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临摹祝贺词大全集

问答 0 13

写字临摹祝贺词大全集,第1张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我整理的识字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识字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初、眉等10个生字。  2、会写北、南等5个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汉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学会朗读谚语。  2、培养学生积累识字方法,具有识字能力。  3、训练学生学会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掌握写好字的方法。  〖情感目标  1、让学生喜欢汉字,乐于识字、写字。  2、让学生感受身边处处蕴藏着科学,喜欢科学。  3、对中华民族古老而质朴的谚语感兴趣。有主动积累谚语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  理解谚语中蕴藏的科学知识。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本单元主题  1、出示词语卡片科学,认读。  2、教师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3、出示主题: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去发现。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同位互读生字。  2、领读生字。  3、开火车读。  4、读词。  三、理解课文  1、指名读课文。  2、从课文中的句子里读出了哪些知识?  3、教师说明:这样的句子都叫谚语。  四 朗读课文  1、齐读。  2、教师说明押韵特点。  3、指导读。  五、巩固生字  1、自由记生字。  2、师检查生字。  4、说说记字办法。师讲眉字。  六 写生字  1、让学生观察北南两个字在田字格中位置。  2、说说怎样写好这两个字。  3、示范写,生练习。  七、小结拓展  生活的谚语很多,请学生去搜集谚语。 识字教案 篇2  一、激趣导入。小朋友喜欢去旅游吗?你和谁去过什么地方旅游?看到过什么?(指名说)导语:你们是新时代的儿童,你们是祖国的花朵,你们的生活多么幸福,多么快乐。。  二、学习新课。  1、学习第四小节。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指名说)看,外面春光明媚,老师带小朋友去郊游好吗?郊外,百花齐放,鸟语花香。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群红领巾,一片欢笑。小朋友多高兴,来,跟着老师,准备出发了,好吗?师:不过,在出发之前,得过一个识字关,过关了就能上车出发了。出示: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群红领巾,一片欢笑。师:这里有几句韵文,你会读吗?(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全班齐读)出示带拼音生字:铜、号、领。小诗里有几个生字,你会读吗?(指名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去掉拼音你还能认得它们吗?(同时理解“红领巾”)(再读整个小节。)师:恭喜大家,你们过关了。可以出发啦!!小朋友排好队上车了,上了车请坐好,要注意安全,头手不要伸出窗外。  2、学习一、二、三小节。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有很多,有清凉的海边————————板贴:海边有幽静的乡村————————板贴:乡村有美丽的公园————————板贴:公园师:小朋友,这些地方美吗?这些地方有些什么景物呢?请打开课本95页识字6,自由地读读课文的一、二、三小节,找找你们看到的景物?如果你遇到不会读的字,怎么办?(指名说)(学生自由读)  (1)(看放大图)哪个小节写海边的景物的?谁来读一读?(指名读)小朋友在海边看到了什么?(学生看图说话,老师板贴:海鸥、沙滩、军舰、帆船)(齐读第一小节)  (2)(看放大图)哪个小节写乡村的景物的?谁来读一读?(指名读)小朋友在乡村又看到了什么?(学生看图说话,老师板贴:秧苗、稻田、鱼塘、果园)(齐读第二小节)  (3)(看放大图)哪个小节写公园的景物的?谁来读一读?(指名读)小朋友在美丽的公园里看到了什么?(学生看图说,老师板贴:小溪、石桥、翠竹、飞鸟(齐读)师:小朋友观察的可真仔细。现在我们再把课文读读。三个小节的课文,看屏幕齐读。  (4)认读生字。师:细心小朋友有没有发现在课文的美景中藏着许多生字宝宝呢。你会读哪些字?(指名读,我会读。。。。。。。。。。。。。。)谁来当小老师带其他小朋友读一读?(指名)(注意“秧、塘、舰”三个字的读音,开火车读)  (5)去掉拼音认读。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谁来读一读?(指名读)(老师随意抽读)  (6)有哪些字是你以前就认得的?(指名说)  (7)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我会记——————)  (8)组词。记字还有个好方法,就是把字组成词语。看哪个小朋友脑筋最灵,给下面几个字组组词。海、军、号、(指名组词)  (9)小朋友都会读,会认,会组词了吗?现在,你去考考你的小伙伴,拿出你的生字卡片,来玩玩生字卡游戏。  三、指导书写。小朋友会读、会认、会组词,那你有信心把它们写好吗?海小朋友观察一下,写这个“海”字要注意什么?(指名说)老师边范写边讲解。、学生练写、师生评议。  四、学习数量词。  1、再读黑板上的词语。  2、这些词语有它们的好朋友,现在需要请小朋友来帮忙,找出它们的好朋友。我们再来把课文读一读,想想它们的好朋友是谁?(全班齐读全文)  3、发卡片给学生,玩找朋友游戏。形式:嘿嘿,海鸥的朋友在哪里?嘿嘿,在这里,在这里。  4、认识数量词。刚才我们找出来的词,我们叫它们数量词。(跟老师读“数量词”)一般我们在表达一种事物都要配上合适的数量词,例如:一个人,一本书。好,看着黑板我们再来读一读。小朋友想想,还有哪些数量词?细心观察一下我们的课室,你能找到哪些数量词?(指名说)  五、实践活动。看我们的课文,一种事物配上合适的数量词,就成了优美的小诗了。我相信我们班的小朋友也一样的棒,也能写出这么美的小诗。有信心吗?学生看图说话。  六、总结全文。学习了识字6,你有什么收获?你学会了什么?  七、布置作业。板书:  识字6(数量词)海边乡村公园一只海鸥一畦秧苗一道小溪一片沙滩一块稻田一孔石桥一艘军舰一方鱼塘一竿翠竹一条帆船一座果园一群飞鸟 识字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识字7》是人教版新教材小学一年级下册对反义词的对子的一课归类识字课。本课教材借鉴了有关传统蒙书的结构和语言形式,把几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语组合在一起,不但引导学生识字,还蕴含着对对子的启蒙教育,更可结合第七单元的主题:品行教育,进行是非教育。可谓一举三得。  学习目标:  1.认识“虚”“骄”等9个生字。会写“冷”“淡”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几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语。  3.初步具有主动积累对子的愿望。  教学重点:  认识9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中的反义词。  教学准备:  课文中反义词的词语卡片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的“识字7”是一首对子歌。(点击出示课题)现在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识字7)请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  2.反馈。  (1)指名读课文,重点正音:赢、赞、诚。  (2)出示课文最后一句(诚实赢得千家赞,虚伪招来万户嫌。)  先读准画线的生字画好朗读节奏线读好这个句子。  3.再读课文:自由读推荐读挑战读齐读去掉拼音读。  4.画找反义词。  (1)读着读着你能发现这些词在意思上的特点吗? (反义词)老师在书中也画了一对,请你也照样子画,画好的与同桌交流一下。  (2)反馈:教师出示几对反义词(是—非、长—短、虚心—骄傲、热情—冷淡、诚实—虚伪)请学生齐读。  (3)(出示画出反义词的课文)请学生再次齐读课文。  三、创设情境,理解词义  1结合情境,理解“是—非”。  (1)指名读。  (2)理解词义。  (播放动画:几个孩子扔垃圾,有的扔在垃圾桶内,有的扔在垃圾桶外)他们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  (3)教师小结:“对”就是“是”;“不对”就是“非”。今天上课,我们小朋友专心听讲,发言积极,这种做法──是(教师点词卡“是”)。把“是非”合起来也是一个词语,小朋友能分清是非,也就是能分清对错。(再读词语)  2展示榜样,理解“长—短”。  (1)实物比较助理解  出示两支铅笔,引导比较“长”和“短”。  (2)出示班级学生学习生活(理解“长短”的另一层意思),教师介绍他们的长处。  (3)教师小结:这些都是他们的优点也是他们的长处,我们要学习他们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这也叫“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出示并请学生齐读)有个词也是说这个意思,“取长补短”。(出示词语请学生再读)  3评价人物,理解“虚心—骄傲”。  (1)小朋友最爱听故事了,我想讲一个关于小红和小明的故事。(出示他们的)(录音)小红和小明是同桌,小红成绩很好,小明学习不认真。有一天中午,小红正在看书,小明拿着球,说:“小红,快,我们打球去吧。”小红说:“不行,我要看书。”小明说:“你成绩已经很好了,就别看书了。你看我,上次老师不也表扬我成绩进步了吗?”小红说:“可是后来你不是学习退步了吗?”  (2)你能用这里的词评评他们吗?  (3)你想对小明说什么?(指名说)听了大家的话,小明想了很多,你听──(录音:谢谢小朋友们,你们说得太好了,我一定马上改掉骄傲的毛病,虚心学习,争取进步,相信我吧。)  (4)(出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请学生读一读。  4联系生活,理解“热情—冷淡”、“诚实—虚伪”。  (1)了解了小红、小明的故事,老师也想知道小朋友的故事。平时,家里来了客人,你是怎么做的?随机理解“热情”与“冷淡”。  (2)同学们都不错,那如果做错事,你会怎么做?小组交流──指名说(老师要送一个词给大家:“诚实”)“诚实”的反义词是什么呀?(虚伪)(读词)  5教师小结,回读全文:多好的对子歌呀,让我们再来读读吧。(学生齐读课文)  四、熟读成诵  1师生、生生合作对对子。  2男女生比赛记诵。  五、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冷”字不能丢最后一点。  “短、对”二字,只是左边略窄于右边;而“冷、淡、情”三个字,左边明显地窄于右边。  “热”字中间一点不能丢掉。  “淡”的三点水别写成“言”字旁了,右上的“火”要捺变点;  “情”字右下的“月”第一笔是竖,不是撇等。  3教师示范板书:热  4学生练习,同桌相互评价。  5展评(重在字形结构)。  六、拓展延伸  1学习了这篇对子歌,你知道怎样做才是好孩子?  2今天我们学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对子歌,其实呀,只要你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你会发现许多有趣的对子。课后我们也去收集、发现各种有趣的对子吧。(自选)  板书:  识字7  是 非  长 短  虚心 骄傲  热情 冷淡  诚实 虚伪 识字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识字5》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五组的第一课。本课有三则谜语,内容生动、有趣,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可让学生在读读,想想,猜猜,做做的活动中主动识字,在朗读中总结猜谜窍门,在游戏中巩固生字新词,启发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要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结合教材特点,本课教学设计的着眼点放在学生活动上。   教学目标  1.认识团、量等12个生字,会写谁、怕等6个生字。  2.朗读谜语,边读边想,能说出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培养学生动脑筋的好习惯。  3.有搜集谜语和自编谜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难点  1.认识12个生字,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认识生字。  2.能规范地书写本课要求会写的6个字。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词卡片;有关谜语。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从单元导入  1.同学们,上课前老师先做个小调查好吗? (出示词语困难。)  你们认识这个词语吗?你们在生活、学习中,遇到过困难吗?遇到困难你们是怎么办的呢?(学生相互交流。)是啊!遇到困难要想办法解决,请同学们一起读读单元导语泡泡里的话。(读泡泡里的导语)  2.这一组课文给大家讲了许多爱动脑的小故事,里面有爱动脑、会动脑的人,你想成为一个爱动脑、会动脑的人吗?(想)  3.那好,现在有请智慧树栏目咕咚出场,(播放动画片咕咚的照片并粘贴智慧树)请咕咚主持这次猜谜闯关大赛。猜谜闯关还要评选出智慧星,你们有信心闯关成为智慧星吗?(有)  设计意图: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家熟悉的智慧树栏目咕咚以动态的多媒体动画出现,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进入新课学习,营造了有趣和谐的课堂氛围,并以此为线索,在后边设计猜谜闯关摘智慧果找朋友等多个游戏,使之贯穿整个课堂,识字教学和游戏情境融为一体,让孩子在游戏中学,在游戏中乐。  二、闯关游戏,识记生字  (一)猜谜闯第一关  1.猜谜闯关现在正式开始,请同学们快快翻到课本第79页《识字5》,读读第一则谜语猜猜看。不用老师教,你们自己能读吗?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自由读书)  2.刚才,大家读课文读得很认真,这则谜语的谜底你猜出来了吗?(众)是我们学过的三人众,对吗?(画外音咕咚说话:猜对了!祝贺你们!)现在去掉拼音请同学们再把第一则谜语读一读,要读准字音哟!(自由读第一则谜语)  3.我们通过读书猜出谜底是众。这次可有难度了,谁能通过表演,让大家猜出谜底是众呢?(三个同学做动作表演。)注意先分说前两句,之后三人再齐说团结起来力量大,人多谁也不离群,并做手拉手往上举的动作。(齐做动作表演读)老师在黑板上出示团结力量谁三个词。在团和量上加红点。  4.编字谜识记团量。  (1)(多媒体课件)团量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生字,咕咚要变魔术了,请大家注意看啊! 国字里边的玉慢慢地变没了,把才字请进来,会发生什么变化呀!(变成了团)我们一起跟它打个招呼吧!请你们用编字谜的方法来给团编个字谜吧!国字玉出门,人才进了门。团和结组成好朋友,结念第几声呀!(第二声)大家一起读词语。  (2)猜谜语有趣,编字谜更有趣。谁再来给量编个字谜?(元旦到,家里真热闹。)  (3)大家真聪明,猜字谜难不住你们,编字谜也难不住你们,你们真的很会动脑筋呀!(边做动作边齐读第一则谜语)  设计意图:利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进行识字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既动脑,又动手,强化了记忆。他们手、脑并用的潜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可以看出,学生在活动和游戏中识字是比较轻松、愉快的。  (二)猜谜闯第二关  1.祝贺大家顺利闯过第一关,下面这一关可就有些难度了,谁愿意为大家读读第二则谜语?(指名读第二则谜语)  2.小朋友们,这一则谜语可难了,你们猜得出来吗?(秋)  能说说你是根据什么猜出来的吗?谁有不同的猜谜方法啊?(相互交流)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孩子。我们再来看看(多媒体演示秋),把这则谜语读一读好吗?(自由读第二则谜语)  3.这一则谜语里有许多生字宝宝,都没有难住大家,你们可真会学习啊!现在请以四人一小组为单位,读读第二则谜语,完成这两项任务: (1)画一画:画出这则谜语里要求认识的生字。 (2)想一想:想出最好的办法记住它们,然后和小组的同伴说一说。  设计意图:从低年级开始,我们就要注重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让学生通过自主识字,享受自主学习的乐趣;通过合作探究,共同获得新知,体会做学习主人的情趣。  4.(师生交流)哪个小组先来交流你们的成果?你可以说说通过和你的小伙伴共同努力,认识了哪些生字?也可以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怎样记住的?(学生自由交流相、遇、及、时、攻生字的记忆方法,教师随机点拨)  5.多聪明的孩子啊!既会动脑筋猜谜语,又会读书,还会想很多不同的方法记忆生字。刚才我们通过大家的齐心协力,小伙伴互相交流想法,认识了生字宝宝。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总结方法:加一加、在生活中识字、讲故事、减一减、动画片、路边的商标牌匾,等等)  6.你们真能干!能用这么多不同的方法记住生字宝宝。瞧!小咕咚又为你们祝贺呢!(祝贺你们!闯过第二关)  (三)猜谜闯第三关  1.第二则谜语很难,生字也很多,可你们很快就猜对了,生字也都能读准确了。是你们小组共同努力的成果呀!同学们,你们在合作的时候,要怎样做呢?(相机出示词卡:互相尊重,认识生字互、尊、重)  2.认识令纯  令字特别容易看成什么字?(今)你能根据今和令之间的关系给它编一个字谜吗?(今天多一点)我们在哪里最常见到纯字?(联系生活记忆生字)  3.同学们,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尊重可少不了一个字呢!是什么字呢!它就藏在第三则谜语里了,下面我们进行第三则谜语闯关,这一关真的很难闯,读后可以小组合作猜猜。这则猜谜的谜底到底是什么?(自由读一读第三则谜语。)  4.咕咚真的难不倒大家!这么难的谜语你们一下就猜出来了。看咕咚的表情,它有什么话要说?咕咚你有话想说吗? 我想来验证一下谜底青是否正确。那好,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课件演示青与其他4个偏旁组成的字)  5.咕咚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我还要说祝贺你们,闯过第三关!大家今天表现得这么出色,为了奖励大家,请跟着音乐一起喊出我们智慧树的口号吧!(学生:智慧树,智慧果,智慧树下你和我,欢乐多又多。)  三、智慧树乐园,巩固生字  (一)摘智慧果比赛  1.小朋友,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智慧树乐园。今天你们在猜谜闯关中表现得非常优秀。接下来,我们就要在这棵智慧树上举行摘智慧果比赛了。你们有信心摘到智慧果吗?请你自己先读一读。  2.讲游戏规则:你认识哪个字就把这个智慧果摘下,表示你摘到了一颗智慧果。看谁摘到的智慧果多,比赛过后,谁就能评选为智慧星,再请你把这些果子的名字领着大家一起读一遍。  设计意图:低年级儿童活泼好动、争强好胜,我正是针对这一特点设计了这一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巩固生字,增强识字兴趣,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很好地体现了编者主动学、玩中学的编排意图。  (二)找朋友  每个小组长拿一张题卡,小组成员合作连线组词。老师提出以下合作要求:  1.先读一读题卡上的字。  2.连线组词。  3.读一读组成的词语。(汇报学习成果。)  设计意图:新课标倡导合作的学习方式,在设计这个练习时,本着全员参与的原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在团结合作的学习氛围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读句子  1.这真是一场及时雨啊!  2.我们遇到困难,要团结起来,互相帮助。  3.小强的力气很大,能自己搬起一箱纯净水。  设计意图:这几个句子中包含了本课学习的生字词,把词语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要比老师枯燥的讲解效果好得多。因此,这项练习就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句子的同时,巩固生字,理解词语。  (四)猜字谜游戏  1.四四方方一座房,才字里面装。  2.日下一横长,里字下边藏。  3.千里相逢在一起。  设计意图:本课教材就是让学生在猜谜中识字,为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我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设计了四个有趣的游戏练习,读字、组词、读句子、猜谜语,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巩固识字成果,从而也激发了学生收集谜语、自编谜语的兴趣。  四、变魔术去掉拼音,再读这三则谜语  游戏好玩吗?生字你们都认识了。请你给自己一个大拇指,夸夸自己吧!现在我们也来当一次魔术师,我们变、变、变,拼音没了,你还认识这些生字吗?现在你可以加上动作,再来读读这三则谜语。  五、认真观察,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字。教师:你认为哪个字比较难写?(跟、量、最)  2.老师:你想提醒大家在写字的时候注意什么?学生观察字形和在田字格中的占位,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3.抓住要点,板书示范。教师:写量、最这两个字时,上面的日要写扁一些,中间一横长,横与横之间要挨紧一些,各横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  4.学生在课后练习的田字格中描红、临摹,比较对照,最后再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放音乐)  5.小组互相评议,谁写的字最漂亮,展示作业本,教师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写字是一年级识字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首先要认真读帖,自主学习笔顺,教师进行扎实的写字指导,从每一个关键笔画开始,都要进行讲解,学生练习书写,并进行展示评价。这样开展写字教学才能扎实有效,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写字质量。  六、拓展延伸,走向课外  猜谜语多有趣!不仅让我们学会了动脑筋,还能认识很多生字宝宝呢!我们一起去找一些谜语,也可以自己创编几个谜语。我们比一比,在找谜语和编谜语时,谁能认识更多的生字宝宝?让我们在下次活动课上一起分享收获的快乐吧! 识字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学习字“江”,初步培养幼儿对汉字的认读兴趣。  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大字卡一张,小字卡若干。幻灯片  教学过程  1、律动  “小手上拍拍,小手下拍拍,小手小手伸出来。”  2、请小朋友们看幻灯片  请你和小朋友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江河的)  3、出示“江”字卡。  引导幼儿学习“江”字。  4、游戏  拍卡片游戏: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并且喊一喊“江”字宝宝。  给字宝宝穿衣服游戏:小朋友都有各种颜色的衣服,“江”字宝宝也有,穿不同种颜色的衣服来让幼儿认字。  “送字宝宝回家”的游戏:小朋友们都有自己的家,“江”字宝宝也有自己的家,请小朋友们帮老师把迷路的“江”字宝宝送回家。好吗?  活动延伸  通过对“江”字的学习,引申出相应的词语。如:江水、长江、江山如画。柳公权的故事责任1、五岁的汉克和爸爸妈妈哥哥一起到森林干活,突然间下起雨来,可是他们只带了一块雨披。爸爸将雨披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汉克。汉克问道:“为什么爸爸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我呢?”爸爸回答道:“因为爸爸比妈妈强大,妈妈比哥哥强大,哥哥又比你强大呀。我们都会保护比较弱小的人。汉克左右看了看,跑过去将雨披撑开来挡在了一朵风雨中飘摇的娇弱小花上面。  真正的强者不一定是多有力,或者多有钱,而是他对别人多有帮助。责任可以让我们将事做完整,爱可以让我们将事情做好。2、1920年的一天,美国一位12岁的小男孩正与他的小伙伴玩足球,一不小心,小男孩将足球踢到了邻近一户人家的窗户上,一块玻璃被击碎了。一位老人立即从屋里跑出来,勃然大怒,大声责问是谁干的,伙伴们纷纷逃跑了,小男孩却走到老人跟前,低着头向老人认错,并请求老人宽恕。然而老人却十分固执,小男孩委屈得哭了,最后老人同意小男孩回家拿钱赔偿回到家,闯了祸的小男孩怯生生地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父亲。父亲并没有因为其年龄还小而开恩,却是板着脸沉思着一言不发。坐在一旁的母亲总是为儿子说情,开导父亲。过了不知多久,父亲才冷冰冰的说道:“家里虽然有钱,但是他闯的祸,就应该由他几对过失行为负责。”停了一下,父亲还是掏出了钱,严肃地对小男孩说:“这15美元我暂时借给你赔人家,不过,你必须想法还给我。”小男孩从父亲手中接过钱,飞快跑过去赔给了老人从此,小男孩一边刻苦读书,一边用空闲时间打工挣钱还父亲。由于人小,不能干重活,他就到餐馆帮别人洗盘子刷碗,有是还捡捡破烂。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终于挣到了15美元,并自豪地交给了他的父亲。父亲欣然拍着他的肩膀说:“一个能为自己过失行为负责的人,将来一定是会有出息的。”许多年以后,这位男孩成为美利坚合众国的总统,他就是里根,后来,里根在回忆往事时,深有感触得说:那一次闯祸之后,使我懂得了做人的责任。坚强1冠军的背后 在都灵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比赛中依靠顽强的意志力夺得银牌的中国年轻组合张丹/张昊。虽然他们未能获得冠军,可是张丹顽强的意志力和勇敢的精神打动了世界。两人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对于当时受伤的那一幕还历历在目,对于未来他们充满了信心,对于4年后的奥运会他们的目标就是金牌。 当被问到当时的情况具体如何的时候,张昊表示:“当时我看着她已经忘记了所有的动作,我当时就只想着扶起来她。当时我就问她能不能继续,她当时没有回答。大概过了一分多钟,她表示将重返赛场,我们重新回到了冰面,完成了比赛。” 问到张丹当时的伤势情况时,她坚定的表示一直觉得自己能够坚持下去,于是挺住完成了最后的比赛:“当时受伤之后觉得自己还能坚持,就重新回到赛场。其实重新比赛的时候已经感觉不到疼痛了,只是在赛场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 2张海迪的故事 张海迪1955年出生在山东半岛文登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5岁的时候,胸部以下完全失去了知觉,生活不能自理。医生们一致认为,象这种高位截瘫病人,一般很难活过27岁。在死神的威胁下,张海迪意识到自己的生命也许不会长久了,她为没有更多的时间工作而难过,更加珍惜自己的分分秒秒,用勤奋的学习和工作去延长生命。她在日记中写到:“我不能碌碌无为地活着,活着就要学习,就要多为群众做些事情。既然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把一切奉献给人民。”1970年,她随带领知识青年下乡的父母到莘县尚楼大队插队落户,看到当地群众缺医少药带来的痛苦,便萌生了学习医术解除群众病痛的念头。她用自己的零用钱买来了医学书籍、体温表、听诊器、人体模型和药物,努力研读了《针灸学》、《人体解剖学》、《内科学》、《实用儿科学》等书。为了认清内脏,她把小动物的心肺肝肾切开观察,为了熟悉针灸穴位,她在自己身上画上了红红蓝蓝的点儿,在自己的身上练针体会针感。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掌握了一定的医术,能够治疗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十几年中,为群众治病达1万多人次。后来,她随父母迁到县城居住,一度没有安排工作。她从保尔·柯察金和吴运铎的事迹中受到鼓舞,从高玉宝写书的经历中得到启示,决定走文学创作的路子,用自己的笔去塑造美好的形象,去启迪人们的心灵。她读了许多中外名著,写日记、读小说、背诗歌、抄录华章警句,还在读书写作之余练素描、学写生、临摹名画、学会了识简谱和五线谱,并能用手风琴、琵琶、吉他等乐器弹奏歌曲。现在她已是山东省文联的专业创作人员,她的作品《轮椅上的梦》问世,又一次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认准了目标,不管面前横隔着多少艰难险阻,都要跨越过去,到达成功的彼岸,这便是张海迪的性格。有一次,一位老同志拿来一瓶进口药,请她帮助翻译文字说明,看着这位同志失望地走了,张海迪便决心学习英语,掌握更多的知识。从此,她的墙上、桌上、灯上、镜子上、乃至手上、胳膊上都写上了英语单词,还给自己规定每天晚上不记10个单词就不睡觉。家里来了客人,只要会点英语的,都成了她的老师。经过7、8个年头的努力,她不仅能够阅读英文版的报刊和文学作品,还翻译了英国长篇小说《海边诊所》,当她把这部书的译稿交给某出版社的总编时,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同志感动得流下了热泪,并热情地为该书写了序言:《路,在一个瘫痪姑娘的脚下延伸》。以后,张海迪又不断进取,学习了日语、德语和世界语。海迪还尽力帮助周围的青年,鼓励他们热爱生活、珍惜青春,努力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祖国的兴旺发达献出自己的光和热。不少青少年在她的辅导下考取了中学、中专和大学,不少迷惘者在与她的接触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变得充实和高尚起来。张海迪在轮椅上唱出了高昂激越的生命之歌,这支歌的主旋律是: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在于为祖国富强、人民幸福而勇敢开拓、无私奉献!友情1、伯牙和钟子期 伯牙是一位有名的琴师,他的琴术很高明,钟子期则善于欣赏音乐。伯牙弹琴的时候,想着在登高山。钟子期高兴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见了一座巍峨的大山!”伯牙又想着流水,钟子期又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到了汪洋的江海!”伯牙每次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从琴声中领会到伯牙所想。有一次,他们两人一起去泰山的北面游玩,游兴正浓的时候,突然天空下起了暴雨,于是他们来到一块大岩石下面避雨,伯牙心里突然感到很悲伤,于是就拿出随身携带的琴弹起来。开始弹绵绵细雨的声音,后来又弹大山崩裂的声音。每次弹的时候,钟子期都能听出琴声中所表达的含义。伯牙于是放下琴感叹地说:“好啊,好啊。你能想象出我弹琴时所想的意境,我的琴声无论如何也逃不掉你的听力!” 2、羊角哀和左伯桃 春秋时候,楚元王崇儒重道,招贤纳士,天下不知有多少人闻风而归,西羌积石山,有一个贤士,名叫左伯桃,自幼父母双亡,勉力读书,养成了济世之才,学就安民之业,那时候左伯桃已经快上五十年纪,因鉴于中国诸侯行仁政者少,恃强霸者多,所以一向没有做官的念头,后来听说楚元王慕仁为义,遍求贤士,乃携书一囊,辞别乡中邻友,迳奔楚国而来,迤逦来到雍地,时值严冬,雨雪霏霏,再加一阵阵如刀如刺的狂风,左伯桃走了一天,衣裳都湿透了,勉强忍住寒冷前进,看看天色渐渐黑了下来,远远望见远处竹林之中,有一间茅屋,窗中透出一点灯亮来,伯桃大喜,就跑到这茅屋前去叩门求宿,屋里走出一个书生来,四十四五年纪,知道了左伯桃的来意,便一口欢迎他进屋去。左伯桃进得屋内,上下一看,只见屋中家具简单,而且破陋不堪,一张床上满堆了一些书卷,左伯桃请教那人姓名,知道是羊角哀,也是自小死了父母,平生只爱好读书,想救国救民的人,二人三言两语,便十分投机,大有“恨相见之太晚”的意思,两人便结拜做异姓骨肉。左伯桃见羊角哀一表人材,学识又好,就劝他一同到楚国去谋事,羊角哀也正有这个心思。一日天晴,两人便带了一点干粮往楚国而去。晓行夜宿,自非一日,看看干粮将要用尽,而老天又降下大雪来,左伯桃兀自思量,这点干粮,若供给一人受用,还能到得楚国,否则两个人都要饿死。他自己知道学问没有羊角哀的渊博,便情愿牺牲自己,去成全羊角哀的功名。想罢便故意摔倒地下,叫羊角哀去搬块大石来坐着休息。等羊角哀把大石搬来,左伯桃已经脱得精光,裸卧在雪地上,冻得只剩了一口气。羊角哀大恸而号。左伯桃叫他把自己的衣服穿上,把干粮带走,速去求取功名。言毕死去。羊角哀到了楚国得由上大夫裴仲荐于元王,元王召见关角哀时,羊角哀上陈十策,元王大喜,拜羊角哀做中大夫,赐黄金百两,绸缎百匹。羊角哀弃官不做,要去寻左伯桃的尸首。羊角哀把左伯桃的尸首寻着之后,给左伯桃香汤沐浴,择一块吉地安葬了。羊角哀便在这里守墓。 坟和荆轲墓相隔不远,相传荆轲因刺秦王不中,死后精灵不散,见左伯桃葬在他的旁边,鬼与鬼便起了纠纷。一夜:羊角哀梦见左伯桃遍体鳞伤而来。诉说荆轲的凶暴,羊角哀醒来之后:提剑到左伯桃坟前说道:“荆轲可恶,吾兄一人打不过他,让小弟来帮你的忙罢。”说罢,自刎而死。是夜:狂风暴雨,雷电交作,隐隐闻喊杀之声。天明:荆轲的坟爆开了。 这消息给楚元王知道之后,给他们建立了一座忠义祠,勒碑记其事,至今香火不绝。 亲情卧冰求鲤: 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病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一门争死: 东汉末期,张俭因得罪宦官侯览遭到通缉。孔融的哥哥孔褒是张俭的好友,于是张俭便去投奔他。不巧孔褒不在家,孔融当时只有十六岁。张俭因孔融年纪太小,没有把实情告诉他。孔融见张俭形色慌张,于是便把张俭留下。后来事情败露,张俭逃走,孔融、孔褒却被逮捕下狱。孔融说人是他留下的,他该负责;孔褒说:“彼来求我,非弟之过。”坚持要由他负责;孔母说她是家长,她该负责,闹得“一门争死”。郡县官吏拿不定主意,只好如实上报朝廷。最后皇帝定了孔褒的罪,下令杀死了他。信心☆ 握住自信1有一位女歌手,第一次登台演出,内心十分紧张。想到自己马上就要上场,面对上千名观众,她的手心都在冒汗:“要是在舞台上一紧张,忘了歌词怎么办?”越想,她心跳得越快,甚至产生了打退堂鼓的念头。 就在这时,一位前辈笑着走过来,随手将一个纸卷塞到她的手里,轻声说道:“这里面写着你要唱的歌词,如果你在台上忘了词,就打开来看。”她握着这张纸条,像握着一根救命的稻草,匆匆上了台。也许有那个纸卷握在手心,她的心里踏实了许多。她在台上发挥得相当好,完全没有失常。 她高兴地走下舞台,向那位前辈致谢。前辈却笑着说:“是你自己战胜了自己,找回了自信。其实,我给你的,是一张白纸,上面根本没有写什么歌词!”她展开手心里的纸卷,果然上面什么也没写。她感到惊讶,自己凭着握住一张白纸,竟顺利地度过了难关,获得了演出的成功。 “你握住的这张白纸,并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你的自信啊!”前辈说。歌手拜谢了前辈。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她就是凭着握住自信,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次又一次成功。2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交响乐指挥家。在一次世界优秀指挥家大赛的决赛中,他按照评委会给的乐谱指挥演奏,敏锐地发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起初,他以为是乐队演奏出了错误,就停下来重新演奏,但还是不对。他觉得是乐谱有问题。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的权威人士坚持说乐谱绝对没有问题,是他错了。面对一大批音乐大师和权威人士,他思考再三,最后斩钉截铁地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委席上的评委们立即站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此来检验指挥家在发现乐谱错误并遭到权威人士"否定"的情况下,能否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前两位参加决赛的指挥家虽然也发现了错误,但终因随声附和权威们的意见而被淘汰。小泽征尔却因充满自信而摘取了世界指挥家大赛的桂冠。关于中秋节的诗句带拼音1、写诗助人唐武宗曾长时间对一名宫中女官生气,后来把她召来,对柳公权说:“朕对这个人很不满意,如果能得到学士你的一篇作品,朕就不怪罪她了。”于是把御案上的几十张蜀郡产的纸递给他。柳公权不假思索,立即写成一首绝句:“不分前时忤主恩,已甘寂寞守长门。今朝却得君王顾,重入椒房拭泪痕。”皇帝非常高兴,赏赐给他二百匹锦缎,并命女官上前向他拜谢。2、以笔为谏唐穆宗荒*,行政乖僻,他曾向柳公权问怎样用笔才能尽善尽美,柳公权回答说:“用笔的方法,全在于用心,心正则笔法自然尽善尽美。”穆宗为之改容,明白他这是借用笔法来进行劝诫。宋代苏轼在诗中曾说:“何当火急传家法,欲见诚悬笔谏时。”3、三步之才柳公权曾随从唐文宗去未央宫花园中游玩,文宗停下车子对柳公权说:“有一件使我高兴的事。过去赐给边兵的服装,常常不能及时发下,现在二月里就把春衣发放完毕。”柳公权上前祝贺,文宗说:“只是祝贺一下,还不能把你的心意表达清楚,你应作首诗向我祝贺。”宫人催他亲口念给文宗听,柳公权应声念道:“去岁虽无战,今年未得归。皇恩何以报,春日得春衣。”文宗高兴地说:“曹子建七步吟诗,你竟只需三步。”4、致力学术柳公权特精于《左传》、《国语》、《尚书》、《毛诗》、《庄子》,每讲说一词一义,常写满好几篇纸。他通晓音律,却不喜欢听演奏,他常说:“这是由于听音乐容易使人产生骄慢情绪的缘故。”扩展资料:柳公权二十九岁时进士及第,早年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并入李听幕府。于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官居侍书,长在朝中。共历仕七朝,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称“柳少师”。咸通六年(865年),柳公权去世,年八十八。获赠太子太师。柳公权的书法以楷书著称,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溶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行、草书有《伏审帖》、《十六日帖》、《辱向帖》等,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传世。柳公权亦工诗,《全唐诗》存其诗五首,《全唐诗外编》存诗一首。-柳公权1古诗《十五夜·望月》的拼音是什么 shí wǔ yè wàng yuè 十五夜·望月 táng wáng jiàn 唐 王 建 zhōng tíng dì bái shù qī yā , 中庭地白树栖鸦 lěng lù wú shēng shī guì huā 。 冷露无声湿桂花 jīn yè yuè míng rén jìn wàng , 今夜月明人尽望 bù zhī qiū sī luî shuí jiā ? 不知秋思在谁家? 1、译文 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2、赏析 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言绝句。在民俗中,中秋节的形成历史悠久。诗人望月兴叹,但写法与其他中秋咏月诗完全不同,很有创造性,甚至更耐人回味。 3、作者简介 王建,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省许昌市人)。出身寒微。大历(唐代宗年号,公元766—779年)进士。晚年为陕州司马,又从军塞上。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其以田家、蚕妇、织女、水夫等为题材的诗篇,对当时社会现实有所反映。所作《宫词》一百首颇有名。 2关于中秋节的古诗,成语,佳句 古诗佳句: 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宋)苏东坡) 译文: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健康长寿,虽远隔千里 ,却可以共赏同一轮皎洁的明月。 二、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唐)李白《关山月》) 译文:一轮明月升起在天山之上,在苍茫的云海中徘徊。 三、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唐)齐已《中秋月》) 译文:可怜那半夜美丽的月影,正照着贵戚近臣喝残的酒杯。 四、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宋)苏轼《中秋月》) 译文: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五、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唐)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译文:德高望重崔少府在清江河畔,他今夜必定如庄舄思越之苦。 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译文:今天晚上人们都在仰望皎洁明亮的月亮,却不知道秋天的思念之情落在了谁家? 成语: 一、月缺花残:指形容衰败零落的景象。出处于唐·温庭筠《和王秀才伤歌妓》。 二、月明千里:读音yuè míng qiān lǐ,汉语词语,指月光普照大地,后多用来形容友人或恋人相隔遥远,因月夜而倍增思念。 三、月缺难圆:比喻关系一旦破裂,就很难挽回。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七回:“若不还我宝珠,我便放金蛟剪,那时月缺难圆。” 四、花好月圆:描述花开月圆的景色,比喻美好生活,有时用于祝贺人新婚美好。 五、月里嫦娥:嫦娥:神话中月宫里的仙女,相传她是后羿的妻子,因偷吃不死之药而上了月宫。比喻风姿绰约的美女。 出自 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三折:“姐姐是月里嫦娥。” 六、朗月清风:明朗的月色,清新的和风。出处:唐·王勃《秋日游莲池序》:“琳琅触目,朗月清风。” 3关于中秋节的佳句,不要古诗,歇后语,要佳句 天上一轮满 人间万里明清光同普照 秋色正平分天开清旷域 人在大明宫两仪皆皎洁 四海倍澄明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素风冰壶明雪魄 银汉漾金波人逢大治无穷乐 月到中秋分外明海上蟾生情共寄 天边鸟倦念当归几处笙歌邀月老 万家糕饼乐中秋海畔骊龙珠复得 天心玉兔镜初磨三五良宵开玉宇 大千世界拱冰轮皓月丹霞明上下 狂歌劲舞乐团圆占得清秋一半好 趁将明月十分圆霓裳舞劲通明殿 玉女歌酣不夜城笙歌声里千家月 饵饼香中百岁心人影欢移花树下 蟾光高挂玉楼头叶落疏桐秋正丰 花开丛桂夜来香百年眷念波千叠 一片冰心月九垓月下有楼皆博饼 天涯无客不思家心随皓月同升起 血与沧波共漫流最是蟾精无贵贱 平分秋色到蓬瀛三五良宵秋澄银汉 大千世界光满玉轮桂花开际香云成海 月轮高处玉窟为宫银汉无尘水天一色 金商应律风月双清月兔霜娥上方拱照 琼楼玉宇到处沾光中天一轮满,秋野万里香。 4关于中秋节的佳句,不要古诗,歇后语,要佳句 天上一轮满 人间万里明 清光同普照 秋色正平分 天开清旷域 人在大明宫 两仪皆皎洁 四海倍澄明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素风 冰壶明雪魄 银汉漾金波 人逢大治无穷乐 月到中秋分外明 海上蟾生情共寄 天边鸟倦念当归 几处笙歌邀月老 万家糕饼乐中秋 海畔骊龙珠复得 天心玉兔镜初磨 三五良宵开玉宇 大千世界拱冰轮 皓月丹霞明上下 狂歌劲舞乐团圆 占得清秋一半好 趁将明月十分圆 霓裳舞劲通明殿 玉女歌酣不夜城 笙歌声里千家月 饵饼香中百岁心 人影欢移花树下 蟾光高挂玉楼头 叶落疏桐秋正丰 花开丛桂夜来香 百年眷念波千叠 一片冰心月九垓 月下有楼皆博饼 天涯无客不思家 心随皓月同升起 血与沧波共漫流 最是蟾精无贵贱 平分秋色到蓬瀛 三五良宵秋澄银汉 大千世界光满玉轮 桂花开际香云成海 月轮高处玉窟为宫 银汉无尘水天一色 金商应律风月双清 月兔霜娥上方拱照 琼楼玉宇到处沾光 中天一轮满,秋野万里香。 5《中秋登楼望月》的拼音什么 中秋登楼望月zhōng qiū dēng lóu wàng yuè 原诗拼音为: mù qióng huái hǎi mǎn rú yín ,wàn dào hóng guāng yù bàng zhēn 。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tiān shàng ruò wú xiū yuè hù ,guì zhī chēng sǔn xiàng xī lún 。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1、译文 用眼看尽淮海,漫漫海上像银子一样白,千万道彩虹般的光芒下,蚌孕育着珍珠。 天上的月如果没有人修治,桂树枝就会一直长,会撑破月亮的。 2、赏析 这首诗作者是北宋米芾,他在诗中引用了两个民间传说,一是民间传说珍珠的育成与月的盈亏有关,月圆之时蚌则孕珠;二是民间传说月由七宝合成,人间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 这样借传说咏月,又为中秋之月增添了神话的色彩,使中秋之月更为迷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3、作者简介 米芾(1051-1107),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 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 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世号米颠。 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 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 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6搜集有关“中秋”的诗句 魏诗 1、古诗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2、古诗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3、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唐诗 1。 李白: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2。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3。 李白: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 刘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5。李商隐: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6。 杜甫: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7。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8李商隐: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 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 9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宋词 1。秋夜月 当初聚散。 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 向尊前、闲暇里,敛著眉儿长叹。惹起旧愁无限。 2。 秋蕊香引 留不得。 光阴催促,奈芳兰歇,好花谢,惟顷刻。彩云易散琉璃脆,验前事端的。 风月夜,几处前踪旧迹。忍思忆。 这回望断,永作终天隔。向仙岛,归冥路,两无消息。 3。 宣清 残月朦胧,小宴阑珊,归来轻寒凛凛。 背银〔钅工〕、孤馆乍眠,拥重衾、醉魄犹噤。永漏频传,前欢已去,离愁一枕。 暗寻思、旧追游,神京风物如锦。 念掷果朋侪,绝缨宴会,当时曾痛饮。 命舞燕翩翻,歌珠贯串,向玳筵前,尽是神仙流品,至更阑、疏狂转甚。更相将、凤帏鸳寝。 玉钗乱横,任散尽高阳,这欢娱 4。 长相思(京妓) 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 清都绛阙夜景,风传银箭,露?ソ鹁ァO锬白莺帷9娇悼钹危禾枭7镏蛴Ó¡D侨思摇⑽囱谙闫痢? 向罗绮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 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 墙头马上,漫迟留、难写深诚。又岂知、名宦拘检,年来减尽风情。 5。 望汉月 明月明月明月。 争奈乍圆还缺。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 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6。鹧鸪天 吹破残烟入夜风。 一轩明月上帘栊。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认无踪。 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7。 十二时(秋夜) 晚晴初,淡烟笼月,风透蟾光如洗。觉翠帐、凉生秋思。 渐入微寒天气。 败叶敲窗,西风满院,睡不成还起。 更漏咽、滴破忧心,万感并生,都在离人愁耳。 天怎知、当时一句,做得十分萦系。 夜永有时,分明枕上,觑著孜孜地。烛暗时酒醒,元来又是梦里。 睡觉来、披衣独坐,万种无□?l情意。怎得伊来,重谐云雨,再整馀香被。 祝告天发愿,从今永无抛弃。 8。 苏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9。 苏轼《西江月》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 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 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10行香子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 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7求有关中秋节的宋词含作者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一》)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孟浩然 《秋宵月下有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水调歌头》)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王昌龄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辛弃疾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白居易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 《霜月》)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 《中秋月》)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陆龟蒙 《中秋待月》) 中秋月 齐已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中秋待月 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倪庄中秋 元好问 强饭日逾瘦, 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 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 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左车右并)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中秋月 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中秋见月和子由 苏轼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左风右占)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上将下虫)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中秋节的诗句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南斋玩月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登楼望月 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夜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 8月饼的拼音 yuè bǐnɡ,请老师点评 月饼的拼音:[ yuè bǐng ] 月饼的基本解释 有馅的圆点心,中国中秋节(阴历八月十五)应时的食品 冰心 《超人·离家的一年》:“同学们都在楼下玩月, 小唐 拉他坐下,递给他一块月饼。” 现代汉语拼音里面只存在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声调。在语音序列中有许多音节常常失去原有的声调,而读成一个又轻又短的调子,它不是四声之外的第五种声调,而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在物理上表现为音长变短,音强变弱。 扩展资料 饮食文化 月饼是中国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饮食习俗。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有诗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赞美月饼,从中可知宋时的月饼已内有酥油和糖作馅了。 到了元代,相传人们曾利用馈赠月饼的机会,在月饼中夹带字条,约定八月十五夜,同时行动,杀死赶走蒙古"鞑子"。到了明代,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更加普遍。 月饼圆又圆,又是合家分吃,象征着团圆和睦。古代月饼被作为祭品于中秋节所食。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始于唐朝。北宋之时在宫廷内流行,后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