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锣鼓喧天,鞭爆齐鸣今天是2015年1月9日,是一年中较为寒冷的隆冬时节,但这里气氛却如同春风扑面,春意盎然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相聚在大岭头村,隆重举行大岭头村利氏宗祠落成典礼,这是我村利氏子孙千载难逢、盼望已久的一件盛事!在此,我谨代表宗祠理事会全体成员向宗祠的落成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所有参加这次典礼的四方来宾、朋友和宗亲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关心、支持宗祠建设工作的各位父老乡亲、各位宗亲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宗祠建设付出辛勤汗水的人们表示最诚挚的问候! 刘氏宗祠落成典礼讲话稿 在这秋高气爽,硕果飘香的金秋时节今天,大家从四面八方来到山青水秀的安远,兴高采烈地庆贺刘氏宗祠……堂辉煌落成,我谨以无比虔诚的心情,代表江西赣县大湖江刘姓的男女老少,向族人团聚一堂的盛会致以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恭祝刘氏宗祠发扬光大,源远流长美不美,江中水,亲不亲,一家人!我们同是潘氏后裔,一情相脉。心上都有肩负传承潘氏优良传统及振兴潘族的历史使命。祠堂落成庆典主持词怎么写紫袍金带是并列短语 对应的龙凤宝剑是偏正短语,把两处都改为同一种类型的短语就可以,具体怎么改还得看你自己的意思。对联结尾对仗也是很关键的。另外,一点个人见解,宗族祠堂是族人的精神源泉和归宿,正门对联应体现本族的一些历史渊源和训示,周氏自周朝发展至今分出了很多的支系,所有人都可以追溯到文王武王那条根去,但这样反而忽略了本宗支家族的发展脉络。鄙人也姓周,但祖籍在洛阳,所以祠堂的对联是:洛阳祖德流芳远,渭水家风卓尔存 。明眼人一眼就看出该宗支是由洛阳迁来此地,且家风依旧。一点不成熟建议,诚挚祝贺远方的族人祠堂落成~! 篇一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宗亲乡贤: 大家上午好! 非常感谢xxxxxx不辞辛苦来到这里,与我们一同见证大黄家岭黄氏宗祠的落成典礼于清明祭拜,也非常感谢很多远在外地的黄氏宗亲能在百忙之中专程赶回来参加这一场盛会,更感谢各位乡贤父老对黄氏宗祠的建设完工所给予的大力关注与支持。 作为黄姓一员,我曾于xx年参加了在武汉江夏区举办的“世界黄氏宗亲总会十届二次恳亲大会”,随后又参加了河南潢川、固始举行的“潢川黄氏宗庙”、“固始黄氏大祠堂”落成庆典及大型晚会,来自海内外的3000多名黄姓精英齐聚一堂,盛况空前。 走遍天涯路,最爱家乡水。亲历这一场盛会,更引发了我对家乡的思念,对修建黄家岭黄氏宗祠的一些想法:黄姓作为当今中国大陆第七大姓氏、台湾岛第三大姓氏、海外华人中第四大姓氏,一直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光荣勤勉的传统,是否可以通过在家乡修建黄氏宗祠,从而达到两个方面的效果,第一:传承黄氏宗亲文化,弘扬黄氏千古芳德,为黄氏宗族提供一个祭祀先祖、举办宗族事务、修编宗谱、议决重大事务的重要场所;第二:振兴天门黄氏宗亲文化、密切黄家岭黄氏联系,吸引遍布国内的黄家岭黄氏宗亲积极回到家乡参与新农村的建设、积极改善黄家岭父老乡亲的生活品质 出于这样的想法,兄弟黄毅热情很高,马上打电话,黄姚林也积极响应,于是基本思路定夺,终于在黄小明、黄协章诸位乡里热心人士共同沟通了这一思路,大家都很认同并支持,在各位的大力协助下,今天黄氏宗祠终于能够以崭新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这我感到非常欣慰,也非常高兴。也非常感谢黄协章、黄小明等各位的辛勤努力与无私奉献。 黄氏一脉,源远流长,天下黄姓,就是一家。希望我们的黄氏祠堂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价值,为家乡带来美好的变化,为我们的子孙带来长效的激励,从而让黄氏一脉更加繁荣昌盛、生生不息! 最后我以一首小诗与大家分享: 豫朝楚暮又何为浪迹海涯黄岭堆; 更有椿楦崔我辈,笃行树德学吃亏。 祝父老乡亲,各位前辈、兄弟姊妹及后生身心康健、智慧人生。 谢谢大家! 篇二 尊敬的各位来宾、尊敬的xx氏各地各支的宗亲 现场的各位宗亲、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201#年新年,首先祝各们宗亲、来宾、朋友们新的一年幸福安康,万事如意! 在这美好的日子里,在这样一个吉祥喜庆的时刻,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xx宗祠竣工典礼。落花送走了春天,黄叶送走了夏天,随着纷飞的雪花和骤降的气温告诉我们真正的冬天来了。然而我要说:这个冬天很温馨,因为我们的列宗列宗有了自己的家,我们这些xx子孙也有了精神家园,还因为我们xx家族又一次的盛大热火聚会。 各位宗亲,来宾朋友,参加这次奠基典礼的有来自全国xx氏各地各支的宗亲代表、中华xx氏安徽去脉理事会常务理事、执行理事和理事、本地区热心宗族事务的普通宗亲,还有为xx宗祠建设贡献技术力量的企业界朋友,对各位在百忙中来参加xx宗祠竣工庆典表示热列欢迎和衷心感谢! 今天的xx宗祠竣工典礼有以下议程: 第一项:仪式正式开始,介绍来宾,引导来宾至贵宾席就位。 第二项:“xx宗祠”揭匾及各地宗亲捐赠仪式(已捐物品) 第三项:名誉理事长xx宣布典礼开始 第四项:中华xx氏安徽支脉宗族理事会常务理事长xx讲话 第五项:其他地区宗亲代表讲话 第六项:家祠首祭仪式 第七项:仪式结束欣赏锣鼓队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