弟 姐妹的老公——尊姐丈/贤妹夫 表姐妹夫——尊表姐丈/贤表妹夫 堂姐妹夫——尊姐丈/贤妹夫 妻兄弟——尊内兄/贤内弟 妻姐妹夫——尊襟兄/贤襟弟 妻堂兄弟——尊内兄/贤内弟 妻表兄弟——尊表兄/贤表弟 三、婚礼请柬中对子侄辈的称呼 本族侄——贤侄 亲姐妹之子——贤甥 堂姐妹之子——贤甥 表兄弟之子——贤表侄 表姐妹之子——贤表甥 妻兄弟之子——贤内侄 妻姐妹之子——贤姨侄 男家/亲家之子——贤舅台 婚礼筹备—婚礼请柬称呼注意事项: 1帖文首行顶格书写被邀请者的姓名或被邀请单位的名称。有的请柬把被邀请者的姓名或单位名称放在末行,也要顶格书写。 2要顶格写出被邀请者(单位或个人)的姓名名称。如“某某先生”、“某某单位”等。称呼后加上冒号。 3结婚请帖姓名用全称:不能用任何小名昵称或姓名的缩写。两个姓名之间应该写上“暨”或“和”,不用逗号或顿号。 2 婚礼请帖怎么写称呼 请同事长辈领导怎么写 结婚请柬如果要送给长辈和领导,就要注意格式: 被邀请者称呼送呈/台启 谨定于XX年XX月XX日(星期X) (注释:婚礼举行的时间一定要写准确,因为这关系到邀请者到达时间,也可以写为中国农历或加注英文[如有需要]) 为(一对新人姓名)举办婚典喜筵(宴会) (注释:一对新人新人姓名最好写整齐,通常可以男方在前或左,女方在右或下) 恭请(被邀请者称呼)光临 (注释:可以写为一对夫妇或者单独对某人的敬语) XXX、XXX、XXX、XXX敬邀 (注释:写明双方父母及新郎新浪,并排写,以长辈为先)举例说明: 新郎父名子新郎名 新郎母名媳新娘名 其它人姓名率其它人姓名敬邀) 喜筵时间:可以同上时间 席设:喜筵地点(注释:喜筵的酒店名称,不用细写,到时会有人带路,要不显得小气。 3 结婚请帖同事长辈领导称呼怎么写 婚礼请同事的喜帖怎么写?1、女生:姓名 + **芳启;2、男生:姓名 + 先生台启或大启。 给长辈的请帖怎么写?1、适用已婚方式写2、如果是姑姑或阿姨已婚记得信封上应以姑丈或姨丈的名字(只写姑姑名字很没礼貌);3、姑伯叔姨等如果爸爸妈妈还在的话用姓名+“全家福”写之(因为他们算是父母的平辈算是父母邀请的);4、如果父母不在时应以xx姑父大人、伯父大人、姨父大人、舅父大人+“钧启”写之。给长官领导的请帖怎么写?1、单身正确版:姓 + 称谓 + 名 +先生或** + “钧启”2、单身通用版:姓名 + 称谓 + “钧启”3、己婚:姓名 + 称谓 + "全家福" 或 姓名 + “全家福”4、称呼若不采用一般性的先生、女士、**,而改用受信人职位,其写法是「姓、职位、名、启封词」,例如:「黄正德主任 大启」、「黄主任正德 大启」。 请别人一家人,应该用“全家福”或“阖府统请”。请对方夫妻双方,喜帖要怎么写呢?1、结婚者不论有无小孩,都写姓名+全家福后面不用再加 “收或启”;2、没小孩平辈也可以姓名+贤伉俪+“钧启”或“台启”。 新人必看 婚礼用的喜帖要注意哪些问题。 4 结婚请贴称谓 例1:本人具名 请 柬 我俩谨订于月日午时假座饭店厅举行婚宴谨请光临 谨订 例2:家长具名 请 柬 谨订于月日午时假座饭店厅为小儿(女)举行婚宴谨请光临 家长 谨订 结婚请柬的称呼一般分为:长辈,平辈,晚辈三类。 但通常情况下,对长辈的邀请应该亲自登门恳请,同时呈上请柬。请柬对长辈的称呼,有亲缘关系的直接按辈分称呼,无亲缘关系的可尊称为:叔叔、姨、大人等,这样显得既温性馨而又有亲和力。 对平辈的称呼通常为:有亲缘关系的按平常生活中的称呼;无亲缘关系的可称为先生、女士等。至于晚辈,也同样按这个方式即可。 顺祝新婚愉快,百年好合! 你说的可以送给任何人的 认识的写成 "送呈 尊敬的 先生/女士台启:" 不知道名字的就写 "送呈 尊敬的贵宾 台启:" 就可以了! 5 自己结婚,以自己的名义写给长辈的结婚请柬,比如舅舅,怎样称呼自己 横线处就写你的名字和你妻子的名字就可以,不要写舅舅什么的,就写对方的名字全称,比如邀请王某某全家,不用一一把他们家的名字写出来的,要是朋友只邀请一个,就不要写全家二字了 由新人派贴 送呈(受邀人姓名)台启(后面不写) 注:送长辈要先注明礼称,例:舅父XXX合家 送朋友要注意有无结婚,没有结婚的知 其有女朋友的,也要注明,例:XXX及女友 已婚的要在名字后面加上合家 订于XXXX年XX月XX日(当然是填结婚日期啦,一般要先写公历,后写农历) 为(我俩)举行结婚典礼 敬备喜酌(摆晏酒店名称)恭候 光临 XXX,XXX敬约 注:先写男方,后写女方 席位(XX) 时间(XX时:XX分) 注:席位号可咨询酒店方 由新人父母派贴 送呈(受邀人姓名)台启(后面不写) 注:送长辈要先注明礼称,例:舅父XXX合家 送朋友要注意有无结婚,没有结婚的知 其有女朋友的,也要注明,例:XXX及女友 已婚的要在名字后面加上合家(这里的 长辈及朋友是指父母的长辈及朋友) 订于XXXX年XX月XX日(当然是填结婚日期啦,一般要先写公历,后写农历) 为(我儿XXX,媳XXX/女XXX,婿XXX)举行结婚典礼 敬备喜酌(摆晏酒店名称)恭候 光临 XXX,XXX敬约 注:先写父名,后写母名 席位(XX) 时间(XX时:XX分) 注:席位号可咨询酒店方 不好意思,由于当时我自己写的和这个有点不一样,用别人的完整回答给你参考吧 6 新人结婚请帖怎么写称呼 请同事长辈的请帖 给同事领导的请帖怎么写: 1单身正确版:姓+称谓+名+先生或**+“钧启” 2单身通用版:姓名+称谓+“钧启” 3己婚:姓名+称谓+"全家福"或姓名+“全家福” 4称呼若不采用一般性的先生、女士、**,而改用受信人职位,其写法是「姓、职位、名、启封词」,例如:「黄正德主任大启」、「黄主任正德大启」。请别人一家人,应该用“全家福”或“阖府统请”。 给长辈的请帖怎么写: 1适用已婚方式写 2如果是姑姑或阿姨已婚记得信封上应以姑丈或姨丈的名字(只写姑姑名字很没礼貌); 3姑伯叔姨等如果爸爸妈妈还在的话用姓名+“全家福”写之(因为他们算是父母的平辈算是父母邀请的); 4如果父母不在时应以xx姑父大人、伯父大人、姨父大人、舅父大人+“钧启”写之。 7 结婚请帖怎么写称呼 结婚请帖中对于长辈的称呼可以是在辈分后加上“大人”或者“尊”字加上辈分,比如尊姨丈、伯父大人、舅父大人等。对于平辈兄弟姐妹可以称呼贤弟、尊表姐、贤妹夫等。送给普通同事朋友的请帖可以称呼女士为“XXX**芳启”,称呼男士为“XXX先生台启”。如果邀请一家人来参加,可以在姓名后加上“全家福”或者“阖府统请”,后面就不用再加上“收“或者“启”了。如果是邀请夫妻二人,可以是姓名后加上贤伉俪台启或者钧启。 结婚请帖如同宾客们参加婚礼盛宴的门票,关系到新娘新郎的面子。所以,一定要搞清楚结婚请帖称呼怎么写,毕竟结婚请帖是用来邀请别人来见证自己的幸福,务必要保证有礼有节,做到完美。结婚怎么给亲家说自己结婚邀请家里的长辈来参加婚礼,在中国的传统习俗上都是比较有讲究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给舅舅的结婚请帖范文,舅舅家的请帖怎么写。 一、给舅舅的结婚请帖范文1给舅舅的结婚请帖范文-纸质请柬XX先生(舅舅):我们定于×月×日下午×时假座××饭店××厅举行婚宴 恭请光临某某(新人名)谨邀年 月 日2给舅舅的结婚请帖范文-短信舅舅,我们的幸福需要您的祝福与见证,诚意邀请您参加外甥XX和XX的婚礼——XX年X月XX日下午18:00XX饭店XX厅。感谢您一直以来的支持与关爱,我们携手期待着您的到来!3给舅舅的结婚请帖范文-微信亲爱的舅舅! 外甥xxx与妻xxx兹定于xxx年xx月xx日xx点在xxx举行盛大的婚宴,诚挚邀您携家人一家x口共同到场见证 二、给舅舅的请帖怎么写(母舅帖传统写法)(一)母舅帖封面写法1左边有双喜字,中央有个“大”字,大字下面左边有“懿范”,右边有“德望”字样。2再下面有“府”字,在府字上面空格填上舅舅的姓3府字以下又空一大格,接著有“尊母”字样;尊母字样与府字中间空格填上舅舅的名字4再下面左边有“妗太孺人粧次”,右边有“舅老大人阁下”字样,这中间不须再填写!5内页部份,有跟信封一样的字样,不同的是,在“妗”字以下空格要加填舅妈的名字。以上就是给舅舅的结婚请帖范文,舅舅家的请帖怎么写,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收藏一下哦。表侄结婚当姑父的能说哪些祝福语1男方家长婚礼怎么致辞 我给您介绍我QQ空间里的一篇短文,可能对你会有所帮助! 《 新婚亲家在婚礼上都说些啥》 女方父母致辞说: 亲家好!今后我们两家就是亲戚啦,孩子(女)在家独生子女,全家这也不让她干,哪也不让她戳,怕烧着、怕烫着,我们都把她惯坏啦,这不都出嫁啦,任性的脾气还没改掉。今后,到您家,还望你们多 、多担待。临出门,我们还一个劲的嘱咐她,到了婆家,要听话、要孝敬、不要任性。女胥也是独生子,要和睦、要团结、要互敬互让。好啦亲家!我就把闺女托付给您了。男方父母致辞说: 我说亲家哎,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现如今的孩子,别看都到了结婚生子的份上,可和从前大不一样了,都是独生子女,谁也别说谁,都惯得没个样。再说啦,可怜天下父母心,那个老的不为后辈着想,都盼着他们成家立业、结婚生子,小两口和睦相处,出双成对。没说的,我也是出名的刀子嘴、豆腐心,今后深啊浅的,媳妇也别往心里去。我说亲家,你就把心放肚里吧!有事我们多交流,电话交通都很方便,我们也常来常往。也希望孩子们常回家看看! 2送婚书对亲家说些啥 传统习惯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改变的东西,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传统婚宴还是大婚当天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如果少了婚宴的话,很有可能你们结婚一两年之后很多朋友都还不知道你们结婚。 正所谓明媒正娶,尤其对女孩子的家里,可能对这样形式上的东西更为看重 大婚当天的婚宴上,所有比较亲近的亲朋好友都会应邀前来,见证着你们的爱情修成正果,在所有人的注视和祝福之下,你们终于能够走进结婚的礼堂。新娘挽着新郎走过红毯的那短短几分钟,可能对很多人来说是永生难忘的记忆,从这一刻起,你们身上背负的,不仅仅只有甜蜜的爱情,还有巨大的责任。 在婚宴上的时候呢,大家都会一起分享你们的幸福,可能还给你们出一些甜蜜的小难题,一直到婚宴完毕把新人送入洞,然后接着闹腾,每个人的喜悦之情都溢于言表,这样才会有大喜之日的味道嘛。传统婚礼仪礼是:提亲、合婚、定亲、行聘、请期、迎亲,俗称“六礼”。 也有将其概括成“四礼”:文定、请期、送聘、迎娶。托媒提亲 合婚定亲 “提亲”、“合婚”、“定亲”,即“四礼”的“文定”。 请期”也称“择日”、“送日”、“提日”。行聘过后,男方即择定结婚吉日,包括裁剪结婚礼服、“挽面”和沐浴、确定迎娶的时间及时辰,并通知女方。 此时,男女方的亲戚朋友都要送贺礼。送女方的贺礼称为“送花粉”。 女方除准备好嫁妆外,还要准备出嫁时携带的特殊物品,主要有:一是“上轿鞋”5双,春夏秋冬各一双,另加水鞋一双,表示夫妻风雨同心,共同走好今后的道路;二是乌丝和白丝缚箸,喻婚后早得贵子,夫妻白头偕老;三是桔饼、龙眼干各一碗(俗称“公婆碗”),用于新婚时拜“花公妈”,并以此象征生活甜蜜,“桂子兰孙满堂前”;四是香粉及五色丝线。女方出嫁前,要用丝线“挽面”,意谓“去开额”(开窍、会持家),出嫁满月和四个月,也要“挽面”,俗称“挽脱产”。 “挽面”用过的丝线要挂在石榴花上;五是红壳、酒饼、绿豆、早粟、芝麻等五色种子,寓意“五子登科”,财丁兴旺;六是“鸳鸯肚兜”(也称“荷包”、“腰袋”)一个,用于装五色种子和新剪的“鸳鸯草”(双株的厚香草)草头及一对“如意”,喻结发夫妻,成双成对,吉祥如意。七是手帕红糖,新娘出阁伊始要把包着红糖的手帕在手中,到夫家后,在盖井之前,要将红糖倒入井中,寄意新娘“合内合外合厝边”,“过门合人惜”;八是“花头”、扇子(谐音“送子”)等。 婚事定下以后,男方要请算命先生择定过门日子,包括新娘出门的日子、时辰,到男家后归门的时辰,此外女方裁红衣、男方铺床的日子也要同时择定。 送菜和抬嫁妆新娘过门前一、二天,男家要请宗亲将红单规定的聘礼和鱼、肉、禽、面条等物,由十多人送到女家,回来时就把妆奁、家俱等带回男家。 婚书单”是根据出嫁人“八字”拟定的。一般在请“阴阳”先生“看日子”的同时,‘就推究明白,抄写出来,作为男女完婚当天的“指南”,有关行动都要按“婚书单”上的规定施行。 ! 如送女方请婚书帖式 红纸墨书 预报佳期(封面填写) 谨占月日命小儿迎亲(占用第一页)于月日时裁衣月日日沐浴 于点分面向方冠笄 点分面向方位上轿, 下轿(车)面向方, 点分归门!点分拜堂 娶送客忌属虎马狗(占用第二页) 右启 大德望老亲家先生台下(一行到底)(占用第三页) 姻眷屯首拜(此行写在第三页的最左边,一行到底) 名列前副 后有余庆 一份三代人的称呼: 大德望某翁老亲家老先生大人,既令郎某翁老亲家先生大人暨令孙某翁老亲家先生大人台下 姻眷弟某某率男某某孙某某顿首拜 (长一辈称呼姻眷侍生,长两辈写眷教侍生,晚一辈写姻眷晚生,二辈写姻再晚生, 全文姓名称呼由男方父亲的名义填写)择日同时要跟男方写上铺床时辰!新方位。 3写给亲家的请帖怎么称呼 结婚请帖,看似一张简单的卡片,但是要注意的细节却有很多,比如结婚请帖称呼怎么写?所以写结婚请帖是最能体现新人的文化涵养和礼仪素质的。 一、结婚请帖中对长辈的称呼 妈妈的兄弟——尊舅台 妈妈的姐夫——尊姨丈 老婆的父亲——尊岳父 老婆的妈妈——尊岳母 爸爸的姐夫/妹夫——尊姑丈 爸爸的表兄弟——尊表伯/尊表叔 妈妈的表兄弟——尊表母舅 妈妈的堂兄弟——尊母舅 二、结婚请帖中对兄弟辈的称呼 亲兄弟/堂兄弟——尊老兄/贤弟 表兄弟——尊表兄/尊表弟 姐妹的老公——尊姐丈/贤妹夫 表姐妹夫——尊表姐丈/贤表妹夫 堂姐妹夫——尊姐丈/贤妹夫 妻兄弟——尊内兄/贤内弟 妻姐妹夫——尊襟兄/贤襟弟 妻堂兄弟——尊内兄/贤内弟 妻表兄弟——尊表兄/贤表弟 三、结婚请帖中对子侄辈的称呼 本族侄——贤侄 亲姐妹之子——贤甥 堂姐妹之子——贤甥 表兄弟之子——贤表侄 表姐妹之子——贤表甥 妻兄弟之子——贤内侄 妻姐妹之子——贤姨侄 男家/亲家之子——贤舅台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不拘小节,但结婚请帖的称呼还是应该规范郑重,不论是长辈、兄弟辈还是子侄辈,都要有礼有节,这样的婚礼请柬才算完美。 4婚礼上给亲朋好友敬酒时该怎么说 一、做动作要慢,要有镜头感 一般的婚礼中,新人做动作都是按照平时的频率来完成。 殊不知,这样的动作频率太快了。 因为婚礼仪式上,一定会有摄像、照相的朋友在等着拍摄精彩的镜头,如果新人的动作频率快,那摄像和照相的朋友可能就来不及反映,精彩的画面一瞬而过,就再也没有重复的机会,失去了这个精彩的画面,也就失去了摄像和照相的意义。 在多数婚礼上,新人都不注意动作的频率,婚礼流程一带而过,动作之快,让他的摄像师、摄影师很是挠头。在策划婚礼的过程中,主持策划人应该把容易出现精彩镜头的环节,特殊的向新人交代清楚,提醒新人在做哪个动作时应该怎样做,这个姿势应该保持多长时间。 二、放松心情,相信你的主持人 对于新人来说,婚礼开始前,是他们最紧张的时刻。盼望了许久的婚礼仪式即将开始,而真到了即将开始的这一刻,好像心里一切都是空白。 有的焦急的跑来跑去,满头大汗的落实没有准备好的工作。有的两手空空来回走动,自己也不知道干点什么好。 有的是一个劲的闷头抽烟,一句话也不说。有的会大声说,现在我什么都不记得了,反正一会儿我一闭眼就进去了。 更有甚者,紧张得连笑都不会了,在与来宾合影的时候,新人笑起来时,脸上的肌肉都哆嗦,- - - - - -。 从以上这些表现中暴露出一个问题,那就是新人的思想负担过大,也可以说是“婚礼焦虑症”。 这种焦虑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个是没有经历过这种场面,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后果,心里慌张引起。 (这很理解)另一个是准备工作不足,生怕什么环节没有准备好,到时出现差错。 对于心理紧张焦虑的新人,在这里提示,要充分相信你的婚礼主持人,因为在与新人的前期婚礼策划中,婚礼主持人已经把婚礼仪式中所有的过程与新人进行了交流,婚礼过程的详细情节,甚至具体动作分解状况,已经在新人的脑海中有印象,即便婚礼开始前紧张的忘记了,但是在婚礼仪式中,经过主持人的提醒,也都会再想起来的。 婚礼上新人要注意什么?其实在 婚礼仪式中,只要按照主持人的提示去做,就不应该出现问题。而婚礼场面如何控制,来宾情绪如何调动等这些问题,都属于主持人的工作,不是新人要考虑的问题,不要为这些问题担心。 请相信,你的婚礼主持人会为你们打理好婚礼的一切。另外,也应该充分相信为你帮忙的朋友,只要事先你的准备工作到位,朋友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他们只需要落实自己的专项工作就可以了。 每个人的工作都落实了,你的婚礼也就准备好了。如果这样说还不能解决新人的紧张焦虑心理,那我只能再劝一句话了:婚礼仪式开始的时候,忘记一切,只管向婚礼大厅走就是了。 对于婚礼现场准备工作不足的问题。如果是新人到酒店才发现某些问题,也不要亲自去准备和落实了,因为没有时间了。 这很重要,因为一般新人到达酒店的时间,距离婚礼仪式开始的时间已经很近了,如果新人在这个时候抛开时间的概念,去准备一个不是关键的问题,一定会耽误仪式开始时间。而时间的流失,会使婚礼仪式开始的时间向后推移,本来婚礼仪式整场时间都是预算好的,而开始时间的延后,会使婚礼仪式结束时间超过预计时间。 除非减少婚礼流程来缩短婚礼时间,而减少的那些流程,又会使新人辛辛苦苦的准备工作前功尽弃。 那么,如果新人到达现场后,发现了问题怎么办?最佳的解决办法是:马上找签到台的负责人,由他去全权落实出现的问题(一般签到台的负责人都是由比较有经验的人员来担任),直到解决。 如果问题涉及到婚礼仪式流程,落实的结果应该马上与婚礼主持人沟通,因为只有主持人才是掌握婚礼仪式全盘的人,他可以根据问题的情况,来调整婚礼仪式的具体安排,必要的话,由他与新人商量,是否更改婚礼仪式开始时间和变更婚礼内容。 三、面对来宾,要保持彬彬有礼 新郎应该面带微笑,挺胸阔肩大步,显露出男子汉潇洒、大度的气派,特别是从花车出来时,一定要注意,先要环视周围来宾,向来宾招手或抱拳打招呼,再走向新娘的一侧。 这个亮相很重要,它可以提升新郎的精气神,也有利于朋友们的拍摄。 新娘在来宾面前出现的时候,应该以温柔含蓄的身份出现。 不张扬,是新娘最重要的特点。新娘的眼光不能像新郎那样环绕四周,那样就显得不“大家闺秀”了。 新娘的微笑、恬静、淑女、含蓄应该构成新娘当天的主题。 在婚礼仪式开始入场的时候,新郎应该挺胸抬头,如果入场不是很严肃的情况下(比如教堂),可以适当的举起空闲的手臂,向大家招手致意。 新郎的笑,可以露出牙齿,但是不要与来宾打招呼说话,那样就显得“市侩化”了。新娘在入场的时候,最好要挺胸抬头,面带微笑,保持矜持,眼睛直视前方,因为前方是人生最美的舞台。 在入场的时候,特别要提醒新人,因为红地毯两侧都会有来宾向新人喷洒鲜花或彩色的纸屑,新人在遇到的时候,一定不要用手来遮挡,那样不仅不符合礼节,更重要的是,你们遮挡的动作把自己的脸部形象完全都遮挡住,从舞台的角度看过去,你们遮挡的胳膊,来宾们撒鲜花的胳膊,摄像机镜头里拍摄的都是胳膊了,录像效果很不好。 四、新人之间。 5婚礼上父母应该说的话 婚礼上父母应该说的话主要是感谢众亲朋好友的光临、对自己孩子的祝福。 婚礼上各种祝福语主持人会说的很全面,作为父母亲,言简意赅,表示一下祝福就很得体。 “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前来为我家儿子、儿媳的婚礼捧场。从我儿子降生那天,我们老两口就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他今天在这里举行了他们小两口的婚礼,应该感谢在座的众亲朋好友对他们的帮助、教育,让他们长大成人。希望他们小两口互敬互爱,相互包容,孝敬长辈、尊敬师长、努力工作,把他们自己的小日子过得和和美美,红红火火!”婚礼请帖的称呼怎么写 1、(注释:一对新人新人姓名最好写整齐,通常可以男方在前或左,女方在右或下)。 2、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不拘小节,但结婚请帖的称呼还是应该规范郑重,不论是长辈、兄弟辈还是子侄辈,都要有礼有节,这样的婚礼请柬才算完美! 3、新人必看 婚礼用的喜帖要注意哪些问题! 4、结婚请帖中对兄弟辈的称呼。 5、表兄弟之子——贤表侄。这只是一个顺序,并不是要求你一定得把这些人都奉完才可以,只要是当天来到你家参加送迎亲的亲属,都可以奉而已,没在场的就不用了,或者到了婚礼现场再被奉给对方也成。一般来说,已婚的人就算在奉茶后不送上首饰作礼也会至少奉上红包一封以作祝福的。但未婚的人则不用给红包。其实如果可以的话,可以邀请一名媒人主持奉茶的过程,他们多半会很熟悉奉茶的顺序的。有着她的指导就不用担心出错! 6、堂姐妹之子——贤甥。新郎父名子新郎名。 7、结婚请帖姓名用全称:不能用任何小名昵称或姓名的缩写。两个姓名之间应该写上“暨”或“和”,不用逗号或顿号! 8、妈妈的堂兄弟——尊母舅。(注释:婚礼举行的时间一定要写准确,因为这关系到邀请者到达时间,也可以写为中国农历或加注英文[如有需要])。 9、喜筵时间:可以同上时间。在对长辈们奉茶的仪式结束后,你们就得给同辈的亲友奉茶(例如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表哥表弟、表姐表妹之类),但这些就不用下跪了。因为他们是你的同辈,直接站着奉茶给他们喝就成! 10、给长辈的请帖怎么写?适用已婚方式写如果是姑姑或阿姨已婚记得信封上应以姑丈或姨丈的名字(只写姑姑名字很没礼貌);姑伯叔姨等如果爸爸妈妈还在的话用姓名+“全家福”写之(因为他们算是父母的平辈算是父母邀请的);如果父母不在时应以xx姑父大人、伯父大人、姨父大人、舅父大人+“钧启”写之。给长官领导的请帖怎么写?单身正确版:姓 + 称谓 + 名 +先生或** + “钧启”单身通用版:姓名 + 称谓 + “钧启”己婚:姓名 + 称谓 + \"全家福\" 或 姓名 + “全家福”称呼若不采用一般性的先生、女士、**,而改用受信人职位,其写法是「姓、职位、名、启封词」,例如:「黄正德主任 大启」、「黄主任正德 大启」!江西结婚风俗称呼若不采用先生、女士、**,而改用受信人职位,其写法是「姓、职位、名、启封词」,例如:「黄正德主任大启」、黄主任正德大启」。请别人一家人,应该用“全家福”或“阖府统请”。。单身通用版:姓名+称谓+“钧启”。单身正确版:姓+称谓+名+先生或**+“钧启”。己婚领导:姓名+称谓+"全家福"或姓名+“全家福”。将受邀人的姓名称谓写于起首顶头第一行,发帖人的署名应在全张请柬的二分之一以下。这样既是表示对受邀人的尊敬,也是表示自己真心诚意地邀请对方来参加。扩展资料结婚请帖中对其他长辈的称呼:1、妈妈的兄弟——尊舅台2、妈妈的姐夫——尊姨丈3、爸爸的姐夫/妹夫——尊姑丈4、爸爸的表兄弟——尊表伯/尊表叔5、妈妈的堂兄弟——尊母舅6、妈妈的表兄弟——尊表母舅7、亲兄弟/堂兄弟——尊老兄/贤弟8、表兄弟——尊表兄/尊表弟9、姐妹的老公——尊姐丈/贤妹夫10、表姐妹夫——尊表姐丈/贤表妹夫11、堂姐妹夫——尊姐丈/贤妹夫12、妻兄弟——尊内兄/贤内弟13、妻姐妹夫——尊襟兄/贤襟弟14、妻堂兄弟——尊内兄/贤内弟15、妻表兄弟——尊表兄/贤表弟旧时男子16至30岁、女子14至20岁为约定成俗的结婚年龄。婚礼都遵循家法的规定,一般过程为由七方面组成:托媒、换帖、择吉、订婚、行聘、迎娶拜堂。 托媒 在一个家庭中,男孩到了二十岁左右,女孩到了十五岁左右,父母开始为儿女张罗婚事,托媒人牵红线,红线牵到男女不可见面,更谈不上互相了解。托媒时,先要给媒人预付部分报酬,叫做买鞋钱(意思是找人家需要跑路)。后又要给媒人送礼,请她吃饭。媒人接下了买鞋钱,开始履约物色门当户对的对象,并参加整个婚姻过程,直到把新娘子送进洞房,才算完成任务。有句民谚说:“新人入洞房,媒人抛过墙”。结婚后,要做谢媒酒并送上礼品表示感谢。说媒是一种职业,一般是女性,故称“媒婆”。媒婆能说会道,两边说好话,说得“水都点得灯着”。 换帖双方父母将儿女的八字交换叫换帖,又称“合八字”。所谓八字,即根据旧历中的天干地支所示的出生年、月、日、时,用五行相生相克来推算双方的八字是合还是克。双方家长经初步了解情况表示满意后,就将男方生庚八字用红帖端写,由介绍人送交女方,女方则请算命先生“开合”,看年、月、日、时与女方有无相冲。如果相克,这桩婚事免谈;如果相合,也将八字写交男方,这就是俗称的 “回八字”。用红纸写好,放置于祖宗灵牌前的香炉底下过三天,如果三天之内各家出了一点事,送回庚贴,事情作罢,全家平安无事,这才算换贴成功。换贴成功后,女方派亲属团到男方相亲,相亲时见物不见人,看房子,牧畜、田地,女方觉得男方家境可以,请媒婆出面讲彩礼,经过多次磨合,对彩礼达成一致后,择吉日“压鞋样”,男方将鞋样和“压样钱”请媒婆送到女方,在定好的日子里,女孩做好一双鞋回给男方。男方看到鞋后,知道女孩的针线手艺如何,并且表示满意,这才算婚事的确定。 择吉 婚事从换贴成功,到订婚、行聘、婚礼、迎娶拜堂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请先生择吉进行,俗称拣日子。除了吉日外,南昌的老百姓还时兴每年的腊八结婚,据说这是乾隆下江南,来到南昌时正值腊月初八,演绎了一个吉祥如意的故事,从此,腊月初八成了一个吉日,一直延续到现在。腊月初八日为佛祖成道日,俗谓此日太岁休闲,无煞星管事,为婚嫁吉日。民间称“腊八结婚不用拣日子”,于此日办喜事者甚多。 订婚从婚事确定之后,男方择吉请“领东酒”,又叫订婚酒,酒席上,男方将衣料、鞋袜、毛巾之类相赠,邀女方上街“扯布”,并将商订好的聘金、金银首饰、换财等礼物以及三代全贴送到女方。女方又将自家的全贴交给男方。酒席完毕,男方还要请媒人将“龙凤贴”送到女方,婚事到此才算最后谈妥。 女人私房话(/sifanghuacn) 行聘行聘又称过礼。“过礼”之日,由男方家抬着“抬箱盒”,挑着担子,一路鸣炮、吹打向女方送聘礼,往女家送的礼品有:成对三牲、公、母鸡各一只、蹄花一对、鲤鱼一对及送给新娘的衣服、鞋子等和现洋、布匹、衣服、鱼、肉、面、饼等。家境好,鱼、肉、面、饼都要成百,俗称“百肉百面”。女方回送鞋袜、毛巾、手帕之类物品,并盛情留宴,席上男女双方见面,男方给女方“见面礼”。行聘之后,婚姻关系即已确定,男女双方一般不得擅自解除,如果男方变更,不得要求女方退回聘礼;若是女方变更,则必须将聘礼退还男方。行聘后,一年三节,男方备礼物送岳父,称“送节”,女方亦给一定的回礼。 辞堂结婚前一天,女方要向父母和族长叩头,然后束发开脸,束发又叫及笄,就是将头发束起来,做成髻子插上花。女方要开脸,即用线把脸上的汗毛夹掉,然后换上嫁时衣,坐在床上不能下地。女方家里要摆酒席,宴请亲朋好友。从这天起新娘开始不吃饭,只吃一些线粉、肉丸、桂圆、莲子汤等。女方的母亲要哭嫁,哭得时间越长越好,越哭越发,最长的哭嫁有48天之久。哭的时间是每天天亮之前。第一天开始哭称“开腔”。哭嫁歌内容非常丰富,教女儿孝顺公婆,尊重长辈,勤俭治家,夫妻合睦等等,如:“为娘教儿十件事,头件事情记在心,扫地先扫婆房中,莫将灰尘碰婆身。” 出嫁当天,房内外婆领哭,母女主哭,姑姑陪哭,嫁娘同辈已出嫁的姐妹帮哭,母女对哭,大家齐哭。哭出离别不舍之情,母亲哭出对女儿的慈教和祝福,女儿哭出虚心聆听母亲嘱咐的诚意,大家哭出喜气的乐意。哭嫁没有固定的唱词,一般由新娘的母亲先哭,教女儿如何为人等等。 迎娶 婚期临近前二、三天,亲友和帮闲者即纷纷上门,张灯结彩,打扫庭院,全宅内外顿成红色世界,门首悬出姓氏的红灯笼,厅堂中心挂“喜”字,红烛成双,线香成对。娶前一日,男方亲友到男方家中道喜,要送礼。新郎早晨起床沐浴,穿戴一新。上午要“铺床”,请“福寿双全”的人订被褥。 男家以新娘入门之日为正期。是日天早上吹鼓手即到家开场,继之贺客上门曰“恭喜”。 拜堂 新郎掀开轿帘,把自己的戒指戴到新娘手上,取下新娘手上的戒指戴到自己手上,这叫“相亲”。有人向花轿抛茶叶,称作“破煞”。然后,花轿抬到喜堂,牵娘牵下新娘,新郎揭下红盖头,新娘由伴娘搀着,开始了庄严而隆重的拜堂仪式。在司仪的喝彩声中拜天地,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父母,然后,夫妻对拜。新娘进入洞房,新郎则由母舅或房族老者唱着花烛歌引进洞房,谓之“打花烛进房”。 坐床 新人进洞房,床上坐着五男二女,先生唱“坐床彩词”,一边唱一边向床上抛红枣、花生、桂圆、瓜子之类食品,孩子们抢食,以示早生贵子,唱完彩词,给每个坐床的孩子分发一份礼品。坐床喝彩词内容很多,如:一对红烛喜洋洋,照见新人入洞房。新郎嘴上笑呵呵,新娘脸上开芙蓉。一把瓜子撒在东,生的儿女好面容;一把糖果撒在南,生的儿女敬爷娘;一把果子撒在西,生的儿女会读书;一把炒豆撒在北,生的儿女样样都不缺。今日洞房花烛夜,明日同作白头人。夫妻和气福气多,儿女争气家庭乐。当中一对吹鼓喧啊,吹吹打打闹洞房等。 贺郎 傍晚开始点燃花烛,乐队奏乐,安排好所有客人就座,新郎官另外安排一小桌,由两个伴郎童子陪坐。每桌上好四盘菜,有红烧肉、红烧全鱼、豆腐条、竹笋。这时,新郎由母舅带领安席。安席毕,厨房传花到厅堂,并将鲜花放在新郎官桌上。从新郎官桌开始唱两首贺郎歌,然后往下传,每桌须唱两首贺郎歌,轮到谁不会唱,须得罚酒,贺郎歌的内容都与结婚有关,说得都是好话,图个吉利,也有些是逗乐搞热闹。如:一对花烛两边排,多谢亲友送礼来。一送喜帐朝上挂,二送花烛点起来,三送官烛满堂红,四送蹄花五斤重,五送金鸡新郎吃,六送一套脱帽衣,七送一根金丝带,八送一双缎子鞋,九送红字茶花饼,十送鲤鱼跳龙门。一对鲜花鲜又鲜,一插插到豆干边,豆干本是豆子做,一粒豆子发千烟等。贺郎到深夜,由母舅或厨房唱散席歌,宣告贺郎酒宴散席。此后打花烛进房,闹新房等。 安席 在南昌一带,安席是贺郎的主要程序之一。安席之前新郎不能就座。安席时,新郎身披大红绸缎,头戴宫花帽,由母舅亲手点燃6根香,领着新郎先拜天地,插三根香到大门口,然后再拜祖宗,插上三根香。这是母舅从新郎官的座椅上取下事先放好的毛巾,往椅子上掸三下,每掸一下,新郎拜一拜,然后舅甥同拜三拜。接下来是母舅提起新郎官的餐具,每一项餐具请动三下,每请动一下,新郎拜一拜,然后舅甥同拜三拜。拜完餐具拜菜碗,同上每次反复。桌上所有的餐具、菜碗都拜完后,燃放鞭炮宣告安席结束,这时母舅请外甥就座,外甥同请母舅就座。 女人私房话(/sifanghuacn) 传花安席完毕,酒宴正式开始。事先用红纸或红绸包好一块豆干,豆干上插上一朵鲜花,放置在花盘里,花盘又放在一个木质的条盆中。这时,由厨房派一人手托条盆,一边往厅堂走一边唱传花歌。如:一朵鲜花喜洋洋,厨房传花到前堂,各位亲戚多喝酒,闹闹热热贺新郎。又如:鲜花落桌喜洋洋,好时好日贺新郎,贺得新郎欢欢喜,生下贵子状元郎。 闹房 闹新房的形式多样,目的都是为了营造亲热和吉祥、热闹和欢快的气氛,这也是当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情况下,男女双方此前并不亲妮的需要。闹洞房闹得过火、粗野、越闹越发。闹房前,选两个酒量大的分别当“夜皇帝”和“夜皇帝娘娘”,出“题目”给新郎新娘做,他们脸上要涂上锅底灰。另选两人做“臣子”,负责教新郎新娘完成“皇帝”、“皇娘”出的“题目”。若新郎新娘做出了“题目”, “皇帝”、“皇娘”要喝酒,若新郎新娘没做出“题目”,旁边的人就用筷子打新郎新娘,逼他们做“题目”。 三朝回门 结婚的第三日,新娘之弟到夫家接姐姐、姐夫回娘家,称“回门”,娘家必设宴接待。新郎并要带礼品去,称女婿为“新客”。岳父母要给新女婿下赏钱,办酒席,母女话别后情。一对新人当天要返回男方家,不能留宿。直到来年正月,岳父母择吉迎接新姑爷,称“接新客”,到岳父家夫妻俩先要拜见父母,再拜宗庙、拜亲朋、长辈,亲朋们以礼相赠,这回小俩口可以多住几天,但夫妻不能同床。新娘回娘家,还须准备“喜包”,部份给年幼弟妹和下辈侄甥等。 婚俗: 1男方:买床上用品四件套,只需一套“被套床单枕套”和一床新被子(枕头由女方准备,当然事先要商量好型号,女方另外还要再买一到两床新被子,陪嫁当天带来),等到接新娘的前一天再套被套和铺床单,接新娘的前一晚请几个亲戚家的小男孩住你们的新房睡新床盖新被,寓意生男孩,相应的,套被套和铺床单的工作也要生过男孩的妇女来操作。以上不是迷信,是习俗。 2女方:以前接新娘那天陪嫁的有家电和家具,现在都是预先就放到男方家了,因为现在接新娘都是轿车,大物件没法运。如今陪嫁的都是小物件,如阉鸡、鲤鱼、猪腿、洗澡盆、痰盂、一到两床新的被子、两个枕头(这几样必需)、洋娃娃、一束大点的花、烟酒若干等。 3接新娘当天:男女方家里都要准备相当数量的热茶叶蛋,是给接新娘大军的早餐,此外双方都准备红包,数量双方事先约好。男方准备清一色的男孩去接新娘(可以一到两位女孩点缀),到女方家后爆竹响,女方必须不让轻易进门,给红包才进。新娘的哥哥或弟弟背新娘上车,新娘的脚不得落地,上车后大军开拔,爆竹响。回到男方家,爆竹响,新郎抱新娘上楼。 注意:接新娘的汽车队伍行车路线不能重复,寓意不走回头路,因此要事先设计好,如从A路去,从B路回。 女人私房话(/sifanghuacn) 送礼 按一般习俗,参加婚宴都要准备一份小小的贺礼,用红纸或专门印制的双喜字封包,里面放进适当的贺礼金,礼金数目根据客人的经济情况和与新郎、新娘关系的远近亲疏而定,但最好要取双数,含六为“禄”,八为“发”,百为“白头偕老”的意思。 入席 参加婚礼要按照主人或主持人的引导就座,如果没有人引导,可以和熟悉的亲友坐在一起,但应注意不要主动坐到“新人桌”或“父母桌”。席间取菜、吃食要讲究礼貌。 敬酒 新郎、新娘到各席敬酒致谢时,大家起立举杯,和新人先轻轻碰杯,再道“恭喜”。不要把新郎、新娘灌醉,不要东拉西扯,要把新人在每桌敬酒的时间控制在3分钟内,以让他们圆满结束宴会,早入洞房。同时,自己在酒席中,也不要大喊大叫,要节制饮酒,以免醉后狂言失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