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手工教案《送给妈妈的礼物》教案(屈老师小班科学教案《妈妈的礼物》)

妈妈 0 66

大班手工教案《送给妈妈的礼物》教案(屈老师小班科学教案《妈妈的礼物》),第1张

活动目标:


1.准确感知4以内的物体数量。


2.学会与手和嘴一致的点数,并能说出总数。你可以按照相同的数字进行分类,把相似的东西匹配到相应的数字上。


活动准备:


1.故事挂图,食物图片,点卡,棒棒糖卡。


2.4个玩具,杯子,橡皮,铅笔和铃鼓。


活动流程:


1.导入活动。


(1)(展示故事挂图)老师讲一个故事:今天是乐乐的生日,妈妈给乐乐买了很多好吃的。(来源屈。老师教案网)有一个西瓜,两个苹果,三个橘子,四个棒棒糖。乐乐开心极了。


(2)老师提问:妈妈给乐乐买了什么?多少西瓜?几个苹果?多少橘子?多少棒棒糖?


2.复习1-3的数字,并将其与相应数量的点卡匹配。



大班手工教案《送给妈妈的礼物》教案(屈老师小班科学教案《妈妈的礼物》),第2张

(1)出示1-3张食物卡片,引导幼儿识别并能说出一致的点数。


(2)出示1-3张点数卡,引导幼儿点数。


(3)展示食物图片,引导幼儿将1-3的点卡与1-3的食物图片配对。


3.知道“4”的个数,搭配相同个数的点卡。


(1)教师指导幼儿数棒棒糖的数量:“请数一数妈妈给乐乐买了多少根棒棒糖?”引导幼儿数手中和口中的棒棒糖数量,并说出棒棒糖的数量。


(2)分别展示玩具、杯子、橡皮、铅笔,引导幼儿数数,告诉幼儿它们的数字都是4。


4.游戏“找点卡”。


老师敲着铃鼓,让孩子们认真听。老师拍了几下铃鼓,让小朋友举几张牌。


活动扩展:


1.让孩子们数一数每张桌子和椅子有几条腿。


2.让孩子们说那些小动物有4条腿。


活动反射:


小班的孩子年龄小,控制能力差。在这次活动中,我先用故事来引起孩子对活动的兴趣,然后通过看、说、做,引导孩子由易到难正确感知4分以内的物体数量。让孩子真正做到在玩中学习,在玩中学习,通过活动发展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