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喝酒第四杯祝福词

问答 0 33

山东喝酒第四杯祝福词,第1张

山东人在酒桌上的文化是继承齐鲁文化和儒家文化的礼仪,喝酒时位置分主陪、副陪、三陪和四陪。主陪带酒,其余陪酒的人以打圈形式劝酒,以右为尊。一、座位安排在山东人的酒桌上,一般是以右为上客。通常尊贵的客人会坐在右侧。其中正对着大门的为主陪,主陪作为请客一方的主角,主要负责掌控大局,并在吃饭前要负责带酒,也是最后的结账人。在组培相对的位置作者副陪,负赔是主陪的副手,通常酒量较大,且善于活跃气氛。挨着尊客的主宾和副宾又成三陪和四陪。他们的任务是协助好主陪照顾好主副宾客。这类人通常是整个酒局的中坚力量,酒量惊人。二、喝酒习惯通常按照以上的标准坐下后,开始上菜。热菜上第一个后,主陪开始领酒。山东地区喝酒的习惯是打圈喝,无论主陪还是副陪在喝酒前要定好喝酒的数量,一般是以“三六七九”这样的数字来喝,主陪和副陪个各三口喝完一杯酒,有时会让三陪再喝一杯凑成七。酒局上的酒量按照宴请的客人的重要性来掌握,预订的数字必须要喝完见底。当约定的三六七九喝完后,则开始打圈喝酒,主副宾并也单独向客人敬酒。在敬酒的过程中,必须要说祝酒词,说的好的人可以引来大家的喝彩,剩余人将酒一饮而尽。当这次酒宴结束后,一般是主陪会做最后的总结发言。三、酒局文化在山东,酒局文化取决于这场酒宴的成功与否。也就是每一个来的宾客都喝的酣畅淋漓,不醉不归。主陪、副陪、三陪、四陪之间的完美配合是对酒局文化的最好展现,通过以酒会友,让来的朋友感受到山东人的热情,有宾至如归的感受。山东出来不喝酒,能从山东活着,真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作为副陪首先要起到陪衬自己领导的作用,其次要起到为宾、主搭桥的作用。作为副陪还要能活跃气氛,调和关系。如果己方作为主家设宴摆酒,副陪要做好组织、服务的工作。并主持开场,使用的祝酒词,不拘泥与固定模式,临场发挥,因人而异,看什么人说什么话。副陪是请客一方的第二顺位,是陪客者里面第二位尊贵的人。位置在主陪的对面,即背对门口。这个位置更多的是带动客人喝酒。在上八位所对应的位置,也就是背靠门的位置,又被称为下八位;这两个位置,如果是在宴请宾客时候,一般都是主人家的位置,一个是主陪,而另外一个则是副陪。酒桌上的规矩一、座次规矩不同身份落座的位置不同。在山东,座次规矩可以说是教科书级别的了,你一进门,看一下这个人的位置,就知道他在这个酒桌上的地位。一般,主陪是坐在冲门最里面的那个位置,主陪就是组局买单的人。主陪的右面依次是三陪,四宾,副陪,三宾,四陪,副宾。面向主位的位置是最低的,一般都是小辈们坐,为大家接菜、倒酒。这里面重点说说副陪的职责,其实说白了副陪就是接主陪班的人,比如主陪实在是喝不了了,这时候副陪就要顶上,省的没面子。还有就是在喝酒的时候主陪和副陪要配合好,需要不断地招呼客人,不冷场。二、到场必喝“门前酒”“门前酒”这是山东本地的一个叫法,意思就是等主家讲完话,说过敬酒词之后,带着大家共同举杯,这个时候一定要喝,有些场合大家还要一起站起来喝,这是对主家的尊重。在这里要切记,千万不要一口喝完,一般都是分六次喝完,有的地方在喝的时候需要碰杯,有的地方则不需要碰杯,到时候随机应变就可以了。之后主陪或者副陪会依次地给大家敬酒,这时候只需要符合即可,不过要注意,山东人的酒量都特别好,咱们没必要你一杯我一杯,随意即可,毕竟喝多了的话,也会出丑,让彼此都尴尬。三、选酒山东人喝酒并不挑,看大家的喝酒账单就能看出来了,只要是品质不错的粮食酒就可以。随着近几年,酱香酒的热度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山东人也开始喝酱香酒了,因为酱香酒的有害物质比较少,哪怕是贪杯也不容易上头。四面荷花三面柳喝酒怎么说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 酒是粮食做 不喝是罪过 酒精虽然好 身体才是宝 能喝多少是多少 但是别喝少 这是山东人的酒场规矩 在山东喝酒出去的没有扶着墙出去的 因为那时候都是墙扶着你 这也是山东人喝酒的豪爽表现 亦是山东人给外地人留下的深刻印象 更是山东外之人来山东之后久久不能忘怀的记忆 乃至上海外国语大学张海斌教授到山东出差期间发表了了一篇《山东归来不喝酒!活着从山东回来,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引爆网络。有友人呼之,欲要吾做一篇《饮酒赋》以记之,余皆不能。缘何?因吾工作繁忙之余几近日皆饮酒,酒饮深处皆不知所以然,更不知所以然,酒醒之余,仍能沐浴和睦晨光,呼吸新鲜空气,皆以为幸。每醉必嗟叹此之今后必不饮酒,然每誓必破,终不能戒矣。呜呼哎哉,此为山东人之命矣,必承受之事也。 总算从山东活过10年以来了,而且是活着出来码字说话。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土生土长的山东人,从大学毕业回到山东工作,还能活到现在,我觉得这是一件最值得庆幸的事。 一般人来到山东,可能的初步认识就是作为南北咽喉,除了历史悠久,四季分明,山河壮丽了,而恐怕留下更深的就是山东人的真诚实在,踏实能干,豪饮善劝了。按某网公布的中国人喝酒的地域差异也很明显,“酒量最高的省市”前十位分别是:山东、河北、江苏、河南、北京、辽宁、安徽、山西、吉林和湖北。。 可知山东人喝酒之厉害了,其不愧为孔孟之乡,仪礼之地。喝酒能喝出一番文化,喝出一种艺术,喝出一层境界出来,除山东之外,别无他地。这种感觉,非亲临山东酒场之时,不可以理解琢磨承受之境地了。谨列一部山东喝酒之习俗,以供来山东之友人共享,并求山东之友人指正。 首先,山东人喝酒之规矩。其有一种特殊的宾主主义色彩,酒席之座次,动筷之次序,都有一套精致的规矩。主陪、副陪、三陪之位置,主宾、副宾、三宾之席位皆有讲究,主陪副陪为主宾、副宾、三宾之宾客夹菜皆有套路。如山东临沂之地,鸡腰、鸡头等鸡之重宝为贵宾之类享用,鱼头、鱼眼等鱼之瑰宝亦为贵宾之类享用,且有甩泡之其他讲究,如有违反其中之规矩者,必遭罚酒,并以为奖励。且让任何人没有辩驳之力,如范重罪一番,只可入乡随俗,大饮而止。哪怕有机会敬酒或提酒、带酒仍有不同之意,有长辈、领导在不可说带酒、提酒,可说敬酒,否则即大不敬矣。 其次,山东人喝酒之程序。敬酒之先后,主陪、副陪敬酒4杯、3杯,或3杯、3杯之先后皆有说法,三陪、四陪敬酒亦有目的。副宾、主宾之想敬酒基本几乎其微,只等被喝之境地,除非酒量甚深,经过连番轰炸皆不能醉,仍有喝酒之余力,尚有机会。经过地主之谊之敬酒按政治色彩套路来讲美其名曰:新闻联播。其后,才是,各个单独之敬酒,轮番单独竞技,自是让各位宾客喝足不止,又美其名曰:焦点访谈。 再次,山东人喝酒之劝酒。山东人喝酒之每杯套路之酒皆有出处渊源,上可到天文,下可到地理,前可到历史典故、后可到世事预测,文可到诗词歌赋,武可到战事分析,远可到高堂父母健康,近可到谆谆子女上进,无所不谈,无所不包,一点一滴,层层推进,构成了强大的文化、感情攻势。让人如沐春分、如临胜地。此酒若不能饮,将是千古罪人、枉为人身。情到深处,有人更能高歌一曲,抑或吟诗一首,弹奏一曲,情真意切,肝肠尽断,让人饮之痛快,虽醉不以为快。 最后,山东人喝酒之本质。山东人喝酒不以为酒,以酒为情,以酒为介。以酒不能陪好宾客为耻,为不敬,为不尽道义,为没表达感情。因此,许多人到山东之后感觉酒为山东宴席上的一部分。山东也有“无酒不成席”的说法,到了宴席上,基本白酒是必备的了,一般不会喝其他酒。当然酒也是一些大品牌的居多了,貌似根本不是百度搜出的山东喝孔府家哦。没有一斤的白酒两还是尽量不要在山东的宴席上喝酒了。当然特殊情况,也会有喝红酒、啤酒的情况。红酒,山东人可不会按来外的规矩一点点跟你来,也都是倒满杯喝哦。啤酒更不用说了,在山东,喝白酒对喝红酒的比例一般是1:3,白酒对啤酒的比例一般是一杯对2瓶,也有兑3瓶的哦,各地也不太一样。当然也不会因为个青岛大虾事件、济南啤酒事件影响了外地游客对山东人的看法。可以这样讲,好客山东,山东人还都是是实在善良的。说到底,山东人还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善良人。一个农村老大爷,能就着两颗花生米,三个小樱桃就能喝上三杯酒。所以说,酒量不是吹的。 朋友们,要喝酒,来山东,你酒量可以吗?做东请客前三杯酒如何说,山东做东请客前三杯怎么说“四面荷花三面柳”是一句传统的中国俗语,形容风景优美,通常用来形容山东济南的景色。而关于喝酒的说法,通常是在宴请客人或者举办酒席时所用。具体来说,如果是在宴请客人,那么主人会按照一定的顺序向来宾敬酒,以表达对他们的欢迎和尊敬。在山东济南的酒局中,通常会有以下一些规则和说法:1 主陪先敬四个酒:这是主陪的第一个敬酒,表示对来宾的热烈欢迎和热情款待。这个敬酒通常是在主陪和来宾之间进行的,其他人则在旁边陪同。2 副陪再敬三个酒:这是副陪的第一个敬酒,表示对来宾的进一步欢迎和热情款待。这个敬酒通常是在副陪和来宾之间进行的,其他人则在旁边陪同。3 三陪再敬一个酒:这是三陪的第一个敬酒,表示对来宾的热烈欢迎和热情款待。这个敬酒通常是在三陪和来宾之间进行的,其他人则在旁边陪同。4 半城湖谐音是办成壶:这是最后一个敬酒环节,通常是主人向客人表达祝福和希望,希望他们能够喝得开心,并且能够达成自己的目标。这个敬酒通常是主人向客人提出的,其他人则在旁边陪同。总的来说,“四面荷花三面柳”这句俗语虽然与喝酒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在山东济南的酒局中,它被用来形容济南的美丽景色,并且成为当地的一种文化传统。为什么说山东归来不喝酒1暖场一般来说,在中国喝酒能够拉近彼此的关系,所以很多深意感谢都是在酒桌上,那么第一第一杯酒一般就是暖场酒,提升现场氛围的意思。 2 谢意第二杯一般就是在表达自己今天的目的,大多数时候是谢意,感谢大家能够前来捧场,也表示了对宾客们的尊重,做东请客,主人家对于来宾的感谢。 3 祝福语第三杯的话一般都是祝福的一些话,比如说“美酒倒进白瓷杯,酒到面前你莫推,酒虽不好人情酿,远来的朋友饮一杯”。 4当然还有更多的祝酒词可以用上的。 5 对于酒文化,在中国是非常古老的,而喝酒更是拉近关系,能够非常好顺利的半程事情,所以在酒桌上的说话也就有了更多的讲究。山东人白酒一般一杯喝几次?山东的喝酒礼仪为什么说山东归来不喝酒说起喝酒,山东人称第二,其他省没人敢称第一。山东以好喝、能喝、敢喝著称,喝酒不喝醉,安排不到位;五岳归来不看山,山东归来不喝酒。什么?山东人喝酒没内蒙人快,也没东北人猛,凭什么酒量第一?那是你不了解山东人,光猛和快有啥,山东人喝酒有一大特色——能磨!一场小酒,能从日上三竿喝到灯火阑珊,能从灯火阑珊再喝到东方既白,白天喝了晚上喝,晚上喝了白天还喝。再就是山东人喝酒讲规矩、懂套路,好喝、能喝、敢喝集中体现在那套喝酒的流程上。山东人上桌第一件事儿先是排座次,什么主宾副宾三宾四宾,什么主陪副陪三陪四陪,必须给安排得明明白白。啥?万一让主宾坐到了副宾的位置上怎么办?完了,酒席白请了。众人落座,接下来就开喝,先来一套“三二一”,主陪带三次,三口气喝完,接下来,副陪再带两次,两口气喝完,三陪再带一杯,一口气干了。而通常情况下,觉悟极高的四陪会主动站起来说一句“一条大河波浪宽,端起这杯咱就干,我再带一杯,我干了,大家随意”。必须强调一下,山东人的酒桌上喝得都是白酒,喝啤酒那是没本事、不严肃、不庄重的表现,喝酒用的杯子是能装二两半的杯子,一套“三二一”下来,基本上七两半小酒已经下了肚。陪酒的喝完之后,接下来就是乱战、互敬,想跟谁喝就跟谁喝,不喝怎么办?劝!都说我们山东人劝起酒来有一股艺术的气质和善良的霸气,用俩成语形容叫“有板有眼、循循善诱”。比如“相识就是缘分,为缘分干一杯”,你好意思不喝吗?“我们好客山东是礼仪之邦,这杯我敬远方的朋友”,听完你好意思不喝吗?“三伏天下雨雷打雷,诛仙阵交战锤对锤,英雄好汉喝酒就得杯对杯,大马金刀,义薄云天气盖世,是爷们儿咱就干!”听完你好意思不喝吗?不喝,也有办法,一桌人一起盯着你说“怎么?留着养鱼啊?”反正啊,山东人劝酒的办法很多,能从天文地理扯到古今中外,最后让你觉得不干了这杯简直愧对列祖列宗,喝!当然,山东人喝酒,内部也分帮划片,比如鲁中、鲁西和胶东,不同地方的山东人,喝酒的规矩套路也不一样,鲁西喝酒喜欢小杯慢酌、细水长流,别看杯子小,喝着喝着就多了;鲁中喝酒喜欢上大杯,又快又急;胶东喝酒喜欢“步步升高”,也就是红、啤、白三种酒轮着喝,掺着喝,越喝越带劲,美其名曰“白的喝多了,拿啤的涮涮”、“啤的喝多了,拿白的压压”!可甭管是鲁中、鲁西和胶东,都有一个共同点——能喝,规矩大同小异,喝就是了。“桌上的鱼头对着你,来,干一杯!”,“来晚了的记得罚酒三杯”,“好,下面我们进行第二轮,杯里没干的注点意,自己赶一赶”。如果你不是山东人,你偏要来山东跟山东人一起喝酒,请注意,可别吹自己多能喝,在山东人面前可别装大尾巴狼,如果被喝得趴桌子底下去别怪我没提醒你!此文谈的是民风、是文化,但不是理念。小编以为,喝酒热情无可厚非,但还是要理性、文明和健康。酒文化真可谓博大精深,民间有爱酒之人,称“酒为粮食精,越喝越精神"。更有普通老百姓的质朴流传语“饺子就酒越吃越有”。以上仅针对本文主题进行简单阐述,如果您还想要学习更多更深层次的知识,欢迎关注好酱网wwwhaojiang5com。白酒知识栏目,优质内容持续分享,总有你喜欢的。山东人不仅酒量大,喝酒时还有哪些规矩?山东人白酒一般一杯分6次喝完,以后随意,这种喝法叫“6起”,为图吉利,表达“发达”的意思。山东的喝酒礼仪一杯六次的顺序是,主陪和副陪各带三次(也有四二开的),主陪为先,副陪次之。在这之前,客人不能主动出击敬酒,一杯喝完之后,才可随意发挥。山东的喝酒礼仪1、座次主陪是请客一方的第一顺位,位置在正对门的正面,把握着此次宴请时间与喝酒程度等;副陪是第二顺位,坐在主陪的正对面面,背对着门;如果还有陪酒位,则坐在主陪的右手第二位置,与主陪将主宾夹在中间,方便照顾。其余位置宾客可随意就坐。2、喝酒白酒的喝法它是要求第一杯六口喝掉,以后随意。六口的顺序是,主陪带三口,副陪带三口(也有四二开的)。在这之前,客人是不能主动出击敬酒的。啤酒的比例是一比六或者一比八(按白酒的度数,不同酒桌自行规定)。以上说的是程序,只要是喝酒的,六口以后要求全部干掉。山东省,全国最能喝的一个省!山东省,全国最讲究酒桌礼仪的一个省!据说,在酒桌上,只有山东人吃不完的菜,没有山东人喝不完的酒!山东式酒桌怎么坐?山东人的酒桌最讲究礼仪,酒宴上是要排位子,论辈份,讲资历,看职位的,一个人是什么身份,有多重要,只瞧他在酒桌上坐什么位置就能知道。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山东式酒桌排座开始通行全国,就是不太讲究这一套的南方人,坐主陪位置的人也和山东是一样一样的。“主陪靠权力,副陪靠酒力”那是道出了山东酒桌的要点!下面请各位朋友对号入座——主陪资格:是你请客吗?是你出钱吗?是你的身份最尊贵吗?至少有一个“是”才能当主陪。位置:正对门口。作用:酒宴节奏由你把控。副陪资格:是你出钱吗?你在请客方阵中是第二号尊贵的人吗?你的酒量好吗?至少有一个“是”才能当副陪。位置:主陪对面。作用:带动喝酒气氛,陪全桌人喝酒。主宾资格:你在客人方阵中职位最高吗?地位最尊贵吗?至少有一个“是”才能当主宾。位置:主陪右手边。作用:客人方阵的带头人。副宾资格:你在客人方阵中,是第二重要的人员吗?如果是,请入副宾座。位置:主陪左手边。作用:配合主宾关照客人方阵。按人员重要程度,主人方阵还有三陪和四陪,客人方阵还有三宾和四宾。一般,各自方阵中,职位最低的或岁数最小的就是四陪或四宾,“三”则高于“四”。话不多说了,直接上图。酒,不能乱敬山东酒桌,敬酒也有规矩。主人要先敬酒,敬过三杯后,副陪敬两杯。接着是三陪敬一杯,然后是四陪敬一杯。敬酒环节结束后,大家就可以开始自由敬酒了,不但要互敬身边的人,还要隔着桌子敬其它位置的人,副陪必须把在场每个人都敬到。作为一个合格的山东酒桌副陪,一场酒宴喝下来,不超过30杯都不好意思下桌!山东人喝酒太热情,敬酒词一套一套的,酒量浅的人直喊“受不了”!更有人说,千万别在酒桌上得罪一个山东人,把你喝趴下,那是分分钟的事。喝酒厉害的不但是山东大汉,连山东的女人在酒桌上都有大将风范。头条号网友弘润坊一弘姐回忆当年在青岛喝酒:席中,几位女将特别能喝,她们笑脸盈盈的端着杯子、提着酒壶,你喝白的,她敬白的;你喝红的,她换红的;你喝啤酒,她也拿大杯子整啤酒,而且每次都是先干为敬。结果宴请结束,我们同行的几位男士就已经被搀扶着、晃晃悠悠地往外走了。近年,中国酒桌陋习受到了不少批评,不但是花式劝酒,就连山东式酒桌排座都受到了一些网友的非议。例如“没学会办事先学会喝酒,场面功夫全在酒桌上”;“表面尊敬,坐个位置都要论资排辈,背后一样勾心斗角”……中国酒桌拼命劝酒的陋习不该提倡,但山东酒桌礼仪能流行全国,是因为他乃源自周代礼制,也是儒家文化的传承。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孔子一直致力于恢复周礼,而孔子就是山东人,山东人深受儒家文化影响,重视长幼尊卑,这一点就体现在了酒桌排位上。山东人耿直豪爽,在古代酒水还是奢侈之物时,山东人就以敬酒来表达自己待客的真诚!你可以不参加山东人的酒宴,但是参加了,就请尊重山东人的酒桌礼仪!因为你没有资格鄙视延续了3000年的风俗习惯!当三十九画生那段名言里加入更多酒:我走过的山路是徐霞客曾喝土酒而留宿过的,我走过的关隘是岳飞当年掷酒杯而高颂“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我驻足远眺的城楼是豪饮浊酒的大唐铁骑曾经坚定守卫过的,我现在能驰骋由缰的西北草原是饮过枸酱酒的霍去病曾经为之而奋战过的,我还能喝到苏轼当年亲手创新的松醪酒,我还能饮到太白当年举杯邀月的花间美酒,我还能在众多浩劫后读到前人藏着酒令里的筋骨血肉,我还能在大喜大悲后脱口而背出一句他们曾经用来形容自己爱恨离愁的浸着酒香的诗句。这片土地留给我们后人最大的礼物应该就是这么两件了吧,一件是历史,一件是文化,前者可鉴世,后者可润心”。消费君认为,山东人酒桌排座和敬酒的酒桌礼仪是山东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会流传下去,但在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中,让人反感的花式劝酒陋习会渐渐消失!未来,山东人的酒桌礼仪会更文明、更尊重个人意愿!耿直的山东人就是不劝酒也一样能醉倒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