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2022年6月6日是第27个全国爱眼日。重点关注儿童青少年、老年人两个重点人群,聚焦近视等屈光不正、白内障、眼底病、青光眼、角膜盲等重点眼病。宣传普及眼健康科学知识,倡导“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增强群众爱眼护眼意识。想要更好
2022年6月6日是第27个全国爱眼日。
重点关注儿童青少年、老年人两个重点人群,聚焦近视等屈光不正、白内障、眼底病、青光眼、角膜盲等重点眼病。宣传普及眼健康科学知识,倡导“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增强群众爱眼护眼意识。
想要更好地保护眼睛,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因不良习惯而对眼睛造成伤害,比如经常熬夜,会使眼睛超负荷工作,久而久之会因为过度疲劳而导致视力受到影响,我们一定要让自己的眼睛得到放松。
护眼小妙招
1、避免用眼过度
长时间的看书阅读或者使用电脑,会导致用眼过度,使眼睛干涩,酸痛,疲劳,久而久之会出现视物模糊等症状。另外视觉疲劳还会导致成年人患上近视,以及提前患上老花眼。因此想要保护眼睛,就要避免过度用眼,建议每隔一小时至少要让眼睛休息一次。
2、多眨眼睛
许多人连续看数个小时的电视都不会感到眼睛疲劳,但是只看一个小时的电脑就会觉得眼睛特别累,这其实与眨眼睛的频率降低有一定的关系。眨眼睛的次数减少了,泪液的分泌则会减少,从而使眼睛出现干燥的情况,因此在用电脑学习和工作的时候,不要忘记多眨眼睛。
3、避免强光刺激
想要更好地保护眼睛,还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首先要避免过强的光线对眼睛造成刺激,同时也不能够在过暗的光线下使用眼睛。除外还要减少在移动环境中近距离用眼的几率,另外平时要注意尽量不要在电脑或者电器比较多而且不通风的环境当中工作和学习。
导读:对世界爱眼日有所了解的朋友,想必都知道截止到2022年,全国爱眼日已经走过了第27个年头,而该节日的设立,从意义上来说,也是为了加强全民爱眼意识,提高健康素质。只是2022世界爱眼日是几月几日呢,下面就跟着我一起来看看每年的几月几日是全国爱眼节。
世界爱眼日
2022年世界爱眼日是10月10日,世界爱眼日是每年十月的第二个星期四,是属于世界性的节日。在这天,全球多个指定国家及地区会举办一系列的大型宣传活动。 目的是唤起全球重视盲症、视力损害以及视力受到损害者的康复问题。
全国爱眼日的发展历史
1992年9月25日,天津医科大学眼科教授王延华与流行病学教授耿贯一首次向全国倡议,并在天津召开了全国爱眼日第一次研讨会。这一倡议受到眼科学界和眼科专家们的响应,决定每年5月5日为“全国爱眼日”。1993年5月5日,天津首次举办爱眼日宣传活动。
受此影响,从1994年开始,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大中城市相继在5月5日举办义诊咨询活动,同时宣传爱眼日的意义。
1996年,国家卫生部、国家教育部、团中央、中国残联等12个部委联合发出通知,将爱眼日活动列为国家节日之一,并重新确定每年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
世界爱眼日
世界爱眼日和全国爱眼日的区别
世界爱眼日设立的宗旨和我国的全国爱眼日一样,都是为了宣传人们重视爱护眼睛,所以我们也叫做世界爱眼日。在这天,全球多个指定国家及地区会举办一系列的大型宣传活动。 目的是唤起全球重视盲症、视力损害以及视力受到损害者的康复问题。
全国爱眼日是从1994年开始,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大中城市相继在5月5日举办义诊咨询活动,同时宣传爱眼日的意义。
1996年,国家卫生部、国家教育部、团中央、中国残联等12个部委联合发出通知,将爱眼日活动列为国家节日之一,并重新确定每年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
伤眼恶习
离不开电子产品
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网络,每天上网7-8小时甚至更多,长时间盯紧屏幕,眨眼的次数明显减少,极易导致眼睛干涩,疲劳等多种眼疾。
关灯后玩手机
关灯后玩手机最伤眼,屏幕的亮度与漆黑的环境对比太大,使眼睛疲劳,造成调节痉挛。黑暗中瞳孔会放大,强光进入眼睛会导致眼压上升,引发闭角型青光眼。
烟酒不离手
饮酒过度,容易引起眼睛毛细血管膨胀破裂,造成斑点。吸烟易使血液中氧含量下降,视神经纤维变性,同时烟草中的焦油会导致人体内维生素B12的含量下降。
经常熬夜
如果经常工作到深夜,不仅会影响身心健康,也会影响视力的健康,造成视力下降,近视度数加深。
饮食不均衡
新鲜水果和蔬菜中富含有维生素E,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锌等,可预防一些眼部疾病和皱纹。不均衡饮食造成的维生素缺乏都会造成近视和近视的进一步发展。
常戴隐形眼镜
眼睛抵抗力下降隐形眼镜会使角膜无法接触空气,眼睛会因缺氧而产生类似于人体“高原反应”的情况,无法正常代谢、抵抗力下降。而且会引发眼球过敏隐形眼镜吸附泪液中的蛋白质、脂质、胶原等,使之沉积在镜片表面,滋生病菌,角膜水肿、角膜新生血管反应和过敏反应。
2023年6月6日是第28个全国“爱眼日”,主题为“关注普遍的眼健康”。
着重关注儿童青少年人群,聚焦重点眼病,大力宣传全年龄段、全生命周期眼健康的重要意义。在此呼吁广大师生和家长共同呵护孩子用眼护眼健康,小朋友们主动关爱眼睛,预防近视,养成科学用眼的习惯。
设立全国爱眼日的意义是在于普及科学用眼知识,提高青少年眼健康水平,预防眼疾;同时为了更好的开展宣传活动,每年的全国爱眼日都会确立一个相应的主题。
全国爱眼日活动期间,全国各地将组织动员医疗机构、防盲治盲工作者和眼科医务人员大力开展义诊、咨询、专题讲座等,为群众提供眼保健服务;充分利用学校和家庭等场所,帮助青少年掌握科学用眼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习惯,降低青少年近视率。
历届主题
1996年6月6日,首届“全国爱眼日”,主题为“保护儿童和青少年视力”。1997年6月6日,第二届“全国爱眼日”,主题为“老年人眼保健”。1998年6月6日,第三届“全国爱眼日”主题为“预防眼外伤”。1999年6月6日,第四届“全国爱眼日”,主题为“保护老年人视力,提高生活质量”。
2000年6月6日,第五届“全国爱眼日”,主题为“动员起来,让白内障盲见光明”。2001年6月6日,第六届“全国爱眼日”,主题为“早期干预,减少可避免的儿童盲症”。2002年6月6日,第七届“全国爱眼日”,主题为“关爱老年人的眼睛,享有看见的权利”。
2003年6月6日,第八届“全国爱眼日”,主题为“爱护眼睛,为消除可避免盲而努力”。2004年6月6日,第九届“全国爱眼日”主题为“防治屈光不正及低视力,提高儿童和青少年眼保健水平”。
2022年全国爱眼日的主题是关注普遍眼健康。
2022年6月6日是第27个全国“爱眼日”。今年国家卫健委办公厅提出的活动主题是关注普遍眼健康,共筑“睛”彩大健康。
全国爱眼日
全国爱眼日是眼睛是每年的6月6日,眼睛是人类感官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不当的用眼习惯会导致眼部疾病,危害身体健康。1992年,天津医科大学眼科教授王延华与流行病学教授耿贯一首次向全国倡议设立爱眼日,倡议得到响应并将每年的5月5日定为“全国爱眼日”。
1996年,卫生部、教育部、团中央、中国残联等12个部委联合发出通知,将爱眼日活动列为国家节日之一,并重新确定每年的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无论是看书还是用电脑时间都不宜过长,每隔30至40分钟就休息10~15分钟,眺望远处,让眼睛充分放松。
因为忙,不少人喜欢在卫生间看书。卫生间一般光线较暗,光源也不科学,时间长了对眼睛肯定有损伤。有人喜欢躺床上看书,姿势不良导致斜视或加重眼睛负担,床头灯不亮等综合因素对眼睛也不好。
2023年爱眼日是6月6日。
每年的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节日的确立是为了普及科学用眼知识,提高青少年眼健康水平,预防眼疾,并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关心人们的眼睛。1992年,眼科教授王延华与流行病学教授耿贯一首次向全国倡议设立爱眼日,倡议得到响应并将每年的5月5日定为全国爱眼日。
1996年,卫生部、教育部等部委联合发出通知,将爱眼日活动列为国家节日之一,并重新确定每年的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全国爱眼日活动期间,全国各地将组织动员医疗机构、防盲治盲工作者和眼科医务人员大力开展义诊、咨询、专题讲座等,为群众提供眼保健服务。
保护眼睛的方法:
注意劳逸结合,当眼睛出现疲劳时,最好先闭眼休息,这是消除眼部疲劳的好办法。一般情况下,用眼半小时之后,就应该闭上眼睛或者看远处树木几分钟,让眼睛充分休息。如果眼部不适症状还没缓解,可以用热毛巾敷眼睛,或者把手掌搓热盖在眼睛上。
适量的户外运动能够帮助缓解眼部疲劳,每天外出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促进眼部的血液循环,还有助于放松眼部肌肉和神经,缓解视疲劳,平时看书做题、看电脑、玩手机最好选择亮度适中、光线柔和的场所或者灯光。



































数字的四字祝福语.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