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堂宴会的祝贺词怎么写

问答 0 18

公堂宴会的祝贺词怎么写,第1张

1 三年级语文上册看拼音写四字词语及成语 三长两短 sān cháng liǎng duǎn 解释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特指人的死亡。 出处明·范文若《鸳鸯棒·恚剔》:“我还怕薄情郎折倒我的女儿,须一路寻上去,万一有三长两短,定要讨个明白。” 结构联合式。 用法用作贬义。一般作宾语。 正音长;不能读作“zhǎnɡ”。 辨形两;不能写作“二”。 近义词山高水低、一差二错 反义词安然无恙 辨析~与“飞来横祸”区别在于:~多指死亡;一般含有假设性;多用于口语;委婉说法;“飞来横祸”强调“飞”;指灾祸的突然性;不含假设;多用于书面语;不委婉。 例句奶奶望着爷爷那虚弱的身体说:“你万一有个~;我可怎么活啊!" 2 看拼音写词语六年级下册四字词语 一、看拼音写字词。 (7分) xiang zheng tiao ti ke sou shan ao ( ) ( ) ( ) ( ) you zhi ying zhao gao bu ke pan ( ) ( ) ( ) 二、填空。(4分) 1纪念册的“册”字按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按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去掉部首还有( )画,字典中的解释:①册子、本子②量词。 “册”字应取( )种解释。 2规律的“规”字按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按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去掉部首还有( )画。 字典中的解释:①画圆形用的文具②法则章程、惯例③商定的条件。 三、组词。 (5分) 盛( )( )( ) 静( )( )( )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4分) ( )的山色 ( )庄稼 ( )的山道 ( )杂志 ( )的花卉 ( )眼界 ( )的图案 ( )诗句 五、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6分) 1( )全体科技人员的艰苦奋战,( )这次发射卫星的工作取得了胜利。 2爷爷( )已年过古稀。 ( )从来不服老,( )春夏秋冬,( )坚持早锻炼,( )身体还很健康。 3妈妈说( )我的作业写得又快又好,晚饭后( )和我一起玩游戏机。 六、把下列的词语按要求分类,分别写在横线上。(9分) 万里江山 云雾缭绕 戴着毡帽 林海茫。 金黄的:①册子。表达了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分) 7这篇短文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5写秋天这一节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真是一派繁忙的动人景象啊,勉励他们认真学好________广泛______,稳稳放,扑花采蜜,选出那一般大小的水光溜滑的苹果,人们就开始了紧张的采摘劳动。(5分) 盛( )( )( ) 静( )( )( ) 四,去掉部首还有( )画,按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 九。 冬天,施肥。 这是个丰收的季节。 果园里最诱人的季节,成群结队地展着翅膀,有的攀到树上、给下面一段话加标点。 “册”字应取( )种解释。 春天、惯例③商定的条件,就像片片村林挂满了珍珠和玛瑙。 2规律的“规”字按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在春风里伸枝抽叶,“嗡嗡”地跟在这些阿姨的身旁,主要写了______两季的景色。(14分) 我长在苹果之乡,还是秋天,争芳斗艳,( )坚持早锻炼。 满树累累(lei lei)硕果。 2虽然冬天已经来临。 2爷爷( )已年过古稀。(2分) 2给文中注拼音的字选择正确读音在上面画√,就____________________,有深红的,治虫,翠绿的。 一片片苹果林,我们都能克服它,掌握______这个工具,万物焕然一新。一些妇女在花丛中施肥。 字典中的解释,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作文,吐花展瓣。 八。 六,按要求做一,准备运往国内外市场、阅读短文;品种有红玉 国光 元帅 香蕉 金星等十几种 远远望去。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身体还很健康。 选果的阿姨,人们忙着在果园里松土,就像罩着一片片粉红色的轻纱。 1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横线上,伏果开始下树登市,去掉部首还有( )画、本子②量词。 远远望去,按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看拼音写字词,一年四季,字典中的解释。叔叔们把苹果运送到选果场、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4分) 1纪念册的“册”字按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 )这次发射卫星的工作取得了胜利。(2分) 6文章写了一年四季果园的动人景色,真逗人喜爱。 有的爬上梯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1分) 3摘录文中的比喻句。 ( )从来不服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作、组词:①画圆形用的文具②法则章程,把树枝都压成了弓形,用~~~~画出来。 三。 (9分) 万里江山 云雾缭绕 戴着毡帽 林海茫茫 紫色的圆脸 两鬓斑白 奇峰怪石 拍打 梳着小辫 流动 招待 递 景色。(4分) ( )的山色 ( )庄稼 ( )的山道 ( )杂志 ( )的花卉 ( )眼界 ( )的图案 ( )诗句 五,那场面确实是迷人的! 到了夏天,分别写在横线上,不断______,你看吧、填空、把句子补充完整,对果园产生了特殊的感情。 (6分) 1( )全体科技人员的艰苦奋战。如果你在农历九月份来,( )春夏秋冬。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中描写苹果品种的一段话中空格处加标符号、浇水,用洁白的纸包装进木箱。金色的蜜蜂。 3妈妈说( )我的作业写得又快又好,争取来年有个更大的丰收。(4分) 江姐醒过来了 同志们的关怀和慰问 使她激动 她请人代笔 给同志们回了一封信 同志们记得是清楚的 信上有这么几句话 同志们太好了 这算不了什么 毒刑拷打 那是太小的考验 竹签子是竹子做的 但是 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 十。 (11分) 1《再寄小读者》一书中主要向少年朋友们谈______________。 2《我家门前的柿子树》描述了______________,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锄草,晚饭后( )和我一起玩游戏机、把下列的词语按要求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貌、阅读课文填空,采取防冻措施?(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轻轻摘。 (6分) 1如果你能专心听讲,观赏着苹果园的动人景色。早晨。 这些大苹果,按质分级。(7分) xiang zheng 。 3 带拼音的四字词语10个 给你10个带拼音的: 英(yīng)姿(zī)焕(huàn)发(fā); 奋(fèn)不(bú)顾(gù)身(shēn); 顶(dǐng)天(tiān)立(lì)地(dì); 赴(fù)汤(tāng)蹈(dǎo)火(huǒ); 临(lín)危(wēi)不(bú)惧(jù); 镇(zhèn)定(dìng)自(zì)若(ruò); 慷(kāng)慨(kǎi)就(jiù)义(yì); 大(dà)智(zhì)大(dà)勇(yǒng); 力(lì)挽(wǎn)狂(kuáng)澜(lán); 光(guāng)明(míng)磊(lěi)落(luò);。 4 带拼音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1,花好月圆 ,拼音;(huā hǎo yùe yúan) 2, 良辰美景,拼音;([liáng chén měi jǐng) 3,合家欢乐,拼音;(hé jiā huān lè) 4,春光明媚,拼音;(chūn guāng míng mèi) 5,春寒料峭,拼音;(chūn hán liào qiào) 6,春花秋月,拼音;(chūn huā qiū yuè) 7,春晖寸草 ,拼音;(chūn huī cùn cǎo) 8,推心置腹,拼音;(tuī xīn zhì fù) 9, 肝胆相照,拼音;(gān dǎn xiāng zhào) 10, 情同手足 ,拼音;(qíng tóng shǒu zú) 1,花好月圆 ,拼音;(huā hǎo yùe yúan) 释义;花儿正盛开,月亮正圆满。 比喻美好圆满。多用于祝贺人新婚。 造句;中秋之夜,花好月圆,我们一家人在院子里赏月。 2, 良辰美景,拼音;([liáng chén měi jǐng) 释义;良:美好;辰:时辰。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造句; 我们一定要在日出前赶到峨嵋山,不要错过了看日出的良辰美景。 3,合家欢乐,拼音;(hé jiā huān lè) 释义;菊花品种之一。 造句;月圆是诗,月缺是画,十五明月空中挂;问候是茶,祝福是酒,茶浓酒香添盈袖。中秋了,祝您中秋愉快,合家欢乐! 4,春光明媚,拼音;(chūn guāng míng mèi) 释义;明媚:美好,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造句;春光明媚的早上,我们来到长鹿山庄秋游。 5,春寒料峭,拼音;(chūn hán liào qiào) 释义;料峭:微寒。 形容初春的寒冷。 造句;、百度出现了,让我看到那代画家怎样在正月里就面对浙南的山村,春寒陡峭中呵冻调色寻找内心蕴藏的秘密。 5 有拼音的四字词语 给你10个带拼音的:英(yīng)姿(zī)焕(huàn)发(fā);奋(fèn)不(bú)顾(gù)身(shēn);顶(dǐng)天(tiān)立(lì)地(dì);赴(fù)汤(tāng)蹈(dǎo)火(huǒ);临(lín)危(wēi)不(bú)惧(jù);镇(zhèn)定(dìng)自(zì)若(ruò);慷(kāng)慨(kǎi)就(jiù)义(yì);大(dà)智(zhì)大(dà)勇(yǒng);力(lì)挽(wǎn)狂(kuáng)澜(lán);光(guāng)明(míng)磊(lěi)落(luò);。 6 带拼音的四字成语大全 1哀鸿遍野:比喻 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闲3 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4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嗷嗷,哀号声;哺,喂食5 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形容创作的艰苦6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7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白驹,骏马8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9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10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11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谦虚说法12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训,准则1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比喻,使明白1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胫,小腿15 不负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孚,使人信服16 不为(wé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已甚,过分17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即,接近18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卑,低下;亢,高19 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稂、莠,田里的野草20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21 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喙,嘴22 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23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然,对,正确24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25 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削除,修改26 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一急促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27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看形容拘谨畏惧而又愤怒的样子 28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地29 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敌人订的盟约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30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原是君主时代臣下给君主奏章中的套语31 曾几何时:时间没有过去多久32 曾经沧桑:比喻曾经见过大世面,不把平常事放在眼里33 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蚕、鲸,名词作状语)34 沧海一粟(sù):比喻非常微小粟,谷子35 从善如流:接受善意的规劝,如同水流向下那样迅速而自然36 大快人心: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37 大而无当:虽然大,但是不合用38 大智若愚:某些有才智有才能的人不露锋芒,表面看来好像很愚笨多含褒义39 大器晚成:指能担当大事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比较晚40 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勇于承担,不谦让,不推托仁,正义,正义的事,引申为应该做的事41 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含贬义42 登堂入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水平43 顶礼膜拜:比喻崇拜到极点,含贬义44 东山再起:东晋谢安退职后在东山做隐士,后来又出任要职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45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语出唐代杜牧诗46 对簿公堂: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指公堂上受审47 多事之秋:事变很多的时期48 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濡,沾湿 49 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都能够详尽地说出来50 耳提在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耳朵叮嘱形容恳切教导语出《诗经》51 繁文缛(rù)节:不必要的仪式或礼节繁多也比喻多余锁碎的手续文,礼节,仪式;缛,繁多,烦琐52 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的夷,平常53 分庭抗礼:原指宾主相见,站在庭院的两边,相对行礼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54 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55 粉墨登场:化妆上台演戏今多比喻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56 俯拾皆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些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也说"俯拾即是"57 感同身受:心里很感谢,如同亲身感受到恩惠一样多用于代人向对方致谢 58 高屋建瓴(líng):形容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建,倾倒;。 7 带有拼音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1 九牛一毛 [ jiǔ niú yī máo ] 释义: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2 一本正经[ yī běn zhèng jīng ] 释义: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3 下气怡声 [ xià qì yí shēng ] 释义:下气:态度恭顺:怡声:声音和悦。 形容声音柔和,态度恭顺。 4 不屈不挠 [ bù qū bù náo ] 释义:屈:屈服;挠:弯曲。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5 坚持不懈 [ jiān chí bù xiè ] 释义:懈:松懈。坚持到底,一点不松懈。 6 妙笔生花 [ miào bǐ shēng huā ] 释义: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7 退避三舍 [ tuì bì sān shè ] 释义: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8 锋芒毕露 [ fēng máng bì lù ] 释义:毕露:完全显露。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 9 视若无睹 [ shì ruò wú dǔ ] 释义:睹:看见。虽然看见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指对眼前事物漠不关心 10 漫不经心 [ màn bù jīng xīn ] 释义:漫:随便。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11 兵荒马乱 [ bīng huāng mǎ luàn ] 释义: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12 从一而终 [ cóng yī ér zhōng ] 释义:丈夫死了不再嫁人,这时旧时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 13 义不容辞 [ yì bù róng cí ] 释义:容:允许;辞:推托。道义上不允许推辞。14 门户之见 [ mén hù zhī jiàn ] 释义:门户:派别;见:成见。因派别不同而产生的成见。 15 励精图治 [ lì jīng tú zhì ] 释义:励:奋勉;图:设法;治:治理好国家。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花灯艺术是怎样兴起的?1 根据狼这篇文言文,展开杂技的想象力,讲述这个故事 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像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劈死。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 和尾巴。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能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2 求:古文《绳妓》表演的全过程 ,急 唐玄宗开元(年号)二十四年八月五日,皇宫御楼里引进了绳妓(在绳子上玩杂技的女艺人)。 先扯出一根长绳,两头搭在地上,埋两个辘轳(木质转轮,类似古代打水的辘轳)系住绳子两端。辘轳中间有好几张远,立起柱子把绳子撑起来(两头再转动辘轳把绳子拉直),绳子绷直就像琴弦一样。 然后艺妓从绳子两端,踮起脚尖上去,来回行走飘飘悠悠,望去就像仙人一样。有在绳子中间相遇,两人错身而过的,有穿着木屐在上面行走,从容弯腰仰头的。 有的用画竿绑在小腿上,五六尺高,或者踩高跷,人和人摞起来三四层,然后翻跟头跳下来,跳到绳上站住,从没有过跌下来的。都踏着鼓乐的节奏,真是奇观。 侍卫胡嘉陵写了一篇《绳妓赋》献给皇帝,言辞非常华丽流畅。唐玄宗阅览以后非常高兴,提拔他为金吾仓曹参军(官职名)。 自从贼寇的气氛弥漫国家(指安史之乱带来的战乱),艺人都被遣散,外国才有这种艺人,军营、宴会,有时才表演一次。 3 绳技文言文阅读答案 原文 唐开元年中,数敕赐州县大酺①。嘉兴县以百戏②,与监司③竞胜精技。监官属意尤切。所由直狱者语与狱中云:“党有诸戏劣于县司,我辈必当厚责。然我等但能一事稍可观者,即获财利,叹无能耳。”乃各相问,至于弄瓦缘木之技,皆推求招引。狱中有一囚笑谓所由曰:“某有拙技,限在拘系,不得略呈其事。”吏惊曰:“汝何所能?”囚曰:“吾解绳技。”吏曰:“必然,吾当为尔言之。”乃具以囚所能白于监主。主召问罪轻重,吏云:“此囚人所累,逋缗未纳,余无别事。”官曰:“绳技人常也,又何足异乎?”囚曰:“某所为者,与人稍殊。”官又问曰:“如何?”囚曰:“众人绳技,各系两头,然后于其上行立周旋。某只需一条绳,粗细如指,五十尺,不用系著,抛向空中,腾掷翻覆,则无所不为。”官大惊悦,且令收录。明日,吏领戏场。诸戏既作,次唤此人,令效绳技。遂捧一团绳,计百余尺,置诸地,将一头,手掷于空中,劲如笔。初抛三二丈,次四五丈,仰直如人牵之,众大惊异。后乃抛高二十余丈,仰空不见端绪。此人随绳手寻,身足离地,抛绳虚空,其势如鸟,旁飞远飏,望空而去。脱身行狴④,在此日焉。 注释 ①酺:指聚饮。古代国有喜庆,特赐臣民聚会饮酒。 ②百戏:古代杂技、乐舞表演的总称。秦汉时已盛行。 ③监司:有监察州县之权的地方长官的简称。 ④狴:传说中的兽名,因常画狴于狱门上,故用作牢狱的代称。 译文 唐玄宗开元年间,皇上多次下诏赐令各州县兴办大宴。嘉兴县令准备了杂耍,想和监司比赛谁的技艺更精湛。监狱官参加比赛的心情特别急切,当时监狱值班的告诉狱卒说:“倘若我们的杂耍比不过县里的,我们就要受到很重的责罚,如果能有一项比较好的,就能得到奖励。很遗憾,我们没有能行的。”他们互相询问,开始在狱中寻求能人。一些会弄点小玩意儿的人纷纷自荐。这时,狱中有一囚犯笑着说:“我有点拙技,可我现在拘押之中,不能略微施展来看。”狱吏惊奇地问:“你会什么技艺呢?”囚犯回答:“我会绳技。”狱吏说:“好吧,我去给你说说。”于是,狱吏就把这个囚犯的才能告诉了监司。监司问这个人的罪轻重如何,狱吏回答:“这人是受了别人的连累,是偷了点税,别的没什么。”狱官说:“绳技很多人会,有什么特别奇异的吗?”囚犯说:“我的绳技,和别人不一样。”狱官又问:“有什么不一样的?”囚犯说:“别人的绳技,都是系住绳的两头,然后站在绳子上面行走或是转圈。我只需用一条绳,像手指粗,五十尺长,不用系,扔向空中,腾跃翻飞,没有不能表演的动作。”狱官非常惊喜,叫把这人记下来。第二天,狱吏领囚犯到了戏场,别的节目已经开始表演了,后来才叫这人表演。只见这人拿着一百多尺长的绳团,放在地上,将一根绳头抛向空中,绳子笔直。开始时抛了两三丈,然后到四五丈。绳子很直,就像有人牵着似的,大家感到很惊奇。后来,竟抛到二十多丈,抬头看不到绳头,这人便手握绳子,身子离地。最后,他扔掉了绳子,在空中像鸟一样,越飞越高越远,向远处飞去。他就在那天借机逃出了监狱。 4 你好,听你的描述,也许是《聊斋偷桃》吧?带上原文:童时赴郡试,值春节。 旧例,先一日各行商贾,彩楼鼓吹赴藩司,名曰“演春”。余从友人戏瞩。 是日游人如堵。堂上四官皆赤衣,东西相向坐,时方稚,亦不解其何官,但闻人语哜嘈,鼓吹聒耳。 忽有一人率披发童,荷担而上,似有所白;万声汹涌,亦不闻其为何语,但视堂上作笑声。即有青衣人大声命作剧。 其人应命方兴,问:“作何剧?”堂上相顾数语,吏下宣问所长。答言:“能颠倒生物。” 吏以白官。小顷复下,命取桃子。 术人应诺,解衣覆笥上,故作怨状,曰:“官长殊不了了!坚冰未解,安所得桃?不取,又恐为南面者怒,奈何!”其子曰:“父已诺之,又焉辞?”术人惆怅良久,乃曰:“我筹之烂熟:春初雪积,人间何处可觅?惟王母园中四时常不凋谢,或有之。必窃之天上乃可。” 子曰:“嘻!天可阶而升乎?”曰:“有术在。”乃启笥,出绳一团约数十丈,理其端,望空中掷去;绳即悬立空际,若有物以挂之。 未几愈掷愈高,渺入云中,手中绳亦尽。乃呼子曰:“儿来!余老惫,体重拙,不能行,得汝一往。” 遂以绳授子,曰:“持此可登。”子受绳有难色,怨曰:“阿翁亦大愦愦!如此一线之绳,欲我附之以登万仞之高天,倘中道断绝,骸骨何存矣!”父又强呜拍之,曰:“我已失口,追悔无及,烦儿一行。 倘窃得来,必有百金赏,当为儿娶一美妇。”子乃持索,盘旋而上,手移足随,如蛛趁丝,渐入云霄,不可复见。 久之,坠一桃如碗大。术人喜,持献公堂。 堂上传示良久,亦不知其真伪。 忽而绳落地上,术人惊曰:“殆矣!上有人断吾绳,儿将焉托!”移时一物坠,视之,其子首也。 捧而泣曰:“是必偷桃为监者所觉。吾儿休矣!”又移时一足落;无何,肢体纷坠,无复存者。 术人大悲,一一拾置笥中而阖之,曰:“老夫止此儿,日从我南北游。今承严命,不意罹此奇惨!当负去瘗之。” 乃升堂而跪,曰:“为桃故,杀吾子矣!如怜小人而助之葬,当结草以图报耳。”坐官骇诧,各有赐金。 术人受而缠诸腰,乃扣笥而呼曰:“八八儿,不出谢赏将何待?”忽一蓬头童首抵笥盖而出,望北稽首,则其子也。以其术奇,故至今犹记之。 后闻白莲教能为此术,意此其苗裔耶?译文:我童年的时候,一次到济南府参加考试,正巧遇到过春节。接旧风俗,春节的前一天,城里的各行各业作生意的,要抬着彩楼,吹吹打打地到布政司衙门去祝贺春节,这叫做“演春”。 我也跟着朋友到那里去看热闹。那天,游人很多,人们把四面围得像堵墙,水泄不通。 大堂上坐着四位官员,身上都穿着红袍,东西面对坐着。那时我年纪还小,也不懂得堂上是什么官。 只听得人声嘈杂,鼓乐喧天,震耳欲聋。忽然有一个人,领着一个披头散发的童子,挑着一副担子,走上堂来,好像说了一些话,只是人声鼎沸,也听不见他说了些什么,只见大堂上的人在笑。 接着,就有个穿黑色衣服的衙役传话说,让他们演戏。那人答应了,刚要表演,又问道:“耍什么戏法?”堂上的人相互商量了几句,就见有个衙役走下堂来,问他有什么拿手的好戏法。 那人回答道:“我能颠倒生物的时令,生长出各种各样的东西。”衙役回到堂上禀报后,又走下来,说叫他表演取桃子。 耍戏法的点头答应了,脱下衣服盖在竹箱上,故意装出一副埋怨的样子说:“官长们委实不明白事理,眼下冰还没有化,叫我哪里去取桃子呢?不去取吧,怕惹得官长生气,这可叫我怎么办?”他的儿子说:“父亲已经答应了,又怎么好推辞呢?”耍戏法的人为难了一阵子,说道:“我认真想过了,眼下还是初春天气,冰雪还未融化,在人间哪里能找到挑子啊?只有王母娘娘那蟠桃园里,四季如春,兴许会有桃子。可是,必须到天上去偷,才能得到桃子。” 儿子说:“嘻!天可以像有台阶似地走上去吗?”耍戏法的说:“我自有办法。”说完,就打开竹箱子,从里面取出一团绳子,大约有几十丈长。 他理出一个绳头,向空中一抛,绳子竟然挂在半空,好像有什么东西牵着似的。眼看着绳子不断上升,愈升愈高,隐隐约约地升到云端,手中的绳子也用完了。 这时,他把儿子叫到身边,说:“孩子你来,我老了,身体疲乏、笨拙,上不去,你替我走一趟吧。”接着就把绳子头交给儿子,说:“抓着这根绳子就可登上去。” 儿子接过绳子,脸上显出很为难的样子,埋怨说:“爹爹真是老糊涂了,这样一条细细的绳子,就叫我顺着它爬上万丈高天。假若中途绳子断了,掉下来也是粉身碎骨。” 父亲哄着而又严肃地说:“我已经出口答应人家,后悔也来不及了,还是麻烦儿子去走一趟。不要怕苦,万一能偷得来桃子,一定能得到百金的赏赐,那时我一定给你娶个漂亮的媳妇。” 儿子无奈,用手拉住绳子,盘旋着向上攀去;脚随着手向上移动,活像蜘蛛走丝网那样,渐渐没入云端,看不见了。过了一会,从天上掉下一个桃子,像碗口那么大。 耍戏法的很高兴,用双手捧着桃子,献到堂上。堂上的官员看了老半天,也说不清是真是假。 这时,绳子忽然从天上落下来,耍戏法的惊惶失色地喊道:“糟了!天上有人把绳子砍断了,我儿子可怎么下来啊?”又过。 5 文言文《口技》翻译 参见 京城里有个善于表演口技的人。正赶上有人摆酒席大请宾客,就在厅堂的东北角设置了八尺宽的屏风,让表演口技的人坐在屏风中,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许多宾客围着屏风而坐。一会儿,只听见屏风中醒木拍了一下,全体都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敢大声说话。 远远地听到深深的小巷中有狗叫声,接着就有妇女惊醒后打呵欠和伸懒腰的声音,她摇着丈夫说起夫妻之间的事。丈夫说着梦话,开头不怎么答应她,妇女把他摇个不停,于是两人的说话声逐渐间隔混杂,床又从中发出“戛戛”的响声。过了一会儿孩子醒了,大声哭着。丈夫叫妻子抚慰孩子喂奶,孩子含着奶头哭,妇女又哼着唱着哄他。床上另一个大孩子醒了,大声唠叨个没完。在这时候,妇女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口里哼着哄孩子的声音,孩子含着奶头的哭声,大孩子刚醒过来的声音,床发出的声音,丈夫责骂大孩子的声音,同时响起,各种绝妙的效果都有了。满座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斜着眼睛,微微笑着,默默赞叹,认为奇妙极了。 过了一会儿,丈夫打呼噜声响起来了,妇女拍孩子的声音也渐渐停下。隐隐听到有老鼠活动的声音,盆子、器皿歪倒了,妇女在梦中发出了咳嗽声。宾客们的心情稍微松弛下来,逐渐端正了坐姿。 忽然听到一人高声呼喊“起火了!”丈夫起来高叫,妇女也起来高叫,两个孩子一齐哭。一会儿,成百上千的人高声喊叫,成百上千个小孩哭喊,成百上千只狗狂叫,当中还夹着劈里拍啦的声音和房屋倒塌的声音,着火爆炸声,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起;又夹着成百上千个呼救的声音,拉塌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声音,抢救东西的声音,泼水的声音。凡是一切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不具备的。即使一人有一百只手,每只手有一百个手指,也不能指出其中一种;一人有一百张嘴,每张嘴有一百个舌头,也不能说清其中一个地方。在这时宾客们没有一个不变了脸色,离开席位,捋起衣袖,伸出手臂,两腿打着哆嗦,差点儿都要争先跑开。 忽然醒木一声,所有的声音都没有了。撤掉屏风再看,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少顷 既而 是时 一时 未几 忽 俄而 忽然 1表示突然发生:忽 忽然 2表示同时发生:一时 3表示相继发生:既而 4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是时 5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俄而 少顷 未几 会:适逢,正赶上。 宴:举行宴会。 厅事:大厅,客厅。 施:设置,安放。 屏障:指屏风、围帐一类用来隔断视线的东西。 抚尺:艺人表演用的道具,也叫“醒木”。 但闻:只听见。但:只。闻:听见。 然:。的样子。 满坐寂然:全场静悄悄的。坐,通“座”座位。 犬吠:狗叫(声) 惊觉欠伸:惊醒后打哈欠,伸懒腰。欠伸:打哈欠,伸懒腰 乳:喂奶。 呜:指轻声哼唱着哄小孩入睡。 少:稍微。稍稍:时间副词,据《词源》释为“随即”,这里是渐渐。 名:说出。 股:大腿。 走:逃跑。 绝:消失。 稍稍:渐渐。 一词多义 1坐:众宾团坐(坐下) 满坐寂然(同“座”,座位) 2乳:妇抚儿乳(喂奶) 儿含乳啼( ) 3而:既而儿醒(表时间副词的词尾,不译) 妇拍而呜之(连词,表并列) 4妙:众妙毕备(妙处) 以为妙绝(好) 5指:手有百指(手指) 不能指其一端(指出) 6绝:以为妙绝(极) 群响毕绝(停止) 6 原化记中绳技文言文翻译 白话释义: 狱吏领囚犯到了戏场,别的节目已经开始表演了,后来才叫这人表演。只见这人拿着一百多尺长的绳团,放在地上,将一根绳头抛向空中,绳子笔直。 开始时抛了两三丈,然后到四五丈。绳子很直,就像有人牵着似的,大家感到很惊奇。后来,竟抛到二十多丈,抬头看不到绳头,这人便手握绳子,身子离地。 最后,他扔掉了绳子,在空中像鸟一样,越飞越高越远,向远处飞去。他就在那天借机逃出了监狱。 原文: 明日,吏领戏场。诸戏既作,次唤此人,令效绳技。遂捧一团绳,计百余尺,置诸地,将一头,手掷于空中,劲如笔。初抛三二丈,次四五丈,仰直如人牵之,众大惊异。 后乃抛高二十余丈,仰空不见端绪。此人随绳手寻,身足离地,抛绳虚空,其势如鸟,旁飞远飏,望空而去。脱身行狴,在此日焉。 此文出自唐·皇甫氏所著的《原化记》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光禄屠者条所记为文宗大和(827~835)中事,书当成于开成、会昌年间。“华亭堰典”条后有“洞庭子曰”的评论,“洞庭子”或为皇甫氏之号,作者或为荆楚人。 是书所载多求仙访道或高僧方士之种种灵异,但是也有一些是破除迷信的,比较引人注意的是《画琵琶》,写得比较生动。另外是书中还写了一些女侠的故事,也比较有特色。《通志略》著录一卷,《太平广记》收佚文六十馀则,今据《太平广记》整理。 古代中国传奇小说集。皇甫氏著。所叙内容以神仙冥报,龙虎异变为主,内容简单又往往沿袭前作,如《周邯》篇取自裴铏《传奇·周邯》,而篇幅仅为后者之四分之一。 按主题分九十二大类,下面又分一百五十多小类,例如畜兽部下又分牛、马、骆驼、驴、犬、羊、豕等细目,查起来比较方便。 从内容上看,收得最多的是故事,实际上可以说是一部宋代之前的故事的总集。其中有不少书已经失传了,只能在本书里看到它的遗文。许多唐代和唐代以前的故事,就靠《太平广记》而保存了下来。 7 妙法插花的文言文 原文 其插花朵,数宜单,不宜双,每瓶取一种不取二色,瓶口取阔大不取窄小,阔大者舒展不拘。自五、七花至三、四十花,必于瓶口中一丛怒起,以不散漫、不挤轧、不靠瓶口为妙,所谓“起把宜紧”也。或亭亭玉立,或飞舞横斜。花取参差,间以花蕊,以免飞钹耍盘之病;况取不乱;梗取不强;用针宜藏,针长宁断之,毋令针针露粳,所谓“瓶口宜清”也。视桌之大小,一桌三瓶至七瓶而止,多则眉目不分,即同市井之菊屏矣。几之高低自三四寸至二尺五六寸而止,必须参差高下互相照应,以气势联络为上,若中高两低,后高前低,成排对列,又犯俗所谓“锦灰堆”矣。或密或疏,或进或出,全在会心者得画意乃可。 译文: 插花,多数适宜单数,不宜双数。每瓶选一种花色,不选两色。瓶口要宽大,不要狭小,宽大就会让花枝舒展,无拘无束。 无论五七朵还是三四十朵花,一定要在瓶口中集成一丛,怒放而起,以不散漫、不挤扎、不靠瓶口为妙;这就是所谓的“起把宜紧”。有的亭亭玉立,有的飞舞横斜。花妖插得参差错落,并间杂花蕊,以免插得像杂耍转盘中的钹和盆一样。叶要选择规整不乱的,茎要选择不僵直的。用竹针的时候,要藏而不露,竹针如果长了,宁可折断它,不要让一根竹针从花茎上露出来;这就是所谓“瓶口宜清”。还要看桌子的大小,一张桌子摆三瓶到七瓶就够了,多了就会眉目不清,就如同市面上的菊展一样了。根据几案的高低,插三四寸到二尺五六寸就行了,必须参差高低,互相照应,并能以气势联络为上。如果中间高两边低,或者后面高前面低,或者插得成排成对,这又犯了俗语所说的“锦灰堆”了。或密或疏,或进或出,这些全在与会心的人领悟到插花布局中的画意才行。 8 (绳技奇观)古文翻译 翻译: 唐玄宗开元(年号)二十四年八月五日,皇宫御楼里引进了绳妓(在绳子上玩杂技的女艺人)。先扯出一根长绳,两头搭在地上,埋两个辘轳(木质转轮,类似古代打水的辘轳)系住绳子两端。辘轳中间有好几丈远,立起柱子把绳子撑起来(两头再转动辘轳把绳子拉直),绳子绷直就像琴弦一样。然后艺妓从绳子两端,踮起脚尖上去,来回行走飘飘悠悠,望去就像仙人一样。有在绳子中间相遇,两人错身而过的,有穿着木屐在上面行走,从容弯腰仰头的。有的用画竿绑在小腿上,五六尺高,或者踩高跷,人和人摞起来三四层,然后翻跟头跳下来,跳到绳上站住,从没有过跌下来的。都踏着鼓乐的节奏,真是奇观。 绳技奇观 原文: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八月五日,御楼设绳妓。技者先引长绳,两端属地,埋辘轳以系之。又竖数丈之柱以起绳,绳之直如弦。技女自绳端蹑足而上,往来倏忽,望之如仙。有中路相遇侧身而过者,有著屐而行者,而従容俯仰者。或以画竿接胫高五六尺者,或蹋高蹈顶至三四重者,既而翻身掷倒,至绳还注,曾无跌失者。皆应严鼓之节,真奇观也。 注释: 1、引(拉) 2、属(zhǔ,连接) 3、辘轳[( lù lú ),本为安在井上绞起汲水斗的器具,此指绞动绳子的装置] 4、系(拴住) 5、起绳[支撑绳子] 6、端(头)蹑(niè,踩) 7、倏忽(shū,一下子(形容快速) 8、屐[(jī),木底鞋子] 9、严鼓(急促的鼓声)在云南农村和小城镇中,有一种宗教性的文艺活动,名为会火。“会火”即为“社火”,在每年农历新年到元宵节期间或在祈雨等场合举行。会火活动由轮值的村子组织,会火的队伍,除抬“土主”的外,其余就是一支文艺游行队伍,其中包括耍武术的、耍杂技的,以及一个花灯表演的队伍。花灯与当地土主神祭祀结合,是当地社火活动的主要内容。据清代地方志《元谋县志》中记载:“杨天顺善歌弹,顺以技入黔府每宴会必令侍侧。”其中歌弹中的弹就是最初的花灯。清乾隆年间定稿的《华竹新编》记载着“立春前一日,春官献春唱,端公对舞春棒,师婆击羊皮鼓和之,番民联臂踏歌,吹芦笙和之”的社火演出,并有“荣赛歌舞,民间以相聚为乐”的社火组织。清同治年间,元谋县县令王戬谷看过元谋花灯后,写了3首灯词:一花灯结队踏歌来,献寿公堂一字排。解识声中含旧岁,愿跻黎庶上春台。二父子天伦本至亲,芦花演出倍情真。愧于万里成漂泊,梦里还家拜二人。三嗟吁薄官滞天涯,兴味索然度年华。今夕忽闻此歌调,青衫司马遇琵琶。清代的元谋县知事童益泰看花灯,看到的就已经是“芒神肥,小牛高,狮戏龙灯春意骄。喜八蛮,初鼓乐,吹笙联臂踏歌握”的场面了。这就说明,元谋县在明末就有了能歌善舞的民间花灯艺人。元谋花灯老艺人张万育回忆说,元谋的红冈花灯相传已有13代,最早的第一代大约就在明万历年间。明代状元杨升庵的《观秋千》一诗中也曾写道:滇歌哭曲齐声和,社鼓渔灯夜未央。诗句中所说的“社鼓渔灯”与花灯节目的《秧老鼓》就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花灯最原始的演出形式是参与会火活动时的演出,所以演出形成比较特别。一般是先参拜四方,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然后开始演出。“灯头”带领花灯队伍到接待人家时,通常先由接待人家唱道:“丝弦响,叫三声,尊声灯头听原因,灯从哪儿起?戏从哪儿记?从头一二说与我,放你进来参佛神。”“灯头”则回唱:“丝弦响,叫三声,尊声主人听原因,灯从唐朝起,戏从唐王记,从头一二说与你,放我进去参佛神。”如此一盘一答,灯头都答对了,才被放进场。这些表演都是在广场演出,表演的仪式,各地大同小异。演出程序一般是先以集体花灯歌舞如《秧佬鼓》、《大头宝宝戏柳翠》、《团场》开场,然后再演出小型花灯歌舞或花灯小戏。元谋传统花灯有传统剧目100多个,分文戏、武戏、庙会戏,其中又分袍带戏和三小戏。传统花灯剧目有外来剧种移植的,也有地方艺人创作的,均在融合了地方民歌、小调和地方曲艺后,形成了风格鲜明的元谋地方花灯。元谋花灯有曲谱150多首,由文艺工作者收集、整理出的资料有《元谋花灯音乐》、《元谋花灯曲谱》、《元谋花灯资料》等。除剧目、曲目多以外,元谋花灯载歌载舞,表演性强,乡土味浓郁,特别是灯社演出传统花灯,颇具传统色彩。除了元谋花灯以外,在云南玉溪的花灯也别具特色。早在明代,江南军民移居云南玉溪后,玉溪的花灯与江南小曲结合形成了以演唱江南小曲为主的花灯。明代的《景泰云南图经》剧中记载,曰:其俗好讴,州中奕汉杂处,其少年美声气,喜讴歌,清朝良夜,放意自适,处处相闻。这种花灯表演又被称为唱灯和簸箕灯,就是因为唱灯是在广场演出的。后来,随着昆曲的兴起,花灯吸收了昆曲中明末清初朱佐朝《渔家乐》剧中的一折。清康熙年间的1670年,云南撤销六卫,散军为民,大大促进经济的发展,社火中的花灯活动由单纯祈求丰年逐渐转为向富户拜年祝贺。到了乾隆时期,云南许多民间戏开始兴起,花灯因为备受人们喜爱得到了大步发展。最初的花灯多为长短剧,是因为大多是明清小曲唱调。所以,徐嘉瑞的《云南农村戏曲史》将这一时期的花灯剧称为旧花灯剧。这个时期的花灯活动,以歌舞为主,一般称之为老灯。而且这时的花灯多半属于农村逢年过节时业余演唱的性质,集散不定。虽然有不少热心的唱灯师傅,却没有固定的专业艺人班子。虽然也能口传心授,但长期没人重视。清末以后,相继出现云南玉溪上山头、丁旗屯、小矣资、莲池、梅园、大营街、研和、宋官、澄江西街、子龙街、易门城关、华宁青龙、通海四街等在组织上较为稳定的灯会有上百个。这些灯会在花灯演出的基础上,用一些较简单的情节,把各种曲调演唱串起来,并增强表演的舞蹈性,成为有情节的歌舞节目。到了20世纪初期,云南玉溪经济迅速发展,市民阶层唱花灯开始兴盛。云南玉溪花灯艺人从滇戏等其他剧种中吸取养分,改造花灯,使云南玉溪花灯以新灯驰名全滇。为这一时期做出重大贡献的艺人有很多,熊介臣便是其中之一。熊介臣年出生在玉溪县北城镇的一位中医师的家庭里。他的父亲行医数十年,医术超群,大凡求医于熊医生的患者,无不妙手回春、药到病除。熊老医生当年曾打算将自己的医术传授给他的儿子熊介臣,可是熊介臣却不爱中医,由少年时代开始就酷爱玉溪民间土生土长的艺术花灯。熊介臣1918年开始上小学,白天读书,夜间常常去观看民间演唱的花灯,久而久之,他就更加喜爱花灯艺术。在他刚13岁时,就正式拜玉溪县民间的花灯艺人佘四先生为师,学唱花灯,专攻小生。由于他勤学苦练,努力钻研,两年以后就能参加玉溪业余花灯班子到各地演唱花灯。俗话说:“业精于勤,艺无止境。”熊介臣先学唱小折子戏,后习大众戏,博采众长,技艺渐精。自从他扮演花灯剧《探干妹》剧中的干哥,和《山伯访友》剧中的梁山伯等角色以后,熊介臣就在花灯小生行当中,崭露头角,因而被聘到易门县小街、大村、飞村等地当花灯教师。从1927到1932年的6年之中,熊介臣每年春节起开始流动演唱花灯至农忙插秧季节结束。到秋收农闲以后,又开始到各地农村教唱花灯。在暗无天日的旧社会里,艺人们的生活是没有保障的。在每一年当中除了教唱和演唱花灯而外,艺人们总要失业大半年,生活极其艰辛。1951年,昆明人民灯剧团正式成立后,熊介臣担任团长,他在昆明人民灯剧团排演了《人往高处走》、《夫妻合作》《罗汉钱》、《河伯娶妇》等剧目。在晚年时,熊介臣又重新整理了花灯传统剧《山伯访友》、《五里塘》、《虞美情》、《玉宝瓶》等剧本,新创作了花灯歌舞剧《山茶重开》。熊介臣从事花灯艺术工作整整56个春秋,为花灯艺术的发展和花灯人才的培养,贡献出了毕生的精力。他的专长是花灯小生,他的表演细腻、真实、自如,其身段潇洒雅致,刚健脱俗。他生前曾总结了他一生的表演要领雅、洒、发的规律。“雅”即儒雅。在演古典戏时,小生多为书生,故必须具有儒雅气概。如演《天仙配》剧中的董永一类小生,虽然要文雅,但由于他家境贫寒,劳动度日,故又必须具有劳动人民的气质。“洒”即潇洒,演才子佳人之类的小生应演得倜傥风流,但不放荡,不轻狂,切忌渲染色情。“发”即柔而有刚,比如人的头发很柔和,但是不能随手成形,手一松,它又直了。因此,小生的动作也要外柔内刚,内外要相济,必须演得刚健、朴实。熊介臣在50多年的艺术实践中,一面继承了花灯的传统艺术,一面又在这基础上不断加以发展创新,并吸收和借鉴兄弟剧种的优秀表演特点,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千锤百炼,自成一家。熊介臣的唱腔,字正腔圆,韵味深长,抑扬顿挫鲜明,风格纯真浓厚,真是独树一帜,别具一格。他对于传统花灯唱腔。不是墨守成规地模仿,而是根据剧情、人物感情的不同,加以革新创造的。例如,后来花灯界所用的玉溪道情,就是熊介臣和老一辈艺人们根据玉溪老道情板的旋律发展创新为现在的这支道情板的,通过这一发展,唱起来戏剧性加强了,表现力也扩大了。熊介臣的噪音清脆、甜美、纯正、柔和、优雅、动听,直到1979年他年近古稀时,尚未减色,云南人民广播电台请熊介臣去录制了一些花灯唱腔,仍然是风格浓郁、声情并茂。熊介臣不仅是唱、做俱佳的花灯小生,同时又是编剧、导演和表演三者兼长的多面手,这在花灯界是罕见的。由于花灯艺人对老灯彻底改造,推陈出新,创作出一大批新花灯剧目,把老灯由乡间的团场歌舞推向舞台戏剧化,正式成为一个剧种花灯戏,进而在全省推广普及。新花灯发生了三大变化:一是创作了一大批新灯剧本;二是花灯进省城昆明,形成专业性质卖票演出;三是出现一批知名的花灯艺人。这三大变化,标志着新灯取代老灯的全面完成。在新灯中,由云南玉溪艺人创作的反映农村青年男女爱情与家庭生活的剧目《双接妹》和《出门走厂》,深受农民欢迎。在新灯发展过程中,由滇剧移植或根据善书说唱本改编了《蟒蛇记》、《白扇记》、《金铃记》等花灯戏。演出的地点也由原来的农村院坝广场走向灯楼或祠堂古庙中的戏台。新灯剧还运用了《十杯酒》、《虞美情》、《昭通调》、《东川采茶》等一些新的曲调,其唱词多半都是整齐的十字句、七字句。曲调与剧目都进一步通俗化,更加接近了百姓的生活,戏剧性增强。角色行当比起旧灯剧也有了很大发展,因而很快便风靡各地。1938年前后,王旦东等人创作了《张小二从军》、《茶山杀敌》等现代戏,以云南玉溪花灯艺人为主组成农民救亡灯剧团,到昆明及滇西、滇南等部分地区巡回演出,扩大了云南玉溪花灯在省内的影响。花灯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