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皇钢琴业余考级一共有八级,第八级的曲目难度与中国十级的难度是差不多的,但请注意这只是曲目难度——中国钢琴考级恐怕就是弹几首曲子弹完了就走然后考官决定通过与否,而英皇钢琴考级除了让弹几首曲子。还会考察乐理水平、听觉水平、对音乐的理解水平、对音乐常识的掌握程度、视奏水平等等。因此对于中国现在这么失败的钢琴业余教育,中国学生想考过英皇是需要他真正喜爱音乐、钻研音乐、懂音乐的。扩展资料:作为有128年历史、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艺术教育品牌,2009年,英皇音乐考级在上海设立了上海及华东地区代表处,截至目前,已有3万多名考生参加了英皇考级,并且参考人数正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在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联合委员会考级(ABRSM)首席执行官Michael John Elliott看来,这是一座中英文化交流的桥梁,让更多的学子“多一种选择”。英皇音乐考级英国音乐艺术教育的四所国宝级院校组成的ABRSM所创建,面向全世界提供一对一音乐考级评估,是公认的国际最权威的音乐评估体系。目前每年在世界各地有60多万考生参加这一音乐考级。英皇音乐考级的类别与科目包括35种乐器演奏、声乐、乐理以及专业文凭考试等,适合各种不同层次的音乐学习者。经历一个多世纪时间浪潮的洗炼,英皇已然成为“王冠”级的考级金标准。英皇音乐等级考试主要有乐理考试和演奏考试,共八级。钢琴最高级是几级钢琴考级共有10级。1、钢琴考级一级曲目: 在黑键上做游戏——弗里兹埃蒙茨 ;小溪之歌——汤普森;农民舞——汤普森 ;木偶舞——贝伦斯;小伙伴——克瓦托 ;练习曲《拜厄钢琴基本教程》No55——拜厄 ;啊!苏珊娜——福斯特 ;练习曲 Op108 No1——希 特。2、钢琴考级二级曲目: 练习曲 Op261 No58——车尔尼;快乐的铁匠——古利特;乡村舞蹈——欣腾;练习曲——玛依卡帕尔;四只小天鹅舞曲选自芭蕾舞剧《天鹅湖》——柴可夫斯基;练习曲——格季克;小波兰舞曲——玛祖卡汤普森;窗花舞芭蕾舞剧《白毛女》选曲——选自安徽师大艺术系教材。3、钢琴考级三级:A组作品:练习曲 Op599 No6——车尔尼;练习曲 Op37 No6——莱蒙。B组作品:布列舞曲——亨德尔;歌剧《魔笛》主题变奏曲——莫扎特C组作品:斯提利亚人《钢琴进阶25曲》 Op100 No14 ——布格缪勒 ,卡农《献给孩子们》SZ 42 第二集No.29——巴托克 ;g小调交响曲 第一乐章主题改编曲——莫扎特;歌剧《参孙与达利拉》主题改编曲——圣桑 。4、钢琴考级四级: A组作品:练习曲Op32 No19——格季克;练习曲 Op37 No34 ——莱蒙。B组作品:波罗涅兹舞曲《巴赫初级钢琴曲集》No.17——巴 赫;C大调小奏鸣曲第一乐章Op36 No3——克列门蒂。C组作品:夜曲(单独由左手弹奏) ——汤普森 ;那不勒斯歌曲《少年钢琴曲集》Op39 No18 ——柴可夫斯基小托卡塔卡巴列夫斯基 ;舞曲——桑桐。5、钢琴考级五级:A组作品:练习曲 Op.849 No.15——车尔尼;练习曲 Op.748 No.16——车尔尼。B组作品:小前奏曲 选自《小前奏曲与赋格曲》——巴 赫;C大调小奏鸣曲 第一乐章 Op.55 No.3——库 劳。C组作品:意大利小夜曲——玛依卡帕尔;献给爱丽丝 WoO.59——贝多芬 ;蚱蜢的游行《儿童钢琴曲集》 Op.65 No.7——普罗可菲也夫 ;共产儿童团歌——甘壁华等编曲 。6、钢琴考级六级: A组作品:练习曲 Op.61 No.21——贝伦司;练习曲 Op.299 No.6——车尔尼。B组作品:二部创意曲 No.13 BWV 784——巴 赫 44、G大调奏鸣曲终乐章 Hob.XV1/27——海 顿。C组作品:西班牙舞曲 肖斯塔科维奇;梦幻曲 钢琴组曲《童年情景》 Op.15 No.7——舒 曼 ;《罗马尼亚民间舞曲》选段 SZ 56——巴托克;手杖舞曲;碎步舞曲;牧童短笛 贺绿汀。7、钢琴考级七级: A组作品:八度练习曲 Op.553 No.3——车尔尼;练习曲《60首钢琴练习曲》No.22——克拉莫。B组作品:51、二部创意曲 No.15 BWV 786——巴 赫 52、F大调奏鸣曲——莫扎特。C组作品:抒情圆舞曲《木偶舞组曲》No1——肖斯塔可维奇;节日舞《儿童组曲》No.5——丁善德。8、钢琴考级八级: A组作品:练习曲 选自Op.184——勒施霍恩;练习曲 Op.740 No.10——车尔尼。B组作品:三部创意曲——巴 赫;D大调奏鸣曲 第一乐章 Hob.XV1/37——海 顿。C组作品:十月--秋之歌钢琴组曲《四季》Op.37No.10——柴可夫斯基:彩云追月——王建中。9、钢琴考级九级: A组作品:练习曲Op.1 No.11——李斯特;练习曲《钢琴技巧练习曲15首》Op.72 No.6——莫什科夫斯基。B组作品:吉格舞曲《第五法国组曲》No.7 BWV 816——巴 赫 ;D大调奏鸣曲 第一乐章K576——莫扎特。C组作品:阿拉伯风格曲 No.1——德彪西;前奏曲 Op.28 No.17——肖 邦。10、钢琴考级十级:A组作品:练习曲 Op.25 No.2——肖 邦;练习曲 Op.1 No.10——李斯特。B组作品:降B大调序曲与赋格《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No.21BWV866——巴 赫;c小调奏鸣曲 第一乐章 Op.10 No.1——贝多芬。C组作品:圆舞曲 Op.70 No.1——肖 邦 ;平湖秋月。扩展资料:演奏技巧成功的音乐作品是作曲家最初的思想动机推动灵感创作,使其作品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具有想象力、表现力。通过演奏家十分娴熟的演奏技巧将好的音乐作品传达给观众,其中音乐表现应当由情感来支配,应当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一味地炫耀技巧是没有灵魂的音乐,因此两者有机地相容相依才能得到理想的音响效果。因此弹奏钢琴也需要高超的技巧。1、音阶:音阶24个大小调是比较重要且有用的。很多大型奏鸣曲、乐曲、协奏曲都有很多地方有音阶,因此需要将音阶掌握好。弹音阶要注意的是让所有音发出来的声音都要一样,不能有轻有重,一定要注意手指的控制能力,如果弹音阶的时候还是有的重有的轻,控制不好力度,可能演奏不出令你满意的音色和旋律。2、琶音:琶音包括24个大小调琶音跟属7减7琶音。这个是建立在音阶之上的东西,主要练习手指之间的扩张和伸缩能力,也是很重要的练习。钢琴曲中琶音部分占很大一部分,各式各样的琶音都会出现,但都是24个大小调属7、减7和弦的琶音变形模式,所以弹好基本琶音是非常有用也是非常必要的。3、八度:8度的演奏技巧有两种,第1个只用手腕技巧,第2个用手臂和手腕一起来完成。如果弹篇幅很长的8度片段就需要手腕技巧,如果弹最后结尾那一小部分8度就需要手臂的力量,这样才能弹出气势辉煌的效果。如果是两只手一样的8度片段,就需要手腕和手臂的配合使用,如果只用手腕或手臂就很难弹出ff的力度和很好的跳跃。4、轮指:常用的轮指有3个指的,有4个指的。弹的要有较好的颗粒性,不能有任何模糊和混乱的成分在里面。比如说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的开头部分就需要很连贯的轮指。5、和弦:和弦方面主要还是练习方法问题。不管是几个音的和弦弹下去都要整齐,不能有前有后,P的和弦演奏要非常轻巧、干净利索, f的和弦要有种金属般的声音,弹下去的音就要沉下去,不能弹下去的和弦给人一种发飘的感觉。6、大跳:这个说白了就是很机械的动作,尤其是2个8度以上的大跳纯粹是技巧方面的事情,这个一开始慢练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慢练才能让肌肉松弛下来,记住八度演奏琶音的位置,而且慢练的时候需要弧度,这样快弹的时候就不至于错音较多。7、手指独立练习:掌握这个技巧需要对钢琴的弹奏有一定的了解之后。什密特钢琴教程是有一定难度的一本钢琴指法练习,但是弹过之后就会发现原来不可解决的技巧问题都不在是困难的了。李斯特的夜莺就是非常好听的一首小乐曲,但是很多人总也弹不利索,就是手指独立问题没有根本解决。8、三六度和弦练习:这个是较难的技巧之一,重要是指法跟手指柔韧性,也是一个重要的技巧。对于右手较容易练习,3 、6度音阶还能能弹清楚,速度也没问题,但是对于左手,速度跟清楚只能做到1个,3、6度虽然较难弹,但能坚持练习,会有一定收获。参考资料:--钢琴钢琴考级钢琴最高级别是十级。是通过相关机构每年组织的正式考试考核的,通过者可以获得相应级别的考级证书。 钢琴分非专业的十级和专业的十级,一般人最高过非专业的十级,而专业的十级一般只有音乐学院的学生才能申报考核。钢琴考级目前主要的几个考试比较权威的机构组织:1、全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考级委员会组织的考级。每年举行2次考试,分别在暑假和寒假进行,报名地点一般在各省的音乐家协会;2、中央音乐学院钢琴考级。需要注意的是:中央音乐学院的钢琴考级没有十级,九级为其最级别,但其九级难度也要比全国的十级的要高,各地应该有报名点;3、上海音乐家协会钢琴考级。在上海是不能参加全国音乐家协会的钢琴考级的,每年只有暑假可以考,最高级别也是十级。扩展资料:钢琴等级考考试要求(一)考生使用主办单位的《钢琴》考级教材(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参加考试,考试级别与申报级别一致。(二)参加钢琴专业考级的考生须背谱演奏,45岁以上考生可视谱演奏。(三)考试内容:11~10级“技巧练习”为每一级必考内容,考生要熟练演奏所报考级别的所有音阶与琶音。考试时由考官任意抽查一组,考生背谱演奏;2考试曲目为三首,考生可以从所报考级别的练习曲、复调乐曲、乐曲等三类作品中各任选一首参加考试。(四)考官可要求考生完整地或部分地演奏考级曲目,也可要求考生在考试曲目的任意段落开始或终止演奏,不影响考试成绩。(五)考生应按照乐谱上标注的力度、表情记号、演奏法、速度、调号、指法、踏板等要求进行演奏,准确把握作品风格。 参考资料:中国艺术考级网——2018钢琴考级报考简章钢琴考级证书 [钢琴考级]关于钢琴考级的几点质疑 目的之质疑--为什么而考级? 爱因斯坦说过一句话:"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就是手段的完善和目的的混乱。"我们想,这句话用于描述我国目前钢琴考级的现状,也是非常合适的。当初举办考级的目的很明确,是要普及和推广钢琴教育,让更多的人接受音乐的熏陶,并通过级别的鉴定,促进学习者提高演奏水平,从而达到提高全民族音乐素质的目的。十多年以来,钢琴考级在制度的制定、级别的设置、曲目的选择、评判的准则等等各方面,都在日臻详尽和规范,唯有开设考级之初的目的却离我们越来越遥远和模糊了。是为了发展热爱的事业?是为了提高自身修养?是为了更容易出名、赚钱?是为升学可以加分?都是,又都不是! 一位学生家长就很明确和坦率地自己的女儿说:"我让你学钢琴,就是为了考重点中学能加几十分,不然我让你学来干嘛!"话虽说得很露骨,可能会令人不齿,但这却代表了时下一种非常普遍的想法,只是别人会含蓄些表达罢了。众所周知,许多知名大学、重点中学都有为特长生加分开绿灯的制度,钢琴通过某个级别的考试,就可以相应加多少分。说是全面发展也好,说是投机取巧也好,这些制度的确很诱人,吸引和刺激了大批学生投入到学习钢琴的行列,当然,这其中也包括许多在望子成龙的父母的强迫下学习钢琴的学生。 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或他们的父母)对学习钢琴持这样的观点,相比那些枯燥、寂寞、深奥、复杂的文、理科,学钢琴似乎更容易成材、成名(其中的艰辛他们暂时是看不到的),只要参加一、两次比赛,能获个奖,便能功成名就了;即便不成名,学好了钢琴,赚钱也会比其他文、理科学生快得多、多得多。要达到这个目的,通过考级当然就是必要途径了。持这种观点的人恐怕也不在少数。 在教学方面,培养学生考级,让学生取得一些成就感,其最终目的是要通过考级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不少教师却喧宾夺主,将考级视为提高自己知名度的途径,他们一味地拔高学生的程度,以证明自己的教学实力,另一方面,因此而获得的经济效益则不言而喻了,但这种做法使得浮夸风在钢琴教学中甚为普遍,其最大受害者,只能是那些学生了。 钢琴艺术毕竟是纯净、圣洁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出人头地,教师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出类拔萃,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怀着这样功利性的目的去教和学习钢琴,就会显得动机不纯了。以这样的目的来学习钢琴,能掌握钢琴的内涵吗?能感受音乐的真谛吗?我们深表怀疑。据我们所知,欧美等发达国家并无考级,但他们音乐教育仍然十分普及和广泛,人们的艺术修养也很深厚,这很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学习钢琴来发展自己的事业,但切不可本末倒置。当然这绝不是一、两个人或一部分人的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包括制度的制定、舆论的导向、教育的方法、以及媒体的宣传等方面,都要为之作出努力。 但愿有一天,我们不再是为了某种功利的目的而学习钢琴,让我们的手指下流出纯真而感人的音乐直指人心,让我们在琴键上用执着而热烈的激情燃烧生命。 方法之质疑--考级能在多大程度上证明学生的实际演奏水平? 既然要考级,那么每一个级别的证书都应该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有力地证明学生的实际演奏水平,但实际情况并不尽然。我们一直以来都对考级的方法,或者说是级别的界定上存有一些质疑。再具体一点说,就是对目前考级曲目的划分,我们有不同的看法。是否高级别的学生就一定比低级别的学生水平高,而低级别的学生就一定比高级别的学生水平低呢? 我们认为,根据现行的考级方法,是很难证明这一点的。考级中的各个级别都规定有相应的曲目,但是将这些曲目界定为不同级别的标准是什么呢?仅仅是技巧的难易吗?而这些曲目的技巧又有多大的代表性呢? 音乐有着广阔而深刻的内容,不同的作品有着不同的背景、内涵、风格、情感,演奏方法也就有着千差万别,是不能简单的地以演奏技巧的难易来加以区分的,而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又何止千万,且都各具特色,实在是很难想象能将它们都一一量化成不同的级别。而目前考级所规定的那些有限而狭窄的曲目范围,能在多大程度上证明学生的实际演奏水平呢? 例如柴可夫斯基的《四月--松雪草》和门德尔松的《猎歌》,中央音乐学院的考级将前者定为五级,将后者定为九级,相差悬殊;而《高等师范院校钢琴基础教程》将二者同时归于具有相当难度的第四册,也就是高年级学生演奏的曲目,而在我们个人看来,高师教材的编排似乎更合理。再例如莫扎特的作品,专业人士都知道,莫扎特的作品在大的技巧方面并无太多难处,而要真正弹好,表现出莫扎特音乐独特的内涵和情感,尤其是那些精致而细微的处理,却有着相当大的难度,那又该如何给它定级呢? 另外,由于上文所述的原因,许多学生考级带有太多的功利性,为了尽快达到高级别,他们一级一级艰苦地过关斩将,甚至拔高跳级。或许他们能如愿以偿地达到最高级别,但回头再看他们的学习历程,他们所弹过的,几乎仅限于那些考级曲目,而考级曲目之外的作品则极少甚至根本就没有涉及,因为他们需要的只是级别证书,而不是音乐,这不能不说是考级的一个悲哀。而另外一些学生,或许他通过的级别并不很高,但他却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弹奏了大量考级曲目以外的作品,而且无论是演奏技巧、风格把握和音乐处理都能做到很到位,而且开拓了较为广阔的艺术视野。那么这二者之间的实际水平孰高孰低,又将如何鉴别呢? 我们认为,在音阶、琶音、和弦、练习曲等基本训练上,当然可以、也必须循序渐进,逐级上升,以严格考核各级别考生的的基本功,而在乐曲的选择上,则应更具包容性和灵活性,可考虑给考生相对自由和广阔的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作品,充分的展现自己的才华和水平。更重要的是,应该以某种适当的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对考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必要的评估,使考级成绩能更公平和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这样,那张考级证书的含金量才会更高,更具说服力。 标准之质疑--是"独尊儒术",还是百花齐放? 这可能是一个很敏感,很具争议性的问题,但我们还是要斗胆提出来,因为近几年某些地方的钢琴考级在评判标准上的唯一性和刻板性,实在让我们越来越多地想起旧时的八股科举考试。自古以来,就存在有许多不同的钢琴学派,正是这些不同学派、不同风格各具特色的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才使得钢琴艺术异彩分呈,魅力无穷。但为什么在我们的钢琴考级中却感受不到这一点呢?一些地方的考级评委把自己的方法视为正统,将其定为唯一标准,否定其他的演奏风格,排斥演奏风格的多样化,所有考生都必须遵循他的标准弹奏,否则就不合格。这已绝不是个别现象。我们归纳一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片面强调手指。无论弹什么乐曲,都过度强调手指的主动性和音色的颗粒感。我们认为,钢琴虽属敲击乐器,但其真正魅力并不在于敲击,而在于在演奏中使听众产生对音的连续的想象;我们也不否认手指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是首位的,它是钢琴演奏的主要载体;但手指毕竟不是全部,必要时也应充分运用手腕或手臂力量,可使音色更为柔和、圆润、通透,更重要的是可以加强音乐的流线感和连贯性,这种效果是光靠手指的独立敲击所不可能达到的。我们认为,在音阶、琶音等基本功方面,可以强调手指的训练以加强基本功,但弹奏具体作品时,则应该根据音乐表现的要求,例如"小步舞曲"等很典雅的具有古典气质的作品,或"夜曲"等很深情的饱含抒情情绪的作品,适当地运用手腕和手臂,弹奏出音乐的内在张力,以增强音乐的美感。然而这一切都被一些考级评委排除在外了。 2、盲目追求速度。为了达到锻炼手指的目的,无论演奏什么作品,都一律以快为准,以快为本,完全不理会作品的内涵对速度的要求。如中央音乐学院考级的七级曲目--门德尔松《无词歌》(Op38No2),其谱面速度标记为"不太快的快板"(Allegro non troppo),这个"不太快"是一个很有弹性的表述,不应断章取义地将其就视作"快板",而实际上这是一首颇为抒情的作品,其音乐情绪还略带悲伤(该作品有一标题为"失去的欢乐"),如以中速偏快的速度演奏似乎更符合音乐的要求。我们认为,快速地弹奏固然是技巧高超的表现,但光是快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关键是要能快能慢,快慢自如,无论快慢都能很好地驾驭音乐的表现,这才能体现出演奏者的真正实力,是一位合格的钢琴演奏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我们发现,许多学生由于一味地快速弹奏,最终反而慢不下来了,一慢下来便无法控制,无所适从,这能说是全面而扎实地掌握了钢琴演奏技巧了吗? 3、漠视音乐表现。由于上述原因,一些考官在考试时,只注重考生的技术,而不注重考生对音乐的表现,致使许多考生的演奏几乎成了"砸琴"般的炫技,演奏出的音乐却是生硬且粗糙,毫无音乐的美感。更可悲的是,许多考生弹完一首作品,对该作品的作曲家、所属时代、风格内涵等相关知识毫不知晓,只是按要求将乐谱上的音符准确无误的敲出来而已,把学生培养成演奏机器,将鲜活生动的音乐变成呆板僵化的音符,这难道就是我们考级的初衷吗?另外,作为二度创作的演奏者,所谓音乐表现也是见仁见智的,不应有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确的标准(当然,一个时代和流派的大体风格是要把握住的),而应鼓励考生演奏出个人的理解和个性。 而遗憾的是,由于一些考官对于演奏标准的绝对化和权威化,使得许多教师和考生为了顺利过关,只好放弃自己原有的风格和个性,而投其所好,这样的考级与科举考试有何分别?不客气地说,这是对学生艺术灵性的粗暴扼杀,是对艺术多样风格的无理干涉,无论是对考生的音乐素质的培养,还是对他们学习经历的成长,都是极为不利的,常此下去,也将影响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 以上提出的对钢琴考级的一些质疑,仅仅是我们作为一名基层的普通钢琴教师和音乐工作者,对考级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做出的个人的思考和见解,绝非对考级的全盘否定。我们提出这些问题,是希望能引起同行的共识和重视,并希望能够通过全社会的努力,进一步完善和促进考级,从而推动我国的钢琴事业的稳步健康发展。至于我们的观点是否正确,也欢迎同行们共同商榷和指导。钢琴考级是不是一年只能考一级?上述的考察与其说是考察你,还不如说有一半是对老师的考察,老师能否引领学生走上一条正确的钢琴道路,我个人认为你可以通过一次考级其他老师对你的评价就能得大概得知你老师的能里(不好好练琴的除外,考试失误的除外)这就可以大大避免了走错路,走弯路,选错老师误走流行钢琴路的悲剧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考级是必须的,但是耽误时间也是一定同样考级也是灵活的如果你对自己的水平和老师的水平都很有自信完全可以不去考级而去更多的参加比赛 考级是很容易,补充老说是通过很容易,但是得好却不是那么容易了 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我跟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我视唱练耳的老师聊过中央考级的内幕,老师说6级前我都可以给你打一声招呼你肯定能过,但是到了以后尤其是9级是肯定不行的,因为是最后一关了,而且要选出优秀学生开演奏会的 可见考级不难,高分难! 所以说在现在大家对考级不屑一顾的时候,你真的需要好好的问一下自己:考级的那四首曲子你真的掌握的很好了吗都能得好吗都能上台进行独奏吗真的吃透曲子了吗 如此一想那些说考级:垃圾,没用,体现不出水平的人我想就会好了很多 好了说了那么多,得罪了又不少人,我只是一个钢琴学生,只是经历了从3到10这8次的考验的学生,我认为我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同样如果哪位有自己的宝贵意见可以互相提出交流并让我改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进步多交流是我的原则,希望大家支持谢谢 一个普通的钢琴学子不是,可以根据自身水平直接选择考试级数,但要注意的是首次报考不能超过3级,3-7级可越1级报考,8-10级逐级报考,越级报考只考本级相应考试内容,无其他加试曲目,不加收其他级别费用。考生每次考试只能报考一个级别,办理完报名手续后不能再办理改报或退报手续,凡爱好音乐并具有一定钢琴基础者(年龄、地区、职业、文化程度等不限)均可报名。通过考级者,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为其颁发《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证书》,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的钢琴考级,等级设置为1~10级,10级为最高级别。扩展资料:钢琴考级要求:1、考生使用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的《钢琴》考级教材(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参加考试,考试级别与申报级别一致。2、参加钢琴专业考级的考生须背谱演奏,45岁以上考生可视谱演奏。3、考试内容:(1)1-10级“技巧练习”为每一级必考内容,考生要熟练演奏所报考级别的所有音阶与琶音。考试时由考官任意抽查一组,考生背谱演奏;(2)考试曲目为三首,考生可以从所报考级别的练习曲、复调乐曲、乐曲等三类作品中各任选一首参加考试。4、考官可要求考生完整地或部分地演奏考级曲目,也可要求考生在考试曲目的任意段落开始或终止演奏,不影响考试成绩。5、考生应按照乐谱上标注的力度、表情记号、演奏法、速度、调号、指法、踏板等要求进行演奏,准确把握作品风格。中国艺术考级网——2019年钢琴考级报考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