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够结为夫妇的两个人都是有姻缘的,但并不是每一段结果都会有好的结局,父母认为不合适而分开的情侣比比皆是。佛家对于此类情况有着不同的说法,可给予人们深刻的启示,那么的佛教解释父母拆散姻缘是什么呢?被父母拆散后终身不嫁、孤独一生这样做可取吗? 佛教解释父母拆散姻缘 佛教认为,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虽然生活在新时代,但有的孩子婚姻一直受到父母的关注。在父母眼里,他们给了孩子生命,因此孩子的重大问题也要知晓,尤其是结婚。当然,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幸福,他们作为过来人,常常会给孩子各种建议。一些只有恋爱的姻缘在父母那里通不过,一方面由于年轻人做事比较草率,没有考虑周全;另一方面双方家庭、背景等不对称,很多父母知道“门当户对”的道理。 被父母拆散后终身不嫁、孤独一生 当年轻人的姻缘被父母拆散后,有的人会一蹶不振,精神和身体备受打击,更有少数人会孤立父母,性格大变,个别的还会出现孤独、抑郁等。自由恋爱是年轻人的事,父母一旦拆散他们的关系,势必带来最大的打击。毕竟生活在新时代,父母拆散姻缘是不合适的,因为年轻人都希望自己寻找幸福。 看完以上介绍,相信大家都对被父母拆散的姻缘有了新的了解,祝福有些人都能够走到一起。佛家说上报四重恩,其中包括要报国土恩,佛家又说不作为,可是不作为又何以强国,前后两者矛盾吗?望高僧 1、有福藏福家家福,享福见福时时福,金福银福处处福,大福小福天天福,接福纳福年年福,守福祈福岁岁福。新年快乐! 2、茶要浓,细细品尝;酒要香,痛快畅饮;爱要真,轰烈无悔;朋友要知心,互爱互助,嘿!拿手机这个就不错!新年快乐! 3、并非单调的冬天都是伤感,冰雪中的腊梅照样浪漫,如果严寒使你心情冷淡,那么请让我的祝福给你温暖,祝你新年快乐! 4、新年来到新气象。祝愿您新年里身体健康好似不倒翁,事业飞腾好似放风筝,爱情甜蜜好似沐春风,财运旺盛有如洪水滔滔! 5、人生忙忙碌碌,日子酸酸甜甜,给自己一个健康,快乐的心理暗示,快快乐乐地过好每一天,人生平平淡淡才是真!元旦快乐! 6、第一缕阳光是我对你的深深祝福,夕阳收起的最后一抹嫣红是我对你衷心的问候,在元旦来临之际,送上真挚的祝福:新年快乐! 7、新的年开始,祝好事接连,心情季如春,生活颜色,彩缤纷,偶尔点小财,烦恼抛到霄云外!请接受我心意的祝福。祝新春快乐! 8、放假了,欢乐多,休息充足多幸福。短信祝福送给你,提前祝你新年快乐,愿你假期里玩的开心,吃的开心,精彩生活福气多又多! 9、春节要来到,拜年要趁早。新年祝愿你:财源广进、家庭和谐、青春永驻、好运伴随、爱情甜蜜、身体健康、心情舒畅,快乐永远! 10、一家和和睦睦,一年高高兴兴,一生开开心心,一世平平安安,天天精神百倍,月月喜气扬扬,年年财源广进。春节祝你天天快乐!佛教何是说要不作为了?佛经三藏十二部里好像没有这个词。佛教是积极的,是理智的,不是消极的,迷信的。四重恩是:上师恩、国土恩、父母恩、众生恩: 1、父母恩: 一个人来到世间为人,首先是父母之恩。十月怀胎,生养哺育,才能长大成人。养子方知父母慈。到了一定的时候,自会领悟其中的含义。报父母恩,有了这种意念才有和睦的家庭,慈祥的父母,孝顺的儿孙。 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来说,衣食住行无不来自众生之恩,每个人的劳动都是为了对众生的报答。报众生恩,有了这种意念才有人与人的平等关系,互相尊重,互相照顾,建设文明的社会。 2、国土恩(国王恩): 报国土恩。我们赖以生存的国土是无私的,山川,水土,粮食,矿藏,传统都是国土对人们的奉献。使国土庄严是我们报恩的职责,也是我们为后辈应尽的义务。 3、上师恩(三宝恩): 对佛教来说,佛、法、僧三宝使人们取得智慧,证得菩提,获得解脱,是人们的上师。三宝之恩自不能忘! 佛法僧三宝是佛教徒认为最重要的,但经典里却把父母、众生、国王放在三宝之前,可知一个人如果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众生的护持之恩、国家的安定之恩,那么这个人说他竟能报答三宝之恩就很难真实了。 4、众生恩: 云何念众生恩谓我与众生,从旷劫来,世世生生,互为父母,彼此有恩。今虽隔世昏迷,互不相识,以理推之,岂无报效《劝发菩提心文》说:“我与一切众生,无始以来互为眷属、父母、六亲、乃至师友。而彼众生常为我身作大饶益,或顺我志,令我欢喜;或逆我志,令发道意;又能示现一切极苦相貌,令我惊觉,不生贪著,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故众生恩德亦复无量,不可言说。”尤其是“上报”这两字应该记住,修行者若把自己摆在众生之上,只能“下化”,不能“上报”,就扭曲了佛的教化,因为若无众生护持,不要说修菩提大道,我们连活着都十分艰难呀!真是令人动容的见地! 我时常惊醒自己:面对众生,要牢牢记住“上报”两个字。 一个人明白了做任何事无不是为了报恩,那就真正地、自觉地认识到了自身的价值、位置及生活的目的。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我每天上百次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包括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的劳动,我必须以同样份量来报偿我领受了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我强烈的向往着俭朴的生活,并且常为感觉自己占有了同胞们过多的劳动而难以忍受。” 上师恩、国土恩、父母恩、众生恩。报恩无尽啊! 由此可知,忘恩负义的人不懂得做人的道理,果报决定在阿鼻地狱。知恩报恩是「行好事」的先决条件,这是“行好事”的大根大本。在佛法里面,到什麼地位的菩萨才落实知恩报恩?《大智度论》说,知恩报恩是二地菩萨以上主修的课程,所以二地菩萨才真正落实了。回向偈只有八句,而“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就占了两句,因为这两桩事情要紧!古大德、诸佛菩萨、法身大士确实受人滴水之恩,必定涌泉为报,对於恩德念念不忘,所以我们尊称他为佛菩萨,尊称他为法身大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