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传统寿礼1 寿幛:以大幅布帛题写吉语贺辞,通常面积较大,颜色以金色和红色为主。2 寿联:特制的对联,用于祝寿场合。3 寿桃:可用新鲜桃子,或以面粉制作,象征长寿。4 寿酒:祝寿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饮品。5 寿面:长度至少三尺,每束百根以上,盘成塔形,常用于敬献寿星,需备双份。6 寿烛:烛面上印有金色“寿”字或其他吉祥图案,用于增添庆祝气氛。7 寿屏:可挂壁上,题有吉祥贺辞或绘有寿星、仙桃、八仙等图案的座屏或插屏。8 富贵耄耋图:绘有牡丹花、飞蝶、猫等元素的画作,寓意富贵、长寿。9 福禄寿图:描绘寿星捧桃伴鹿,上有飞蝠的图画,寓意幸福和长寿。二、普通寿礼1 现金:用大红包包装,写上祝福语并署名。2 设计精美的蛋糕:根据人数选购合适大小的蛋糕。3 金贺卡:具有纪念意义,选择适合老人的款式。4 书画或其他艺术品:如玉制小挂件,常以寿星、蝙蝠等吉祥图案为主题。5 滋补药品、滋补食品:注意保质期及适用人群。6 豪华体检:陪伴老人去医院,让老人感到更加舒心。7 钓鱼用品:如鱼竿、鱼钩等,选择老人喜爱和感兴趣的物品。8 生活便利用品:如拐杖、软垫靠背椅、老花镜等。9 衣物、衣料:如丝绸袍子,寓意长寿如蚕丝般绵延。三、花卉祝寿1 菊花:别名“寿客”,颜色可选红色、粉红色、紫色,寓意高风亮节,健康长寿。2 铁树:象征吉祥和长寿。3 佛手:“佛”与福音谐音,被视为吉祥物,寓意多福多寿。4 长寿花:祝福家乐长寿,吉祥富贵。5 龟背竹:被称为“植物乌龟”,象征长寿吉祥。6 松树、鹤望兰:松鹤延年,祝贺老人长寿。7 万年青、寿星草:延年益寿的象征。8 紫薇、一品红、仙客来:寓意健康长寿。9 寿星鸡冠:祝福老人幸福长寿。10 牡丹:贺富贵荣华的鲜花。11 剑兰:祝贺老人福寿康宁。12 南天竹:幸福长寿的花木。七十大寿有什么讲究?贺寿礼数详解寿指什么 寿,足年龄久长之称。占时候,人有上中卜寿之分,100 岁称上寿,80岁称中寿,60 岁称下寿。所以年轻人庆祝生辰,只能称“做生日”,不能称 “做寿”,要年达50 或60 以上者庆祝生辰,才可称为“庆寿”。但为寿翁寿婆者,总会自谦称:“小生日,何必太隆重。”所以“寿” 与“生日”,又被当作“尊敬语”与“自谦语”应用。寿堂的布置 古时候布置寿堂,一般正厅墙壁中间,男寿悬挂南极仙翁,女寿悬挂瑶池王母,或八仙庆寿图、三星图等象征高寿之画轴;或以金纸剪贴大“寿” 字挂于礼堂正中,正中设礼桌,礼桌上陈设寿桃、寿糕、寿面、香花、水果等。地上置红色拜垫,以备后辈行礼。祝寿的仪式 祝寿无一定的仪式,占时通常晚辈宾客,仅向寿堂行三鞠躬礼,寿星可定时出堂受贺,其余时间则由子侄辈在礼堂答礼。新式寿诞,常在宴会之前, 由寿星分切蛋糕饷客。寿庆的招待 庆祝寿诞,一般都是经济较富余者方能进行,所以在招待上比较讲究。 古时在寿诞前夕,就开始宴请至亲好友,称为“暖寿”;中午为面席,取其“长寿”口彩;晚间为大宴。次日,尚有宴席,以谢执事。 现在的寿庆宴席,有两项内容似乎是必不可免的:一是要由寿翁(寿婆)吹生日蛋糕上的蜡烛,然后分吃蛋糕;二是要吃面条,以讨长寿的口彩。祝寿过生日是人生礼仪中的重要内容。饮食方面,十岁、二十岁生日,只吃切面就可以了。贺生日一般都要庆贺,多以寿桃、寿面为礼,本家还有外加白糖、云片的。寿桃被看作为仙桃,面条取其绵长,都表示祝贺长寿。同时也送寿幢寿联,用来书写吉祥加语。隆重的还设寿堂,摆寿烛,张灯结彩。 寿翁坐在正位,接受亲友和晚辈的祝贺。拜寿礼有主持者喊礼辈分不同,拜礼也有区别。平辈只是一揖,子侄为尊长庆寿要四拜,有的还要用寿盘盛熟鸡蛋四枚,或枣汤一碗奉于寿者。贺寿仪式完毕,共吃寿宴,祝寿酒。寿桃寿面也有向邻居家分送以谢祝贺的。寿庆柬帖 是庆祝生日所应用的柬帖。寿庆柬帖与其他喜庆柬帖不同,通常都是由子孙或亲友具名的,不由自己具名。 说明: (一)子孙具名 (二)亲友具名 (一)例一,为子孙具名的寿庆请帖。父寿用“家严”或“家父”字样,母寿用“家慈”或“家母”字样,双寿则用“家严 慈”字样并列。兄弟众多的,可由长子或推兄弟中对外最有声誉的代表具名,数代同堂者也可用“率子孙鞠躬”字佯,不必全体连署。 (二)例二,为亲友具名的寿庆请帖,多半适用于在政治上或社会上较有声望的人士,下面应列截亲友代表的姓名。 (三)祝寿请帖 (四)双寿请帖寿幛 寿幛是用绸布题字为祝寿之礼,也称礼幛。寿幛用字简短,有一个字的,如“寿”字;有四个字的,如“寿比南山”等。通常四字为多,大多用大幅 红绸缎,剪贴金纸。有用红纸的立轴,通称“寿轴”;也有外装玻璃框的,通称“寿屏”。 寿幛题辞为四字的,在四字当中,有一定的平仄声规律。大概是以平声开始,必以仄声收尾;仄声开始,平声收尾。这就是普通所说的“平起仄收, 仄起平收”。 一、通用寿幛 人寿年丰乃福乃寿文韬武略长寿百岁心旷神怡 白首壮心老当益壮老不服老老骥伏枥乐享余年 有福有寿年高气壮欢度晚年如竹如梅寿翁德大 良师益友青松不老松柏常青松鹤延年余热生辉 济人自寿家和人乐知足长乐福如东海福休长泰 福寿全归福寿同享高风亮节莱彩承欢康乐宜年 焕发青春晚景堪娱德高望重 二、男寿通用寿幛 大德必寿大椿不老天保九如天赐遐龄天赐纯嘏 日永椿庭古柏长春甲第增辉庆衍桑弧庆溢悬弧 共颂期颐如松柏茂如南山寿多福多寿鸠杖熙春 寿并河山寿如日升寿富康宁寿人寿世寿征大德 寿考维祺寿山福海灵椿益寿松鹤延龄松柏同春 齿德俱尊备福颐年国先人瑞图开福寿庚星耀彩 诗歌天保南山比寿南极星辉览揆良辰颂祝冈陵 颂献九如海屋长春绛悬仙翁高寿延牟钟灵寿考 树茂椿庭桑弧耀彩惟仁者寿崧生岳降畴陈五福 俾寿而康既寿而康椿树长青椿庭日暖榴花献瑞 蓬壶春到鹤算寿添箕畴五福 三、分龄男寿寿幛 五十岁 乐天知命年齐大衍学到知非福禄艾之 六十岁 甲箓重周花开甲子年臻耳顺算周花甲 七十岁 从心所欲古稀人瑞欲不逾矩德寿古稀 八十岁 平安磐石刻鸠进杖筹添八百富责寿考 九十岁 九大日丽天保九如颂献九如福备九畴 百岁 百年人瑞百福骈臻寿庆期颐荣登上寿 四、女寿通用寿幛 大德必寿天姥峰高花灿金萱欢腾萱室寿田宜家 寿征坤德寿添萱禄寿同金石松鹤遐龄金萱焕彩 金萱不老图呈王母国光人瑞宝婺星辉宝帨生光 宝婺呈辉春晖永驻星辉宝婺春满北堂春浓萱幄 耄晋期颐耄耋富贵获教仁凤彩说延龄祥呈桃实 祥开设悦帨彩增华堂北萱荣萱庭日丽萱阁长春 萱堂集祜萱帏日永萱茂北堂婺宿腾辉婺曜呈祥 婺焕中天婺彩星辉紫绶金章辉生锦悦媊星焕彩 慈云荫浓慈闱日永慈竹生辉慈竹长青慈竹恒春 瑞凝萱室福寿康宁锦帨呈祥瑶池桃熟瑶池益算 瑶池春水瑶岛春长璇闺大喜璇闺日暖璇闺喜溢 德绍孟欧蟠桃献寿懿德延年 五、分龄女寿 五十岁 百龄半度百岁平分 六十岁 甲子重开萱开周甲 六、双寿通用寿幛 人月同圆天上双星日月并明日月齐辉日升月恒 双星并耀双星朗照凤凰娱志仙耦齐龄仙眷长春 台媊合耀百年偕老寿并冈陵庚婺同明柏翠松青 极婺联辉弧帨扬华弧帨同悬弧帨齐辉星月争辉 神仙眷属眉齐鸿案酒介年眉福寿双全福禄鸳鸯 鸿案相庄笙箫合奏鸾笙合奏椿萱不老椿萱并茂 琴瑟静好辉映台前寿联 寿联多为五字或七字,也有达数十字或百数十字的。寿联的内容,以切 事、脱俗、工整而有韵味为上乘。所以撰拟寿联,必须认清对象,立定主旨, 选用恰与的词句,注以流畅的气势。对人则恰如其分,对事对物则描譬生动, 不务虚华,使人看了即了解其意义,引起共鸣。寿联为求其以少数文字,包 含很多的意思,所以多用文言文, 并且多川成语、典故、专名。但用成语、 典故、专名时,必须先了解其含义,如祝60 岁寿用“花甲”,祝70 岁寿用 “古稀”。如用“南极”二字以祝女寿,用“宝婆”二字以祝男寿,则就错 误了。 一、祝男寿通用联 人增高寿 天转阳和 天地同寿 日月齐光 名高北斗 寿比南山 德为世重 寿以人尊 人老心不老 年高志愈高 九如天作保 五福寿为先 北斗临台座 南山献寿杯 玄鹤千年寿 苍松万古春 松鹤千年寿 子孙万代长 松柏长春茂 颐年养性情 寿同山峦高 福共海天长 良辰逢岳降 瑞气霭春辉 声名高北斗 甲子配南山 松龄长岁月 鹤算纪春秋 青松多寿色 丹桂有丛香 享共和幸福 作自在神仙 南山欣作颂 北海喜开樽 泰岱松千尺 丹山凤九苞 颂献南山寿 祥开北海樽 泰岱松千尺 丹山凤九苞 紫气通南极 青云动北莱 愿持山作寿 应供酒为年 乃文乃武乃寿 如竹如松如梅 大德得无量寿 我公有不朽名 三呼应封人祝 九如颂天保诗 仁者有寿者相 福人得古人风 汉柏秦松骨气 商彝夏鼎精神 如冈如陵如阜 多福多寿多男 笑指南山作颂 喜倾北海为樽 福临寿星门第 喜到劳动人家 紫气辉连南极 丹光彩映中华 人如天上珠星聚 春到筵前柏酒香 山清水秀春常在 人寿年丰福无边 千岁蟠桃开寿域 九重春色映霞觞 三祝筵开歌大寿 九如诗颂乐嘉宾 天上星辰应作伴 人间岁月不知年 仙居十二楼之上 大寿八千岁为春 长寿幸逢好社会 高龄全靠新中华 百花齐献南山寿 四化同歌盛世春 龙门泉石香山月 蓬岛烟霞阆苑春 占得梁园为赋客 修成商岭采芝仙 行可楷模年称德 老子松柏岁长春 红梅绿竹称嘉友 翠柏苍松耐岁寒 年高喜赏登高节 秋老还添不老春 年抛造物甄陶外 春在先生杖履中 芝兰气味松筠态 龙马精神鸥鹤姿 身似西方无量佛 寿如南岳老人星 佛说无边寿者相 易称有庆善人家 青松增寿年年寿 丹桂飘香户户香 其人为泰山北斗 是日也天朗气清 南州冠冕兹当选 上古春秋可与俦 室有芝兰春自韵 人如松柏岁长新 革命老人人人敬 良辰姜景景景新 海屋仙筹添鹤算 华堂春酒宴蟠桃 琼岛尚存千岁果 商山旧有五云芝 福如东海长流水 寿比南山不老松 瑶台牒注长生字 蓬岛春开富贵花 霄汉鹏程腾九万 锦堂鹤算颂三千 大德仁翁多福多寿 南山松柏愈老愈坚 北海开樽西园载酒 南山献寿东阁延宾 行可楷模人人称德 老如松柏岁岁长青 志大年高一身干劲 童颜鹤发满面春风 花好月圆庚星耀彩 云蒸霞蔚甲第增辉 体健身强宏开寿域 孙贤子肖欢度晚年 诗谱南山筵开西序 樽倾北海彩绚东阶 亲友登堂祝翁长寿 儿孙绕膝满室腾欢 春酒迎樽春风满面 南山比峻南极腾辉 绿野云开丹崖春霁 瑶池桃熟海屋筹添 得古人风有为有守 惟仁者寿如冈如陵 福禄欢喜长生无极 仁爱骂厚积善有征 璞玉浑金是寿者相 碧梧翠竹得气之清 一曲记歌笑指南山作颂 几回醉舞喜倾北海为椿 人寿年丰生活似糖似蜜 风和日丽风光如画如诗 老寿星长寿长寿再长寿 众同志祝福祝福还祝福 胜友如云同颂党恩深重 寿筵从简不忘国事兴隆 乐享高龄寿比南山松不老 生逢盛世福如东海水长流 曲谱南薰四月清和逢首夏 樽开北海一家欢乐庆长春 乔木长青幸福只因逢盛世 流水不腐勤劳端合享遐龄 酒测花香幸有丰功酬壮志 时和人瑞喜从盛世祝遐龄 人民幸福多福如东海长流水 社会主义好寿比南山不老松 瑞气满乡村人与青山同不老 暖风吹大地心随绿野共丰收二、祝分龄男寿联 五十寿 大衍宏开筮羲易 知非伊始进尧年 不雕不琢年当服政 有为有守学到知非 五秩康强志如钢 四时健旺气若虹 年齐大衍经纶富 学到知非德器纯 志仰宜尼勤学易 韵同周子爱观莲 五岳同尊唯嵩峻极 百年上寿如日方中 艾绶阳辉期颐益算 兰阶舞彩诗礼趋庭 伯玉同修问年日艾 黄金合铸其寿如松 学易假年符算大衍 知非进德庆协长生 教秉尼山乐天安命 学符伯玉寡过知非 六十寿 二回甲子春初度 举国星歌醉太平 花开周甲征全福 星耀长庚祝大年 杯倾北海辰初度 颂献南山甲再周 春秋不老臻高寿 甲子重新晋古稀 颂晋林王欣介寿 算周花甲乐延年 温公正入耆英会 马氏咸称矍铄翁 甲子重新如山如阜 春秋不老大德大年 海屋添筹算周花甲 华堂舞彩庆洽林壬 骏德遐昌龄周甲箓 鹤筹无算彩绚庚星 瑞启芳辰香生桂子 算周花甲颂进林壬 五福演箕畴庆逢周甲 百龄祝纯假化洽伏庚 花甲虽周犹可大显身手 精神尚旺定能再着先鞭 甲篆一杯酒进兕觥祝纯嘏 庚星重耀筹添鹤算庆长生 七十寿 人歌上寿 天与稀龄 一乡赞高寿 七十庆古稀 风徽为今之范 仁寿乃古所稀 入国正宜鸠作杖 历年方见鹤添筹 三千岁月春常在 六一丰神古所稀 飞熊此日犹藏渭 五羖于今正相秦 山中桃熟千年酝 海上莲开七朵金 自古称稀尊上寿 从今以始乐遐龄 休辞客路三千远 须念人生七十稀 杖国老人增景福 舞衣莱子更精神 养体自安衣帛暖 洁身难免食牛汗 盛世祥征长寿字 华堂庆衍古稀年 仙赐蟠桃人歌上寿 国尊鸠杖天与稀龄 鸠杖引年典隆二膳 鹤筹添算庆洽七旬 福寿康宁登堂祝嘏 尊荣安富杖国征年 八十寿 喜登八旬高寿 乐享四化大福 十里枌榆推老宿 一竿风雨待安车 杖朝步履春秋水 钓渭丝纶日月长 卓尔经纶传渭水 飘然风致入香山 渭水一竿闲试钓 武陵千树笑行舟 蟠桃已结三千岁 上寿还期二十春 耆老可入香山社 碍德堪宏渭水谟 白发频添童颜未改 绿酾满酌老兴尤浓 玉宇早春六釐东驾 蟠桃上寿一鹤南飞 礼合告存荣邀天禄 年当梦卜光显国琛 西伯访贤飞熊入梦 申公待聘驷马来迎 迹隐丹崖品征琛玉 名齐渭水胸贮经纶 海屋添筹筵前众祝 绛人城把算欠六龄 梦叶渭滨兕觥上寿 筹添海屋鸠杖逾期 百岁能预期甘载后如今日健 群芳齐上寿十年前已古来稀 九十寿 人生五福当推寿 天保九如合献诗 三千美景添筹算 九十风光乐有余 年届重重身常健 寿享期颐神更怡 桃实三千献仙果 椿荫九十驻春光 栉风勤学何辞老 凌雪乔松岂畏寒 愿效嵩呼歌福寿 还随莱舞祝期颐 瑶池果熟三千岁 海屋筹添九十春 蟠桃经三千岁月 鹤算历九十春秋 大好良辰春光明媚 重开令甲上寿期颐 闲雅鹿裘人生三乐 逍遥鸠杖天保九如 寿字宏开图陈百福 名楣喜溢颂献九如 宝树灵椿三千甲子 龙眉华顶九十春光 登天耄年日增康乐 祝天量寿迭晋期颐 算益卅年重周花甲 丹成九转喜遇芳辰 明月有恒纪年合献九如颂 长春不老添闰当称百岁人 百岁寿 盛世长青树 百年不老松 人生不满公今满 世上难逢我正逢 园中桃熟千年果 堂上筵开百岁的 饮来甘谷何云老 比到香山尚有期 称觞共庆千秋节 祝嘏高悬百寿图 上寿期颐庄椿不老 君子福履洪范斯陈 古柏长春寿高百岁 蟠桃嘉会果熟千年 期颐百岁称人瑞 福寿双全蔚国华 福祝期颐庄椿无算 诗歌福履虞寿同登 算益二旬重周花甲 寿登百岁永庇椿荫 嘏祝千秋国家祥瑞 筹添百算福寿双全 行乐及时已得三万六千日 大德必寿预祝一百有廿年 百岁祝期颐为半将来为半将过 重光瞻日月曰如其升曰如其恒 数百岁之桑弧过去五十再来五十 问大年于海屋春华八千秋实八千 百岁庆期颐绰楔褒荣尊崇真是人中瑞 九如歌日月蓬壶驻景逍遥为作地行仙祝贺寿辰的饮食礼仪祝寿 为长辈庆祝生日叫过寿,六十九岁过七十大寿,俗称整寿。祝寿的人主要是子女、女婿和晚辈至亲,近邻厚友也多临识贺。整寿礼有寿幛、寿衣、寿人(糕点)、寿桃(面蒸)等;一般过寿只有寿人、寿桃。生辰 商洛人对生辰甚为重视。婴儿有看三天、过十天、过满月、过百天、过周岁。中年人讲究过三十六、四十九,俗称“门槛子”。到这一天,家人用红布做成红裤带系在腰间,或用红布做成内衣穿上,意在消灾灭难;老年人讲究过六十大寿、七十大寿,表示祝贺。还有过七十三、八十四大寿的。主要因为孔子活了七十三、孟子活了八十四,认为这两个年龄是老年人的门槛子,大庆大贺,以免灾避难。过生辰日,穷苦人,无甚讲究,有钱人,大操大办,设大宴,前去祝贺的叫“吃生日”,送厚礼。给娃“过岁”,外婆家给送疆绳、银镯、银锁、银项圈。一般民间做寿七十岁为「大寿」八十为「上寿」九十岁为「老寿」、百岁为「期颐」都盛大祝贺。亲朋好友送来贺礼,并演戏一面喝酒一面看戏,戏的内容以富贵长寿为主。寿宴中,一定要有「猪脚面线」这一道菜。寿星还要盛装,坐在正厅接受子孙拜寿。但有些人因相信相命师「铁口直断」,某些年岁不敢作寿,以免被黑白无常带走。急需!!!!!! 爷爷80生日主持词!!!!! 随着交际圈的扩大,参加别人的寿辰宴的机会也多了起来,那么在这种场合需要注意哪些饮食细节呢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关于祝贺寿辰的饮食礼仪内容,欢迎阅读,希望以下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祝贺寿辰的饮食礼仪 祝寿过生日是人生礼仪中的重要内容。 饮食方面,十岁、二十岁生日,只吃切面就可以了。 寿辰宴流程 先招待鸡蛋、茶点、长寿面。 有不少地方,请全村、全族吃寿面,未到的还送上门。 吃寿酒,寿星本人一般不在正堂入座,而是找几个年龄相仿的老者作陪,在里屋另开一席。 菜肴多多益善,取多福多寿之兆。 寿宴过后,寿翁本人或由儿孙代表,向年高辈尊的亲族贺客登门致谢,俗称“回拜”。富有人家还于晚上请戏班坐棚清唱(不化妆、不表演、不登台)。但有鼓乐伴奏。大多唱喜庆戏文,如《打金枝》、《九锡宫》等。 各地祝贺寿辰风俗礼仪 给予年满66岁的人做寿,称为六六寿。做六六寿是我国很多地方民间浒的一种寿诞风俗。 例如,上海地蒙古族寿宴区、江办、浙江、安徽等地区。每逢父母66岁生日,要做六六寿,届时要有出嫁的女儿为父或母祝寿,将猪腿肉切成六十六小切,形如豆瓣,俗称"豆瓣肉"。 一般是将六十六块小肉红烧后,盖在一碗大米饭上,连同一双筷子一起放到食篮里,用红布遮盖,送给寿主品尝,以示祝寿。也有的根据寿主口味灵活变化,不用红烧,改用别的烹调方法,但都必须是六十六块。六十六块肉寓意老人长寿。做寿的老人在庆贺声中美餐一顿,尽享表面化之乐。 七十三岁和八十四岁,俗谓人的一道生死坎儿,谚云:“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到了这个年龄,老人和子女都比较紧张,平时对老人加倍呵护,生日时也有个特别的破法,即 子女买活鲤鱼为寿礼让老人吃,鲤鱼擅跳跃,吃了鲤鱼,就会跃过这道坎儿,获得平安健康。 蒙古族寿宴 寿宴开始前,亲属、朋友、兄弟姐妹及子孙们把长寿老人簇拥到上位。辈份大的长辈人左右相陪,其他人依次落坐。 子女们首先用银碗给老人敬酒祝寿,有的也敬鲜奶茶拜寿。其他人也为老人敬酒祝寿,长寿老人也斟酒对亲戚朋友表示谢意,同时也祝福他们平安长寿,酒碗酒杯由子女递过去。接受老人祝福的人都表现的兴高采烈、欢乐异常,使老人非常高兴。 寿桃寿宴在欢乐的气氛中进行,大家喝奶茶、饮酒,吃手把肉(过去给老人祝寿是全羊席,现在多数是手把肉),唱歌敬酒助兴,使长寿老人感到场面喜庆,心情舒畅。 祝寿完毕,祝寿客人不能空手回,主家要回赠一些礼品,如果是孩子,就给一些糖果、月饼或一二元钱等。 郑州寿宴习俗 子女和亲朋祝寿完毕,寿宴开始,众人给寿星敬酒,寿星把寿糕、寿蛋、寿果等吃食分给众人,众人踊跃嚼食,说是替老人“嚼灾”。长寿面是寿宴上必有的食物,吃面时,儿女们要把自己碗中的面条拨向老人碗中一些,谓之给老人“添寿”。寿宴后稍事休息,大家陪老寿星看戏、看**。晚上请执事人等吃酒答谢。寿礼便圆满落幕。 岭南寿宴礼仪 寿宴一般先招待鸡蛋、茶点、长寿面,再吃寿酒。宴席过后,寿翁本人或由儿孙代表,向年高辈尊的亲族贺客登门致谢,俗称“回拜”。 贺生日一般都要庆贺,多以寿桃、寿面为礼,本家还有外加白糖、云片的。 寿桃被看作为仙桃,面条取其绵长,都表示祝贺长寿。 同时也送寿幢寿联,用来书写吉祥加语。隆重的还设寿堂,摆寿烛,张灯结彩。 寿翁坐在正位,接受亲友和晚辈的祝贺。 拜寿礼有主持者喊礼辈分不同,拜礼也有区别。平辈只是一揖,子侄为尊长庆寿要四拜,有的还要用寿盘盛熟鸡蛋四枚,或枣汤一碗奉于寿者。贺寿仪式完毕,共吃寿宴,祝寿酒。 寿桃寿面也有向邻居家分送以谢祝贺的。 寿宴饮食及用品 这是旧时普通用于祝寿的吉祥物,既是供品,又是礼物。 有用鲜桃,多数是用面粉制成。 神话中,王母做寿,在瑶池设幡桃会招待各路神仙,因而后也都用桃祝寿。陈放在寿堂案几上的寿桃,一般九叠盛作一盘,三盘并列摆放。 用面粉蒸成的寿桃,桃嘴还要染红。 寿面 寿面是中国人过生日必备的吉祥物,它既是供品也是礼品。在风俗习惯上,人的生日必须吃面条,称之为“挑寿”, 庆寿用的面条越长越好,寓意“长寿”,吃时要高高挑起,寓意“高寿”。 过去的寿面是一种细切面,盘成底粗上尖的塔形,顶上盘成桃形,喷上红色,放于一高座的红漆铁盘里,罩以红色剪纸,成一“网套”状。与寿桃对称放于左首。一般“庆寿”正日子中午这顿饭或寿宴上一定要吃寿面。 江浙一带还有庆寿时将捆成小把的寿面分发给村人和邻居的习俗。 我国的传统食品面条绵长,寿日吃面,取延年益寿之意。寿面要长3 尺,每束须百根以上,盘成塔形。罩上红绿纸的拉花,敬献寿星要备双份。 寿酒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尤其是办寿更是离不开酒,由于“酒”与“久”谐音,寿宴上的酒称为寿酒,取吉利“寿久”之意。 宋代黄庭坚有“欲将何物献寿酒,天上千秋桂一枝”的诗句,因此 早年寿宴用酒一般为桂花酒,寓意以仙酒祝寿,可使被祝寿人长生不老。 老北京人祝寿常用“烧酒”和“黄酒”,称之为“金酒银酒”。 近世多是就地取材,有什么酒用什么酒,想喝什么酒用什么酒。 寿糕 寿糕是祝寿必备用品,寿糕即寓意“高寿”,过去的寿糕多是用白面蒸成的馒头,上面用红颜色点缀,也有用细切面盘成“一笔寿”或写上红色寿字。现在相当部分农村仍在沿用。而城市和交通方便的农村则多用奶油生日蛋糕作为寿糕,上面裱上各种图案和祝福语言,食用时按西方习惯插上生日蜡烛,由被祝寿之人在许愿后一口气吹灭蜡烛,然后分切食之。 寿烛 寿烛即大红蜡烛,也叫寿蜡。寿烛。专供祝寿用的蜡烛,均为红色。 蜡面上印有金色的“寿”或“福如东海”等古语,一般长一尺,重一斤左右。 以羊油、牛油制成,上粗下细,中间有细管,可插在蜡扦上,通常每对一斤重,点燃放于供桌上。 因为过去没有电灯,也将蜡烛用于照明,因此有人称蜡烛叫“长命灯”,所以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用蜡烛喻寿、祝寿的习俗。在北方一些地区如同西方过生日一样,将蜡烛插在寿糕(馒头)上。儿童按岁数多少点燃多少颗,老人一般分成两排,第一排为十位数,第二排为各数。 在人们向老人念完祝词后,由寿星一口气将蜡烛吹灭,一是表示有“福气”能“长寿”,二是象征将灾病和旧岁随蜡烛一同吹灭,让吉祥岁月从新开始。这 也可能是受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一拜,祝老寿星身体健康、长命百岁;二拜,祝老寿星万事如意、晚年幸福;三拜,祝老寿星生日快乐、后福无疆。(请老寿星的女儿、女婿们献寿词)请老寿星为女儿、女婿们回赠祝愿词3、请老寿星的孙子、孙女上堂拜寿一拜,祝老寿星吉祥如意、富贵安康;二拜,祝老寿星事事顺心、幸福长伴;三拜,祝老寿星笑口常开、身体安康。(请老寿星的孙子、孙女们献寿词)请老寿星为孙子、孙女们回赠祝愿词4、请老寿星的外孙子、外孙女上堂一拜,祝老寿星寿比天高、福比海深;二拜,祝老寿星日月同辉、春秋不老;三拜,祝老寿星生日快乐、福星高照。(请老寿星的外孙子、外孙们献寿词)请老寿星为外孙子、外孙回赠祝愿词这正是喜看儿女站堂前,只愿家风代代传。让我们一起点燃生日蜡烛,唱起生日歌,共同祝愿老寿星增富增寿增富贵,添光添彩添吉祥。一家人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共创美好未来。请摄像师为老寿星全家照张全家福。(照完后)现在有请老寿星吹灭生日蜡烛,分享生日蛋糕。(奏生日快乐)各位朋友、各位来宾寿庆到此就结束了,有请老寿星起驾入席,同大家共进寿宴。寿宴后有陆良县工人文化宫管乐艺术团为大家带来精彩文艺节目。做寿老人(50岁以上)诞辰日的庆祝活动,逢十称大寿,如“五十大寿”、“六十大寿”、“七十大寿”等。但这种大寿并非真正逢十,而是指49、59、69等逢九的岁数。因为九在十个数字中数值最大,人们为讨个吉利,故形成了这种庆“九不庆十”的风俗。作大寿前要向至亲好友发请柬,发放日期一般在作寿的前三日,否则为失礼。民谚日:“三日为请,二日为叫,当天为提来。”亲友接到请柬,便准备寿礼届时前往,俗称“拜寿”。主人还要大摆寿宴,宾客痛饮,有的还请来堂会,增加喜庆气氛。拜寿也称“祝寿”。老人作寿时,亲朋好友前来祝贺。礼物多为寿桃、寿面、布匹及带寿字的糕点。布匹俗称“寿帐”,均挂在院中天棚四周以向客人展示。寿帐上写些吉祥语和被送者、送者姓名。送给男子常用“仁者有寿”、“贵寿无极”,送女子则用“蓬岛春蔼”、“寿域开祥”等。寿堂一般设在堂屋,正面挂寿帘,两旁配有对联书些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古语。八仙桌上摆有香炉、蜡千、寿蜡、“本命延年寿星君”神码儿,以及黄钱、纸元宝、千张,使之下垂供案两旁。条案上摆寿桃、寿面等寓意长寿的食品。八仙桌正前方地上放置一块红垫子,供拜寿者跪拜时用,平辈以上者拱手,以下者叩头。送灯花儿灯花用彩色灯花纸捻成花形,蘸上香油,灯花的数目比作寿者的岁数要多两个,一个为“本命年”,一个为“增寿年”。晚间由作寿者上香点燃,由其子女每人托一灯盘,列队至大门外与神码、敬神钱等共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