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这个词可以随便滥用吗?

问答 0 28

“万岁”这个词可以随便滥用吗?,第1张

万岁”这个词可以随便滥用吗?
导读:本来可以,因为一个词而已嘛;但又不可以,因为这个词的意思非同一般;其实也可以,因为现在这社会开放的很;可还是不可以,因为仍有不少人思想迂腐,喜欢搞些咬文嚼字、钻牛角尖的事情,最好、最生动的例子就是本界世界杯上评论员喊了一声“意大利万岁”事后

本来可以,因为一个词而已嘛;

但又不可以,因为这个词的意思非同一般;

其实也可以,因为现在这社会开放的很;

可还是不可以,因为仍有不少人思想迂腐,喜欢搞些咬文嚼字、钻牛角尖的事情,最好、最生动的例子就是本界世界杯上评论员喊了一声“意大利万岁”事后就差点没被口水淹死

万岁”这个词本来只是人们由于内心喜悦以示庆贺的欢呼语。秦汉以前,欢呼“万岁”是比较普遍的事。比如冯援替替孟尝君在薛地烧掉债券,颇得人心,于是“民称万岁”。

秦汉以后,臣子朝见国君,拜恩庆贺,也常常呼喊“万岁”,并逐渐成为一种礼节。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便成为帝王代称了。但并不是帝王惟一或专擅的称呼。叫“天子”也可,因为这个称号也很尊贵“天之骄子”,表明其拥有的权力是上天所赋予的,至高无上。如果对别人呼喊“万岁”,皇帝也不干涉。

汉武帝曾想把“万岁”攫为已有,不许别人用。但是人们并不全照他的意志,一到高兴的时候还是欢呼“万岁”,禁不了也无可奈何。

到了宋朝,皇帝的“万岁”瘾可大啦!如果有大臣被称为“万岁”,就算犯禁,要受到重罚。以忠臣闻名的寇准有一次与温仲舒同行,路上遇到“狂人”,迎马高呼万岁。寇准的政敌得知后,向皇帝告发,以致寇准被罢去同知枢密院的高职,降为青州知州。

可见,自从宋朝开始,“万岁”一词成了皇帝的专用名词,如果谁再随意欢呼“万岁”,就会有杀身之祸。到明朝以后,规定更加严格,简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清王朝被推翻后,“万岁”一词才还其固有面目,人们还是把它作为一种庆贺的欢呼语。

古代汉语中有很多代表虚词的意思,并不是指的实际的数量。万岁,千岁就是这样的一组词,它们的出现只是为了表达人们对君主福寿绵延的一种期盼之意。但不是说,君王们因此真的可以活上一万年。

实际上,万岁这个词的演变过程是比较长的。战国以前的史料记载中,并没有万岁这个说法。但是我们在一些青铜器等代表国家礼器的铭文上可以看到有万岁的意思表示,比如万寿无疆等。当时,这些词主要是用于人们之间互相表达对对方的祝福,并不是专用于君主。

战国以后,这类词语的使用逐渐变得广泛起来。它的涵义大概来说,一是祝福他人福寿绵延,二是表示称赞的欢呼语,三是表示人已经去世。武周时期,启用了一连串的年号,比如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等。说明皇家开始在正式行文上使用万岁一词。

当然,唐代也有很多战功赫赫的人物也用过万岁这个称号,比如唐高祖时期跟尉迟敬德一起投降的刘武周部将张万岁,唐玄宗天宝年间周玄珞的儿子周万岁等。这说明隋唐时期,万岁这个称呼也还不是皇帝专用的。

到了宋朝,有一次寇准出去,路人呼其万岁,结果被皇帝降职到青州任职。北宋大将曹利用的儿子曹从,喝醉了命令军士喊自己万岁,结果被杖责而死。这说明,在北宋,万岁已经成为皇帝的专用称呼,任何人不得使用。

此外,皇后是协助皇帝管理后宫,母仪天下,所以就被成为千岁。虽然,历史上有些皇帝追求长生不老,寻找灵丹妙药,但是我们都知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所以,活着就是一种幸福,何必追求活到天荒地老呢?

经常看一些古装剧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在不管是皇帝上朝的时候,还是朝臣领旨的时候,都会跪下说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那么万岁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怎么就变成皇帝的专用词了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万岁这个词怎么来的

万岁这个词本来只是人们由于内心喜悦以示庆贺的欢呼语。秦汉以前,欢呼万岁是比bai较普遍的事。比如冯谖替孟尝君在薛地烧掉债券,颇得人心,于是民称万岁。

秦汉以后,臣子朝见国君,拜恩庆贺,也常常呼喊万岁,并逐渐成为一种礼节。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万岁便成为帝王代称了,但这并不是帝王唯一或专有的称呼,当时叫天子也可,天之骄子,表明其拥有的权力是上天所赋予的,至高无上。如果对别人呼喊万岁,皇帝也不干涉。汉武帝曾想把万岁据为己有,不许别人用。但是人们并不全遵照他的意志,一到高兴的时候还是欢呼万岁,禁不了也无可奈何。之后的朝代皇帝们都没有得到万岁这个专有称号。

直到宋朝,皇帝的万岁专利得到捍卫!如果有大臣被称为万岁,就算犯禁,要受到重罚。以忠贞闻名的寇准有一次与温仲舒同行,路上遇到狂人,迎马高呼万岁。寇准的政敌得知后,向皇帝告发,以致寇准被罢去同知枢密院的高职,降为青州知州。

可见,自从宋朝开始,万岁一词成了皇帝的专用名词,如果谁再随意欢呼万岁,就会有杀身之祸。到明朝以后,规定更加严格,简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清王朝被推翻后,万岁一词才还其固有面目,人们还是把它作为一种庆贺的欢呼语。

2、万岁为什么变成皇帝专用词

有人认为一是武周时期连续以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作为年号,以一种极其特殊的形式强化了万岁一词的神圣色彩,更是向天下士庶百姓宣告了这一名称的皇家化。二是至武曌、玄宗时期,科举制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推行和完善,愈来愈成为唐代社会选举制度的主流。

这种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将儒学以政治、道德为核心的学说确立为标准答案的选人机制的长期推行,使儒学通过它全面渗透到社会政治文化生活当中去,儒家传统的大一统君权至上以及忠孝节义等伦理道德不自觉地深刻规范着人们的思想。三是中唐儒学复兴运动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家所宣扬的圣贤之道不仅成为社会政治与社会生活的中心,也成为人们精神信仰的中心。因此,任何不符合圣贤之道的行为都被视为大不敬。自然,已与最高统治者划上等号的万岁,也就不能为他人所使用了。

隋唐时期也经常可以看到名为万岁者。比如隋朝战功卓著屡挫突厥、打败达头可汗后被杨素诬陷而死的太平公史万岁,唐高祖时和尉迟敬德一同降唐的刘武周部将张万岁,唐高宗时任梓州都督的谢万岁,唐玄宗天宝年间周玄珞之子周万岁,安史乱时坚守平原的颜真卿部将刁万岁等。然而在唐玄宗以后,文献中再也看不到以万岁为名者。

至北宋时,万岁已完全为皇帝垄断专用。据《寇准传》载:一日寇准骑马出行,道逢狂人迎马呼万岁,结果此事为寇准政敌张逊所知而告发,寇准被罢去同知枢密院事之职,降至青州任职。又据《曹利用传》载:北宋大将曹利用的从子曹汭,一次喝醉了酒,令人呼万岁,被人告发,杖责而死。这两则史实说明,到宋朝,除了皇帝,绝对不允许任何人称呼万岁。自此,万岁定于皇帝一人。

历史上的帝王为了显示出自己尊贵的身份,就有一个专称,那就是“万岁”二字,除了皇帝以外,谁也不敢与“万岁”联系起来。事实上在最开始的时候“万岁”这两个字并不是皇帝专用的,在很久以前人们为了表示内心的喜悦以及庆贺,都会将“万岁”作为一种欢呼语。 

在西周春秋的时候,人们还用万年无疆等作为宋词以及祝福语,来传递对彼此的祝福。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变迁,这些颂词以及祝福语就向简化方向发展,就简化成了万岁两个字。在战国时期,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还经常用到“万岁”,来表示自己的祝福。由此可见,在战国时期,“万岁”不是只有帝王才能用的。 

至于“万岁”究竟在什么时候成为了帝王的专称,史学界都有不同的说法,在目前有很多人认为属于皇帝的万岁尊称是始于汉高祖。因为汉高祖刘邦本来就是一届平民莽夫,在登上帝王的宝座后,觉得自己应该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表示自己的功德以及地位。作为他的名臣孙通就很会揣摩帝王的心意,因此他就对汉高祖提出一套御用礼仪制度来表示天子的身份。

其中就有一条为了表明是皇帝是天的儿子,所以当皇帝的人都是有天命的,因此汉高祖刘邦临朝的时候,人们就一起高呼万岁,表示自己对皇帝的祝福和敬畏。从这以后“万岁”就成为了帝王的专称,只有皇帝才能使用,不准其他人用这个词。