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延续13年的“亲情计划”)

妈妈 0 78

(一个延续13年的“亲情计划”),第1张

对于扬州市梅岭中学二年级学生胡博文来说,“爸爸”这个词是复数。


周末,胡博文再次拨通了“爸爸”的视频电话。


“爸爸,谢谢你送的‘六一’礼物!”在这段视频中,胡博文双手拿着一辆模型车,开心地讲述着最新的有趣故事。


“博客,你还习惯网上上课吗?暑假来看我们吧。”在视频的最后,胡博文所有的“爸爸”都穿着笔挺的军装,他们看起来都在20岁左右。


这群年轻的“兵爸爸”来自陆军军事交通学院学员队。他们中的一些人参军不到4年,但他们与胡博文的故事却持续了13年。



(一个延续13年的“亲情计划”),第2张

胡在军校学习时拍过照片。


隐藏


这个“秘密”曾经只有一个人不知道。


我不知道有多少次,年轻的胡博文在心里想:为什么他有这么多“军人爸爸”?爸,胡到底在哪里?


后来,长大了的胡博文隐约意识到他的父亲已经去世。这是包括我妈在内的所有人都瞒着他的“秘密”。他发自内心地感谢远方的“兵爸爸们”,由衷地理解和欣赏他们善意的谎言。


那一年,胡以优异的成绩从蚌埠汽车管理学院毕业,来到西藏山南军分区边防某汽车队,立志“让军人的价值闪耀青藏高原”。



(一个延续13年的“亲情计划”),第2张

我父亲在胡博文的军事学院的训练场。


凭着努力工作和奉献的精神,胡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认可,成了汽车队的队长。同时也收获了一份甜蜜的爱情,与“川妹子”周仲彦喜结连理。


后来,胡博文出生了。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胡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当我们聊天时,费勇经常和我们谈论孩子。我想,他和我一样,也会经常想念远方的家人。”到目前为止,的同志们认为他还是不禁感到悲哀。在青藏高原上跑来跑去,他们或许更能体会其中的艰辛和不易。


在高原上,我想念我的家人。胡努力用爱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他甚至和妻子商量儿子去哪里上幼儿园,以后上什么大学。


然而,人生的偶然就像高原上的天空。身处高原,你永远搞不清楚你头顶的蓝天空什么时候会变。


在高原上,夏天下雪是常有的事。当冰雹在脸上噼啪作响时,每个人都会感到敬畏。更不用说高耸的冰峰和雪岭,充满雪坑、冰川和暗谷的危险路段,以及随时可能遇到的雪崩和滑坡...


对于高原车兵来说,踩着云朵,为穿越边境而战,意外就像穿越边境游戏中意想不到的障碍。一旦上路,必须开启穿越模式,发挥100%精神。


2009年6月24日,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


胡领着车队行驶在熟悉的高原公路上。前方一处山崖,车队突然垮塌,胡沉着指挥战友快速通过。突然,一块巨石从山上滚下来,砸在胡驾驶的车辆上。危急时刻,他推开战友,永远留在了雪域高原。


这消息犹如晴天霹雳。恍惚中,周忠燕接受了丈夫牺牲的事实。那时,我的儿子胡博文刚刚1岁零4个月大。从此,周忠燕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撑起了这个濒临崩溃的家。


听到噩耗,胡的母校蚌埠汽车管理学院组织了一次对烈士家属的走访,同时也探讨了的成长:烈士子女如何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为此,时任学生队干部的章雷提出了“兵爸计划”。按照章雷的想法,“兵爸计划”就是瞒着萧博文,替战友们履行父亲的义务,集合大家提出的各种计划,解决萧博文成长中遇到的问题。这个计划的执行者是胡求学时的学生团队。


从此,的牺牲成了胡唯一一个人不知道的“秘密”。


“我们也知道我们无法取代真正的父亲角色,但如果能通过‘兵父计划’帮助英雄的孩子从小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的努力就没有白费。”章雷说道。


奇峰


“当我长大后,我想去参观我父亲战斗过的地方”


胡博文心中珍藏着一个特殊的地址——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错那县青年路1号。


10岁以前,胡博文总是从这个地址收到礼物。妈妈告诉他:“爸爸从他的战友那里把这个送给你。他在遥远的西藏执行一项特殊任务。等你长大了,你妈妈会带你坐飞机去看你爸爸。”


自从“兵爸计划”开始以来,章雷经常在下班后给周忠燕打电话,询问母子俩的近况以及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协调关系予以解决。


平时,他们不定期给周忠燕家送粮油衣物等生活用品,也送胡博文早教用品和玩具;中秋、春节等节日,章雷会通过短信发送节日祝福;清明节和烈士纪念日,他们总会到江苏高邮烈士陵园“胡”烈士墓碑前,献上一束白玫瑰…


慢慢地,胡博文长大了。看到身边的朋友都有爸爸,胡博文就一直问妈妈:“爸爸去哪里了?”


六一儿童节那天,为了安抚孩子们,章雷动员学生队里的学生,每人写了一封信,用一个又大又厚的信封寄给了胡博文。周仲淹告诉儿子:“你看,这是我父亲的士官生专门写给你的。希望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和周仲淹一样,章雷心里也清楚,胡博文不能太早意识到“爸爸走了”,所以他总是尽力配合周仲淹。他让在西藏的战友时不时给小博文送些玩具和生活用品,有时是玩具枪,有时是遥控车,有时是一双运动鞋。看着快递盒上西藏的地址,小家伙一个字一个字的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让妈妈教他读。


“等我长大了,我可以去这个地址找我爸爸!”胡博文说。


13年来,学员们换了几茬,但“兵爸计划”一直流传着。球队的新教官罗学田,不仅沿袭了之前的一系列做法,还以一种新的方式参与了胡博文的成长。


罗学田让同学们各显神通,发挥特长,以短视频、视频通话的形式与小家伙们互动。有的同学擅长打篮球,可以录制“运球”、“投篮”、“三步上篮”等基础视频,教小家伙们如何学习篮球;如果学生的英语很好,他们会在每周日下午与胡博文预约视频通话,学习一堂儿童英语课。此外,还有不定期学习唱军歌、素描简笔画、讲军营故事等...


胡博文一天天长大,但她的母亲周忠燕却有很多心事。看着儿子堆积如山的来自西藏的邮件和快递,她知道是时候告诉孩子这个地址的“秘密”了。


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把父亲去世的消息告诉她的孩子是一个难题。经过无数个辗转反侧的夜晚,周仲淹选择在自己10岁生日那天,毫无保留地把胡牺牲的消息和“兵父计划”告诉了。


虽然意识到父亲已经牺牲,但当胡博文第一次听到父亲牺牲前后的细节时,还是忍不住哭了。


那天晚上,胡博文哽咽着对母亲说:“等我长大了,我要去参观我父亲战斗过的地方。”


搜索


曾经很远,现在感觉很近。


改革中,蚌埠汽车管理学院划归部队,成为陆军军事交通学院的一部分。


2019年9月21日,第19个国防教育日,胡博文终于有机会来到这里,亲眼看看父亲曾经学习过的地方。



(一个延续13年的“亲情计划”),第2张

图3:胡博文坐在他父亲睡过的床上。


胡博文没想到,眼前的“兵爸”既有刚入学的青年学生,也有全军知名的专家教授。不仅有教书育人的平民教师,也有各个岗位的领导干部。


那天,胡博文坐在父亲曾经坐过的座位上,试图“恢复”父亲的容貌。


在那间教室里,学生26队的指导员罗学田特意安排了一堂特殊的课。六十个“兵爸爸”散落在各地,罗学田带领大家重温了胡在雪域高原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


坐在座位上,听得很认真,很像年轻时的胡。那时,胡也坐在这里,听他的前辈们讲故事。


下课后,罗学田送给一份“神秘的礼物”——厚厚的一叠资料,上面记录着胡在军校三年来的成绩和表现。罗学田告诉,胡各科成绩均在优秀以上,也是学生中的骨干,曾立过三等功,是一名优秀的毕业生。


“走在父亲的求学路上,我觉得自己好像变成了他。”穿着迷彩服,胡博文体验了爸爸住过的宿舍和床,来到了爸爸挥汗如雨的训练场,去了爸爸吃过饭的食堂...


看着父亲的毕业照相册,胡博文一边模仿父亲的姿势拍照留念,一边在脑海中勾勒父亲的模样。


“我想念我爸爸。他永远是我的英雄。”胡博文说,父亲的军旅生活,曾经是母亲口中的“很远很远的地方”;现在,他觉得自己和父亲很亲近。


从他面前的“士兵爸爸”中,胡博文可以想象出父亲年轻时奋斗的青春模样。


“不仅给英雄子女物质上的帮助,更希望给他们精神上的支持。我想这就是我们的‘家庭计划’能持续这么久的原因。”罗学田说。


传承就是要记住。


十多年来,在学院党委的关心和支持下,“兵爸计划”不断发展完善,并在全院推广。从以胡学生团队的学生为主体到越来越多的师生加入进来,从以经济、物质帮扶为主到更加注重知识传递和心理培养,从以前的邮件、快递到现在的视频通话、远程直播...随着时代的节拍,“兵爸计划”一直在不断注入新的内涵。


如今,“兵爸计划”惠及了更多的英雄儿女。已故车辆故障诊断专家肖云奎教授,生前捐献视网膜的葛教授,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英雄已远去,学院从未停止对孩子的关爱。


这个“亲情计划”就像一个纽带,让一个又一个学生铭记英雄,传承使命。在照顾英雄儿女的同时,作为这个“家庭计划”的重要参与者,学生们自己在陪伴孩子成长的同时,也受到了洗礼,获得了成长。


“通过‘兵爸计划’,我对英雄事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生孙说,一想到英雄校友在危急时刻的牺牲,他就浑身充满力量,对军人使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作者提供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