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的对仗词句是哪些词

问答 0 21

祝福的对仗词句是哪些词,第1张

新婚洞房七字对联写法对仗工整,语言优美、押韵协调,音律和谐、寓意深刻,主题突出等。1、对仗工整,语言优美对仗工整是指上下联的字数、声调、词性、修饰关系等要相互对应,不能出现不平不仄、不韵不对、不类不属的情况。语言优美是指要选用富有诗意、寓意和谐、喜庆吉祥的词语,避免使用生僻、粗俗、贬义的词语。这样写的好处是可以体现出对联的艺术魅力,增加婚礼的气氛,表达出对新人的祝福和敬意。如:上联:花开并蒂缘结同心;下联:月圆花好喜成双;横批:百年好合。上联:灯下一对幸福侣;下联:洞房两朵爱情花;横批:永浴爱河。2、押韵协调,音律和谐押韵协调是指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要有相同或相近的韵母,不能出现押不上韵、韵脚杂乱的情况。音律和谐是指要注意声调的变化,使之符合平仄格律,或者自成一种旋律,不能出现声调单调、刺耳的情况。这样写的好处是可以体现出对联的音乐美感,增加婚礼的节奏感,表达出对新人的欢乐和祝愿。如:上联:笙歌谱成同梦语;下联:烛花笑对含羞人;横批:良缘美结。上联:玉树风前夸并蒂;下联:绣帏月下看双飞;横批:玉树琼枝。3、寓意深刻,主题突出寓意深刻是指要运用比喻、象征、暗示等手法,用一些富有文化内涵和历史典故的词语来表达对新人的祝福和期望,不能出现平淡无奇、毫无寓意的情况。主题突出是指要围绕新婚洞房这一主题来展开创作,不能出现跑题、离题、杂题的情况。这样写的好处是可以体现出对联的思想深度,增加婚礼的文化底蕴,表达出对新人的敬佩和赞美。如:上联:海枯石烂同心永结;下联:地阔天高比翼齐飞;横批:白头偕老。上联:金屋交杯浮卺酒;下联:玉堂燃烛灿琼花;横批:喜气生辉。这对联之词性对仗、平仄编排是否工整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横批(或称横额,横档、横幅、横披等),是对联的重要组成部分。横批即如文章的标题,它能标示出一副对联的主题思想,是画龙点睛之笔,是锦上添花之笔。一般说来,横批对于联文有着概括、揭示、补充、说明等作用。从使用范围说,对联最常用也是最原始的形式,是贴挂于楹间(因之又泛称为楹联)。上下两条联文,再配以门楣上的横批,便呈“门”之势。对称是对联的最显著表现形式,中国的建筑美又多用对称这一传统的形式。建筑与对联结构相映成趣,这是联文加横批的又一个缘由。但不是说,凡对联都有横批,如有些门额牌匾可代作横批,题赠联、挽联(不宜楹间贴挂的)等可以省去横批。 目前的对联界,坦率地说,关于对联的分类,还缺少明确的理论研究,许多情况下,对联分类都带有比较明显的任意性。对联类型往往没有统一的划分标准,不同类型对联的概念内涵往往模糊不清,不同类型对联之间的外延往往互相重合,等等。应当说,这些现象是有违科学分类的基本要求的。鉴于此,作者提出自己的一些粗浅想法,以期抛砖引玉。 作者认为,对联分类,与任何其他分类一样,需要明确的问题主要是两个:一是明确对联分类的标准;二是在某一标准下的分类,必须明确不同类型对联的概念内涵和外延,并尽量避免或缩小外延的交叉与重合。 对联分类的标准可以有多种,试举如下:一是根据对联的字数多少,可将其分成长联和短联。上下联皆由较多字数组成的对联,称长联;上下联皆由较少字数组成的对联,称短联。长联与短联在字数上并无绝对的界限,楹联界对此亦是众说纷纭、尚无定论。笼统而言,有以下四类较有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类主张以全联16字或22字作为长联字数之下限(如陆伟廉先生之说);第二类主张以全联30字或40字作为长联字数之下限(如余德泉先生之说);第三类主张以全联60字或70字作为长联字数之下限(如周渊龙先生之说);第四类主张以全联90字或100字作为长联字数之下限(如常江先生之说)。究其理由,上述观点皆自成一说。相对而言,作者个人比较倾向于30字或40字之说,因为这个幅度似乎与人们对长短联通常的模糊感觉接近些。但可以说,无论以多少字数来划定长联与短联,都显得勉强,尤其是在只相差一个或几个字的情况下,就更显得生硬。实际上,长联与短联属于模糊概念的范畴,没有必要也很难在字数上划定二者的界限。其它文学体裁同样如此,如长诗和短诗,恐怕至今尚无行数上的绝对界限。因此,在选编长联和短联时,只要有了某种相对合理的统一标准,则不妨各自规定,自成一体。 二是根据对联的句子多少及句子间的相互关系,可将其分成单句联、复句联和句群联三种。上下联皆由一个单句组成的对联,称单句联;根据格律文学句子的长短,单句联一般是短联(按全联30或40字以上为长联之说)。上下联皆由两个以上分句组成复句的对联,称复句联;复句联一般介于长短联之间。上下联皆由两个以上复句组成句群(或称语段)的对联,称句群联(或称语段联);句群联一般是长联。这种划分的意义在于,它和句脚的平仄安排问题有关。 三是根据对联在对仗方面的格律要求和严谨程度,可将其分为宽对、工对、巧对、绝对等。所谓宽对,即格律要求比较宽松或有所变通、对仗不太工整的对联或联句;所谓工对,亦称严对,即格律要求比较严谨、对仗工稳的对联或联句;所谓巧对,亦称妙对,即对仗颇为巧妙独特、或突出运用了某些特殊技巧的对联或联句(如果同时比较工稳的话,又可称工巧对);所谓绝对,亦可称绝妙对,即对仗难度很高或者对仗浑然天成、因而难有其它对句可与出句相匹配或者与现有对句相媲美的对联或联句。当然,宽对、工对、巧对、绝对之间,并无截然之界限。 四是根据上下联之间的内容对应关系,分为正对、反对、流水对。大多数对联上下联之间的内容对应属于互相衬托的关系。这种衬托或者是从相同的角度互相映衬、互相补充(即所谓“正对”),或者是从相反的角度互相反衬、互相对照(即所谓“反对”),通俗地说,正对即上下联立意相近,反对即上下联立意相反。还有少数对联上下联之间的内容对应属于互相衔接的关系(即所谓“流水对”,或称“串对”),也就是上下联两个分句共同构成一个复句,上下联存在一种连贯、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目的等复合关系。 五是根据对联的写作技巧或修辞手法,也可划分出嵌字联、回文联、谜语联、集句联、隐字联、押韵联等等。但严格说,应分别称之为嵌字格、回文格、谜语格、集句格、隐字格、押韵格等等。 六是根据对联的内容和用途划分。从理论上看,这种划分更是难以严格而完全。但从实践上看,只有这种划分才比较有意义,因为它与对联的编排体例密切相关。对联划分指的主要就是这一种。因此,作者拟对这种分类提出一点探讨。一般来说,对联都带有题或题赠的性质,因而写作对联也经常被称为题联。作者认为,按对联所题的内容和对象等的不同,大体上可将其分成节令联、喜庆联、哀挽联、名胜联、行业联、题赠联、杂感联、学术联、趣巧联九大类。其中,每一类又可分为若干子类。现将这九大类对联简介如下: 1.节令联:是指有特定的应时性或纪念性、内容多为一般的咏物、抒情、议论、祝愿的对联。严格来看,可将其区分为节日联和时令联,但鉴于二者往往合一,这种区分已无实际意义。一般可直接将节令联划分为春联、元旦联、国庆联等若干子类即可。节令联中,最主要的是春联。所谓春联,就是用于春节的节令联。大多数春联可以通用。 2.喜庆联:又称贺联,是指除节日庆祝以外的、内容上带有某种特定祝贺性质的对联。按其内容和对象,可划分为婚联、寿联、新居联(乔迁联)等若干子类。喜庆联突出的特征是带有特定的喜庆、祝贺性质,其内容必须是表示良好祝愿、喜庆吉祥的。喜庆联有通用的,也有专用的。是否通用,要因联而异,不可简单地照搬照抄,以免出现张冠李戴的笑话。 3.哀挽联:又简称挽联,指的是用于吊唁亡人的对联。其内容限于对亡人的吊唁、缅怀、评价、祝愿,其风格一般是哀痛、肃穆、深沉、庄严的。也有为未亡人作挽联或未亡人作自挽联的,则另当别论。挽联可从多种角度来划分,如挽老年人联、挽中年人联、挽青少年人联等,或者挽长辈联、挽同辈联、挽晚辈联等。另外,还可分出挽名人联、自挽联等,还可将祭祀联作为挽联的一个子类。挽联的内容所指一般有较具体的对象,虽然同样有通用的和专用的,但在实用中更要注意区分。 4.名胜联:是指张贴、悬挂、雕刻于风景名胜处的对联。其内容大多为题写该名胜景观(如山水楼台、文物古迹等),或者与它密切相关(有关的人、事等)。这类对联往往成为名胜景观甚至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名胜联可分为山水园林、寺庵庙观、殿阁亭台、院舍堂馆、碑塔墓窟等若干子类,不一而足。 5.行业联:是指其内容为针对某一行业、部门或领域的对联。由于时代的变迁,对联在行业上的运用虽已不如以前,但仍旧可观。从其适用范围和内容特色看,它仍不失为对联的一大种类。行业联可按行业、部门来划分子类。 6.题赠联:是指题赠给他人的对联。虽然许多对联都带有某种题赠性质,但这里所说的题赠联,仅限于人际关系交往(或向往)的题赠之作,不包括挽联与贺联之类。其内容一般带有某种赞颂、祝愿、劝勉性质。从对联的运用情况来看,题赠联不失为一大种类。根据题赠对象的不同,题赠联一般可分为题长辈联、题同辈联、题晚辈联等若干子类。 7.杂感联:是指没有特定对象,而内容包罗比较广泛的对联。这种对联往往带有比较单纯的文学创作特色,如哲理言志联、咏物抒情联、劝喻讽刺联等。 8.学术联:是指带有某种学术性质的对联。这种学术性质指的是在内容和用途上不属于上述几大类的某种专业性质。其内容往往比较专门,带有某种学科或宗教特色,如科普联、佛教联、道教联等。从对联的运用范围及发展空间而言,有必要将学术联作为单独的一大种类。如作者所撰写的《触闻集----佛教对联1200副》一书,就以对联的方式将许多佛教人物与佛教义理比较系统地写成了一部学术专著。推而广之,也可将许多科学知识或其他学问道理用对联的方式加以撰写,并且在内容上突出其学术或专业性质。 9.趣巧联:是指比较突出趣味或技巧而相对不注重内容的对联。如各种谐趣联、技巧联等。这类对联的内容,要么是突显某种风格的独特性(谐趣联),要么是相对不太重要(技巧联),从而显得别具一格。从这个意义上,可将其作为单独的一大种类。 当然,上述九大类对联之间也无绝对的界限。但是总的来说,这九大类对联在类型上划分得简洁明了,在内涵上概念比较清晰,在外延上基本涵盖了所有的对联,且彼此之间基本上不重合。作者在上述对联分类中,对每一个类型都有一个相对较为严谨的定义,将不同类型的交叉部分加以说明并尽量排除。所以说它们“彼此之间基本上不重合”。 以上浅见,不当之处,敬请联界方家教正! 从反映的内容和使用的场合来看,对联可以分为: 春联: 以除旧迎新,言明志向,充满豪情,展望未来为主要内容,专门在元旦、春节时粘贴的对联,因时效性较强,人们就称为春联。 如:一元复始 万象更新 楹联: 为了表达某种愿望或满足装饰需要,过去常在官廷、府宅、庙宇、园林的楹柱之上,或用木板刻制,或在壁石上雕琢的联语,统称为楹联。 如:一九七九年,杭州“岳庙”修复一新,当代著名词人兼书法家赵扑初,化用岳飞《满江红》词意,为重新塑好的岳飞巨像两边的大柱上,精心撰写了一幅古为今用、气魄宏伟大新楹联: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开老柏,千寻抬头望 // 收拾山河酬状志,看此日神州,奋起新程,万里驾长车。 婚联: 专门在举行结婚仪式那天选用或编写的能够表达热烈气氛的对联。 如:巧借花容添月色 欣逢秋夜作春宵 挽联: 为了评价先人的生平业绩,抒发后人诚挚的怀念之情,在追悼会或纪念会上所用的对联。 如:悼念敬爱的周总理的一幅挽联: 心血劳干革命事业似巍巍泰山震环宇 骨灰撒遍总理恩情如滴滴雨露润人心 寿联: 当老人喜过生日,子女为了表达对长辈的祝福之情,常以延年益寿、福满家门为主要内容,精心书写一些吉祥的词语,或贴在门上,或挂在厅堂 ,这样的对联就叫寿联。 如:福如东海阔 寿比南山高有大佬吗,嫁女儿对联需要十一个字应该怎么写呢? 更新1: 「芳」邻 - 手快写错字: 「坊」邻 更新2: 谢谢自在老师对后学所提问作专业的解说! 亦谢谢法兰客及育鸣回甘茶之撰句 台客写港景 不错唷! 这十一字对联 一看就是五、六断 以文章兄的实力怎么看不出来 我和自在老师一样好奇 --- "文章兄为何有此一问 " 其他 自在老师已讲得很清楚 不再赘言 我只是路过 顺道来玩玩对联~ ^^ 上联:庙奉天后妃 九七易主 慈悲心依旧 下联:街迎港龙客 三五成羣 热闹度似前 2012-04-19 15:05:45 补充: 抱歉 忘了附注! 上题对联 联尾标点符号( ! or ) 请依个人感觉自填 ^^ 不知庙街原联是那一位的大作、其他还有什么作品? 中国香港人最熟悉的‘联’应该就是跑马地坟场的 今日吾躯归故土 他早君体也相同 庙街这一联虽然没啥意义,总算比起跑马地那一联来说算是一大进步。 大家好, 文章君求联,实在不该缺席。因为他提早把此题下架,谨将我的「心得」补上,算是我对中国香港的一份关怀: 想到「庙街」,就想到油麻地的「天后」庙,接着就想为「港都」祝福。盼望当局(庙堂)能为中国香港行恺悌之政!也祝福中国香港处处(街巷)都充满温情! 我把「庙街」、「天后」、「港都」都嵌 句里,联意上有一点因果关系: 上联:庙堂行恺悌 天恩浩荡庇良港 下联:街巷布慈悲 后德巍峨扶丽都 阿汕 此嵌字联俺对不出~>"<,两对好联在上头。 只能于意见栏下妄多嘴,让诸友见笑了! 「居宝地」如改「佑宝地」,虽犯三仄尾,但意更好。 而「宝地」︰小可指「油麻地」,大可指「中国香港」。 天后 欠点平仄 无妨! 2012-04-22 17:31:10 补充: 妈祖是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道教 海神信仰,又称天上圣母、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湄洲娘妈等 2012-04-22 17:40:19 补充: 育鸣回甘茶 ( 研究生 3 级 ) 大大 把 自在老师修正的直接当回答 对 法兰客兄 不公平哦 『五连仄』或『五连平』出现在对联上是为不妥,在下已修改如下: 上联:庙呈古色古香神佛居圣地(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下联:街现人山人海夜市显荣坊(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2012-04-22 16:10:09 补充: 很感激自在老师的提醒。 的确「荣坊」对「圣地」有点牵强,在下也把『佛』字声韵忘了应念入声。 上联:庙呈古色古香,天妃居宝地(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下联:街现人山人海,夜市展生机(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果然念起来更通顺,对仗又工整。 2012-04-23 13:47:22 补充: 哈哈~酸辣汤说的是,在下已自动删除作答,以示公平。 mancheung323兄请宽心哪~~~^0^ 对死抱所谓「中国楹联学会联律通则」的初学者,难与之沟通。 并不是不能与之交流,而是该初学者的发言态度似极好为人师, 不知是知识+大师的虚名导致?还是本身个性所致?实感好奇。 所谓~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 孟子又云~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这大概是该初学者应设的座右铭。~~~==" 上联:庙前岁月稠几许香江风雨 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 下联:街内芳邻乐万般华夏情怀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关于本题所提问之断句位 自在老师意见005 曰:「以文章君的功力,这些问题应该都不成问题,何以要发问呢?」 而法兰客亦有同样的疑问 首先多谢自在老师及法兰客认为在下应有判断联句中断句位之能力。 2012-04-20 10:20:06 补充: 事缘早前在下曾写过一副「九言联」 被某联友质疑联中出现「五连平」、「五连仄」之平仄编排 曾回应说: 「七言以上而又少于十四言之联句 断句位赖乎联意 可用或不用逗号作分句 内行人一看自是明白。」 那天途经庙街 抬头偶见这十一字对联并无标点作断句 试搬来一问 并误导一问是否可以七、四断句或还有其他合理之断句位 自在老师及法兰客同样的否定这说法 端的是「内行人一看自是明白」。呵呵 恐怕只有那位「对联初学者」才会多番质疑在下对联律之认知能力而已矣! 2012-04-20 11:51:09 补充: 自在老师总是挑通眼眉 后学的提问目的实难逃过老师的法眼啊! 呵呵~~ 2012-04-23 09:58:06 补充: 自在老师 当「楼主」可没有压力 后学哪敢当「主考官」耶 2012-04-27 12:45:17 补充: 谢谢「汕大」补上之庙街对联。 1断句应该是: 上联:庙前岁月稠,几许香江风雨 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 下联:街内芳邻乐,万般华夏情怀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2词性: 「岁月」对「芳邻」,属「名词组」的宽对; 「香江」对「华夏」,属专有名词对。 基本上词性对仗算工整。 (下续) 2012-04-18 21:39:55 补充: 3平仄遵守三原则: (1)基本句尾上仄下平。 (2)遵守「二四六分明」且前后平仄交替之节奏性,上下句平仄相反之对称性。 (3)二句复句联,上联前句句尾平声,下联前句句尾仄声。 故此联平仄铺排属工整。 简说如上。 自在老师 2012-04-18 21:42:06 补充: 补充: 若是「坊」邻 ,则对「岁月」属合义复词之工对。 2012-04-18 21:50:08 补充: 补充: 4联意: 上联:庙前岁月稠,几许香江风雨 「几许香江风雨」是描述「岁月稠」的内容含义, 下联:街内坊邻乐,万般华夏情怀 「万般华夏情怀」是描述「坊邻乐」的内容含义。 解说如上。 自在老师 2012-04-18 21:53:46 补充: 以文章君的功力,这些问题应该都不成问题,何以要发问呢? 2012-04-19 20:19:14 补充: 看了目前两位上场作答写联的答者之前言所说, 看来是不是每位答者都要先声明: 「其他答案请见于自在老师的解说(意见栏)」 哈哈~~ 其实文章君此题应该分两部份来发问比较适合, 即是「对联问题」和求「嵌名联」二者分开,这样大家比较「方便」玩~ 当然,我要再补上「嵌名联」作品来「完整作答」也是可以~ 但解决「对联问题」是知识需求,只要学问够就行, 作「嵌名联」则要看我的兴致,随兴自然,兴致未起,则不动笔也, 何况中国香港我不熟,要作此联还得阅览一堆资料 所以,我的对联解说就放在意见栏就好啦~替各位写联者开个路呗~ 呵呵~~ 自在老师 2012-04-20 10:46:08 补充: 回应文章君007~008意见: 呵呵~ 我当初就觉得此题(包括对联格律问题以及作嵌名联),观语气,像是你是故意出的「考题」,要用来「考人」~ 所以我不正式上场为你「作答」(哈~我才不想变成「考生」呢), 只在意见栏把重点讲出来,给「对联初学者」了解。 我相信那位经常给你「指教」的「对联初学者」, 应该很有本事可以为这份考卷「完整」作答,包括对联格律问题以及作嵌名联, 不然就没有资格老是要「指导」别人啦~~ 呵呵~~ 自在老师 2012-04-21 23:00:25 补充: 回应013意见者: 育鸣回甘茶 : 「希望自在老师 能给予在下指导赐教。」 呵呵~这题文章君是「主考官」,本身又对联律很了解, 您应该请教他才是。 由于文章君高才,通常他的题目我很少插手多说,除非有必要,免得喧宾夺主。 所以,您还是请教这位「主考官」吧!呵呵~~ 自在老师 2012-04-22 11:10:54 补充: 回应015意见者: 育鸣回甘茶 : 上联:庙呈古色古香,神佛居圣地(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下联:街现人山人海,夜市显荣坊(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呵呵~很好啊,自知问题而自己修改了,很不错唷! 孟子有所谓「不教之教,是亦教之。」 也就是让求教者自己去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收获,比别人直接告诉你答案更好! 我的小孩也常问我有关生涯规划的问题,我都说,你自己多方收集资讯,自己评估,自己决定。 (下续) 2012-04-22 11:22:26 补充: 我比较注意的是你的用词与对仗问题, 你的「古色古香」对「人山人海」,成语对仗,很不错, 但,「荣坊」对「圣地」,显然是个勉强拼凑的词, 「夜市」对「神佛」,虽说是个宽对的名词组(平仄用今声),如果能够更工整,不是更好? 我建议修改如下: 上联:庙呈古色古香,天妃居宝地(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下联:街现人山人海,夜市展生机(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你看如何? (刚刚特地去看了网址里面对于「庙街」的介绍~) 自在老师 2012-04-22 17:17:06 补充: (承我017意见) 由于「天妃」是专有名词,若要工对,下联也必须对专名, 所以我再修改如下: 上联:庙呈古色古香,天神居宝地(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下联:街现人山人海,夜市展生机(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这样念起来也比较顺,对仗更工整。 不过,用「天妃」更贴切于地方特色。 自在老师 2012-04-22 18:00:18 补充: 回应023意见者: 酸辣汤 育鸣回甘茶 ( 研究生 3 级 ) 大大 把 自在老师修正的直接当回答 对 法兰客兄 不公平哦 ~~~~~~~~~~~~~~~~ 1「育鸣回甘茶」把我修正的当回答,要在上面注明是「自在老师指导修改」啊~ 过去我指导网友作品,或回答问题指正,网友补充修正,也都有如此注明喔。 2「法兰客」的作品自有功力,不用我说啦,(而且说了好像也没用~呵~) 基本上,这些都是交流学习。至于如何选答,公平与否,就看「主考官」啦~ 自在老师 2012-04-23 10:03:58 补充: 回应文章君025意见: 我在009说: 『我当初就觉得此题,观语气,像是你是故意出的「考题」,要用来「考人」~』 而你010回应: 「自在老师总是挑通眼眉 后学的提问目的实难逃过老师的法眼啊!」 呵呵~所以我说你是「主考官」啦~~ 只可惜你原属意的「那位考生」,至今没来「应考」~哈哈! 自在老师 重阳的对仗词对联也叫做“楹联”、“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它是一音一字的,我国特有的文字形式。对联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它的特点是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十一字的对联内容丰富,意义深远。嫁女十一字对联有哪些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首先,第一副对联,上联是:梅蕊冲寒幸沐春光 迎贵客,下联是:松针吐翠喜送淑女 赴新婚。这副十一字对联包含了成婚的时令,“梅蕊”、“松针”都表示这是初春前后的,而且对联中也包含了迎接贵客的含义,既表达了对于女儿成婚的祝福之意,也不失大体。是一副很不错的对联。对联,上联是:文窗绣户张灯结彩成大礼,下联是:天乐良缘 喜地欢天颂华年。其实十一字对联的基本形式就是由两个八字成语或者是词语组成,后面有一个三字的词语。窗户都张灯结彩,欢天喜地地来庆祝这对新人,结成了大礼。其次,对联,上联是:志同道合海阔天空双比翼,下联是:银河双星石烂海枯同心结。横批是:永结同心。这副对联是具有横批的,横批的作用是对这副对联进行解释说明与概括,永结同心还是很好的表达了这副对联的含义。对联,上联是:洞房花烛交颈鸳鸯双得意,下联是:志同道合海阔天空双比翼,横批是:龙腾凤翔。像“鸳鸯”、“比翼”这些都是一些成双成对的代表,用了两个词语表达了对新婚燕尔的深深祝福之意。最后,对联,上联是:新事临阶丽日池边并蒂莲,下联是:百年佳偶定教偕老乐长春。横批是:喜气生辉。这个十一字对联前两个词语是由两个词语组成的,横批没有什么限制。任何情况可以用。对联,上联是:喜气满门春风堂上双飞燕,下联是:千里良缘共贺联姻成大礼。横批是:花好月圆。对联,上联是:夫妻恩爱和鸣凤鸾两多情,下联是:意厚情深月圆花好两知心。横批是:幸福美满。厚意浓情怎样对仗成语?重阳对仗词如下:1、黄花绿酒。黄花,指的是菊花,菊花是重阳节的代表性花卉,因其色彩鲜艳、傲霜斗寒的特性,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绿酒,指的是美酒,古人常说饮酒赏菊,因此,黄花与绿酒成为重阳节经典的意象之一。2、故人佳节。故人,指的是旧友、老朋友,也指思念故乡的人。佳节,指的是重阳节这个美好的节日。这个对仗词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和祝福,寓意着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人们应该珍惜友情、亲情和爱情。3、秋高气爽。秋高气爽,是描写重阳节天气特点的词组。重阳节通常在农历九月,此时天气逐渐转凉,天空湛蓝,云彩洁白,给人以清新、舒适的感觉。这个对仗词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人们对重阳节的美好感受。4、思亲念友。思亲念友,是表达对亲友思念之情的对仗词。在重阳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会更加思念远方的亲人和朋友,寓意着友情、亲情和爱情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重阳节敬老爱老的文化内涵。对仗词的特点:1、对称性:对仗词的两个部分在形式上呈对称状态,它们在音节数、字数、语义和语法结构上都应尽量保持一致。这种对称性使得对仗词在视觉和听觉上都给人以美感,增强了语言的艺术表现力。2、相关性:对仗词的两个部分在意义上应具有相关性。它们或者表达相似的意思,或者相互补充,或者相互对照,或者相互呼应。这种相关性使得对仗词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也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态度。3、精炼性:对仗词的两个部分都应经过精心的选择和锤炼。它们不仅要在形式上对称,而且在意义上也要对应。这种精炼性使得对仗词在传达信息时更加简洁、生动、有力。4、音乐性:对仗词在朗读时应该具有音乐性。这是因为对仗词的对称性和相关性使得其在朗读时节奏明快、声音和谐。这种音乐性使得对仗词在口头表达上更具吸引力,也更容易被人们记住。先分析“厚意浓情”自身的特点。“厚意浓情”是由两个偏正短语“厚意”和“浓情”联合组成的“互文”结构,读音仄仄平平,属于情感类词语。所谓“互文”指两者的定语互相修饰两个中心词,如:浓厚情意。对仗的词语也必须是偏正联合结构的互文,意义相关或相反,读音平平仄仄即可。例如:柔心弱骨、新愁旧绪、和风细雨、狼心狗肺、高风亮节等等,需要根据上下句表意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