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21日)致电俄罗斯总统普京,祝贺他赢得选举胜利、再次当选总统。美媒近日曝光两人当天的通话内容,称特朗普除了祝贺普京当选之外,还表示,如果俄罗斯想要开展军备竞赛,那美国也可以,而且赢定了。据报道,美国一位官员称,除了祝贺普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21日)致电俄罗斯总统普京,祝贺他赢得选举胜利、再次当选总统。美媒近日曝光两人当天的通话内容,称特朗普除了祝贺普京当选之外,还表示,如果俄罗斯想要开展军备竞赛,那美国也可以,而且赢定了。
据报道,美国一位官员称,除了祝贺普京当选外,特朗普在电话中还说:“如果你们想开展军备竞赛,我们也可以这样做,但我肯定会赢。”令他的顾问们措手不及。
该官员表示,普京称俄罗斯已拥有射程能覆盖到美国的新型核动力武器,这真的“激怒了特朗普”,所以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报道指出,事实上,特朗普事先被警告不要在通话中说这种话。他在通话结束后对记者说,与普京的通话“很棒”。通话后一天(22日),特朗普连发两条推文,坚称改善美俄关系“是一件好事”,他会在前辈们失败的地方取胜,称:“我致电俄罗斯总统普京,祝贺他当选……与俄罗斯联系是一件好事,而不是坏事。”
报道还称,特朗普一直寻求在不激怒普京的前提,对俄罗斯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他认为改善美俄关系对美国而言是一种纯粹获益的事情,并寄希望于未来能够改善美俄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因俄前间谍中毒事件,美俄关系紧张。美国日前宣布驱逐60名俄外交人员,包括48名俄驻美外交代表机构工作人员和12名俄驻联合国工作人员。
作为回应,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29日表示,俄罗斯将驱逐60名美国外交人员,并关闭美国在圣彼得堡的领事馆。
百科名片
现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现任俄罗斯总统俄联邦的总统制是在1991年3月17日经过全民公决后确立的。1993年12月12日,俄联邦举行全体公民投票,通过了俄独立后的第一部新宪法。同年12月25日,新宪法正式生效。这部宪法确立了俄实行总统制的联邦国家体制。
目录[隐藏]
总统选举方式当选的条件
重新选举的条件
过往情况
历任总统
俄罗斯联邦总统标志总统旗
俄罗斯总统徽标
俄罗斯宪法正式文本
总统就职仪式历史背景
叶利钦时期的就职仪式
普京的就职仪式
总统选举方式 当选的条件
重新选举的条件
过往情况
历任总统
俄罗斯联邦总统标志 总统旗
俄罗斯总统徽标
俄罗斯宪法正式文本
总统就职仪式 历史背景
叶利钦时期的就职仪式
普京的就职仪式
[编辑本段]总统选举方式
当选的条件
新宪法规定,总统由拥有选举权的公民通过直接选举产生,任期4年。任何一个年龄不小于35岁,在俄联邦常住不少于10年的俄联邦公民都可以竞选总统。同一个人不得连续超过两次担任总统。总统选举事宜由联邦委员会决定。选民和竞选联盟均可推举总统候选人。每个候选人必须向俄联邦中央选举委员会提交有关个人收入和财产的资料,征集足够的符合宪法规定的签名,最后由中央选举委员会做出是否同意其参加竞选的决定。根据《俄罗斯联邦总统选举法》,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半数以上选票的注册候选人被认为当选。遇有下列情形之一时,中央选举委员会认为总统选举无效:参加选举的选民没有超过登记选民的半数;得票最多的候选人所得的赞成票数量低于完全反对票数量;如果候选人只有两名,其中任何一名候选人都没有得到参加投票的选民半数以上的选票。 选举法还规定,如果候选人有两名以上,而其中任何一名候选人都没有当选,中央选举委员会宣布对得票领先的前两名候选人进行第二轮投票;如果在第二轮投票中得票领先的一名候选人所得的赞成票数量超过完全反对票数量,则当选。
重新选举的条件
如果出现下列三种情况,俄联邦委员会将宣布重新进行选举, 1、总统选举被认为无效; 2、参加第二轮投票的候选人在投票当日撤选或由于其他原因退选; 3、参加第二轮投票的候选人无一当选。 在重新举行总统选举时,那些因其行为(或无为)而造成选举无效或第二轮投票选举无效的候选人不能再度成为候选人。
过往情况
俄罗斯曾分别于1991年,1996年和2000年举行总统选举。1999年12月叶利钦总统辞去总统职务后,普京代行总统职务,并于2000年3月26日当选为俄罗斯第三届总统,5月7日正式宣誓就职。2008年5月7日,普京卸任,梅德韦杰夫正式就任俄联邦总统。五月八日,俄国家杜马将通过对其政府总理的任命,普京将出任政府总理。
[编辑本段]历任总统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 ( 1991-1999 ) 弗拉基米尔·普京 (1999-2008) 德米特里·阿纳托利耶维奇·梅德韦杰夫(2008-今)
[编辑本段]俄罗斯联邦总统标志
[1]1990年3月,苏联第三次(非常)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设立苏联总统职位和修改宪法》的法律。根据这一决定,“苏联***的领导地位被废除”,实施多党制,苏维埃国家的***为苏联总统。在苏联设立总统职位为所有加盟共和国设立类似职位(即总统)提供了可能。1991年3月17日的全民公决同意设立苏联总统职位。参加投票的人中,近70%的人投了赞成票。1991年4月24日,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两院联席会议通过了《俄罗斯联邦总统法》。 1996年8月5日颁布的俄罗斯联邦总统令最终确立了总统权力的各项正式标志:总统旗(1994年2月通过)、总统徽标以及唯一的一份俄罗斯宪法正式文本。
总统旗
1994年2月15日颁布了关于俄罗斯联邦总统旗的第319号总统令。 俄罗斯总统旗总统旗是总统权力的主要象征。它由三条同样宽度的色带组成:最上方是白色,中间为蓝色,最下方是红色,这也是俄罗斯国旗的颜色。旗帜中央印有金色的俄罗斯国徽,四周镶有金色毛边。 旗杆上装着一只银制把手,其上刻有俄罗斯总统的姓名、父称及其在位的时间。 旗杆外镶金属,呈长矛状。 在总统就职仪式上,俄罗斯总统旗与总统徽标、特殊制作的宪法文本一道交给新当选总统。 总统宣誓后,总统旗将插放在其办公室内。按原样复制的另一面旗帜插放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总统官邸上方。 总统旗帜图案源自莫斯科大公国。沙皇彼得正是在这一旗帜的指引下,打到阿尔汉格尔斯克城下,如今其原件保存在圣彼得堡。
俄罗斯总统徽标
1999年7月27日总统徽标签署的第906号总统令通过了徽标的设计。 徽标是由黄金制成、四方等长的十字架,四个头都延伸开去,正面镶有红宝石釉,各个头之间的距离为60毫米,还有凸出的细边。十字架正面镶嵌有俄罗斯国徽的图样。反面正中是一粒圆形坠,其四周写着“利益、荣誉和光荣”的格言,中央写着其铸造年份——1994年。下端是月桂枝。通过月桂枝,徽标与链条相连。 链条同样由黄金、白银和珐琅制成,共有17环,其中9环是俄罗斯国徽形状,8环为写有“利益、荣誉和光荣”这一格言的花结。链条背面是镶有白色珐琅的垫片,其上用金色字母雕出了俄罗斯每位总统的姓名、父称和出任这一职务的年份。 1996年8月5日颁布的第1138号总统令规定,新总统就职时,总统徽标由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主席交予新总统保存,直到任期结束。 总统宣誓后,总统徽标保存在位于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总统官邸内。礼宾条例对总统徽标的使用作出了规定。
俄罗斯宪法正式文本
1996年8月5日颁布的第1138号总统令规定,唯一的一份俄罗斯宪法正式文本也是总统权力的标志之一。 在新总统就职时,他需要手按这本宪法宣誓。 总统就职仪式中,唯一的一份俄罗斯宪法正式文本与总统旗和总统徽标一道,在新总统手按文本宣誓后,交予总统。
[编辑本段]总统就职仪式
历史背景
总统就职仪式是国家元首就任的重要程序。该单词由拉丁词语“inaugure”演变而来,意为“献出”。不同国家的总统就职仪式特点各异。 俄罗斯国家元首的就职传统并不悠久。它开始于戈尔巴乔夫就任苏联总统。 苏联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总统是在1990年3月14日的第三届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上选出的。当天,戈尔巴乔夫在大会上宣誓就职。
叶利钦时期的就职仪式
俄罗斯(当时还是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统叶利钦是1991年6月12日通过全民投票产生的,7月10日,在俄罗斯人民代表大会上,他宣誓就职。叶利钦向人民宣誓,表示在其任内要“尊重并捍卫公民权利与自由,遵守并维护俄罗斯联邦宪法,保卫国家主权与独立、安全与领土完整,忠实地为人民服务”。斯帕斯基钟楼的自鸣钟奏完国歌后,叶利钦伴着雄壮的军乐声出现在克里姆林宫国家大厅中。中央选举委员会主席尼古拉•里亚博夫宣读了中央选举委员会的决议,发给叶利钦当选总统的证明。宪法法院院长弗拉基米尔•图马诺夫建议叶利钦根据俄罗斯宪法,向俄罗斯人民宣誓。叶利钦将右手按在宪法上,宣读了自己的誓言。伴着国歌声,总统旗在克里姆林宫总统官邸的穹顶上缓缓升起。 随后,联邦委员会主席叶戈尔•斯特罗耶夫将总统徽标戴在叶利钦身上。一段庄严的旋律后,大牧首阿列克西二世发表了简短祝词。仪式在米哈伊尔•格林卡的乐章《爱国者之歌》和礼炮声中结束。 新俄罗斯的国家标志从此开始使用。 后来出台了关于总统旗帜及徽标的总统令。这些标志在叶利钦1996年7月3日就职时派上了用场。
普京的就职仪式
2000年5月7日,在2000年3月26日提前进行的总统选举中获胜的普京宣誓就任俄罗斯总统。 就职仪式于11点45分开始。总统车队通过斯帕斯基钟楼大门进入克里姆林宫。那几年里,该门一直禁止车辆通行。正午12点,在军乐伴奏下,普京穿过克里姆林宫的两个大厅,进入大克里姆林宫的安德烈大厅。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比他提前一分钟进入大厅。此前,身着1812年卫国战争期间军服的士兵已将俄罗斯联邦国旗、总统旗、唯一的一份俄罗斯宪法正式文本和总统徽标护送入安德烈大厅。 弗拉基米尔•普京将右手按在宪法上,宣读誓言:“ 我发誓,在行使俄罗斯联邦总统权力期间,我将尊重并捍卫公民权利与自由,遵守并维护俄罗斯联邦宪法,保卫国家的主权与独立、安全与领土完整,忠实地为人民服务。”随后,宪法法院院长马拉特•巴格莱正式宣布普京出任国家元首。在总统宣誓完毕后,按原件复制的总统旗便在克里姆林宫总统官邸上空升起。 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发言。他勉励普京顺利履行并不轻松的总统职责,并祝愿全俄罗斯人民幸福美满。他一边说着“要爱护俄罗斯”,一边将象征总统权力的徽标交给普京。 普京在就职致词中说:“身为总统,我认为最主要的责任就是爱护俄罗斯。我明白自己肩负着巨大的责任,我深知,在俄罗斯,国家元首要对一切负责,对国家所发生的一切承担责任。” 就职仪式结束后,新总统在教堂广场检阅了总统警卫团。 在2004年3月14日的总统选举中,普京第二次当选总统。2004年5月7日,他的就职仪式再度在克里姆林宫举行。 国旗、总统旗、宪法和总统徽标被护送入大克里姆林宫的安德烈大厅,仪式从此揭开帷幕。总统车队穿过斯帕斯基钟楼的大门,驶到大克里姆林宫门前。平时,总统车队是通过博罗维茨基大门进入的。 在总统乐队的伴奏声中,普京经过格奥尔基和亚历山大大厅,步入大克里姆林宫的安德烈大厅。 在向人民宣誓后,普京向公众发表了讲话。 伴着30响礼炮,普京来到教堂广场,检阅总统警卫团。士兵们分成三列纵队走过,由21名身着1812年卫国战争军服的骑兵组成的仪仗队成为阅兵的重要看点。 整个仪式持续了近25分钟,比4年前的就职典礼缩短了一半时间。1700名来宾中,包括圣安德烈勋章获得者,俄罗斯英雄,一级和二级“祖国功勋”勋章获得者,政府,联邦委员会、国家杜马、总统办公厅和中央选举委员会代表,宗教界代表、驻俄外交使节、总统竞选班子成员、总统亲信、社会组织及团体代表。众多新闻记者,科学和高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个总统委员会成员也见证了这一仪式。
贺电是对收电对象表示祝贺赞颂的电报。它多是以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或首脑人物、代表人物名义发给有关单位、集体、个人的。贺电可以直接发给对方,也可以通过登报或广播发布。
贺电可以是对取得巨大成绩、做出卓越贡献的集体或个人表示祝贺;对重大喜事表示祝贺;对重要人物的寿辰表示祝贺。它具有一定篇幅,但不宜过长,要求感情充沛,文字明快。
贺电的写作格式:
(1)标题。在第一行的中间写上“贺电”两字。也可以写成谁给谁的贺电以及被祝贺的事由。
(2)称谓。即对致电接受者的称呼。顶格写接受贺电的单位或个人的称谓,后边加上冒号,表示后面有话可说。
(3)正文。贺电的具体内容。紧接称呼之后,另起一行,低两格写起。这部分大致包括以下内容:简略交代当时的背景或其他有关情况,为颂扬成绩做铺垫。充分肯定和热情赞扬对方所取得的主要成绩,以及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和重大意义,并作出肯定性评价。祝贺会议的贺电,应概括写出会议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性。祝贺寿辰的贺电,应精炼地说明被祝贺者的突出贡献和高贵品质,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赞扬。
(4)结尾。表示殷切的希望、热情的祝愿等。
(5)署名。在正文的右下方写明发电的单位、发电人姓名。署名下方写明发电的年月日。
贺电的写作要求:
在写作中,必须写明祝贺谁,祝贺什么,及祝贺的原因。如果是节日贺电一类,除了热烈地祝贺以外,还要向被祝贺者提出要求和希望。文中遣词造句要求充满热情、喜悦、亲切之情,使被祝贺者感到愉快、倍受鼓舞。
示例一:
国务院致中国女排的贺电
示例二:
常用祝贺词举要
庆贺结婚:△欣闻你俩喜结良缘,特电致贺,祝新婚幸福、愉快。△值兹大光与秀梅新婚佳期,特电祝贺。△新婚志喜,遥祝伉俪和谐。△敬祝新婚快乐、幸福如意。△敬祝二位佳偶天成,同心永结。
庆贺节日:△恭贺新德,谨祝康乐。△新年快乐,并祝进步。△值此新春佳节,敬祝万事如意。△岁序更新,鸿图大展,特电致贺。△国庆纪念,普天同庆,祝全家欢乐。△恭祝圣诞,并贺年清。△中秋佳节,丹桂飘香,花好月圆。△值此○○佳节,特电致贺。
庆贺寿辰(生日):△欣逢荣寿大庆,敬祝健康长寿。△恭祝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恭贺花甲之庆,特电拜。△欣闻古稀大庆,特致电拜寿,并祝乐享天年。△欣逢华诞,特电祝贺。△欣逢您老诞辰,特祝贵体康宁。△兹值贤弟生日,祝学业进步。
庆贺毕业升学:△学业斐然,服务四化,鹏程万里,特电祝贺。△荣膺学位,无比欣佩,特电申贺。△欣闻升学,录取京校,特此电贺。△顷闻考取○校深造,敬视学业进步。
廉洁奉公:[ lián jié fèng gōng ]
释义:廉洁:清白;奉公:奉行公事。廉洁不贪,忠诚履行公职,一心为公。
公正无私:[ gōng zhèng wú sī ]
释义:办事公正,没有私心。
大公无私:[ dà gōng wú sī ]
释义: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克己奉公:[kè jǐ fèng gōng]
释义:克己:约束自己;奉公:以公事为重。 克制自己的私心,一心为公。
为民请命:[wèi mín qǐng mìng]
释义:请命:请示保全生命。泛指有相当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当权者陈述困难,提出要求。
俄罗斯《观点报》网站12月20日刊发文章《普京让俄罗斯瞄准世界领导权》称,普京12月19日在全俄人民阵线论坛上的演说成为了他在正式开锣的选战中首个纲领性讲话。尽管时间不长,也没有公布竞选纲领,但从普京的“开幕词”中已经可以判断他为何参加选举:引领俄罗斯走向世界领导地位。
文章称,普京自荐为总统候选人并不意味着他忘记了自己一手建立的全俄人民阵线——正是在该组织的行动论坛上,总统发表了首个纲领性演讲,解释了参选原因。
文章称,最主要的动机——普京想把他这些年做的事变得不可逆转。这首先是巩固国家和培养新人。如果说巩固国家是他18年来毫无疑问的优先课题,那么培养新人则从2012年起成为他最重要的任务。第二个进程在普京下一届总统任期中会愈发重要,不仅因为这将是他最后一个总统任期,还因为普京所做的一切是否不可逆转,正是由国家行政管理精英的质量所决定。
文章称,普京认为自己的重大使命是培养国家公仆阶层,而非接班人。这个阶层应当把为社会、国家和人民工作当成光荣可敬的事业,爱国、热情,兼具高度的职业素养、道德信念和意志力。普京在人民阵线的骨干中看到了这样的人,也希望吸引这样的人在各个层面为国家服务。
自力更生而非依靠“西方文明”
文章称,普京强调,与这种自力更生形成对比的是,上世纪90年代初掌权的后苏联“精英”天真而糊涂地相信“外国会帮助我们”。这种信念和期望是基于昔日部分“优秀人士”患上的妄自菲薄综合征——认为愚蠢落后的俄罗斯将不再威胁西方,因此“先进文明”会教我们正确的生活方式。
他说:“苏联解体后,我们听到了许多甜言蜜语,但没人真正帮助我们。是的,我们也没指望这点。我们也不需要别人的任何帮助。我们建设了新国家,恢复了俄罗斯的独立性。我们学会了坚决捍卫本国利益,意识到我们共同历史的强大和连续性,意识到我们成就的价值和团结的可靠性。”
要当铺路人而非霸权者说教者
文章称,普京指出了国家面临的三大挑战:“我们应有尊严地应对攸关命运的历史性挑战。都有哪些挑战?我国人民的储蓄和繁衍,建立新经济并发展北极、远东、西伯利亚以及我们辽阔国家的所有地区。最后还有未来的挑战——在包括医疗和教育在内的领域实现真正的科技革命。从相关国际趋势中退出或仅仅追随他人,不是也不可能是我们的选择。”
文章称,普京无疑将在竞选期间展开论述这三项主张,但其大致轮廓现在已经清楚。人民的储蓄和繁衍不光是提高俄罗斯人口数量和人均寿命,还要提升质量。对普京而言,没有比这更重要的。
文章称,通过开发各地区,尤其是北极、远东和西伯利亚来建立新经济。这其实是普京几年前宣布的向东转政策,即面向亚太和连接欧亚的北极航道。这条航道蕴含巨大发展潜力以及大量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机遇。
文章称,已有人将普京讲话与他十年前在慕尼黑的讲话相提并论。只不过,当时他说单极世界不可接受,多极世界必将到来,如今则似乎打算建立两极世界,因为俄罗斯觊觎世界领导地位。但实际上,俄罗斯想要成为的领导者,不是独裁者、霸权者或说教者,而是铺路人。俄罗斯对这一使命的回归是它生存和继续生存的意义。正如普京所言:“我们都需要强大的、面向未来的俄罗斯,一切也仅仅取决于我们!”
普京的野心和政治手腕都是很让人佩服的。困境中也没有放弃,没有低头,勇敢的走了出来。
自从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每一次对外访谈,都会成为全球媒体关注的焦点,正是在如此关键的阶段,普京的一段惊人之语,也令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感到瑟瑟发抖。普京对外表示:“在俄罗斯被逼到走投无路的情况时,插手俄乌冲突的国家都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很显然,当普京放出了这样的“惊人之语”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自然会放缓对于乌克兰的援助,而这也将会导致俄乌冲突向一边倒的局势发展,不过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放话,也将有助于世界秩序尽快恢复稳定态势。
一、普京的惊人之语,将会导致美国等国放缓对于乌克兰的援助虽然从表面上看,俄乌冲突只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矛盾,但实际上,这场冲突却是俄罗斯和整个北约联盟之间的较量。只不过碍于自身原因,北约国家并没有直接下场,但是北约国家依然对乌克兰进行了各种层面的援助,正是由于有了北约国家的撑腰,乌克兰在这场冲突当中,才有了对抗俄罗斯的底气。
作为北约联盟的头号强国,美国的一举一动自然备受外界的关注。尽管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给了乌克兰对抗俄罗斯的勇气,但是随着普京的惊人之语被曝出之后,美国也会适当调整对乌援助的策略。
因为俄乌冲突一旦升级,对于美国的利益也将会带来极大的损耗,这是美国非常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所以美国充分考虑到俄罗斯方面的感受后,一定会放缓对于乌克兰的军事援助。
二、普京所发表的突然言论,能够让俄乌冲突走向一边倒的态势由于俄罗斯和乌克兰属于完全不同体量的国家,所以俄罗斯就算在这场冲突当中遇到很多麻烦,俄罗斯也能够凭借自身的硬实力碾压乌克兰。
只不过由于北约国家对乌克兰提供了很多的援助,这使得俄罗斯想要达到预定目标变得十分困难。然而随着普京的突然言论被媒体报道之后,北约国家一定会停止对于乌克兰的军事援助。
在失去北约国家的军事援助之后,乌克兰的整体实力自然要面临着大幅度的下滑,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的军队肯定会抓住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因此在我看来,俄乌冲突将会走向一边倒的态势,而俄罗斯无疑会成为这场冲突当中的最大赢家。
当然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自然不会轻易承认已经放弃对乌援助,但是北约国家在实际行动方面,一定会做出相应的动作。
三、普京发表令美国瑟瑟发抖的言论,能够有助于世界秩序恢复稳定态势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世界的固有秩序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如果俄乌冲突出现进一步升级的趋势,那么有可能会发生局部地区的大规模热战,这种规模的战争一旦爆发,对于世界秩序的稳定恢复会带来严重的影响,所以国际社会一直呼吁俄乌双方能够尽快回到谈判桌上。
俄乌冲突之所以如此复杂,就是因为北约国家一直鼓动乌克兰挑战俄罗斯的底线,所以普京为了回应北约国家,才会发表这样的惊人之语。
普京在平时就是一个以强硬著称的***,而普京这一次却把矛头对准了乌克兰背后的北约国家,很显然普京很清楚,这场战争是俄罗斯和北约国家之间的较量,如果不给北约国家一些颜色看看,那么北约国家一定不会停止自己的行为,所以我觉得普京这一次所发表的惊人之语,对于世界秩序尽快恢复稳定有着很大的帮助。
虽然普京的言论对于北约国家有一定的震慑作用,但是我们也很清楚,普京的言论并不能够促使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调整自己的战略方向。
而俄乌冲突未来会以何种方式结束,目前还没有准确的结果,因为俄乌冲突的局势依旧模糊不清,如果想要尽快恢复到战前秩序,那么就必须要各方力量共同努力,不然的话,俄乌冲突必然会造成更大规模的流血牺牲。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